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雨巷原文

雨巷原文

雨巷原文范文第1篇

戴望舒的诗歌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因此,他的诗作体现出了双重特质:一是选取朦胧婉约的意象,营造凄伤迷离的意境;二是运用象征手法,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在《雨巷》这首诗中,诗人主要选取了三个意象:油纸伞、雨巷、丁香。

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它与雨巷结合,描绘出唯美的感伤画面:暮春时节,凄凄冷雨,悠长深巷,抒情主人公撑一把油纸伞,独立风雨中黯然销魂。

雨巷,幽深而寂寥。蜿蜒的青石板路上,没有嗒嗒的马蹄声,没有过客,有的只是淅淅沥沥的雨。

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意境大都源于此。丁香开在暮春时节,很容易引起文人的伤春情绪,所以,自从它在唐代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野之后,就自然而然地与感伤联系在一起,成为高洁、美丽、忧伤的代名词。晚唐诗人李商隐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而戴望舒在诗中写道“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此构思很可能就源于南唐中主李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可见,在文人的眼中,丁香是美丽、高洁而又有愁怨的。尤其是雨中的丁香,那就更显得凄美而使人哀伤了!现实中丁香花喜充足阳光,忌积涝、湿热。然而,诗人却希望“在雨中”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本身就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味。

三个具有相似特点的传统意象共同营造了迷茫、凄伤的意境。这就使这首诗具有了独特的古典美。同时,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在《雨巷》中也得到了集中体现。

1927年,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看出,雨巷其实是当时黑暗压抑的社会现实的象征。而丁香(或丁香般的姑娘)则象征着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苦追寻的革命前景和希望。因此,借助这两个主要意象的分析,诗歌的主题显然可以理解为诗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又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

当然,诗歌的意象可以有另外的解读,诗歌的主题也具有多样性。关于意象,雨巷也可以理解为人生际遇上的低谷;丁香(或丁香般的姑娘)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理想中的恋人形象,或者理解为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关于主题,可以理解为表现了诗人渴望遇上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追寻生活中美好理想的心路历程。

相关链接:

戴望舒雨巷原型――大塔儿巷

雨巷原文范文第2篇

文。真水无香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那摇橹的船家,你且让这舟儿慢溯,待我将这梅子裹了雨丝,只为烹一场江南的遇见。

许多年了,我终于回来了,终是又踏上了这条雨巷,寂寥而凄清的雨丝,粉墙黛瓦的老屋,湿漉漉的石板路,心事在清冷的微雨中纠缠成一棵藤,枝枝蔓蔓,攀在岁月的篱墙上蔓延,记忆开成藤上的花事,守着时序更迭,悄然绽放。

也许,前世我就在这里,我就是这水乡的一颗香樟树,守着这古宅深院,守着这斑驳的老墙,等着最初的那一次遇见,一路从前世,等候到了今生,十丈红尘后,寂寞长廊锁住蒙尘的身影,风掀起衣襟,划伤沉默的掌纹,你太息一般的目光,是江南最美的那一次邂逅。

每一条巷弄,都婉约而悠远,仿若通往的都是时光的深处。尘间事,赏心只有两三枝,这人生,长的是寂寞,短的是欢颜。诗人悠长而寂寥的叹息回荡在斑驳的雕花窗阁间,引领我走进一个个故事,那些,如同雨巷一样悠长的故事。

或许,真的曾有一个端庄而美丽,又结着丁香一样的愁怨的姑娘,曾走过这条小巷,而这条小巷也曾不动声色的成全过一段人间的春意。江南的巷弄,江南的情爱,在巷弄里相见,在巷弄里成就,又在巷弄里离别。

如今的我,在窄而悠长的巷子深处,寻觅那些故事的痕迹,那些人都已随着时光老去了吧,只有这潇潇的雨丝,依旧如约而至,恍若依旧恋着昔时纤瘦的纸伞下结着的那一丝惆怅。

在江南,所有的故事都是会被雨水打湿的吧,带着唐宋遗落的韵致,落在湿滑的石板路上,看的久了,便有了隔世飘零的味道。此刻,纷华敛尽,天和地都静默着,空旷处,心中的篱墙如水一般倾泄。一些想念与牵挂、一些叹息与凄婉,在黄昏的细雨中,梦一般的摇曳着,惆怅着。

这巷子在江南人的眼里,是清美的,经过巷子的步履,一定是轻柔的,心思一定是细密的,因了这份唯美,江南并没有走失,她隐在纸绢的字里行间静悄悄的思量着,一身的沧桑,在青砖碧瓦上缠缠绕绕,千回百转,惹的一颗心儿,怎么也绕不出这水乡。

这样想着想着,恍惚中,仿佛真的有一位姑娘,撑着一柄纤巧的纸伞,自窄巷的深处逶迤而来,她款步的足音将雨声擦亮,她撒下相思的芬芳,静谧着,美丽着,又热烈着,江南的阴柔之美,便在这一回眸中万千呈现。

人在记忆与幻境中往复,我已分不清身在何处,分不清是雨先走近小巷,还是你先走近我,一切仿佛都会被记起,一切仿佛又都会被放下,雨滴,在檐角轻轻滑落,点点滴滴落入尘埃,仿佛是要洗净你眼底那抹凄婉与迷茫。

此时,巷子深处,有吱呀的木门声响,惊起几声零星的犬吠,一个苍老的身影踱出门来,从巷子这头,到巷子那头,竹杖声笃笃回响在青石板上……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

踏上古镇的刹那,心就瞬间沦陷。。。

雨巷原文范文第3篇

正因为本诗委婉含蓄的特点,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多义而难以把握。到底是爱情诗,还是象征诗?到底是写实,还是对理想的喟叹?种种的疑问引人无限遐思。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具有浓厚象征意味的爱情诗,有着表层与深层的双重结构。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是在写一段年青人追求恋人而又与之擦肩而过的经历。在幽深、湿暗的雨巷中,“独自彷徨“的诗人渴望遇到一个美丽的姑娘(意中人),姑娘美丽、高洁却又有着忧伤的气质,这种气质深深打动了诗人,让诗人为之着迷。但是, 姑娘并没有停留下来,而是像梦一般的飘过,留给诗人一个永恒的背影和无限的惆怅。

然而结合当时社会环境,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影,我们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雨巷》写于1927的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之一。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黑夜的深渊。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看不到革命的前途。原来,诗人亦真亦幻的爱情追寻其实是这段心路历程的真实坦露,是一代人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新的希望,不断追寻理想的真实写照。

透过表层,挖掘深层,我们看到,诗人“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雨巷”的泥泞阴暗、狭窄破败,没一丝阳光和温暖,不正是沉闷、黑暗,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的写照吗?在这种压抑的环境里,作者的孤独、寂寞、迷茫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如何摆脱当下的处境和苦闷的心绪,寻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出路?作者想到了“一个姑娘”。“姑娘”的特点耐人寻味----“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说明其芬芳美丽,“愁怨”却又暗示着其短暂易逝。这一切仿佛寓示了这个美好的理想有着悲剧性的结局。

雨巷原文范文第4篇

王海燕(文学博士)

戢运宏(语文特级教师)

时 间:2012年4月15日

地 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阅览室

主持人:四月真是多雨啊,好想走进江南水乡,穿行在如梦如画的雨巷,寻找一下恬静典雅的丁香姑娘!这样的季节,吟哦戴望舒的《雨巷》,也会平添几分爱的伤感、理想的惆怅。除了吟哦意会,我们该怎样去认识这位“雨巷诗人”和“丁香姑娘”呢?

王海燕:“望舒”这个名字,就让人伤感。《离骚》中有“前望舒使先驱兮”,王逸作注说“望舒,月御也。”望舒就是月亮,望舒草呢,是“月出则叶舒,月没则叶卷”的草。诗人自名望舒,诗集也自名《望舒草》,这就让人一听到戴望舒就想起形影相吊的屈原,叶卷叶舒的望舒草呢,也让人觉得感伤啊,幽怨啊,不能自主命运啊。这也让人想到中国古人咏叹月亮、香草的不朽篇章及其深远内涵。

戢运宏:海燕说的很好!戴望舒的一生都是为了理想而回旋着苍茫渺远或若隐若现的愁绪。他身材一米八,高大魁梧、一表人才吧,但老天又给他满脸麻子;他的初恋对象是同学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求爱求了八年时间,抗战也该打完了吧,哪知施绛年还是很绝情地拒绝了他;拒绝也就拒绝吧,天涯何处无芳草呢,他又以跳楼相逼,但面对这样的情景女人只会在惊吓中对他更反感。据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说,这个丁香姑娘的原型就是施绛年。戴望舒后来娶了另一个同学的妹妹穆丽娟,看来做戴望舒的同学要小心啊。戴望舒呢对仰慕自己的这位小他10多岁的少妻又很冷淡,一个人在家搞创作,不太体谅妻子的感受,等到这个少妻心如死灰了,他才后悔莫及,又以死相逼,结果呢,还是离婚了。再后来,他又结婚,又离婚。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戴望舒是一个非常深情的人,但也是一个在生活和感情中总是遭遇错位的人,他好像永远都走不出那条幽深的雨巷,永远都在迷恋一个飘渺的梦,一生都在感伤、幽怨。可以说,戴望舒之所以被称为“雨巷诗人”,跟他这段人生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

王海燕:除了这段生活经历构成了诗人沉郁的内在心境,压抑的外部环境影响也很大。诗歌把个人情感的几许希望和无限愁怨倾注在“雨巷”之中,构建了一个空濛清冷、色调灰暗、哀雨凄迷、寂寥悠长的别样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是一个孤独的彳亍者、彷徨者、等待者,这对1927年的中国是否构成隐喻呢?全国处在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本人也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在外,他是不是一个在民族愁情百转的彳亍者、孤独者呢,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又心怀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呢?他曾那样热心的投身于政治,以为政治意味着对社会与人生的拯救。可结果呢?政治竟然如此的血腥、肮脏,原来的“亲兄弟”转眼就翻脸,这对于执着于“纯洁”的戴望舒来讲真是莫大的刺激。

王泽龙:所以说要理解一首诗,知人论世是必要的。这里所说的知人论世,其实也还包括了诗人的文学濡染历程。对戴望舒而言,他的诗歌创作是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创作影响的,创作《雨巷》时,诗人正倾心于法国象征派诗歌,并对中国古典诗歌及新月派格律诗有着偏爱,但我们知道,象征主义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诗歌的解读不能停留于意象本身,而是要超离意象本体之外去解读其世界观深层的东西。《雨巷》的古典情结当然是明显的,但其中还有现代情绪。“丁香”在古典诗词中始终与愁怨连在一起,构成单纯的“丁香结”意象,而《雨巷》则将“丁香结”拓展为“丁香姑娘”,寓意更为丰富,也更具时代性和个人性。“丁香姑娘”只是戴望舒诗歌中“少女”意象系列之一,这以后他的诗中还出现过“路上姑娘”、“林下姑娘”、“百合子”、“八重子”、“梦都子”、“单恋女”、“恋人”、“村姑”等。这些意象都不同程度具有象征色彩,包含更为普遍的社会人生意义,隐喻着戴望舒所追寻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与其说《雨巷》是爱恋的私语,不如说《雨巷》是生命理想的恋曲。“丁香姑娘”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也是诗人极力虚构、幻想的能与之同病相怜、互通款曲的对象。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那清冷的色调和暗浮的清香似乎可见可感,在“雨巷”中像梦一般飘过,若隐若现,可忆可寻,她的彷徨、哀怨、叹息和远去的背影既是诗人内在愁绪的情感投射物,也包含着诗人对现代人生命存在之孤独的强烈体验。

戢运宏:王老师说的真好!诗歌结尾抒情主人公仍然执着地在雨巷深处彷徨,在彷徨中期待“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也正是寻梦者对于理想不愿舍弃却又无力追回的无奈与哀伤。《雨巷》也是最先奏响了一曲“浊世的哀音”,漫天阴霾遮蔽的天空再也寻不见“五四”狂飙时期那气吞日月的“天狗”、浴火重生的“凤凰”,代之而起的是凄迷悠长的“雨巷”,“结着愁怨”的姑娘,“冷漠、凄清又惆怅”的行者,它们无不是迷惘的人生道路与梦幻般理想的心灵象征与诗化。作为迷惘的人生道路与梦幻般理想的典型象征,可以说《雨巷》开启了戴望舒忧伤而执着的寻梦之旅,三十年代的《夜行者》《寻梦者》《乐园鸟》等诗歌都可以看做是这一主题精神的反复吟唱。

王海燕:是啊,正如苏珊·朗格所言,艺术品的生命特征只能在借助特殊手段(隐喻、象征)创造的“幻象”中洞察和体悟,这首诗将象征手法真是发挥到了极致。诗歌的意象既摇曳多姿,又相互勾连:雨的凄清愁怨和巷子的悠长寂寥,丁香和姑娘,姑娘的惆怅和诗人的彷徨相得益彰。值得注意的是,丁香一样的“姑娘”与默默彳亍的“我”,两个单纯的人物意象本身并不具有多大的个体暗示效果,而是在“雨巷”中流动起来才“化美为媚”,也正是在丁香姑娘的出现——走近——飘过——消散的动感之美与“我”的希望——想象——邂逅——失落的情感流程的相互呼应之中,意象才突破了各自的界限,在相互的缠绕与映照中释放出不尽的审美内涵,生发出“境生象外”的独特韵致。全诗整体感人的意境氛围,也正是这几个主要意象有机交融的结果。

王泽龙:戴望舒除了是一个渴求爱情的男人、一个擅长文学的人,也是一个生存于都市与乡土、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边缘人。因之,他既感受着古老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历史阵痛,又体验着波特莱尔笔下都市文明的沉沦与绝望,以及魏尔伦诗行中颓废的世纪末情绪,现实的残酷使他们从乌烟瘴气的社会中逃避出来,只希望在艺术王国中作灵魂的“苏息与净化”。但他们又无力像艾略特那样自觉地进入形而上层面的思考,只能将对精神家园的追慕化作一己的低哦悲吟,从而形成了一种感伤的情调与思绪。因此,我们说戴望舒是“感伤的寻梦人”,这个寻梦情结的意蕴就太丰富了,说《雨巷》、“雨巷”意象最具象征性地表现了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的心理意绪,最典型地概括了现代派诗歌的主题精神,这也是要深度解读的。

雨巷原文范文第5篇

铜锁扣门扉,阁楼深闺,谁把愁怨堆?

碎雨霏霏,伊人何时回?

临案朱砂痣上眉,怎落都不对。

悬笔一绝离绪催,怎拓你的美?

--浅醉

轻触记忆的帘拢,任思绪漫溯到曾经熟识的江南,在那里,忘却了俗世的名利追逐,淡忘了浮华尘世的喧嚣,留一份平和与淡雅,让我静静的来把人生思索。踏在江南的土地上,心间总是免不了带着几丝欣喜,这种不安份的情感,总是在不经意间开始蔓延。

四月的江南烟雨霏霏,很是舒心,望着远处朦胧的景致,一时间竟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就让我携一缕清柔和风飘乎于这充满诗意的江南,去领略这不为世俗所滋扰的圣洁之地。嗅着一丝丁香的芬芳,我静静的在这雨中寻觅着,寻觅着,不知我这柔情万缕的心怀,是否能在这雨水的浇灌下,伴着花的馨香而发芽、成长。

也许是江南太过于文雅的缘故吧,自从在那生活一段时日之后,真的就不曾想过要离开。在现实中,无处安放的情感让我背负了太多的无奈,当我不堪重负之时,便也只好把它珍藏在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不知我这厚重的情感,是否会把柔弱的江南压碎、压的和我这么累?我不知,但愿不会吧。

在我的眼中,江南永远都是那么的秀美,那么的脱俗,倘若置身于其间,真的有一种如临仙境般的畅快。在江南待久了,自己竟也变得多情、变得善感起来,感觉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若是自己不改变一下心境,真的会有种不容恰的错觉。在这多水的梦乡,不知是江南女子的温柔装点了这方静土、还是江南的幽静使这里的女子变得温柔?我无从深究。只是在这漫长的石道上徜徉,在一片烟雨蒙蒙中望着远处的美景,一时间竟醉了我的心,醉了我的情,更醉了这无边的江南春色。

霏霏的细雨仍在飘落着,那份闲适的情感便也在肆意的尾随在我身后,只是我无意去追寻太多,只愿守着心中的那份美,静静的行走于窄窄的雨巷中。

撑着一把油纸伞,我静静地踏在光滑的青石板道上,望着远处的灰瓦白墙深思,不知那剥落在墙上的时光何时才能重新拾起?眼前凌空飞突的房檐在一片烟雨中隐约,离的太远真的就看不大真切了。我彳亍在悠深的雨巷中,不知那倚靠在朱红阁楼上女子为何在抚琴叹息?那声声弦音急奏催天雨,滴滴却落入了我的心扉。但我只能远远的望着,静静的听着,渐渐的让它消散在一巷烟雨中。

青石板上的软荇染绿了一季的春色,点缀了这诗意犹存的雨巷,踩在上面,软软的,很舒心。我慢慢的在悠巷中走着,心境随着雨水的起落竟也变得平和了。穿行其间,四周散发着一种独到的古韵气息,顿时有了怀古之感。在灰瓦白墙的映衬下,江南显得愈加古朴了,这饱受世态沧桑洗礼的地方,能在当今如此嘈杂的环境中安然独存,对于我们这些喜欢清静的人来说,真乃是一大乐事。怀着对远古的向往,我静静的行走在雨巷中,一路上,美好的景物不断映入我的眼中,途中,偶尔也会遇到和我一样撑着伞在巷中闲赏的人,彼此或许都在搜寻着心中的那份美吧,所以各自就忙碌的寻觅着。只是,在这醉人的雨巷中,我终未逢到那个有着丁香花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怀着一丝的怅然,静静的彳亍在江南的雨巷之中,撑起微微湿润了的油纸伞,在这一方宁静的纸伞下,细细的数着自己的心跳,心在雨的淅沥声中变的淡定了些许。这一把不大的油纸伞,为我挡去了一季的喧嚣与浮躁,让我隔绝了尘世的牵绊,使这颗曾为世俗动摇过的心,渐渐的平静下来。在这一片朦胧中,我再度拾起曾被自己丢弃的闲适,静下心来细细的品味这独处幽境的淡雅。

相关期刊更多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

气象教育与科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