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代文化交流

汉代文化交流

汉代文化交流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日语词汇;汉语词汇;影响;中日文化交流

【Abstract】Chinese characters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Japan from China, but in modern tim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Japanese language, a large number of Japanese words into Chinese, Chinese also has a great influence, in order to better economic and social aspects of cultural exchange,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fluence the cause and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vocabulary on the impact of Japanese words o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Japanese vocabulary in today's society three aspects are analyzed and explored.

【Key words】Japanese vocabulary; Chinese vocabulary; Influenc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0 前言

中日两国文化有着巨大的渊源,自大化改新以后,全面吸收隋唐时期的中国文化,文化交流属于中国文化单方面输出,进入近现代以来,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大量的日语词汇进入汉语,并对汉语造成巨大的影响,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生活。

1 日语词汇影响汉语的原因及背景

1.1 共同的文字

中日两国同属东亚,至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公元三到四世纪,汉字传入日本,由于日本没有本国文字,汉字的传入对日本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虽然日本在八世纪发明了拼音字母,即日文假名,但汉字是日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两国同用一种文字,相互影响不可避免。

1.2 社会改革

19世纪后期,日本明治维新,为适应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日本大量引入西方词汇,而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发生剧烈变革,以孙中山,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有识之士,东渡日本,通过日本间接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并将其所学带回中国,因而,日语中所反应的西洋文字词汇以汉字的形式,进入中国,恰逢中国白话文改革,大量日语词汇涌入中国,这是日本第一次对中国汉语造成巨大影响。第二次影响汉语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全面开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中日交流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深入,大量日语词汇被引入中国,成为现代汉语中的新词。

1.3 经济因素

日本作为亚洲第一发达国家,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往来密切,且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网络更加普及,交通更加便利,日本的文化不断影响现当代中国,语言文字作为载体,源源不断的新词随之涌入,汉语首当其冲深受日语语言影响。

2 日语词汇影响汉语的特点

日语词汇进入汉字主要是反映西方语言化的词汇,可以说是日本学习西方社会的内容经日本自身转化,将带有日本特色的西方词汇传入中国,这类词汇可以划分为三种:一是,日语借用古代汉语构成新词,即古语新用;二是,日语重新组合汉字构成新词,即重组造词;三是,日语利用汉字的部首偏旁等结构元素来组合成新的汉字,即自创汉字。

2.1 日语用古代汉语构成新词

日语套用中国古代汉语词汇,以其自身的理解,来解释翻译西方的词汇,后被汉语以日语意思引入,但词义与古代汉语相去甚远,所以也会出现现代汉语与古文词汇意义不同的现象。以“组织”为例,在《北史》中 :波斯尝献金丝锦被,组织殊丽,其中组织的意思为纺织,另有《旧五代史》中记载:庚戌,诏不得贡奉装龙凤雕镂刺作组织之物,此处亦为纺织,织物的意思,而日语中组织译自英文,指的是团体,单位,与古代原意差距较大,现代汉语引用后,亦作学生组织等团体单位的名词,像这样的古语新用词还有“文化,机关,艺术,革命,消费”等等,对汉语产生巨大的作用与影响。

2.2 日语借用汉字构新词

由于古汉语产生于古代社会,因而不能完全满足与现代社会的需要,所以,日语借用汉字构成新的词汇数量也很大,再引入现代汉语词汇中,成为汉语词汇的新一员。例如“国际”一词,日语译自英文,为日语原创词,后引入中国,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诸如此类还有“干线,广义,理性,分子共产主义”等等,也被当今社会大量使用。

2.3 日语借用汉字偏旁部首造出新词

现代日本政府规定出普遍使用的大约两千个汉字为当用汉字,虽然数量很大,但日本还是利用汉字中的偏旁部首等汉字部件创造出了新字,即为和制汉字。这些汉字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引入到现代汉语当中。例如“x”,“”字都是日本根据汉字的部首偏旁造出来表示旱地意思的和制汉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读作天,是译为旱地。这种和制汉字有一百余个,不占少数的为汉语所用。

3 日语词汇的进入对汉语及中国的影响

3.1 丰富汉语的内涵

汉语能历经千年,承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不断丰富其自身的内涵,在日语的反作用影响下,增加了大量日语外来词汇,来拓宽词义,丰富表达,增加了汉语的广度和深度,使得汉语表达更加立体,自身结构更加多元化,内含更加丰富。

3.2 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互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的纽带,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到之处,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中日两国长期大量使用相近词汇,可以通过引入日语词汇,进而了解日本现当代社会的文化信息,从而增进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作为亚洲第一发达国家和亚洲最大发展中国家,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文化互补,也有助于中日两国的共同繁荣。

3.3 对汉语文化造成冲击

日语词汇大多为西方的词汇的翻译,来自古代汉语的日语新造词与古文意思差距较大,可以说,进入汉语的日语词汇是现代化的产物,其大量涌入不利于当代人对古汉语的理解,不利于汉语文化的继承,对中国传统的文化造成冲击。

4 结语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在古代中国的汉语影响日本,而近现代,日语不断影响汉语,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日两国的交流还会进一步加深,日语词汇对于汉语的影响也会不断扩大,我们在学习和引入日语词汇的同时,也要将日语词汇与汉语相融合,促进汉语语言的发展;要了解日本,不断加深两国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丁田,王保田.现代汉语中日语源外来词的意义变异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2篇

摘 要:语言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从中日两国的交流史来看,文化的交流始于语言。从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来看,语言是从生产力较高、文化较发达的地区流向低处的。落后的国家从先进的国家学习技术、理念、制度以及语言。本文旨在通过日源外来词的定义与分类、意义等方面,深入考察语言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日源外来词对中日文化流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日源外来词;文化;流向

作者简介:王丽莎(1985.1―)女,河北衡水,文学学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2-0164-01

一、日源外来词的定义与分类

1、外来词是从其他的语言中借用、并把其当成本国语言的一部分来使用的词汇。

日源外来词是指以所谓的“和制汉语”为基础的汉字词汇,是在中日两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和制汉语”是一个有着微妙语感的词汇。“汉语”中的“汉”一字表示中国,“汉语”本来是指从中国传到日本的词汇,但是现在日语中的“汉语”里也有日本创造的词汇,这种就叫做“和制汉语”。这些以“和制汉语”为表现形式的外来词,因为是用汉字书写,所以很容易向中国反输入进来,对中国的近代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于这部分词汇的起源,目前还未能一一得出明确的结论,但是多数中国学者都把它们定义为日源外来词。

2、现代汉语研究中对日源外来词的研究始于1950年,主要的研究成果有高名凯、刘正琰的《现代汉语的外来词研究》(1984年)和王立达的《现代汉语中从日语借来的词汇》(1958年)等。以此为依据,日源外来词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⑴日本人用古代汉语词汇来翻译西方词汇,据此给汉语增加新的含义,如“理性”、“思想”、“意识”等等。

⑵翻译印度和欧洲词汇用汉字造出新词,实际是利用古代汉语创造出新的日语词汇,这些词又直接流入中国,如“哲学”“共产”等等。

⑶其他(举二例)

引用语音直接对照汉字的词汇。以日源外来词为基础,按其发音直接对照中国的汉字,所形成的词汇,如“瓦斯”“罗曼蒂克”等等。

以汉字的字形为基础创造的词汇。汉字的字形与语意都由日本人创造,中国人直接引用,如“腺”“癌”等等。

二、日源外来词的意义

日源外来词最早是带有临时性和不稳定性的,但是随着人们的使用,它们已经逐渐渗透并且融入了汉语当中。现代汉语中的日源词汇数量非常之多,据统计,我们日常所使用的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词汇有70%都是日源词汇。这些都是日本的译词,传入中国后被国人广泛使用。

日语词汇通过大量的翻译与引用流入汉语,并且迅速充斥到几乎各个行业当中。他们有的是现代日本的创新词汇,有的是给原来的汉语词汇增添了新的含义。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的进程,是一个语言变得丰富和精准,使人感觉焕然一新的变化过程,这其中日语词汇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高名凯先生对此这样评价:“日语词汇对现代汉语词汇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日语词汇是现代汉语词汇最主要的和最大的出处。很多欧美词汇都是通过日语重新翻译后进入中国的。”

中国从日本或者说通过日本开始学习欧美的先进文化,这样的文化交流和影响模式至今已经有了超过百年的历史,大量表现欧美现代科学思想的和制汉语融入汉语当中,不仅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更改变了汉语的表现方式。

现在多数的中国知识分子借用的极其丰富的汉语词汇,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也为中国的现代化打造了非常重要的平台。我们所使用的西方的概念,基本都是日本人替我们翻译的,中国和西方,永远都会夹着一个日本。虽然汉字起源于中国但是中国却通过和制汉语来认知世界,向世界学习。可以说日源外来词的大量输入,对100年来中国人的思维、中国文化、中国的历史进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文化交流的方向

语言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日源外来词的研究对近代中国西学中用以及中日两国交流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因为中国和日本使用同样的文字符号,所以汉字是汉语吸收和制汉语的最有利条件,但是,这也正是对日源外来词难以区分的原因。日源外来词主要在清末民初的二三十年间和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两个阶段进入中国。由于社会背景和历史的原因,它们有着属于各个时期的语言特色,在现代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现在汉语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虽然像之前那样的外来词汇集中输入时期很难再现,但是相信日源外来词现在仍在以各种形式、通过不同渠道流入中国。尤其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异文化交流的日常化、语言接触的多样化以及外国教育的普及等等,可以想象外来语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参考文献:

[1]史有为 《异文化的使者》[M] 上海 上海词典出版社 2004年

[2]史有为 《汉语外来词》[M] 北京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0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年

[4]王秀文 《日本语言语跨文化交际》[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

[5]李玉,汤重山 《21世纪日本和中国》[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化极大地影响着越南文化。中国文化主要以直接推行、交通贸易、华人移居、跨境民族交流等方式传播到越南,探究中国文化传播越南的方式,有益于进一步认识越南文化和加强两国文化交流。

越南与中国毗邻,边境线全长2449公里,中华民族与越南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由于古代越南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关系甚大,和长期使用汉字等原因,使古代越南全面吸收中国文化。这主要表现在越南的典章制度、兵制、独尊儒学、历法、宗教文化、生活习俗、节日等各方面都效仿中国。因此,越南成为东南亚地区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那么,中国文化是怎样传播到越南的呢?这就是本文要探究的问题。

一直接推行方式

越南的历史极大地受中国历史的影响,在公元前214年至公元968年的1182年间,越南被纳人中国版图内,直接受到中国的统治,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北属时期。这时中国封建王朝所实施的各种政策直接在越南推行。

在北属时期之前,从传说和史书的零散记载中可以看到,越南尚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农村公社阶段,由首领锥王、锥侯、锥将统治。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原后,实行进一步开发西南的政策。公元前214年,秦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其中象郡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开始了越南史上的“郡县时期”。秦末年,赵佗建立“南越国”自立为王,推行“南北交欢”,在越南设立交趾、九真二郡,后赵佗称臣于汉。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军灭“南越国”,并设南海、交趾等九郡,其中有三郡在今越南。在所设的九郡之上设交趾部,委派刺史统管,正式把今越南的一些地方纳人中国版图。公元40年,爆发了“二征”起义,汉朝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定叛乱。公元43年,马援平定二征起义后,大量的士兵留在了交趾、九真等地,并与越人融合。汉代以“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进一步开发越南。三国时期,循吏士燮治理交州政绩突出,社会安定、繁荣。公元226年,昊国将交州和广州分离为两州。唐代时,在越南设安南都护府,下设十州,实行租庸调和两税法,施唐律、建学校、开科举,对越南的郡县统治制达到了高峰。到北宋初年,越南最终走向独立,和中国形成宗藩关系。

在北属时期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长足进步,尤其是给越南文化有了质的飞跃。这一期间,越南大部分被纳人中国版图,属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历代统治者把中国文化直接推行实施,主要包括有以下方面:

1.汉字和汉语的传人。秦始皇在岭南建三郡后,从中原大量移民与越人杂居,随着秦朝时统一文字,汉字和汉语便传人越南。以汉族统治者赵佗为首,建立的南越国对今越南部分地区的有效治理的同时,进一步传播汉字和汉语,为以后吸收汉语语言,把汉字长期确立为官方文字奠定了基础。赵佗在今越南地区设有交趾、九真二郡,并派汉人治理,这样汉字和汉语便在地方官吏和中原移民影响下得到传播。汉武帝平南越国后,交趾被正式纳人西汉中央政权管辖后,汉字汉语作为官方文字和语言在交趾地区得到更进一步的传播和使用。在唐朝时,为加强对安南的统治,更是加大力度推行汉字和汉语,使汉字成为越南人使用的第一种文字。越南独立后,历代封建朝廷都十分推崇汉字,曾明文规定汉字为全国通用文字。在越南的科举制度中规定“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均使用汉字,而且要求书法规范,笔画整齐,横平竖直,字体端正,每行首字不得涂改。文章中字迹涂改达十处者,试卷作废。”到20世纪初,越南的大多数政治文告、史书、医学书、法典、文学作品等是用汉文字书写。“古代越南学者用汉文写书的实例不少,今有影响的《安南志略》、《大越历史记全书》、《岭南撅怪》、《历朝宪章类志》、《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和《大越史略》等,是多种著名史籍的代表”。

越南人曾在汉字的基础上,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方式组成一种复合体的方块字,每一个字都由一个或几个表音和表意的汉字组成,这种字叫字喃。但字喃在书写上比汉字复杂,难以推广,所以无法取代汉字。

在汉字推行的同时,汉语也得到大力的推广。在唐朝统治时期,大量的汉语词汇进人越语中,形成“汉越词”。汉语不仅影响到越南的词汇,而且也使越南语法受到一定影响,使越南“几乎所有的政治术语都发源于中国语言”,根据语言学家统计,现代越语中,汉语借词占70%以上;现代越语的成语也由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汉语,被称为汉根成语。

2.直接推行文教、科举制度。中国的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文教的推行。在赵佗建立南越国时,就把中原先进文化教育制度推行到越南。史料曾记载“赵佗王南越,稍以诗礼化其民”。

当汉代将交趾地区纳人中央政权后,更是大力推行教育。在交趾的两任官员任延、锡光“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聘,始知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义”。到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由于中原战乱,大批儒士进人交州避难,他们在交趾著书立说,办学校、兴教育,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教授当地人,被越南人尊为“南交学祖”。

唐朝时,设立安南都护府,在安南开办学校,培养当地儒生;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规定,安南和岭南、桂府、福建等地一样,每年送进士17人、明经10人到礼部,会同全国各地的乡贡、生徒,参加科举考试。唐朝还在科考中选取安南人,在当地或人朝做官。唐德宗时,爱州军宁县(今越南清华省安定县人)姜公辅考中进士,官至谏议大夫,为唐名相之一。唐宪宗时,安南诗人廖有方也考中进士。

科举制度在越南的直接推行,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被后来的越南统治者采用,它先后在越南实行了800余载,对越南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丰富了越南的政治文化,推动了儒学在越南的发展,促进了越南教育的发展。

3.宗教的传播。道、佛教作为统治者思想统治的工具,被推行到越南,并渗透到其民族精神内部,形成其“国粹”。越南通史上记载有“当儒教、老教、佛教在中国兴盛之时,我交趾之地还属于中国,因而我们的人也扳依了这些宗教。

越南在北属时期,中国历代统治者在越南所实施的政策,广泛传播了中国文化,为后来独立的越南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打下了基础。

二通过中越交通贸易方式进行传播

在中越交通上,古今先后有马援故道、滇越铁路、睦南关至越南河内的铁路等通道,这些历史上的通道,既是一条贸易通道,又是一条传播中国文化的通道。

东汉初年,从滇池经责古(今蒙自)、蛮耗至交趾北部的麓冷的道路已经明确见于史书记载。这条交通路线使从滇中地区南下到今个旧,经建水、河口、沿红河水道南下,至今越南永富省寿地区,再到交州,是一条水陆相接的通道,史称“马援故道”。那时,云南的地方官员时常利用这条道路与中央王朝保持联系。这条路向南延伸到达南端的日南郡,是当时中外交通的一个要津。在两汉时期,东南亚、印度及欧洲的使者,常常取道这里前往中原地区,他们带着本地出产的犀牛、白难等珍奇物产去汉朝的都城,之后又带着中国皇帝丰厚的赏赐返回。中国文化也是这样沿着这条道路传人越南乃至东南亚地区,因此,它是中国与越南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伴随着这条线路的开辟、发展,中原人士进人交趾,把蕴含有丰富文化的物质制品输人交趾,中原文化不断传播到越南。铜鼓的传播就是最好例子。“作为这种交流的重要标志,是云南铜鼓传播高潮的出现。从战国到西汉时期,晋宁石寨山型铜鼓经今邱北、麻粟被等地出境,传到今越南清化地区后,铜鼓的铸造及加工艺术在当地骆越人中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水平较高的东山铜鼓。”东山文化是越南的青铜时代最有代表性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哺育下成长发育起来的。

通过这古道传播的还有中国的医学,越南很早就产生了中药材。根据史料记载,一世纪时马援由交趾运回慧该;二世纪时中国人从越南运回龙眼、荔枝、葺蒲等药物。药材贸易也是中越贸易的重要内容。同时中国医学也随着这条道路传到越南,使越南医学成为中医的一个支流,称为“南医”。另外中国的数学、印刷术也通过这条古道传人。

据史书记载,自先秦至元代红河航道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变化,从汉代起既为中国通往今越南北部的重要水道,至唐朝时期发展到相当高度的繁荣,中国文化通过这条道路传人越南。

滇越铁路作为近代交通运输工具,是法国人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夺取云南资源而修建的,但它一定程度上对中越的经贸和文化交流取到重要作用。它的通车加速云南的近代化进程;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停运后,1958年国际联运开通后,滇越铁路成为我国支援越南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和抗美战争的重要运输通道,大量援越抗美的人员和物资就是经由滇越铁路进人越南的。1991年11月10日,中越两国两党举行最高级别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中越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从1996年2月起,滇越铁路恢复国际联运,古老的滇越铁路再次焕发青春,成为云南与越南之间开展双边贸易,发展经济技术和文化合作的重要通道。今天泛亚铁路东线的建设,将更大程度促进中越文化的交流。

三华人移居对中国文化的传播

华人移居越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华人移居必将中国文化带到越南,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作出巨大的贡献。秦设三郡后,把大多数士兵留下“滴戌”,同时从内地征调15000名女子与留守士兵婚配,成为早期进人越南的华人。

汉武帝时设九郡,把大量华人迁移到交趾、九真、日南郡。西汉末年,由于王莽篡权,政局混乱,许多华人避难于越南。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二征起义后,一些士兵被留在当地,并逐渐融人锥越的居民中,历史上称为“马留人”。东汉末年和六朝时,由于中原世局混乱,有大批的移民到越南。

唐朝时有一些的文人学士旅居住越南。

宋代时,由于越南独立,建立了大瞿越国。不少的中国人看到商机,移居到越南。

明朝时期,明成祖调80万兵人越平乱的大部分士兵留在越南;明中期,到越南经商的华人增多;明末年,一些抗清志士流落越南。

清朝时跟随孙士毅伐越的大多士兵也留在了越南。

近代以来,法国殖民者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采取一些手段吸引中国劳力到越南。“到一战前后十年间,移居越南的华人达12万,1921年增加到19. 5万人,1931年为26. 7万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有近10万人移居越南。据统计,到1951年越南有华人150万人。

华人移居越南后,其中一部分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为越南民族的一部分。移居越南的华人不仅为越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把中国的文化传播了过去。赵佗建立“南越国”时,首次从中原地区吸收了一批具有汉文化的人到越南地区推行汉诗书,设立学校教授汉学,发展汉文化。东汉时期,交趾、九真太守锡光、任延鼓励推行“教民礼仪”。东汉末年,避难于越南的中原名士有桓哗、许靖、许慈等,他们的汉学问和思想影响着越南。三国时期,士燮更是鼓励学习中国文化“化国俗以诗书,淑人心以礼乐。”由于他政绩卓越,被越人尊称为“士王”,并人云南历代帝王庙。唐朝时期,旅居越南的中原志士,更大的传播了中国文化。历代华人办教育、建文庙传播儒学。此外华人在传播宗教道德、音乐、建筑艺术、绘画雕刻、民间工艺、医学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四通过跨境民族交流传播中国民族文化

从民族源流来看,越南的主要种族和民族都可以在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找到相同或相近的族源。“在跨境民族中占大多数,若按中国的民族成分计算有壮、傣、布依、苗、瑶、伦佬、汉、哈尼、拉枯、彝等10个民族,占跨境民族的83.13 % "其中越南的一些民族就是历史上由滇越通道迁移而去的。如越南泰族就是由云南迁移去的。公元二世纪初,白泰人迁人越南,在红河右岸、今莱州省、沱北和清化等地。公元十世纪以后,黑泰人从云南西双版纳沿红红河达红河三角洲的,以后又有一部分人从越南西北部经老挝到清化、义安和河静等省区。越南的哈尼族是300年前由云南金平、绿春两县迁去,主要聚居莱洲、老街省。越南的拉枯族也是从金平、绿春迁去。这些民族迁徙,把中国的民族文化传播到了越南。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交际水平;途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语言与文化的交汇之地。世界六大语系中三大语系的语言汇集在这里。在13个世居民族中,有通用汉语汉文的民族,也有拥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民族,但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在共同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的优良传统,已形成了多种双语类型,其中以“民——汉”双语型为主。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她和少数民族的母语一样,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日益加快,在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和掌握好汉语,是21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就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而言,对少数民族汉语交际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的汉语交际水平,是迫在眉睫的事。

一、何为“双语”教学

在对少数民族的汉语交际水平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何为“双语”教学?就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双语”教学是指少数民族学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普通话)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经济发展、教育基础和语言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新疆“双语”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母语授课、加授汉语的教学模式;二是汉语授课、加授母语的教学模式;三是部分课程使用母语授课、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中以少数民族中小学数、理、化等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母语授课的教学模式居多。[1]2004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在巩固和提高母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以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不断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和规模,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2]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中小学,其“双语”教学模式,由现阶段的本分课程用汉语授课,或除母语文之外的其它课程用汉语授课的模式,最终过渡到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的模式,同时加授母语的模式,使少数民族学生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双语”教学占据十分必要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新疆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仍处于薄弱环节,所以当前强调的是在巩固和提高母语教学质量的同时学习汉语,提高汉语交际水平。

二、少数民族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而口语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是高信息化、高效率化的时代,人们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口语交际,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有高质量的口语交际水平。现实生活中,汉语之所以成为各民族的共同交流语言,成为全国通用语言,是由它的社会文化价值、使用范围及其影响等因素决定的,一个民族如果不通晓汉语,就无法与外界交流,就很难发展。因此,汉语交际已成为少数民族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其必备的能力。一个正常的人,固然要会听会说,但要达到听得准确,说得得体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接受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汉语交际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少数民族在信息交流纷纭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发展和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成败和事业发展的大事。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就应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把口语交际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为口语交际提出了新的教学课题。我们应当从“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的高度,来认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三、少数民族汉语交际水平较低原因

现如今,虽然在新疆已经实行了“双语”教学,但是少数民族的汉语交际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

1、“母语”影响汉语的读音和语意表达

少数民族在使用汉语时,在语序、语音和用词方面都受到自己“母语”的影响。与他们进行交流时,会发现他们会将语序颠倒,因为从语法角度来看,少数民族语言的句式结构与汉语有所不同。因此在新疆一些较偏远封闭的地方,人们对汉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平时只讲自己的“母语”,很少讲汉语。如,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你吃饭没有?”说成“你饭吃没有?”又如“你哪里去?”对你的回答“我XX去。”同时,他们在说汉语时往往会掺杂母语的语音,许多时候由于汉语词汇量相当的大,会导致他们用词不当,从而会使在进行汉语交际时让人费解或闹笑话。

2、少数民族所处环境及其自身因素

制约少数民族汉语交际水平高低的是少数民族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内在的因素,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其自身内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其一,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环境的“大气候”(即社会环境)和“小气候”(即生活或校园环境)的严重缺失。在交际层面上,人们的语言行为与其文化不可分割。政府尊重并支持突出民族特色文化,加上一些少数民族对自己文化的崇拜和遵从,思想的保守,导致他们对外来文化的不适应。[3]在偏远的地区,由于缺乏说汉语的语言环境,汉语水平有限,他们会在日常的交际中使用自己的母语。其二,自身的汉语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以及对自己的汉语交际能力缺乏自信感。一般而言,少数民族对汉语学习缺乏个人兴趣和爱好,也缺少社会就业需要等功利性或目的性的学习动机,致使口语学习缺乏主动参与性,导致大多数少数民族由于掌握的词汇量不够,想表达的内容无法用汉语表达或听不懂对方的表述,从而对用汉语进行交流产生了一定的“抗拒性”。

四、提高少数民族汉语交际水平的途径

1、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说好汉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汉语已成为少数民族必备的交流工具之一,因此,学会汉语成为他们的必备课程。但是,在新疆许多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受地域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讲母语已成为习惯,要想让少数民族开口说汉语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因此,要想提高少数民族的汉语交际水平,必须先帮他们树立自信,消除畏惧心理,从而给予他们勇气和信心。久而久之,会慢慢适应并敢用汉语进行交流。居里夫人说过:“我们应有恒心,更要有自信心。”自信是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汉语热渐渐地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汉语教师不仅给外国学生教语言,而且还给外国学生传播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是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关健,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应该注重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

当英语走向世界各地时,中国的汉语教学雨后春笋般逐渐地覆盖全球,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下股汉语热。现在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达到了4000多万人,一些国家还专门开设了孔子学院专门对外国人教授汉语。为适应全球持续升温的“汉语热”的需要,首届世界汉语大会(The WorldChinese Conference)于2005年7月召开,它为促进世界各国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加强中外语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面对持续升温的汉语热以及大量的汉语教师输出,汉语的教学逐渐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汉语教师仅仅教外国人汉语的语音、语汇、语法、语用等还不足以让外国人真正学好汉语,他们在实践中意识到进行汉语的文化传播更能促进汉语的传播。但是,在进行文化传播中,我们认为的文化是什么?怎么认识文化?它和语言、人的心理及人际交流之间是什么关系?只有深人地认识文化,尤其是汉语文化,辨析文化与语言、人际交流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传播汉语。

一、文化是语言传播的内在载体

对于“文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世界上对文化的定义大概有200多种。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B.Taylor)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与习惯”;我国的《辞海》将文化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目前对文化并没有一个确切具体的定义,研究的人只是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来解释文化,专业不一样,文化的内涵也会有区别。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不像老虎、大雁等这些具体的词语表示视而可见的事物,人们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理解文化的概念。同时,文化又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化都聚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在某个具体阶段的创作。

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才把文化引人语言现象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萨巫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文化是隐藏在语言 的外壳之中的,需要通过语言学习才能真正了解语 言背后的文化。语言是显现的,文化是隐现的,需要学习某种语言的人不断地进行挖掘。有些语言还必须了解相关的文化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意思。如汉语中的“龙腾虎跃”,这个成语出自唐·严从《拟三 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 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从字面上看好像是龙在天上飞,虎在地上跳跃,两个都很高兴的样子,其真正的意思是: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文化通过语言得以凸现,其表现力得到充分展示。”口健就像坐在船上的人,船是语言,人是文化。船是人的载体,离开了船,人无法在水上长时间的停留,船是人停留在水上必不可少的工具;人通过移动船体现智慧和创新,具有更强的表现力。20世纪20年代后出现的功能学派和以萨巫尔为首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就开始关注这二者的关系。其中功能学派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他在进行语言研究中比较注重语境这一点,这是探索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开始;之后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对二者的联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发现了文化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文化的田野调查证实了语言和文化的相关性。语言和文化关系紧密,我们在学习或教授某一种语言的同时,不可以忽略对这种语言的文化的解读和研究,我们更可以通过了解某种文化来接受相应的语言。传播语言也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反过来,文化的深人传播也会促进语言的传播,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

二、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是汉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的时空差异较大,民族心理也有相当的差异。这必然造成对 汉语教学的影响。首先,从两者的认知心理看,汉民族偏好形象思维,多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表现在语 言上,就是汉语形象性强,注重相关性和整体性,具有非形态特点。西方民族偏好抽象思维,注重逻辑性,重个体轻整体,重理性轻感性,体现在语言上,如西方的典型语言—英语,是一种显性的形态语言,抽象词语较多。因此,以西方的思维方式理解具有整体性、意合性的汉语,往往会觉得缺乏逻辑,难 以理解。

其次,从感情和意志心理看,汉民族表情达意比较含蓄,习惯于间接表达。西方民族感情外露,往往喜欢直率表达。由于信息交流的同时必然伴有感情交流,中西民族的感情表达差异常常是导致汉语学习者语用失误或产生语言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

再次,中国传统哲学塑造了汉民族重视和谐、注重二元统一的心理,因而遇事多考虑以协调的方式来处理矛盾,适可而止。西方传统哲学则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因而形成了不刻意回避矛盾的意志心理,于是往往表现出不易屈服、坚持到底的意志力。所以,西方的汉语学习者在接触到一些语篇时,常常觉得中国人模棱两可的态度难以理解,造成汉语学习上的问题。

最后,从性格上看,汉民族总体属于内向型,求稳求和,知足常乐,具有宽厚、圆融的特征;西方民族总体属于外向型,强调个人至上,具有开拓冒险精神与竞争意识,自信心强。这种个性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在学习中急于求成,盲目运用语言知识的现象。当然,积极主动、外向大胆的性格也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采取主动措施弥补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

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调整西方学习者的心理态度。由于民族心理的差异,会造成语言底层冲突,进而形成语言表层的诸多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鼓励汉语学习者从自身的心理态度出发,在心理上接受汉族文化。语言学习者固然不能消除本民族文化习惯和心理模式的影响,但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形成一套汉化的心理模式。其次是加大汉语言材料的输人量,尤其是那些关系到语言底层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差异的语言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有意回避,反而应该尽量输人,并且尽量使输人的材料与自然习得语言的材料一致,以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样,由于有语境的参与,学习者可以发现与母语社会不同的语用规则,反过来又促进对汉语的正确理解。最后,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允许甚至鼓励西方汉语学习者在自身文化环境中理解汉语文化,在文化的冲突中深化对汉语言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汉民族的文化传到世界各地。

三、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是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

跨文化传播属于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始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学科,那个时候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以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传播为主体。在我国,跨文化传播形成于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胡仲文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当时中国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全国掀起一股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的热潮,英语在当时备受欢迎,出国留学也被很多人视为一种理想和奋斗的目标。人际交流是指个人与个人的信息交流,它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和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传达给非本民族的其他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宏观跨文化传播背景下进行人际交流是汉语、汉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中国早在西汉的时候,汉武帝派遣使者张赛出使西域就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到了强盛时期的唐朝,唐朝和其他民族互派大使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的还互相通婚以示友好,唐朝将自己的文化、礼乐制度传播到异域民族,其他民族在吸收和接受了先进的唐文化的同时,也将本民族的文化传到了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