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江之歌作文

长江之歌作文

长江之歌作文

长江之歌作文范文第1篇

磅礴是你的气概;

你向大海奔去,

波浪是那样壮观。

你用动人的纽带,

串起两岸同胞;

哗哗的流水声,

歌唱祖国的未来。

我们爱慕长江,

几千年经久不息;

我们眷恋长江,

长江之歌作文范文第2篇

名曲的历史见证

“江南三曲”三首的标题中都有“江南”二字,主题音调相关,江南地域色彩十分鲜明。曲作者汪秋逸是江苏人,词作者杨友群是贵阳人。两人相识于贵州赤水,时友群28岁,秋逸31岁,他们在崎岖的高原上辗转四地,三处共教,合作5年,创作了数十首抗战歌曲,以上4首影响最为广泛,《淡淡江南月》尤为著名。

傅庚辰说:“‘江南三曲’的统称并不是来自作者,而是在歌曲的流传中自然形成了‘江南三曲’这样的称谓”(见《中国艺术报》2010年6月25日)。

钟立民(《歌曲》的主编,《鼓浪屿之波》的作者)见证了这个过程。他上个世纪40年代由家乡南昌到吉安青原山国立十三中上学,“唱歌成了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最爱唱的就是《淡淡江南月》、《夜夜梦江南》、《烟雨漫江南》,是作曲家汪秋逸先生和词作家杨友群合作的,我们称之为‘江南三曲’,两位先生的另一首作品《先有v叶后有花》也是我们当时喜欢唱的歌,那是一首二重唱。”这4首歌群众喜闻乐唱,歌唱家常常被激起表演冲动,报纸刊登,电台也有播放,群众集会时齐唱。

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教授说:“‘江南三曲’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不仅在大后方广为传唱,风靡一时,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抗战胜利后在国统区也仍然在青年学生中传唱,堪称为抗战歌曲另辟新径、别开生面的战时抒情歌曲佳作。我少年时代就唱这些歌,而且一经接触就特别喜爱,以至如今已是望八之年还能信口背诵。可以说,我绝对是这个历史事实的见证人。”戴教授抗战时从长沙逃难到西阳县谷水镇的西阳F,那里铁路公路水路一概不通,只有邮路还没有断。十一二岁的他在校图书馆里见到发表在土纸本《每月新歌选》和《新音乐》上的《淡淡江南月》和《夜夜梦江南》,由于不能带墨盒进馆抄写,只得强记默识,悄悄哼唱,不知不觉就把这两首歌在学校传开了。抗战胜利后他回长沙读高中,这两首歌依然在校园里经久不衰。他还见过长沙公益印书馆《活页歌选》把《淡淡江南月》归为抗战名曲入编。

“1944年我在成都光华大学附中读书,那是大后方,我们好多人都是避战跑到那里的,抗战歌曲《淡淡江南月》当时唱的人很多,歌词太美了。我好久没有听到了,太好听了!我唱给你听吧……”83岁的李世雄老人唱着唱着就哽咽了(见《金陵晚报》2005年7月8日)。

1940年7月7日,温州青年歌咏队演唱了《淡淡江南月》。1940年9月新安旅行团在广西桂林致和村创建新安学校,教职工晚会上除了演唱《黄河颂》、《长城谣》,还演唱了《淡淡江南月》。1944年中秋节,福建省政府临时所在地永安县举行歌咏晚会,女高音黄淑琼独唱《淡淡江南月》,听众饱含泪花,唏嘘不已。1943年春天,正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音乐组工作的张非突然收到了不知是何人于何时从何地寄来的《新音乐》杂志,包装已破碎,封面也撕掉了一半,上面刊登了汪秋逸的《淡淡江南月》。张非在战乱之时获知老师的生讯,还有“如此优美,清新,激情而又深沉的好歌”,不禁望月长叹,夜不能寐,起身反复吟唱,终至泪流满面。

名曲的传播及其命运

1939年春天,杨友群和汪秋逸从赤水河谷登上高寒的乌蒙山区,友群到刚创立的毕节师范学校任教导主任,秋逸任音乐教员。他们合作了《毕节师范学校校歌》:“毕节的土地,连锁川滇,毕节的民风,诚朴勇敢,我们毕师的同学,要做顶天立地的英雄汉……”还创作了《咱们毕节人不怕鬼子兵》、《看那东亚的巨人》、《胜利的明天》、《劳动服务歌》、《请你记着》、《血海仇》等歌曲,抗战后方偏远的小城自豪地唱着自己的歌汇入了全国抗战的大合唱。《淡淡江南月》诞生后,最初是口耳教唱,随后油印传布,于是不胫而走,再传到别的城市,再传到外省。蒋冰洁在《记忆中的》一文中说,“歌曲问世之后,也曾在贵阳许多知识青年中广为传唱。半个世纪过去了,它仍是我最喜爱的一首抒情歌曲”(见《贵阳日报》2000年6月26日副刊)。

《淡淡江南月》最早发表在抗战文化繁荣的广西桂林,载于《每月新歌选》第二期。1940年6月,刚创刊不久的《新音乐》杂志也发表了这首歌,主编李凌(后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觉得“它正是我们当时在创作上比较少的品种”,“后来又发表了他的《先有绿叶后有花》,也很受读者的喜爱”(李凌语)。当时的编者按语说,以往不知道歌曲的作者,但他们从贵州寄去的几首歌都清新秀丽,如山间流泉,别具风格。

遵义时期是两位青年教师创作的高峰,他们的歌乘着青春与热血风靡西南四省一市,尤其是内迁学校和新建学校。单是贵州就有贵阳的大夏大学、国立十四中、贵阳医学院、湘雅医学院、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大学、战时中学,遵义的浙江大学、步兵学校,安顺的军医学校、兽医学校,都匀的炮兵学校,平越的唐山工程学院……青年们唱着歌从军和升学。抗战时期的校园文化成功地播射到社会层面和历史纵深,“江南三曲”是一个典型案例。浙大竺可桢校长对遵义师范“杨校长”留有印象,日记中有记述。

1941年10月出版的《新歌曲》“抒情歌曲专号”(第一卷第四期)集中刊登了作者的“江南三曲”和《短歌》,《南飞雁》共5首。

1942年,文汇出版社《中国民歌选集》辑入《淡淡江南月》。赵h,李凌主编的《新音乐教程》以《淡淡江南月》为曲例加以介绍。1947年7月蔡曲旦主编、黄飞立作序的《中学音乐教材》选用了《先有绿叶后有花》。

1949年以后,这些歌销声匿迹了。音乐史家要么闭口不谈,要么就说成是“反映当时生活在大后方的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阴暗的政治形势面前所表现的软弱的、灰暗的感情。比如《淡淡江南月》(汪秋逸作曲)。”还有人说汪秋逸是“落伍的老音乐工作者”。鲜有人作客观介绍。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意外地发现这些歌在海外广泛流行,台湾、香港、加拿大……唱片、磁带、合唱队、演唱会…… 2004年加拿大多伦多北极光老人合唱团抢救性地录制了“濒临失传”的《先有绿叶后有花》。2011年,台北爱乐青年合唱团将《淡淡江南月》带到北京,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大学合唱队同台演唱抗日歌曲。

在贵州省图书馆的书架上,有一本牛皮纸加封的小说,三边两角全部被磨损,摊开第42和43联页,显明的位置能看到《淡淡江南月》的歌词,以及秋逸的另一首歌《我摘下一片秋叶》的歌词,是主人公深情独唱的两首歌,只不过作者为了适应小说场景改动了几个字而已。这本书是著名报人兼小说家阮朗先生(笔名唐人,著有《金陵》)所写、出版于1981年的小说《香港大亨》。

名曲的艺术魅力

戴鹏海教授把“江南三曲”作为“抗战抒情曲佳作”,与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刘雪庵的《长城谣》,的《日落西山》,贺绿汀的《阿侬曲》,郑律成的《延水谣》、《古城颂》(延安颂)相并列。

“江南三曲”系列鼓舞人民参与那场壮烈的民族生存大决战,与广阔、深沉、悲壮而英勇的时代主旋律同谐共振,真挚地表达了民众的心声和民族自卫的强音。

“江南三曲”系列以自己“独树一帜,风格非常特殊”的面貌出现在浩如烟海的抗战歌曲中(见陈志昂《抗战音乐史》)。对这种特殊风格,有几位评论家不约而同地用了两个词:隽永,蕴藉。隽永,来自悠久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藉,符合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作者独具慧眼,抓住了中华民族传统生活和文化中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符号――“江南”。江南“风景旧曾谙”,声声“忆江南”早就将“江南”酿成醇酒,此时的“江南”已不仅仅是背井离乡的江南人心中的一份亲切和伤痛,也是所有中国人对沦陷国土的怀念和悲愤。

歌曲描写江南月下的两幅画面:一幅“微波荡漾,绿柳依依”;一幅“战马奔腾,杀声震野”。接下来悲痛转而为仇恨,自然上升为激越的四拍子快板“抵抗抵抗抵抗”,“要贡献生命给你”!这就是《淡淡江南月》创制的“美,悲,奋”三段式,有铺垫有引导有高潮,颇能调动情感。后面两首也沿用。

词作者熔铸意境的功力也相当了得,举凡“月,柳,花,草”,“波光,烟雨,星夜”,“梦境,歌声,归帆”这些历代大诗人歌咏过的江南元素信手拈来,不着痕迹地化为自己的语句,造成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意境,一种经过痛苦沉淀的美景。

李凌称汪秋逸是“抒情歌曲高手”,他作曲手法十分细腻精彩,在主旋律上只变动了4个音就把江南月的4个境界晕染出不同的色彩氛围,层层推进,将情绪导向高潮。

钟立民说:“汪先生和杨友群先生合作的这几首歌,堪称是珠联璧合的杰作。词既有古诗词的底蕴,又充满时代的气息;曲非常优美,但充满激情,充满了力量,是诗与曲完美的结合。我们被这些歌深深震撼了。”

青春的光彩为这些隽永蕴藉的歌注入新鲜的时代气息。独唱、重唱、齐唱,形式多样,新颖活泼,激情和清纯都不缺少,且不回避情恋。《先有绿叶后有花》是一首男女重唱的情歌,它跳出送郎参军的一般套路,由平等的男女双方互诉衷情,相互鼓励对方上战场或奔赴各地为祖国效劳。“先有绿叶后有花,先爱祖国再爱她(你)”,道理重大,起兴自然,爱情直白大胆。但是作者没有忘记营造优美的意境:“天上有星,水上有星,像你晶莹的双睛……”如此情与灵,情与道义的高度交融,自然能打动众多的男女青年和学生,高雅与通俗兼而备之。

意境中还有一种朦胧的美,得到青年人青睐。“没有紫荆的枝在头上,没有草的香,醉人的香,虽这是春夜,但不是南风的夜,静的夜。没有笛似的笑那般高,没有影似的发,天似的沉默,虽这是春夜,再难得三月的夜,星的夜……”(《烟雨漫江南》)。一个灾难中的民族只要青年还有追求和探索,就终归会有光明的未来。

“江南三曲”系列以自己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域色彩,亮丽的青春旗帜,赢得了一代人的心,在民族生存大战中奉献了力量。

名曲背后的故事

汪秋逸与杨友群结为黄金搭档,穿针引线人是杨心南。1938年春天,汪秋逸从沦陷的郑州流落到重庆南岸广益中学教书,在街上迎面撞见老友杨心南,他们一起逆长江而上,再上溯赤水河,来到贵州赤水中学任教。他们本来就是一对歌曲搭档,处女作一鸣惊人。傅庚辰这样评介他们的作品:“他(汪秋逸)的第一首歌《郑州扶轮中学校歌》写于1933年,词作者杨心南是该校教师。这首铁路学校的歌曲抓住了学校的特点,‘起来啊,千万的推轮者,扶着历史的车轮前进!飞奔!’歌曲的结构紧凑,音调铿锵,豪迈,受到全校师生热烈欢迎。七十七年过去了,现在该校还在唱。”这首歌当年获得全国大赛第二名,刊登在上海一家音乐杂志上。它艺术地诠释了校长吴健崭新的教育理念:“学为万人役”(即把替大众服务的意识贯穿到整个教育活动中),最后形成了豫陕两省八地同根,奇葩共开的教育品牌和独特的“扶轮文化”现象。

赤水中学校长是心南的老友杨友群。秋逸与心南创作了《赤水中学校歌》。不久心南回家乡黄平担任旧州中学负责人,秋逸则随友群去了毕节。

友群性格沉著,温和敦厚,19岁就出外求学,曾在杭州灵隐寺一带借住。中央政治学校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应聘于杭州高中,后因松沪战争爆发未能返校。秋逸生长于风景如画、繁华似锦的扬州,天性率真,细腻入微,容易感动。他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擅长二胡。抗战爆发之初他与冼星海,贺绿汀一同策划郑州的抗日歌咏运动,他的家就是策源地,《冼星海日记》有记述。友群与秋逸常在校园的皂角树下促膝交谈,胸中澎湃的爱国激情相互拍击,抒情浪漫的神思,含蓄内敛的个性产生了共鸣和碰撞,诗的语言,乐的音符,犹如泉水般喷涌而出。秋逸说:“没有他那美好深邃的歌词,我是写不出那些歌来的。”

秋逸在“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艰苦日子里,因没钱购买盘尼西林无法给儿子治病,造成他夫妻两人心中永远的痛。他的大爱写在校园歌曲里:“山上白云悠悠,山下流水潺潺,山间泥土芬芳,山中花木灿烂。上山!上山!往上跑,向上看,永恒的光,永恒的爱,永恒地照着我们的园地,永恒地守着我们的摇篮”(《马鞍山之歌》)。此歌描写贵阳水口寺一带的地理风貌,奇兀的仙人洞岩和体量庞大的古堡山之间,南明河蜿蜒东去。此景是经常入诗入画的。当时的国立十四中坐落在这里。1981年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校庆时总政歌舞团方应暄独唱了这首歌,它是该校历史长河里的一颗珍珠。秋逸晚年在镇江师范学校继续写了许多美丽的江南曲。

友群在遵义时,亲自主持著名作家蹇先艾的文学讲座《巴金及其作品》,秋逸也到场倾听。他们还合作了《遵义师范学校校歌》。后来友群到贵阳主编报纸的文艺副刊,秋逸亦到贵阳师范学院任教。友群精通世界语,兼通德语,中国对德宣战后被派任石阡县长,以便处理那里由德国圣心教派掌管的教会事务问题。他为官清正,亲力亲为,离任时县民依照中国传统,置清水明镜于几案沿街送行。1949年友群又被派任龙里县长,入黔时被地方势力裹挟上山。杨心南闻讯心急如焚,急忙赶到贵阳南面五十里的青岩寨堡,面见袍哥大爷,拱手相请,托他们帮忙带话到山上说杨友群的朋友在山下接他。袍哥果然不负所托,将友群从高坡乡带下山来,心南遂陪护他到贵阳市军管会报到,参加了军管会在宅吉的学习班集训,是其中的少数幸存者之一。贵阳五中的校长何锡周与事务主任邹学英都是贵阳歌咏运动的积极分子,主动延纳了友群。后来友群调到贵阳师范学校,由教员而职员,“”中流徙外地,最后又返回贵阳,总算一生平安。心南其人性烈如火,嫉恶如仇,敢作敢为,交游亦广,他与友群的这段生死之交被诗人历史家王萼华化入诗句:“国士恩仇殊豫让,交游肝胆尚侯嬴。”

2009年,秋逸的学生张非从各处点点滴滴抠出不少资料,以九十龄之躯,用自己的养老金,亲自编辑出版了《汪秋逸纪念集》。傅庚辰以《青史留名唱“江南”》的标题写了读后感,文章用秋逸的一句话作结语:“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长江之歌作文范文第3篇

关于《长江之歌》的诞生,王世光在《往事难忘》一文中写道:“1982年我为24集电视片《话说长江》作曲,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写出了大约80分钟的配乐。后来,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其中那短短的无词的片头音乐,通过为它征集填词、评选和以电视音乐会的形式揭晓评选结果等等一系列的活动,竟然变成了歌曲《长江之歌》,它犹如破茧而出的美丽蝴蝶,很快就飞向了四面八方。……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长江之歌》至今传唱不衰,这令我感动。我深刻地认识到,艺术家是以艺术创作的方式来与社会交往的,在创作中付出了真诚,就会结交无数的知音。”

审视王世光二十多年以来的创作,他在歌剧《第一百个新娘》、《马可・波罗》之后,便逐步转向了交响音乐领域。新世纪的来临,也开启了他交响音乐创作的新阶段,包括《花严之歌》等四部交响清唱剧、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等每年都有一部大型作品问世。但是不管怎么说,王世光似乎在等待着一个机缘,能够将歌曲《长江之歌》作为一粒种子,萌发成长为一株参天大树――一部四个乐章的交响乐套曲《长江交响曲》。

这个机缘的出现对王世光来说,似乎有点偶然,缘起于一年以前,由湖北省省长倡议,省委、省政府出面,邀请王世光来担当《长江交响曲》的创作。而王世光,则好像责无旁贷,欣然接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酝酿了二十四年,也等待了二十四年。于是,创作和排练,都进行得如此顺畅、如此自然,好像发源于长江源头的潺潺细水,终于汇聚成滔滔洪流,簇拥奔向它本来该去的地方――长江口。湖北省自是倾全省之力,调集了省、市的交响乐队,邀请了指挥家李心草和中国爱乐乐团的12名精华主力,终于在2007年国庆前夕,9月29日,在武汉市新近落成的音乐圣殿――琴台大剧院,以120名乐队队员、120名合唱队员的豪华阵容,举行了《长江交响曲》的世界首演!

从《长江之歌》到《长江交响曲》,事情的发生似乎偶然,音乐的发展却毫不偶然。就像现在人们爱说的“DNA”一样,长达四十多分钟的《长江交响曲》的基本核心,早已深植于不足三分钟的歌曲《长江之歌》之中。

为了普通的而不是专学音乐读者的方便,请容我以最简单的语句介绍一下构成音乐的要素,即“音乐基本要素”。为什么这首音乐不同于那首音乐(包括创作的不同和演奏的不同),基本上是缘由于以下十一种音乐基本要素的不同,那就是:旋律、节奏与节拍、速度与力度、和声与调性、音色与音区、织体、曲式。《长江之歌》尽管短小,只是结构方整的一首“A―B―A”段落构成的“分节歌”,可是认真分析起来,上述十一种音乐表现要素个个具备,一样也不少。《长江交响曲》尽管篇幅宏大,表现力非常丰富,其实还是这十一种音乐表现要素在那里各显神通。而且,具体就这两个作品而言,《长江交响曲》的基本要素,其实都是在《长江之歌》中已经萌发、已经显露、已经规定好了的。这里,我主要从音乐结构的角度,做一点简单的分析。

《长江之歌》的“A”段,是上下句的重复乐段。其中的核心音调是三个:

第一个,是三个音的上行级进:

第二个,同样非常简单,是四个音构成的向下进行的分解和弦:

第三个,单纯而有特色,是向上或向下的七度跳进与环绕进行:

“B”段,没有独立的核心音调。反复强调的三个音的级进,实际上是“A”段的第一个核心音调的变化。

仅仅三个核心音调,构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手法是如此精练!

由于音乐是时间艺术,音乐的表现是一个过程,每个音都是稍纵即逝,所以对于音乐艺术来说结构具有非凡的重要性,是音乐作品的生命所在。混乱无序的结构只能造成听觉的混乱,使人感到不知所云,抓不住听众的听觉,也就抓不住听众的心。《长江之歌》之所以能够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而且久盛不衰,与它的结构凝练有着密切关系。

或许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篇幅浩大的《长江交响曲》的基本音乐核心,竟然是与短小精悍的《长江之歌》一脉相承的。

《长江交响曲》包含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乐曲一开始的引子,虽然没有出现《长江之歌》的全部,却已经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所有的三个核心音调:

当然,由于交响乐特有的内涵和表现力,因此三个核心音调的发展比歌曲丰富多了,不但调性、和声大为扩展,而且核心音调之间也经常处于或相继、或交织的复杂关系。

之后出现的主部主题,是一个相当器乐化的节奏活跃、性格坚毅的主题。从中隐约还是能听得出歌曲主题的片段音调。

在随后的发展中,频繁出现的级进上行的三音组,明显的是歌曲开头三音组音调的呼应。

随着主部主题的不断发展,自然地引出了由圆号演奏的副部主题――也就是歌曲中“B”段主题。

当然,交响乐中丰富、自由的发展手法(包括紧缩、扩张、倒影和模进等等),使得这个抒情主题得到了多方面的阐释和发展,获得了更为多彩的性格。

这篇短文中不可能详细地分析乐章中所有的音乐表现要素,我们还是将注意力放在结构方面。只要仔细聆听,我们很容易听出《长江之歌》的三个特性音调在交响乐中自由驰骋――尽管总是以不同色彩、不同速度、不同调式、不同织体,展示出不同的性格,与刚毅的主部主题一起,构成整个奏鸣曲式乐章的“血肉之躯”。在这里,音乐的结构不是教条、不是图示,当它融入活生生的作品,它便具有了独特的生命。

如果说第一乐章表现的是长江的昂扬与奋进,那么第二乐章表现的就是作为华夏大地“母亲河”的温柔、深情的一面。这是一个得到充分发展的“A-B-A”大型三部结构。一开始出现的是这样一个主题:

这个主题是如此优美、柔情,它的音调与第一乐章主部主题有着相通之处。其实,这个主题早已与《长江之歌》同时出现在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在交响乐中,它扮演着在电视片音乐中同样的角色。

经过缠绵的发展,在长江母亲的抚育与宠爱下,我们听到了长江儿女欢快的歌声,那是土家族的乡土气息浓厚的歌舞《咚咚喹》:

第三乐章,把镜头对准了长江沿岸的城市。一开始连续四度向上的音群进行,正像乐谱的形状那样具有向上的冲力,创造了与田野风光截然不同的音乐场景。

之后,频繁变化的不规则的节拍变化与节奏重音的变化,使人置身于火热、喧闹的都市文明之中。

即使歌唱性的主题,也充满了急切的冲动:

当然在街市中,也有诙谐、乐观的民歌小调:

而且,在热闹的都市风光中,我们也能听到《长江之歌》的特性音调。

音乐的结构,从最根本来说,无非是重复与变化的关系。只有重复,必然枯燥乏味,不成其为音乐;只有变化,必然杂乱无章,也不成其为音乐。由一首简单的歌曲发展到完整的多乐章交响乐,正是王世光显示驾驭大型乐曲的功力的“用武之地”。

《长江交响曲》的结构,完全合乎“起、承、转、合”的逻辑架构。第四乐章,也就是终曲,承担了“合”的重任。

在一个略显沉重、颇具历史沧桑之感的引子之后,经过几次同音反复三音组的预示,引导到我们的听觉已经非常熟悉的向上级进三音组。之后,《长江之歌》的旋律和歌词,完整地呈现了出来。作曲家充分发挥了大交响乐队和大合唱队的威力。歌曲首先出现在男低音声部,经过乐队与合唱的演绎与发展,歌曲再次出现时已是在女高和女低声部,转向男高和男低声部,并由主调音乐的陈述发展到复调音乐。乐队再一次发挥器乐音乐的优势,以各种手法调用了第一、第二两个核心音调:

在交响乐队多层次、多色彩的推动与烘托下,终于,《长江之歌》首先以恢弘的乐队全奏出现,随之以完整的混声合唱呈现在舞台上,辉煌,壮丽,摄人心魄,这是电视音乐中的《长江之歌》所未曾达到的境界,未曾出现的魅力。情感,在这里升华;时空,在这里凝聚。

从《长江之歌》到《长江交响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持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创作过程。这是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萌发与成长的历史,统一的、贯串的结构因素,将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结构是有生命的,它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活力。各种音乐表现要素经由结构融合成为一体,作曲家赋予它灵魂,演奏家赋予它身躯,使它发出鸣响,跃然于宇宙之中!

长江之歌作文范文第4篇

3月16日,以“凤凰涅、幸福家园”为主题,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星星》诗刊社、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中共罗江县委、罗江县人民政府、德阳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承办的2010中国罗江诗歌节开幕式壁“乡约诗韵罗江”大型音舞诗文艺演出在四川省罗江县白马关倒湾古镇隆重举行。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原中国政协常委高占祥,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中共德阳市委副书记张金明,中共德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跃南,德阳市政府副市长宋玉华,德阳市政协副主席王玉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诗刊》社常务副主编李小雨,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梁平等各级领导,国内外文学界、书画界的艺术家、教授、学者及中国幸福家园规划团队、首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等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诗刊》社常务副主编李小雨代表《诗刊》社致贺词。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宣布2010中国罗江诗歌节开幕。开幕式上对首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进行了颁奖。此次全国十大农民诗人评选是由《诗刊》社、《星星》诗刊社联合组办,由中国作协副主席、《诗刊》社主编高洪波,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社主编梁平,《人民文学》副主编商震等国内著名诗人、评论家担任评委,从全国各地的农民诗人中评选出来的,参与评选的必须是生长在农村的农民。代表罗江参加全国十大农民诗人评选的杨俊富与其余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诗人分获殊荣。著名歌星顾莉雅、解晓东、周艳泓,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丁建华等带着自己的作品相继登台,受到现场来宾和群众的热烈欢迎。本土艺术家罗道光竹琴说唱《农民拍戏》,龙敦仁作词、

文艺演出结束后,诗人、画家、书画家一行游览了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千渔欢、春花秋月、百花新村、团堆新村,以清代大文豪李调元故居醒园为核心、以晚清格局打造的调元古镇,参观了罗江县民间诗歌社团云峰诗社。无论是漫步在水绿山青的乡间小路上,还是闲庭信步于幽静楼亭间,艺术家们一路兴致勃勃,意兴盎然,创作出了许多佳作。

2010中国罗江诗歌节是继2006、2008年后罗江县举办的第三届诗歌节。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罗江县在复县后坚持“文化立县”的发展道路,不断拓展地方文化肉涵,不断促进文化事业发展。5.12地震给罗江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道路、水、电、气设施严重受损。面对灾难,罗江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并以“凝心聚力,三年复兴;南接北扩,八年共荣”为目标制定出《汶川地震――罗江县火凤凰计划纲要》,明确指出灾后恢复重建要精神与物质并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灾后重建取得了较大成效。2009年,继“火凤凰计划”、三大园区建设等一系列大手笔的发展规划之后,罗江不断探寻有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经过缜密思考,响亮地提出了建设“中国幸福家园”的远大目标,以此作为罗江未来10年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提升县域发展水平、融入德绵、接轨成都、连线国际的总纲,倾力构建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罗“中国幸福家园”,以“三生有幸”(即: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幸福家园)为总体定位,以“生态圣地、人居宝地、创业乐园、休闲天堂、和谐城乡”为形象定位,利用10年时间,力争把全县109个行政村都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农村,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公共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的“幸福家园”。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出入大同”(即:出如画、入有余、大和谐、同快乐)的奋斗目标,把罗江建设成为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县。

为此,开幕式上公布了罗江县中国幸福家园主题标志、标语、歌曲征集评选情况,揭晓了罗江县中国幸福家园标志、标语和歌曲,并对最佳的设计作品进行了颁奖,主题歌曲最佳作品空缺,浙江温州苏志怀创作的主题标志《幸福之家》,河南新乡许沪新创作的主题标语“心聚罗江,福达天下”,经过多方评定,最终被确定为罗江县中国幸福家园的主题符号而揽获大奖。

长江之歌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漓江情歌曲分析演唱探究

《漓江情》是由伯河作词、徐沛东作曲的漓江颂曲,在2002年南宁民歌节首唱后广为传唱。2003年歌曲《漓江情》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第二届中华民歌大赛中,荣获创作一等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悠长、曲式结构错落有致、写作手法精炼而又丰富。在仔细品味了全曲之后,犹如饮尽一杯甘甜无比的陈年美酒,让人意味深长;更像是欣赏完一幅栩栩如生的动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又仿佛置身于秀丽漓江的真实美景中,直教人觉得身临其境、妙不可言。笔者有幸得到了此曲带钢琴伴奏的完整乐谱,由于对歌曲爱不释手、感慨颇多,欲从各方面对该曲做一些浅薄的分析。

歌曲整体布局颇具特色,主体结构为对比式单二部曲式,但在结尾处增加了一个补充性的乐段,这既是歌词的需要,更是徐沛东老师对歌曲结构的巧妙构思所在,这一段在歌曲整体结构中具有双重功能意义――既是补充更是歌曲的高潮所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对漓江美景的赞美之情!歌曲开始是15小节的钢琴前奏,这里用了很多琶音的弹奏方法,力度变化丰富多彩,虽然并不是散板节拍,而是稳定的行板速度,但是节奏自由宽广,很快就把人带进了诗画般的漓江美景中,为歌曲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一乐段为6个乐句,前5句均为4小节的方整对称性乐句,第六句由于乐段结尾延长的需要而扩充为5小节。这一段的主体调性为F徵调式,整体结构大致可以概括为起、承、起、承、转、合的多句体。开始两小节的主题动机在徵、羽、商3个骨干音上展开,非常精炼别致,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第二句开始两个音承接第一句,但是马上做了个七度往上跳进,然后折回主音,给人以宽广开阔的感觉,体现了旋律流动的动静结合。3、4句完全重复了1、2句,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巩固,这也是这一段结构的特别之处,体现了徐沛东老师特别擅于充分运用音乐素材的高超作曲技巧。第五乐句为转句,出现新的音乐素材,节奏作了一些分裂的处理,旋律转入G羽调式,结尾只作了一拍的短暂停留,使音乐呈现出新的色彩、动感增强。而作为合句的第六句前两小节在继承前句羽调式的基础上,在节奏上也与第五句开始一脉相承,然后再通过跳进折回并在徵音上作了四拍的延长,使这一句具有了先转后合的双重功能。

第二段在各方面都与第一段构成了鲜明的对比。首先,结构规模缩小了一半,只有3个均是4个小节的乐句;其次,音乐素材的运用更加精炼而集中,第二、三句的旋律直接来源于第一句,3个乐句的节奏都很悠长,并在句尾都作延长处理;第三,第一乐段主要是写实,歌词与曲调的结合自然流畅、天衣无缝,细致地描绘了漓江美景的动人画卷。而第二乐段主要是抒情,歌词都是“耶罗喂”等虚词,表现了作者由衷感叹漓江美景的赞美之情。从音乐美的角度上来说,第一乐段是实在的美,而第二乐段则是飘渺的美,它们之间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使《漓江情》的“美”和“情”得到了有机的统一,构成了一幅有血有肉的动人画卷。

歌曲的主体结构在反复一遍了之后,本可以完美地结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在最后增加了一个全新的乐段,更是在结尾处把歌曲推向了最高潮,使歌曲对漓江赞美的情绪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这一乐段的结构为非典型性复乐段(因为第二句与第四句同为主音结尾),可以分为4个乐句,前3句都是4小节,第四句由于歌曲结尾的需要扩充为9小节。该段一开始便运用了新的音乐素材,节奏上比主体结构更加密集而灵活且富有动感,这也是作为高潮铺垫要表现愈来愈激动的情绪的需要。第二句是第一句同头变尾的变化重复,第三句是第一句的完全重复。而第四句在同头变尾地重复第二句的基础上,在第三小节开始拉开节奏,并极其自然地引入到高音的延长,形成了歌曲的高潮。这不得不感叹徐沛东老师对整个歌曲结构布局独具匠心的巧妙安排,再一次展现了他高超的作曲技巧和炉火纯青的深厚功力。徐沛东老师的这首《漓江情》不仅旋律美、结构美、意境美,更是体现了作曲家写作手法和技巧的“美”。我觉得这种美的精妙之处在于音乐素材的高度凝练、歌曲主题的高度集中以及统一和对比的高度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湛.《民族声乐演唱的技巧、情感与风格的把握》.音乐创作,2009年第7期,p150.

[2]许讲真.《歌唱艺术》.

[3]邹本初.《歌唱学》.

[4]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