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泊船瓜洲的诗意

泊船瓜洲的诗意

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第1篇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下面以《泊船瓜洲》为例谈谈古诗朗读教学。一、抓准韵脚,读好诗韵。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平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jiàn,如果读成平音jiä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二、正确理解,读准诗意。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内容,朗读才可能表情达意。因此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后,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准确表现诗意。⒈节奏。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是: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形式。如《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⒉重音。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本诗应把“只、又、何时”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⒊语调。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平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三、展开想象,读出诗境。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泊船瓜洲》一诗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抒情杰作。经查证,该诗写于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时。这次复相,意味着对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将要为国家一展雄才的欢娱充盈着他的整个身心,然而他毕竟是一位身历风霜的政治家,对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倒不乏丝丝忧愁。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他在想:什么时候事功有成,在明月清辉之下,我将回到钟山;万一事功遇阻,这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如果没有以上这些背景资料,就会误以为这是一首普通的思乡诗,感情体验自然也就相差万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如《泊船瓜洲》一诗,虽说课本没有插图,但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形式,简单勾勒出长江、瓜洲、京口、钟山的空间位置以及诗人、月亮的大致形象,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形象的凭借,然后可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并通过教师的诱导性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扮演诗人角色进行吟诵。这时的朗读,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第2篇

1、《泊船瓜洲》中的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2、《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3、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4、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来源:文章屋网 )

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第3篇

古诗是美的,古诗美,美在它的简约,美在它的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却蕴涵着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古诗教学也应当是美的――简约明晰而又灵动智慧的美。

古诗“言约而意丰”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疏通文句”时不能停留于“面面俱到”式的“翻译”上。那么,怎样才能让古诗教学“散而不乱、细而不碎”呢?

一句话――抓诗眼!

我们说眼睛是最能传神的器官,被称为心灵的窗户。人有眼,诗词亦有眼。我国的古典诗词大多受字数、句数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用字,力求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这种在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便是所谓的“诗眼”。“诗眼”是全诗中最精彩是最传神,最能表现诗文主旨的词语或句子,是“诗人眼睛看大千”,是“诗人的视角”。往往一字就使全诗情趣盎然,境界全出。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若能敏锐的抓住诗眼、词眼,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显得大气智慧,避免了单调的逐句逐句的讲解,致使古诗的教学支离破碎。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所作,有“中国诗诗眼”的美誉。安史之乱后,中原百姓沦入深重灾难之中,已中几年进士的张继还没来得及被任用。在这种情况下,他来江南游历,足迹遍布会稽、吴郡一带,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没有官职,生活艰难。就在这种国难身贫的困境中,张继那漂泊无依的小船来到了枫桥之地。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张继停船在枫桥边,感物伤怀,残月、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寺影、钟声,与诗人愁苦的心境交织在一起,他提笔写下这首《枫桥夜泊》。一个“愁”字乃全篇诗眼所在,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一位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愁绪。学习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在教学《枫桥夜泊》一文时,笔者始终围绕这个“愁”字作文章:

1.抓住“愁”字,初悟诗情。

(1)学生朗读古诗,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此时情感的字(愁)――开课伊始,便先抓住诗眼。.

(2)诗人为什么愁,我们来看看诗题。

(3)泊”是什么意思?为何夜泊枫桥?(适时的穿插介绍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游子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愁绪,让学生走进张继的内心之中。)

(4)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读全诗。

2.从“愁”字引出想象,感悟诗的意境。

(1)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古诗,走进张继的生活,看看哪些词句你体会到愁?

(2)读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时,你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描述你脑中的“江枫渔火”。

(3)读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夜半钟声到客船”,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你们看到月落乌啼的画面,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但是在作者的家乡,他和亲人,他和朋友却有过怎样温馨的画面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看到的情景写下来。(生写话并描述想象的场景)

(5)师引:多么美好的画面啊,但此时这样美好的一切却全被这钟声敲碎了。这里没有鸟语花香的美景,有的只是――

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这里没有亲人熟悉的面容欢乐的笑声,有的只是――

生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这里没有家乡的畅快,有的只是游子的满腹愁绪啊。一个字:愁!

生齐读全诗

……

诗是美的,想象是美的。通过想象,训练了语言,让学生感受家乡生活的温馨美好,理解诗人的游子的愁绪也就水到渠成了。

3.从“愁”字出发,课外延伸,学习《泊船瓜洲》。

(1)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古诗。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怎样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请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学这首诗。(出示《泊船瓜洲》)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提供作者生平简介。

(3)在理解诗意基础上,思考:这一首诗与《枫桥夜泊》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4)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诗。

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第4篇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5.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泊船瓜洲》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间”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体会“春风又绿”在这里的意思。

③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讲述每首诗的意思。

2.试着背诵两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前边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二)讲读第二首古诗《游子吟》。

1.初读指导,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

(1)解题。板书题目。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赠送给好朋友汪伦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

(3)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②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这种亲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先理解加粗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2.欣赏二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背诵二首古诗。

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第5篇

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二、初步参与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

1、书读得很准确。不过,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今天,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

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独特的见解。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有的侧>:请记住我站域名/

7、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

五、知识拓展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相关期刊更多

船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科技传播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新闻传播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