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下肢CTV对50例下肢肿胀,疼痛的患者进行双下肢深静脉的血管造影。结果:50例的下肢肿胀,疼痛的患者中常规CTV检查发现了3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 其中有26例B超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不清楚,7例B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未显示,而经过下肢CTV 检查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位置、长度、大小和周围的血管关系均清晰显示。结论: 下肢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CTV;血管造影

下肢静脉深血栓是近年来中老年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的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我国血管性疾病致下肢残废,进而继发肺栓塞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下肢CTV的发展提高了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准确性及为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使用下肢CTV技术诊断50例下肢静脉血栓,旨在比较分析下肢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1]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 月~2012年4月, 收集病例50例, 其中男 35例, 女15例, 年龄35~ 75岁, 平均 50.5岁。初步诊断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1。2 方法

做CTV检查的患者足先进仰卧于螺旋CT检查床上(本院机器为GE Lingtspeed64排128层CT), 制动,从右侧足背浅静脉作为注射入口,同侧大腿进行结扎压迫,防止造影剂过多进入大隐静脉回流入心[2] 。并做相应防护。扫描时先做平扫,从足背至髂静脉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螺距0.9,薄层0.625mm重建。增强扫描时以2ML/S的速率注射70ML优维显(300mgI/ml)与生理盐水混合液(1:2),延迟20秒进行重复扫描[2] 。然后按同样的步骤进行左侧下肢静脉检查。检查完成后,取两侧层厚为0.625mm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本院CT后处理工作站为GE公司的AW4.5工作站)。通过MIP和VR技术,将下肢深静脉完全清晰地显示出来。静脉管壁中的血栓的位置,大小,形状,血管狭窄程度也十分直观地展现出来。微小静脉血栓基本无漏诊。

2 结果

下肢CTV检查50例下肢静脉血栓,有33例只有通过下肢CTV才能发现。在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33例患者,进行下肢CTV检查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位置,大小,侧支循环的情况和周围的血管关系均清晰显示。做下肢CTV检查的患者检查后未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病,此病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严重损害劳动人民健康。下肢深静脉,从足部跖静脉丛向上到髂股静脉系统之间,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血栓形成。从临床实际情况,可以分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股青肿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瘀证疾病,无论是早期静脉阻塞静脉回流障碍,或是后期静脉再通静脉血流倒流,都可以出现下肢静脉瘀血综合征—下肢胀痛、肿胀、浅静脉曲张等。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不同而症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各有其临床特点。[5] 十九世纪中期,Virchow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至今仍为各国学者所公认。静脉血栓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红血栓或凝固血栓,组成比较均匀,血小板和白细胞散在分布在红细胞和纤维素的胶状块内;②白血栓,包括纤维素、成层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只有极少的红细胞;③混合血栓,最常见,包含白血栓组成头部,板层状的红血栓和白血栓构成体部,红血栓或板层状的血栓构成尾部[6] 。 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体检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患肢肿胀②压痛③Homans征④浅静脉曲张[7] 。多层螺旋CT 3D成像可准确、立体、直观的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部位、范围、侧支循环的情况及周围毗邻关系。相对于间接静脉造影,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术技术方法不需要对比剂进入体内大循环系统,可以减少对比剂用量,对于延迟扫描时间控制方面更易把握,三维重建图像清晰,该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明确,对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4] 。

参考文献

[1] Loud PA.Katz DS.Klippenstein DL Combined CT venography and pulmonary angiography in suspected thromboembolic disease:diagnostic accuracy for deep venous evaluation 2000

[2] 孙蓬;陈国玉;张也乐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105例分析 [期刊论文] -江苏医药2003(07)

[3] Loud PA.Katz DS.Bruce DA.et,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ith suspected pulmonary embolism; detection with combined CT venography and pulmonary angiography 2001

[4] 王树全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 2010, 20(10):885。

[5] Park EA.LecW.LeeMW Chronicstage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indiret CT venographic findings 2007

下肢深静脉血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 治疗体会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自2006年起,我科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共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 35~70岁,平均52. 5岁。均为左下肢发病,病史中有可能致病原因为:长期高原生活、长期卧床、吸烟、肾病综合征、骨折、静脉损伤为主。全组发病时间均大于72小时。

1. 2 临床表现与诊断 全组患者均以左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为主诉入院。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表现和血管多普勒超声证实为血栓形成。分三型:(1)中央型:即髂-股静脉血栓形成;(2)周围型:包括股静脉血栓形成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3)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组中央型 1例,周围型 16例,混合型2例。

1. 3 治疗方法 患肢远端静脉穿刺,并应用留置针,0. 9%NS 48ml+肝素钠注射液 2ml,400~600u/h,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间断包扎于踝关节上10~20cm。连用 3~7天停用;监测APTT,控制在60~80s之间。另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丹参注射液 40~60ml。香豆素衍化物中,选用华法林,开始剂量为 10~15mg 口服 1/日,第二日为5mg,维持量为2. 5mg左右。严密监测INR,使INR控制在2. 0~3. 0之间。维持6月。

1. 4 疗效评价 (1)痊愈:症状消失,与健侧肢体对比肢围小于1cm;彩色多普勒检查深静脉壁光滑、无血栓。(2)显效:症状明显缓解,与健侧肢体对比肢围小于2cm;彩色多普勒检查深静脉通畅,但壁不光滑,血管内径>70%。(3)有效:症状缓解,肢体略消肿,彩色多普勒检查深静脉有血栓残留,血管内径<70%。(4)无效:治疗前后比较,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彩色多普勒显示:深静脉阻塞无变化。

1. 5 治疗结果 本组20例中,治愈5例,好转 14例,无效1例,总显效率 95%。无一例发生肺栓塞。

2 讨 论

2. 1 治疗机制 根据深静脉交通支生理解剖功能,加压包扎小腿后,药物从交通支进入深静脉,而深静脉的血流则由于交通静脉瓣膜的作用不能反流进入浅静脉。从而通过抗凝药物流经血栓部位,促进侧枝循环开放,维持患肢血流。

下肢深静脉血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常见于下肢,一经发生可导致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引起肺栓塞、脑栓塞及远期深静脉功能不全情形,继而危及患者生命[1],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呈一定上升趋势,因此进行早期预防,及早发现对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2]。现将我院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50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骨科术后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5~79岁,平均(47.8±3.6)岁;其中左、右下肢患者分别为29例及21例;施行手术分别包括股骨颈骨折术20例;股骨干骨折术16例,胫腓骨骨折术10例,膝关节置换术3例,髋关节置换术1例;合并糖尿病9例,既往有脑血栓病史5年以上8例,心脑血管疾病10例;手术时间为1.5~4 h,平均时间2.5 h。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时间为1~10 d。患者呈现特征为皮肤发亮。患者初期症状不明显,并表现为患肢不间断肿胀现象,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出现行走困难情形。

1.2 治疗方法

患者确诊后,嘱其卧床休息,患肢呈抬高状;基于肺栓塞可由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施行绝对制动;进行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尿激酶静脉滴注,阿司匹林及双嘧达莫等口服。患者于3~4周进行功能训练,运动包括踝关节屈曲、旋转等方面,每天锻炼时间为15 min左右[3]。

2 结果

50例患者经精心治疗,临床全部检查指标和生命体征情况均恢复正常,未发生患者下肢软组织坏死及其他任何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3.1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三个病理因素

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三个病理因素。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凝聚的支撑屏障为正常的血管壁。除直接损伤外,手术、创伤等其他情形的存在使血管间接损伤成为可能。血管壁如果损伤,血小板将黏附其上产生凝聚,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促成并加重血小板凝聚[4]。血液高凝状态。一方面由于手术创伤较大,致使相关组织破坏分解,引起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具备抗凝作用蛋白质C减少。另外一方面,由于患者本身及合并疾病因素关联,包括年龄增大因素;肥胖因素;体质虚弱、且伴有诸如糖尿病等各种基础疾病的因素等均可以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血流缓慢。患者年龄高且常伴有多系统、多脏器生理性蜕变或器质性病变,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减慢,骨科手术后由于长期卧床,平日活动量明显减少,均使下肢血液处于滞缓状态。

3.2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及时治疗病情易恶化,甚至导致肢体坏死,如果并发肺栓塞则有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手术前做好宣讲工作,包括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包括指导科学饮食,诸如患者进食低脂、避免高胆固醇,多用维生素丰富及粗纤维清淡食物,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顺畅[5]。为避免尼古丁刺激引发血管收缩、血管壁细胞损伤等情形禁止患者吸烟。手术过程中要确定并选择最佳麻醉方法,实施过程既要细心也要柔和以尽可能避免内膜组织损伤情形,及时冲洗伤口,做好引流工作。术后行预防性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及时完成缝合工作;为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抬高患肢20°,患者下肢远端应高于近端,尽量避免患者膝下垫枕行为,防止过度屈曲而影响静脉回流。对患者进行严格血压、脉搏和深呼吸情况检查;为避免因冷而血管痉挛需做好患肢保暖工作[6]。加强患者功能性锻炼,于手术后合理时间进行踝关节旋转运动以及双下肢肌肉收缩训练。

总之,患者骨科术后下肢由于术后制动、麻醉术后牵引制动使得周围血管静脉舒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随着人们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认识的不断加深,该疾病治疗取得巨大进步。我们认为采用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早期功能锻炼,并适时合理用药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并防止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举措。

参 考 文 献

[1] 陆芸.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华骨科杂志,2007,27(9):693.

[2] 冯会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和治疗进展.实用骨科杂志,2007,9(9):153-155.

[3] Lensing AW, Buller HR, Prandoni P, et al. Contrast venography,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e diagnosis deep vein thrombosis: improvement in observer agreement. Thromb Haemost,1992,67(1):212.

[4] 魏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0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9,15(6):115.

下肢深静脉血栓范文第4篇

在所有的静脉中,人体双腿的深静脉最容易形成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PE),慢性期将遗留血栓,形成综合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髋部骨折的增多,人工关节技术的普及和发展,DVT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预防尤其重要。我院2000~2007年,通过对13例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DVT的诊断

有症状和体征的DVT临床特点:①多见于手术后、创伤、晚期肿瘤、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②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偶有发热、心率加快。③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栓延伸至下腔静脉时,双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殖器均明显水肿。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s征阳性。Homans征,即直腿伸踝试验。检查时嘱患者下肢伸直,将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拉长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阳性。Neuhofs征,即压迫腓肠肌试验。④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分为:周围型,以血液倒灌为主;中央型,以血液回流障碍为主;混合型,既有血液倒灌,又有回流障碍。⑤血栓脱落游走可致PTE(见后)。

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检查:可根据患者病情、医院设备、医生经验等做如下选择。①加压超声成像:通过探头压迫观察等技术,可发现95%以上的近端下肢静脉血栓,静脉不能被压陷或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为DVT的特定征象和诊断依据,为无创检查,应为筛查的首选手段。高度可疑者,如阴性,应5~7天后复查。对腓静脉和无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阳性率较低。②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其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为无创检查,适用于对患者的筛选、监测。③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RDV):利用核素在下肢深静脉血流或血块中浓度增加,通过扫描而显象,是对DVT诊断有价值的无创检查。④螺旋 CT 静脉造影(CTV):是近年出现的新的DVT诊断方法,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⑤静脉造影:是确定诊断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且费用高。⑥阻抗体积描记测定:其原理是在大腿处放置一个袖带,探测充气前后下肢血流量的变化,袖带放气,下肢容量迅速恢复到基线水平,被认为是静脉可变性指数。阻抗体积描记测定对无症状DVT的敏感性差、阳性率低,对有症状的近端DV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单,费用较低。⑦血浆D-二聚体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敏感性较高(>99%)。急性DVT或PTE时D-二聚体多>500μg/L,故 D-二聚体500μg/L,故预测价值较低,不能据此诊断DVT或PTE。该检查对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特异性较低,不宜用于这些人群。

预防方法

长期以来,临床均采用抬高患肢和术后早期活动,作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传统做法在血栓预防方面的作用不大,尤其是对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更无显著临床意义。我院通过近几年来对13例下肢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治疗,总结如下经验。

常用药物包括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主要应用小剂量肝素(LDH)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

口服抗凝药物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有导致出血的可能,因而在服药期间必须作凝血机制的监测。在美国,华法令多应用于骨科大手术后,在欧洲则很少采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较小,临床应用不多。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但不良反应较多,如过敏反应、血容量增多引起心力衰竭等,在国外已较少采用。

传统使用的肝素为21个不同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分子量为3000~30 000,常用钠盐和钙盐两种制剂,其药理作用是使凝血酶失活,并在抗凝血酶-Ⅲ的协同下,抑制Ⅱa、Ⅳa、Ⅹa、Ⅶa因子的活性,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5%~10%。近年推荐使用的LMWH,分子量为3000~8000,其主要特点是抗凝效果增强,出血并发症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下降,每日皮下注射1次即可,用药过程无需监测,并可获得有效的血药浓度。

近几年,循序减压弹力袜(GEC)和患肢间断气囊压迫(IPC)等机械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其作用是阻止深静脉扩张,保护静脉内膜不致损伤,并有防止足、股部静脉血流迟缓、促进血液回流、增加静脉血液流速的作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范文第5篇

1810年Farriar首先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1例,目前已发展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一旦发生治愈困难,可引起相关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导致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等严重后果。手术、严重创伤、长期卧床和/或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病、高龄肥胖、内分泌代谢病的患者是高危人群。自1997年2月至2007年4月,作者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7例,现对其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 例患者,男8 例,女9例; 年龄23~74 岁,平均45 岁。DVT部位:左下肢11例,右下肢5例,双下肢1例;分型:混合型10例,周围型5例,中央型2例。原发病:高血压心血管病5例,高龄肥胖8例,内分泌代谢病6例,严重创伤3例。DVT发生的时间为入院后7~65d,平均26d。临床表现: 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局部疼痛16例;检查时有患肢肿胀、组织张力增高16例;小腿肌肉、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处有压痛12例;Homans征(+)、浅静脉曲张9例。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疼痛主诉,下肢出现肿胀,结合患者发病因素等,应高度怀疑DVT;最后行超声波检查或/和静脉造影确诊。

1.2 治疗方法

非手术疗法:包括一般治疗和溶栓疗法,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绝对制动(防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3~4周后逐渐加强功能锻炼。 溶栓疗法: 尿激酶10~50万U(其中10~20万U 8例,20~30万U 5例,30~50万U 4例)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5~7d,总量在200~300万U。经治疗患者患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皮肤颜色逐渐转红润、皮温升高等指标进行观察判断效果,并同时观察有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经上述治疗15例有效,2例效果差,经手术取血栓治疗。

2 结果

17例患者中16例未出现肺、脑栓塞,下肢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经7~19个月随访,临床症状消失,效果满意。其中1例后遗难以治愈的静脉性溃疡。

3 讨论

静脉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是DVT发病的三大关键因素。内科长期卧床患者,肢体活动少,下肢静脉血流处于缓流状态;高龄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病、内分泌代谢病等基础性疾病,机体本身也存在血液高凝、血流缓慢,而严重创伤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这些都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

典型的急性期DVT诊断主要根据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有沉重感、局部疼痛等症状及组织张力增高,在小腿肌肉、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处有压痛;Homans征(+)等一般都可以作出临床诊断,最后诊断需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静脉造影,对诊断下肢近端DVT的特异性高达98%,且无创伤。目前广泛应用于DVT诊断,但其最大的不足是对亚临床状态DVT和小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性较差。静脉造影是公认的“金标准”诊断方法, 尽管有需要搬动,有一定的创伤、不易被患者接受等缺点,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但对于一时难以确诊的患者来说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本组17例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14例确诊。其中3例不能确诊但高度怀疑加用静脉造影。因此,作者认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基本能明确诊断,对有高度怀疑而不能最后确诊,采用静脉造影检查是合理的。

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的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和早期功能锻炼, 是传统预防治疗的主要手段,它使血栓紧密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绝对制动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一般离床约20~30cm,高于心脏水平,膝关节安置于15°屈曲位。溶栓治疗疗效肯定,尿激酶是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能激活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酶,此酶可水解纤维蛋白成为小分子多肽,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但在给药剂量、途径和疗程上均有争议,有待不断研究和完善,目前经患肢外周静脉与区域性静脉途径是比较公认的。本组17例患者经传统治疗方法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经治疗15例有效,2例效果差,改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肢DVT,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此时血栓与静脉壁机化粘连、炎症反应程度越轻、静脉内膜破坏越轻、继发血栓形成越少,否则因血栓机化,广泛静脉内膜损伤,静脉与周围组织粘连等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4]。DVT后经积极治疗,最后常部分或全部再通。但纤薄的瓣膜仍固定在侧面的机化血栓中,结果是深静脉系统可形成部分或全部失瓣膜状态,出现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性溃疡,这是DVT后遗症的病理基础。本组有1例车祸至多发性损伤,处于深昏迷,左下肢髂股静脉广泛性血栓形成,早期未及时发现,后虽经积极的处理,但仍后遗难以治愈的静脉性溃疡,教训深刻。

参考文献

1 张柏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和预后的几个问题.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