首页 > 文章中心 > 差旅管理

差旅管理

差旅管理

差旅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差旅费问题办法建议

医院差旅费一般是指医院工作人员离开本地城区(不含出国出境)开展公务活动所必需的各项费用。根据《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医院差旅费的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差旅费在医院的开支中所占比例一般不大,而且报销差旅费的人员中医院领导干部比例居多,不少医院对差旅费的管理不够重视,报销审核不严,从而造成违法违规的事情发生。笔者认为,医院应加强对差旅费的管理,确保各项开支合法合规。

一、医院差旅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制定相应的差旅费管理相关规定

各地财政部门会根据《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当地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医院也应根据本地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结合本院实际,将本地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细化,制定本院的差旅费管理办法。但当前不少医院并未制定本院的差旅费管理办法,而是笼统参照当地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不利于管理。

(二)领导不够重视,制度执行不严

有些医院领导差旅费管理意识不强,不重视差旅费管理,审批随意,不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或未以身作则,对差旅费报销实行双重标准,领导一套,职工一套,造成混乱。

(三)职工对本单位差旅费管理的相关规定不了解,缺乏基本的财务常识

医院对基本财务常识、差旅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宣传、普及不够;职工普遍缺乏财务常识,不重视差旅费管理规定的学习,不了解相关规定,给差旅费管理造成困难。

(四)审核人员不坚持原则,未按规定办事

或过于坚持原则,处理事情不够灵活、不够人性化,造成违规报销或同事间产生矛盾。

(五)出差审批管理制度未建立健全

有些医院未建立出差审批管理制度,或出差审批制度不健全,出差审批较随意,对出差日期、时间等规定不严,借款销帐时限未作规定等,均不利于差旅费管理。

二、解决办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医院出差人员工作与生活的需要,规范差旅费管理,完善公务接待制度,医院应根据本地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结合本院实际,将本地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细化,制定出本院的差旅费管理办法。

(二)领导提高重视程度

医院领导应重视本院差旅费管理相关规定的制定和实施,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差旅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时应大力支持财务部门特别差旅费审核人员的工作,为其按章办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加大宣传力度

医院应加大对本院差旅费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使全院职工了解并尽量掌握差旅费管理的相关规定。

(四)财务科应指派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会计人员负责差旅费的报销审核

报销审核人员应加强自身素质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报销审核人员应敢于坚持原则,顶住压力,严格遵守《会计法》规定,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本单位差旅费管理的规定,对差旅费报销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接受,并向单位相关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同时,应严格按规定发放伙食、公杂费补贴,对不符合规定情况的不得发放出差补贴。

(五)建立健全出差审批制度和借款销帐制度

医院应建立健全出差审批制度,对出差人员严格“工作人员出差审批单”的填写,严格控制出差人员和天数,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严禁向下级单位或其他单位转嫁差旅费。工作人员出差审批单除应填清出差的基本情况外,应特别注明出差起止日期、出差时间、出差人数,以便财务人员在审报时核对。另外,对出差回院后差旅费的报销、借款销帐的时限作出具体规定,如规定出差回来后必须在半个月或一个月内报销差旅费、归还借款,否则不予报销差旅费,借款从工资、奖金中扣回。

三、两点建议

(一)目前有的医院按领导分管部门

金额审批差旅费报销,造成审批权限分散,存在漏洞,不利于统一控制。建议医院对差旅费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所有差旅费报销均由医院一把手统一审批。

(二)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建议灵活把握相关规定,实行人性化管理

如对于报销的原始发票,由于出差人员发票常识缺乏、开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种种原因,常有日期、单位等原始发票填写不完全符合规定的情况发生,若予以退回,要求其更正、补充,显然不太现实,因此,如果没有原则性问题,发票整体符合规定,出差事实存在,应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予以报销;又如对于开私家车出差的职工,肯定没有车船票凭证,医院可凭其过路费、加油费等票据,给予车船费一定比例的奖励等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

差旅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差旅管理外包机会问题开发策略

    一、相关概念

    1.国内旅行社。这里所说的国内旅行社是指内资旅行社,包括国有旅行社与民营旅行社,是相对于外资旅行社提出的。

    2.差旅管理是旅行社以企事业或政府部门为对象,通过对企业的差旅活动进行整体考察分析,提供咨询意见,然后共同改进流程,并且通过利用旅行社所拥有的资源使企业差旅成本最小化,实现对差旅成本的控制,并提供全程服务的管理活动。

    3.差旅管理服务与普通的商务旅游服务的区别。

    (1)旅行社在企事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差异。差旅管理的核心在于差旅管理咨询活动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差旅管理制度。在企业历史信息及管理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化、系统化的差旅管理制度。并要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成立专门的服务小组,在这里,旅行社类似于公司的旅行管理部。旅行社一般的商务旅游业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是短暂的,是一种短期的委托与被委托之间的关系。

    (2)旅行社赢利模式差异。在差旅管理中,旅行社的收入是从客户收取服务费,而这服务费的多少与整个协议期间帮客户节省了多少差旅费用有关。而旅行社的一般商务旅游业务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机票酒店的差价。

    (3)旅游产品个性化程度有差异。旅行社从事的差旅管理是深入到企事业内部,是一种更个性化的“管家式服务”,大到某一政府机构全年的差旅费用预算,小到某一次出差过程中客人喜欢住郊区还是市区宾馆,旅行社都必须顾及到。而一般的商务旅游产品没有这么细致化。

    二、国内旅行社开发差旅管理市场的机会分析

    1.差旅管理市场份额日益增大。随着我国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企业因公出差的人数越来越多,频率也越来越高。据统计,中国每年的商务旅行及相关费用高达103亿美元,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寻求通过整体差旅外包的方式来达到规范出差报销制度、降低出差成本的目的。

    国内的企业也逐渐接受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管理理念,如普天、中信等中国企业已经接受“差旅管理”概念。并且相关政府部门也做出相关的扶持政策,2005年上海、北京等地率先通过立法,废除了企事业单位不得凭旅行社发票报销公务出差费用的规定。此举被业界认为将极大刺激国内集团客户市场,并带动更多国内旅行社投入到集团客户市场的竞争中。

    2.旅行社从事差旅管理业务具有自身优势由于旅行社在公务出行的住宿、交通、会务等方面有一定经验,并且旅行社有价格优势,在帮助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安排公务活动中,旅行社往往可以通过自身资源及行业资源,为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活动节约成本。据介绍,这个数字是10%~20%。并且,专业化的商务管理公司具备专业化优势,可以提供便捷、多样的服务,提高商务旅行的服务质量

    3.国内的差旅管理市场正在进一步培育。现今成立的几家外资商旅服务合资企业,他们将完成对中国差旅管理市场的启蒙和教育。外资巨头们对在华跨国公司提供服务,国际化的高端差旅服务的示范作用,将带动国内大型企业对此服务的需求增长,再逐渐带动国内中小型企业跟进,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市场传递过程。

    4.与外资旅行社相比有自己的优势。面对外资旅行社的竞争,国内旅行社有本土文化优势。另外,外资旅行社目前在业务范围上还受到一些政策的限制,如外资旅行社还不能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这也给国内旅行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成长空间。目前外资旅行社在国内差旅市场上的业绩并不如人意,到2003年底,合资的11家旅行社有10家处于亏损状态。

    三、国内旅行社开发差旅市场的问题分析

    1.面对外资旅行社的激烈竞争。出差旅游的利润率高达20%~30%,远远超过普通观光旅游的利润。这使得各类旅行服务机构先后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

    早在2002年5月,世界最大的旅行管理公司美国运通就以合资的方式进驻中国,其最大的核心业务直指“集团差旅服务”。中国康辉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与澳大利亚差旅管理公司福莱森特(Fly center)联姻;欧洲最大的旅行社—TUI集团和中国旅行社总社合资成立了合资旅行社——中旅途易;世界旅游巨头BTI业也和上海锦江旅游集团合资成立了合资企业,这些合资企业的业务拓展目标,都盯在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差旅市场,以差旅管理作为在中国业务的突破口。而外资旅行社在中国开展差旅业务具有一定的优势:经验丰富;品牌优势;人才优势;优势互补,与国内旅行社合资,取长补短。

    2.意识问题。国内大部分企业仍然难接受差旅外包的概念,对于很多大型公司和企业来说,差旅费用管理都是财务管理的盲区。在很多公司,员工们都把出差当作一项“意外收入”,不少公司更是把差旅费用当作一项员工的“福利政策”。

    3.体制问题。国内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体质,每个单位、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接待部门和人员。一些企业虽然对差旅外包很感兴趣,但其内部原从事内部差旅管理工作的员工的就业问题令他们顾虑重重。另外在资金流程上方面也存在问题,比如目前90%以上的企业要求月结款,差旅服务企业先要垫付所服务企业的出差费用,然后在下一个月结账,这就给旅行社资金周转方面施加了压力,尤其是些规模比较小的旅行社。

    4.境外专业考察业务的资源还不够丰富。大部分出境考察团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通常要到境外特定机构进行考察、交流,有的还需要境外对口机构发出邀请函。但由于旅行社的联系渠道有限,目的地的分社目前对部分的业务要求还无能为力。另外,公务出境要去的国家往往是不受限制的,而即使国际旅行社也或多或少受限于该国是否向中国公民开放出境游。

    5.专业的人才资源缺乏。国内的一些商旅企业,差旅管理业务还刚刚开始,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四、国内旅行社开发差旅市场的建议

    1.加快差旅外包市场的培育。增强宣传的力度。目前,我国一些企业还不能完全接受差旅外包的概念,差旅外包面临了一些阻力。广大旅游企业应该加强宣传,突出企业差旅外包的优越性,并利用好国内一些跨国企业将差旅外包给商务旅行公司的示范效用,促使国内其他企业尽快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差旅外包业务是将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差旅管理外包给专业的旅游公司,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帮助。

    进一步拓展政府部门公务旅行外包业务。随着上海、北京一些政府部门打破了公务差旅不得委托旅行社的禁区,我国公务差旅的市场大门向旅行社逐渐敞开。国内的旅行社应该抓住这块市场,提供专业优质服务,让更多的公务差旅交由旅行社来操作。

    2.精心设计产品个性化。旅行社企业针对每个顾客采取适合的营销手段,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和产品,其基本特点是针对性、体贴化和精细化。旅行社考虑差旅顾客的消费特点,和顾客共同设想,配合差旅的日程需要,使其差旅活动和观光游览完满结合,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

    注重细节。增加旅行者旅途舒适感。比如提供电子机票,只要登机时出示护照就行了,即使行程中要换好几班飞机,一张票也不需要带。顾客喜欢坐靠窗的座位,就能拿到靠窗的票,飞机还没降落,已经有专车在等候着接往下榻的宾馆等等。

    融入企业文化。旅行社在为某企业员工设计差旅产品时,应充分的考虑该企业固有的文化,要让参与者感觉到不是某一个旅行社或旅游公司给与他们旅游机会。这就需要旅游企业为企业的差旅活动安排一些别出心裁的、能体现企业文化的主题活动,给参与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旅行社在这里所承担的角色不仅仅是差旅商,而是客户企业管理的一部分。

    3.吸引境外人才、学习国外旅行社成功经验。国内旅行社在差旅市场起步较晚,缺乏差旅管理的咨询和制度设计人员。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国内有条件的旅行社可以引进外部智力。并要求国内有志于差旅管理市场的旅游企业好好研究国外旅行社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

差旅管理范文第3篇

一、差旅费报销联审制度

1、差费报销。差费含燃料费、修理费、停车费、住宿费、交通费、过路费等,由财务会计初审后交由主管财务领导审核,并签字报销。公务出差实行登记制度,以登记表为依据,审核差旅费。

2、接待费报销。接待费包括餐饮发票、食品发票等,先交财务会计整理,然后送交办公室主任审核,再由主管会计交主管财务领导签字后报销。食品发票原则上谁安排谁签字。

3、药费报销。领导外出就医买药原则上到定点医院和药店。耍按医保要求索取发票,并注明姓名、药品名称。报销时将发票和医疗保险卡一并交财务室,由财务室统一到医管局办理报销手续。

4、传真费报销。因工作需要收发传真,在西宁地区原则上在驻宁办事处办理收发业务。省外或其他地区的传真收发业务发票谁安排谁签字。

5、其他费用报销。其他费用主要指不确定的零星发票,由出差人整理后交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初审后交办公室主任核,再由主管财务领导审核签字后报销。

二、公用经费支出集体研究制度

当月部门预算下达后,主管会计及时向办公室主任报告资金到位情况,并由财务会计和财务主管领导提出当月支出项目及意见,提交办公室会议研究决定后,交由财务室执行。

三、办公室车辆费用通报制度

1、车辆费用包括燃料费、修理费、停车费、过路费、养路费及车辆手续费等。

2、车辆费用每月通报一次。燃料费用根据当月里程,累计耗油量,换算出百公里耗油量,并核算当月燃料费,如核算出的百公里耗油量有大幅度的变化,则要查找原因。汽车修理费用根据保养项目、零配件产生的实际费用予以通报。燃料费发票必须注明车辆单位、车号和日期。

3、汽车大修、中修、小修、总成大修和零件修理首先提出

差旅管理范文第4篇

从早期的TOG业务,到后来的TOB业务,10多年来,张云松每一个决策都围绕着差旅管控及服务的目标不变。而本土化、自动化、定制化、灵活应变的服务模式,让张云松的差旅天下走出了自己的特色。A轮50倍PE融资背后,张云松究竟是怎么样走过来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

感知 发现差旅万亿级市场

1999年,当时经济改革大潮已经席卷大江南北,宏观调控和市场化改革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下海经商”、“停薪留职”等成为了流行词。新三板挂牌企业差旅天下创始人、董事长张云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为什么是选择呢?因为当时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回到政府机关,成为一名公务员。另一条路是放弃已有的一切,选择创业。而立之年、已经是正处级国家干部的张云松,选择了后者。他说:“如果单纯的做一个公务员,我想我可以很称职,但是我总想找一个可以施展自己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所以毅然决然选择下海创业。”

在创业之初,张云松就已经非常确定自己要做差旅业务。这个决定主要来自他10多年来的出差旅行经历。

刚刚大学毕业的张云松,被分配到了吉林省三大外贸公司之一的中国吉林国际合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能去全球各地到处飞,对于尚处在改革开放初的国人来说,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工作,但张云松却说,现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出差是一个非常痛苦和麻烦的过程。

“整个旅行是一个大交通,包括长段航班、短段航班、短途巴士、火车等,在所有的交通工具的中转衔接中,任何一个点发生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行程瘫痪。”他说,“航班延误,天气问题、中转超时等问题,会随时打乱你的行程,对于孤身在外的中国人来说,再遇到语言沟通障碍,那真是欲哭无泪。”

在采访过程中,张云松回忆起当初的经历不禁摇头:“每次出差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一切顺利的时候不多。”那时,张云松就想,中国会不会出现一个能为企业出差提供全套外包服务,甚至是VIP服务的公司呢?那这个市场到底能有多大?

随着身份的改变,他对于差旅业务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中层领导,最重要的是管理差旅成本,一方面要在符合公司差旅政策的情况下,多申请预算,激励员工更好地工作;另一方面要进行透明化、系统化的成本管理。而作为高层管理者,则要站在公司角度考虑最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财务预算方式。”张云松说。

此时,张云松已经意识到差旅市场的核心问题。“对于公司来说,出差是为达成商务目标,围绕目标展开的差旅活动才是有效差旅。管控服务的关键是提高差旅效率。”

起点 我要做差旅管控服务

创业的方向定了,业务将如何展开?那时,国外的差旅业发展迅猛,美国运通等国际知名差旅公司也随着引进外资的政策进入国内,出差和旅行市场的蛋糕正在被瓜分。

2002年之初,面对中国差旅市场的现状,张云松更加坚定了要做差旅业务的决心,创办一家符合中国特色的TMC(即差旅管理公司Travel Management Companies的英文简称)。而当时面向最终用户的TOC业务是市场最炙手可热的创业选择,那r的中国企业还不知道TMC是什么。张云松的这个决定很是特立独行。就这样,差旅天下的前身吉林省远达国际商务旅行社成立。

“公司成立后,我们推动了当时吉林省政府公务出国机票定点采购的招标,我们成功中标。”张云松说,“这是企业差旅一个很重要的起点,也是做TMC业务的起点,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张云松来说,另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05年中标全球一汽大众公司的差旅业务。张云松当时与全球TMC排名第一的欧洲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参与一汽大众全球差旅业务竞标。竞标的过程非常困难,竞争者包括美国运通这样的顶级公司和国内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因为与欧洲公司合作形成的战略优势,最终成为中标的关键因素,这让张云松对于TMC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我来说,这次中标是一个标志,证明自己所做的是真正的TMC,是企业级差旅而不是的简单商旅。”张云松说,“这是公司发展战略的转折点。从2002年决定专注于TMC细分市场,到2005年真正让全世界认可‘吉林远达’在做TMC,可以说标志着中国本土差旅企业和势力的崛起。”

2005年之后,张云松的公司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围绕一汽大众在吉林省做产业链延展,其上下游产业链的合资企业基本都是张云松的客户,再加上后续中标的政府采购,张云松在吉林省形成了区域优势。公司也从之前TOG模式,扩展到TOB模式。

此时,他的公司已经开始从吉林走向北京,进军全中国的TMC市场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那个万亿的市场正在到来。

服务 变通是关键

服务是一个比较泛泛的概念,张云松一直强调自己与国际TMC最大的区别就是本土化服务,他举了一个危机处理的案例。

天气原因对出差的影响非常大。曾经有一位大客户邀请到非常重要的外资企业总裁访问交流,在活动结束之后赶上了大雪天气,大部分航班已经取消,仅有的航班也已经无舱位,而这位总裁还要参加当日在北京的一个重要外事活动。

这可急坏了大客户的领导,没有头等舱、没有商务舱,连经济舱也没有,派车送也来不及,所有人都束手无策。这位领导直接找到张云松寻求帮助,张云松迅速做应对措施,开启紧急通道,很快就提供了两个头等舱,解决了燃眉之急。后来,那位外企总裁当面对张云松表示了感谢,还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并且他的公司也成为了张云松的客户。

他们是如何“变出”头等舱的呢?张云松解释说:“我们有危机处理的紧急绿色通道,这就是我讲的差异化、本土化服务,这与国际TMC标准化的服务不同。”他说,“任何事情我们都预留一个紧急通路,以备不时之需。”

由于影响交通的因素很多,这种情况也时常发生。就在记者采访同时,张云松的一位客户因受雾霾影响,乘坐的飞机无法在石家庄降落,他们就安排这位客户先飞到北京,再派车送到石家庄。

“变通”是服务的关键,也是差旅天下服务的特色。张云松还给记者出了一道题,领导与员工一起出差,按规定,领导住五星级酒店,员工住三星级酒店,但是所有工作要在领导住的五星级酒店完成,主要工作又是这名员工承担,作为TMC服务商,你该如何安排呢?这就需要变通。

升华 系统化的帮企业省钱

本土化、差异化的服务虽好,但差旅本身还包含更多的内容,服务如何量化?如何规模化?制度化?比如,前后相差几个小时的行程、不同折扣的机票,你的员工会做出何种选择?早已确定的行程,订票时间越早,价格相对越便宜,但你的员工会何时订票?

2010年,现在的新三板挂牌主体差旅天下成立了。之后,张云松和他的研发团队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开发了企业级差旅管控系统――智慧差旅平台,这套系统就可以解决一系列的差旅管控问题。该系统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优秀软件,获得过多项科技大奖。谈到智慧差旅平台,张云松的语速明显加快了,这套管理系统彻底实现了企业级差旅智能化、透明化、流程化的管控。

智慧差旅平台能为企业级客户节约15%-26%的差旅成本。对于大型的企业,改变现行的制度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建个项目组,做一年都不够,”张云松说,“我们会帮助企业梳理差旅管控体系。差旅管控服务,突出在管,重心在控,最终是达成企业级差旅管控的效果。这个效果是指效率的提升,流程的优化,成本的节约,人工的减少。这几个体系通过一个管理纵深来实现。”

张云松对于自主研发的智慧差旅平台很自豪,他说:“这是这个行业独创的,我们是用管理的角度,管理咨询的思维和角色做服务。我们先给客户做方案,在梳理过程中,发现企业在差旅管控的过程的问题,用这个系统解决问题。比如,员工预订飞机票,系统会提示前后2小时内有更便宜的机票,建议其更换。差旅审批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方式直接处理。还有员工订票习惯的记录,方便员工快速预订。不仅如此,该系统还能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让企业管控更透明、更便捷。”

新三板 实现资本梦想的第一步

与新三板结缘是在2014年。张云松回忆,实际上自己的目标是创业板,当时对新三板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后来经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领导和东北证券的专家分析和讲解,才下定决心走新三板之路。

“相对第一批申报的其他企业,我们启动得最晚,是在2013年的7月份才开始。东北证券的项目组入驻公司,大家一起没白天、没黑夜的加班,最终在2014年1月24日成功挂牌新三板,当时是吉林省第一家并且是唯一一家新三板公司,也是与全国两百多家首批扩容新三板企业一起走红地毯的公司之一。”

挂牌新三板,是实现张云松资本梦想的第一步。但上新三板的第一年,张云松并没有什么“大动作”。可行情不等人,2015年3月份,新三板两大指数开始暴涨,之后又一路下跌,新三板进入低谷期,但是错过行情的张云松一点也不后悔。

张云松说:“我们挂牌早,却没赶上那波行情,直到当年的7月份,也是市场最低谷的时候,我们开始启动A轮增发。按当时的行情来看,以15倍的市盈率能增发出去就很不错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一共做了两轮路演,以高达50倍的市盈率在两周内完成定增,还得了一个TMC行业独角兽的称号。”

一旦决定便义无反顾的张云松,在资本市场上也是同样的风格。50倍的融资市盈率成为当时新三板市场热议的话题,在张云松的PPT第一页赫然写着:第一,不对赌;第二,要限售。

登陆新三板,成为张云松企业发展的第三个标志性事件,“新三板是我们走上资本舞台重要转折点,没有舞台就做不大、做不强。”他说。如今,他已经把家和公司总部都搬到北京,准备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产融结合。

探索 哪有永不枯竭的资金池?

产融怎样结合?这是张云松一直在思考的问题。TMC行业有三大特点,业内人称为“三高”:第一是高技术,第二是高金融,第三是高标准。如今,可实现“高技术”的智慧差旅平台已经越来越完善,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管控效果。“高标准”本身就是张云松所说的企业级服务。那么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高金融”呢?

张云松说:“结算周期是TMC行业的特点,企业要先垫资,用金融专有名词来形容就是非常典型的保理业务。”

他告诉记者,上了新三板之后,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将实业与资本和金融对接。“如果继续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必然会遇到天花板。稀释自己股权去得到更多的资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不是持久之道。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体系的知识。”

张云松一直在了解什么是资产证券化、什么样的金融产品能加快资金周转效率。就像之前研究美国运通一样,他也在研究国内、国际知名大型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频繁的与金融机构沟通交流。

差旅管理范文第5篇

内容提要:目前,部队在差旅费管理上采取计划经济时期一直沿袭的“凭票报销”的管理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显的弊利少,造成差旅费管理上超支问题堵不胜堵,防不胜防,使得差旅费开支居高不下。原因之一:由于“凭票服销”滋长了一部分了出差人员违反规定讲排场,“花钱浪费不心疼,花多花少一个样”的不良现象。如有的人员坐豪华中巴;住宿时该住招街所的不住,要住宾馆,可两人合住一间的不住,非要分开住,反正是就高不就低;还有个别人员的出差期间虽住在亲朋好友家,但了尽可能在旅馆登记个房间,以便开取发票好领取伙食补助,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借了差机会游山玩水,绕道而行,有票回家就能报销,概不考虑本单位造成的浪费。原因之二,由于市场经济刚刚起动,有关经济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实行“凭票报销”制度,造成个别私心较重的人钻了“少支多开,虚报冒领”的空子。如有的人出差执行任务,就将吃饭费开成住宿费,有的将住宿费以小开大,甚至还有个别人出差,专找小商小贩购买小商品,以很小的支出换取各种高额的车船票、住宿发票等,回单位进行报销。原因之三,各单位凡出差的人员,时间,地点,具体任务均由行政部门和领导掌握,财务部门一概不知,因此,财务部门很难准确地进行监督,审核和把关,同时,实行传统的审核报销办法,结算手续繁杂,工作量大,如公私兼并的各种票据,住宿价格均不统一,这就给财务部门审核、结算、记帐、凭证装订保存,带来很我不必要的麻烦。  根据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差旅费的报销管理可采取“发”、“报”相结合的办法,以便有效杜绝不合理开支以超支浪费现象,并给财务部门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根据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差旅费的报销管理可采取“发”、“报”相结合的办法,以便有效杜绝不合理开支以超支浪费现象,并给财务部门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所谓“发”就是对出差人员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到达出差地点后的交通费等难以控制的经费同歧视去的出差后凭票报销改为出差前的标准、范围,事前一次性支付给出差者本人,具体程度为:出差者可依据出差的去向、地点、时间、任务填写好住宿费、伙费补助费、城市交通费等项目的《差旅费报销(领)凭证》,经部门(或主管)领导审批后,再到财务部门一次性领取经费,并实行包干包死,超支不补,节约归已,事后不再报销。宁夏总队近两年来在差旅费管理上实行这种办法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即有效地压缩了差识,如有的同志为了节约交通费,能坐公交车的不坐小公交,能坐小公交的不“打的”,就连人力或机动三轮力也成为他们的交通工具,因为经费支出与个人利益挂起了钩来,而且也有效地促进了出差人员的办事效率,如很多同地屈差前细扣细算,恰尺等寸,统筹安排时间,合理调整乘座车次,尽量减少在外逗留天数。   所谓“报”,即对出差地点的两趟往反车费给予实报实销。由于到达各省(区)市的远近不同,所需差旅费差别较大,因而不宜以发代报,而且往返交通费比较固定、易于掌握,实报实销没有多大漏洞,同时,明文规定出差人员外出必须走最捷径的路线,不得无故停留、绕道、多站停靠,一律不准乘坐出租车、旅游车,凡违反规定的,超出部分一律不给报销。  笔者认为,差旅费实行“发”、“报”结合的管理办法,将事后监督与事前监控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要重视抓好思想教育。要教育有关人员正确树立个人利益和革命利益的关系,做到公私分明,坚决杜绝各种划公为私,虚报冒领等各种不良现象。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部队的财经政策和规定,增强遵章守法意识,模范地招待部队财经纪律要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光荣传统教育,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杜绝各种铺张浪费和随意花钱的不良现象。  其次,财务部门在审核结算报销时,要坚持“四查四看”做好审核把关。即:查开支单据上注明的时间是否与出差时间一致,看有无非本次出差的票据,查报销途中补助,住勤补助天数,是否与实际出差天数是否相符;查出差人员单据是否真实,看有无涂改,挖补伪造现象,查出差人员所走路线是否合理,看有无因私绕道,无故逗留,多站停靠现象。通过“四查四看”彻底杜绝各种虚报冒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