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云的作文

描写云的作文

描写云的作文

描写云的作文范文第1篇

描写天上的云

傍晚,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千奇百怪的云彩。有的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在草地上奔跑;有的像一只凶猛的老虎在森林里找东西吃呢;有时像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在天空中吃着美味的松果;有的像一朵美丽的在天空中开放着;还有的像一位姑娘在一个静静的教室里认真地写字。刚刚还是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转眼间就变成了一阵可怕的龙卷风;明明是一个帅气的小男孩,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一盆清香的兰花;你刚才看到的是一只青色的青蛙,可一眨眼它又变成了一匹白色的骏马。天空中的白云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

描写云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章法美;形象美;语言美

《张中丞传后序》是韩愈的“杂著”名篇,热情地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死守睢阳、顽强抗击安史叛军的英雄事迹,高度肯定了他们“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有力驳斥了对英雄的造谣中伤,显示了作者反对藩镇割据、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立场,表达了他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它历来为人所称道,具有多种审美特质。

首先是叙议结合,章法美。

本文前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而有融汇贯通之妙,这首先是因为作品有着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为这一主题服务。作者强烈的爱憎贯穿于文章的始末。议论时感慨愤激,不能自已,叙述处,情注笔端,动人心魄。本文的议是一种抽象的叙,通过议论,睢阳保卫战的情景,概括地呈现于读者的眼前;本文的叙则堪称形象的议,英雄壮烈献身的事迹,就是对形形诬蔑的有力否定和对造谣中伤者的无情鞭挞。文章从第三段的议论,很自然地转入第四段的叙述,毫无突兀之感,颇得力于作者使用的金针暗度的手法。在上段的议论中,作者指出,必须追究“相环”于睢阳城的“擅强兵坐而观者”的责任,在下段的叙述中,即以贺兰进明“不肯出师救”的例子证明实有其事,并寓严厉的遣责于形象的描写中。前后衔接之紧密,可谓天衣无缝。文章的前半部分虽然侧重于议论,但议论中亦有简要的叙事,体现出夹叙夹议的特点。如作者写道:“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这基本上是叙述,但含有议论的成份,强调许远与张巡都是坚强不屈而成就了功名的,所不同者,只不过就义时间有先有后而已。下文“远诚畏死,何苦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及慷慨激昂之议论,其中也包含有对许远等竭力奋战、宁死不降的史实的叙述。总之,叙议结合之紧密,在文中已达到了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程度。本文章法之浑成,还表现为全篇注意扣住开头所提到的缺憾做文章以及前后呼应得十分巧妙自然。作者在篇首说:“得李翰所为《张巡传》”,“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缺者,不为许远立传”,后文即以大段篇幅展开议论,带出许远让位授权,与张巡一起死守睢阳的事迹,篇末又作了“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死时年四十九”的补充,巧妙地为许远立了传。而南霁云的事迹和张巡的轶闻,亦所谓“尚恨有缺者”,篇中均刻意加以描写。文章前幅议论至感慨处,作者叹息道:“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未幅则述及于嵩被杀、含冤而死的不幸命运,可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本文以“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发端,而以“张籍去”收结,末段的轶事均出自张籍之口,前后关联,遥相呼应,构思甚为巧妙。

其次是场面生动,形象美。

本文通过若干精彩场面的描写,刻划英雄的形象。其中,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描写最脍炙人口。贺兰不肯出兵,爱霁云勇敢豪壮,有笼络其为已效力之意,设酒席宴请霁云,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辞、拨刀断指和抽矢射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场面之生动,形象之传神,均可与《史记》中的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描写相媲美。作者重视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刻划。南霁云在贺兰宴会上的讲话,文中是这样描写的:“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三个“食”字,顿为两层,显得强调而有力,加上两个“虽……不……”句式的连用,将南霁云时刻挂念着围城中父老和同伴们的心理、赤诚报国不图个人好处的品质,生动地刻划了出来。至于“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的动作描写,体现出霁云刚烈无比的气概和激愤难抑的感情,令人触目惊心。而在义愤填膺地抽出箭来奋力射向佛塔之后,霁云发出的豪壮誓言更是掷地有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在这段笔酣墨饱的文字里,作者还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描绘英雄光彩照人的形象。贺兰进明可耻的居心与卑鄙的行径,衬托出南霁云的磊落胸怀和高尚品德;“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的表现,衬托出南霁云拔刀断指行为的壮烈感人,而作者“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的插叙,将霁云射塔明志的豪壮举动,衬托得如在目前。本文中,关于张巡就义时的场面描写也很动人:“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通过对张巡言语、神态的描写和以众人的动作、表情相衬托,睢阳保卫战的领导者在部属之中所享有的崇高威望、从容镇定的气度和视死如归的可贵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名片展现。

作者对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个英雄人物的刻划,有相映生辉的特点。许远授权张巡而自居其下的记叙,既表现张巡勇于承担杀敌守城的重任,又体现出许远的宽厚谦逊和一心为国。张巡呼霁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霁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这一呼一答的描写中,既可看出张巡的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和对部下的真诚爱护,又可看出霁云对张巡的崇敬信服、言无不听和想保存力量、伺机复仇的心理。至于张巡的博学强记、文思敏捷等轶事描写,虽然跟关系到国家命运的你死我活的战斗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从另一侧面,丰满了人物的形象,把英雄有血有肉的个性刻划得更加全面、生动,更显得真切感人。

第三是充满气势,语言美。

韩愈重视语言的创新,学习古人的文章,他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本文以“授之柄而处其下”这一形象而新颖的文笔,形容许远让出主帅的位置,而甘愿听从张巡的指挥,写出他那阔大的襟抱。在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谬论时,作者用“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与“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两个尽人皆知的事实,作生动的比喻,一下子就说清了道理,足使小人语塞。形容睢阳城周围有众多见死不救的将领时,作者写道:“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相环”二字,可谓简炼至极,形象至极。文中说:“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这是化用《论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p198之意。至于“外无蚍蜉蚁子之援”,巡怒,“须髯辄张”等描述,者极为生动或传神,体现出韩愈锤炼语言的深厚功力。在《答李翊书》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2]( p54)本文就韩愈颇有代表性的气盛言宜之作。通篇怒斥小人的谬说,表彰殉国的英雄,以长短交错的句子,抒发起伏不平的情感,气势淋漓,震撼人心。如“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数句,寓对称于参差之中,慷慨激昂,行文似决堤之水,奔流而下,充满了无比旺盛的气势;“一城”与“天下”,“千百就尽之卒”与“百万日滋之师”的鲜明对比,突出了英雄们坚守睢阳的极度艰难与巨大贡献。使人们对英雄的伟大功绩不能不生出由衷的敬意。 整理

参考文献:

描写云的作文范文第3篇

侧面描写,即不正面描写所要写的人或物,而是通过对与之相关的他人或他物的描写来衬托所要写的人或物,也称为烘托,即“烘云托月”之意。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可见通过侧面描写可以更好地达到表达效果。显然,侧面描写有时能使人物、主题更加形象和深刻,从而使文章十分耐人寻味。

侧面描写按性质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类。正衬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做陪衬,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做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

【技法指导】

1.景物衬托,用写景来烘托人物的特征。

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与人有关的景或物。《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里有一段景物描写是这样的:“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这段景物描写很好地渲染了环境,衬托出了会见时的融洽气氛。

2.人物烘托,以他人来表现人物的特征。

意即写此人实为衬彼人。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一文对罗敷外貌美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写罗敷之美,但不是从正面描写,而是扣住旁观者的神态动作从侧面加以烘托,写罗敷美到了极点。

3.人物反衬,与他人比较衬托描写对象。

如《荆轲刺秦王》一文中,为塑造刺客荆轲这一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同时还塑造了另一个刺客秦武阳,他见到秦王,在将献图时,竟然吓得“色变震恐”,而荆轲泰然自若“顾笑武阳”,并“前为谢”。在这里,徒有虚名、外强中干的秦武阳有力地衬托了荆轲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这就是用了反衬法。

4.以物衬物,以他物来表现描写的景物。

朱自清在《春》里写春花时,突出了春花的繁茂,花儿竞相开放,使作者自然联想到:“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一句就是侧面描写,突出了花的繁茂。

5.综合衬托,多角度来表现描写对象。

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几种侧面描写的方法综合使用。

林嗣环在《口技》中,为了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就成功地使用了多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当艺人摹仿发生大火的情景时,观众的反应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以观众的反应衬托口技人技艺的高超,这是以人衬人,是正衬;演出结束时,写舞台上的布置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里是以道具的简单反衬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这是以物衬人,是反衬。

【典例分析】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分析]这是以船行速度之快衬托水流速度之快,比直接交代水的流速更生动,更具体可感。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分析]在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精彩弹奏后,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

3.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分析]这里描写了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这种恰到好处的美也许只有在侧面描写时才能表现,如果用正面描写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4.翠竹夹路,苍苔满地,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曹雪芹《红楼梦》)

[分析]本句写的是黛玉的住所,虽寥寥几笔,着墨不多,却使人感到主人公的孤高自许,不同凡俗。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分析]作者以游鱼衬托水的清澈,虽没有一字一句写水,可是读者却能从潭中鱼儿看出水清如镜,产生“水尤清冽”的真实感觉,收到了从正面描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分析]以正衬,以牡丹反衬,有力地突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7.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着,――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蠢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高尔基《海燕》)

[分析]文段中以海鸥、海鸭、企鹅的胆怯和惊慌失措衬托海燕的英勇乐观,以及用海面上的恶劣环境衬托海燕的战斗雄姿。

【实战演练】

1.请欣赏《红楼梦》第四十回中的片段,找出文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思维拓展]这里描写的是一副“群笑图”,直接写笑的就是正面描写,通过其他的动作、神态等来表现人物在笑就是侧面描写。

2.“我从没离开过父母,但今晚父母有要事不能回家。”根据此情景进行一个片断描写。要求使用多种描法,其中要有侧面描写。

[思维拓展]从没离开过父母,但今晚父母不在家。人物最大的变化在哪里?当然是心理上的变化。所以,在片段描写里,我们可以以心理描写为主,以其他描写为辅,来表现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心情。同时,还可以通过环境描写等来进行渲染,从侧面表现人物心情。

描写云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景物描写 《白鹿原》 《静静的顿河》

《白鹿原》在景物描写上,采取的写作思路是注重故事情节,淡化描写;注重精简,淡化渲染;实通常将景物描写融于叙述之中。又不让景物描写阻滞或间断故事情节的叙述,而是使之服务服从于叙述的需要。作者将传统的绘画手法移植到写作技巧里,这使得《白鹿原》的景物描写显得极其节制非常简约,如《白鹿原》中的一段景物描写:“田野已经改换过另一种姿容,斑斓驳杂的秋天的色彩像羽毛一样褪尽荡然无从了,河川里呈现出喧闹之后的沉寂。灌渠渠沿上堆积着刚刚从田地了清除出来的包谷秆子。麦子播种几尽尾声,刚刚播种不久的田块裸漏着湿漉漉的泥地,早种的田地已经泛出麦苗幼叶的嫩绿。秋天的淫雨季节已告结束,长久弥漫在河川和村庄上空的阴沉和沉闷已全部廓清。大地简洁而素雅,天空开阔而深远。”②这段描写除了第一句有一个比喻,其他全是素净的简洁的描写。前边一句总括性的描写,中间几句分别描写了三个近景描写,最后又是简练地对天空和大地进行了远景描绘,总体看来,简洁明丽好比一幅乡村风景画,给人一种舒心悦目的美感。又如,第十六章写白稼轩与鹿三铡草:“切断的苜蓿草齐刷刷扑落到脚面上,散发出一股清香的气味,从土打围墙上斜泄过来的一抹夕阳的红光照在主仆二人身上。”(第266页);我来自农村,对这一段描写有深刻的体会,柔和的阳光、清香的气味、嚓嚓的切草声、气力的展示,美啊;第二十章写鹿三杀小娥,走进村巷是“月亮已经沉落,村巷一片漆黑”(第351页)。可以说,实对农村的景物描写很有独特的体验,静夜的村乡总能净化心灵的污垢,但也滋生污秽与邪恶。从上面的引文我们可以看出《白鹿原》的景物描写优美而简洁,紧紧附丽于故事情节的叙述,对于叙述的节奏有很好的把握,没有影响、阻断情节的叙述流畅极其叙述话语的转换与休止间歇。

与《白鹿原》的景物描写的节制、简洁取胜相反,《静静的顿河》的景物描写则采取浓墨重彩,华丽繁复,景物的描写常常阻断叙述的脚步,形成巨大的休止性间歇。肖洛霍夫继承的是俄罗斯小说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的优秀传统。这种传统是源远流长的。比如,普希金、托尔斯泰等大师都曾对大自然不厌其烦的赞美过。《静静的顿河》凝重、悲怆的景物描写,如荡气回肠的交响曲,为整个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展示,构设出苍凉的黑色背景。如《静静的顿河》第一部中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顿河干旱的夏夜的描写就是这样:“那种一到夜里就吹来的沉闷的暑热,布满黑云的天空,轰隆隆的雷声,闪电空打不停,猫头鹰恐怖的号叫划过夜空”(第198页)――这是自然界的描写,这段景物描写造成了一种浓郁的氛围,即战争即将到来时的紧张、恐怖气氛。这种浓郁的战争气氛不仅影响作品中的人物,也影响读者,从而在读者的心理产生一种共鸣。“珂晒沃依和‘丁勾儿’直到第二天夜里才从卡耳跟斯走出来。雾气弥漫了草原,在山谷中盘旋,往深沟里钻,遮蔽住断崖的斜坡。被云雾弥漫着的土岗闪着亮光。鹌鹑在嫩草当中鸣叫。月亮在高高的天空中飘着,很像是丛生着芦苇和榛子的池塘当中的一朵熟透了的小小的睡莲花。”(第970页)

《静静的顿河》的景物描写,与《白鹿原》的景物描写相比,具有更为强烈的抒情性,更注重调动比喻等修辞手法,对描写的对象进行大量的叠加性的修饰,借以赋予景物描写一种整体的隐喻功能和象征意义,以自然景观与人物的心理达成默契,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着人物心情的喜怒哀乐。《静静的顿河》里当娜塔莉亚得知葛利高里又回到旧日的情人那儿去的时候,内心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起初她压抑自己的痛苦,然而在伊莉妮奇娜的询问劝慰下,就像一根导火线。使她积聚的全部痛苦爆发出来,转化为强烈的悲愤之情。正当她呼天抢地地诅咒着葛利高里:“主啊!把他打死在战场上吧!主啊!惩罚他吧”的时候,仿佛这种悲愤痛震惊了上苍似的“一团一团的黑云从东方爬了过来,雷声低沉到轰隆隆响着,刺目的白色闪电曲曲折折到穿过陡立的云顶,顺着天空划过”,风“怒吼着从草原上刮过”,“黑云片被旋风吹得直立起来”,“雷声干燥地在草原上空爆炸了”,暴风雨来了。这里暴风雨的来临恰当传神地表现了娜塔莉亚内心的痛苦,好像雷雨和人心中的风暴在互为比喻,因而,娜塔莉亚内西内地苦闷,她对自己命运的不平,对葛利高里的诅咒,她那内心激烈的动荡、痛苦、愤懑之情。在暴雨的肆虐下,在狂风怒吼、电闪雷鸣的自然景象前,才显得更加撕人心肺,更有悲剧色彩。无怪乎伊莉齐娜一刹那流露出了迷信恐怖的神情望着娜塔莉亚内西,“她觉得儿媳妇在这种在半天空涌现的、蕴藏着暴风雨的黑云的背景上,好像变得非常陌生和非常可怕了。”作者很好的把人物的心里感情用景物叙述了出来。“融情于景”,真不愧为文学重量级的大师。

在许多小说作品的景物描写中,许多作家常常着意宣染凸显某一种色调,那么它就可以显示出作者的某种深层的精神特性和情感色彩。正如沃伦所说:“背景也可能成为一个人的意志的表现。如果是一个自然背景,这背景就可能是意志的投射。”《白鹿原》的整体色调是白色;而《静静的顿河》的基本色调则是黑色。肖洛霍夫比实更加充分地利用了景物的色彩在特定情感方面的作用。在《静静的顿河》里,随处可见他对黑色的浓抹重涂,显然他想借以强化作品的悲剧意识,在这部史诗中,一切触目所及的物象,几乎都染上了浓重的黑色。

总的看来,无论是实的月色雪光,还是肖洛霍夫的天黑地暗,彰显的都是权利的斗争的残暴和人战的无情与可怕,包含的都是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人感受的都是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悲剧体验,不同的是,《白鹿原》的月光和雪景,更显凄凉,流露出一腔乱世伤时的无奈与小人物无法扭转社会乾坤的叹息,肖洛霍夫的黑色的悲怆,则显示出那种云愁雾惨、暴风骤雨般的情感,荡气回肠的是激烈的悲剧冲突,其中有俄罗斯民族实现社会正义反对暴力的使命感,体现着俄罗斯文学在宗教精神的引导下的伟大的人道主义传统和现实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静静的顿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865.

描写云的作文范文第5篇

编者按:散文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命题点多,一直是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选文的“宠儿”。

散文主要有托物言志、议论明理、叙事等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各自相对独特的写作思路、写作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散文,命题者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本期将按散文类型组织文章,希望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散文阅读题。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象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类散文,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具体之物的特征,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志趣愿望的散文。

从内容上看,托物言志类散文主要有托物喻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形式。

近六年,在湖南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只有2009年出现了托物言志类散文――《云南看云》,该文是湖南本土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作品。针对这篇文章,命题者设计了五个题目:

16.“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句中“俨然”的含义是_____;就文章结构而言,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

17.作者希望“我们”也“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

这几个题目涉及理解词语的含义及作用、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章表达技巧、概括“物”的特点、归纳“志”的含意等考点。

对于托物言志类散文阅读题,考生可以考虑以下答题策略。

1.抓住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概括“物”的主要特点

托物言志类散文中的“物”通常是某些具体的植物、动物、物品等。这些具体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考生既要明确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又要联系外部环境,把握物象的内在品质。要全面准确地概括出“物”的特点,考生一方面要抓住那些生动形象描写“物”的特征的词句,特别要善于提取描写“物”的句子的修饰语,通过分析加工,从而把特点提炼总结出来,另一方面要善于抓住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句来概括“物”的特点。

例如前面提到的第19题,前一个问题考查的是概括“物”的特点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考生要找准相关段落。综观全文,第三段集中写了云南的“云”的特点。其中有两个句子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云南的“云”的主观感受:“云南的云给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色调出奇的单纯。”考生把这两句中的关键词“素朴”“单纯”抽出来,就可以归纳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

2.抓住议论抒情语句,归纳“志”的主要内容

托物言志类散文往往把要抒发的情感和想阐发的思想,借助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一般来说,作者所描写的事物或物品并非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要求考生通读全文,了解“物”的特征,抓住议论抒情语句,理解作者所言之志,即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在托物言志类散文中,所托之物大多被赋予象征意义。理解了“物”的象征意义,也就基本把握了文章所要表达的“志”。

怎样才能准确把握所托之物的象征意义呢?

第一,要全面分析文中对所托之物进行描写的句段,特别是那些细节描写的句子,从而概括出“物”的特征。

第二,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第三,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物”的象征意义。《云南看云》一文中的“云”就有象征意义,因此命题者在第19题的第二问要求考生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象征意义。

要理解“云”的象征意义,考生首先要了解“云”的特征,这一步在前面已经完成。其次,找出关键的议论抒情句。这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四段,如:“……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地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就为的是这战争背后还有个庄严伟大的理想,使我们对于忧患之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我们责任那么重,那么困难,所以不特多数知识分子必然要有一个较坚朴的人生观,拉之向上,推之向前,就是做生意的,也少不了需要那么一份知识,方能够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放在同一目标上,分途并进,异途同归,抗战到底!”

考生还要看到文末注明这篇文章写于1940年,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在战乱中讨生活。

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云南的“云”的象征意义就可以归纳为“始终坚守一个庄严伟大的理想――把个人的发展统一到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同一目标上,抗战必胜(抗战到底)”。

3.结合文章主旨,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作家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为了让考生品味散文美的语言,理解词语的含义自然成了高考语文试题中一个重要的题型。

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最重要的是常常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