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房屋设计论文

房屋设计论文

房屋设计论文

房屋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分析;抗震设计

一、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从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讲,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房屋建筑也越来越多,若突然发生大的地震灾难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房屋建筑根本性质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宿,为人们的一个防护所,避免人们经受风吹日晒以及其他极端天气。地震则是我们目前所知的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一个灾害,它所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影响,地震不仅是简单的震动,也会引起一系列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其破坏性不可小觑。由此可见,当一个破坏性极大的灾难发生在人们最需要安全的避难所时,我们就不得不重视对于这一灾难的防护。再加上我们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目前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应该是更为舒适,使用寿命更强,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对于房屋建筑的整体抗震性有更加完善的技术从而更好地保证我们生活的舒适性。

二、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定

在我国,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标准一般分为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等四个类别,简称甲、乙、丙、丁。在甲乙类建筑体系设计中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要求采取抗震措施。而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确定其抗震措施。在丁类建筑中地震作用应按本地抗震设防烈度确定,但抗震措施(6度除外)允许比本地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在多层和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类型中,当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或建造于Ⅳ类场地的结构出现时,适用最大高度应适当减少。在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要求中,它的抗震设计一般要满足,如果是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的话,那么它的框架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来定。另外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一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者四级。对于那些筒体房屋结构抗震的设计要求来说,筒体部分与框架部分楼板一般采用梁板体系。在施工程序及连接构造上我们采取减小结构竖向温度变形及轴向压缩对加强层影响措施来解决。当低于9度采用加强层时,加强层的大梁或桁架与周边框架柱的连接宜采用铰接或半刚性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9度的情况出现时就不要采用加强层了。

三、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

抗震的设计在整个建筑中可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从而体会抗震设计时如何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进行运用,进而理解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性。(1)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力。抗震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保障房屋建筑能够在地震时将其破坏程度保障到最小范围。所以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师,首先就要保障有一个稳固的地基。地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其抗震性能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其次,房屋的整体结构上要建造抗震能力强的结构。比如我们知道的一些几何图形具有稳定的效能,我们就可以将其运用在房屋的结构当中。规则、对称的建筑结构也能有利于保障房屋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地震对于房屋建筑变形的影响。在房屋建筑中的一些小细节上注意到对于抗震的作用。(2)我们完善了房屋的抗震设计之后,可以再从地震一方面来思考如何降低地震作用对房屋建筑的影响。我们目前所采取的办法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础与主体之间加一个隔震层,也有人提出在建筑物的顶端部分设立一个“反摆”。这样的设计首先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地震时建筑物之间互相碰撞,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在地震来临时房屋的震动幅度,从而保障房屋内部物品的安全。这样的设想我们目前已经有所应用,在一些实际的经验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3)保证建筑的刚度,建筑结构上的防护以及外部的防护之后,还有保障房屋建筑自身的坚硬程度。首先,就需要考虑到在进行建筑时,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保障房屋的稳固。其次,就是在我们已有的建筑结构上对整个建筑进行进一步的加固。这一方面我们目前已经有相关的规定,明确告诉我们如何对于不同建筑类型进行不同的外层加固。目前,我们也仍需对于房屋建筑的使用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努力寻找优化建筑材料的办法,能够帮我们在建造房屋时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另一方面就是将优质的材料的性能充分地体现在房屋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上。

四、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措施

1.房屋建筑位置的选择,房屋建筑位置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决定着房屋质量的好坏,一般地地震可以导致房屋建筑周围地表变化,这样就会造成地基的开裂,导致房屋出现问题。因此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设计人员要对房屋建筑进行合理化选择:如选择开阔的坚硬场地,考虑场地土的刚度大小和场地覆盖层的厚度等。2.房屋建筑材料的选择,抗震性房屋建筑材料要选择那些质量优等的材料。要综合考虑保暖、防火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比如良好的钢、铝合金结构、木质结构及轻型复合材料等建筑材料作为主体材料。3.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结构体系要满足稳定性,要与建筑结构相配套。此外要注意建筑物传力途径的明确性,以及受力计算的明确性,保障在建筑体系中不使用转换层,这样就会保障有地震发生时候避免建筑倾斜或局部受损等现象的发生。4.做好底层框架抗震墙设计,鉴于我国的地震灾害多数发生在底层,一般突出表现为“上轻下重”的这样一个现象,所以在设计时候要突出底层的墙体比框架柱重,框架柱又要比梁重。这样的设计就会在发生地震时底层破坏的程度比房屋的底层轻得多。5.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内力设计。我们尽可能做到在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呈现梁铰型延性机构,为减少梁端塑性铰区发生脆性剪切破坏的可能性,对梁端的剪力适当调整,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高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做到“强剪弱弯”。在实际运用中如不采取这个措施,柱端很可能比梁端先出现塑性铰。因此适当调整柱计算内力并增大配筋,使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端,抗震性能较好。

五、结语

地震是人类生活面临的重要的自然灾害,危及着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在我国,目前人们对于房屋建筑无论是安全性还是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房屋建筑行业不断改善自己的设计和技术,不断为人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抗震设计,并有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尽最大可能确保房屋质量,才能减少地震的危害。我们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对于抗灾设计有所重视,不断改善我们的技术,建造更优质的建筑。

作者:王甲辉 单位:吉林供电公司

房屋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钢结构楼梯设计

1楼梯的类型与构造

1.1概述

楼梯是楼层间的垂直交通枢纽,是楼房的重要构件。在高层建筑中虽然以电梯和自动扶梯作垂直交通的重要手段,但楼梯仍是必不可少的。

多层轻钢结构楼梯主要用于两大类建筑: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而民用建筑又包括公共建筑和住宅两类。在不同的建筑类型,对楼梯性能的要求不同,楼梯的形式也不一样。

这两类建筑楼梯形式主要的区别列表如下:

表1

工业建筑楼梯民用建筑楼梯

美观要求低要求高,一般装饰的比较精美

刚度要求低要求高,必须适应人的舒适度的要求。

噪音要求低要求高,必须适应人的舒适度的要求。

建筑材料钢材钢材+混凝土

活载取值取值大,因为很有可能要过各种仪器设备。一般取值都≥3.5KN/m2取值相对要小,一般要求仅≥2.5KN/m2

恒载取值取值小,通常仅一层钢板取值大,上面铺约150mm的混凝土,自重大。

1.2工业建筑楼梯

在工业建筑中楼梯用途广泛,其形式有斜梯,也有角度较陡的爬梯,一般在工业建筑中用在以下地方:露天吊车钢梯;屋面检修钢梯;作业台钢梯;吊车钢梯;夹层部分的楼梯。

楼梯的一般梯梁斜梯采用槽钢,直梯可用角钢。有时候,也可以采用一定厚度的钢板来代替槽钢作为楼梯梁,这样所带来的后果是刚度过小,因而在民用建筑是不允许的。

除了踏步的差异外,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楼梯外观上的另外一个区别在楼梯的栏杆上。工业建筑的楼梯一般比较简陋,用圆钢管作为竖向的栏杆,钢板作为横向的栏杆,较粗的圆钢管作为楼梯的扶手,钢管直接搭焊在梯梁上。栏杆满足功能要求即可,可以不作美观上的特殊处理。

1.3民用建筑楼梯

钢结构民用建筑的楼梯对美观的要求高,使结构造型和装修设计相互结合,创造出使用功能与周围环境和谐的气氛,使通过的人们能对周围环境收到强烈的感染力,对于公共建筑尤其如此。其形式也不像工业建筑那样只有直线型,还有圆弧线型和直圆弧线型。

因为有刚度要求,钢板上混凝土的厚度至少是70mm才能满足。楼梯梁多采用热轧槽钢,和楼面梁铰接,按简支梁计算。槽钢经过接口后弯成所需要的“之”字型的楼梯梁的形式。

弯曲成“之”字型后,与楼层或者层间梁用螺栓进行铰接连接,需要根据剪力来确定所需要的螺栓的大小和数目。

1.4节点构造

工业建筑的楼梯,楼梯梁与平台的连接节点的一般做法如右图:

民用建筑的楼梯,楼梯梁与平台以及与基础相连的节点

的做法如下图所示:

1.5踏步板的构造

工业建筑的楼梯,踏步的做法一般都直接采用钢板,一般是花纹钢板踏步,踏步的宽度取245mm左右,钢板厚度取4mm。主要的踏步形式有z型和c型的两种

民用建筑的楼梯楼梯踏板的做法却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有如下的4种:

1)钢板模板+现浇混凝土:用钢板做模板,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法

2)支模+现浇混凝土:在楼梯梁安装完毕后,支上模板,再在上面打混凝土

3)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盖

4)预制板装配+现浇混凝土

四种方法的比较:

第一种方法用钢板做模板,现浇混凝土,这样的施工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因为所采用的钢板需要一定的厚度,使得用钢量比较大,造价太高。

第二种方法没有多余的钢板,所支的模板可以拆卸,重复利用,所以造价相对比较便宜。但是施工步骤多,工期长,比较麻烦。

第三种方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采用压型钢板,形成组合楼盖,一方面可以利用压型钢板的强度,减少配筋;另一方面在上面直接浇注混凝土,也少了支模的麻烦。相对上两种而言,既经济又有效,所以成为现在施工常用的方法。

第四种方法的初始意图是觉得采用预制的构件和钢结构建筑本身相符,施工方便、速度快。但在施工的实践中,却发觉其很多不足。首先是施工上的问题,采用的混凝土构件尺寸控制难度大,精度达不到钢结构的要求,所以装配上会有因尺寸问题装不上的事故。其次是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掉角、掉边,对构件的损伤很大。再有是装配的结构整体性相对要差很多,抗震能力低。最后,这样的建造方式的施工总成本也相对比较高。所以,目前这样的施工方式已经用得很少了。

2楼梯梁的构造与计算

现按实际工程普遍适用的设计参数,进行试算,结果列表以供参考:

2.1算例:

算例中楼梯水平投影的总长度为6m,楼梯的宽度取为1.5m。

取活载的值分别为1.5KN/m2,2.0KN/m2和2.5KN/m2,分别对应工况1、2和3:

取上面混凝土的厚度为150mm,则由于混凝土引起的恒载值为24×0.15=3.6KN/m2,则

表2

工况123

活载1.5KN/m22.0KN/m22.5KN/m2

混凝土恒载3.6KN/m23.6KN/m23.6KN/m2

1.2恒+1.4活6.42KN/m27.12KN/m27.82KN/m2

折算成线荷载4.815KN/m5.34KN/m5.865KN/m

表3

工况123

Mmax24.1KNm26.73KNm29.36KNm

与Mmax相应Nmax4.375KN4.852KN5.329KN

梁端Vmax14.318KN15.88KN17.44KN

初步算定槽钢截面22a22a25a

1.2恒+1.4活5.1155.646.194

Mmax22.9KNm25.23KNm28.53KNm

与Mmax相应Nmax4.223KN4.653KN5.237KN

梁端V14.13KN15.576KN17.43KN

113.5Mpa125.2Mpa102.62Mpa

挠度1/4251/3941/509

由以上计算可知,当水平投影长度为6m,楼梯宽度为1.5m时,

活荷载为1.5KN/m2LTL可选用C22a

活荷载为2.0KN/m2LTL可选用C25a

活荷载为2.5KN/m2LTL可选用C25a

2.2计算分析

由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到应力还很小,都只有100Mpa左右,但是挠度却已经接近要求,挠度的控制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以下论述这一点:

由于强度的控制主要是由弯矩产生的,轴力的作用很小,在比较强度与刚度起控制作用的时候,先忽略掉轴力的影响,仅仅是采用弯矩所引起的应力来分析,取Q345钢材:

令M=1/8ql2

若采用槽钢25a,y=250mm

取q=1.3qk

将(1)与(2)做比较,可解出l在2.5m的时候,其强度和刚度同时满足。当l在2.5m以上时,由于应力与l是成平方关系,而挠度却是立方关系,所以挠度的增长快,起控制作用,相反,如果l小于2.5m,则强度起控制作用。

一般钢结构民用建筑的轴网间距是6-9m,层高取3.6m,按30o的倾角来算,长度也必须在cot30×3.6/2=3.11m,加上休息平台的长度1.5m左右,总长度一般都在5m以上了,所以在民用楼梯中,强度起控制作用的时候很少,主要是刚度的控制。

qk的大小主要由恒载的大小q恒载(一般为3.6KN/m2),活荷载的大小q活载(一般取值在2KN/m2)和楼梯的宽度W三部分决定。由于楼梯梁自重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则qk(q活载+q恒载)×W

按挠度控制进行计算,选用的槽钢如下表所示:

主要选用了槽钢18a~32a,没有选用再大的截面,因为一般跨度大和活载大的情况不会同时出现,同时出现时采用其他构造方式,例如在休息平台的地方增加次梁,以此来减小跨度,这样做虽然增加了次梁用钢量,但是却减小了楼梯梁的截面面积,还是经济的。

3结论

1)在不同的建筑类型,对楼梯性能的要求不同,楼梯的形式也不一样。在美观、刚度、建筑材料、荷载取值等方面应进行一系列对比。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民用建筑的楼梯踏步做法对比四种方式后,得出结论以采用压型钢板,形成组合楼盖为佳。

3)楼梯梁的计算主要是按挠度控制,强度的控制作用小,计算了不同荷载、不同跨度的楼梯形式,进行列表,具体选用时可以查表。

参考文献

[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钢梯、钢筋混凝土梯》合订本JH(四)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1994

[2]《细说楼梯》李正刚建筑创作4/2001

房屋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钢筋混凝土房屋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可逆性,落成之后后期修正的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将全部的难点疑点集中在设计环节加以妥善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是由钢筋与混凝土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的,两者共同受力,是统一的工程结构,具有不可分割性。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就是钢筋与混凝土,前者具有理想的抗拉性能,后者具有高度的抗压性能,不同材质的结合使用,能将抗拉性能与抗压性能融合于一体,增强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梁柱、剪力墙、楼板等承载能力,产生良好的力学作用,是一种具有高度现实意义的房屋设计结构。

2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1基础结构方面

2.1.1地下室底板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业主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的过程当中,往往会选择加筑地下室,以扩充可使用的空间。对于存在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房屋而言,如果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不注重地下室楼板的承载能力,很有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发生沉降或者是倾斜的问题,增加安全隐患。当地下室楼板设计承载力与实际承载力误差大于20%的时候,混凝土底板就会出现裂缝,裂缝持续扩大,危及房屋与业主的安全。为了避免因地下室底板承载力不足而造成沉降,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着重在持力层与地下板之间规定要布置褥垫进行施工,降低附加应力的影响。

2.1.2防水功能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防水功能主要立足于柱下承台的形式基础方面,受柱下承台的形式基础的制约,整个房屋的基槽地模形状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例如放坡、阴阳角等的位置与数量都会相应地改变与增多,增加防水工序的施工难度。为了进一步确保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防水性能,提高业主的居住质量,设计人员需要就柱下承台的形式基础作出充分的调整,将自然因素纳入设计考虑的范畴,如雨季与旱季的防水性能的要求,关键在于绘制包络图,参照包络图的相关数据,对柱下承台的形式基础作出改变,使放坡以及阴阳角的位置与数量都趋于稳定,彰显钢筋混凝土房屋防水功能的规律性,降低施工难度。

2.1.3外墙配筋在以往的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工作当中,设计人员经常采用的都是底部固结和顶部铰接的计算模型以及单向板的计算方式,但是却忽略了钢筋结构的影响因素,如双向板、梁柱钢筋笼等方面,导致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误差,无法保证外墙配筋比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鉴于此,由于在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当中,外墙配筋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缺乏统一的标准,笔者建议设计人员先行建立统一的计算方法使用制度,明确使用底部固结和顶部铰接的计算模型以及单向板的计算方式的具体情况,缩小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客观误差。

2.1.4独立基础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独立基础主要是天然地基锥体独立基础,存在明显的基础坡面,在以往的设计工作当中,存在着的明显问题就是以1∶3的比例进行坡度规划。而1∶3的比例由于基础坡面的坡度过大,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捣实的时候,施工难度非常大,施工设备上不去,只能采用人工捣实的方法,施工效率低,捣实的质量不理想。为了克服基础坡面过大的问题,可以尝试如下两种的设计方法:一是按照1∶1的比例进行坡度规划,使坡度尽量保持平缓。二是直接废除椎体独立地基的设计方法,建议采用阶梯型基础的设计方法,以保证钢筋混凝土房屋独立基础的设计质量。

2.2上部结构方面

2.2.1挑梁与墙体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中挑梁与墙体部分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挑梁变形与墙体外闪方面,因为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受力情况不均匀,容易出现局部受力过大的问题。为了避免挑梁变形与墙体外闪,设计人员可以在挑梁端头设计的时候添加构造柱结构的设计,所谓的构造柱,即是通过在挑梁附近加筑一条梁柱,将每层的挑梁连接在一起,避免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出现挑梁变形与墙体外闪的问题,其中的物理原理是:将本来集中在挑梁的压力通过构造柱卸载到各层结构当中,将压力分散,继而消除挑梁变形与墙体外闪的问题。

2.2.2梁柱强度以往的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工作普遍存在着“强柱强梁”的问题,“强柱强梁”即是立柱与横梁的强度过大,对整个房屋结构造成硬性破坏。鉴于此,为了减轻房屋结构的硬性破坏,设计人员应该采用“强柱弱梁”的设计方法,即是立柱的强度系数略高于横梁的强度系数,这种设计方法,主要是针对在强烈地震之下,将损失降到最低而产生的,根木目标在于避免梁柱同时倒塌,使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瞬间崩溃,以保证梁先倒塌,柱后倒塌,提高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性能,具体内容可参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标[2006377号])。

2.2.3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厚度一直存在着取值过小的问题,旧版03G101标准图集规定的混凝土保护层是从纵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而新版11G101标准图集规定的混凝土保护层则是从箍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由于测量的具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保护层的具体数值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从垫层顶面算起应大于42mm,对梁类构件为-7—+10mm;对板类构件为-5—+8mm,其中的合理误差在(1.00±0.85)之间。

2.2.4剪力墙目前,钢筋混凝土房屋设计中剪力墙部分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单肢刚度偏大,并且布置非常不均匀,为梁板等构件的设计带来负面的影响,剪力墙单肢刚度偏大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容易发生应力破坏。鉴于此,设计人员在进行第一级别刚度的剪力墙设计的时候,将其单肢刚度控制在4.5以上,同时总肢数应当在5以上,依照整体的框架结构,合理设计剪力墙。

3结束语

房屋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房屋建筑学 课程设计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51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Tarim University, A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uilding architecture course design. From training students design thinking ability, reasonable choice, to guide design, preparation of knowledge, overcome their knowledge advance fully exert his spare time, fully exert his spare time, and increase course design defense reform, establish characteristic, to adapt to our civil engineering and other professional "housing architecture" course design mode, through the practice,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practical skills. Achieve the goal of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building architecture; course design; reform and practice

房屋建筑学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强,也是其主干课程之一。房屋建筑学课程体系主要是由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构成。按建筑性质讲,房屋建筑学理论教学主要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主要讲授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两部分内容。虽然房屋建筑学在土木工程教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建筑设计这部分内容在土木专业教学计划中是相对独立的一部分,这部分教学的目的是要是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设计的方法及步骤。实践部分包括房屋建筑学认知实习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作为房屋建筑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理论的全面体现,同时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理论、了解建筑设计步骤、学习建筑设计规范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学生的工程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1 课程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在提高学生建筑设计表达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房屋建筑学设计包括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设计技能的培养,但建筑背景知识和建筑文化相关知识配套课程设置欠缺。(2)设计时间短,由于课程学时的压缩,房屋建筑学设计时间也由以往的三周调整到两周,而且为业余时间设计,与其它课程学习及设计互相干扰,致使降低了课程设计效果,有些没有达到课程设计目标要求,甚至有些学生还没有理清设计思路,对建筑设计还没有入门。(3)学生对建筑设计兴趣较低,有些学生仅为应付,为完成作业而了事。(4)学生对知识的储备不足。(5)在教师指导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指导方法与手段灵活性不够,建筑设计的指导脱离实际等。

2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2.1 培养学生设计兴趣,提高学生设计思维能力

建筑设计的内容只占房屋建筑学的一部分,主要讲述建筑功能设计,在以往的土木工程教学体系中,对于必要的建筑背景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建筑鉴赏能力的培养较少,关于这方面课程的安排较少甚至没有,而这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应建议对调整现行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适当地开设一些建筑设计方面的课程,也可以开设一些这方面的选修课。例如“中外建筑史”“建筑概论”或“建筑初步”等等,通过城市历史、形态脉络的寻访,形成对建筑文化的体验,积淀建筑文化背景知识,逐渐形成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建筑创作灵感的形成。其次,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除了在建筑制图中进行基本的训练外,还应提高学生的建筑表达基本能力,如通过 “建筑表达”方面课程的开设,既提高学生的建筑表达能力,同时使建筑设计训练变得生动,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同时由于我校学生来源不同,文化差异较大,不同文化背景所形成的建筑风格不一,在授课时鼓励学生对自己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进行调查,赏析,并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加强相互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2.2 选题符合实际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范围的大小,难易程度适宜的题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课程设计效果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题目既要满足教学要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题目应该理论联系实际,脱离实践的题目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也会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以往我校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题目主要以中小学教学楼设计、住宅楼设计、办公楼设计和幼儿园设计为主,这些题目的设计要求一般能够符合教学要求,但这些题目一般为虚拟题目,脱离实际,降低了学生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今后的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应按照当前的建筑设计市场的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来选择,并建立与周边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长期合作关系,学生按照设计院的设计任务完成设计。任务书来自设计院的设计的实际设计任务,在一定程度能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在学生设计时,首先教师应仔细分析及讲解课程设计任务书,引导学生形成设计思路,让学生根据任务书搜集相关设计资料,掌握建筑设计方案构思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进行设计。

2.3 知识准备充分,克服知识预支心理

一般课程设计在课程完成后能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一般一个课程设计应该安排在相关必要的专业课程、在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之后进行,这样学生设计阶段感到水到渠成、设计起来游刃有余。但我校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课程设计随课程安排,这个阶段,相关专业课学生正在接触的初期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直接进行课程设计,学生往往感觉相关知识储备少,知识处于严重预支状态,因而设计时会出现茫然或想当然的情况,进而影响到设计质量。所以在这个阶段老师应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第一,根据不同的设计任务书,教师应在任务书上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要求学生收集和查阅资料;第二,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第三,让学生形成设计前进行调研的好习惯,教师首先列出调研提纲,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对学校周边新建和在建的相关建筑类型进行走访和调研。在以上知识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始方案构思。通过设计相关知识搜集与整理,不仅让学生养成了设计前进行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好习惯。同时,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学生还了解到建筑发展的现状,动态和趋势;了解到建筑设计的新理念、新技术;同时通过调查,进一步理解建筑功能对建筑设计影响。建筑与周围建筑、地物地貌等周围环境的协调及融合。同时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到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这样,学生设计的作品就既能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同时与周围环境和谐、能反映时代需求及居民生活习惯需要的作品。

2.4 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克服时间不足

一般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在理论课结束后,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安排在第16-17教学周,历史时间为2周,时间安排晚,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联系不够紧密。另外,我校课程设计没有留单独的设计周,对于学生来说,学期末要复习考试,还有其它的设计同时进行,难以保证学生的精力集中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上。同时课程设计时间较短,在这样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设计任务书的理解领会、设计资料的查阅及相关调研、进行方案构思、修改及最终方案确定、绘制,达到作图规范,最后完成图纸,要圆满的完成每个阶段任务时间比较紧张。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设计效果,同时有些为了完成任务,出现抄袭现象。

在此建议充分挖掘业余时间,将设计任务书时间及课程设计动员时间提前,一般在房屋建筑学的建筑设计内容授课完成后下发,加大了课程设计的时间跨度,时间拉长后,将设计资料的查阅、实际工程考察、方案的酝酿这些阶段可以放在理论教学的业余时段、分阶段按计划分配任务,在原教学计划的设计时短内再进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图纸绘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甚至有部分同学到规定的设计周时已经完成了设计任务。这样的安排还可促进学生联系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进一步加深对房屋建筑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理论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W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终提高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质量。

2.5 设置课程设计答辩环节,增进学生间设计思想交流

当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让学生将自己的课程设计成果做成PPT进行汇报及答辩。由于在前面布置任务时,学生的任务虽然有的相同,但要求每个人的设计方案不同,所以答辩汇报时要求每个同学都对自己的设计思路及设计过程进行汇报及答辩。答辩评委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房屋建筑学课程组老师及本班级其他同学构成。答辩环节由学生陈述及评委提问两部分构成。最后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学生平时表现占20%,指导教师及课程组老师评分占30%,其他同学评分占10%,设计成果占40%。这种评定方式不仅使设计成果的成绩评定更加客观、公正,同时学生通过对听众陈述自己的设计思维和回答他人的问题,提高了自我的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对其自我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培养。同过课题组老师点评,可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改革,实践证明,上述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扩大了学生对建筑设计背景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学生课程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掌握了建筑设计的步骤、构思方法及设计方法,增强了学生建筑设计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达到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林涛.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4(1):50-52.

[2] 钱晓丽,吴国祥,韩雪.房屋建筑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鸡西大学学报,2002(3):13-14.

[3] 唐敢,赵新铭.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3):139-141.

[4] 朱启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06.18(6):143-144.

[5] 李洁,陈立福.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方案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建材科技,2015(2):143-144.

房屋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结构优化技术 房屋结构设计 问题 策略

1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城市中。房屋结构设计人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不仅在于量上的增大,还在于人们对于质上的高标准要求。因此,房屋结构设计人员要想把挑战变成机遇,就要把重点放在提高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美观性上,同时在保证房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施工成本。另外,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材料也在日新月异。许多新型的建筑材料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房屋结构设计理念,使房屋建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需要房屋结构设计人员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尝试新型材料,使房屋结构设计产生质的飞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在改革着房屋结构设计行业,一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在减轻设计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房屋结构设计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合理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是房屋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掌握了房屋周围的环境,对房屋结构的布局、尺寸等的科学设计,才能使房屋结构满足美观、实用、安全稳定的设计需求。而在这诸多的需求中,经济性一直都是每一个房屋结构设计人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但经济性的要求并不是一味地要求设计的廉价性,而是要在保证房屋结构安全稳定美观实用等要求的前提下,在保证房屋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造价。而一个好的优化设计方案就是在努力寻求众多要求的平衡点。

随着结构优化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房屋结构的优化设计策略也越来越多,这其中不免出现诸多问题。

一、如前所述,房屋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纷繁复杂,设计人员在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常常满足了这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无法做到权衡各个因素。现存的计算机设计软件业存在着很多缺陷,设计人员如果过分依赖此类设计软件,就会造成房屋优化设计不达标现象的出现。

二、房屋结构设计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都是亲自进行每一项的设计,这就会导致设计人员往往从细节入手,只注重了结构尺寸在小范围内的设计是否合理,而忽视了整体效果。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设计人员要时刻提醒自己,多从整体的合理性和美观性上考虑小部件的尺寸和结构问题,以保证房屋整体的稳定性。

三、传统的单一房屋结构优化设计算法时代已经过去,随着房屋结构设计的变量不断增加,创新的设计算法正在考验着每一个房屋设计人员。

3房屋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要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房屋结构的优化,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3.1优化房屋建筑结构类型

房屋的建筑结构类型不同,其特性和所适用的范围也不同,这就要求从结构类型的特性入手,以寻求最佳的类型。常用的房屋结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剪力墙结构类型。该类型的建筑以混凝土施工技术为基础,适用于高层建筑,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抗震性能强、钢筋使用数量少等。二、框架结构类型。相比于剪力墙结构类型,该类型的建筑的抗震能力明显不足,但具有灵活的特点,布局没有剪力墙类型死板,而且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三、框架-剪力墙结构类型。顾名思义,该类型的建筑是上述两种建筑类型的组合,汲取了两者的优点,应用性强。三种类型的建筑结构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对其的取舍要考虑施工的具体情况和业主的要求,尽量权衡房屋质量和施工成本,优化设计方案,获得双赢。

3.2计算机技术的合理应用

随着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变量越来越多,设计算法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房屋设计施工人员面对纷繁复杂的变量和影响因素,根本无法全面顾及到。而且进行诸多变量的计算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这就需要在房屋结构优化计算的过程中积极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利用一些计算机软件,实现参数计算,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3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在房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贯彻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设计绿色建筑。节能优化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房屋朝向的形状的优化设计。房屋的朝向问题主要受到我国气候条件的制约,一般以坐北朝南为佳,能够加强阳光照射,保证良好通风。形状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房屋外表面所受到的冷风影响,优化的目的则在于努力寻找最佳的形状和方位,尽量减少房屋热能的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其次是门窗和屋顶的设计。由于房屋的坐北朝南的地理方位,南面的窗户自然要设计的大而且多,保证充足的阳光的摄入,而北面的窗户则尽量的小、少,以避免热量的散失。门窗材料的保温性能也要过关。屋顶应该采用架空或者铺设循环水管的方式,使房屋冬暖夏凉。

3.4概念设计优化技术

房屋结构优化设计因素和变量纷繁复杂,设计人员可以采用概念设计优化技术,通过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多种设计方案的利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出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在不违背房屋设计的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开创房屋结构设计的新局面。

结语

房屋结构在房屋建筑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是整个房屋建筑的支架结构,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质量的好坏。因此,房屋结构的优化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为房屋结构设计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为自身充电,积极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重视新材料的应用,改革设计理念,摒弃陈旧的设计方法,积极地投入到房屋结构设计优化方案中去,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每一个房屋结构的设计,从多角度、多层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挑选最佳设计方案,对方案中不足的地方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地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实用性和美观性,以达到业主的要求为终极奋斗目标,努力寻求经济化和高品质之间的平衡点,促进房屋结构设计向着低成本高质量的方向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远宾.浅谈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房地产导刊 》.2013年7期

[2]郑俊宏.浅谈房屋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17期

[3]郑智,乐肖军.结构设计优化设计技术与其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4期

结构设计优化技术与其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王雄飞 闫新红

(河北加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也在随之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房屋结构设计也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新颖、崇尚时尚的心理。这就对房屋结构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必将提高房屋结构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合理性,满足大众对房屋美观实用、安全舒适、时尚个性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现存的房屋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房屋结构设计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结构优化技术 房屋结构设计 问题 策略

1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城市中。房屋结构设计人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不仅在于量上的增大,还在于人们对于质上的高标准要求。因此,房屋结构设计人员要想把挑战变成机遇,就要把重点放在提高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美观性上,同时在保证房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施工成本。另外,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材料也在日新月异。许多新型的建筑材料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房屋结构设计理念,使房屋建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需要房屋结构设计人员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尝试新型材料,使房屋结构设计产生质的飞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在改革着房屋结构设计行业,一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在减轻设计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房屋结构设计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合理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是房屋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掌握了房屋周围的环境,对房屋结构的布局、尺寸等的科学设计,才能使房屋结构满足美观、实用、安全稳定的设计需求。而在这诸多的需求中,经济性一直都是每一个房屋结构设计人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但经济性的要求并不是一味地要求设计的廉价性,而是要在保证房屋结构安全稳定美观实用等要求的前提下,在保证房屋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造价。而一个好的优化设计方案就是在努力寻求众多要求的平衡点。

随着结构优化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房屋结构的优化设计策略也越来越多,这其中不免出现诸多问题。

一、如前所述,房屋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纷繁复杂,设计人员在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常常满足了这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无法做到权衡各个因素。现存的计算机设计软件业存在着很多缺陷,设计人员如果过分依赖此类设计软件,就会造成房屋优化设计不达标现象的出现。

二、房屋结构设计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都是亲自进行每一项的设计,这就会导致设计人员往往从细节入手,只注重了结构尺寸在小范围内的设计是否合理,而忽视了整体效果。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设计人员要时刻提醒自己,多从整体的合理性和美观性上考虑小部件的尺寸和结构问题,以保证房屋整体的稳定性。

三、传统的单一房屋结构优化设计算法时代已经过去,随着房屋结构设计的变量不断增加,创新的设计算法正在考验着每一个房屋设计人员。

3房屋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要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房屋结构的优化,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3.1优化房屋建筑结构类型

房屋的建筑结构类型不同,其特性和所适用的范围也不同,这就要求从结构类型的特性入手,以寻求最佳的类型。常用的房屋结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剪力墙结构类型。该类型的建筑以混凝土施工技术为基础,适用于高层建筑,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抗震性能强、钢筋使用数量少等。二、框架结构类型。相比于剪力墙结构类型,该类型的建筑的抗震能力明显不足,但具有灵活的特点,布局没有剪力墙类型死板,而且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三、框架-剪力墙结构类型。顾名思义,该类型的建筑是上述两种建筑类型的组合,汲取了两者的优点,应用性强。三种类型的建筑结构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对其的取舍要考虑施工的具体情况和业主的要求,尽量权衡房屋质量和施工成本,优化设计方案,获得双赢。

3.2计算机技术的合理应用

随着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变量越来越多,设计算法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房屋设计施工人员面对纷繁复杂的变量和影响因素,根本无法全面顾及到。而且进行诸多变量的计算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这就需要在房屋结构优化计算的过程中积极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利用一些计算机软件,实现参数计算,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3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在房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贯彻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设计绿色建筑。节能优化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房屋朝向的形状的优化设计。房屋的朝向问题主要受到我国气候条件的制约,一般以坐北朝南为佳,能够加强阳光照射,保证良好通风。形状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房屋外表面所受到的冷风影响,优化的目的则在于努力寻找最佳的形状和方位,尽量减少房屋热能的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其次是门窗和屋顶的设计。由于房屋的坐北朝南的地理方位,南面的窗户自然要设计的大而且多,保证充足的阳光的摄入,而北面的窗户则尽量的小、少,以避免热量的散失。门窗材料的保温性能也要过关。屋顶应该采用架空或者铺设循环水管的方式,使房屋冬暖夏凉。

3.4概念设计优化技术

房屋结构优化设计因素和变量纷繁复杂,设计人员可以采用概念设计优化技术,通过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多种设计方案的利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出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在不违背房屋设计的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开创房屋结构设计的新局面。

结语

房屋结构在房屋建筑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是整个房屋建筑的支架结构,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质量的好坏。因此,房屋结构的优化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为房屋结构设计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为自身充电,积极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重视新材料的应用,改革设计理念,摒弃陈旧的设计方法,积极地投入到房屋结构设计优化方案中去,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每一个房屋结构的设计,从多角度、多层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挑选最佳设计方案,对方案中不足的地方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地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实用性和美观性,以达到业主的要求为终极奋斗目标,努力寻求经济化和高品质之间的平衡点,促进房屋结构设计向着低成本高质量的方向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远宾.浅谈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房地产导刊 》.2013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