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泊船瓜洲诗意

泊船瓜洲诗意

泊船瓜洲诗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王安石;泊船瓜洲;拓展阅读

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文学作品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细读深品,还要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阅读、思考、品鉴、比较、积累等,以期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高品位的古典诗词文化修养等。下面。我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谈谈拓展阅读的具体方法。

一、立足文本,拓展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在立足于《泊船瓜洲》文本的基础上拓展语文基础知识。因为,《泊船瓜洲》虽然篇幅不长、生字生词不多、诗歌内容与主题等浅显易懂。但是,基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还比较薄弱之缘故,还基于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修养不高之缘故等,对于这首诗歌中诸如“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重”“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等多音多义字的读音与含义,对于这首诗歌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最富有色彩美、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的品鉴等,如果没有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细心指导,学生很可能无法知晓,如此,则对于《泊船瓜洲》文本的意境、意蕴等的理解、品鉴等就无法准确与深入,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读错“间”“重”“还”等多音多义字而闹出笑话来。故此,教学这首诗歌,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

1.请学生说说诗歌中的“间”“重”“还”各有几个读音,几种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大意推测“间”在此的读音为“jiàn”,是动词,意思是“阻隔”;“重”在此的读音为“chóng”,是量词,意思为“座”;“还”在此的读音为“huán”,是“回”之意。

2.请学生议一议“绿”的词性和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诗意推测“绿”在此中是动词,意思是“吹绿”。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在这首古典诗词中,作者选用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绿”字活用为动词,而不采用常用的“到”“过”“满”“入”等动词,是为了给诗歌增添美丽的色彩与动态感。

二、以点带面,拓展古诗品鉴技巧

以点带面的拓展品鉴方法,是以作者王安石或者古典诗词

《泊船瓜洲》为延伸点,将与上述信息相关的古典诗词巧妙联系起来后,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比较鉴赏,以此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的水平。比如,可以以作者王安石为延伸点,引导学生谈谈此前学过王安石的哪些诗歌,诗歌的题目和内容分别是什么,能否再背诵出来。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施将学生没有学过的王安石的其他诗歌比如《元日》《登飞来峰》等展示出来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还可以以《泊船瓜洲》为延伸点,运用多媒体展示与这首思恋家园、怀念故乡主题相类似的其他作家的诗歌比如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固北山下》等,引导学生说说二者的主题、诵读节奏、情感基调等有什么异同。还可以以《泊船瓜洲》为延伸点,运用多媒体设施将写“船”意象的古典诗词比如唐代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二者在内容、格律、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并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帆”字,本指挂在船舷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但是在这首诗歌中的意思是“船”,这里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格。

三、读写结合,积累古诗名言佳句

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时,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理解、背诵、默写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经典名句,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收集、交流、整理、积累与此同样精彩、同样脍炙人口、同样流传千古的古典诗词名言佳句。如此,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泊船瓜洲》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丰富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知识,迅速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品位。比如,教师可以以作者王安石为生发点,引导学生收集、交流、整理、积累王安石其他诗歌中比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等名言佳句,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议一议等。也可以以古典诗词《泊船瓜洲》为生发点,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品鉴、交流其他诗人以思念家乡为主题的古典诗词中的名言佳句,比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等,鼓励学生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等。当然,无论从哪个基点拓展延伸,我们都应该引导学生知道上述名句的出处、大意以及成为经典名句的缘故等。

如上所述,对于王安石《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的拓展阅读教学,应该在立足文本,拓展语文基础知识;以点带面,拓展古诗品鉴技巧;读写结合,积累古诗名言佳句等诸多方面入手。因为唯有如此,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泊船瓜洲诗意范文第2篇

这段小插曲引发了笔者对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儿童思维品质以提高教学效益的思考。中国古典诗文语言凝练、意境深邃、内涵丰富,表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然而小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有限,阅历经验不足,加之古代诗文与儿童的口语表达相去甚远,古诗背后宏大的历史背景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等原因,要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走进诗文,有所思考与感悟,与诗人产生共鸣,实属不易。在当下课堂模型建构的过程当中,笔者非常赞同采用矛盾质疑和还原背景这两个模型要素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矛盾质疑就是在教学的关键处通过引入矛盾冲突,把学生置于便于质疑、深入思考和换位辨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去审视、去评判、去质疑,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还原背景则是“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有意识的引入生活故事、背景故事、知识发明人的故事,还原当时发明的背景、情景”。(程红兵:《课堂模型之明德设计》)

下面,笔者就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阐述矛盾质疑与还原背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写诗人赴京,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由此产生了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通篇立意含蓄悠远。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照注释和工具书能很快理解全诗的大意:从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水(一条长江)的距离,距离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学生读到“照我还”时能体会到该诗似乎是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但是学生对诗中三个地名即“京口”“瓜洲”“钟山”的具体方位是模糊的,对诗人所指的钟山和哪个地方只隔着数重山也是不清楚的。还有,诗人此时身向何处,“照我还”是要回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也是不得而知。此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了教师面前:就字面解释,学生获得的思乡之情只限于对“照我还”这三个字最浅层次的信息提取,如果学生对上述问题都是不清不楚的,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该诗的内容和情感,提升古诗学习的品味呢?笔者在分析了学生与学这首古诗之间的难点之后,基于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采取了矛盾质疑和还原背景来拓宽儿童思维的空间,推进教学。

在学生能读通全诗略知大意后,笔者首先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将学生的目光引向对诗中多个地名的关注,要学生讨论后填写下面题目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题目如下:

诗人要到( A )去,途经( B )时泊船留宿一夜,他遥看(京口)距离( C )只隔着一条长江,( D )与(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E )?

学生小组讨论后,形成以下意见:

1. 对于A处诗人要去哪里,诗中没有言明,大家都不得而知;

2. 认定B 处应该是瓜洲,因为诗题叫《泊船瓜洲》,就是指诗人将船停泊在瓜洲;

3. 认定C 处也是瓜洲,因为首句告诉我们“京口瓜洲一水间”。

4. 对于D处是何处,学生则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京口,有人认为是瓜洲,但都是主观臆断,说不出理由。

5. 对于E处,诗中所指的想回来之处是哪里,大家也不得而知。

在此学生心愤而求通、口悱而不能言时,笔者引入还原背景要素,用PPT出示了一张标注长江中下游主要城市的地图(如图所示)供学生阅读,再来作出推断。这时,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注释探究后发现:京口即今镇江,瓜洲在今扬州南面,京口和瓜洲一江之隔,钟山就是今南京的紫金山,南京和镇江都在长江的南岸,因此,题目中的D处只能是京口。诗人的行进路线应该是从南京(钟山)出发,到达京口(镇江),再乘船渡过长江到对岸的瓜洲渡口停泊过夜,第二天再^续从陆路前行。诗人从瓜洲往南回看自己的行进路线,心声感慨,才会写下这首诗来,而诗人想“还”的地方E处应该就是钟山了。

那么,诗人要去哪里呢?他为什么要去呢?他为何才启程就想着要还呢?为了让学生读懂诗心,笔者再次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整合信息依旧不能解惑时,又及时插入补充资料,对王安石的生平及《泊船瓜洲》的成诗背景加以还原,以再次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突破情感认知冲突:“王安石(1021―1086),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南京居住,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后,辞职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汴京(今河南开封)赴任。据说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如此,学生终于明白了:诗人要去的地方A是汴京,他是前往,且不得不去,这回去是祸福难料,前途未卜,因为只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势力的打击、排斥,因此他才会忧心忡忡,感时伤景,还在途中就想着何时能回来。

此时,笔者又暴露出另外两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思考,把学生的思维继续引向深入:

师:古代交通多有不便,钟山和瓜洲已隔着山山水水,正所谓重重叠叠山、曲曲折折路,路途本是遥远,为何诗人还在诗中说是“一水”“只隔”呢?

(学生讨论后,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生:因为诗人一心想着返乡,所以虽说路途遥远,但他归心似箭,所以再远也不觉得远了。

生:诗人的第二故乡是钟山,钟山让他感到亲切,他想回到家乡,心里的距离自然近,实际的距离远。

师:体会得真好!再请问诗人想回家乡为什么会提到明月?明月与思乡之间有联系吗?

(学生沉默静思)

师(继续点拨):为了表情达意,诗人常将看不见的情感与看得见的事物相联系。例如明月就常被用来表达特殊的情意。你们能举出古诗词中描写明月的诗句吗?

(学生一下子活泛起来,思维的闸门再次被打开)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也是思乡之情。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生: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

师(点拨):月圆代表团圆。我国古代文人对月亮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常常在诗句中用月亮来寄托对家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这就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外国人不会有 “月是故乡明”的感受,他们认为月亮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明。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泊船瓜洲诗意范文第3篇

诚然,“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是否著一“绿”字,便春风浩荡,明月高悬?

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修辞上的锤炼。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始定为“绿”,真是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绿”字将意境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来,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同时,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

可是,春风又绿江南岸,“又”字更在“绿”字前!从上下句朗读重音结合来看,无疑“又”字需重读。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离乡愈久,思乡愈切,“又绿”使人如闻久别的叹息之声,加重了“绿”字的感彩。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即便“绿”字,除显示春的来临外,还点出深切的思乡情怀,唤起读者的联想。

“钟山只隔数重山”句中的“只”字,从空间上强调家乡的山山水水离此时旅次江北瓜洲的诗人距离之近。此时诗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但空间距离上的近,却反衬了诗人心理距离上的远。因为家乡虽如此之近,但可望而不可及,看近实远。随着“又”一年的到来,距离还会越来越大,更何况这一去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这家乡的山山水水,甚至他可能还会更为悲观地想到,将来还能不能再回到自己的家乡。

如果说,“又”字和虚词“只”字是前呼,那么和下句虚词“何”字便是后应。“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为全诗定下了忧郁、伤感的感情基调,告诉人们,诗人对复出还政并无如愿以偿的喜悦,更无急不可待的热切。相反,诗人还远没有到达京城,家乡还未从视线中消失,内心里就已萌发了回家乡的念头,这思乡之情还不深切真挚吗?今日明月送我而走,他日明月“何时”送我而还?仕途险恶,吉凶难测,那“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蕴含了诗人对险恶仕途的担忧,对施行新法前途的顾虑。诗意忧思深切,格调也十分苍凉,是如闻其声的一声喟然长叹,是诗人抑郁消沉心态的真实自然的流露。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情感。

泊船瓜洲诗意范文第4篇

摘 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增强小学古诗词教学效果,应当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探析了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质量的“四步六读”法,与诸位同行人共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四步六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学习古诗词,对于提升人文修养,增强文化底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现实意义。我认为,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品质,还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情景,激兴趣

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激发学习兴趣是上好小学古诗词课的第一步,只有在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前提下,学生才会喜欢上古诗词,才会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多媒体设备具有强大的形、色、光、画功能,形象直观,一目了然,非常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间渗透古诗词知识。

教学《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我先在课件上出示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回乡偶书》这三首古诗,然后配上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将学生带入思乡之境。这样就为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更有助于学生感受作者思乡的情绪。

二、读诗词,明诗意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是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初步了解古诗

课前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古诗内容,整理作者信息,掌握诗歌创作背景,从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预习过程中,学生一定会产生独特感悟,这有助于他们接受情感熏陶。

(二)听读感悟古诗

正式上课之前,利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时间,为学生播放一段配乐朗诵视频,让学生从形象生动、感情饱满的诗歌朗诵视频中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加强对古诗词朦胧美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个性化阅读体验。

(三)朗读交流古诗

听完别人的诗词朗诵之后,学生还要自己尝试朗读,加深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鉴于小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可能是只言片语,较多表现为一些零碎片段。为了促进学生的进一步理解,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同桌、小组间进行交流。通过“头脑风暴”,各种新奇想法不断碰撞,每个人都能自由发表个性化看法,不仅大大加深了理解,同时有助于触发新体验。

(四)细读体会古诗

古诗词具有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的特征,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应当坚持诵读为本,让学生多读、细读、反复读,从而体会古诗的韵律和意境。诵读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朗朗出声,也可以低唱慢吟。但无论是哪一种诵读方式,都要读得清晰、读得准确、读得有节奏、读得有感情。

(五)品读理解古诗

古诗词不是无情物,学生吟诵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创设情境,让他们在特定情境中加深感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增强对诗词的理解,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吟诵《村居》等立意明快的古诗词,可以配上轻松活泼的音乐;吟诵《泊船瓜洲》等反映离愁别绪的古诗词,可以配上哀怨低沉的音乐;吟诵《山行》等描述风光无限的古诗词,可以配上景色图片。

(六)综合记忆古诗

“背诵难,难于上青天”,背诵古诗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很多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古诗,就是因为厌恶机械单调的背诵。为了增强背诵的趣味性,教师应当采取灵活富于变化的记忆形式,例如,采取小组赛、男女组赛、限时赛、接龙赛、问答赛、听记赛等,抑或是根据古诗内容,分时令组、离愁组、写景组、写山组、写水组等进行背诵。这种综合记忆方式,一则使学生储备了大量的古诗词素材,实现了量的积累;二则提升了背诵效果,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p意境,强记忆

意境美是古诗词鉴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每回忆起一首诗,学生脑海中都能浮现出相应的画面,那么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就顺利达成了。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疑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四、重拓展,增知识

量的积累方能引起质的飞跃,整个小学阶段课内古诗仍然比较少,难以实现质的飞跃。结束课堂教学并不意味这首古诗教学就此打住,教师应当以点带面,以诗带诗,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古诗上,拓展古诗词课外知识,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古诗。

例如《泊船瓜洲》教学结束,拓展有关“月亮”的古诗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大语文教师应当持续加强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尽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导入新知,培养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参考文献:

泊船瓜洲诗意范文第5篇

在浩淼的古诗长河中,有许多诗歌均以浅显含蓄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乡,或讴歌大好河山……同一主题的古诗比比皆是。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也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的古诗,放在同一单元中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

最近,笔者尝试进行了“主题建构式”的古诗教学,即以一个母线为主题,整合多种古今相似阅读资源,进行较为开放的语文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在诗中漫步,往诗外畅游,思接千载,遨游万里。通过实践发现,古诗教学中的主题建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

下面简要描述将《夜书所见》和《泊船瓜洲》两首古诗,放置在同一单元主题“想家的心情”中的教学策略。

1.研读文本,开发母线主题。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与诗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它所反映的主题往往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

《夜书所见》的作者叶绍翁客居他乡、辗转漂泊,在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中,看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从而含蓄地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则借助皓月当空的意象,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两位诗人,虽然处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但是思念家乡、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却是相同的。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返回家园在诗人心中的渴望。继而从主题出发,上下延展,左右逢源,开发出一个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丰满立体的微型母线主题――“想家的心情”。

2.再现意境,拨动情感心弦。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此时,就需要根据古诗中提供的意象,真实而艺术地再现原诗意境。

在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中,向读者呈现了多个意境:凄清寒冷的江上秋景、温馨可亲的家居休闲场景……需要教师超越时空,引导学生透过作者勾勒的场景,通过意境的再现,引动学生情感心弦的敏感点。在介绍叶绍翁离家在外的背景知识时,教师提出了教学要求:走近诗人,成为他的知心朋友,通过学习古诗去了解他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诵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让学生试着从诗句中感受江边的诗人听到了什么。再辅以梧桐树叶被风吹过的沙沙声,在音响效果的作用下,学生仿佛与诗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江边的凉意,感受到了孤独。除了从听觉感受古诗的意境之外,让学生从视觉上进一步体会古诗展现给我们的画面,引导学生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中体会作者看到的场景,学生潜心会诗,一个个温馨的意象出现在学生眼前:稀稀落落的篱笆、低矮的茅屋、昏暗的灯光、提着灯笼的儿童……这不仅是意象的组合,更是对古诗意境的艺术化再现。学生仿佛听到了蟋蟀的叫声,听到了孩子的欢笑声,看到了孩子灿烂的笑容……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

3.借助意象,解读内心世界。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在“意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紧紧抓住这一中介,让学生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当学生伴随着意象进入诗境的时候,教师略带眷恋的叙说:望着这稀稀落落的篱笆,望着昏黄的灯光,望着两个调皮的小孩,听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是一种浓浓的家的感觉,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你有什么想法呢?有的学生说:我真想去抓抓蟋蟀;有的说:我真想回到童年;有的说:我想回家了……一句句未经雕琢的话语,不经意间理解了诗句中的“动客情”,凭借着意象的召唤,引领学生感受到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

正当学生在《夜书所见》中诗人的思乡恋家的情结中切己体察、感同身受时,教师呈现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根据教学图片,简要介绍了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然后,让学生凭借着注释,读通顺古诗,也来猜一猜这位诗人心里在想什么?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了江南花红柳绿的勃勃生机,更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体会到了诗人强烈的思家情绪和深深的无奈。

4.古今融合,建构立体课堂。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同样的心情,同样的感受。此时,相似主题的两首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在比较朗读中,再次引领学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一次精神洗礼,从而把握诗人内心的情感历程。此时,同一主题:想家的心情,已经紧紧地建构在一起。

想家的心情,这不仅是王安石的想法,也是叶绍翁的内心所感。自古以来,无论游子走到哪儿,家是永远的牵挂。想家的心情,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那都是一样的。在学生内心形成了这样的情感认同后,通过多媒体呈现王慧敏的《想家的心情》,教师深情地配乐朗诵: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人群中/家是一团火/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相关期刊更多

船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科技传播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新闻传播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