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国演义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贯中范文第1篇

        (一)关于罗贯中的籍贯

    明代以来,关于罗贯中的籍贯有东原、太原、钱塘诸说。多种明代《三国》刊本均题署“东原罗贯中”,加上嘉靖元年本卷首的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等文字记载,是为“东原”说的主要依据。1931年,郑振铎等人发现天一阁收藏的《录鬼簿续编》,其中有“罗贯中,太原人”一语,许多人便以此为“铁证”,认为罗贯中是今山西太原人。从此,罗贯中的籍贯便集中为“东原”、“太原”两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部比较权威的文学史、小说史均主“太原”说。近十几年来,有关专家围绕两说进行学术争鸣,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

关于“东原”说。刘知渐在《重新评价〈三国演义〉》(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4期)中认为: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的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称罗贯中为东原人。这个刻本很精整,致误的可能性较小,因此,罗贯中是东原人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录鬼簿续编》出于俗手所抄,“太”字有可能是“东”字草书之误。王利器在《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1、2期)中认为:东原乃是罗贯中原籍。《录鬼簿续编》作“太原人”,系因其传抄者少见东原,习知太原,故尔致误。东原即汉东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这不仅可以从大多数明刻本“认定罗贯中是元东原人”找到根据,而且可以从罗贯中在《水浒全传》中把东平太守陈文昭处理为全书唯一精心描写的好官这一点看出端倪,因为元代慈溪县令陈文昭与罗贯中同为理学家赵偕(赵宝峰)门人,且有政声,故罗贯中借其名为自己故乡东平的太守。刁云展在《罗贯中的原籍在哪里》(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中认为:《三国演义》最早的几种版本大都署名“东原罗贯中”,罗贯中创作的其他小说《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和一百十五回本《水浒传》,也都署名 “东原罗贯中”,“这是作者本人题署,应当相信。”反之,其他记载则可能弄错。

        关于“太原”说。李修生在《论罗贯中》(载《山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中认为:罗贯中原籍太原,他的祖先可能是随宋王朝南迁至杭州的,故又称杭州人。孟繁仁在《〈录鬼簿续编〉与罗贯中种种》(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中认为:《录鬼簿续编》的作者既是罗贯中的“忘年交”,他关于罗贯中的记载就应该是最权威、最可信的。罗贯中创作的小说、戏曲,在选材上都与山西、太原有一些瓜葛:《三国演义》塑造最为出色,最为成功的人物关羽,是山西解州人;《隋唐两朝志传》中的重要人物李渊父子,是从太原起兵而夺取天下的;《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的重要人物李存孝,是山西雁北人;《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中的赵匡胤,未发迹时曾流落太原;《平妖传》中的文彦博,是山西介休人。这种“瓜葛”,正与作家的“故土性”有密切关系。元代在晋阳(太原)有一个罗氏家族,罗贯中很可能属于这个家族。刘世德在《罗贯中籍贯考辨》(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2期)中认为:“‘太原’不可能是‘东原’的讹误”。并提出:《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三处属于古东平范围内的地理错误,由此可见,罗贯中非东平人。

    面对两说之争,沈伯俊在《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载《海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中,对“太原”说作了比较细致的商榷。首先,从三个方面对《录鬼簿续编》抄本的权威性提出质疑:其一,在罗贯中作品的署名和《续编》的记载之间,前者应当更为权威。其二,庸愚子写于弘治甲寅(1494)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称罗贯中为东原人,比之嘉靖元年以后的《续编》抄本,显然也更可信。其三,《续编》抄本确实颇有一些错字、脱字、衍文和颠倒之处,因此,由于传抄者“少见东原,习知太原,故尔致误”的可能性也就不能完全排除。其次,文章指出,用“故土性”来解释罗贯中的籍贯是靠不住的。事实上,一般认为是罗贯中所作的几部作品,其主人公没有一个是山西人。再次,指出民间传说一般不应成为考证历史人物生平的依据。文章还提出:尽管个人倾向于“东原”说,但终究只是认为“东原”说比“太原”说可靠一些,还不能遽尔否定“太原”说。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可以着重从三个方面努力:(1)注意《录鬼簿续编》有无别的抄本。如果幸尔发现新的抄本,就可以判定其中的“太原”二字究竟是否误抄。(2)注意有关罗贯中生平的新发现。(3)确认《三国志传》是《三国演义》的祖本,并判定其成书年代,那么,其题署“东原罗贯中”与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所说的“东原罗贯中”互相印证,就可以成为确定罗贯中籍贯的有力证据。

    1988年起,孟繁仁接连发表《〈题晋阳罗氏族谱图〉与罗贯中》(载《城市改革理论研究》1988年第2期)、《太原〈罗氏家谱〉与罗贯中》载《文学遗产》1988年第3期)等文,以山西清徐发现的《罗氏家谱》为主要依据,将“太原”说进一步坐实为“清徐”说,认为《罗氏家谱》中第六代罗锦的次子即罗贯中。陈辽在细读《罗氏家谱》之后,写了《太原清徐罗某某绝非〈三国〉作者罗贯中》一文(载《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1期),指出:清徐罗氏从康熙年间的罗鳌(《罗氏家谱》中的第十四代)起,便将“先祖”、“远代祖宗”与《家谱》中的“始祖”、“第一代”混为一谈,即将五代后唐时期从成都来到梗阳(即今清徐)的“先祖”等同于生活在元代的《罗氏家谱》第一代罗仲祥,从而造成巨大的时间差错。如果罗仲祥真的是五代后唐时人,则第六代罗锦之子应当生于1086年左右(北宋中期),他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毫不相干。由此可见,“清徐”说难以成立。

    1994年,刘颖独辟蹊径,在《罗贯中的籍贯——太原即东原解》(载《齐鲁学刊》1994年增刊)中指出:历史上有过三个太原郡,分别在今天的山西、宁夏、山东。《录鬼簿续编》所说的“太原”,很可能是指东晋、刘宋时期设置的“东太原”,即山东太原,与“东原”实为一地。东太原这一建制早已废置,但因《录鬼簿续编》的作者有用古地名、地方别名等生僻地名的习好,故对罗贯中的籍贯也用了生僻地名。此处的“太原”,与《水浒传》、《三国志传》上题署“东原”都是对的,只是分别用了两个生僻的古地名。这是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路。随后,杨海中的《罗贯中的籍贯应为山东太原》(载《东岳论丛》1995年第4期)、杜贵晨的《罗贯中籍贯“东原”说辨论》(载《齐鲁学刊》1995年第5期)进一步论述了“太原”应指“东太原”,亦即“东原”。这样,就为“东原”说与“太原”说打通了联系,朝着问题的解决大大前进了一步。

(二)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

      

    长期以来,学术界公认《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不满足于“元末明初”的笼统提法,对《演义》的成书年代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五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成书于宋代乃至以前”说。持此观点者主要是周邨。他在《〈三国演义〉非明清小说》(载《群众论丛》1980年第3期)一文中,就江夏汤宾尹校正的《全像通俗三国志传》提出了三条论据:(1)该书在《玉泉山关公显圣》一节中有“迄至圣朝,赠号义勇武安王”一句,而关羽封赠义勇武安王是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因而此句“只能是宋人说三分的口吻”。(2)该书“记有相当多的关索生平活动及其业绩”,而“关索其人其事,辗转说唱流传时代,应早在北宋初,也可能更早于北宋初年,在唐五代间。而这也可能是《三国演义》成书远及的时代。”(3)该书的地理释义共14条,计17处,其中15处可以推断为宋人记宋代地名;其中也有2处是明初的地名,但这可能是传抄、传刻过程中后来加上的。此说完全忽视了《三国演义》吸取元代《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三国戏内容的明显事实,难以成立,因而至今无人赞同。

        2.“成书于元代中后期”说。持此说者以章培恒、袁世硕为代表。章培恒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第三部分,根据书中小字注中提到的“今地名”进行考证,指出:“这些注中所说的‘今时’何地,除了偶有误用宋代地名者外,都系元代地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曾将建康改为集庆,江陵改为中兴,潭州改为天临;“然而,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却仍然把建康、江陵、潭州作为‘今地名’,而不把集庆、中兴、天临作为‘今地名’,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该书写作时还没有集庆、中兴、天临这样的‘今地名’呢?”文章由此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似当写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之前”,其时,罗贯中当在三十岁以上。袁世硕在《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一文中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元代中后期,约为十四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其主要论据是:(1)书中共引用330余首诗来品评人物,收束情节,这“与宋元间的平话是很近似的”。书中所引诗词,“不署姓名的泛称,多用‘后人’、‘史官’,‘唐贤’一词用了一次,‘宋贤’一词用过十多次,却不见‘元贤’一类字眼。这可以视为元人的口吻,表明作者为元人。”而署名作者基本上是唐宋人,也表明《演义》作者为元人。(2)书中小字注所提到的“今地名”,除了几个笔误之外,“其余的可以说是全与元代之行政区名称相符”。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为元天历二年(1329)以前的旧地名。“据此,有理由将作注的时间断为这年之前。如果考虑到人们在一段时间里仍习惯于用旧地名,那么将作注时间往后推几年、十几年,是可以的……所以,我们可以将作注的时间断为元代的中后期,约为十四世纪的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而书中的注绝大多数出自作者之手,因此,《三国志通俗演义》即应成书于这一时期。不久以前,杜贵晨发表《〈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及今本改定年代小考》(载《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2期),为“成书于元代中后期”说提供了新的论据。他发现,明初瞿佑的《归田诗话》卷下《吊白门》则在引述南宋陈刚中的《白门诗》和元末明初张思廉的《缚虎行》时,有“布骂曰:‘此大耳儿叵奈不记辕门射戟时也’”一语,而张思廉的《南飞鸟》诗中则有“白门东楼追赤兔”一句,二者既非来自《三国志》、《后汉书》等史籍,又非来自《三国志平话》,而是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再参酌章培恒、袁世硕二先生的意见,他认为《三国志通?籽菀濉烦墒橛谠⒆谥林稳辏?323)至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之间,即泰定三年(1326)前后。

3.“成书于元末”说。陈铁民在《〈三国演义〉成书年代考》(载《文学遗产增刊十五辑》,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版)中认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无疑是今存最早、最接近原著面貌的刻本,利用其注释来考证《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是可靠的。根据嘉靖本注释中有评论和异文校记,以及有不少错误等情况判断,这些注释不大可能为罗贯中自作,而是《演义》的抄阅者和刊刻者零星写下,逐步积累起来的,其中有的作于元末,有的作于明初。既然有的注释作于元末,那么《演义》的成书年代自然也应在元末;即使根据一些作于明代洪武初年的注释,也可推知《演义》成书应在元末,因为只有在《演义》写成并流传之后,才有可能出现《演义》的注释。周兆新在《〈三国志演义〉成书于何时》(载其主编之《三国演义丛考》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中指出:联辉堂本《三国志传》中有“圣朝封赠(关羽)为义勇武安王”一语,汤宾尹本《三国志传》亦有相似语句,两本在提到“圣朝”之前,均曾提到“宋朝”,二者对举,可见“圣朝”不可能指宋朝;而明初洪武至永乐年间均无封赠关羽之事,可见“圣朝”也不可能指明朝。这样,它只能指元朝。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曾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结合?堵脊聿拘唷返募窃兀堆菀濉返背墒橛谠笃凇?BR>     4.“成书于明初”说。持此说者较多,如欧阳健在《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一文(载《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中认为:周楞伽、王利器先生根据元学家赵偕的《赵宝峰先生集》卷首的《门人祭宝峰先生文》等材料,认为罗贯中即门人名单中的罗本,这是可信的,按照门人之间“序齿”的通例,可以推算罗贯中的生年约在1315—1318年,卒年约在1385—1388年;再根据对《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小字注所谓“今地名”的分析,可以判断:《三国志通俗演义》可能是罗贯中于明初开笔,其第十二卷的写作时间不早于洪武三年(1370),全书初稿的完成当在1371年之后。其时,罗贯中在五十五岁左右,其知识和阅历都足以胜任《演义》的写作。任昭坤在《从兵器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载《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第1期)中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里叙述描写的火器,绝大多数在明初才创制,或才有那个名称,这证明《通俗演义》成书于明初。《通俗演义》描述的火器,使用者都是孔明,可见在作者心目中,只有孔明那样智慧过人的人才能创制使用先进火器,这说明作者所处时代是以冷兵器为主的,这也与明初的兵器实际状况相吻合。

        5.“成书于明中叶”说。张国光在《〈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中叶辨》(载《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4期,亦收入《三国演义研究集》)中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以《三国志平话》为基础的,现存的《三国志平话》刊于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代表了当时讲史话本的最高水平,然而篇幅只有约8万字,文笔相当粗糙、简陋;而《三国志通俗演义》篇幅约80万字,是《平话》的十倍,其描法已接近成熟,因此,其诞生不能不远在《平话》之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第一个成熟的《三国演义》版本,它不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的作品,而是明代中后期的书商为了抬高其声价而托名罗贯中的,为此书作序的庸愚子(蒋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九十年代以来,张志合的《从〈花关索传〉和〈义勇辞金〉杂剧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载《河南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李伟实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中叶弘治初年》(载《吉林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也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代中叶。

        面对上述诸说,沈伯俊提出:要确定《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对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经历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尽管一些学者对罗贯中是否元学家赵宝峰的门人罗本、罗贯中与张士诚的关系、罗贯中与施耐庵的关系等问题作了积极的探考,但因资料不足,见解歧异,尚难遽尔断定《演义》成书的确切年代。第二,确认作品的原本或者最接近原本的版本。上述诸说,大都把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视为最接近原本面貌的版本,甚至径直把它当作原本,在此基础上立论。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嘉靖元年本乃是一个加工较多的整理本,而明代诸本《三国志传》才更接近罗贯中原作的面貌(详下)。这样,以往论述的可靠性就不得不打一个相当大的折扣。第三,对作品(包括注文)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有的学者通过对书中小字注所提到的“今地名”来考证《演义》的成书年代,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必须证明小字注均出自作者之手,否则,其价值就要大打折扣(按:陈铁民已经指出小字注并非出自罗贯中之手,王长友在《武汉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发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小字注是作者手笔吗?》一?模衔尉冈瓯镜男∽肿⒉⒎亲髡弑救耸直剩白髯⑹备檬橐蚜鞔暇貌⒌玫酵瞥纭保白髯⒄卟坏皇亲髡弑救耍膊皇亲髡咄贝娜恕!闭胖竞显凇逗贝笱аПā?994年第6期发表《〈三国演义〉中的小字注非一人一时所加》文,也指出“罗贯中决不可能就是嘉靖本的原作者,当然也决不会是其小注的作者。”这些小字注也不是出自某一时某一人之手,而是伴随着《三国演义》的成书和流传过程而存在的。);其二,对小字注的考察,应当与对作品各个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可靠的结论,而以前对此所作的努力还很不够。结合以上各种因素,目前比较稳妥的说法仍然是:《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而成于明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校理本三国演义〉前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三)关于《三国演义》的版本源流

        《三国演义》版本甚多,仅现存的明代刊本就有大约30种,清代刊本70余种。各种版本数量之多,关系之复杂,都堪称古代小说之最。过去一个长时期中,人们对此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误以为《三国》的版本问题比较简单,形成这样几点普遍的误解:(1)嘉靖元年(1522)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或者就是罗氏原作;(2)《三国演义》只有由嘉靖元年本派生的一个版本系统;(3)在众多的《三国》版本中,最值得重视的只有嘉靖元年本(一些人称之为“罗本”)和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本(简称“毛本”)两种。正因为如此,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0年以前,中国大陆只出版了嘉靖元年本的影印本和以毛本为基础的整理本;各种文学史、小说史论述《三国演义》时,一般都主要针对毛本,附带提及嘉靖元年本,而对其他版本几乎不屑一提。

三国演义罗贯中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形象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几乎达到了“神化”、“妖化”的地步,不但能谋善断,还能够呼风唤雨,赤壁之战借东风就是明证。在一定程度上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足以能蚝汀段饔渭恰分械乃镂蚩障嗥サ小SΩ盟嫡庑┮人入胜的形象展现只是作者文学人物塑造的一个引子,作者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更深刻的意图。因此,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解析才能够全面地把握住作者更深刻的意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作者在人物塑造中包含的诸多思想。应该说在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数不胜数,并且也不断出新。而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则另辟蹊径,重点对于一些没有挖掘到的东西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塑造的核心意图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物,他正生活在“民族光复”时期,从那个时候的主流思想看“光复”华夏民族的政权是大多数汉族人的希望。[1]生活在这一时期的罗贯中深深受到这一大背景的影响,故而在他的文学人物塑造中注入了太多“光复”的思想。

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是以“蜀汉”为正统的,且在罗贯中对刘备政权进行描绘时完全没有出现“蜀汉”这一概念,而是用的“汉”。应该说其中有着巨大的区别,用“汉”则表明是延续的是西汉和东汉,是一个正统的政权。这样的定位也影响到了诸葛亮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后期的身份是“汉大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这样的官衔叙述与历史上真正的官职符不符合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个官衔中给诸葛亮赋予了“光复汉朝”的使命,故而诸葛亮的整体定位就是“光复事业”的英雄。所以,我们纵观诸葛亮一生的事业,基本上都和“光复”汉朝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说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语言都带有“光复”英雄的味道。

所以说我们把握住罗贯中的这一核心意图,再去从细节上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形象和历史上真正人物的差别。

二、诸葛亮“忠臣”形象的解析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以一个忠臣的人物形象出现的,无论是对于刘备还是对于后主刘婵,他都是忠心耿耿,丝毫没有逾越一个臣子的界限。我们看“白帝城托孤”这一事件,刘备在临终之际将蜀国和后主刘婵托付给诸葛亮,并且说道如果刘婵不行可以取而代之。很多人认为这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刘备是否有这样的动机我们无法去探寻,但是纵观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作为可以说真的没有辜负刘备所托。无论是平定南蛮,还是北伐曹魏,诸葛亮一直都在为刘备未走完的“光复汉室”事业在奋斗,也一直为弱小的蜀汉争取生存发展而呕心沥血。

应该说这样忠臣的形象是罗贯中心目中“光复英雄”的一种表现。为什么一些人要为“民族光复”而奋斗?因为他们心中秉持着忠义的概念。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这份责任感、这份忠义才有千千万万个人为了“民族光复”而前赴后继。所以说很多初读《三国志》的人往往会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符合历史事实,不科学。[2]不符合历史事实自然是对的,但是文学人物塑造就是这样,如果完全和历史人物一模一样,那么罗贯中的“光复”思想也就无处寄托了,也就失去了文学意义。

三、诸葛亮“事功”形象的解析

“内圣外王”是中国历想中完美的人物,在人们的意念中这样完美的人物才能担当起大任,“忠臣”形象可以说是诸葛亮“内圣”方面的表现,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流露。应该说罗贯中对诸葛亮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有“内圣”的一面,又有“外王”的一面。“外王”的一面体现在罗贯中对诸葛亮“事功”形象的塑造,那就是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物[3]。

运筹帷幄、能谋善断是诸葛亮的外在标签,“用计”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并不是诸葛亮的专属,曹魏的曹操和司马懿、东吴的周瑜和鲁肃、蜀汉的庞统和姜维大都是“用计”的高手,但是这些人跟诸葛亮相比却是相形见绌,诸葛亮在智谋方面可谓技压群雄。

在《三国演义》中似乎正是诸葛亮的这些智谋才使蜀汉能够维持多年,这说明在罗贯中的心中“事功”性的人物应该侧重在智慧而不是力量,并且罗贯中也认为只有“智慧”的“事功”型人物才能担当起“民族光复”的大任。我们看《三国演义》中每次蜀国取胜的大战往往依靠的是诸葛亮的智谋,而不是武将的拼命,这些都是罗贯中思想倾向的明证。

四、结语

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罗贯中在文学人物中注入“民族光复”思想的重要表现,可以说塑造出来的诸葛亮这一形象正是罗贯中心中的理想英雄人物。 在“民族光复”思想的注入下,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完全被塑造成了“内圣”和“外王”合一的人物,那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既是道德型的“忠臣楷模”,忠于先帝、忠于后主,又是“事功”型的人物,能够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更创造了“七擒孟获”的事迹和“六出祁山”的“北伐”伟业。

参考文献:

[1]陈柏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影子艺术[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35-40.

三国演义罗贯中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国演义;火攻;写作艺术;文本;作者;读者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018-01

一、何为写作艺术

我认为完整的写作艺术必须包括三个要素在内,一是作者,二是读者,三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文本。从写作的作者出发,产生文本,到文本对读者产生精神共鸣为止,是一整个写作艺术实现的过程。打个比方的话的正如绘画艺术的实现必须是从绘画艺术家创作绘画艺术品到绘画艺术品给人以艺术美感与启示结束,三者连接构成的一个整体是一个艺术实现与完成的过程。

于是我据此而推论出一个写作艺术实现的流程图示。图示的左边是作者部分,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写作方式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图示的右边是读者部分,读者通过对文本的文本内容的解读获得感性的认识,而后经思维升华得到理智的结论。这就是写作艺术的产生到实现的过程。

所以,关于《三国演义》中火攻的写作艺术是否实现,我们也有必要通过对于这三方面的分别分析而进行论述。

二、何为火攻

火攻区别于火计与其他用火。火攻的含意为通过运用火计的方式大幅度削减敌方有生战斗力的作战方式。火计的含意是指一切在战争中为正面战场增加胜算而施行的放火行为。用火则包括生活用火以及军事用火等一切使用火的行为。所以用火的含意宽于火计,火计的含意又宽于火攻。关于火攻的性质,在《孙子兵法?第十二篇火攻篇》中有如下的话: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

三、三国演义中的火攻

终三国演义一书,我摘录出各种“用火”39条。这39条当然是剔除了包括“焚香拜宗庙祖宗,生火做饭”之类非战斗性质的生活用火。

在39次用火中,用法有以下这些(兵家用火的种类,稍异于《孙子兵法》的记录)。

1、举火为号:目的是以火为信号,有助于行军指挥。(不具有伤害性,但是具有威慑力。)在三国演义中曾多次出现,也具有一定的扰敌性质。2、放火烧山、烧林:博望坡之战(夏侯 诸葛亮)V亭之战(刘备 陆逊)。3、放火烧船:赤壁之战(曹 孙刘)。4、放火烧粮草辎重:乌巢之战(曹 袁绍)。

四、诸葛孔明在火攻艺术中的意义

在《三国演义》中最擅长运用火攻的要算诸葛亮。从最初的博望坡军师初用兵,接下来的诸葛亮火烧新野,到之后紧接着的赤壁之战中烧的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只剩下二十七人的赤壁之火,在之后又有火烧藤甲兵等等。从《三国演义》的对于人物描写的详略与侧重上可以看到,诸葛亮很显然是罗贯中心目中最崇高与仰慕的对象,因此罗贯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着力于诸葛亮的身上。

以赤壁之战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在赤壁之战中,罗贯中虽然着力于两个阵营之间的多位重要人物,并对其都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描写,为了切合事件的发展与故事的铺陈。然而即便如此,每一个人呢都有其各自存在的自身价值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受到强烈的陪衬的气息。不管是周瑜还是鲁肃还是孙权,这些是孙吴阵营中智谋武略的佼佼者,还是对方阵营中的曹操与他的一班谋臣将领,似乎都在给诸葛亮作者侧面的烘托。从整一个火攻的准备工作开始,群英会蒋干中计,到用奇谋孔明借箭,到庞统巧献连环计,到七星坛孔明借风,成为赤壁之战孙吴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点。所有的一切都在为了突出孔明的重要性与神机妙算。而周瑜的数次使计陷害失败,与失败后的感叹“我不如亮”“孔明神机妙算我不如也”“其人有夺天地造化之功,鬼神莫测之能”,一步一步将诸葛亮由一个人间的谋臣,推向了鬼神莫测的神人的境界。

五、罗贯中的政治理念分析

罗贯中的政治观点,我认为是非常正统的儒家的政治观点。首先从对于诸葛亮的描写来看,诸葛亮显然是罗贯中对于一个自我心目中的最理想的人臣的描写,所以诸葛亮身上的品行与政治观点,我认为是可以在极大地程度上反应罗贯中所推崇的品行与政治观点的。

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在诸葛亮身上突出体现的简言之是三点,一是汉室正统的思想,表现为终于汉朝的忠君思想。二是报刘备知遇之恩的重义思想,三是最突出的,即诸葛亮是智慧的化生。而其余着墨不多的则是礼与信,却都有所反应。所以我的结论是罗贯中的政治观点是儒家的政治观点。

三国演义罗贯中范文第4篇

1、《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2、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又名肇(zhao)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今属于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一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施耐庵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3、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来源:文章屋网 )

三国演义罗贯中范文第5篇

1、原作者:罗贯中,他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2、《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3、《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