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交 交往能力 活动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4.012

许多研究显示,一个仅仅学业优异的孩子,其人生未必成功,也就是说并不意味着他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习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要求我们的孩子还必须具备能够适应社会的多种能力。

其实,现代生活中,成功者往往都具备“极佳的人际关系、极强的工作能力”这两个重要的特点。因此,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上,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父母一定要放开手脚,多带孩子出门参加社交活动,孩子只有经历种种“大场面”才能锻炼他良好的交往素质。可以带孩子参加故事会、联欢活动等等,还可以经常带孩子走亲访友,或把邻居小朋友请到家中,拿出玩具、糖果、图书、画报,让孩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看图书、玩玩具、吃糖果。要让孩子逐渐养成热情待客的良好习惯,如果家里来了客人,父母要让孩子相识相伴、倒茶接待。孩子长期耳濡目染,就会逐渐学会待人接物之道。这样,会使孩子增长见识、增强信心,在社会交往时候就会变得落落大方。

一、鼓励孩子跟小伙伴交往

孩子有自己的交往范围。相互之间的社会生活是孩子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与小伙伴接触。

“让孩子教育孩子”,使他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取社会生活的经验,学会如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一些父母总觉得自己孩子小,担心孩子在与人发生冲突时,自家孩子吃亏,于是在孩子户外活动时,时刻不离孩子左右,限制了孩子的社会往能力的发展,殊不知孩子们正是在相互摩擦中“吃一暂,长一智”。同时要积极引导孩子和不同年龄层次的伙伴一起玩,以积累更丰富的交往经验,从而提高其自制能力、抗挫能力和交往水平。

二、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们会相互教会怎样生活、怎样处、怎样玩耍。父母要欢迎孩子的小朋友上门来玩,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过程中,父母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互相依赖,彼此尊重。

三、教以正确的交往方法

掌握交往方法是获得交往成功的基础。父母应该教会孩子正确的交往方法,例如:教育孩子在和小朋友交往时,要友好协商、礼貌相待,不逞强逞霸。平时,要教育孩子乐于助人、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和习惯

在小朋友的群体中,能成为众多孩子的伙伴,当然是那些有着广泛兴趣,能把食物、玩具和别人一起分享,善于照顾其他小朋友的孩子。父母要注意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多方面的兴趣与知识,培养他们遇到熟人主动打招呼,对小朋友能礼让的习惯;要求他们克服讲粗话、骂人、打人等不良言行,逐步把孩子培养成为讲文明、有礼貌、存爱心、善宽容的人。

五、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状态

教育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首先要让孩子懂得哪些情绪是好的,哪些情绪是不好的。好的、积极的情绪,如热情、欢乐、乐观、和善等易被社会接受的情绪,应让它自由地表现出来;不好的、消极的情绪,如冷淡、抑郁、悲观、愤怒等不易被社会接受的情绪,要对它加以抑制和消降。同时,父母还要让孩子懂得应该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表现出什么的情绪,以便让孩子能自觉地掌握,逐渐形成自欺欺人控制情绪的能力。

六、及时解决矛盾和冲突

孩子在与小朋友发生矛盾冲突向你哭诉求助时,你要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矛盾所在,并客观地指出双方的是与非,告诉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事实说教中让孩子逐步积累与人和睦相处的经验。

社交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探究

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和社会交往活动。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使我们通过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往从而对自身形成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达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目的。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需要社会交往能力的支撑与推进,从而在离开校园迈向社会后,能适应社会并在社会立足。而当前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一、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概念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人为了满流信息、交换物品或沟通感情等的需要在与他人产生联系与互动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能够区别水平的相对稳定的个人特征。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是,大学生为获得友谊及满足学习、工作、生活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上的需要在大学校园内外开展与同学、与教工、与家人、与社会人士的交往互动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水平特质。

二、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需求

人是社会的人,人要不断发展,离不开在现实中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在社会交往中互相补充和促进。作为社会成员的大学生自然必须依靠社会交往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因此,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需求。

(一)社会化需要

社会化,对个人而言,是人格的形成过程,是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社会交往是实现社会化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有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中才能完成社会化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学校逐步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通过在校园内外学习知识、社会实践等,接收来自各方面的交往与教育,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一定的社会知行模式,努力把自己转变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

(二)自我认知需要

马克思曾说过: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人对自我的认识总是以他人为参照,通过与他人比较,把自己的形象反射出来加以认识,并引导自己塑造自我,从而达到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目的。大学生处于学习与成长成才的黄金时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丰富社会交往的内容,通过别人的意见、建议或比较,不断正确地认识、定位自我,不断化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然后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普遍的社会交往是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现实条件,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够使大学生们改进思想观念、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更加地开阔视野、充实知识,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创新能力。同时在形成和谐社会关系的交往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有助于形成强壮的体魄、乐观的品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现状令人堪忧。大至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至今回荡在耳边;小到一名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因为沟通交往能力差,买错车票后在南昌街头流浪一个多月。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了解社会各种动态,大学生们纷纷成为“宅人一族”, 沉浸在网络虚拟或自己的世界里,逐渐脱离了现实,甚至逐渐退化了社会交往能力。尽管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交往动机和需求,还是表现出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擅交往,存在着社交价值取向偏差、社交知识结构不完整、社交实践表现不如意等问题。

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众教育的普遍推行把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理念,使得重“能力、素质”的素质教育逐渐扩大。然而教育大众化的变革却是在跑步的进程中实现,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受到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与牵制,可想而知,长期在高考指挥棒高压下的学生智商高、情商低,而作为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仍是中学乃至高校教育教学内容中的薄弱环节。此外,良好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而这对于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突显了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四、加强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增强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意识

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高校工作者必须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达成共识,提高对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视,从增强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意识做起。需要从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层面增加主动培养意识、自我培养意识和实践培养意识,来增强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高校教师要承认教育的主体间关系,积极地在师生间、生生间展开探索式、体验式、实践式以及远程开放式的教学交往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加对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与作用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交理念;学校需要树立“教育即交往实践”的实践育人理念,努力营造文明真诚、团结友爱、尊重平等的和谐校园交往舆论氛围,尽力打造大学生社会交往实践培养平台,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校内外社会交往实践活动。

(二)优化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课程

使大学生系统地接受社会交往相关的理论学习,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交往的理性认知,这对于他们正确地理解自己和评价他人至关重要。因而必须通过建设科学合理的社会交往课程体系,促进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弥补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在社会交往知识结构方面的欠缺和不足。

高校需要逐步完善社会交往课程内容,实现社会交往理论课、社会交往技能课、社会交往礼仪课等三部分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并按照社会交往理论知识的重要程度划分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两种教学形式,同时结合小组讨论、沙龙、讲座、社会交往情景模拟训练等其他各种开放式的、可自由选择的教学形式进行社会交往知识的传授与分享,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三)深化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活动

社会交往的本质就是实践活动,而在校园里更多的是通过大学生活动这个载体来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实践便蕴含在大学生活动中。高校通过开展开放性的团学社团活动如主题团日活动、校园社团活动,开展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体活动和科研活动,开展持续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的实践平台,创造更多与同学、与老师、与社会广泛交往的空间与机会。

大学生依据兴趣、需求自由组织、选择、参与这些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实践活动,运用和内化学习到的社会交往知识,训练社会交往技能,同时还能获得自身的社会交往新体验和新感悟,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循环往复过程中使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螺旋式提升。

(四)拓展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途径

对如今爱“宅”的大学男女生,寝室以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而且寝室成员交往及网络交往中的问题成为了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常见问题,因为很有必要从建设和谐寝室与网络交往教育两个方面来拓展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途径。

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部分合力建设和谐寝室文化,开展和谐寝室评建、寝室特色文体、寝室团体辅导等以寝室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寝室活动,推进和谐交往寝室建设,使大学生从中体验寝室亲情、凝聚寝室关系。同时实施健康网络交往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原则和观念,在有序的网络交往环境中使大学生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五)提升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实效

在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中,高校普遍设立了类似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旨在为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的工作部门,如心理咨询中心、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等。高校可以借鉴经验设立大学生社会交往指导中心,配备由社会交往课程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大学生社会交往指导员,以一对一形式或团体辅导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社会交往指导。同时,吸收社会交往能力较强的学生骨干作为指导中心的助理,以朋辈辅导形式开展贴近大学生心理的社会交往问题指导与帮助。

此外,大学生社会交往指导中心要建立大学生社会交往危机预警和干预系统,引进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以建立起师生间、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交往教育和信息反馈平台,加强大学社会交往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有效促进社会交往指导中心指导与帮扶工作的针对性。

五、结语

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动态过程,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养成与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合力促进,从而推进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帮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这一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里不断通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来获得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逐步实现社会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娟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2] 王娟,张玮平,靳博.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 (4).

[3] 梁伟林.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D].山东大学,2010.

社交能力范文第3篇

一、教师应利用生活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

学前期,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愿望非常强烈。同伴交往是幼儿学习社会知识,发展社会技能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同伴交往,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初的主要形式。因此,我们就应该利用周围生活中的自然情景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利用一些自然发生的情景,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尽可能地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比如,教师可以发动孩子从家里带来心爱的图书和玩具,鼓励他们主动与小伙伴们进行交换阅读和玩,教育他们要爱护别人的物品。利用互借图书,互换玩具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互相交往的机会。

二、教师应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增强互动交往的愉快心情

游戏是适合于幼儿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也是进行社会性教育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幼儿都喜欢做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游戏和活动是幼儿学习交往技能的最好机会。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兴趣与能力又是一条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地再现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例如,在区域游戏中,医院游戏区中扮演“医生”与“病人”的交往,超市游戏区“营业员”与“顾客”的交往、理发店游戏区“理发师”与“顾客”的交往等不同的角色。同时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会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从中学习到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

三、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幼儿掌握必不可少的社交技能

社会交往技能是指在与人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培养,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在孩子活动中应该常以“伙伴”的身份加入到幼儿中去,当孩子们发生争执时,尽量不去充当“裁决者”,而是和孩子们一起去寻找争执的原因,又通过商量协调的方法,解决孩子们之间的争执。引导和培养孩子们勇于承认错误、敢于道歉的勇气,赞赏孩子们豁达、宽容、与人为善的大度,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交往技能。

四、教师应通过主题活动,帮助幼儿创造模拟交往的成功机会

由于在家庭中,孩子们一般只限于与家里人交往,他们常常处于“中心”地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我为中心”。教师应该提供给幼儿与熟悉、不熟悉的同龄人或成人的机会,扩大幼儿的交往的范围,同时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以交往为主要手段的主题活动。如可以让大班的幼儿每周帮小班幼儿叠被子,引导小班幼儿主动向大哥哥大姐姐表示感谢,还可以把自己的糖果与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分享,体会到关心与爱人的乐趣。又如到“母亲节”“妇女节”的时候,让幼儿给妈妈、奶奶敬献礼物并说一句或一段祝福的话。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与同伴、与成人进行交流,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或得了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

五、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提高行之有效的社交能力

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教师除了可以用游戏、角色扮演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还可以通过鼓励幼儿之间找朋友,辅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增加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在与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提高交往能力。教学中选用生活直观的艺术形象如故事、礼仪儿歌等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化情感,或是跳跳“找朋友”、“拉拉手”的舞蹈,唱唱“幼儿园里朋友多”等歌曲,在这其中教师自身的热情、礼貌和交往艺术,在幼儿交往过程中或交往结束后给予恰如其分的积极的评价等都能给予幼儿积极的暗示。

六、教师应通过家园共建,帮助幼儿形成日趋完善的社交素养

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交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教师和家长之间需要有一个一致的要求,共同合作与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有的幼儿从小独自惯了,不愿意也不善于与别人相处;有的幼儿娇养惯了,比较霸道,到了幼儿园可能和同伴发生冲突。为了协调家庭、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专栏、家访等形式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存在哪些不良行为和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争取与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行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常晓梅.浅议幼儿交往.幼教博览,2001年第9期

社交能力范文第4篇

学会交往提高幼儿的社会能力

一、儿童社会交往现状笔者随机调查了68名幼儿教师,普遍认为:一个教学班约31的儿童存在一般社交障碍,如,争抢玩具,非礼打骂,对他人说话不礼貌,态度不友好,不能协商合作做游戏等;在调查(按幼儿年龄阶段)的142名家长中,约34的家长认为孩子与他人易发生交往冲突或在交往中受到负面评价较多。而且教师经验判断与父母调查的相关分析得:一班约有5.2的儿童被家长和教师一致认为具有问题行为。概括起来说,儿童交往中存在三类现象:1.自我中心,缺乏移情能力。3~6岁的儿童尚处在自我中心阶段,且年龄越小,自我中心越强。这时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摆脱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观念。表现为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接受别人的观点,不愿让出喜爱的玩具给同伴玩,很少注意他人的情绪表现,很少主动对困难者表示同情和帮助。2.交往冲突,缺乏交往技能指导。一个儿童能否为同伴所接受,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外貌,才艺特长、性格特点、交往知识经验、对同伴的态度等,但不少儿童不为同伴所接受是由于缺乏交往技能。如言语和动作方式不恰当,易使对方误解;交往时不善于对行为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预见和调整等。3.问题行为亟待矫正。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一般被认为是“难教育”的儿童,在其群体中占有相当比例。问题行为主要有:多动症,咬手指,偏食,攻击行为,选择性缄默和退缩行为等。形成儿童交往问题现状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家庭居住环境独门独居化,造成儿童同伴交往明显减少;核>,!文化传媒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道德面貌的形成;另外,还有儿童自身性格的倾向,气质类型,交往知识的多寡等原因。二、儿童社会能力的解析1.儿童社会能力的几种提法第一种是“同伴接受说”。假定社会能力的潜层结构为同伴接受程度或同伴影响力。一般地,在学校、班级、邻里被同伴接受,在同伴中具有显著地位和威信的儿童为社会能力较强者。第二种是“社会认知说”。在特定社会情景中预见与行为表现相关的重要社会结果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对社会情景感知和决策的心理过程。这里的重要社会结果包括:同伴接受与拒绝,儿童生活中重要人物(父母、教师)的评价,处理问题情景的效果。第三种是“社会行为表现说”。即在特定情景中,表现出与之适宜的行为,最大可能导致对自己行为的强化,最小可能导致受惩罚。如,做出与活动规则一致的行为,控制过度行为等。.以上三种定义仅从儿童社会能力某些方面作了描述,笔者认为,儿童社会能力是:儿童认识、处理社会情景的能力和与别人交往的策略、技能及效果等。主要包括:思考社会情景的能力,了解别人的能力,寻求办法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遵守规则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等。其核心是社会交往能力。这里的社会能力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儿童内在的心理能力,是儿童面对特定交往情景、情景中的角色关系及面对情景中他人时的意识反应过程。即个体在社会情景中全面感知、适度自控、及时决策、适当反应和准确反馈的能力。二是儿童外在的行为能力。儿童的这种能力表现在从事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以发展。这里的行为能力实际上依赖两个条件:一方面是上文提到的心理能力,这是顺利实现交往活动的心理条件,另一方面依赖于交往操作技能,即个体在交往中如何选择言语,显示表情,决定合适的行为动作及遵守规范等。2.儿童社会能力结构(1)社会认知能力1.初步感知、理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或行为,利用这些信息,适应性地调节和自我控制,产生解决交往问题的办法并预见行为结果,采取最优化决策。2.观点或角色的采择能力。去自我为中心,将自己对事件的解释与别人的理解区分开来,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适当认同和选择他人的观点和角色。3.初步移情能力。移情是对困难者设身处地着想的能力,这是个人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条件。移情取决三个水平的条件:①初级移情,即个人对他人由于不安所引起的最初情绪做出反应;②对他人做出积极评价;③情绪、情感由自我向他人延伸,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表现出与之相符的行为倾向。4.模仿学习能力。由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该能力可表述为: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注意和认同榜样行为,以表象或言语形式记忆存贮特征行为,复制特征行为的心理转化过程。(2)言语倾听和表达能力1.倾听能力。即儿童言语交流时的注意水平。注意水平高的人不仅注意自己所发出信息的指向性、准确性,而且能保持连续的应答状态。注意水平低的人,不能积极与对方以充分反馈和支持,表现出不耐烦情绪和过多的小动作。2.运用合适的言语内容和方式顺利表达意图。该项能力包含主动性和准确性两个层面。交流主动性是评价我们在与别人进行对话时,究竟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对话。主动对话者有明显的主动倾向,交流对象广泛,内容不拘一格,且交流及时充分;而被动者的表现则与之相反。交流的准确性指,将自己详细知道的事情描述出来,这是准确表达的重要标志。其次,沟通者要遵循一个原则,即站在信息接受者角度提供信息,因为交流双方知识经验背景不同,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理解信息的同一性。(3)解决社会问题情景的能力1.顺应特定情景的能力。即搜寻情景信息做出解释,控制表情、动作使之受强化而免受惩罚。2.主动采取手段改变环境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体不仅要适应当前的社会情景,而且要想办法控制和重新塑造情景,以达到个体与情景的新的和谐。3.遵守维护纪律规则的能力。纪律和规则是个人和集体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外在约束条件。个人必须认识到不遵守纪律就不能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并形成某种价值判断,对违反纪律的行为不满意和加以干涉或纠正。不可忽视的是,儿童社会能力结构的具体内容有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家长和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理解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能力,充分估计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三、如何提高儿童的社会能力探究儿童社会能力概念的目的是提高儿童社会能力,更好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广大幼儿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缺乏较为系统的认识,我们不妨以研究的态度来探索这个问题。1.明确社会能力的培养目标交往行为在儿童社会活动中,是社会能力最直接的表现,是可观察可测量可塑造的。同时儿童言语能力直接影响着交往的质量,本质上来说,人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其它一切社会化目标实现,也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因此,儿童社会能力的一般性目标(对群体个体都适用)可分为行为 目标和言语目标两大类。我们以儿童社会能力结构为依据,从实践角度提出以下目标。社交行为具体目标:①经常保持积极而愉快的情绪,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交往的自信心;②体验到交往成功的快乐和助人被助的快乐;③学会协商合作和分享,懂得谦让,掌握初步交往技能;④遵守和维护纪律规范;⑤了解关心周围同伴及成人的体验,感激他人的关心,学习用简单语句或动作表达关心;⑥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被肯定和赞赏,少受批评;⑦能暂时放弃自己的任务服从群体的安排;⑧采取可能的手段改变即定的条件利于解决问题。社交言语具体目标:①学会使用礼貌用语;②保持认真听的注意力;③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④能用一段话表述他人或自己发生的事件的经过;⑤能评价他人和自己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和习惯规范;⑥能够评价自己的心情并解释原因;⑦能言语评价他人的心情,并解释所依据的特征线索(动作、表情、语调等);⑧能够接受他人的观念和他人对自我的正确评价;⑨言语表述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预见方法可能出现的结果并找出最优办法;2.测量和评定儿童社会能力水平测量和评定儿童社会能力有两重目的,一种是对儿童社会能力进行诊断、考察儿童群体或个体社会能力状况。第二种是行为的教育干预或治疗。可采用的手段有:社会测量技术,主要人物(父母、教师)评定,量表筛选,行为自然观察等。社会测量技术是:教师设置一种情景,让班级中每个儿童按自己的意愿接受或拒绝工作或游戏伙伴,然后教师以此分析彼此间吸引或排斥的心理关系,并可由社交关系图表示出来。有研究表明社会测量结果与儿童社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但该技术只能提供儿童被同伴接受或拒绝的信息及儿童团体交往结构,教师还须借助其他手段,深入揭示每个人所处地位的复杂背景。运用社会测量技术时可以多种方法相结合。比如,首选同伴评定法,教师让幼儿对同伴的受欢迎或排斥程度做出评价。常用的是照片分类游戏:教师为幼儿提供班上孩子的个人照,要求幼儿把最喜欢的小朋友放在左边,把最不喜欢的放在右边,把不知道喜欢或不喜欢的放入中间。在此过程中记录下儿童对同伴选择的总分及被同伴选择的总分。其次,用提名法和配对法让儿童对喜欢和不喜欢的同伴照片继续筛选,最终选出5~10名喜欢的同伴,0~5名不喜欢的同伴并将选出的儿童按喜欢程度排序(利于绘制社交关系图);然后,把以上社会测量技术所得资料记录在同伴选择矩阵表里,并由此绘出社交关系图。社会测量技术结果的教育运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由儿童同伴选择和被选择总分可评定每个儿童社交水平,或社会能力水平。选择总分和被选择总分可分别作为个体接纳群体成员或个体被群体接纳的数量指标;二、参照同伴选择矩阵,可将儿童分为明星型、拒绝型、一般型和忽略型,并从中选出个别儿童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据研究,明星儿约占13.33,拒绝儿约占14.31,忽视儿约占19.41,一般儿约占52.94;三、社交关系图清晰的表明了儿童团体人际关系结构,包括核心儿童、边缘儿童及小团体等状况。除了社会测量技术以外,还可采用教师、家长经验判断和量表测量结合的方式修正研究结果。测量量表有:Ache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表,Coers儿童行为问卷(筛查儿童行为问题,特别是多动症)家长、教师用量表,NYLS3~7岁儿童气质问卷家长用表。主要目的是确认个别儿童的问题行为,筛出被试。当然,研究者也可自编调查表,只要能全面了解儿童社会能力现状即可。3.教育干预过程教育干预过程有三个目的:一种是通过教育作用促进儿童群体社会能力发展,完善群体人际氛围;第二种是针对问题行为儿童教育矫正;第三种是控制无关因素,检验教育因素有效性。这里笔者提供四种提高儿童社会能力的教育方法:一是行为矫正法;二是游戏法;三是谈话法;四是学习交往技能。幼儿教师亦可凭经验采用新的教育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方法已被证实有效,有些则有待实验验证。在行为矫正中通常采用倒返实验设计。第一,行为矫正法与倒返实验设计行为矫正法基于行为主义理论,是近年来采用较多的方法,对儿童问题行为有显著的矫正效果。什么是问题行为,这是运用矫正法前必须界定的。一般认为,妨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形成,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即是问题行为。这里必须指出,正常儿童偶尔也会出现行为上的问题,而问题行为儿童,许多方面的行为是正常的,只是在一两个方面存在问题行为,而这些问题行为有如下特征:长期持久性,不受普通方法控制的行为,儿童不理会现实环境,儿童有较重的心理负担和交往困难。问题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行为不足,即人们所期望的行为很少或从不发生;行为过度,某种行为过多;不适当行为,指期望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中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矫正法:一、模仿疗法。即通过观察学习来增加获得良好行为,减少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矫正法。首先要选取榜样,榜样可以是教师本人或是儿童喜欢和愿意模仿的,具有良好品行的同伴;然后让儿童反复观看编制的关于良好品行的影片或动画,接着儿童在现实环境中观察示范者言行,同时参与活动,实际演练有关动作行为。此法矫正退缩行为十分有效。二、代币制疗法。将不具有强化作用的代币与糖果、玩具、游戏角色等儿童喜爱的强化物配合使用,行为表现合乎标准则发放代币,累积代币后可交换强化物,教师要逐渐延长代币发放的间隔时间或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巩固和提高儿童的行为水平,以此进行行为塑造。代币制可矫正多动症、攻击行为、胆怯等问题行为。另外,在行为矫正过程中,为了检验或确定矫正方法的效果,可作教育实验设计。如,采用倒返实验设计(又称ABAB设计),是单一被试时间系列实验,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育因素与矫正效果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常用的教育实验方法。其实验程序如下:首先,实验前一定时间段内精心测量记录儿童的某一行为表现,作为实验基线水平;然后施加教育方法并测定和记录被试某行为表现;再后,消除教育作用,返回实验前状态,测量记录;最后第二次引入教育方法,测量记录。倒返实验结束后,我们可获得四项实验资料:1.被试行为变化折线图;2、行为变化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以被试交往目标行为的持续时间或出现频数作自变量);3.行为量表前、后测得分;4、被试行为的定性描述。第二,游戏法游戏为儿童提供了相互了解、学习合作的机会,儿童能够自由表现个性,体验到游戏和交往的快乐,积累积极的交往经验,逐渐增强交往能力。集体游戏形式有:角色游戏、假想游戏、体育、音乐表演游戏等。有研究证明,角色游戏中儿童通过互相询问和介绍、管理物品、熟悉角色程序、担当角色任务、协调角色关系等交往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和攻击行为,还有助于培养移情能力和利他行为的实现。社会假想游戏让儿童在想象的情景中角色转换和情景转换,协调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而且假想游戏为儿童表现情绪和控制情绪提供了种种机会,这时的冲突或令人害怕的交往情景,只是以小型化方式存在。值得一提的是,让孩子在熟悉的,源于真实生活的情景中活动,特别是参加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真实任务和活动,比采用玩具素材、在活动区作游戏,更有效果。第三,谈话法谈话法分为群体谈话和个别行为谈。教育者创设故事情景,加入特定交往问题,让儿童想象情景、解决问题并表述出来。例如,群体谈话法,让儿童群体参与某一主题谈话活动,引入故事情景,大脑风暴产生尽可能多的办法并讲述出来,说出各自对于主题的真实想法,从中了解他人的想法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个别行为谈则是通过儿童个体言语表述自身存在的交往问题,对其言语内容进行分析,来推断其社会行为的特质。首先,师幼共同评价个体交往现状和方式。然后,围绕儿童 的某些行为事件进行谈话指导,把具体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作为言语交谈的内容,最后将行为情景泛化、训练个体应激能力。个体行为交谈实质上是以言语结构表现行为模式的过程,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法。第四,学习交往技能孩子在父母身边时,往往遇到的问题由父母代为解决,进入幼儿园过上集体生活后,他们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此时,缺乏交往经验和技巧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困难,因此,要让幼儿掌握交往的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如:掌握礼貌用语,协商用语,抱歉用语等;学会使用友好的交谈方式;当别人正在活动时,能以适当的方式请求参加;当在轮流使用器具、玩具或游戏角色时,能耐心地等待;当需要向别人借东西时,会先征求别人的同意,并用后及时归还;当集体使用玩具、用具时能与同伴共同分享,不独自占有;当同伴提出加入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时,应乐意接受。在活动中能理解同伴的兴趣和爱好,既能服从别人的兴趣,但又不盲从,并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愉快地与同伴合作等等。以上这些在幼儿游戏时,教师不妨以“大朋友”的身份参加到活动中去,积极引导和做好示范。最后,这些教育方法和教育因素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根据具体需要合理安排与上课、游戏、午餐、午睡等环节相结合。另外,儿童在生活中面对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变的社会情景,一方面接纳他人的角色,一方面决定自己合适的行为。所以促进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关键在于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人际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适时指导。

社交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社会交往能力 培养方法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能察觉他人情绪意向,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同他人交际的能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体察家长的喜怒心情、懂得察言观色、能识别他人的情绪变化、善于与人合作。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幼儿在与家人、同伴、老师及社会上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垂直关系是指那些比幼儿拥有更多知识、更大权力的成人与幼儿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比如老师与幼儿的关系、家长与幼儿的关系,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幼儿提供安全和保护,同时,也可以使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水平关系是指幼儿和那些与他们有相同社会权利、能力的同伴之间建立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幼儿之间是平等的,幼儿在一起可以相互学习技能,交流情感、经验,等等。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就是在这两种关系的不断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一、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因素

幼儿交往的过程具有差异性特点,有的幼儿是同伴接纳型,有的却是同伴排斥型;有的幼儿居于中心地位,有的则处于边缘地带。影响幼儿交往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家庭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学习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在幼儿社会交往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父母的直接教育和社会交往行为起重要的作用,父母如果做出了社会交往行为的榜样,同时又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这样的交往的机会,就有利于幼儿进行交往。除此之外,父母也应该常带幼儿去人多的场所玩,鼓励幼儿与他人玩耍、交往。

(二)托幼机构

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幼儿最早加入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环境,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未能与幼儿建立起亲密、融洽、协调的关系,就会导致幼儿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造成幼儿与同伴交往的不协调。如果教师不注意、关心、尊重和认可幼儿,甚至经常冷落或惩罚幼儿,就会使幼儿产生不安全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形成孤僻、冷漠、不合群等特征。

(三)幼儿自身因素

1.自身性格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性格开朗、不易冲动和发脾气、善于交谈、敢于表现自我的幼儿,被同伴所欢迎;而容易害羞、遇事退缩、好发脾气、沉默寡言的幼儿则常会被同伴排斥和忽视。孤僻的幼儿常常是被动交往,而主动交往的总是那些性格开朗的幼儿,幼儿的性格直接影响交往能力。因此,幼儿园、家庭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交往环境,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社会认知能力

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与社会交往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社会认知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那些更多或较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交往技能的幼儿,往往也是会与他人谈话、会共同游戏的幼儿。同时,受欢迎幼儿比不受欢迎的幼儿对于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3.语言能力

语言是影响幼儿交往的因素之一。语言是人类交往交流的重要工具,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时期词汇还不够丰富,语法掌握还不够全面、规范等,因此,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常常出现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导致交流受阻,同伴之间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因此,语言水平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

二、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1.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品质是幼儿进行交往的基础,在交往中要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别人帮助了你要说“谢谢”,给别人道歉要说“对不起”,与他人分手要说“再见”,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用“请”。要让幼儿学会分享,例如:现在很多幼儿园,幼儿过生日,家长会带上生日蛋糕一起到幼儿园,请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让幼儿体会与人分享的快乐,学会与人分享。幼儿具有这些良好的品质,与人交往,会更容易被人们所接纳。

2.注重家长的示范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幼儿常常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幼儿做好榜样。平时也要注意处理好与邻居、同事、朋友的关系,主动关心帮助他人,多带幼儿出去与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做好示范,使自己的交往行为成为幼儿的榜样。同时,家长也要创造机会,多培育幼儿与人交往的主动性和成就感。

(二)实施科学的托幼机构教育

1.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交往活动的环境,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各种区角,比如“美工角、图书角、围棋角、植物角”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创造条件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分享各自的看法、经验,多交流,使幼儿喜欢上与人交往,并学会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同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学习、模仿的意识。幼儿的很多行为是通过模仿学习的,这种模仿的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也可以是电视、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幼儿在这种丰富的环境下,才能一步步获得进步。

2.锻炼幼儿自我处理问题的技能

幼儿每时每刻都处于交往中,他们在交往中的表现千姿百态。在活动中发现,幼儿有因小事而争吵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先让幼儿争吵再介入解决。幼儿间争吵不是出于对别人的敌对情感所表现出的攻击,而是对自己意见过于自信或主张不协调。越是好朋友,争吵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争吵中幼儿能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持什么态度接受别人的意见。幼儿正是在这种不断的磨合中才逐渐掌握了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3.坚持游戏在幼儿园中的主导地位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角色游戏是最被幼儿所喜爱的,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游戏角色的思想和情感。角色游戏还可以使幼儿体验成人行为,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习得社会交往技能。在幼儿园,幼儿常玩的“过家家”,以及各种其他不同游戏角色的扮演,使幼儿懂得分工合作、分享、同情等各种积极的行为、情感,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学习社会不同角色之间的交往。

4.注意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间交往同样产生巨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综合考虑教育目标,树立整体教育的观念,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注意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幼儿能听懂、会表达。规范幼儿的发音、语法,并会正确运用语言,如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向老师、向同伴求助,在同伴间产生纠纷时能主动讲出自己的想法,在给别人造成麻烦时会求得别人的谅解。

参考文献:

[1]王振宇主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明红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