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雨巷戴望舒

雨巷戴望舒

雨巷戴望舒范文第1篇

众所周知,任何文章的结构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诗歌也不例外。要清楚理解《雨巷》的主题,就必然要了解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雨巷》约作于1927年夏天。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无数共产党和革命者遭到了屠杀,诗人因加入共青团也遭到通缉。诗人从飞腾起来的理想,几乎淹没于残酷的现实,其内心苦闷仿徨,但仍心存希冀与理想,只不过这种希冀与理想是渺茫和缥缈的。《雨巷》便是诗人在革命低潮时期的一种忧郁和苦痛的复杂思绪的抒写,反映出大革命失败后以作者为代表的部分青年的压抑心情。

戴望舒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擅用象征手法进行意象的摄取。诗人笔下那位匆匆相逢又相散的姑娘,显然有象征意义,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诗人心中高洁、美丽的理想,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姑娘一样,可望不可即,难于把握,给人短暂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眷恋和无限的怅惆、缠绵。

丁香姑娘也可以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佳人,她妩媚、冷漠而高傲。诗人在此时此刻,希望逢着这样一位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以慰藉自己的孤独和彷徨。

那么,戴望舒是怎样根据这一主题来安排《雨巷》的结构呢?

《雨巷》共七节,诗眼是“愁怨”,全诗紧扣“愁怨”展开。

第一节,写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第二节,写姑娘的出现。体现诗眼的词是忧愁、哀怨、彷徨。

第三节,写姑娘默默行着向我走来。体现诗眼的词是冷漠、凄清、惆怅。

第四节,写姑娘走近。体现诗眼的词是静默、太息、凄婉迷茫。

第五节,写姑娘走远。体现诗眼的是静默,并用“颓圮的篱墙”烘托诗眼“愁怨”。

第六节,写姑娘的消散。体现诗眼的词是太息、惆怅,并用“雨的哀曲”烘托诗眼。

第七节,写姑娘消散后,我希望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又一次从我身边飘过。

第一、第七节首尾照应,强化我的希望。重叠反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彩。

第二、三、四节,写诗人正面与那位梦幻般的姑娘相逢。第五、六节,则是诗人回转头来,目送那从身边飘过的女郎远去,一直到消失。这五节诗分为两个层次,按“远―近―远”的空间顺序行文。

据此,《雨巷》的空间结构思路是非常明晰的,即:我的希望――逢着一个姑娘(1)―姑娘彷徨出现(2)―姑娘向我行走来(3)―姑娘走近(4)―姑娘走远(5)―姑娘消失(6)―强化我的希望――飘过一个姑娘(7)。

雨巷戴望舒范文第2篇

戴望舒原名叫戴梦鸥,戴望舒的诗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戴望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政治和爱情作理想主义的苦苦追求,但其结果,却是双重的失望。所以,在他的诗里,多带有伤感的情感,这一份孤独融入到诗里,让人禁不住的心灵触动。

作为杭州人的戴望舒,也有一份江南人的细腻之美。戴望舒写的诗,都带有浓浓的颓废与伤感之情,形成了特有的韵味,戴望舒也被世人所称赞。

戴望舒的《雨巷》是他最出名的诗,这是一首好的抒情诗,也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读过《雨巷》,不禁让我思绪膨胀,那种哀怨、那种凄清、那种惆怅…脑海中浮现出朦胧的画面。“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在这首诗中,我独爱着一句。它带给我深思,给我的想象装上翅膀。想象起当时的忧郁环境,诗人独自漫步在小巷中,心便宁静了,身边凉丝丝的,斜斜的雨丝打落在油纸伞上,无助的彷徨,漫步在这落寂的小巷中,直到后来遇见了那位丁香一般,令他记忆深刻的姑娘。因此,戴望舒也被世人称为“雨巷诗人”。

雨巷戴望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雨巷》情感;想像;节奏;筋肉感觉

收稿日期:2007―11―25

作者简介:徐秀(1971―),女,山东省枣庄市人,曲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雨巷》一经问世,在文学界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时隔数载,如今《雨巷》仍散发着它独具的色彩,令一代又一代人心旌摇动,荡气回肠,它的魅力何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本文试图从朗诵的角度对《雨巷》再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引向情感

诗歌无论它内在的含义有多么抽象、朦胧,它终归还属于“情”。朗诵时,只有引向情感,主题的深刻性、目的的准确性、愿望的迫切性、对象的交流性才可以负载在有声语言中实现由己达人的意图。

李渔云:“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时代此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情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来自于对诗歌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真挚感受。

1. 忧郁

戴望舒生前共出了四本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与《灾难的岁月》。一走进他的诗歌世界,你会感到一种忧郁扑面而来,几乎弥漫于诗人创作道路的始终。这不仅与诗人所处的时代和具体生活环境有关,更与戴望舒独特的气质有关。尹在勤先生认为:气质对诗人的观察体验、意态倾向、艺术风格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按气质分类,戴望舒应该属于抑郁质兼黏液质类型,这就使他不能像郭沫若那样进行热情洋溢地呼喊与痛快淋漓地抒写,而只能“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他以幻想为真实,以忧郁为美丽,用朦胧的意象来宣泄积淀在心底的感伤和郁闷。

《雨巷》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诗人在绵绵细雨中忧郁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然而,“丁香姑娘”内心也充满了“冷漠”、“凄清”与“惆怅”,最后,她“哀怨又彷徨”,“像梦一般地走近这雨巷”。

2. 孤独

据赵聪、郑择魁的传记记载,戴望舒于1926~1927年因遭通缉曾匿居于施蛰存家中,深深爱上了施的妹妹比他年轻好多的施绛年。当时施绛年俊秀活泼,不谙世事,与戴忧郁内向的气质截然相反。戴因小时天麻造成面部疤痕,追求施绛年时有强烈的自卑感,加之施绛年在爱的网络中忧郁彷徨,这就使戴陷入了狂热的“单恋”而无法自拔的地步,他时刻有失去施绛年的危机。《雨巷》就是在这种心态下完成的。诗人把诗当作灵魂的出逃王国,在一种超脱的幻象中寻求“苏息、净化。”诗人在诗中刻划了“我”与“她”两种形象,但这个“她”――“丁香一样的姑娘”不论是走近走出,总是“冷漠、凄清又惆怅”,没有情感的交流,没有谈心的欲望。诗人明知爱不可得却依然在绝望中苦苦寻索,依然“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种绝望与希望的哀婉叹息更强化了“单恋者”的凄苦、孤独。

3.希望

如果说诗人是因为追求人类纯真而苦涩的爱走向绝望,这未免过于简单了。绝望一方面取决于主体,另一方面还来源于客体。

《雨巷》产生于1927年夏,正是反革命不久,中国现代史上极其黑暗的年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所造成的白色恐怖,使一部分原来拥护革命的青年“由于方向不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在痛苦中坠入迷惘,在绝望中渴求新的希望。由此,《雨巷》成了黑暗时代的一面镜子,是当时很大一部分进步青年无奈心境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雨巷》不仅是诗人内心忧郁、孤独的象征,而且还是时代苦闷的载体。

“单恋”的痛苦、“前途”的黯淡双重苦难促使诗人由忧郁、孤独到绝望,然而诗人又是理智的,在他看来,绝望不等于灭亡,而是应该继续去追求美好的理想。

朗诵一首“忧郁――孤独、绝望――希望”情感跨度大的诗歌,朗诵者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声音特点和气质特征。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好的歌手总是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气质特征为自己选择歌曲,这样他们的歌曲才会唱得如意、自然、有特色。汉语朗诵也有酷似唱歌的特点,要想真实地传达诗人的心声,朗诵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可勉强为之。

其次,朗诵者要做到真正理解诗和诗人,朗诵时要统筹全局,不可随意停顿,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出《雨巷》的情感魅力。

二、借助想像

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有段精彩的台词:“诗人的眼睛在神奇的狂放的一转中,便能从天上看到地下,从地下看到天上,想像会把不知名的事物用一种形式呈现出来。”想像是诗歌创造的翅膀,也是朗诵诗歌必备的素质,朗诵者也要象诗人一样充分调动想像的能力,把隐省、跨越的部分“体会”出来,尤其要把诗中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通过有声语言再现出来。

朗诵者由《雨巷》的文字语言,由诗人创造的“丁香姑娘”的形象,可以看到、听到、嗅到甚至触到文章符号所代表的诗人内心世界的种种情愫,这是再造想像的过程,下面作一简单的分析:

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写了“我”在窄窄的雨巷中苦苦求索。镜头从远处慢慢拉近,由一把油纸伞看到满脸忧郁的诗人。后三句解释了忧郁的来源,诗人苦苦求索的是一位“丁香般的姑娘”。这一形象既包含了诗人对“她”的追求,也包含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憧憬。朗诵者在这儿要细细品味,要贴近诗人的思想。

二、三、四、五节,写的是诗人创造的“丁香般的姑娘”这个形象。这一象征意象源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以及南唐诗人李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浣溪沙》)。二位诗人皆把丁香结像征人的愁心愁绪,而戴望舒则把丁香想象为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不仅有丁香般的忧愁,还有丁香般的美丽与芬芳,由古诗中单纯愁心的借喻变成隐含着的忧愁的美好理想或者爱情的象征。意象的内涵在更富诗意的想像中大大拓展了。这几节应是诗中最心潮澎湃的部分,它隐含着丁香姑娘的思绪:踌躇不定――同情怜悯――毅然决然。朗诵者在此应做到心中有音乐,心中有感触。

第六节,是“丁香姑娘”的离去给诗人留下的沉重的感受。这种离去是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也是人类最无可奈何的事情。一切的一切如昙花一现,诗人的理想抱负转化为泡影,他已走到了绝望的边缘。

第七节,诗人并没有因理想、爱情的幻灭走向绝境,而是继续带着渺茫的希望在布满泥泞的小巷中寻觅。

三、重视诗味

《雨巷》属于自由诗,它不同于格律诗,因此它在诗的音节数、字节的音步节奏和用韵方面,比格律诗来得自由。也正因为它的自由,在朗诵时我们往往听不出诗行,品不出诗味。如何诵出《雨巷》的诗味呢?

1.了解《雨巷》的形式

戴望舒认为:“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绪,或使诗绪成为畸形的,倘把诗的情绪去适应呆滞的、表面的旧规律,就和削自己的足去穿别人的鞋子一样,愚劣的人们削足适履,比较聪明一点的人选择较合脚的鞋子。”如此说来,戴望舒在《雨巷》的形式创造中不失为一个智者:魏尔伦极力追求的诗的音乐美在《雨巷》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国民歌和西方诗歌重唱的手法在《雨巷》中也得到了印证。

《雨巷》在形式上的创新,被叶圣陶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朱湘认为诗的音节“完美无疵”,“它兼有诗的行断意不断的长处,在章节上比起唐人长短句来实在毫无逊色”。

全诗共七节,每节均为六行,各行字数不等,音节和谐,节奏明快,语句流畅,诗人有意识的在一定间隔后重复一个韵,如“雨巷”、 “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构成了一种回荡往返,摄人心魄的音乐旋律,整首诗像一支迷忽飘离的人生梦幻曲,使人回味无穷。

2.把握《雨巷》的节奏

划出《雨巷》的音步和韵脚,不但能展现出《雨巷》的意境美,而且还可显示出它的音韵美。如此,诗味便如影随形地飘散出来。

3.诵诗要有筋肉感觉

朱光潜认为:“读作品,如果不从筋肉感觉上体会到其中形象的意味,就很难说对作品懂透了,历来在诗文上下功夫的人都要讲究高声朗读,其原因也正是要加强抑扬顿挫的筋肉感觉,从而加深诗文意味体会。”朗诵《雨巷》时,诵者要有筋肉感觉,这样才能诵出《雨巷》的个性。造成有声语言的节奏,并给听者以回环往复的感受。全诗的筋肉感觉是:松弛――紧张――松弛。一张一弛,相映成趣,语流自然跳跃,节奏丰富多彩,情调清晰、明朗。

至此,《雨巷》的情调、语气、节奏便在内外统一、情声并茂中浑然融为一体了。

参考文献:

[1]李渔著,李德原译注. 李笠翁曲话译注【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28.

[2]尹在勤.诗人心理构架【M】.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7. 36.

[3]戴望舒.望舒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5.

[4]卞之琳.雕虫纪历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

雨巷戴望舒范文第4篇

师: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戴望舒的《雨巷》。《雨巷》是诗人的成名之作,因为这首诗,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同时这首诗也被奉为新诗中的经典。那么,这首诗的魅力何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打着油纸伞,走近戴望舒,走进雨巷,领略一下《雨巷》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自由诵读诗歌,谈谈读后的感受。

生:感受到忧伤、伤感、哀伤……失落和惆怅。

三、内容分析

师:老师也有同样忧伤、惆怅、迷惘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一起诵读一下诗歌,老师大声诵读,同学们可以小声诵读,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同时思考一下,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让我们感到如此惆怅失落?

师:诗歌诵读完了,大家能看出诗的内容是什么吗?

生:这首诗好像写了一名男子希望在巷子里遇上他的心上人,但是,最终还是与他的心上人擦肩而过。

生:这首诗虽然写得很凄苦,但感觉很优美,尤其是那个丁香般的姑娘,美丽而不可及,令人伤感。

生:这首诗写“我”在苦苦地追寻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梦幻般的事物。

师:有些笼统,大家能否具体地概括一下诗歌的内容呢?提示:可以依据诗节的顺序,再加上丰富的想象。

师:(点拨)学习诗歌,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想象,通过想象填补诗歌的空白,从而较全面地把握诗歌。

生:诗一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季小巷的图景:小巷曲折而悠长,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小巷里空荡荡的,只有诗人一人在雨巷中独行,透露出孤寂和苦闷之情。他希望碰上一个丁香一样姑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这样一个宛如丁香魂魄所化的“姑娘”,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她终于向诗人走近了,可是,她却没有向诗人打招呼,而只是向诗人投出了一道叹息的目光,然后,像梦一般轻盈而不着痕迹地飘过去了!当她从诗人身边飘过去的时候,诗人看到她的表情是一脸的凄婉迷茫。诗人目送着“丁香姑娘”在雨巷中渐行渐远,等到姑娘走过“颓圮的篱墙”,终于消失在雨巷的尽头。这时只剩诗人一个人呆立在雨巷中,独自彷徨,苦闷、哀怨而又无奈,脑海中似乎还有着姑娘的颜色与芬芳,在彷徨中还期待着哪怕姑娘能够从身旁飘过,惆怅的情感又加深了。

师:想象可以填补诗歌的空白,是鉴赏诗歌的重要的方法。

师:通过你的解读,我们知道了《雨巷》的忧伤,知道了作者的无奈。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忧伤无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或许会有些启发。(显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戴望舒曾与施蛰存、刘呐鸥等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大革命失败后,他遭通缉避难江苏松江,虽精神彷徨迷惘,但不甘消沉,仍执著地探求真理。避难期间结识了施蛰存的妹妹,诗人心里又暗生爱意,但终以失败告终。)《雨巷》就是在如此心境下创作的。

四、情感分析

师:大革命的失败,自身的逃难,情感上的失意,难免会产生一种忧伤、迷惘和苦闷的情感。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表达这种凄美哀伤的情感的?

生:我,姑娘,雨巷……

师:我们分析几个典型意象:我,姑娘,雨巷。

师:在描写这些意象时,作者使用了哪些典型的词语?

生: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 “凄清”“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生: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生:在描写雨巷时,用了“悠长”“颓圮” “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

师:除此之外,还运用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意象“丁香”“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忧愁”……那么,丁香是什么?

生:谈论……(显示: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煜《洗溪沙》

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花白色或紫色。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师:在古诗词中,诗人往往以丁香喻愁。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师: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也与诗人擦肩而过。

师:这些意象具有典型的伤感色彩,请一位同学诵读一下诗歌,能否根据我们的分析诵读出伤感苦闷又无奈的感情。(配乐诵读)

师:读得太精彩了,简直是戴望舒的知音啊!

师:大家也产生了“读”的欲望吧,请大家在音乐声中忘情陶醉地诵读吧。

五、主题分析

师:现代诗歌中的意象除了表达强烈的情感以外,还往往具有象征意义,现在请同学们展开联想,诗中的“雨巷” “我“和“丁香般的姑娘”象征什么?

生:“雨巷”象征了黑暗压抑的现实。

生:“雨巷”象征了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事业陷入低谷。

生:“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生:“我”代表了心事重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生:“我”代表了苦闷的、人生的追求难以实现的知识分子形象。

生:“我”可理解为一个失恋者的形象,这是一首爱情诗,表现了“我”失恋后仍苦苦追寻的执著情感。

生:“丁香般的姑娘”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生:“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诗人理想中的恋人形象。

生:“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等。

师:请同学们以这三个意象为依托,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组合概括三者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归纳诗歌的主题。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生:诗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

生:理解为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理想的追寻的心路历程。

生:……

师: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确实,诗歌的鉴赏就是我们读者再创造的过程。但是任何诗歌的欣赏都不能离开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因此,将这首诗理解为委婉地表现了诗人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却又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我认为这样理解更合理一些。

当然,把丁香一般的姑娘理解成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也未尝不可。每位同学的心中都有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但她不是彳亍在悠长的雨巷,而是行走在亮丽的教室,美丽的校园,宽广的蓝天下。

师:同学们,一位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静默地远了,远了,一条寂寥又颓圮的雨巷留在我们心里 ,一位诗坛上的“雨巷诗人”诞生了。让我们在朦胧的忧伤中再次一起赏读《雨巷》,体悟作者忧伤哀怨。(配乐诵读)

六、结语

雨巷戴望舒范文第5篇

——重读戴望舒的《雨巷》

许多人曾经追索《雨巷》一诗中的“女主人公”——“丁香姑娘”的原型,有人把她理解为戴望舒(1905-1950)的初恋女友,曾与之订婚的施绛年(施蛰存之妹),但此说很难确切地指认。

《雨巷》一诗的写作最迟不迟于1927年夏,而戴望舒寄居施家并狂热地爱上施绛年,则发生于1928年。与望舒相交极深,诗集《望舒草》的序作者杜衡(1907-1964)说:“一九二七夏某月,望舒和我都蛰居家乡,那时候大概《雨巷》写成还不久,有一天他突然兴致勃发地拿了张原稿给我看……他所给我看的那首诗的题名便是《我的记忆》。”①这段话,有两个重要的信息让我们感兴趣:一是《雨巷》写作的时间应是1927年夏或之前数月;二是被公认奠定了其后期写作品格的《我的记忆》一诗的写作时间,与风格迥异的前期代表作《雨巷》相隔竟然如此之近。但是,另一方面,戴与施家本为杭州同乡,1926年戴望舒就与施蛰存(1905-2003)、杜衡共同创办过《璎珞》杂志,完全可能认识施绛年,并在内心深处留下了她的倩影,只是写作《雨巷》时,他尚未向施绛年表白自己的爱情。

读诗向来有一个很大的难题,是像一般的读者那样就诗读诗,单从文本出发理解诗歌,还是应该像专家一样考索它的全部背景材料,对诗歌进行“考古式”阅读?不管怎样,诗歌首先离不开文本,即便如后一种读法,也不能脱离文本说话。就文本本身而言,显然从《雨巷》发表(首发于1928年8月《小说月报》)至今的八十多年来,它已经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印象,这是一首极其美丽极其哀怨的爱情诗,诗中所期待的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似乎存在过,又似乎从未曾出现过,这是一个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人物,因而显得格外动人,格外地惹人怜爱与向往。

读者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阅读印象,与诗歌采用的写作手法显然有极大的关系。许多专家都曾指出,戴望舒早期的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杜衡就曾确切地说过:

“记得他开始写新诗大概是在一九二二到一九二四那两年之间。”②

“可是在当时我们和谁都一样,一致地追求着音律的美,努力使新诗成为跟旧诗一样的可‘吟’的东西。”③

“一九二五到一九二六,望舒学习法文;他直接读了Verlaine,Fort,Gourmont,Jammes诸人底作品,而这些人底作品当然也影响他。”④

“在望舒之前,也有人把象征派那种作风搬到中国底诗坛上来,然而搬来的却正是‘神秘’,是‘看不懂’那些我以为是要不得的成份。望舒底意见虽然没有像我这样绝端,然而他也以为从中国那时所有的象征诗人身上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出这一派诗风底优秀来的。因而他自己为诗便力矫此弊,不把对形式的重视放在内容之上;他的这种态度自始至终都没有变动过。他底诗,曾经有一位远在北京(现在当然该说是北平)的朋友说,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这样的说法固然有太过,然而细阅望舒底作品,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倒的确走的诗歌底正路。”⑤

《雨巷》诗情的古典作派是一目了然的,与晚唐诗或宋词中的婉约派极为相似,连使用的主要诗歌意象“丁香”或“丁香结”,也有人考证来自于古诗,如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至于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字形上的图画感,则多有宋“词”的味道。诗歌中长短句(极长的句子一般裁为短句排列,如诗的第一节,实际上只有两个句子,每一句裁为三句)、排比句的运用很多。复沓的韵律形式,包括词语的重复、短语的重复、句子的重复、段落的重复,双声(如“芬芳”、“彳亍”、“凄清”、“惆怅”、“迷茫”)、叠韵(如“忧愁”、“彷徨”、“默默”)的词语大量使用。在用字时,甚至特别讲究字形上的特殊画面感及其情绪传达,如“彷徨”、“寂寥”、“愁怨”都有相同的部首,形成视觉上的连续性和情感上的连绵感;“彳亍”则几乎是同一字的变异写法;“冷漠”、“凄清”等词则因其多“水”,而形成一种特别柔美、凄婉之感。所有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诗歌的特殊情境和艺术气氛,试读之下,朦胧、迷茫之情油然而生。但是,此诗尽管使用了许多表达凄清、忧愁的词语,总体情境却并不特别的哀怨,这一方面因为全诗只是表达一种“希望”(诗的最后一节仍然表达的是“希望”),并没有彻底地陷于绝望,另一方面与全诗押ang韵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专家曾指出,ang韵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感觉。此诗之韵脚,恰恰校正了许多哀愁的情绪,达至某种平衡。

相关期刊更多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

气象教育与科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