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桥的课堂笔记

桥的课堂笔记

桥的课堂笔记

桥的课堂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反思

怎样的课堂才算有效课堂?要使课堂成为有效课堂,我们必须做好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后反思这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把这些都做好了,才能使课堂成为有效课堂。

一、精心设计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

1.定位三维目标,注重目标融合。要在课堂上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则载体是什么呢?笔者觉得载体可以是一些层层递进的变式问题链。例如,在上《平面向量复习》时,笔者先提出问题一:

“若C为AB中点,则如何用与表示?”学生容易得到=+。此后笔者再提出问题一的变式问题二:“若C在AB上,且AC:BC=x:y,则如何用与表示?”学生易看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一样的,因此容易得到=+。最后笔者再提出问题三:“这两个问题有何联系?”学生一下就说出问题二是问题一的推广,问题一是问题二的特例。在解决上面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一个重要的知识,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了知识的演绎与推广,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2.认真分析学情,把握教学容量。笔者上《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块内容预计上一个课时,教学内容较多,涉及数乘运算的概念与运算律、用向量表示图形关系,平面向量的共线定理及其应用。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都是成绩中下的普通班,学生的基础一般,理解力偏弱,因此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确实是一件难事。为此笔者预先规划好每块内容的时间。

二、开展有序的数学活动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核心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

1.强化学生主体,构建和谐关系。笔者给高一新生上第一节数学课时,让学生提提他们对笔者要求。他们要求笔者“上课要幽默风趣、不要拖堂、作业不要太多、不要不管成绩差的学生”等等。笔者当着学生的面把这些要求记在了数学课本上,并向学生承诺会努力做到,如果没有做到,希望学生提醒笔者。之后,笔者提了几点对他们的要求:上课要认真,不能开小差、作业要按时完成等。通过与学生互提要求,使学生觉得他们是课堂的主人。这拉近了笔者与学生的距离,建立与学生间的平等和谐的关系,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打好了基础。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景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教学情景应与教学内容有实质性联系,否则就只是在课程内容外面裹了一层“糖衣”;教学情景应该是感性的、形象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教学情景中问题的难易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认知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处于思维状态;教师要在创设的教学情景融入情感,才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3.捕捉精彩生成,提高生成质量。面对课堂上的突发问题,教师要依靠敏锐的捕捉能力,并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于有价值的“突发问题”加以引导,巧妙利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寻求教学的新的平衡,使整个教学过程从有序(预设),到无序(生成),再到有序(采取相应的对策)。

4.布置分层作业,及时反馈错误。作业可以分为下列几类由易到难的作业层次:课堂例题的简单变式、基础训练作业、拓展提高作业等,使学生在解决这几类作业的过程巩固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能力。批改好作业后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对错题的再思考可以纠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错误理解。因此,及时批改和反馈作业可以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例如,笔者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都强调学生将解题时的草稿直接打在作业本或试卷上,因为这些草稿直接反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与解题过程。当学生的解题发生错误时,通过草稿笔者能看出错误原因。比如有一位学生在做解三角形题目时,都是将三角形看成直角三角形来列式的,还有学生记混了30°的正弦值与余弦值。发现错误后笔者马上将这些错误反馈给学生,这样可以纠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错误理解。

三、进行课后反思是有效课堂的升华

笔者至今对自己上的一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难以忘怀。在讲抛物线方程前,笔者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赵洲桥吗?想不想看看?”同学们回答:“想……”笔者马上打出赵洲桥的图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笔者暗喜。但这节课的发展却令笔者大跌眼镜,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感觉这节课乏味。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我原先预想的其乐融融的n堂氛围有天壤之别啊。课后,笔者仔细回想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首先是赵洲桥的图片+知识新授,其次是赵洲桥的图片+例题,再次是赵洲桥的图片+巩固练习,最后还是赵洲桥的图片+总结。笔者所谓的“情境”除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作用呢?由此笔者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逢课必需“情境引入”吗?通过反思,笔者认为“情境”创设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如果情境创设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虚构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宁可不要。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讲解。我们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我们需要一个“求真”的教学情境。对这节课的反思使笔者明白什么时候才需要创设情景。

总之,只有做好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后反思这三个环节,才能将数学课堂变成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桥的课堂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 教学改革 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152-02

桥梁工程在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结构力学与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等课程的延伸课程,还对以后学习桥梁电算、大跨度桥梁等课程打下基础。此外,它还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方向学生的毕业设计。通过分析现阶段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发现目前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2.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实用性较弱;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4.课程考核不能准确反映学生能力,不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基于目前桥梁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深入改革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工程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桥梁工程课程改革方案

针对目前桥梁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考核方法四个方面,对桥梁工程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教育方法改革

1.生动化教学,总结与提问相结合

教材语言作为一种书面语言陈述单调,如果将这种语言直接搬到课堂上,老师讲得枯燥乏味,学生听得更是艰涩难懂,毫无兴趣。不仅老师在台上照本宣科感觉如同嚼蜡,学生在台下也是如坐针毡,哈欠连天。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认真准备授课内容,将呆板难懂的书面语言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并将抽象的语言形象化、生动化,不能拘泥于教材而没有自己的理解体会。如此一来,上课时就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兴趣,将教学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表达出来。除此以外,还能使所教的内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此外,在每堂课的最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给出简要结论。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强化学生的记忆,也使得教学系统性更强,授课效率显著提高。在每次上课之前也针对上次课所学的知识提问学生,有效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

2.有效引入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方式

由于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声、像、图、文等特点,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课堂上仅仅是老师讲解学生读书、讲解呆板、缺乏趣味性与直观性等问题。多媒体教学既丰富了教学的表现形式,又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促使了学生积极自主学习。使课堂不再是传统中的照本宣科,新知识理解起来更为容易。桥梁工程这门课程与实际结合紧密的特点,需要我们尽快了解这方面在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最新的前沿发展动态。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多媒体课件含有更大的信息量,可以将该领域发展的前沿动向充实在课件中。这既能弥补教材内容有限与内容滞后的不足,延伸拓展教材的内容,也能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

(二)教育内容改革

从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出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体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贯穿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使内容完整连贯、重点突出。同时也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在这方面,高校土木工程教科研组织可以以目前桥梁工程建设基本要求作为标准,结合自身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确定该课程的教学体系。

(三)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增强桥梁设计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个部分进行实践。所谓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形式运用专业基础课上所学知识。使其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对桥梁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并且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桥梁设计问题。实践教学主要可以从课程设计实践和桥梁模型设计竞赛两方面展开。

1.课程设计实践

桥梁实践课程是培养桥梁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所学的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与增强创新意识都有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它也可以了解学科的最前沿知识,更新教材知识。工程实践作为夯实理论知识、养成工程意识和能力的关键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桥梁结构理论的分析能力和简单设计能力有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应结合已经学过的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等书,并且尽量选择常见的梁形。教师提前准备任务书和指导资料,以便学生提前预习,进行全面的桥梁设计。此外,教师也应监督辅导设计过程。

2.桥梁模型设计竞赛

为增强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熟练运用和理解,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桥梁结构模型设计竞赛。

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需要参赛者对选择结构、计算、制作工艺等多种知识熟练的掌握和应用。结构合理的受力形式对模型承载力的大小有重大影响。学生需要了解掌握各种桥梁结构形式,并了解其受力特点与传力途径,准确计算其受力情况,以找到最佳的结构。此外,设计制作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材料也十分重要,不同的材料结构导致的破坏形式也有所不同,这也要求学生掌握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并进行选择。

通过参加桥梁结构模型竞赛,参赛学生在对桥梁结构形式、受力分析、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以及细部构造等各方面都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巩固了力学和材料学等基础知识,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选择结构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对桥梁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很好的温习。除了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之外,制作工艺对结构能否达到预期的受力设计也有很大的制约。为了防止由于制作工艺而导致结构模型的承重受到影响,参赛者必须细致处理细小构造与节点,使之与计算结果吻合。制作工艺既是学生对结构受力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也提高了学生对桥梁构造的理解。

(四)课程考核改革

对考核方式的改革要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实践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核比重。以桥梁工程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为标准建立一套符合人才选拔的科学系统的考核体系。要使考核方式多样化,考试内容更侧重对综合能力的考察,而不只是局限于只是记忆方面的考核,成绩评定更全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作业、课上表现、论文以及资料阅读等多个方面在成绩中的比重,而不局限于最后的卷面成绩。力争使考核形式向着多样化、多种形式、多阶段的方向发展。

1.改革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改革是为了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种种弊端。针对传统考试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笔记,以及老师划定的范围重点等缺点进行改革。克服传统考核方式偏重知识记忆、缺乏对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考察而导致上课记笔记、课下抄笔记、考核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情况出现。改革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为标准,考核偏重学生对学过知识的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减少单个知识技能考核,增加对创新应用与知识能力体系的考核。

2.改革考核形式

现行的考试在形式上多以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为主,内容以教材理论知识为主。改革考试形式可以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开卷、闭卷、开闭卷相结合、实践操作、撰写专题报告、模型制作、答辩以及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考核。并且将考核分散在平时测验、期中期末、课堂课外多阶段。改革制度多样化发展。鼓励学生在课外学习,提升作业、课上表现、论文以及资料阅读在成绩中的比重。最终达到提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的目标。

二、结语

本文围绕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考核方法四个方面,对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桥的课堂笔记范文第3篇

1 与社会实际应用有关的案例

在讲解工程力学这门课时,笔者经常拿出一些世界经典的建筑或是桥梁为例,让学生能深刻认识到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的奥妙所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认识到了不起的建筑或是桥梁,所应用的原理原来都来自于自己上的这门课。例如,笔者在教学的时候就拿过上海杨浦大桥作例子,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把上海杨浦大桥的图片投影给学生看(由于宁波离上海很近,很多学生还有踏上过上海杨浦大桥的经历),然后向学生用工程力学的思想介绍其构造原理,并讲述桥承受的主要荷载并不是它上面的汽车或者火车,而是其自重,特别是主梁的作用。

2 与生活有关的案例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在给学生讲述机械制图课程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想方设法列举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明白知识源于生活的道理。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上圆柱体的截交线时,正值甘蔗上市,于是向学生发问:当前市场上常见的水果是什么?在吃之前又需要对水果做怎么样的处理?等等。这些看似和制图无关的生活问题,其实蕴藏着机械制图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立马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然后向学生讲述如果把甘蔗看做圆柱体,那么用水果刀进行削皮和截断时,可不可以看做一个平面去截切圆柱体?会有几种情况?从而让学生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去寻找答案。对这种机械图样绘制(画图)和识读(看图)能力的培养是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 与实习生产有关的案例

对学生进行理论授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理论指导实际生产实践,同时也使得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验证他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这么一个提升的目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个时候理论课教师应主动收集和耐心听取学生在生产实习后所带来的实际问题,并在理论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或作出解答,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在讲述表面粗糙度时,有的学生就提出他在加工零件的时候,尽管能看懂图样上表面粗糙度代号的具体要求,但还不知道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这些加工好了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如何才算符合图纸要求?其实他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表面粗糙度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测量和评定的问题。在机械制图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只讲了如何识读表面粗糙度符号,而实际情况是技术测量这门课已不开设了,这时就应告诉他们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样板比较法来评定表面粗糙度是否合格,这样就解开了学生的困惑。

又如笔者在讲授机械制图和公差配合课时,就曾有意借用生产实习教材中的练习图来让学生识读,直接把理论课与实习课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既可达到为生产实习课服务的目的,又能使学生感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的意义所在,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原本就是息息相通的,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求新知的欲望。

4 结语

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机械专业课的教学中恰当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恰当地引用有关机械应用方面的生产生活案例,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教师也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乏味教学,学生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解放了出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这对提升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的能力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性侃,张平之.工程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桥的课堂笔记范文第4篇

一、改变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的主动投入,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

有人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到黑板上写一写,就算是双向互动了,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互动”。所谓真正的互动应要做到: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这种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使语文课堂能时时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比如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学过《天净沙·秋思》一文,对比很熟悉,一起背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然后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判断、讨论:

1.“夕阳西下”是怎样的一种色彩?

2.“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两种观点,其一是“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小桥流水人家”是冷冰的,表现的是游子们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二字,有什么不同?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兴趣高涨,回答问题十分积极。比如,第三个问题,有同学说:“‘断肠’两字去掉好,去掉之后与上句“夕阳西下”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有同学说:“怎能去掉‘断肠’两字?自古到今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断肠”两字,如成语“肝肠寸断”、“断肠草”等,可见“断肠”两字在形容“伤心欲绝”的程度时非常贴切,去掉“断肠”两字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情感。

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学生在这些感兴趣的问题的诱发下,形成了争鸣的局面,群体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参与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一次《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鲁迅在听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的消息时的情感,教师采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运用多媒体切换以下画面:①鲁迅送书给白莽;②柔石睁大眼睛听鲁迅讲“人心惟危”说;③柔石小心翼翼地扶着鲁迅行走;④柔石与白莽同时被捕;⑤柔石在狱中学德文;⑥龙华枪杀烈士现场;⑦鲁迅提笔在悲愤中写文章;⑧鲁迅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

与此同时,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看着一幅幅画面,伴着雄浑的旋律,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与讲解,营造出一个悲壮的气氛,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愤的情境之中。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鲁迅写完文章后做了什么事?学生一个个发言,众说纷纭,却不乏创新精神:如鲁迅背着手在房间里踱着;鲁迅手抓着短短的头发,痛不欲生;鲁迅坐在书桌前,点燃一支烟,久久凝望着漆黑的夜空,一言不发,等等。学生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是得益于教师营造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提升教师自身能力

校内交流的步骤分为课堂观察书面记录组员点评深度交流改进建议自我反思。

组员点评:在课堂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组员褒长贬短,旨在提升授课者的教学品位。

深度交流:进一步听取授课者的不同想法和教学追求,以谋求双方的深度沟通。

改进建议:组员面对授课者的不足或特点,在沟通基础上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处方”。

自我反思:授课者认真消化吸收组员意见,在内省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和怎样落实大家的建议,同时校与校之间重视师资培训,搭建提升平台。建议市教研室组建“职教学科中心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级各类中职校语文教研活动,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培养搭建提升的平台。丰富多彩、灵活机动的形式。

1.理论讲座

2.听课、评课

3.优质课

4.网络交流

改变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使中职校语文教学现状得到改观。

参考文献

[1] 邱道学.让语文课“响亮”起来[J].中学语文教学,2005(2).

[2] 马淑霞.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诵读策略与实施[D].河北师范大学,2006(7).

桥的课堂笔记范文第5篇

“剑桥少儿英语”在上课时可以做游戏、唱歌曲、猜谜语,不像其它英语那样死记硬背。课堂上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记得有一次,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了一个小节目,我扮演小猫,丽丽扮演小狗,我们俩在教室前面,一边唱一边跳,一会学猫的神态,一会学小狗的动作,同学们也伴着音乐的节奏拍着手,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字母、句子的读音,逐渐熟悉牢记了课文内容。表演后老师说我们两位表现很好,还奖励我们每人一支自动铅笔。

每天放学后回到家,妈妈允许我上网到新知堂网站。这里有好多英语游戏。如小猫钓鱼,只要你能把给出的单词拼写正确就能钓上一条鱼。这个网站上的内容和我们学的“剑桥少儿英语”的内容互动,即满足了我上网游戏的愿望,又能记住单词,可有意思了,不信你们也来试试。

总之,“剑桥少儿英语”不仅内容新颖,色彩鲜明,而且内容丰富、有趣,学习起来感到轻松和快乐,更可以让我们掌握词汇量和句型变换方法。我爱英语,我更爱剑桥少儿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