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除夕的诗句

除夕的诗句

除夕的诗句

除夕的诗句范文第1篇

描写除夕经典的诗句

1.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文天祥《除夜》

2.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叶燮《迎春》

3. 改岁钟馗在,依然旧绿襦。老庖供餺飥,跣婢暧屠苏。载糗送穷鬼,扶箕迎紫姑。儿童欺老聩,明烛聚呼卢。——陆游《新岁》

4.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5.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

6.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熙,庆嘉节,当三五到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柳永《迎新春》

7.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查慎行《凤城新年辞》

8.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风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赵师侠《鹧鸪天·丁已除夕》

9.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10. 休叹流光去,看看春欲回。椒盘卷红烛,柏酒溢金杯。残腊余更尽,新年晓角催。争先何物早,唯有后园梅。——朱淑贞《除夜》

11.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柱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霄。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复古《除夜》

12. 一宵犹几刻,两岁欲平分。——曹松《除夜》

13.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唐太宗《守岁》

14.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此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

15.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16.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账,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

17.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袁宏道《迎春歌》

18.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作》

19.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陈献章《元旦试笔》

20. 玉关西望肠堪断,况复明朝是岁除。——岑参《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21.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2.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唐太宗《除夜》

23.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来鹄《除夜》

24.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25.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26.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范成大《卖痴呆词》

27. 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28. 爆竹惊寒,疏梅送腊,岁转韶华。振天箫鼓喧闹。在邻家,处处桃符贴换。簪方胜秀隐娇娃。迎春早,宝钗端下,玉鬓排斜。心事暗中夸,惟愿取箕畴,敛福频加。金尊满祝,初添海屋霞。且饮今霄岁酒,胆瓶开,明日鲜花全收来。隔帘春*,淡柳抽芽。——张大烈《东风齐着力·除夕》

29.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毛滂《元日(玉楼春)》

30.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杜甫《杜位宅守岁》

31.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查慎行《凤城新年词》

32. 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薄图神燕,朱泥却鬼丸。梅花应可折,倩为雪中看。——庚肩吾《岁尽应令诗》

33.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叶颙《已酉新正》

34. 患难思年改,龙钟惜岁徂。——唐庚《除夕》

35.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曹松《除夜》

36.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7.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方干《除夜》

38.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除夕的诗句范文第2篇

宋代:杨缵

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

停杯未举。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

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

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2、《水调歌头(除夕)》

宋代:李处全

今夕定何夕,今夕岁还除。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

但惜年从节换,便觉身随日老,踪迹尚沈浮。万事古如此,聊作旧桃符。

任东风,吹缟鬓,戏臞儒。韶颜壮齿,背人去似隙中驹。

杯酌犹倾腊酒,漏箭已传春夜,何处不歌呼。惟愿长穷健,命酹且欢娱。

3、《南乡子(除夕又作)》

宋代:李处全

和气作春妍。已作寒归塞地天。岁月翩翩人老矣,华颠。胆冷更长自不眠。

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捧劝大家相祝愿,何言。但愿今年胜去年。

4、《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

宋代: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5、《虞美人(和瞻叔兄除夕)》

宋代:魏了翁

一年一度屠苏酒。老我惊多又。明年岂是更无年。已是虚过、三十八年前。

除夕的诗句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闹洞房,习俗,原始,形态,诗经

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毛诗序》:“《绸缪》,刺晋乱也。国乱则昏姻不得其时焉。”生拉硬扯一个刺字,实在太牵强。朱熹《诗集传》认为是一对新婚夫妇“喜之甚而相庆之词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也认为是“贺新婚”之诗。可见,通常的解释都认为《绸缪》是一首与婚礼有关的诗。这几句诗文一般都被当作庆贺新婚的寄语,正如朱熹所说此乃“相得而喜之词”。

《诗经》中描写婚姻嫁娶的诗还有《樛木》、《桃夭》、《鹊巢》等好几首,但《绸缪》读来却独具一格,别有情趣。《樛木》是一首为新郎祈福的颂歌,“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先生结婚真快乐,上天降幅赐给他,贺喜者估计都是男家的亲友乡邻。《桃夭》和《鹊巢》则是贺新娘的诗,后者唱道“百辆车子来接她”,前者又嘱咐要“和顺对待您夫家”,时间和地点显然是在未过门时的娘家。诗意热情而比较严肃、庄重。《绸缪》则与众不同,除了每章开头的兴句已点明这是新婚洞房之夜外,还使用了一连串戏谑性的问句,唱问新娘和新郎,使整首诗的格调显得格外清新、活泼而富有生活情趣。由此可以推测,这大约是民间闹新房时闹房者唱的口头歌谣。

闹洞房,又称闹新房,即新婚之夜,亲朋好友在房中向新郎、新娘戏谑逗闹,古代又称为戏妇或戏婿。《绸缪》表现的就是这种习俗的“原始形态”。绸缪是指紧密缠绕。束薪、束楚,都是婚礼时照明之用,如后世的花烛。“先秦无灯而有烛,烛非现代的用蜡或柏油制成,而为火炬,以松苇竹麻等为中心,经缠束后灌上油膏”。“绸缪束薪,则燎炬以为烛,盖古嫁娶之礼然也”。薪为柴火,《诗经》中常以“薪”喻婚事,如《周南·汉广》的“翘翘错薪”,以兴女子出嫁。《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以兴男子的娶妻。“三星在天”,是描写结婚之夜。新婚之夜,星星在天上闪烁,以示天人共欢,接下是戏弄逗趣的话:今天夜里是什么日子?看见这丈夫喜欢不喜欢?新娘啊新娘,你把丈夫怎么办?一惊一乍的口气,带着戏谑和夸张,转脸却跟同伴调皮地眨一眨眼睛,分明是要可着劲儿煽乎那不知所措的新郎官,为两个人的洞房花烛夜做足铺垫———被大伙儿这么着一撩拨,刚见面的这俩人,不会再拿对方当陌生人了吧?“今夕何夕”,这是闹新房人故意戏问新娘的话。接着转而对新郎打趣地唱道:“今天夜里啥日子?见这美人恋不恋?叫新郎,问新郎,你把美人怎么办?”见新郎、新娘羞答答不肯吐言,又闹着耍小两口一起回答:“今天夜里啥日子?两口心里甜不甜?叫新娘,问新郎,你把爱人怎么办?”朴实无华的诗句,风趣而形象地再现了民间办婚事、闹新房时的热闹情景。第二章的“邂逅”,本为不期而遇的偶然相逢,“当时新婚夫妇,婚前并不相熟,如今合在一起,也近于邂逅,如后边的良缘,含喜出望外之意。”此诗和一般的新婚诗不同,明显带有戏谑、开玩笑的味道。可视为闹洞房习俗的“原始形态”。从此,该诗为“后世闹新房歌曲之祖”。仲长统《昌言》卷下记载了汉代闹洞房的情景:“今嫁娶之会,棰杖以督之戏谑,酒醴以趋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杨树达先生在《汉代婚丧礼俗考》“婚仪”一节中考证云:“而为之宾客者,汉时即已有之。”至此,闹洞房的习俗也逐渐形成。又葛洪《抱朴子·疾缪》中云:“俗间有戏妇之法,于稠众之中,亲属之前,问以丑言,责其慢对,其为鄙黩,不可忍论。”由此可见这种习俗的传承情况。

这是贺婚者闹新房时唱的歌,那此诗当然是描写新婚之夜的缠绵与喜悦。诗借“束薪”作象征,用“三星”当背景,通过“在天、在隅、在户”位置标志着时间流逝,描写了新婚之夜的过程。随着时光缓缓的流动,新婚夫妇的缠绵还是那样的深厚,内心一遍遍自吟“今夕何夕”、“如此良人何”,真是情深意长美妙不止。新郎觉得新娘美不可言,新娘觉得新郎好不可言,这个夜晚也更是妙不可言,喜不自胜,简直不晓该怎么办好了。

全诗充满喜庆欢快的气氛,兴句以象征嫁娶的束薪、三星入景,章末以谐谑新妇新郎的呼告、设问作结,把婚礼上热闹的场面、贺客艳羡的神态描写得如在眼前。尤其是“今夕何夕”四字,虽出自旁人之口,却将一对新人羞怯怯、喜滋滋的仪容、心理刻划得细致入微。本诗后四句颇值得玩味,诗人以平淡之语,写常见之事,抒普通之情,却使人感到神情逼真,似乎身临其境,亲见其人,领受到闹新房的欢乐滋味,见到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丽的新娘,以及陶醉于幸福之中几至忘乎所以的新郎。这充分显示了民间诗人的创造力!戴君恩《读诗臆评》说:“淡淡语,却有无限情境。”牛运震《诗志》说:“淡婉缠绵,真有解说不出光景。”都是确有体会的灼见。

同是这首诗,是否还能作不同的欣赏呢?除了当贺新婚之诗理解外,我认为此诗还可以是男女夜晚邂逅相会时的欢喜之词。

邂逅虽然一般指偶然相遇、不期而遇,但是并不肯定相遇前是不相识的,因此有情男女的邂逅其实更是一种美丽的浪漫感觉。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这是内心的欢喜在呼喊。在见到你以前,没有任何预兆,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度过一生无数日子里的一个清晨、正午、黄昏,这一天眼看将尽,我却在这光阴的拐角处,在这平凡的柴垛前,遇见你。相会当夜,男女双方都遇到心中的可心人,自然欢喜,自然缠绵不止,不知不觉时间匆匆流逝。惊喜过后,眼望可心人,也许才感觉到一丝羞涩,不知如何表达,因此才会发出怎么办的感慨。

除夕的诗句范文第4篇

《甄传》经常出现经典诗句

正在热播的《甄传》中,李白的《长相思》、白居易的《长恨歌》、宋朝张玉娘的《兰雪集》、李商隐的《菊》等都有出现,在甄刚出场时,自解名字蕴意“一袅楚宫腰”,取自宋蔡伸《一剪梅》,“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皇帝回应甄并称赞她时则称:“柔桡,妩媚袅。你果然当得起这个名字!”这两句则来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与皇帝结缘的除夕夜,甄在倚梅园中念了两句诗“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来自唐末诗人崔道融的《梅花》。

有趣的是,故事中皇上宠爱甄,赞她美貌时念到的词正是赞颂宫廷妃嫔的诗句,如杜甫的《虢国夫人》和唐玄宗的《好时光》,而皇上怀念已逝的纯元皇后时念的词,则出自乾隆的《述悲赋》,这首词正是乾隆哀叹亡妻之作。

《诗经》经典段落被大量引用

记者发现,原著作者流潋紫对《诗经》有着特别的偏爱,众多网友对剧中大量出现的诗词极为喜爱,随着剧情播出,网友开始搜寻出处,引发人们对《诗经》重读。

《甄传》中涉及《诗经》中的大量段落,安陵容为雍正唱的一曲《越人歌》便摘自《诗经》,这段曾在电影《夜宴》中为周迅所唱,讲述女子暗恋的故事,其中的那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深得读者青睐。除了《越人歌》,剧中还涉及了《诗经·国风·郑风》中的《女曰鸡鸣》、《诗经·邶风》中的《击鼓》等。剧中,甄失宠后决定抽身而退,伤心吟诵“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也来自《诗经》,而甄在与皇上诀别时心碎至极,脱口而出的《诀别书》则来自汉卓文君之手,“朱弦断,明镜缺,朝露,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

作家流潋紫:

《红楼梦》读了十几遍

除夕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唐代;除夕诗;守岁;文化

除夕是一年中最末的一天,又称岁除、除夜。除夕代表着旧年的终结,新年的开始,在传统节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笔者初步统计,唐诗中“除夜”出现了56次、“守岁”出现了28次,岁除出现了18次。唐代无论是位居高位的皇上,还是声名远播的诗人都对除夕这个传统节日情有独钟。他们或以乐观的笔调来描绘除夕欢聚的盛大场面,或在除夕夜抒发对朋友、亲人的思念,或感慨时间流逝、生命短暂。

一、节日的感伤:思乡怀亲,孤独悲切

唐人的除夕诗,流露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蕴含着浓厚的感伤色彩。除夕,本该是家人团聚、共迎新年的日子。然而,唐人为追求功名利禄,长期漂泊在外,就连在除夕这个盛大的节日也难以和亲人朋友团聚。唐代很多除夕诗,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文化性格,真切地反映了诗人身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诗人本就有一颗多愁善感之心,当守岁之时,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就尤为强烈。骆宾王《西京守岁》写道:“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从诗中的“寡”、“独”、“惨”等字可以清楚地领会诗人独自守岁的孤单冷清。再如高适《除夜作》云:“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诗风雄壮奔放,气势高昂。诗人的除夕之作,却充满了一股凄凉之感。除夕之夜,千家万户都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诗人却远离家乡,身居客舍,孤寂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唐诗中描写除夕思乡怀亲的作品还有很多,如白居易就写《客中守岁》、《除夜寄弟妹》、《除夜宿州》,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卢延让《冬除夜书情》等。为什么除夕夜那么容易令诗人产生思乡怀亲之感呢?一方面,这与唐代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唐人重视功名,具有高远的志向。为了踏入仕途,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们不得不远离家乡,四处漂泊。虽然唐人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但不安定的生活还是会让他们感到身心疲惫。除夕之夜,千家万户都处在团聚的喜悦之中。诗人却客居他乡,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此刻独自守岁,他们的内心不只是失落,更是无尽的痛苦。白居易《客中守岁》云:“守岁无樽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另一方面,除夕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从除夕隆重的场面和众多的习俗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是辞旧迎新的日子,更是家人团聚、相互祝福的日子。这样重大的节日,诗人独自漂泊,怎能不思念家乡、亲人呢?除夕是热闹的、幸福的,但这些欢乐是属于别人的,与诗人无关,他只能沉浸在伤感中。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云:“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诗人四处漂泊,连除夕夜都不能和家人团聚,以至于诗人发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的感叹。除夜的伤感是何等的强烈。这些描写除夕的诗,充分反映了诗人们在这个节日当中的真实感受和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

人的生命看似漫长,实则十分短暂。孔子曾经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除夕之夜,这种生命的流逝感就更为明显。人们以年来确定生命的周期,每过一年,人又老了一岁。年里蕴含着人的生命历程。除夕就是年岁交替最醒目的标志,因而很容易引发诗人对生命的思考。蔡镇楚说:“人生苦短,而时空永恒,形成一对特殊矛盾,一种严酷的现实。谁也无法摆脱,故唐人除夕诗,基调比较低沉,多感伤之作。” [3]除夕来临时,诗人们开始强烈地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化。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体验都在除夕之夜变得更加深刻。

唐代诗人当中,最喜欢描写除夕的就数白居易了。他的诗充满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慨。一方面,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年龄增加,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忧虑。这种忧虑也和诗人人生、事业的发展相联系。白居易《除夜寄微之》云:“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除夕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诗人“在这天晚上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确实会引发诸多感慨”。[4]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既有对生命短暂、容颜易老的感慨,更是对几十年生活、命运的总结。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除夜作》云:“老知颜状改,病觉肢体虚。头上毛发短,口中牙齿疏。一落老病界,难逃生死墟。况此促促世,与君多索居。”诗人细致地对朋友描绘了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老知颜状改,病觉肢体虚。头上毛发短,口中牙齿疏”。年龄的增加,并不单纯是数字的变化,更意味着诗人身心的全面改变。生老病死这种自然规律是谁也改变不了的,难怪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感伤意味。其《除夜》也云:“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岁末年初那么容易就又引发了诗人对自我年龄的感慨。或许是真的老了,当春天即将来临时,诗人却感到失落和惆怅。

另一方面,随着诗人阅历的增加,他也开始用一种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变化。白居易《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云:“三百六旬今夜尽,六十四年明日催。不用叹身随日老,亦须知寿逐年来。加添雪兴凭毡帐,消杀春愁付酒杯。唯恨诗成君去后,红笺纸卷为谁开。”年龄的增加,岁月的流逝都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诗人后期对生命的体悟更加理性,表现出平和、豁达的心态。其《三年除夜》云:“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诗人此时在除夜的感怀是多层次的,也是多角度的。因而,他对生命的体验不再单纯停留在人生悲剧的一面,而是真正全面地看待这短暂而漫长的人生。

彭林说:“节日是民族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上至达官,下至众庶,无不同庆,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 [5]除夕更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唐代的除夕诗真切地反映了诗人的思想怀亲之感,充满了浓厚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1]吕不韦.吕氏春秋(卷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85.

[2](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108.

[3]蔡镇楚,龙宿莽.唐宋诗词文化解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299.

相关期刊更多

水处理信息报导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全国工业水处理站;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

出版经济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集团

山西老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