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雨巷诗人

雨巷诗人

雨巷诗人

雨巷诗人范文第1篇

要寻找那个走出“雨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首先要了解“雨巷”在诗歌中的地位及作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寻找到那个走出“雨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诗人戴望舒创作《雨巷》时年仅二十一岁,诗人因此也获得了“雨巷诗人”的封号。但是文学界对这首《雨巷》的评价并不统一。卞之琳评价《雨巷》这首诗歌是“浅易浮躁”,而叶圣陶对这首诗歌却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那么,在分析这首诗歌的音律和谐美之外,应该如何看待这首诗歌的内容。此外这首诗歌如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册的重要篇目,因而深入挖掘文本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笔者将从“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转变入手,从这首诗歌凄美哀伤的格调中,挖掘出积极希望的精神态度,从包含希望的角度对《雨巷》这首诗歌做出新的解读。

一、“雨巷”的象征意义

“雨巷”是全诗的背景,因而解读“雨巷”的象征意义对理解“丁香一样的姑娘”有重要作用。象征是“靠联想等关系提示某个或一些特定精神内容的语象。”[1]因而解读《雨巷》这首诗歌中“雨巷”的含义,对理解整首诗歌有着重要意义。诗人戴望舒出生在浙江杭县的大塔儿巷,他家附近的小巷相互交错,是年幼的诗人上学时的必经之路。因此,诗人对雨巷的外部特征十分的了解和熟悉。那么诗人笔下的“雨巷”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呢?这要与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相关联。《雨巷》这首诗创作于1927年的春夏交替之际。1927年2月,诗人在组织宣传大革命的时候,被国民党右翼分子传为“共产党在捣乱震旦大学”。一次戴望舒和几个同学准备去开会,会场遭到破坏,戴望舒等人也被捕到租借地巡捕房,后经保释释放。但没过多久,国民党突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无数共产党人惨遭迫害,戴望舒也在国民党的追捕名单之列。而《雨巷》这首诗歌,就是诗人在江苏松江避难时创作的。因而诗人在这首诗歌中写到“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可见,诗人笔下的“雨巷”阴暗潮湿、悠长凄清,正和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所以,《雨巷》这首诗歌中的“雨巷”正象征着诗人当时所处的困境。

二、走出“雨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歌中另一个重要的意象,诗人花了众多的笔墨对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进行描写,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诗歌内容的发展,“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雨巷的意象是流动的,意境也是流动的,这种流动的象境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2]

(一)“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愁怨的化身。诗歌的第二和第三小节中写到“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这两个小节对这位“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外形、内在品质及整体气质都进行了细致描写。在这两个小节中,读者可以看出“丁香一样”的姑娘,像丁香一样的静雅,而且诗人用通感的手法写出了她有着高贵的品格,但这个姑娘是忧郁而哀伤的。这样一个美丽高贵的姑娘撑着油纸伞徘徊在灰暗潮湿的雨巷中,就显得更加楚楚可怜,让人心疼。

(二)“丁香一样”的姑娘走出了“雨巷”。如果诗歌的第二和第三小节是诗人看到的刚出现的姑娘,对她在远处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那么诗歌的第四和第五小节,便到了高潮部分。这时候,“丁香一样”的姑娘由远及近的走到了“我”的身旁,正如诗人所料想的那样,这个姑娘像丁香一样的哀怨,连眼神都像是在叹息。这个姑娘看起来是这样的“凄婉迷茫”。但到了诗歌的第五小节,“丁香一样”的姑娘发生了出人意料的转变。诗歌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只是在“我”的身旁飘过,没有与“我”交谈,也没有在意“我”这个“同病相怜”的人,“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从我的身旁飘了过去,走到了破败的篱墙旁边的时候,便走出了这“雨巷”,消失了。“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中有两个重要的意象需要仔细解读,一是“篱墙”,二是“雨巷”。墙本身代表着障碍、阻隔,但这里的“篱墙”倒坍了,也就是说诗歌当中的这条“雨巷”是有出口的,而这个出口就在篱墙倒坍的地方。此外,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论述过,诗歌中的“雨巷”意味着困境,那么,“丁香一样”的姑娘“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也就意味着她找到了这条悠长的“雨巷”的出口,走出了困境。而走出“雨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震撼,姑娘的形象在“我”的心中便开始发生了转变。

虽然“丁香一样”的姑娘走出了“雨巷”,但是“我”还在继续的关注着她,“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叹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我”看到在雨幕中,“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身影完全消失了,消失了的甚至还有“她的叹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在这里,诗人用了“甚至”一词,表明“丁香一样”的姑娘离开了“雨巷”。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震撼,这时候,这个走出“雨巷”的姑娘已经不是那个“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的姑娘了。走出“雨巷”的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她虽然有着很多的愁苦,但是她坚强果断的走出了这条“雨巷”,成功的摆脱了困境,而此时,诗歌中的“我”还在“雨巷”中徘徊。与走出“雨巷”的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相比,我就显得有些胆怯而不够坚毅。

(三)凄美的基调中包含希望。诗歌采用复踏的形式,使整首诗歌意蕴悠长。诗歌的第一小节和第七小节几乎一样,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却是完全不同的。诗歌的第一小节,在困境中彷徨的“我”内心十分的孤独困苦,因而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和“我”一样哀伤、忧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我”希望能从这样的一个和“我”同病相怜的姑娘身上找到慰藉。但这个姑娘却出乎“我”的意料,她虽然哀伤忧郁,但绝不自怨自艾,“我”看到她走出了“雨巷”。这个像“丁香一样”柔弱的姑娘走出了“雨巷”,震撼了“我”的心灵。所以,在诗歌的最后一节中,“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里的那个姑娘,已经不是诗歌的前三节中所描述的那个和“我”一样彳亍的姑娘了,现在的她在“我”的眼中虽然也有许多的愁苦,但她比“我”坚毅,比“我勇敢”。“我希望飘过”的,就是这样一位坚毅勇敢,虽然看起来是很忧愁、很柔弱的姑娘,我希望她能够出现,震撼“我”、激励“我”走出“雨巷”。

参考文献:

[1]赵毅衡.重访新批评[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129

雨巷诗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死水雨巷比较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34

《死水》和《雨巷》自发表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广为传颂之名篇。将这两首诗作一起编入教材,不是偶然的,不仅仅因为这两首诗是名人名诗,更在于这两首诗代表着新诗产生以来并驾齐驱的两大诗体:新格律诗和自由。这两首诗都写于20世纪20年代大革命前后。

一、两首诗表达的主旨

《死水》写于1926年4月。作者用“死水”这一意象来象征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用“绝望”的“死水”来表达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诗人竭力用华丽的辞藻修饰丑恶、肮脏的东西,其目的是要在丑和美的强烈反差之中,让人们倍觉丑的可憎可恶,只有消灭丑恶,才能到达一个美的世界。这就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批判。

《雨巷》发表于大革命之后。那时,整个中国正处于非常恐怖和黑暗的1928年。在这种情况下,《雨巷》的问世,除了诗人早年生活触发外,更是他在革命的低潮时期,躲进小楼,躲进“雨巷”的一种忧郁和苦痛的复杂思绪的抒写。诗中,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被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而诗人自己,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诗人美好理想的象征――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也和他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倏忽即逝。这个来而复去的姑娘和雨巷中的诗人自己,都是当时一代青年苦闷、彷徨、惆怅心态的象征。我们在诗中不但可看到万事俱备,也能够看到寻求者顽强地寻求以及他的痛苦心态。心态不属于个人,它唱出了那个黑暗恐怖时代一部分怀着梦想的青年的共同心声。诗作抒写了大革命退潮后,作者无法排遣的忧郁和惆怅及一种对时代洪流的回避之情,一种看不到出路又渴望光明的矛盾心情。

由上可知,《死水》具有阳刚之美,《雨巷》具有阴柔之气,但两首诗都具象征意蕴,共同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

二、两首诗的诗艺

同时,在诗艺上《死水》和《雨巷》一个突出的共同特征就是形式美。试看:

结构美。结构之美,是形式美的一个主要方面,任何艺术,结构缺乏美感都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当然,结构美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可能规定一个固定的僵化的程式。《雨巷》在结构上呈现的是参差美和散文美,寓变化于统一中。参差美就是不齐之齐,不整之整的美。参差美表现在内部结构中,不是回环往复的,而是持续进展的,不是格式复现,而是奇特的变化。表现在外形上,不是节与节的匀称而均齐,而是诗节诗行的长短错综,变化无穷。用艾青的话就是:“没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有规律,念起来流畅,像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的起伏而变化。”全诗共7小节,每小节6行,第一和第七小节完全相同,二、三、四、五、六小节句式长短变化不齐,给人以参差、变化飞动之美。自由诗是“随情绪之纯真的表现而表现的文字”,自由诗要求用散文式口语,细读《雨巷》就很容易感觉到散文之美,像孤独惆怅中的喁喁私语。《死水》则不同,它在结构上呈现出的美与《雨巷》相反,是一种均衡节制的美。闻一多是新格律诗派的代表,他也曾是个自由诗人,后来他有感于自由诗潮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缺点,提出了“诗的格律”的问题。他反对万事俱备,反对放纵,主张理性和节制,要求适度的表现,澄清文学艺术类型的混乱,希望诗人戴着镣铐跳舞,倡导格律。《死水》就是他格律主张的一次最佳实践,全诗注重韵律的节拍,每节一韵,二、四句押韵,每行以四音节为主,每个音节由两个字或三个字组成。句式整齐划一,每节四句,每句九言,等量均衡,诗行有规律地安排成节,诗节有规律地组合成篇,从部分到整体,无不体现均衡。它字句斟酌,含蓄蕴藉,不像自由诗那样自然流露,是“不断地雕琢后成就的结晶”。

音乐美。《死水》和《雨巷》都很具音乐之美,但在表现方式上又各有千秋。格律诗偏重于音节和韵脚,讲究格律押韵,节奏上整齐和谐统一。《死水》就做到了节奏匀整,它韵律回环,声调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自由诗偏重于整首诗内在的旋律和节奏,这表现在诗群组合上的对称或排比,诗行组合上的长短有机搭配,诗韵的疏密转换。《雨巷》的开头和结尾,回旋往复,一唱三叹,中间又大量运用反复,在押韵上全诗一韵到底,在形式上拉长节奏,构成回环往复的韵律,有一种哀婉低回的情调美。

雨巷诗人范文第3篇

一怔之后,我们立刻会想,“巷子”和“小路”都是走人的地方,二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这首诗中,要是把“雨巷”的意象换成“下着雨的小路”或者更简洁的“雨径”,则似乎不妥。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也许是这样的:与平展地伸向天际的“路”相比,“巷”中的一切不能够尽收眼底。因为“巷”的两边有建筑物,它限制着我们的视野,在弯弯曲曲的巷子里,有限的视野使远方的一切有了一层未知和神秘。这种未知使我们心中的种种憧憬和期待有了立足之地。

可以说,行走在巷子里的体验与我们对于人生的感受有某种相似性。在人生中,几乎每个人都怀着各自的遗憾而期盼着未来。在这种期盼里,时间悄然流逝,旧的遗憾未必能够消弭,而新的遗憾却又接踵而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执著地等待着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甚至不知道会不会到来的“戈多”。这正如雨巷中那位痴痴等待着的诗人,他徘徊着,彳亍着。他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失望,却又在失望里怀着憧憬看着前方。只要巷子还没有走尽,他的期盼就不会结束。

一个人在弥留之际,所牵挂的往往不是那些已经满足了的愿望,而恰恰是那些没有满足的愿望。即便是十字架上的镶金,甚至一根灯草,也会使人死不瞑目。或许,人生的魅力不见得在于其有多么幸福美好,恰在于有许多不美好让你对未来充满期待,欲罢不能。

就是这样,诗人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等待着他的丁香姑娘。尽管最后还是没有等到,但这种等待让他走尽了这雨巷。试想一下,假如“我”不是徘徊在一条下着雨的巷子里,而是漫步于细雨蒙蒙的乡间小路上,一抬头便知远方是否有人,那么,诗人心中可否还有那份美丽的憧憬?

或许,“雨巷”的魅力正在于此:那里不仅仅有一位若隐若现、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有着病态美的“伊人”,更在于有着一段埋藏着神秘、蕴藏着希望、吸引你一步步向前的未知。

然而,在古诗词中,“巷”的意象并不多见,而“路”的意象则比比皆是。诸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不一而足。莫非古人仅钟情于“路”却不懂得“巷”的妙用?

非也!其实,古诗词中的“路”多是山路,而非乡间田野上平展的小路。山路两边虽无建筑物,却有山石和树木,且常常蜿蜒崎岖,云萦霞绕。这一点,与房屋掩映的巷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试想一下,如果岑参走的不是山路,则诗中的景象不会是“山回路转不见君”,而恐怕是“故园东望路漫漫”了;如果李白梦游的仙境不是山路,则何必“千岩万转路不定”,或许他早已经“直挂云帆济沧海”了;如果陆游所走的不是山路,那么那句妙绝古今的“山重水复疑无路”便失去了依托,这样一来,纵然写出比“柳暗花明又一村”更美丽的景致也难免黯然失色了。

可见,因为多了一分掩映,诗里面便多了几分猜测,几分神秘,也多了一大片可供想象的空间,从而使诗歌生发出绵绵不尽的魅力。

雨巷诗人范文第4篇

戴望舒的《雨巷》无疑是现代诗中的精品。有专家从传播的角度研究认为,《雨巷》是戴望舒作品乃至现代诗歌中传播最广远、最具即时性与长久性效应、传播途径最多样(多渠道、多媒质、多层次)的作品。因为《雨巷》辞美旨远,意味隽永,含蓄朦胧,耐读迷人。人教版教材必修一《雨巷》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这样提问:“《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这个探究题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姑娘”的含义,以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主题;领悟诗歌欣赏中“诗无达诂”的特点,即文学欣赏中的多元解读。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对诗歌的诗意具有一定的探究兴趣与探究能力。因此,从文本自身、教材编辑和学生状况三方面来看,这份教学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目标确定为“赏析本诗的朦胧美”显然是较为恰当的。

《雨巷》一诗因诗人的复杂经历,古典诗词婉约风格的流风遗韵,法国象征主义的深远影响以及诡谲激荡的社会背景,写得既实又虚,朦胧迷离。怎样达成赏析目标呢?吴老师设计了一个有创意的路径:“理解诗歌内容中的‘确定’与‘不定’。”这抓准了诗歌的特征和教学的重难点。目标达成的过程很是充分,由“确定”与“不定”切入,进行“叙事层面分析”,再上升到“内证”,做“文本依据分析”;又设置“多元与参证”的教学环节,援用课后研讨题,给学生提供了开阔又指向明确的空间,通过学生的自主研读,汇报交流,多元解读“姑娘”的含义,体会丰富的情感内涵,使得欣赏《雨巷》朦胧美目标得以顺利达成。还值得称道的是,吴老师采用的图表展示法(因版面问题,排版时已拆分。——编者注),让“参证”充分可信,“解读角度”清晰明了,学生在理性探究“姑娘”意象的含义时,又获得解诗方法上的启示,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无达诂”的诗歌解读原则。

这份设计的第二个教学目标是“探究本诗的‘古典’,与‘现代’元素,理解现代诗歌的继承与发展”,以“现代性的追问——《雨巷》到底‘新’在哪儿”为统领涉及三个方面:“古典”的元素,忽略的意象“雨巷”,韵律问题。如果还是大致按照文本、教材、学生三方面来判断教学目标确定的话,这个目标也是可以的。不过,对“理解现代诗歌的继承与发展”“现代性的追问”的表述不够具体明确,所指含糊,这可能会导致目标飘移,难以把握与达成。再说对“一个易被忽略的意象——雨巷”的探究,若放在第一部分“赏析朦胧美”中或许会更好。“雨巷”“丁香”“姑娘”“我”形成整体的诗境诗意,分开来探究就有点肢解诗歌之美了。

雨巷诗人范文第5篇

也许读者会把《雨巷》当作一首没有得到爱情的伤感的爱情诗,如果按接受美学“作者只完成了作品的一半,另一半到读者手里才完成”的观点来说,读者完全有权利那样处理去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但这样处理不能很好把握诗人的复杂感情。如果了解作者的生平,我们就可以知道诗人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曾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但1927年反革命给他以沉重的打击,他感到非常惶惑和痛苦。在施蛰存家中避难的时候,他结识了施的妹妹施绛年,试图通过爱情来调衡一下自己痛苦的心灵,但不能如愿以偿,因为不久后他们就分手了,这又给诗人带来更多的感伤。《雨巷》就是诗人当时复杂情感的真实写照。

我们应该如何去读《雨巷》呢?又该怎样理解丁香姑娘呢?

《雨巷》这首诗是着重表现诗人在经受双重打击之后的虚无飘渺的梦幻和痛苦的内心世界,诗人似乎有这么一种感觉:现实世界是虚妄的,不可知的,只有主观世界才是真的,现实世界只不过是主观世界的客观对应物。他力求捕捉那一瞬间的感受和幻觉,把抽象的思想化为具体可感的外在形象,诗中写到的那个梦幻般的丁香姑娘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诗人因幻觉而产生的一个有形具象,是为了象征和暗示作者隐蔽的思绪和悟出的人生哲理。我们没有必要搞索隐,认为丁香姑娘就是施绛年。

清代学者涂瀛认为“袭人,宝钗之影子也。写袭人,所以写宝钗也。晴雯,黛玉之影子也。写晴雯,所以写黛玉也。”这就是红学史上有名的“影子说”。

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写妻子对诗人处境如何焦心,实际上写出诗人被叛军抓获后送到长安,在这种失去自由,生死未卜的时候异常想念家中的妻子儿女的情感。要写自己的情感,却不从自己方面着笔,而是写对方的心理,这种“背面敷粉法”更富有艺术表现力。

我在这儿妄作猜测,戴望舒在运用象征主义写《雨巷》时,可能糅合了“影子说”和“背面敷粉法”,塑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影子似的美丽而又哀怨的象征化意象――丁香姑娘。在不会产生误解的前提下,我不妨称之为“三位一体”的丁香姑娘。这三种方法都是通过写丁香姑娘来写诗人自己,不过丁香姑娘是虚幻的,而作者是实在的。

丁香姑娘美丽动人,有丁香一样的颜色和芬芳,她给人一种神秘感和虚幻感。丁香姑娘和诗人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同是当时一代苦闷青年彷徨惆怅心态的象征,是一种情绪的两个侧面。丁香姑娘是诗人的影子,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象征着朦胧而痛苦的希望。戴望舒通过象征和暗示,把读者从丁香姑娘这个虚幻的外在有形具象引向诗人内在的精神世界,表现了超现实的梦幻,深刻地展示了自己内心的痛苦。

诗人采用“背面敷粉法”,着重写丁香姑娘,写了她的冷漠、凄清、惆怅、哀怨、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实际上是为了写自己的这些情感。读者能从“我”和丁香姑娘这一实一虚的“双影形象”中把握其相同的情感,从而深入诗人的内心。

诗人原本很痛苦,希望有人来安慰自己,谁知幻化出丁香姑娘以后,她的美丽哀怨让诗人产生了一种怜爱之意,诗人很想去安慰一下和自己一样痛苦的丁香姑娘。但是这位丁香姑娘似乎并不领情,完全无视“我”的存在,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地走近,投出太息般的眼光,仿佛并不相信诗人能真正理解她内心的痛苦似的,然后像梦一般地飘过、飘远,直至消失在雨巷的尽头。满怀哀伤和诚意、希望得到别人的安慰同时又愿真心去安慰别人的诗人,受到如此的冷遇后,心情又将如何呢?与其说是对丁香姑娘的同病相怜,不如说是诗人在这儿顾影自怜。这种自我安慰式的幻想带给诗人的是更多的空虚、惆怅、失望乃至绝望。

象征主义的理论家马拉美认为幸福不在世上,只在梦中,只有梦幻才是“纯粹的美”,才是诗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雨巷》里诗人怀有一种朦胧而痛苦的希望,把它幻化为美丽而又哀怨的丁香姑娘。诗人还为我们读者描绘出了几幅美的画面,避免了空洞抽象的直说。

在诗里面首先读者可以看到孤独、彷徨的“我”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寥的雨巷里行走,接着读者可以看到在“我”的期盼之下,像丁香一样美丽而哀怨的姑娘奇迹般地出现在雨巷里,她也像“我”一样孤独,彷徨,撑着油纸伞由远而近地向我默默走来,当她和“我”擦肩而过的时候,像梦一般轻盈飘忽、悄无声息,最后慢慢地远去直至消失,留下的仍是“我”一个人在雨巷里孤独、彷徨。

相关期刊更多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

气象教育与科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