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党史手抄报内容

党史手抄报内容

党史手抄报内容

党史手抄报内容范文第1篇

建党99周年手抄报资料1:建党节由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20xx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公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0xx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煮,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冠军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一大”的确1920xx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建党99周年手抄报图片欣赏(5张)建党99周年手抄报图片1

建党99周年手抄报图片2

建党99周年手抄报图片3

建党99周年手抄报图片4

建党99周年手抄报图片5

建党99周年手抄报资料2:建党节的意义一个诞生于艰难困苦中的政党的生日,往往是在不经意的日子。险恶的环境使她无法从容地择取“良辰吉日”,但却更显露出其应势而生的意义。

作为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的准确生日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出来的。1938年5月,中央领导第一次提出党的生日时,根据的是当时在延安的两位参加过一大的同志——毛主席和董必武的回忆。他们只记得一个夏天,天气很热,大概在7月。因为无法准确考证,于是就把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一个似乎比不经意还不经意的日子。

许多日子因为某位伟人的诞生被历史重重地写上了一笔,日历上凭添一页亮色,七月一日,也因为一个伟大的政党而变得不同凡响,熠熠生辉。

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他的生日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刻,人们为他而聚,歌为他而唱。家人、朋友的礼物、祝福,证明所拥有的亲情、友情,赢得的喜爱和尊重。一个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政党,她的生日的庆祝是她赢得人民衷心爱戴的证明。党的领导人发表的节日贺词总要对党的未来加以展望。那虽不同于烛前的许愿,但却是一个政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标志。

每个人的生日都过得差不多,但会过生日的人,会使生日过得更有意义,成为人生的“加油站”。他能使自己的生日变成总结过去、计划未来的节点,从中汲取激发自身努力进取的动力。而一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政党,在节日氛围中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更多的也是对党的未来的理性思考,及时思考应对时代呼唤,增强自身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新方略。

近年来,中央领导几次在“七·一”期间发表重要讲话,谋划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新路线,使党的生日意义变得更加非同寻常。

实际上,每名党员都有两个“生日”。一个生日赋予自然的生命,一个生日是找到了终身奋斗的信仰。从某种角度讲,后者比前者更有意义。自然出生无可选择,而理想和信仰的抉择,却出自个人的意愿和理性,这一个生日才完全属于自己。

建党99周年手抄报资料3:建党节纪念活动中国共产党建党日确立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建党日的活动。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创刊)出版了《中国共产党99周年特辑》,发表了题为《纪念中国共产党99周年》的社论,还发表了朱德写的《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林伯渠写的《中国共产党与政权》、吴玉章写的《我和共产党》等纪念文章。在此前后,该报还大量报道了延安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举行纪念党诞生99周年活动的情况。同年7月1日,重庆《新华日报》也发表纪念党的诞生的社论。

从此,“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这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中国民族最重要的纪念日。”

建党99周年手抄报资料4:《七月的天空》如果

不是那一面高举的红旗

怎会有今天

壮丽锦绣的山河

如果

不是那一点燎原的星火

怎会有今天

幸福安康的生活

如果

不是那一种坚韧的信仰

怎会有今天

光辉灿烂的中国

红色的七月

我们用如潮的红旗

盛装

天地间一片神奇的土地

红色的七月

我们用如火的激情

高唱

世纪里一首不朽的赞歌

红色的七月

我们用深情的笔墨

书写

八十年一段艰辛的历程

岁月的风尘

掩盖不住你永远青春的

容貌

历史的长河

沉淀不去你奋斗过的

业绩

开拓者与后来人

都抱着一个光辉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

艰难岁月里

你是一团不灭的火

把希望播撒在心灵

和平年代中

你是一盏长明的灯

引导前行的步伐

于是

这一首赞歌

为你唱了八十年

都没唱够

于是

被你点亮的心灯

要用燃烧的生命

党史手抄报内容范文第2篇

《人民军队三字经》读本,是中国人民在建国前夕编写出版的教材,内容涉及党史、军史、政治、地理、战术、军纪等,读者对象为当时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文盲的人民战士,该读本在部队基层的普及率相当高。虽然时过境迁,该读本的某些内容、文句与词语已经过时,但作为一份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国人民的军史档案研究中,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关背景信息

关于《人民军队三字经》读本的作者与出版情况,通过google搜索网页检索,可以查阅到数篇相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一:

“另一件事是编印出版《人民军队三字经》。《前卫报》分发下去,有的战士自己能读,有的战士只能由别人给他念。针对他们不同的需要,耀邦和我商量编写一本启蒙读本,把识字和政治教育结合,要求内容充实而语言生动活泼、通俗顺口。课本编写了两次,第一稿不满意,没有通过,第二稿就交给和谷岩编写。和谷岩当时不过是二十岁出头的小青年,耀邦鼓励他放开胆子下笔,结果就是这本《人民军队三字经》:“天荒荒,地荒荒;不识字,是文盲。不怨爹,不怨娘;旧社会,害人狼……”从人民翻身讲到共产党、和,从大革命讲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中国讲到美国和苏联,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讲到奋勇杀敌、立功受奖、优待俘虏。《三字经》起初在《前卫报》连载,全部完成之后,耀邦和我修订了两遍,又让部队画家郑拓配上插图,然后印刷出版,全体指战员人手一册。《三字经》深受欢迎,一章章一段段许多战士都能背诵出来,被当顺口溜演唱。《三字经》被不少战士随身携带,在伤员血染的衣袋和烈士遗物中都曾发现。” (李昌《我与耀邦共事》)

材料二:

“1947年春,和谷岩仿照在家读过的“平民课本”写了一首“三字歌谣”,发表在纵队的小报上:天荒荒/地荒荒/不识字/是文盲/不怨爹/不怨娘/旧社会/害人狼……当时任纵队政委的同志看了,找到他说:部队现在的成分大部分是翻身农民,文盲太多,不适应全国解放后现代化国防军的要求,要想办法提高我们战士的文化素质,由你负责来搞一本“三字经”,配上插图,看图识字,发到连队,作综合教材。和谷岩受领任务后,用三个多月时间写出了总共有57章的《人民军队三字经》(郑拓绘图,全文写出后曾请从延安来的作家陈明看过),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印发部队每班一册。这本集党史、军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常识于一体的教材,以其口语化的语言,实用性的知识,很快在部队流传开来。战士们一有空就争相阅读、传抄,在伤员鲜血浸透的衣袋里,在烈士俭朴的遗物中,都曾发现过这本《人民军队三字经》。新中国成立后,这部“三字经”被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革命文物收藏并展出。”(武将:《战士的责任重:编辑手记》,载《报》2000年10月26日)

材料三:

“令我感到特别惊喜的是,1948年秋,军区下发了一本《人民军队三字经》的小册子,有文字,有图画,内容十分丰富,讲我军性质、历史和光荣传统,介绍各解放区情况和高级将领,用今天的话说,称得上是有关我军的小“百科全书” 。战士行军念,住下来读,用它学政治、学文化,爱不释手。记得介绍‘晋冀鲁豫边区’那一节,最后几句是‘人口多,三千万,过黄河,下中原,常胜军,能征战,灭奸贼,破困难,,司令员’。但几十年来,对影响如此之大的优秀作品,竟不知它的作者是谁。当笔者写这篇短文时,曾任报社副社长的和谷岩同志,以其三卷本的文集签名相赠。接到后我立即拜读,读到第二卷,意外地发现,这篇教育激励过无数战士的‘三字经’的作者,竟是本人拜访过的和谷岩同志。这部‘三字经’在建国后,被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作为革命文物收藏和展出。” (魏艾民:《战士两件宝:枪和枪杆诗》,载《报》2001年2月5日)

材料四:

“淮海战役结束后,野政宣传部便提出随军分店出版部队读物问题。原则上规定:随军分店出版图书,应由野政宣传部负责编审,出书的经费和发行工作则由随军书店负责。决定先出版淮海战役战斗通讯集和《人民军队三字经》。战斗通讯集由杨子涛负责编辑,《三字经》约请部队作者李燕荪编写。经过他们二位的努力,两本书稿在南京解放前后完成。随军书店在上海也参加了一部分工作,没收到50令新闻纸,由军事管制委员会新闻出版处出版室负责人决定,拨给了随军书店,随军书店就以此为资本印书。……《人民军队三字经》是帮助文盲识字用的读物,64开本,便于战士携带。因为当时部队正在开展文化学习,而部队识字课本又未编出来,该书就被选为临时课本,印数达25万册。” (:《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新华书店》,载“山东图书信息”网页)

上述四份材料提供了许多有关《人民军队三字经》的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但也有需要进一步证实的信息,如就其作者而言,据上述前三份材料分析,《人民军队三字经》的编撰设计者为,初稿作者为李昌,二稿作者为和谷岩,最后定稿为李昌与。但据材料四的叙述,作者是李燕荪。由于没有原本对照,尚无法判断。

民间抄本概况

笔者于2002年10月在丽江大研镇老街一家古玩店内寻访古籍时,从一堆《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线装书中,偶然发现此民间抄本《人民军队三字经》一册,随即购下。

该抄本为毛边纸本,长26.5公分,宽14公分。正文共53页,每页八行、竖排,每行满格为6句18字。文字字体为小楷,每字约1公分见方。

抄本课文为三字一句,每课最短8句24字、最长40句120字,但以20句60字、22句66字和24句72字的课文居多。课文标题共593字,正文1835句共5505字,抄本标题、后识和姓名共47字。字数总计6145字。

抄本全文80课,与前述材料二的“57章”之说有较大差异,但抄本第一课的前八句“天荒荒,地荒荒;不识字,是文盲。不怨爹,不怨娘;旧社会,害人狼……”,与材料一与材料二所述一致。此外,抄本“第拾玖课”与材料三所述略有差异,抄本标题“晋冀鲁豫”及正文“人口多,五千万”,而材料三为“晋冀鲁豫边区”与“人口多,三千万”。

抄本的标题有三:封面标题为《解放人民三字经本》,正文标题为《人民军队三字经》,正文末尾书写为《中国人民军队三字经》。

抄本未注作者姓名。从字迹分析,抄本的抄录者至少在三位以上,但署名仅两位:题首有“苏子彬”加戳“苏子彬印”(正楷,1.1公分见方),笔迹较嫩;正文末有“公元一九五一年农历五月十七日(1951年6月21日)中江区第八行政村苏泽万录”加盖“苏泽万印” (正楷,1.1公分见方)。此外,封面还有钢笔字笔迹:“公元壹九五1年”、“学生苏子彬计()”加印章(“苏子彬印”)。

调查抄者经过

由于笔者对抄本中两位署名抄录者的情况一无所知,故自发现和获得该抄本以来,一直未予以披露。

2005年7月下旬,笔者特意赴云南调查《人民军队三字经》抄本的抄者,辗转周折,终于在云南省大理市鹤庆县六合乡禾乐村(位于金沙江畔海拔2600多米的四阱山顶,即抄本中所述1951年时的中江区第八行政村)的一处独居破旧农舍中,寻访到了《人民军队三字经》抄本的署名抄录者之一苏子彬先生。经问询后得知,苏泽万为苏子彬养父,苏子彬于12岁从邻乡过继给苏泽万,曾在六合乡上学,“读到六年级”。苏子彬“属猪”,当于1935年出生。苏泽万“属龙,64岁过世”,其生卒年当为1892―1956年。在当时当地,苏氏父子属有文化之人。因此,《人民军队三字经》抄本的两位署名抄者的关系为父子。

当笔者给苏子彬出示抄本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的复印件时,面对半个世纪前他和他父亲曾经抄录的《人民军队三字经》,他已经不记得往事,但肯定“苏子彬”是他自己、“苏泽万”是他的父亲,并十分肯定地确认所盖的两枚印章是他们父子俩的。笔者问及章印是否还在,答曰无存。问及此抄本的确切来源,苏子彬更无从回忆。

笔者分析:苏子彬遗忘自己笔迹以及无法回忆抄本来源的原因有二:一是笔者所出示的仅为抄录本封面、首页和末页的复印件,而非原件,致使苏子彬无法触及深层记忆;二是封闭崎岖的高山环境,居住在这高耸入云的山顶村落,可以长期不接触笔墨、不书写文字,从而使苏子彬忘却了自己早年的笔迹。

为了判断笔者分析的可能性,笔者请苏子彬写下了“苏子彬”以及“人民军队三字经”等字,看他写字时的运腕姿势,表明他曾有过习字的经历,审视其当场所写的字体,与抄本的正文标题及署名神似。因此,笔者逻辑地判断:抄本中相对稚嫩的几种文字之一,由苏子彬“”,而相对老练的文字,则由苏子彬的养父苏泽万“录”。其余文字的抄录者,暂且不知其人。

民间抄本意义

笔者认为,民间抄本《人民军队三字经》有多层意义。首先,《人民军队三字经》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革命历史文物性质,其印刷出版本已经成为中国革命历史文物,(材料二与材料三均提到,《人民军队三字经》“被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作为革命文物收藏和展出”,但笔者曾多方询问,均未果。)而民间抄本的发现,无疑为这份军事文化遗产增添了新的内容。

其次,在建国初期,《人民军队三字经》不仅成为当时战士中的文化普及读本或教材,而且还影响到民间,成为民间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读物之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民大众对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以及新中国的爱戴和拥护。

第三,自明代以来,云南省丽江和大理地区,越来越受到先进汉文化的影响,《四书》、《五经》、《古文观止》以及《幼学琼林》等汉籍基础读物,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基本文化教材。而《人民军队三字经》作为教材传入民间,对于当地的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四,较之目前有记录的《人民军队三字经》版本,此次发现的民间抄本,在篇幅上有较大差异,在文字上亦有出入。正是这些差异与出入,对于中国人民军史档案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党史手抄报内容范文第3篇

一、查阅干部档案的原则

l、干部档案主要是供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在培养、提拔、任免和政审干部时使用,其他一般不予查阅。干部亲属人党、入团、升学、参军等政审,应由干部所在单位根据中央组织部组通字(79)6号文件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的内容,写出证明材料,不得查阅干部档案。写党史、革命斗争史、地方志,可直接找当事人调查了解,一般不予查阅干部档案。如当事人已去世或不能提供,也只应查阅干部档案中的履历和自传的有关部分。

凡因了解干部的入党、人伍时间和政治历史问题确实需要查阅他人档案的,要从严掌握,经批准后,只能查阅有关材料。

2、查阅干部档案,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凡未办理审批手续或手续不完备的,不准查阅。

3、任何个人不得查阅、借用上级或同级干部的档案。

4、任何个人不得查阅、借用本人及亲属的档案。

二、查阅干部档案的手续

1、查阅干部档案,凡属上级组织管理的,都要写出查档报告,写明被查阅人的姓名、职务、查阅目的和要求,以及查挡人的姓名、政治面貌,经查阅单位主管领导签字并经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查阅。查档人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而且要两人以上。查档时要随带本人工作证件。外调介绍信不能用于查阅干部档案。

2、查阅中央组织部管理的干部档案,应由各地、市委或省直各部、委、厅(局)党组,省属大专院校党委,提前向省委组织部写出查阅报告,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并请示中央组织部,待中央组织部同意后,按指定时间查阅。

查阅省委管理干部的档案,需由被查阅人所在单位党委或党组写出查档报告,并由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同志签字,其中查阅县(区)委书记、县(区)长的干部档案应由各地、市委组织部写出查档报告,由组织部长或副部长签字。

3、查阅外省干部档案,凡查阅省级管理的干部档案,由省委组织部联系,查阅其他干部档案,由地、市委组织部联系。

4、本单位党组织管理的干部档案,本单位管理干部的部门因日常工作需要查阅时,要健全查阅登记手续,外单位的非干部管理部门一般不予查阅,因特殊情况需要查阅时,须经党委(党组)负责人或干部(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同意。

三、查阅干部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干部档案一般不外借。因特殊情况需借用的,必须经主管干部档案的领导批准并严格履行手续。查档人对借阅的档案要妥善保管,不得让无关人员翻阅;不得转借和复制档案材料,用完后应按时退还。送还档案时要详细查检。

2、查阅档案时摘抄的材料,一般不盖章作证。因特殊原因必须作为旁证的材料,要由档案管理部门加盖公章,严格审查登记,用后由使用单位自行销毁。

3、查档人员对档案的内容要严格保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得向无关人员泄密,不得在档案上圈划、涂改,不得拆散、抽换和损坏,非经批准不得抄录复制。

党史手抄报内容范文第4篇

按照“发展党员必须坚持入党自愿的原则和个别吸收的原则”,要求入党的人必须本人自愿地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申请入党人一般应向党支部写份书面报告(入党申请书);如果有特殊困难,也可以口头提出申请。入党申请书除了由于重病、残疾等原因不能书写外,不能让其他人。

二、入党申请书的基本内容

(1)为什么要入党,主要写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

(2)自己在政治信念、成长经历和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的情况;

(3)对待入党的态度和决心;按照党员标准和义务提出今后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入党;

(4)个人履历、家庭主要成员以及主要的社会关系情况;

(5)对本人政治历史的重要情节提出证明人。如果本人历史上犯过错误或受到奖励、处分必须写清楚。

三、入党申请书的格式

入党申请书分为五个部分:

(1)标题:“入党申请书”。要写在第一行中间位置,字迹要略大些。

(2)称呼:另起一行,顶格书写,称呼后面加冒号。入党申请书可以写给各级党组织,一般要写给本人所在单位的党支部。

(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这是入党申请书的主体部分,可按“入党申请书的基本内容”分段书写,每段开头都要空两格。

(4)结尾:在正文下面写上“此致、敬礼”等表示敬意的话语,或写上“请党组织给予指导、帮助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考验”等语句。

如果写“此致、敬礼”,“此致”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后面不加标点符号;“敬礼”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后面加感叹号。

(5)署名和日期:在结尾下一行的后半行写上申请人姓名,在署名的下面写上提出申请的年月日。

四、写入党申请书应注意的问题:

1.要认真学习和有关党的基本知识,真正了解党,认识党,通过对党的全面了解郑重地作出自己的政治选择,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在此基础上,要联系思想实际谈自己对党的认识,向党组织交心,切忌只抄书抄报,不谈真实思想。

2.要对党忠诚老实,如实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政治历史、本人经历、主要社会关系及其对自己的影响等有关情况,不得隐瞒或伪造。

党史手抄报内容范文第5篇

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活动意义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全面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描绘90年辉煌成果,弘扬党的丰功伟绩,引导广大党员和全体师生了解党、热爱党、拥护党;激励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激发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投身世纪伟业。这是一次面向全体党员、师生“知党爱党”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一次面向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党史国情教育,它对于师生深入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增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激发他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活动内容

(一)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在学习培训中深入开展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

×.利用多种形式,强化对党员干部、教师的革命传统教育、宗旨意识教育、优良作风教育和党史经验教育。学习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共产党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强化“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使命意识,努力为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做贡献。

×.运用多种载体,强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专院校通过业余学习马列小组,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最新理论。在党委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抓好扶植、指导和服务工作,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六个为什么”,不断提高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高中、中专学校通过学生业余党校,组织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时事政治,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增强党性观念,适时发展党员。

初级中学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召开主题班团会,开展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

小学继续深化“五好小公民”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能力。

幼儿园要通过儿歌、舞蹈、讲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教育。

(二)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在读书育人中深入开展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

组织教育系统师生共同开展读书活动,要必读《共产党好》、《历史的选择》两本书。这两本书主要讲建党×周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亿万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此次开展读书活动是纪念建党×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在党委(党支部)的领导下都要聘请一名离退休老同志或班主任、政治课教师为辅导员,辅导学生读书。指导学生摘抄名言警句、写心得、写征文,指导学生写演讲稿,开展读书演讲活动,设计、参与、指导学生开展各项读书实践活动。同时发挥学校基层关工委作用,在学校开展宣讲活动,局关工委适时组织“五老”报告员深入学校以《共产党好》、《历史的选择》为主题对广大师生作宣讲报告。

(三)以德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在体验感恩中深入开展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

结合节假日、纪念日,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实践活动。抓住“五?四”“七、一”“十、一”等节假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尊老爱幼等活动。通过与家校之间联合,与学生家长一起开展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如亲子共唱红歌,“共读一本书”等活动。“七一”前夕,各单位党组织要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开展书画摄影展览、演讲比赛、有奖征文活动和诗歌朗诵会、歌曲演唱会、专题图片展览、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先进人物优秀影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庆祝党的生日,歌颂党、歌颂祖国的新气象,引导广大党员和师生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永葆党的先进性。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开展纪念建党×周年系列活动,是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广大师生对党的认识的有利时机,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精心部署,确保纪念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