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江水位

长江水位

长江水位

长江水位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位流量关系 影响因素 曲线拟定

中图分类号:P332.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长江流域居住着全国1/3的人口,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重要地区,在我国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长江流域洪灾频繁而严重,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受洪水威胁更为严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长江洪水主要由于暴雨,河道汇流较集中,中下游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超过堤防安全泄量

能力的流量和洪水总量都很大,威胁范围很广,中下游是洪水滞蓄宣泄和泥沙堆积的场所,威胁最严重。

水文站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直接反映了河道安全泄量的变化,沙市水文站位于上荆江河段,是长江中游干流的重要防洪控制站。因此,研究沙市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在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沙市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沙市水位站设于1946年,1991年改为水文站,开始观测流量。下距新厂(二)站67.4km,距藕池口76.1km,距城陵矶(莲花塘)241.9km(裁弯前为324.7km)。沙市~新厂河段既无支流汇入,也无溃口分流,洪水经河道调蓄后坦化作用轻微,1955~1990年沙市流量可借用其下游新厂水文站资料。

1967~1972年下荆江裁弯引起本站水位流量关系发生系统变化,根据荆江河段的河道特征、洪水组成以及断面分析,认为沙市站的水位流量关系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断面冲淤变化、城陵矶水位、下游变动回水顶托和洪水涨落率等,其中沙市站的断面水位~面积关系是首要因素。除上述主要因素外,还有荆江与洞庭湖洪水的组成、连续洪水、洪水起涨水位的高低、洪峰的胖瘦等等。

(1)下荆江裁弯影响

下荆江裁弯河道水面比降增大,荆江河段发生较长时期的冲刷,同流量下水位降低,到1980年代末断面冲淤基本平衡。受裁弯和四口进水口淤积影响,四口分流、分沙能力减少,荆江出流加大。同时因沙市~城陵矶距离缩短,莲花塘站对沙市水位顶托作用亦有所加大。

(2)90年代断面变化分析

根据实测断面资料分析,若以水文年来划分,沙市站年内冲淤变化主要表现为汛期冲刷、汛后淤积,年内交替变化,如1992、1993、1998等年;但也有冲淤变化不大的情况,如1996年。

(3)洪水的组成

根据1990年代水文资料分析,同流量时起涨水位较高的洪水水位较高;峰型较胖的洪水水位比瘦单峰型洪水水位高;多峰连续洪水,洪水过程持续时间长,此时水位流量关系多呈连续绳套,同流量时后峰洪水水位高于前峰洪水水位(如1998年洪水)。从螺山站洪水组成来看,以长江干流洪水为主时,沙市水位较低(如1989年洪水);当以洞庭湖来水为主时,沙市水位较高(如1996、1998年洪水)。

3、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拟定的计算原理及方法

按照国务院1980年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将沙市防洪控制水位45.0m作为研究分洪量和分析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基础。

按实际情况,我们对沙市站1981~2010年的洪水期(5~9月份)的每日8:00的水位、流量进行了统计,并按以下方法进行了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计算和绘制。

沙市水位流量关系受洪水涨落和莲花塘水位、洞庭湖出水等变动回水顶托影响,因此,90年代的沙市水位流量关系的拟定着重考虑这些因素。

3.1洪水涨落影响改正

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实测流量点据有时呈逆时针绳套曲线,有时点据极为散乱,两种因素混合在一起。为区分这两种影响因素,先用长江干流洪水较大,洞庭湖来水较小,顶托影响不明显的1981、1987、1989年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校正因素法对洪水涨落进行修正,上述3年洪水呈明显的绳套曲线,当校正因子取10000~20000时,改正效果较好,高水点据明显集中,点群密聚。综合考虑其校正因素1/UIc采用15000时,效果较好。洪水涨落率改正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1)

式中:Qc ------校正后的稳定流量(m3/s);

Z ------洪水的一日上涨或下落水位值 (m) ;

t ------时段,取一日等于86400s;

1/UIc ------校正因子,经优选沙市站为15000。

3.2莲花塘水位顶托的分析

通过对同一时间沙市站和莲花塘实测资料的整编,发现其水位流量关系与莲花塘水位相关,当莲花塘水位较低时,沙市站主要受洪水涨落和断面冲淤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点群相对集中;当洞庭湖出流较大,莲花塘水位较高时,沙市站主要受回水顶托影响,水位抬高较多(如1996、1998年),点群分散。

以相应莲花塘水位为参数点绘沙市站1981~2003水位流量测点图,发现原本散乱的点据随不同而呈有规律分布,莲花塘水位高的测点在上,水位低的测点在下。我们用下式来分析莲花塘水位的影响:

(2)

式中:——沙市校正后的稳定流量(m3/s);

——沙市水位流量关系的相关系数,由实测资料推求;

——沙市、莲花塘水位(m);

0.21——沙市和莲花塘在同一基准面下的高程差(m);

n ——通过资料,应用最小二乘法考虑到与呈直线关系时求得最小误差时的系数。

3.3 沙市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拟定的计算步骤

进行涨落率改正,运用式(1)来求得。

先假设一个n值,然后通过实测资料和式(2)来计算出C值,从而通过计算出的C值与沙市的实测水位比较看是否符合直线关系,不断地调整n值,运用最小二乘法,直到C值与沙市的实测水位符合直线关系时误差最小。通过计算,求得n=0.619。

再求C值:通过实测资料和n=0.619代入式(1)式,求出每年每天的C值。

将上一步求得的C值、实测资料、莲花塘特征水位(26~36m)代入(2)式,求得考虑莲花塘水位影响时的沙市流量。

将上式计算的资料整合到一张表上,并将莲花塘水位为26m时沙市水位和沙市计算流量所对应的点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优化计算,得到多项式方程来拟合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然后依次将莲花塘水位为27、28……35、36m时的曲线进行拟合,转换成以莲花塘水位为参数的沙市水位流量关系簇。

4、各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成果及合理性分析

本次成果主要采用了1981~2010年代的洪水资料,特别是1983、1996、1998、1999与2001年莲花塘34m以上的高水位资料,能较好的反映现状条件下沙市水位流量关系。我们将沙市实测流量成果,进行洪水涨落率改正和莲花塘水位顶托的分析改正后,最后转换成以莲花塘水位为参数的沙市水位流量关系簇,得到1980~2010年代沙市站水文资料拟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成果表,如表一所示。

表 一 沙市站水位流量关系成果表

由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无法用一个方程来准确的模拟,故将绘出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中的水位、参数水位、流量之间的交点用表格显示出来。 整理后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特征点数据如图一所示。

图一沙市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随城陵矶水位)

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可以看出:当莲花塘水位不变时,沙市水位流量关系呈单调递增关系线,沙市流量不变时,沙市水位随莲花塘水位抬高而增高,同一沙市水位,沙市流量随莲花塘水位降低而加大,并趋于稳定,这说明成果是基本合理的。

5、验证计算与误差分析

为了检验所定的沙市站关系曲线的合理性,我们选择了1998年进行验证计算,具体验证方法为:

(1)根据各控制站实测水位和起涨水位以及相关的参数,由水量关系曲线查得Q ;

(2)将实测流量过程线与计算流量过程线Q (见图二)进行误差统计分析。

图二1998年沙市站计算流量与实际流量校核图

通过上述图表的计算成果,我们将1998年5—9月份沙市站的计算流量与实际流量进行比较验证计算,发现逐日误差的算术平均值为-0.34,逐日误差的平均值为3.6%,流量误差小于5%的天数所占计算天数的百分比为80.2%。分析表明:计算流量与实测流量符合情况较好,所拟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能较好的吻合1998年实测资料,说明经研究分析所确定的沙市站水位流量关系是合理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吴世勇,刘晓琴,彭艳明. 沙市二郎矶站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分析研究[J].人民长江,2010,21期41卷:42-44

[2] 栾震宇,施勇,陈炼钢.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中游水位流量关系分析[J].人民长江,2009,14期40卷:44-46

[3] 郭希望,陈剑池,邹宁. 长江中下游主要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研究[J].人民长江,2006,9期37卷:68-71

长江水位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加强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根据《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20号令)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属于行政性收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条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征收

第四条在长江宜宾以下干流河道从事采挖砂、石、取土和淘金(以下简称采砂)活动(包括疏浚整治河道、航道中经营销售所采砂石活动,不包括长江防汛抗洪进行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向长江水利委员会或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重庆市、上海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缴纳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

第五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收取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

(一)在《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水利部令第19号)中规定的省际边界重点河段的采砂活动(含吹填造地进行的采砂活动),在疏浚整治河道、航道过程中经营销售所采砂石活动,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收取。

(二)在省际边界重点河段以外的采砂活动(含吹填造地进行的采砂活动),由河道所在地的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收取。

第六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采砂活动所在地县(市)、市(地、州)水行政主管部门代收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

第七条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的征收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八条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按月征收。

从事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按月向长江水利委员会或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代收单位,申报开采砂石的数量、销售数量、销售价格等资料。

长江水利委员会或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代收单位按照核定的采砂数量和规定的征收标准,计算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的征收数额,并按月向从事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送达《缴费通知书》。《缴费通知书》应载明缴费数额、缴费时间和地点等事项,从事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缴费通知书》的规定缴纳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缴费通知书》式样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规定,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印制。

从事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中止或者终止采砂活动时,应当及时结缴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

第九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收取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应按规定到指定的价格主管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并按照财务隶属关系使用财政部和省、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第十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向从事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时,不得另行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第三章缴库

第十一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收取的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按照预算收入级次上缴国库。

(一)长江水利委员会收取的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全额缴入中央国库。

(二)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收取的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全额缴入省级国库。

第十二条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采取下列缴库办法。

(一)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直接征收的,应在取得收入的当日内,将收入就地缴入中央国库;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委托代收的,县(市)、市(地、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取得收入的当日内,将收入就地缴入中央国库。同时,将收入缴库信息及时反馈长江水利委员会。

(二)由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征收的,应在取得收入的当日内,将收入就地缴入省级国库;由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代收的,县(市)、市(地、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取得收入的当日内,将收入就地缴入省级国库。同时,将收入缴库信息及时反馈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代收单位使用"一般缴款书"办理缴库手续。长江水利委员会及其委托代收单位在填写缴款书时,"财政机关"栏填写"财政部","预算级次"栏填写"中央级","预算科目"栏填写"一般预算收入"科目第42类"行政性收费收入"第4216款"水利行政性收费收入";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代收单位在填写缴款书时,按相应的财政机关、预算级次和上述规定的科目填写相关内容。

第四章使用管理

第十四条长江水利委员会收取的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管理。其中,50%列入中央本级支出预算;50%列入中央补助地方专款预算,返还相关省、直辖市财政。

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收取的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管理。沿江省、直辖市财政部门商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直辖市)、市(地、州)、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各自承担的职责,确定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分成比例。返还市(地、州)、县(市)的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通过国库办理划转手续。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规定编制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收支预决算,并纳入部门预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支付的代收手续费,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列作部门正常经费。

第十六条财政部门应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履行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和监督检查职能的需要,核定预算支出,确保经费供给。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财政部门核拨的资金具体安排使用。

第十七条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和监督检查预算经费支出,填列"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中的第09类"水利和气象支出"第0901款"水利行业管理"第090105项"水政执法监督"。

第五章违规处理

第十八条从事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逾期未缴纳或者不缴纳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的,按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20号令)的规定进行处罚。

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省、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代收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多收、少收、免收、缓收,或者隐瞒、截留、挪用、坐收坐支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的,由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九条对违反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行为中涉及有关部门或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条从事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缴纳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后,不再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年1月1日起执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办法为准。

长江水位范文第3篇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洪水的峰值虽然比1998年、1954年更大,但是持续时间并不长,洪水总量并不大,对三峡枢纽工程来讲完全可以从容应对,“对下游防洪而言,三峡可以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控制作用”。

一直以来。外界对于三峡工程都存在一定争议。而此次上游峰值超过1954年、1998年的洪水显示了三峡工程在防汛抗洪方面的重要作用。

历经17年完成的三峡工程的确令整个长江的防汛抗洪形势发生了改观。例如历史上饱受洪水困扰的荆江地区遇百年一遇洪水可不分洪,遇千年一遇洪水可避免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

不过正如国务院前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所言,三峡工程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治江仍需要稳定而巨大的投入。

“三峡枢纽确实减轻了洪水对中下游的压力,但由于河湖关系的变化等原因,中下游河段的防抗洪形势依然任重道远。”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邹朝望告诉《望东方周刊》。”

特大洪峰的无惊无险

从6月中下旬以来,长江流域出现大面积强降雨天气,先后导致洞庭湖、鄱阳湖“两湖”水系多条河流水位超警戒线。6月20日三峡大坝首次运用防洪,拉开今年拦蓄洪水的序幕。此前为腾出足够库容,三峡坝前水位已在6月10日降低到146米附近。而水库在汛期不拦截洪水的情况下,坝前水位大约是145米。

在这次滞洪调度期间,三峡水库水位抬高近5米。据测算,通过三峡工程拦蓄作用,降低洞庭湖城陵矶河段水位0.4米左右,降低鄱阳湖湖口水位0.2米左右。

几天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迎来第二次集中降雨过程,部分控制站点水位逼近或超过警戒水位。三峡水库也于7月9日再次拦蓄洪水。

7月11日,三峡大坝迎来入汛以来首次洪峰,最大流量达每秒3.85万立方米,三峡工程今年首次开闸泄洪。

因为预测到长江上游还会有较大来水,按照长江防总的要求,三峡工程于7月15日加大下泄流量、腾出库容,将坝前水位恢复为148.79米。

4天后,超过1998年上游洪水峰值的洪水来袭。由于拦蓄洪水,三峡水库水位迅速上涨并持续攀高。

7月19日8时至次日8时,三峡坝前水位由146.93米抬升至149.81米,24小时内上涨接近3米,平均每8小时上涨一米。

“这次洪水对大坝而言也是个难得机遇,因为大坝要经过洪水考验,有些考验只有在流量较大、水位较高的时候才有机会观测到。”曹广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早已对一些观测项目做好布置,收集数据和资料,确保三峡工程所有建筑物、闸门、设备的运行安全。

三峡水库的总库容为393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为175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通过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7月20日上午,荆江大堤观音矶水位比1998年洪水时最高水位低3米多。

而到7月20日16时,三峡大坝入库流量降至每秒6.6万立方米,出库流量降至3.9万立方米,坝前水位升至151.18米。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向本刊记者强调,三峡工程的第一任务就是防洪,“在整个长江主汛期,三峡水库都处于随时可以拦蓄洪水的状态。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可以通过‘拦蓄一控泄一拦蓄’不断重复利用,使防洪功能充分发挥。”

防洪作用重在调度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与其调度方式密切相关。其防洪调度方式又主要考虑以控制沙市水位为标准,对荆江河段进行调度。

浩大的三峡工程于2003年完成135米蓄水。2006年三峡大坝全面挡水,并开始承担荆江河段的防洪任务。

2007年7月30日,每秒5.25万立方米的洪峰通过三峡大坝,三峡工程首次实施拦削洪峰任务。三峡水库按每秒4.8万立方米的流量控制下泄。

根据三峡枢纽的调度规程,在洪峰到达之前,把水库水位逐渐降低,腾出库容以备洪水,“这样一是起到削峰的作用,如果上游洪峰来得很大,就削减洪峰,让洪水比较均匀地下泄,二是错峰的作用,在下游洪峰比较大的时候,防止上游的洪峰和下游的洪峰汇聚在一起。”曹广晶举例说,如果三峡工程下游洪水较大,洞庭湖、鄱阳湖等地区降雨量大、水位高时,即使长江上游来水不是很大,三峡工程也要控制下泄,确保下游行洪安全畅通,若长江上游来水较大,下游水位不高,即使发生百年一遇洪水,三峡工程仍然会控制下泄流量不超过每秒5.67万立方米,以保证荆江水位不超过警戒线。

另外,如果遇到上游来水超过每秒5万立方米的情况,三峡水库将根据电站运行用水及上下游的水情,在确保沙市不超过警戒水位条件下,提出洪水预警和控泄方案。

他说,三峡防洪的周期基本是“下游防洪压力轻的时候,三峡水库通过下泄腾出库容以应对新一轮洪水;下游防洪压力重的时候,三峡水库拦蓄一部分洪水,以确保下游防洪安全。”

至于三峡工程拦洪或者泄洪的依据问题,陈飞告诉本刊记者,三峡枢纽上游共有10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三峡集团公司所属测控系统已经覆盖其中60万平方公里,“加上大渡河和雅砻江上一些兄弟单位的测控系统,上游流域面积水情测控已经达到80%以上的覆盖率。”

需要适应的新挑战

按照设计,蓄水到175米高程后,三峡工程将全面发挥防洪效益,可以抵御百年洪水,然而现在还暂时无法实现。因为在175米高程之下还有接近3万移民没搬迁,至少在今年还无法做到最好的调洪和蓄洪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三峡工程改变了长江中下游的水沙情况。这样中下游地区在“受惠”三峡工程的同时,需要做出新的改变。

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受上游来沙大幅减少的影响,长江中下游河道发生了长距离的明显冲刷。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相关人士认为,其情况比三峡工程论证阶段的预测结果冲刷幅度更大、发展速度更大。特别是临近三峡水库的荆江河段冲刷幅度明显。

以2002年至2006年为周期的统计结果显示,部分河段年均冲刷量是三峡水库蓄水前的近10倍。

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也显示,冲利强度将从上游向下游逐步发展,长江中下游河道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大幅冲深的挑战:导致护岸工程损坏、失去对河势的控制。所谓河势,就是河道水流动力轴线的位置、走向、岸线和洲滩分布的态势。

河道冲刷导致岸坡变陡,使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崩岸频度和强度增加。根据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的一项统计,2003年至2007年荆江河段共有27个局部河段出现主要崩岸险情50多处。另据荆州河道管理局的数字,三峡水库蓄水前年均崩岸险隋15处、6500多米,蓄水后是26处、超过1.7万米。

一些崩岸险情已危及现有护岸工程的安全。比如之前发生的上荆江左岸文村夹崩岸距离荆江大堤堤脚不到50米。

事实上,在三峡工程完成后,加之金沙江向家坝等干支流控制性工程和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的投入使用,长江中下游的水沙情况发生显著变化,对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的影响显而易见。而中下游堤防安全又是长江防洪的重中之重。

受连日高水位浸泡冲击,7月18日江西省长江九江段江洲、棉船江岸连续出现崩岸险情,其中棉船段水位已超警戒1.4米,棉船镇金星村九组两处崩岸,险段长度已经达到200米。保护人口接近4万的江洲大堤,也已超警戒水位线1.1米。

险情发生后,当地政府紧急调用数艘民船,拖运数百立方米石块护堤固坝。此前早在1998年洪水时,江西九江棉船大堤就发生过三次崩岸。

应当调整的江湖关系

长江属于雨洪型河流,因暴雨而引发的洪水具有极强的季节性。长江中下游洪水的突出特点是峰高量大、来势凶猛。此外,三峡大坝以下还有80万平方公里的汇水面积,尤其是支流众多、水量较大的洞庭湖水系和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都在三峡大坝的控制范围之外。

根据测算,一旦这些支流与干流洪峰重合,加上长江目前河道安全泄量严重不足,三峡工程并不能彻底解决超额洪量的问题。

以1954年洪水为例,当时分洪量是500亿立方米。这样即使有三峡水库调节,也还有近300亿立方米洪水要靠分洪等其他方式解决。

显然,除三峡枢纽工程之外,长江中下游的诸多湖泊应该同样起到重大的蓄洪作用,但邹朝望表示,从上世纪50年代往后,河湖关系逐渐发生变化,湖泊承载的洪水调蓄量日益减少。这样在同等径流条件下,长江水域将承担更大的径流压力。

以洞庭湖为例,邹朝望介绍说,从1956年到1990年间,连接长江与洞庭湖的荆江“三口”――松滋口、虎渡口和藕池河对上游枝城的分流分沙量均大幅度减少。从1956至1966年、1973至1980年、1981至1987年、1988至1990年四个时间段来比较,“三口”人湖总水量分别减少23.6%,37.5%,40.9%和50.0%。其中藕池口减少幅度最大,仅1956年到1988年间就减少分流量72.7%,减少分沙量78%。

“三口”分流的减少,使得上游同流量下,荆江流量加大,尤其是下荆江流量增加较多,最终造成水位抬高。高水位持续时间较长显然对荆江防洪不利。

此外,邹朝望还分析说,由于江湖流量分配的巨大变化使荆江径流量加大,导致城陵矶至武汉河段淤积,“三口”分流河道衰退。虽然进人洞庭湖的泥沙和淤积减少,但是城陵矶水位却不断抬高,这样持续发展的结果必然给长江中游带来新的险情。

邹朝望表示,虽然1998年之后国家采取措施积极恢复湖泊生态环境,但仍以工程性措施为主。而非工程性措施同样是根本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它们包括: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鼓励人口外迁、对泛洪区土地使用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等等。

长江水位范文第4篇

关键词:长江中游 航道 通过能力

长江干线航道自云南水富至长江口,全长2838km,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贯穿东、中、西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长江中游是连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桥梁地带,近年来,在沿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长江中游水运呈现出需求旺盛和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长江中游航道受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越来越难以满足中游水运和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研究提出了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的几点建议,可为航道维护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中游航道概况

1、航道条件

本文所指长江中游是按照航道养护特点划分,自宜昌港九码头至武汉长江大桥,全长623.5km,按河势特点可分为宜昌港九码头至枝城、枝城至城陵矶和城陵矶至武汉长江大桥三段。

宜昌港九码头至枝城段,全长56km,是山区河流进入平原河流的过渡段,河道多为顺直微弯河型,河床稳定,航道条件较好,主要浅滩河段是宜都水道。

枝城至城陵矶段,全长340km,又称荆江河段,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上荆江长约175km,河段内弯道较多,弯道内有江心洲,属微弯型河段,河槽平均宽度约为1300~1500m,有芦家河、枝江、江口、太平口、瓦口子、马家咀、周天等多处浅滩河段。下荆江长约165km,属蜿蜒型河段,河道迂回曲折,河槽平均宽度约为1000m。河段内自然裁弯和切滩频繁,河势极不稳定、浅滩变化复杂,有藕池口、碾子湾、窑监、大马洲、铁铺、尺八口、观音洲等多处浅滩河段。

城陵矶至武汉长江大桥段,全长227.5km,属于平原河段。本河段有洞庭湖水系汇入,流量增大,江面较宽,河道较顺直,航道较荆江段稳定,多为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分汊河段,窄段一般有节点控制,河道单一、稳定;宽段河道内发育有洲滩,形成分汊。河床演变主要表现为局部河段的深泓摆动,洲滩的冲淤,主支汊交替消长,有界牌、陆溪口、嘉鱼、燕窝、白沙洲和武桥等多处浅滩河段。

插图:长江中游航道示意图

2、航道维护尺度

根据“关于内河航道技术等级的批复”(交水发[1998]659号)中对长江干线航道技术等级的划分,长江中游属于Ⅱ级航道。航道养护类别为一类航标配布和一类航道维护。长江中游按照养护特点和维护区段划分为宜昌港九码头至下临江坪、下临江坪至大埠街、大埠街至城陵矶和城陵矶至武汉长江大桥四段,其中宜昌港九码头至下临江坪段常年维护4.5×80×750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下同),保证率98%;下临江坪至大埠街段最小航道维护尺度为3.2×80×750m,保证率95%;大埠街至城陵矶段最小航道维护尺度为3.3×80×750m,保证率95%;城陵矶至武汉长江大桥段最小航道维护尺度为3.7×80×750m,保证率98%。此外,还维护城陵矶至武汉长江大桥段的海轮航道,维护方法为“海轮推荐航线”,维护时间为每年5月1日~9月30日,维护尺度为5.0×150m~6.5×150m。具体见下表:

宜昌港九码头至武汉长江大桥段2014年分月计划航道维护水深表

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必要性

1、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需要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标志着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正式启动了国家高等级航道“十二五”建设。2013年7月21日,在湖北考察武汉新港时,强调“要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4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明确为国家战略,将给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长江中游地区是沟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桥梁和纽带,在实施“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水运具有投资少、运量大、能耗低、占地少、成本低和综合效益高等比较优势,而航道是水运的基础,长江中游航道更是起着联通上下游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已成为带动中国中部地区崛起和加速川渝湘鄂建设的水上运输大动脉。因此,进一步改善长江中游航道条件,提升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需要。

2、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是贯通上下游航运瓶颈的需要

近几年,长江航道部门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探索提升航道通过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利用航道整治成果和航道自然水深,通过加大航道维护投入,已先后近30次分时、分段提高长江干线航道维护尺度。其中,2007年5月1日,长江上游重庆涪陵至中游宜昌下临江坪段航道维护尺度提高到全年4.5m;2010年11月1日,中游宜昌下临江坪至武汉长江大桥段最小航道维护尺度由2.9m提高到3.2m;2014年1月1日,长江下游武汉长江大桥至安庆皖河口段最小航道维护尺度由4.0m提高到4.5m。

作为连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水上必经之路,长江中游航道起着联通上下游的重要作用,中游畅则长江畅。目前长江航道主要表现为“上下深、中间浅”,尤其在枯水期,中游航道受部分“瓶颈”河段的制约,航道通过能力受到限制,不能与上下游航道顺畅衔接。虽然近几年中游航道维护尺度也不断提高,由2.9m逐渐提高到3.2m,但与上游和下游衔接段的4.5m还有一定差距。鉴此,迫切需要继续提高长江中游航道尺度,从而提升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打通上下游航运瓶颈,为实施“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提供坚强的航道保障。

3、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是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持续发展,沿江地区经济辐射效应的带动,长江中游航道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沿岸大型港口、船舶运输单位及厂矿企业对进一步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的需求也更加强烈。湖北、湖南等省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港口建设和发展,宜昌港、荆州港、岳阳港、武汉港等主要港口先后制定了发展规划,水运经济也逐渐成为沿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湖北以武汉新港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对长江湖北段航道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安庆到武汉段最小航道水深能达到6m,武汉到宜昌段最小航道水深能达到4.5m。岳阳(城陵矶)是湖南省通往长江的主要水路口岸,湖南内陆的大量物资都是通过这里运往长江各港口,湖南省以及岳阳市多次向长江航道部门提出进一步提高航道维护尺度的要求。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对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需求,也带来了新的压力,长江中游更为畅通的呼声愈来愈高。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不仅是促进湖北、湖南等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统筹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更是放大和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效能的需要。

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的途径

中游航道在三峡枢纽蓄水运用后,水位及流量受三峡枢纽调度影响较大,特别是城陵矶以上河段,水位和流量变化直接受三峡枢纽下泄流量影响。同时中游航道具有浅险水道多、滩槽变化快等特点,历来是长江航道建设、管理、养护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以九曲回肠、滩多水浅、复杂多变而闻名的荆江河段,是制约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提高的瓶颈。“十一五”以来,长江航道部门充分利用自然水深,充分利用航道整治成果,多次分时、分段提高长江中游航道维护尺度,但中游航道通过能力仍不能满足沿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要继续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全面加快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治理

整治碍航滩险是提高航道通过能力的根本手段,建国以来长江航道发展的每一次飞跃,均以一定规模航道整治为前提。中游河段作为长江干线碍航最为严重的航段,出现过碍航险情的水道(河段)有20多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游河段陆续进行了重点水道关键部位的整治工程,包括有枝江、江口、沙市、瓦口子、马家咀、周天、藕池口、碾子湾、窑监、杨林岩、道人矶、界牌、陆溪口、嘉鱼、燕窝、武桥等16个水道(河段)。这些整治工程实施后,初步稳定了中游河段河势,改善了一些碍航水道的航道条件,如曾经的著名浅水道窑监、界牌等,目前航道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中游航道维护尺度也从2.9~4.5m提高到3.2~5.0m。

但由于中游河段天然控制节点较少,河床可动性强,滩槽不稳,一些水道还存在水流复杂、航槽变迁频繁和礁石突出等问题。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长江中游航道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需要加强研究,逐步掌握规律,并有步骤地实施航道控制和疏导工程。还有就是航道建设标准的问题,目前宜昌至城陵矶河段,包括正在实施的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这一长河段系统治理工程,建设的航道水深标准是3.5m,城陵矶至武汉河段建设的航道水深标准是3.7m,这与湖北、湖南两省提出的4.5m航道水深到城陵矶和宜昌还有较大差距。要打通长江中游航运“瓶颈”,持续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巨大潜能,促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继续全面加快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治理。

2、充分利用自然水深提高中洪水期航道维护尺度

长江是季节性河流,枯水期、中水期和洪水期流量差别很大,中洪水期较枯水期具有更多的可利用水位资源。同时,三峡蓄水后,对中洪水期航道条件也有一定影响,一是洪水期进行滞洪消峰调度,下泄流量一般控制在35000~40000m3/s以下,有利于河势和滩槽格局保持稳定;二是三峡枢纽拦截了长江上游大部分来沙,致使中游河段输沙量大幅减小,较蓄水前减小幅度约为60%~90%,较大的减少了中洪水期的航道淤积。鉴此,可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航道养护管理,充分利用航道自然资源,进一步提高中洪水期航道维护尺度。

3、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中游航道维护尺度

为满足港航企业、沿江管理单位和航运船舶对现代化信息沟通和导航、助航服务的需求,更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长江航道部门着眼现代航运发展方向,于2009年初启动了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制作工作,并在2009年12月实现了长江宜宾合江门至太仓浏河口段2687.8km电子航道图的全线贯通,称为长江电子航道图(1.0版)。随后,又研发长江电子航道图(2.0版)系统和长江电子航道图(3.0版),分别于2012年10月1日和2013年10月1日开始试运行。试运行以来,干线航道和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总体稳定安全,获得了试运行单位和船舶的高度赞誉。

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具有国际通用性强、定位精度高、更新速度快、航道信息内容丰富等特点。目前,已经具备了航道信息服务、助航导航服务、辅助决策服务、管理监控服务四大服务功能。特别是在助航导航服务方面,依托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船舶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自动获取所需要的不同水深航道,直观地掌握不同水深航道尺度信息,满足不同吃水船舶通航需求,为船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智能的、便捷的航道维护服务方式。根据相关研究,依托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船舶在中游河段航行时,可多利用0.3m~1.0m的航道水深。一般而言,一艘3000吨级的货船,每多利用0.1m航道水深,就可以多装货130余吨;一艘5000吨级的货船,每多利用0.1m航道水深,就可以多装货200余吨。鉴此,航行船舶依托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可以增加载货量,从而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也增加了营运船舶经济效益。此外,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在提高航行船舶运输效率、提高管理部门和船舶单位管理效率、提高航行船舶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这都有利于航道通过能力的提高。

4、进一步优化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梯级调度规程

三峡工程2003年开始135m蓄水,又接着实施了156m、172m和175m蓄水,现已连续4年实现了175m试验性蓄水。目前枯水期宜昌流量比蓄水前有较大增加,宜昌最小流量由2930 m3/s增加到5500m3/s以上,在加大了航槽冲刷力度的同时,直接增加了中游河段枯水期航道水深。

在目前中游河势和航道条件下,要继续提高中游河段特别是宜昌至城陵矶河段航道尺度,需要进一步优化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梯级调度规程。根据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以来,特别是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以来航道维护工作经验,一是蓄水时间要尽量提前,并适当提高起蓄水位,在蓄水过程中下泄流量要稳定变化,以减小对中游河段航道的影响,同时考虑根据中游航运和航道维护需要动态调整蓄水进程。二是要进一步增强枯水期补水调度能力,宜昌至城陵矶河段枯水期支流来水很少,对航道尺度几乎没有影响,要提高中游特别是宜昌至城陵矶河段航道尺度,加大枯水期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并保持稳定,对改善中游航道条件和提高航道尺度具有明显作用。

此外,近年来长江航道维护装备力量不断增加,以及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已经逐渐掌握了水位变化和航道演变等自然规律,积累了丰富的航道维护经验,维护保障能力不断得到了提高,这些都为提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奠定了基础。

结语

通过全面加快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治理,利用自然条件继续提高中洪水期航道维护尺度,依托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充分挖掘航道潜能,同时进一步优化三峡工程梯级调度规程,长江中游具备提高航道通过能力的条件。同时,要牢牢把握当前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建设、管理和养护,不断提升长江干线航道整体通过能力,积极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长江经济带提供坚强的航道保障。

参考文献:

长江水位范文第5篇

3天后该水库水位蹿至163.09米,较限制水位145米上涨了18米。与此同时,重庆、四川等地遭遇洪水围城;长江中下游持续较高水位,荆江段水位全部超设防,防洪压力巨大,鄱阳湖、洞庭湖水位均超警戒水位。

滚滚洪水冲击着三峡大坝,这座大坝的防洪能力亦被洪水再次推向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上游,重庆洪水围城,当地人总将其与远处的三峡大坝联系在一起;在中下游,三峡大坝的泄洪,更被质疑是以下游为壑,增加了下游几省防洪压力。

事实上,这座大坝一直置身于汛期内蓄与泄的纷乱论争中。

水漫朝天门

长江今年第4号洪峰,7月24日9时抵达重庆寸滩水文站,11时30分通过重庆主城区。重庆水文部门信息称,当时长江寸滩站水位涨至186.61米,超保证水位3.11米,朝天门水位187.92米,形成1981年以来最大的洪峰水位。

朝天门是重庆的著名地标,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平日里长江水浑浊、嘉陵江水清澈,两条江分界线明显。《环球人文地理》的办公室位于朝天门广场楼下,正好俯瞰两江。

总编辑李海洲从发稿的忙乱中抬起头,但见洪峰到来,两江合为一体,朝天门下已浊浪翻滚,潮水宛若千军万马奔腾而至。江水不断上涨,漫过百步石梯,然后将朝天门平台淹没;朝天门拱门也只剩“朝天门”三个红色大字浮在潮水上。

“还差两级台阶就水漫办公室了,但挂在窗外的空调外机未能幸免于难,被淹受损。”李海洲7月28日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不断抱怨办公室的酷热。他说,当时迅速上升的江水,让报社的车库、书库全军覆灭,而一排排沿江树木也被淹得仅露出小部分树冠。

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因江水的上涨显得特别波澜壮阔,“像海一样”。据当地管理部门统计,朝天门广场7月24日当天吸引了约6万人前往观水。而朝天门对面的重庆南滨路,亦遭遇建成10年以来的首次洪水淹路。该路段上的酒吧街所有店面都遭灭顶之灾。

洪峰到来时,一起被淹没的,还有重庆另一个地标—千年古镇磁器口。当时,磁器口沿江一条街已全部“隐”于水面下,300余户商家撤离,标志性牌匾龙隐门也没至“腰部”。

据重庆官方通报,此次过境洪峰还让重庆上游地区的江津、永川等区县受灾严重,共造成沿江16.3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紧急转移人口8.21万。

这些居住在江边的居民们看惯了潮涨潮落,但面对汹涌而至的洪水总感有些乏力。在重庆历史上,这里几乎每年都要上演水进人退的故事。

而当年修建三峡大坝时,很多重庆人更加担心,蓄水175米,回水到了朝天门,水会不会漫得更厉害?重庆当地人的说法是,如果要保重庆,最好水位不要超过160米。

2005年就曾有媒体报道称,一千多公里川江(长江宜昌至重庆河段)河道狭窄,坡度陡峭。在修建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之前,宜昌至重庆间的最高水位差为136.9米,而最低水位差也有120.6米。正是这巨大的水位差,才有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可能性。

而三峡蓄水135米之后,水位差只有31米,一旦发生洪水,下泄不畅,洪水就会通过600公里的狭长河道和13个峡口层层垒高。

这个报道援引了有关专家的计算,“按照三峡工程泥沙组所给定的三峡水库平均水力坡降为7米/100公里。当坝前水位达到175米时,距此600多公里处的重庆市的水位就会高达217米。”

这个水位大大高于1958年提出的重庆市朝天门码头200米水位高度,足以淹没大半个重庆,不仅是朝天门,包括重庆火车站、成渝铁路、部分市区都将沉入泽国。

该数据至今未得到官方论证和回应。但在重庆,自2008年三峡大坝开始蓄水175米,当地人总愿意把这里的每一次水进人退与几百公里外的三峡大坝联系起来:重庆被淹,是三峡大坝蓄水惹的祸。

人们质疑的依据是:2008年11月4日,三峡大坝尝试蓄水到了172.3米,重庆部分主城区被淹;2009年8月6日,重庆主城区再度被淹,当天三峡大坝三斗坪水位148.30米,重庆水位超过183米……

“难度适中”的考试

7月24日晚8时许,4号洪峰抵达三峡大坝,峰值达每秒7.12万立方米,相当于28条黄河同时来水。三峡水库水位升至158.04米,到7月27日8时已达到163.09米的最高值。

这次洪峰的流量,超过了1998年洪水峰值和2010年7月20日出现的每秒7万立方米特大洪峰,是三峡水库建库9年来面临的最强洪峰“大考”。

但对三峡大坝而言,这场考试实际上“难度适中”。因为这次洪水仅仅接近二十年一遇标准。水利学界界定的洪水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为72300立方米/秒,百年一遇洪水流量为83700立方米/秒,千年一遇洪水流量为98800立方米/秒,万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13000立方米/秒。

就三峡大坝本身而言,它是按千年一遇的洪水作为其正常设计工况,万年一遇再加10%的洪水来作为校核工况。

三峡枢纽运行部门监测记录显示,洪峰抵达三峡时,大坝位移、渗流、变形等主要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大坝挡水建筑物各项安全指标稳定。

此前,三峡工程已在7月经历了三轮洪峰的考验。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副主任魏山忠表示,这实属历史少见。其中4号洪峰是受7月20—22日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各支流来水急剧增加,多条支流及区间来水严重遭遇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