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含有哲理的诗句

含有哲理的诗句

含有哲理的诗句

含有哲理的诗句范文第1篇

所谓托物寓理,就是把抽象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哲理巧妙地寄托在具体的物象之中,使说理形象生动,增添诗歌的哲理美和形象美。

诗歌托物寓理的常考题型有: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一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3.从某诗句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4.请体会诗句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5.请分析诗句独特的表现手法。6.分析诗句中比喻修辞的妙处。7.体会诗句或诗歌的象征意义。

解题金钥匙

托物寓理类诗歌一般就是一些哲理诗,在这类诗歌中,诗人所借之物是表情传理的外壳,而情、理是这个外壳之下的精神内核。在品读过程中,既要深入诗歌的语言,仔细体味、细细品评,又要抓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样,诗中含蓄有味、充满理趣的哲理才会深刻领会。

一、从字面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领会诗歌哲理。

例如:“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的圈套。而行人的心理变化――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放”、一“拦”中透露出来。诗人借助形象的比喻,把行人下岭时的心理感受写得生动有趣,虽未明言劝诫,却让人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又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中,字面意思是指诗人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然后放眼一看,所有的山顶都显得很小,从中不难体会出其所蕴涵的深刻哲理: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

二、借助意象来揣摩诗歌所蕴涵的哲理。

例如:《长歌行》中,诗人借助“朝露”“华叶”“百川”等意象,分别写了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不归的特点,含蓄地表达出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哲理,从而鼓励人们要紧紧抓住飞逝的时间,奋发努力,趁少壮有所作为。

又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写残夜未退,海日已经升起;旧年未过,江上春天气息已来。诗人借助“海日”“残夜”“江春”“旧年”这些意象,揭示了旧事物中往往孕育着新事物这一深刻的哲理。

三、体会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来理解诗歌的哲理。

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沉舟”“病树”设喻,喻诗人长时间遭贬、仕途坎坷、历经挫折,不仅表达出诗人乐观和豁达的情怀,同时也蕴涵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模拟训练营

观书有感

[南宋]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景,但从题目上看,讲的却是诗人_______时的感受,诗人是在用景物作比喻,寓意深刻,内涵丰富。

2.试理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两句的含义。

3.试分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所蕴涵的哲理。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诗中“浮云”这个意象指的是什么?

含有哲理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一、读悟情

1.读中悟情

《新课标》要求的诵读优秀诗文,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教师对文本要作正确、全面的解读。千古传诵的佳句名篇中包含有友情、亲情、爱情,有国之情、民族之情、山水之情,真可谓“诗可言志,诗亦传情”。教学中就要恰当地把握一个“情”字。如《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那种久别归来的伤感之情。所以古诗教学别重视“读”,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配乐朗读、配画赏读、边读边画、边读边舞等,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不讲自明的境界。

2.写中有情

古诗意境深厚,语句含蓄,学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的局限,加上时空距离,对诗词所表达的真情实感是很难全部领悟的,我们常说品歌、品酒、品菜,其实诗也是。传统的古诗文强调多读多背,一些古诗文课也只满足于学生熟读成诵,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其实,诗中的“情”不是背出来的,应该是品出来的,只有学会品诗,才能学会悟情,当然和读是分不开的。要想真正达到“品”的目的,就要对诗人的经历、写作背景、写作年代、写作风格都进行细致探究,从而真正理解诗人情之所系、情之所在。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达到目的。如学《静夜思》通过对“思”的品味,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体会到李白远离故乡的孤独、落寞。

3.读后留情

古诗教学的落脚点是“背”。小学生记忆力好,小时候记下的东西,他们可能一生都记得,可以享用一生。学习古诗时体会出的那种情感,也将会永远记在脑海中,当他们念起古诗,背诵起古诗时可能会触景生情,当他们与朋友分别时,他们的脑海也可能会涌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感。他们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学时,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念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通过领悟、品味、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等,就不自觉地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当他们心中豁然开朗、心潮澎湃时,他们就真正体会到了学习古诗的乐趣。

二、诵品美

1.诵读,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古诗,既充满着诗情画意,又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如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深刻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然而,诗人表达哲理与哲学家阐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用图画和形象说话……一个用逻辑上的论证,而另一个则用图画罢了。”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二是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三是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诗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在教师生动形象、生趣盎然的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2.赏读,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在古代,诗是用于吟唱的歌,故称诗歌。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一、二、四句的“晓”、“鸟”、“少”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节奏一般是按“音步”来划分的。五言诗每句三个音步,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七言诗每句四个音步,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除此以外,音步的划分还有各种形式。这样,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中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游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瀑布“挂”起来呢?这“挂”字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工伟力的赞颂。“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形上的建筑美。诗人充分利用当时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给每首诗规定了句数,每句又规定了字数,因而结构匀称,句子整齐,显示出语形的对称美、齐一美和均衡美。

含有哲理的诗句范文第3篇

   A、文体特性——洋洋五千言,一部辞意锤炼的哲学诗

《老子》虽为语录体却无对话与场面描写,也无设教授学的痕迹,是更为纯粹的“立意”、“见志”之作。今本《老子》八十一章,结构完整,文辞精练,大体有韵,体近诗歌,加之“玄之又玄”的哲学思想,使“五千言”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对《老子》诗性特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鲁迅指出《老子》“时亦对字协韵,以便记诵”(第三篇《老庄》),认为其之所以讲究用韵,是为了供人诵读传记。张振镛认为:“其文理精而词简,整齐而有韵,盖冲口而出,自有声律”,认为《老子》用韵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发之于天籁,本之于 自然 ”的结果 。柳存仁认为“其书为有韵口诀体”。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老子》的诗体特征,然而声韵律调却是诗歌的基本特性之一。惟钱基博谓《老子》“辞以简隽称美”,“意以微妙见深”,“其文缓而旨远,余味曲包”,似含有诗意品味的意味。朱谦之对《老子》用韵研究用力甚勤,在所撰《老子校释》中专列《老子韵例》作专题研究,并独有心得:“余以为《道德》五千言,古之哲学诗也。既曰诗,即必可以歌,可以诵;其疾徐之节,清浊之和,虽不必尽同于三百篇,而或韵或否,则固有合于诗之例焉无疑。”至此对《老子》诗性特征的认识已趋明朗。任继愈称之为“哲理的诗篇”。陈鼓应亦认为:“《老子》五千言,确是一部辞意锤炼的‘哲学诗’。”

对《老子》诗性特征的系统深入研究当在80年代以后。汤漳平《论〈老子〉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文认为,《老子》是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哲理诗”,不但是“继《诗经》之后,《楚辞》之前的一部重要诗作”,而且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鸿篇巨制”。汤氏并从诗歌艺术的角度对《老子》作了评说:“作者采用诗的形式,以简洁的文字,流畅而富于 音乐 美的语言,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章沧授认为《老子》散文的“显着特征是诗歌化”,表现为“押韵独密,音韵悠扬”,“长短变化,错落有致”,“词约义丰,生动形象”,“多用复叠,尽理穷义”。陆永品虽然认为“不如说它是哲理散文诗更为确切”,但作者的论述仍然是从诗歌艺术的角度展开的:“运用音乐的旋律,轻松的笔调,来阐释枯燥乏味、窈冥深邃的哲理”,“言辞简要,旨意深远”,“能够引起人们的兴味”,“既是诗,又是歌,读之能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 。一些研究者还从创作和接受的角度探讨了《老子》所具有的诗的“意境”。朱俊芳认为《老子》是“以纯熟的诗体写作的”,它“将哲理与诗,精妙地熔为一炉,铸成一种亘古不衰的艺术魅力”,既具有“朦胧的诗意”,又具有“深厚幽远的意境”,因而“它不仅具有思辨的说服力,更有美的感染力”。李严认为“不妨把它视为 中国 文人哲理诗的开端”,“老子创造性地运用了意象化和形象化的创作手法”,“是创造朦胧美的能手” 。许结认为老子“是以诗人的情感与形象去表现哲思”,“在创作上,老子对‘天道’或‘人道’的探究首先充满着诗人的情感,而表现出强烈的抒情性”,“老子运用比兴手法将宏深的哲理转化为形象,以表达精微玄妙的内心世界”。许结另撰有《〈老子〉与中国古代哲理诗》一文,探讨了《老子》五千言作为哲理诗的特色及其 影响 ,认为构成《老子》作为哲理诗的主要审美特征,是“处处表现出形象化的情节、抒情性的描写和深婉的理趣美”,以及“《老子》带着诗意的微笑融自然、人生、艺术于一体的审美意境”,并指出,以诗寓理,于自然中悟道豁情、探索人生哲理,在情景意兴中蕴藏机锋理趣,这些《老子》哲理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古代哲理诗的基本精神,对后世的哲理诗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老子》独具特色,虽是文的形式,却有“诗”的风致,然而是否即可迳称之为“诗”?有的研究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陈柱认为:“老子多对句矣,多韵语矣,然仍不可便谓之韵文,便谓之骈文也,谓之骈文之祖可耳。”詹安泰认为应称之为“诗文骚赋的混合体”。谭家健称之为“散韵结合的格言体散文”。张松如也指出:“老子是在做诗吗?以其用韵语,也可以作如是观吧。……但一不入乐,二少抒情,吾人只得于惊叹其超凡的智慧中,领悟出丰富的诗的乐趣,难以风雅、骚赋相比附也。”[蔡靖泉《〈老子〉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地位》一文认为:“就整体言,《老子》应归于散文类,故不妨称之为‘诗化散文’”,“《老子》有着较高的艺术性,的确可以称之为精妙的美文。”“《老子》有机地糅合中原和楚地的语言艺术形式而成的诗化散文,一方面将春秋以前韵散结合的语言艺术形式 发展 到极致,另一方面也宣告了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转化的完成。”[19]我们认为,先秦尤其是春秋诸子大多具有良好的“诗学”修养,为文多用韵语与偶句,然而说其具有“诗味”尚可,直接称之为“诗”则难免削足适履。实际上,称《老子》为“诗”的研究者,在阐释其艺术特性时,又往往自相矛盾,多是从散文艺术的角度立论。凭心而论,《老子》在哲学概念与语言选择的困难中与“文学”不期而遇,诗情、哲理、文思、玄言,熔铸为一,从而把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大道之精微,用“可道”的方式会意于它的“不可道”,《老子》贡献于后世“文学”者,正在于哲理与文思的会通处,可谓先秦文章中的别一体,很难于“散文”或“诗”的发展线索上为其找到准确的位置,因此,对于《老子》做出符合实际的文体定位,需要谨慎从事。

   B、现实关怀与情感内涵——宇宙人生的永恒性关照

老子以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为其 哲学 根基,以“无为”、“不争”为处世准则,然而老子并未忘怀世事。鲁迅独具慧眼,认为:“老子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欲治天下。”[《老子》文多“愤辞”的忧世之言和“欲治天下”的救世之心为当代学者所认识, 研究 者大多是从现实关怀与情感投入两方面进行探讨。

汤漳平认为:“《老子》最富于现实主义精神,最少宗教迷信色彩”,是“对《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陆永品亦发表了相同的意见:“我国古代文学,从《诗经》开始,就深深地扎根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上,具有反映 社会 生活和批判不合理的黑暗社会的优良传统。老子的散文也继承的这个特点。”朱俊芳认为,形成《老子》 艺术 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深沉的批判现实的精神,指出:“《老子》的许多言词诗章都是关注社会人生的,对现实社会中许多至关重大的大小 问题 发表深刻见解,抒发愤激之情”,“《老子》所表现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对后世的叛逆文学有着深远的 影响 。”蔡靖泉对《老子》文章中所体现的现实意义作了具体 分析 ,认为老聃疾伪求真,所着《老子》充分反映出他对真实的执着追求,真实地描写生活,如实地批判现实,“既是他求真精神的具体表现,又是他作品的艺术特色的鲜明体现。”显然,研究者对《老子》现实品格的挖掘,不过是传统“君人南面术”之说在 现代 文化语境下的另种说法。《老子》以五千言之精妙,表现了囊括天人、包孕万象的心胸,眼冷心热,于表面的“虚静”中蕴含对现世的执着关怀。

《老子》所重在天道 自然 ,有情之“我”于“五千言”中似乎是不存在的,然而老子以虚静自然的人生理想与现实社会碰撞,因理想人格被否定而激发起愤世之情,“五千言”乃以天地之“无情”看待人间之“有情”,发而为文,又时时于精微中吐“愤辞”,于玄妙中露真情。80年代以来的研究者对此也作了一些探讨。蔡靖泉认为:“老聃之所以作《老子》,正是其愤世嫉俗的丰富而强烈的感情所激动而不得不发”,“老子在抒情之时,往往因感情强烈而不由自主地将自我融入作品中直抒其情,从而鲜明地展现出自我形象”,甚至从中可以看到“老聃那忿懑之极的音容和表情”。朱俊芳认为:“《老子》以叙事、抒情、议论多种 方法 ,刻画了老聃复杂而鲜明的形象”,他坚执理想而遗世高蹈,既是一个“古之博大真人”,又是一个充满愤世之情的“忧世疾俗的士者”。李严则对此作了更带学理性的阐述:“《老子》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在对哲理的阐发中渗透着抒情性”,“哲理为感情所浸透,与感情相融合。作者以其蕴含哲理的感情感染读者,使读者在体验其感情的同时,接受其哲理。”《老子》以五千言精妙,将自然与人生囊括其中,包含着对宇宙本体、天人关系、社会现象的深沉思考与热切关注,研究者论述的范围仅局囿于社会现象这一层面,而《老子》于宇宙人生的永恒性的关照中所融含的“太上忘情”之“情”,将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C、写作艺术——无心为文,自然成采

老子倡言“绝圣弃智”、“美言不信”,似乎不像儒家孔孟那样重视语言表达,罗根泽即认为:老子“既然反对美,反对言,则借助于美与言的文学,更不必说了。”老子诚然无意于沉思翰藻,然而正如鲁迅所云:“然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五千言精妙凝练,表现出高度的语言写作技巧则是无疑的。鲁迅所谓:“时亦对字协韵,以便记诵”,即是指其无心为文,自然成采而言。明人朱得之《老子通义》有云:“非善辞章者不能为《老子》。”对于《老子》的“辞章”之“善”,研究者的探讨基本上集中在语言修辞技巧、声韵和审美效果几个方面。

含有哲理的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效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更加肯定了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数量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接下来,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详细分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带领小学生想象古诗画面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之所以相通,正是因为二者有共同的美学特性,都具有韵律美、结构美、意境美、画面美的特点。所以说,许多古代诗人的句子经常被选为绘画的题材。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小学生想象古诗画面之美。比如说,在学习杜甫《绝句》这首诗的时候,诗歌一句一景,浑然天成,一幅美好的画卷。让学生们想象和感悟:鹂之“黄”、柳之“绿”、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以及每一句诗所描绘的画面:两只黄鹂在翠柳之间鸣叫与江上停泊的东吴的船只这两幅近景图;一行白鹭飞上天空与西边山上的积雪组合而成的远景图。诗中多姿多彩的景物,高低远近相映成趣。真是一幅赏心悦目、春和景明的画卷。老师带领学生们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启发自己的思维,感受美的真谛,领悟古诗画面之美。

二、带领小学生品味古诗语言之美

古诗的语言简洁、明亮,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副一副生动形象的画面。在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们品味古诗的语言和用词的精确。这对于提高小学生们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理解整篇古诗的写作艺术与思想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古诗的语言美体现在语言的音乐之美上。一般古诗讲究句内的平仄搭配、韵脚的合辙,还包括句数、字数的均衡、整齐,铿锵有声、朗朗上口。诗句与诗句之间平仄相对、对仗工整,充分地体现了古诗的语言之美。

三、带领小学生领悟古诗意境之美

诗人经常将自己的愿望、情感寄托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借景抒情,创造出了情与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所以说,在学习古诗的时候,老师要善于带领学生们领悟古诗的意境之美。比如说,在学习杜甫《春望》这首诗的时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作者形象地用“花”与“鸟”表达自己的感情。烽火连天,国家破败,连花儿都会落泪、小鸟的啼叫都会让诗人揪心。连年战争给百姓、给诗人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是巨大的。这首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描写出了含而不露、风韵天成的独特意境之美。

四、带领小学生感受古诗哲理之美

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往往将自己的理想和情操植入诗歌的景物描写中给人以启迪或鼓舞。在进行古诗的讲解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们一起欣赏和领悟诗句中蕴含着的哲理之美,在理解的过程中处理好情与理、形与神的关系。启发学生们由形悟神,不断地探求诗句之中蕴含的哲理。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着古诗歌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四个大的方面:带领小学生想象古诗画面之美;带领小学生品味古诗语言之美;带领小学生领悟古诗意境之美;带领小学生感受古诗哲理之美,提出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温凯旋.消除隔阂通融古今引发共鸣:提高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谈.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3).

[2]刘云鹏.柳暗花明又一村:小学古诗文教学之体验.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7).

含有哲理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61-2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便可以发现,古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其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蕴含了深邃的寓意,既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应该抓住古诗这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中获得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之“美”

古诗文中精练、含蓄、优美的语言是引领学生进入诗情画意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凭借,它对净化学生心灵,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有着重要意义。而朗读古诗文中优美的语言是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叶老说:“所谓的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低声慢吟,细细品味,在反复诵读中去品味诗中的语言美。

1.语言的音乐美。古诗文本身是一种修饰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和谐入耳,其原因是诗文本身具有鲜明的节奏和声韵气律。朱光潜先生说过:“声音节奏在科学里可以探究,在文字里确是一个最主要的成分。因为文字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这说明诵读古诗文要体现音韵之美。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韵律美,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诗文的平仄押韵。例如: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可让学生了解诗的大意以后,让学生一字一句大声朗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那琅琅的声音,清晰的节奏,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同时优美的韵律,给学生以美的愉悦。

2.语言的凝练美。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能描绘出作品的图景、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正如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即凝练,就是能用极少的字句表达最深邃的道理、复杂的内容和丰富的情感。教师必须通过反复吟诵想象才可以感悟,进行古诗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3.语言的建筑美。语言的建筑美表现在对偶等修辞和一些特殊的句式上。特别是诗歌的语言,他们要么外在形式整齐,句式相当,要么内在韵律相通,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匀称而不呆板,显出整齐美,富有音乐感,加强朗读会给人特殊的美感。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对仗工整,一句一景,鲜明的颜色,欢快的声音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二、启发想象,感受画面之“美”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这些都是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悟性、灵性、创造性的极好教材。在教学时应充分拓展想象空间,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脑海里展出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来。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写景的诗句,但作者融情于景。为了感受诗中这幅融情于境的画面,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怎样的景色?作者是怎样目送朋友远离的?当时作者的心情怎样?经过老师的点拨,不少学生想象出了诗歌中那幅情景交融的画面:晚春的江边,小草碧绿,百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彩蝶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然而这美丽的一切作者都无心欣赏,他站在江边,任凭春风拂面,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远方。江中朋友的船越来越小,小小的白帆慢慢地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滔滔的江水不停地流着,一个浪花推着另一个浪花滚向远方。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即使学习较差的同学也能不同程度地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了音外之意。

三、品析词句,领悟意境之“美”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具体的词句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叶志说:“鉴赏文艺,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要通过作者的文字去认识世界,体会人生。”诗的语言十分精炼,往往短短的一句就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品析词句,才能领会诗的意境,同作者沟通情感,唤起共鸣。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让学生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使学生在感受古诗语言美、意境美、内容美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了震撼,体会到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的美。

四、探求意蕴,理解哲理之“美”

古诗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极大。“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深刻哲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着深刻的哲理。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探求古诗的意蕴,剖析诗人的内心感受,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真情实感,并理解体味到蕴涵于诗中的哲理美。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雄伟壮观,赢得无数历代文人墨客的瞩目,但苏轼在此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庐山的美丽,而是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描绘庐山的形态各异,变化多姿。诗人在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庐山之后,竟“不识庐山真面目”,才感悟到“只缘身在此山中”,使我们领悟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深刻哲理。全诗寓哲理于写景之中,道理深入浅出,发人深思,更赢得世人千古传诵。

一首好诗如同一幅好画,让人吟诵,感慨万千,乐之不尽,使人陶醉在一片美的享受之中。教材中的古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平台,教师只要深刻地钻研教材,抓住诗中美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就能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而喜,通过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美的意境、美的哲理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塑造美的心灵。

相关期刊更多

江汉石油科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数学理论与应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