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范文第1篇

“信息化再往下做,将牵涉到公司决策体系的调整。信息化必然对公司的整体决策产生影响……原来问题不是没有,可能更多,但是不容易发现。现在一有问题马上就反馈,速度比原来快几十倍,业务人员很可能不习惯。所以,整个公司的考核体系、用人机制、组织机构就要做相应的调整。”这是超市发在进行信息化实践时的一段经验之谈。

作家马克・ 吐温说过:“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

改变习惯确非易事,都希格建议企业主管应该利用“愉悦感”和“主动权”为员工意志力提升做准备,用详细的行动手册帮助员工建立良好的习惯。要帮助员工详细地列出自己准备怎么做,并预想可能的困难以及自己准备怎么应对,然后进行多次角色扮演,直到员工形成了坚持这个行为的习惯。

在本期的案例点评中,一位IT项目经理面对如何处理“半截”项目的困局,因为他接手这个“半截”项目后,发现除了明确要修改的模块以外,由于原来的项目经理水平没有留下什么文档。点评该案例的专家认为该公司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与制度,因为项目是复杂的,IT项目更为复杂,没有完善的文档记录,后续工作根本没法高效的继续,所以该公司的项目管理相关制度需要完善。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

对于信息主管来说,好的工作习惯要坚持,但在讲究跨界的今天,突破原有习惯了模式,则可能形成新的创新爆发点。而近期,让人过目难忘的是,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TO龙庚提出的旅客未来坐飞机可能不用买票的观点。

习惯的力量范文第2篇

清明节放假一直忙于聚会,因此这篇读后感一直拖到现在才动笔。顾名思义,本书讲的就是习惯,全书所有的描述都是围绕这两个字眼。习惯就像宏,一旦被触发,就会自动运行,这样看来习惯是人类节省脑力的自利性选择,我们的大脑其实是很懒惰的,它往往只去处理新情况,而熟悉的场景则扔给习惯来应对。

值得庆幸的是,这本书没有沦为一本热血青年励志指南,无论是框架的建构、层次的划分、分析的方法还是案例的编排、行文的风格,都足见作者的良苦用心和扎扎实实的功夫。

本书思路非常清晰,主要讲了习惯的三个层次:个人习惯、组织习惯和社会习惯。其中,个人习惯的剖析是基础,作者在这部分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第一,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作者引用科学研究的分析结果,认为习惯的内部运行机理可以用习惯回路来概括,而一个习惯回路又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触发条件、惯性行为和奖励。就像早上起来刷牙,早上起来是触发条件,刷牙是惯性行为,而满口清爽则是奖励。时间、地点、情绪、人物、上一个动作或者某个符号都可能构成触发条件;奖励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说白了就是目的的达成或者需要的满足;而惯性行为则是连接触发条件和奖励的一连串动作,这些动作需要通过不断地重复演练构成一个行动组块。另外,习惯回路还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人们本身对于奖励存在渴求,或者说人们本身存在某种需求,而习惯则是将人们的渴求前置于触发条件之后,即一旦触发条件出现,渴求就会出现,进而惯性行为就自然而然的发生,而奖励则不过是对渴求的确认和强化。所以说,渴求在习惯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你形成期待时,表示你已经落入了网彀之中。

解释了习惯的形成,就可以进一步阐述如何更好地创建一个新的习惯。大部分习惯的触发条件和奖励其实都是我们可以自主设置的,如果减少触发条件到惯性行为的阻力,那么,当触发条件出现时,人们就更倾向于作出设定的动作。即,惯性行为越便于发生,则越容易发生。而奖励有直接间接、显性隐性、大小长短之分,往往坏习惯都源于奖励来的直接且快捷,而好习惯则往往遥远而周折。这是客观现实,要不哪来好逸恶劳之说呢?我们所能做的是,将奖励设置的更加直接、具体和易于达成。另外,新习惯的形成还需要有坚定的信仰或者信念,就我的理解,其实就是自制力。团队能够增强这种信念,我们往往选择跟着群体行为而动,在群体行为中,一种信念更容易得到强化。这是一种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仿佛我们常有的思维模式:他们都这样做,如果我不这样好像不太好;他们都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呢……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改变一个旧习惯。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和辨认出这一习惯背后的习惯回路,惯性行为往往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触发条件和奖励则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我们需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实验才能够将其剥离出来。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去除触发条件和奖励来中断习惯回路,但是这种硬生生的办法往往效果不佳,旧有的习惯回路依然存在,只是潜伏在意识深处,一旦触发条件再次出现,它依然会死灰复燃。另外,一个人的旧有习惯若是被强行打断,往往会遭到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反弹。有时候,当人们遭受重大变故后,会更易于改变旧有的习惯,但这种改变如果是属于心理强制性所致的话,也很容易故态萌发。所以,作者认为习惯不能被消除而只能被替换,而替换的诀窍就在于化生于熟,或者说旧瓶装新酒,即保留住旧有的触发条件和奖励,然后用新的惯性行为来替代旧的惯性行为。最后,就是将新的惯性行为转换为真正的习惯,这有赖于不断的重复和强化,而计划往往是最有效的工具,计划之外,就是不懈的坚持。另外,团队或者群体活动也有助于改变旧有习惯,其机理上面已经提及,不予赘述。

第三个问题则是如何改变所有的坏习惯。作者认为我们不可能同时改变所有的坏习惯,明智也科学的办法是从核心习惯开始改变。核心习惯是那些一旦其改变也会带动其他的习惯加以改变的习惯,这一方面是因为好习惯的培养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的意志力或者自制力,而自制力的增强又有利于促使人去改变更多的坏习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当好习惯占用更多的时间精力时,坏习惯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再者,好习惯的形成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和某些坏习惯产生冲突,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所以说,习惯是脆弱的,就如风中烛火,只有善加护持,才能不至于湮灭。

其实这样看来,习惯回路的形式与巴甫洛夫实验所讲的条件反射机理差相仿佛,但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作者并非简单地提出这一个习惯回路的概念,而是真的将这一回路的作用原理讲的精细透彻。

作者在组织习惯部分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利用渴求创造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如何利用关键习惯改变企业文化。其实,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组织惯例,这些惯例也都是在组织实际运行过程中出于自利理性形成的,它们不越雷池、不过红线,总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腾挪折转,大家默契地遵守各种潜规则,而它们也往往足以应对绝大部分一般性状况,甚至显得格外直接、有效和有人情味,但是一旦情况发生重大或者突然变化时,组织惯例就会成为最大的漏洞或者绊脚石。

作者在社会习惯部分主要讲了一个问题,即人们之间的强联系和弱联系相互影响的社会习惯如何掀起一场社会运动,这是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假设基础之上,并且要求触发条件具有足够的威望和影响力。我一向反对直接的群体分析,认为所有的群体分析的起点必须是个体分析,作者在这一部分对社会习惯的处理很好地遵循了这一点,案例分析从个人行为选择出发,进而推演到群体的行为选择,整个逻辑链条就显得比较清晰和合理。

作者在书中最后还探讨了习惯的责任承担问题,个人认为这部分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不予置评。

习惯的力量范文第3篇

对投资者们来说,风云变幻的投资市场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无论在股票、期货、外汇还是其他市场中,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你可能在一夜之间腰缠万贯,也可能在刹那之间倾家荡产。无疑,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被美妙的盈利前景吸引到市场中的,但总的来看,幸运儿远少于好梦成空的失败者。原因当然有很多,但一般认为,投资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或曰高风险)是最重要的原因。正因如此,投资者们都想发现投资市场的“规律性”特征,应对风险,利用风险,而各种相关的投资策略和技术分析法也应运而生。但众所周知的是,投资市场上没有万灵方法,技术分析也不是不败绝招。在各类指南著作、专家建议、“权威”工具和行业通讯充斥市场的同时,失败者仍比比皆是。很多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为什么?

马克・泰尔在《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一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泰尔认为,投资者普遍被“七种致命的投资信念”迷惑了――也就是对预测、权威、内部消息、分散化、冒险、工具或必然性的盲信。投资者们要做的不是膜拜专家、寻找秘诀或跟风逐流,而是发展和完善一整套属于自己的根本性投资方法和准则――也就是一种“投资哲学”。这样的哲学或许有借鉴自他人的内容,但本质上说,每个人的投资哲学都是自己的哲学,都是与自己的经验、个性和投资目标完美相符的。市场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投资者的着眼点不应是客观风险,而应是自己的主观技能。枪林弹雨的战场必然是危险的,士兵们无法回避危险――要想生存和胜利,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战斗技能。简言之,“以我为主”才是投资市场中的真正秘诀。笔者认为,这就是本书的核心思想。

顾名思义,《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试图探讨和总结两位顶尖投资大师的投资方法。“习惯”一词多少有些新奇,因为更常见的通常是“法则”、“秘诀”或“策略”等词汇。但这正是本书的精髓所在。事实上,马克・泰尔所说的“习惯”就是投资哲学。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我们也都在习惯性地运用我们的生活哲学。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的待人处事方式就是生活哲学的一部分,不是吗?生活中是这样,投资市场上也应如此。泰尔认为,像巴菲特和索罗斯这样的成功投资者不仅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投资哲学,而且把这种哲学发展成了一种习惯。如果不能做到习惯成自然,你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犹豫地坚持自己的投资哲学,即使你有投资哲学。而犹豫和动摇都是投资者最可怕的敌人之一。

习惯的力量范文第4篇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你们知道科技大学少年班吗你们知道13岁就进入科大少年班的周峰吗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小就能成为大学生吗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周峰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周峰的学习自觉性特别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学习时,他总是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即使稍有走神,也能立即作出调整。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也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那么我们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五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同学们努力的方向。

1。一心向学的习惯: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了他们灵感的火花。

2。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与这个故事的寓意相同的还有中国古代“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说法。这些故事都是要告诉我们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质量都有所降低。所以,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就应该专心致志。

3。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什么是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呢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这一学习习惯,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法宝。一般说来,目标比较容易确定,计划也比较容易制定,难的是定时定量地完成学习计划。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知易行难”。但是只要你能根据奋斗目标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并且定时定量地完成计划,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4。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生涯中,正是凭这种“善于思考”的精神,才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

习惯的力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培养 学习习惯

一、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二是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三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

二、我们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现状

在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己走向学业成功。当然,也还有不少同学忽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持续认真地对待学习,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有厌学心理。目前,我们学校初一年级全体老师在年级主任王荣良老师的带领下,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初一年级的学生整体学习风气很浓。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在升入初中后的两个多月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今后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有决定性的作用。初三年级全体老师在宋祖伦校长的领导下,两个多月来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使初三相当一部学生摆脱了在初二时不良的学习风气。高三年级各班学生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倪爱党主任的倡导下,一直注重营造自信的学习氛围,以自信的精神激发学习动力并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他几位年级主任范建瑜老师、冯佩超老师、王红光老师也都为抓好本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学校在办学几年来,虽然在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后,我们的教育管理必须致力系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每一名学生改善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三、介绍几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一心向学的习惯。一心向学的习惯,是所有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你就会自动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万事万物与学习联系起来,你的感观便会成为知识信息的扫描仪和接收器,你的大脑便会成为容纳知识百川并且对其进行过滤、加工、再造的法宝。同时,你会感到生活到处都有乐趣。具有一心向学习惯的人,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有一心向学习惯的人,通过这种日积月累,时间转化成了知识,知识转化成了智慧,逐渐形成了优势。具有一心向学习惯的人,最能调动潜意识的作用。

2.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致力于主攻方向。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紧紧围绕主攻方向,安排学习内容,除学校组织和提倡的健康活动外,一切与主攻方向相悖的乃至不相关的劳神费时的事情都尽量不要涉足。诸如打游戏机、赌钱、早恋、过多地读课外书籍和过多地看电视等等。二是全神贯注。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地听讲,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对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3.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并坚持定时定量完成计划的学习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完成计划的学习习惯,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法宝。定时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前提。定时学习,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二是到了该学习的时候马上学习。

定量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保证。定量学习,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记忆先行,每天必须完成记忆任务。二是必须完成作业,把所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例题和习题)弄懂弄通。三是复习领悟,使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4.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二是有利于对书本知识批判地吸收。三是通过思考可以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所学的新知识,通过思考找出它与以前所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知识形成体系,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二是对于思考过程中发现的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向别人请教。三是请教仍然得不出正确答案的问题,暂时存于头脑中,日后再继续探索。

四、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耐心发动,逐渐加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等。 

2.控制时空,约束自己。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满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在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歌厅、舞厅、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无论别人怎么引诱,也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