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范文第1篇

发热门诊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院对其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提高了应对甲型H1NI流感防控工作能力,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1 健全制度预案,加大培训力度

根据实际情况,我院发热门诊除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外,还细化了诊区内的静点室、检验科、清扫员以及医疗废物处理等工作流程,做到工作中有章可循,责任明确。此外,我们还制定了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预案,成立了医务人员的救治队,备好各种物品,以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流行。

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来自全院各科室,根据工作性质不同,我院多次反复对医护、医技、后勤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工作方案》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其标准、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掌握新的信息及流行动态,提高其职业的敏锐力及判断力。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在传统集体授课方式的基础上,通过院内网站开设感染控制专栏,不断补充更新内容。深入科室培训,极大方便了医务人员的学习,也收到了良好效果。医院还注重流程演练及强调职业安全教育,强化防护意识及技能,医务科、护理部和感染管理科联合,先后3次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发热患者就诊流程、穿脱防护服的基本操作程序等项内容的演练,对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防止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医院内爆发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健康知识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播放电视短片等形式,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也使患者及家属能正确掌握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 科学合理布局,严格监督管理

合理的工作流程,可以有效的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我院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中的要求,首先在通风良好的门诊大厅,设立标识清晰的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处,对患者使用红外线体温测试仪初步进行排查,无发热患者指引到普通门诊就诊,体温在37.5℃以上发热患者由导诊护士引领至发热门诊就诊,预检分诊护士详细做好发热患者的登记。医院结合实际,对设置在独立区域的发热门诊科学规划,工作人员和发热患者从不同路径出入发热门诊,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发热门诊采取分诊、挂号、收费、就诊、检查、留观治疗“一条龙”服务。使发热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减少活动范围,缩短就诊时间,避免因就诊时的繁琐程序,引起交叉感染。二楼设疑似患者病区,三楼设确诊患者病房等。我院发热门诊从2009年5月1日至12月16日共筛查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2513例,收住院159例,确诊3例。由于分诊及时,严控发热患者进入普通门诊,发热患者又在发热门诊第一时间得到专科医生检查和诊断,有效地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同时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诊断和治疗赢得时间。

感染管理科2次/d深入发热门诊,监督检查防护用品配备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改正,确保医院感染的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范文第2篇

(上海奉贤区中医医院门诊 上海201400)

关键词 预检分诊;发热筛查;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R25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160-01

门诊是病人来就诊的第一站,容易发生交叉感染[1]。我院从2012年至今,专门设立了发热预检,预先检查,防范于未来。预检分诊处是我们截留发热病人和各种传染病的前沿。通过病人咨询,我们仔细询问相关病史、体征、症状,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时,我们重点询问接触史、流行病学史,掌握第一手资料。自2013年1月至6月,我们截留发热病人1023人,其中送至发热门诊246人,送至相关科室777人,涉及到10余个科室,12个病种。预检分诊工作在防止传染病扩散,尤其是H7N9禽流感的防控,医院感染控制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就笔者在我院发热预检分诊工作中的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

1合理布局

1.1预检分诊台独立: 在医院门诊大厅入口醒目的位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标识清楚,用物齐全,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如红外线耳温计、体温计、口罩、一次性手套、快速手消毒剂、发热登记本、带盖污物桶等。

1.2配备专职人员: 预检分诊护士要掌握有关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消毒隔离等方面的知识,并制定严格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2预检筛查

2.1组织管理: 医院制度明确规定发热患者的规范就诊,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由医院组织,院感科监管和督查。

2.2预检流程: 首先接待患者并测量体温,询问其病史、流行病学史、有无传染病患者接触史、病死禽接触史、及疫区外出史。我们将非传染性病人送到相关科室就诊,不明原因的发热及疑似病人发放口罩并佩戴好,做好登记工作,将体温记录在门诊病历上,指引其到发热门诊,隔离诊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各种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

3安全防护

3.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对预检人员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演练,加强传染病基本理论知识,提高消毒隔离技术和防护技术。

3.2加强自身防护: 上岗前预检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工作裤,工鞋,戴好帽子及口罩。为每一位病人测量体温前后,必须用快速手消毒剂洗净双手,必要时戴手套,保持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3.3体温计的消毒: 每日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清洁干燥保存。

3.4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保持预检台清洁,每班两次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湿式擦拭物体表面,有污染时随时擦拭。

3.5废物处理: 带盖污物桶内套有医用垃圾袋,即黄色垃圾袋,用过的废物装入黄色垃圾袋,每日下班时放到指定位置,由专职人员统一处理。

4预检分诊的注意事项

4.1主动预检,加强责任心: 门诊护士预检分诊时要准确迅速、及时有效地交流,避免候诊人员聚集,缩短候诊时间。要保持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以平等、尊重、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真正做到耐心、热心、细心、真心、诚心,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处处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精神。

4.2做好宣传: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一些传染病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防护意识,在门诊大厅摆放一些宣传板报和免费宣传资料,让患者和家属能较快的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4.3提高预检分诊的质量: 门诊预检分诊护士虽然经过系统培训,但每个人对所学知识的选择性理解、记忆领会、掌握运用能力不同,因此要加强预检分诊护士的业务学习,以提高对发热病人的观察力、判断力、应变能力。

4.4解除患者和家属对传染病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 有些患者和家属不理解预检分诊的重要性,不配合护士的问诊,不愿意到发热门诊就诊,易产生护患矛盾造成候诊人员聚集,所以我们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2]。

发热门诊是医院诊断和收治传染病的主要窗口,而对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又是发热门诊的首道关口。门诊护士预检分诊是否准确及时,不仅涉及病人能否得到快速的诊治,也直接反映了门诊的管理水平和预检分诊护士的业务能力。因此,要不断提高门诊护士的业务能力,合理安排人员,才能将预检分诊工作做得更细致化、更专业化,才能更好地协同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做好传染病人的诊断、隔离、治疗、救治,强化院内感染控制,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标本采集、消毒等工作,避免传染病的大流行,确保人民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范文第3篇

一、工作中不断创新、在拓宽职能,为医院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使医院在同行中的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在医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法定传染病等疾病实行院内网络直报,将报告时间从医生工作站端到中国CDC端缩短在5分钟之内。通过项目带动工作,对全市传染病预防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在门急诊分别设立预检、分诊处,对就诊病人实行预检、分诊制度,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发现呼吸道发热病人或腹泻病人安排到发热呼吸道门诊或肠道门诊就诊。

三、我院为浙江省SARS监测哨点医院,全年开设发热门诊。1—6月共接诊发热病人32923例次,发热肺炎病人549例次。发现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每周向省疾控中心报告绍兴市人民医院医院发热呼吸道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周报表;不明原因发热住院病例周报表。报告每月一次对病房和门诊做好自查工作,对传染病漏报和迟报的情况按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处罚;积极配合绍兴市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在今年麻疹流行期间,我们从诊治邮电技校的几个发热皮疹病人中进行分析研究,考虑可能是麻疹病人,及时向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报告,进行调查研究,为及时控制麻疹在我市的大流行作出了贡献。

四、肠道门诊工作规范、各项制度健全到位,自5月1日开始到6月30日共接诊腹泻病人1035例次,做到“有泻必采,有样必检”,共采集“02”培养标本1070份。成立医院“02”机动队,并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五、做好肺结核病的管理

传染病监督检查小组每周检查一次有关工作,并作好登记、统计工作,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今年1—6月全院共转诊肺结核病人198例,转诊率100%。其中涂片阳性患者12例、涂片阴性36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13例、阴性14例、未痰检123例。对违反肺结核病管理制度的医生作出相应的处罚。

六、根据2005年工作计划目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疑似传染病订正报告的问题:省疾控中心要求我们疑似传染病100%订正。

①个别医生思想上不重视,需要防保科同志经常督查;

②有的疑似传染病患者一次看病后不来了或者转院了,还有的患者无法从病原学中确诊,给订正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范文第4篇

1. 口腔门诊初期开诊是全部实行非急诊预约,就诊制度,限制就诊人数,防止候诊患者聚集。

2. 门诊诊疗环境对于非独立牙椅的诊室,执行非喷溅常规诊疗的应至少间隔1台就诊。

3. 预诊筛查要求分诊设立警戒线,病人间隔1米,依次候诊,实行实名制就医,出示有效证件。

4. 预检分诊人员的防护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服,工作帽;一次性乳胶口罩;佩戴护目镜;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5. 预检分诊要求流动水洗手设备或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每天至少使用3次含氯消毒剂消毒。

6. 在与患者接触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均要实施手卫生。

7. 预检分诊点的工作人员要按照一级防护着装。

8. 使用完护目镜及防护面罩后要采取75%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9. 凡筛查出的需要转移到发热门诊的患者,应为患者带外科口罩,有 工作人员陪同到发热门诊

10. 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

11. 新冠病毒的灭火方式为:75%酒精以及过氧化氢

12. 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人员应该是有一定临川经验的医护人员。

13. 根据新冠病毒诊疗防法案,我们应该咨询关于发病前14天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UI新冠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发病前14天内接触过来自武汉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理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顾客;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史。

14. 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持续使用不超过4小时。

15. 卫生手消毒,检测的细菌菌落数应为≤10CFU/CM2

16. 如有疑似确诊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标签及登记本应用红色记号笔,注明“新冠及重量”。

17.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口腔医疗及工业按照所在地区的风险级别,首先考虑恢复口腔正畸,口腔粘膜病,口腔颌面外科等非喷溅类的常规诊疗服务。

18. 外科洗手应遵循使用干手用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三分之一。

19. 在预检分诊时如果患者超过37.3℃,建议到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20. 在进行外科手消毒的过程中,双手的位置要在胸前并高于肘部。

21. 医疗服务员达到包装袋或利器盒的四分之三处应有效封口。

22. 外科免洗手消毒要求指尖浸泡在手消毒剂中的时间不少于5秒。

23. 新冠病毒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为新冠病毒感染源。

24. 在诊疗前可以选择1%聚维酮碘给顾客进行漱口。

25. 每次诊疗结束后,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物表,牙椅的管路冲洗时间不能少于一分钟。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范文第5篇

一、工作目标与防控任务

通过明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职责,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和社区群众力量,有效落实登革热预防和控制各项措施,在预防控制工作中逐步掌握我市登革热流行病学规律,提高防制、诊疗技术水平,形成一个多部门协作、群众广泛积极参与的防制机制,最终减少乃至消除登革热疫情对我市居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控制和消灭白纹伊蚊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措施。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发动群众,坚持落实以环境整治、清除室内外白纹伊蚊孳生环境为主导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将白纹伊蚊密度控制到不致发生流行的程度。

二、防制措施

(一)开展健康教育。

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开展广泛、有效的宣传教育,普及登革热防制知识,使群众自觉行动起来,清除室内外白纹伊蚊孳生场所,预防控制登革热。

(二)加强环境治理及媒介监测和控制。

通过整治市容环境卫生,清除室内外蚊虫孳生地,落实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组织开展全市经常性防蚊灭蚊行动,控制或消灭登革热传播媒介,阻断登革热传播途径。开展白纹伊蚊密度、消长、生态习性、抗药性等监测和白纹伊蚊综合防制的调查研究,指导控制传播媒介。

(三)加强人间疫情监测。

加强登革热病原学、血清学监测和登革热疫情监测工作,掌握全市疫情发展动态、流行病学规律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市、区(县级市)防疫机构和临床医疗单位间的监测网络,确保监测系统灵敏、可靠。及时分析监测信息,并向有关部门交换或通报疫情和监测动态。

(四)开展业务培训。

大力开展培训工作,提高监测人员、疫情处理人员、临床医务人员登革热防制知识水平,保证监测、防制、诊疗工作质量。

(五)严格控制疫情。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市传染病防治规定》和《登革热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等,加强传染源管理与蚊媒控制,及时、规范地处理疫情,隔离治疗病人;紧急杀灭成蚊,清除蚊虫孳生地,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六)提高救治水平。

提高登革热诊断水平,减少登革热漏诊和误诊现象;必须将病人送入指定医疗机构及时救治,做好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力争不发生死亡病例。

(七)开展科学研究。

加强登革热流行病学、媒介生态学、实验室诊断、应急疫情处理、临床诊治、危重病人救治技术的研究。

三、组织机构与经费保障。

建立以市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为召集人,市宣传、卫生、爱卫、建设、城管、市政园林、环卫、教育等部门参与的市登革热防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疫情,分析、研究防制形势,协调各部门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放办法,指导全市登革热的防制工作。各区(县级市)政府、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相应建立和健全登革热防制领导机构,加强对当地登革热防制工作的领导。各级财政部门根据疫情防制的实际需要,投入必要的防制经费及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灭蚊工作经费。

四、职责分工

(一)各区(县级市)政府、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各区、县级市政府要协调和督促本辖区各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和社区执行防治方案,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预防登革热的发生与流行。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是所辖区域登革热预防控制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应经常组织发动和督促本辖区开展爱国卫生行动,定期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水,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消除室内外白纹伊蚊孳生地,确保达到蚊媒控制指标。防控工作要覆盖本辖区各居(村)委、机团单位、住宅小区、公共地带、工地等。疫情发生时应立即组织由卫生、防疫、爱卫、宣传、教育、城建、街道消杀站、社会消杀公司等部门或单位组成的登革热疫情处理专业队伍,根据市、区(县级市)登革热疫情处理机构提出的疫情控制意见开展行动,宣传登革热防制知识,发动群众共同做好本辖区紧急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的工作。

(二)宣传部门。

定期开展预防控制登革热宣传,组织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全市"消灭蚊子,预防登革热"的公益宣传,在黄金时段播放登革热预防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群众自觉参与防治登革热行动。

(三)卫生部门。

卫生部门是登革热预防控制策略和技术方案的制订者和防制效果的评估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登革热疫情控制领导小组和工作队伍,统一指挥、协调,保证人、财、物的到位,把登革热防制工作作为卫生防疫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开展登革热人间疫情监测和蚊媒监测。对登革热流行病学规律、流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组织登革热实验室诊断、临床治疗技术的研究。通过监测和调查研究,了解登革热的分布规律、变动态势和影响因素,尽早发现疫情的流行或暴发,及时分析疫情形势和监测信息并向有关部门通报,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技术措施、方案,并评价防治效果。

制订全市登革热预防控制的长期和近期计划,组织计划的实施和评价。提出登革热疫情预防控制方案。检查、指导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评估疫情控制效果。加强对登革热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指导。举办登革热防制技术、防蚊灭蚊技术培训班。积极配合爱卫部门做好全市防蚊灭蚊工作。在疫情发生时,区、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疫点范围,并迅速组织疫点媒介控制工作的实施。做好病人救治工作。各医疗单位发现疑似登革热病例,要立即电话报告当地防疫机构,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收治登革热病人的医疗机构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防止院内感染。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培训,特别是急诊、内科、儿科门诊医生要掌握登革热诊疗技术,提高诊疗水平,做好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努力减少死亡病例。

(四)爱卫部门。

负责组织全市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城市卫生水平。市爱卫办要制订全市防蚊灭蚊计划,积极发动群众和机团单位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全市统一防蚊灭蚊行动,督促检查各区、县级市落实防蚊灭蚊措施。区、县级市爱卫部门要负责辖区内防蚊灭蚊工作,充分发动群众和机团单位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各种有效措施降低辖区内蚊媒密度。定期抽查辖区内防蚊灭蚊情况,并将检查情况向卫生部门通报。组织消杀站、专业消杀公司对辖区所有学校、医疗机构、工厂等机团单位和居民小区、公共地带、工地等反复进行灭蚊,确保达到蚊媒控制指标。疫情发生时与卫生部门一起组织街(镇)、居(村)委会积极做好疫点及邻近范围的灭蚊工作。加强对城市卫生的检查,提出检查方案和整改措施。

(五)建设部门。

加强建筑工地的环境卫生管理,制订建筑工地的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定期监督检查建筑工地特别是停建工地灭蚊和清除蚊虫孳生地的工作,配合街道落实建筑工地的防蚊灭蚊措施。

(六)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

积极配合建设、爱卫部门,加强对建筑工地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对违反防蚊灭蚊有关规定的建筑工地,依照有关法规责令整改,并予以处罚。区城管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定期检查辖区内建筑工地的各类积水,确保建筑工地不成为蚊虫孳生地。

(七)市政园林部门。

做好市政设施及公园的防蚊灭蚊工作,搞好公园环境卫生,清理公园、广场、花圃、苗圃的垃圾,清除废弃和闲置的积水容器,水池、水景、沟渠等积水应有防蚊措施。做好下水道的清疏工作,保障排水通畅,防止形成蚊虫孳生地。掌握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状况,督促业主完善二次供水的防蚊管理,检查二次供水设施落实防蚊措施的情况。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在公园内开展预防登革热的宣传。

(八)环卫部门。

加强环境清扫及垃圾的清运工作,及时清除地面积水及各类积水容器。

(九)教育部门。

督促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搞环境卫生,清除蚊虫孳生地。秋季开学前组织学校对校园进行全面灭蚊并清除蚊虫孳生地。将预防登革热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本,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要求学校每学期在月、月对所有学生讲授一节预防登革热健康教育课,并发动学生回家清除蚊虫孳生地。

五、考核评估

(一)评估内容。

组织机构年度运作情况。各区(县级市)、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经费投入情况。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包括健康教育覆盖率、群众(或学生)登革热知识知晓率、行为正确率(要求入户开展问卷调查,每街、镇调查 位市民)、宣传材料发放数量、小区宣传栏宣传情况、公共媒体宣传情况(统计次数,累计小时)。环境治理情况。包括闲置工地数量及管理情况,拆迁工地数量及管理情况,公共地带、楼房间、雨棚、天台垃圾清理情况。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次数、参与率(按"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相关指标进行检查)。蚊媒密度指标。行政街或建制镇民居的布雷图指数控制在以下,行政街除民居以外的各种室内外环境各类存水容器和积水中标准间指数达到以下,废弃及闲置积水容器率不超过%。疫情处理指标。疫点布雷图指数必须在周内控制在以下,对疫点采取措施后在一个最长潜伏期之后没有新发病例,疫情持续时间,每一疫点杀灭成蚊次数、间隔时间。监测指标。完成监测计划情况(病原学、血清学监测数量),蚊媒监测频次,是否建立监测数据库,是否定期分析监测数据,疫情报告情况,监测网络人员培训情况,登革热知识掌握情况(试题考查)。传染病管理与病人救治指标。住院隔离率,首诊误(漏)诊率,平均发病至入院天数,平均发病至确诊天数,入院至接到报病平均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