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范文第1篇

人教版7年级历史上试卷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选择题: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是在( )

A、3世纪B、4世纪C、5世纪D、6世纪

2、北魏最初的都城是( )

A、长安B、洛阳C、项城D、平城

3、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

A、鲜卑B、匈奴C、羯D、氐

4、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 )

A、北齐B、北周C、东魏D、氐

5、孝文帝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把姓独孤改为姓( )

A、贺 B、元 C、刘 D、穆斯林

6、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能促进民族融合的是( )

A、政府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B、迁都洛阳

C、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 D、说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

7、下列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朝代是( )

(1)曹魏(2)南朝(3)西晋(4)北魏(5)北朝

A、(1)(2)(5)B、(2)(4)(5)C、(1)(3)(4)D、(2)(3)(4)

8、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逐步成为黄河流域南北各族流行的服装,这个历史现象反映出南北( )

A、生产技术相互影响 B、生活习俗相互影响

C、生活、饮食习惯相互影响 D、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9、以下哪件事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 )

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B、北魏迁都洛阳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北魏与汉族通婚

10、下列不是北魏孝文帝迁都原因的是( )

A、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B、孝文帝羡慕洛阳的繁华

C、迁都洛阳有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D、迁都洛阳有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二、填空题: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改革措施

(1) 朝廷中必须使用_____语,禁用_____语;

(2) 官员及家属必须戴_____服饰.

(3) 改鲜卑贵族姓氏为_____姓氏,拓跋改姓_______.

(4)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_______.

(5) 采用汉族的_______、________;

(6)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_______,以_______治国.

三、材料分析题: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 魏主指谁?

(2) 本诏提出了什么改革?是以什么为依据的?

(3) 改姓前后他的名字有什么变化?

人教版7年级历史上册试卷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序号 1 2 3 4 5

答案 C D A B C

序号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B

二、填空题:

(1)汉语 鲜卑语 (2)汉族 (3)汉族 元 (4)联姻 (5)官制 律令 (6)孔子 以孝

三、材料分析题:

(1)指北魏孝文帝

(2)本诏提出改姓。 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

(3)改姓前为拓跋宏,改姓后为元宏。

看了“人教版7年级历史上册试卷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人还看了:

1.七年级上册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2.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

3.初一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范文第2篇

1995年在全国范围内(除上海考区单独命题外)实施了会考后的高考科目组试验方案(俗称3+2方案)。就 历史学科而言,第一次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考查范围(和初中教材脱勾),人教社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也 是第一次纳入考试范围,19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关于学科能力要求也作了重要修订,1995年高考历史试题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综观95年试题,它确是依据95年《考试说明》编制的。命题中坚持了在考查知识的 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科能力的原则;坚持了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坚持了既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习 潜能强的优秀考生,又要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稳定的原则。95年试题在吸取前两年命题经验的基础上 ,本着“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作法,在发掘题型的能力考查功能方面,在坚持注重能力考查的前提下,合 理控制试题难度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

一、试卷的结构

95年试卷的题型结构和知识内容结构保持了相对稳定,但都作了必要的“微调”。

题型结构。95年试卷采用的题型与94年试卷相同,客观性试题(选择、填空)与主观性试题(材料解析、 问答)仍保持约各占50%的分数。但客观性试题中减少了填空题的分数比重(由94年的15分占总分的10%,减少 为95年的10分约占总分的7%),增加选择题的分数比重(由94年的60分占总分的40%,增加为95年的66分占总分 的44%)。作出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适应当前日益加强的能力考查的需要,因为有关命题专家认为“填空 题,它除了考查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以外,很难发掘其它功能,如果说是为了取得覆盖率,而这项功能其它题 型也可以替代。”[1]

表1:试卷的题型结构与知识分布

(附图 {图})

表2:1995年与1994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结构之比较

(附图 {图})

知识内容结构。中国古代史,95年试卷与94年试卷相同,均为38分,占总分的25%。但由于95年不考世界古 代史(94年为16分,占总分约10%),其所占分数分别移向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见表3)。这样中外 历史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由94年中国史90分占总分的60%,世界史60分占总分的40%,变为95年中国史98分占 65%,世界史52分占35%。从知识领域分布看,1994年试卷中,政治、经济、文化为70:15:15,开始改变了文化 史畸轻的状况。但95年对经济、文化的考查有所削弱。

表3:1995年与1994年新高考历史试卷知识分布之比较

(附图 {图})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

1994年“历史试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方面又取得新的突破”。考查历史思维 能力的试题在试卷所占分数比重已达2/3左右。“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已经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据主导和绝对优 势的地位。”[2]1995年历史试卷依然坚持了这一注重能力考查的大方向,并在发掘题型的能力考查功能,在坚 持思维能力考查的前提下力求控制合理的难度,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等方面,作出了新的努力和探索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在发掘选择题的能力考查功能上取得了显著的新突破

这首先表现在考查思维能力的试题在选择题型中也已占据了主导和绝对优势的地位。据初步统计在单项选 择的20个小题中,有14个小题(第1,4,5,6,7,9,11,12,14,15,16,17,18,20题)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占单选题 的70%;在多项选择的12个小题中,除第23题以外,有11个小题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占多选题的92%。(94年 多选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比重为80%)。

第二,历史材料大量向选择题型渗入。第1,22,23,30,32题的题干都引用历史材料来设置新情境,从而使选 择题考查信息处理能力的功能大为增强。

例1(第1题)《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有关商鞅变法的知识(内容及影响)理解的深度和准确性。由于题干中引用材 料就创置出一种新情境,并进而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设计出新问题,切实考查了应试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其 解题思路是:商鞅变法废除了旧贵族世袭爵禄的特权,规定按军功授爵,自然引起宗室贵戚怨恨。答案为D。

例2(第30题)法国里昂工人在起义时提出:“在里昂将成立委员会和人民基层会议”,“我们只有一个口 号:‘人人自由平等!’”“英国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 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些要求表明

A.当时工人的愿望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B.当时工人的愿望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C.无产阶级已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D.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已提上日程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 考生熟知的课本知识。因此,考生会选C项为答案。材料中工人提出的“自由”、“平等”、“普选权”尚未超 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围,所以B项也是答案。19世纪上半期,欧洲资本主义尚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阶段,推 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历史条件还远未成熟,因此D项要排除。相比之下,A项的干扰性较强,因而加大了试题的难 度。

第三,合理淡化记忆性知识的考查,着力考查理解、分析、比较、评价、信息处理等多种能力,从而加大 了选择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力度。

例1(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

C.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社会共和国”

分析:该题要求考生确认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原因必须从革 命前法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寻找:革命前统治法国的是代表金融贵族利益的“七月王朝”;而19世纪上半期 法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政治权力;“七月王朝”的腐败引起人民不满,革命前的经济 危机使人民生活恶化,使矛盾激化、革命条件成熟。从上述分析中应判定B、C两项是导致革命的直接原因,从 宏观上观察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即可判定A项是答案。由于中学教材中未直接讲到“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论断,而这一论断只有考生以教材知识为依托,经过独立思考和思维加工后才能得 出。这样,就切实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也加大了试题难度

例2(第31题)下列关于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的各项表述,正确的有

A.两者都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

B.前者缺乏新的斗争纲领,后者是为资本主义前途而斗争

C.前者的领导力量多为农民领袖或王公贵族,后者多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或地主

D.前者反对的侵略势力是殖民主义,后者反对的是帝国主义

分析:该题具有相当大的时空跨度,考查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旨在考查考生比较历史事件异同的能力。 这是今年12道多选题中唯一一道4个选择全正确的试题。

例3(第24题)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 ,那满洲人不来阴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 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 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A.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B.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C.认为清朝的反对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D.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在读懂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分析材料的内涵和价值的能力 。此题题意明确,题干中“当时”二字用的十分严谨(提醒考生注意材料的时间界定),选项的拟定也颇具匠 心,表现了很高的命题技巧和水平。干扰项A迷惑性很强,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这 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孙中山当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问题,因此也不能正确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只有认识 到这一点,A项才能排除。答案为BCD。

2.材料解析题的命题出现新思路

1995年试卷中的三道材料解析题的命题坚持了论从史出的原则,较好地体现了材料解析题重在考查材料辨 析能力的特征,特别是其中第39题体现了命题者新的思路,代表了材料解析题新的模式。

39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 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 ,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 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 ,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魅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乃改创缫丝小机,以便小资本家 经营,功用则与大机无异,而小机之利尤普。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群相仿效。 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二: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 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 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1874年《捷报》卷12

回答:

①根据以上两个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不得摘抄材料原句)(7分)

②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3分)

分析:该题比较典型、全面地体现了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材料处理”能力的三条要求(第 3、4、5条)。第一,它体现了材料解析题的材料性,取材比较质朴、随意,人工雕琢较少。命题者重视考查考 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生解题时首先碰到的是能否读懂材料,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和基础。第二,该题 的第①问重在考查考生能否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要求考生针对材料的提问概括提炼出“材 料说了什么”;其第②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进一步认识“材料说明了 什么”引出应有的结论。这道题的重心放在了第①问(7分),后3分“拔高”。第三,该题第②问答案的设计 很有新意,它从两种不同的认识角度,计设了两类答案,使一向封闭式的答案具有了一些开放性,这种新的探 索很有意义。

3.合理调整试题难度

在不降低能力考查力度的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适中的难度,是今年命题者刻意追求的目标之一。94年 试卷中主观题过难,特别是问答题的理论思维要求“拔得过高”(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学教学实际),今年相 应作了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客观题增加些难度,主观题难度降一些。从95年试卷来看,选择题的难度有了明显 的提高,问答题的难度确有降低。今年的三道问答题,第41题是比较题,选了紧相连接的两个朝代(秦、汉) 作比较(去年是中外对比),后两道题(第42、第43题)是论述题,但总的来说是归纳性的。题目内在的知识 含量大,要求归纳、概括的东西比较多,“拔高”的东西少一点。下面我们以第42题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4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2分)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 、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12分)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2分)

分析:这是一道“大跨度、高概括”的论述题,它立意深,角度新,旨在考查考生史论结合阐释历史问题 的能力。该题以“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为切入口,由浅入深,设计三问。首先,要求 回答“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其次,回答“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 最后,要求从理论高度引申出一些应有的认识。解答此题时,审明题意和搞清解题思路极为重要。第一问貌以 简单,只给2分,但却正是此题审题 时关键之所在。审题时不仅要注意“建国以来”这一时间界定,并且特别要 注意“变革或调整”的含意。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自然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如、合作 化),经营形式、分配方式发生变化(如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只要审明题意,答准第一问的四个步骤,就抓准了思路,再往下答就不难了。第二问考查归纳、概括和评析 能力,要求史论结合,在阐释中渗透立场与观点(主要是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观点),这一问是该题 的重心所在。第三问是“拔高”,但要求适中,只要答好前两问,第三问的答案自可水到渠成似的引出来。总 之,这是今年广为师生称道的一道好试题。

4.试题的时代感和教育功能进一步增强

首先,加强了共和国史的考查。有关专家认为:“国史一定要出题”。近几年来,加强对中国当代史(共 和国史)的考查已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今年把人教社编的《中国近代现代史》纳入考试范围,而这一新编教 材讲述共和国史的比重大为增加,这也必然使今年对共和国史的考查进一步加强。

表4:1995年与1994年考查共和国史之比较

(附图 {图})

其次,命题中不回避热点问题,而是通过对热点问题的考查更好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例如,今年是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命题者对此并不回避,而是从中外历史结合 (以世界史为主,把中国史的有关问题放到世界舞台的大背景中去)的角度,设计出一道问答题(第43题)。 该题考查了30年生在亚洲(中国)、非洲(埃塞俄比亚)、欧洲(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要求考 生分别指出其“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并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试 题突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个主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引导考生从历史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育。又如,材 料解析题的第一题(第38题)虽然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但立意很深,思路较精,通过考查“指南针在 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引导考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认识,抓住了当前最根本的问题之一——科技是第 一生产力。而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则取决于社会环境。

三、试卷的不足

1.一些选择题的命题不够严谨,规定性、准确性较差。

今年选择题加大了能力考查的力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突破,这个方向是完全应该肯定的。但是,在新 的探索中也难以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个别选择题命题不够严谨,为提高力度,似乎文字游戏多了 些,准确性差了些。

例1(第12题)皖南事变反映出

A.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故伎

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

C.集团既要又不敢与中国共产党决裂

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分析:从实测看绝大多数考生和教师都选B项为答案,但命题者定的答案为C项。为何出现分歧?原因可能 有两点:一是命题者在B项中设有“陷井”,就是“开始”二字。1939年初五届五中全会是国民政府的政 策重心由抗日转向的开始,而1940年初的皖南事变则是这一重心转变的突出表现;循此思路B项应排除,但 多数考生未能充分注意“开始”二字。二是就现行中学教材关于皖南事变提供的信息来看,不足以得出C项是答 案的判断。

例2(第15题)在日本的武装例幕运动中

A.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领导力量

B.中、下级武士积极参加了斗争

C.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通过伏见、鸟羽战役彻底消灭了幕府武装力量

分析:该题题干和选项的关系表述的不够明确,不少考生不知题目要求回答什么。中学教材明确讲到倒幕 派(改革力量)的主体是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但未明确讲到武装倒幕的领导权掌握在谁的 手中。命题者在A项中“领导”置换了“主体”来设下答题“陷井”,要求考生排除A项,这似乎难以达到考查 思维能力的目的。答案为B。

例3(第21题)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

A.按血统关系组成

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的比较能力和对氏族公社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立意颇佳。问题出在对D项的理解 容易出现歧意。D项中的“统治”,如果理解为“阶级统治”,这在原始社会中当然尚未出现,D项应作为干扰 项排除(看来这正是命题者的思维角度);如果理解为“家长式统治”,D项又可视为正确,因此不少考生选了 D项。这显然是涉及从何角度理解“统治”在此之含义而造成的,即使因选了D项而丢分的考生,也很难得出是 因他们的知识缺乏和能力不高而失分的结论。这在要求测量准确的高考中是不应出现的现象。

2.由于选择题能力考查加大力度,由于历史材料大量引入选择题中(第1、22、24、30、32题,共13.5分) ,试卷长度有所增加,考生阅读材料、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时间也大为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考生解答主 观性试题的时间十分紧张,思考时间不足。这应引起命题者的关注。

3.问答题命题的整体水平比去年似乎有些下降,出现一此值得商榷的问题。

例1(第41题)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 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3分)比较秦皇、汉武的 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11分)

分析:该题引用司马光评价汉武帝的两句话,设计了一道秦皇汉武的比较题。但经仔细推敲发现存在不少 问题:第一,引用司马光的话,但有失其原意。司马光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而不是 “导致……汉兴”。第二,汉兴的原因主要不应从汉武帝统治时期去寻找,汉兴的原因主要是汉初六七十年长 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该题答案中也说“西汉建立后,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因此,比较 秦皇、汉武难以“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第三,答案中有的地方语言欠通、论点失之偏颇 。如,“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发大量农民服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类似”。“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怎么会“与秦始皇类似”?这虽然是针对所问作答,但在文理上难通。又如,对秦始皇打匈奴 、修长城的评述就失之偏颇,难以服人,有取命题者所需之嫌。

例2(第43题)分别指出30年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 意义。(10分)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4分)

分析:该题答案第一句话就是“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欠妥。中国抗日战争始于何时?中学教材 明确定为1937年。“1931年开始”只是史学界的一种说法,且未得到公认,似不宜以此为答案。试题中关于“ 主要特点”的答案也有值得推敲之处。试题第二问的答案只讲了主观方面的原因,未能揭示大战爆发的根本原 因,即必然性。总之,此题的设计思路欠精,给人以仓促感。

4.出现了不应有的疏漏

例1、第11题考查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超出了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

例2、第32题题干中说“1945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 ”,有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应为1946年3月 。

注[1]刘péng@①《历史学科的教育与测量》(《历史教学》95年1期)

注[2]国家教委考试命题研究中心《1994年历史科高考评价报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95年1、2期合刊 )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范文第3篇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暑假期间,晓明随同学一起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活动中的情景,据此回答13—15题:

13、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到了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

14、一周后,晓明和同学们来到了长江流域某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遗址参观,这一古代居民是

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5、某电视剧里有描绘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四个镜头,晓明同学认出了其中的哪个镜头是错误的

A.用火把肉烤熟吃 B.使用陶制器皿

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 D.使用铁制农具开垦荒地

16、被华夏儿女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秦始皇

17、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 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18、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19、晓明看电视剧《封神榜》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他由此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

A 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B 商汤灭夏 C 牧野之战 D 国人暴动

20、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爆发平民大起义 D.少数民族入侵

2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2、“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应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23、齐桓公即位后,任用谁为相在齐国进行改革

A.重耳 B.姜子牙 C.管仲 D.商鞅

24下列成语与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 尊王攘夷

25、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立木为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 )

A.商鞅变法 B.大禹治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6、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27、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推出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广受好评,《论语》记录了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A.庄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孔子

28、近几年来各地发生的“地沟油事件”经新闻媒体报道后,震惊了全国,惊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央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依法严肃查处。你认为应该采用下列哪一家思想处理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9、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

A.治理黄河  B.兴修灵渠  C.大禹治水  D.都江堰

30、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的这句话所反映的教育思想是

A.注意因材施教 B.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C.不问贵贱,广收门徒 D.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

32、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什么思想

A. “仁 ” B. “因材施教”

C. “兼爱”、“非攻” D. “无为而治”

33、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34、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是

A 秦国 B 楚国 C 齐国 D 赵国

35、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36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货币是

3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中赞颂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二、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题第38题10分,第39题15分)

38、读下列材料以及“西周等级示意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西周某制度示意图

(1) 材料反应的是我国西周时期的哪一政治制度?(3分)

(2) 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分)

(3) 这一制度的实行,在西周初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9、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反应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4分)

(2)该事件得到了哪位国君的支持?(4分)

(3)该事件有何作用?(4分)

(4)依据材料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该国一位农民,你认为要免除徭役的最好的办法是什么?(3分)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266年,司 马 炎 建立西晋,定都洛阳。316年被内迁的匈奴人灭亡,历时50年。

西晋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匈 奴、鲜 卑、羯 、氐 、羌 等,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我国民族融合。

317年司马睿建立 东 晋 ,都城在 建 康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东晋结束,南朝开始。

4世纪后期,氐族人 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苻坚统一了黄河流域。

383 年东晋军队以少胜多打败前秦苻坚,赢得了 淝水之战 的胜利。

北魏政权是 鲜 族 建立的,439年北魏再次统一黄河流域。

南朝包括先后经历的 宋、齐、梁、陈 四个王朝;北朝则包括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共五个王朝。

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使我国的书法升华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顾 恺 之 是东晋时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南朝的思想家 范 缜 撰写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

山西大同的 云冈石窟 和河南洛阳的 龙门石窟 是北朝开凿的最著名的两大石窟。

看了“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的人还看了:

1.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讨课 《历史与社会》 复习课 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58-01

2013年4月1日,舟山市普陀区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科中考复习研讨会在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举行。笔者有幸承担了一节复习研讨课,接到任务时,教研员只说上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内容,但要有导向和示范作用,让听课教师能有所感悟和借鉴。说实话,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实则很高。在备课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该专题内容的13个考点所涉内容非常宽泛,仅就知识点复习,学生短期内很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无法做到灵活迁移运用知识,解题时往往顾此失彼,造成失分。于是,笔者努力寻找归纳该专题内容的规律性东西,试图找到一条能够让教师和学生通用的教法与学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解题能力。

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与意图简介

与地图对话(课题)

出示一张带经纬网的中国政区图。

问题:1.说说该地图的基本“语言”。

2.你还能读出图中哪些隐性信息?

学生回答。(从课堂表现看,学生掌握的不错,通过问题巧妙迁移了知识)

小结:与地图对话就要学会获取、分析、运用地图上的信息。

二、由本节研讨课看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教学

(一)复习课必须落实条目考点,构建知识网络

学业考试的命题依据是《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点,它理应成为指导我们教学复习工作的主要依据。考点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工具。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考试说明》对考点所提出的不同层级要求,逐条加以落实,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前提下,学会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知识迁移。否则,在答题过程中极易因基础知识不牢,知识点落实不到位而导致失分。

(二)复习课必须加强思维训练,注重知识迁移

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力求“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充分体现有效利用所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立意要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内容,中考命题者紧紧把牢的宗旨就是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无止境,教学是技术――整体设计、过程管理、练习应用、学法指导策略的应用,都是教学科学化与专业化的体现。复习课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改变那些满堂灌、死记硬背以及题海战术的传统教学方法。加强知识的迁移整合,引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织网串珠,便于学生灵活巧记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从笔者学生的作业答题情况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训练重视不够。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观察社会现象,不会根据材料和问题,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结论。也就是说学生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思维模式,不会灵活迁移知识。

如2012年舟山市中考卷第21题描述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场景,得出《历史与社会》的基本观点,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方面的能力要求。

(三)复习课必须学会精讲精练,做到讲练结合

高效的复习课必须贯彻精讲精炼、讲练结合的复习原则。要把知识的精讲与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在“精”字上下功夫。课堂上尽量给学生提供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与思路,坚持师生互动,体现教学“双为主”的原则。关注提高答题技巧的训练。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利用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有效性、规范性以及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社会・思品试卷的非选择题质量的高低,难易的把握,取决于材料的选取与问题的设计两方面。所以教师在复习课上,必须注意精心选取材料,巧妙设计问题,以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针对性训练。教师搜集积累材料“详细”固然重要,但在“占有”即鉴别、组织、运用有效材料于教学之中,这方面还须下一番苦功,材料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效。我们要学会辨别材料的真伪、主次,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探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做到由此及彼;要使材料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做到由表及里;要研究材料与学习主题、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使其相得益彰。

切忌选取和例题时拿出现成的复习资料,不加选择,甚至教师本人都没作过的前提下,向学生展示质量低下的无效题目。这样不但耗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还会误导学生的解题思路。我觉得做好这一点教学工作意义重大。

中考试题重在基础,难度在综合、思维方法、开放等方面,如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科的知识结构,知识准确性的把握以及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技巧上我们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准题干中的中心词和备选项的叙述。最后运用排除法、最佳选择法等方法选出最佳答案。本题型注意识别迷惑选项,并全面、综合的分析问题。而非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问题、总结规律、文字表述、综合运用的能力,在技巧上我们先是要阅读材料(包括文字和图片、图表等),能从文字和学科角度上读懂读透。然后审读设问,比如命题者的意图,各题的要求,问什么答什么,只有开放的试题可以多答。再者要处理好设问与材料间、材料与材料间、材料与教材间等方面的关系。最后结合所学,围绕主题组织语言进行解答,并在书写上不写白字、错字,要写书面语言,所回答的语言应积极向上。

参考文献:

[1]李中君.《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教学模式的初探》.文理导航,2010-07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范文第5篇

课标卷41题的出现是在2011年,2011年以前高考历史课标卷在试卷题型结构上12道4分的选择题加1道37分的必修材料题和1道15分的选修材料题;2011年开始,高考历史课标卷在试题结构上有了新的变化,把原来37分的必修材料题变为25分的材料题,而新增加1道12分的主观题――41题。41题从2011年增加以来,到2015年五年里共出现8道题6中题型,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五年里八道题型的分析研究,归纳了以下特点:

一、试题特点

1.试题类型年年有变化。

高考历史课标卷40题及选修题基本以固定不变的文字材料呈现出来,而41题是先后出现的文字材料型(2011年)、数学箭头型(2012年)、图片地图型(2013年)、目录型(2014年)公式、表格型(2015年),给考生以不确定性。

2.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这道题体现为观点开放、答案开放、回答角度开放,考生可以从多元化的角度回答,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2012年课标卷41题(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3.是一道亮观点的题。

考生在这道题的回答中,必须先提出自己的观点,陈述考生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及历史问题的独立看法。观点的来源有两处:一是材料本身就提供了观点,如2015年课标Ⅰ卷的生产力那道题;二是从材料本身提炼观点,如2015年二卷节日图表题。

(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可以看出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在观点上是直接呈现出来的,即“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考生需要做的是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

4.是一道能力立意题。

41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设问类型上主要考查考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通过新课标高考能力考查目标可以看出,41题是最能体现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一道题。

二、课标卷41题备考策略

通过对高考历史课标卷41题试题特点的分析,我们总结了如下的备考策略。

1.先审题,明确试题要求,分析命题意图,注意材料背景(时空定位)。

如(2014课标I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这道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的时空背景的正确认识,只有联想到1960年我国社会的历史背景,才会知道当时史学界也是受阶级史观的严重影响,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打上阶级的烙印,有失历史的客观和真实性。

2.提炼观点,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但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观点进行论证。

近五年的课标卷在观点呈现上要么是隐性的,即隐含在图表或者目录中(如2015年的节日那道题)要考生自己提炼出来,要么是显性的,观点直接呈现给考生(如2015年的公式那道题)。但不管如何呈现,考生都要找出一个自己最会答的观点进行说明论证。如2015年的公式那道题,考生可以就括号里的任意一个生产要素进行论证,但能结合自己所学进行得心应手的论证则是劳动工具要素和全部要素的集合。

对于地图类的题,如(2013年的两道题,就要看见什么说什么,解释为什么,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3.运用新史观新视角,客观论证,恰到好处。

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以多元史观为指导的特点。考生要注重更新史学观念,学会运用新史观解读论证历史。如2014年的目录题,要运用到阶级史观,而2015年的节日题则运用了社会史观。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正确解读材料“是什么”,论证说明“为什么”,有时要回答“怎么办”。考生必须结合所学知识、时代背景、历史阶段特征进行充分的合理论证。考生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对学者观点进行合理的解读是一个较容易得分的手段。否定式的作答应谨慎使用,除非学者观点有明显瑕疵,且自己的论据确凿(如2012年的“冲击―反应”模式)。对增删类的题目,一般增加观点要比删去观点容易阐释。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这道题很显然顺着材料的观点容易论证,容易和教材所学的知识相结合,而要反着论证的话,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在教材上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顺着证明这道题的观点的。

5.了解评价标准,分层论证,逻辑严密、论证充分。

课标卷41题是有观点且观点明确得2到4分,有论证且论证角度新颖合理、运用多元史观得6到8分,有结论且提升观点得2分。

6.书写规范整齐、字迹清晰,答题有条理有层次。

因为是网上阅卷,所以字糊成一片、没有条理的学生,容易丢分。

最后,希望通过对这道题试题特点和备课策略的分析,考生能得到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