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建筑类论文

工程建筑类论文

工程建筑类论文

工程建筑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文化;构建

0.引言

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发展一般往往呈现出校园人文背景的欠缺性。而这种人文的欠缺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上的表现显得尤为突出。目前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不论在课程设计、设置、模式,未来课程的发展趋势以及课程间的关系均处在不断改革和探索阶段中。而“课程文化”往往是处于从属或忽略的地位。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与“建筑工程”的关系认识不足

“建筑工程”指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扩展到建设工程又可以包括路桥、水利等构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人文”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那么“人文”在建筑工程方面的解释就是:人们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风格独特、光辉灿烂的丰厚的建筑文化。人文的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要解决的问题是:“人’是做什么的,“人”为什么话着,什么是美,什么是善。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目前高职的大学教育指导思想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这导致高职教育沦为职业培养场所,直接影响到建筑类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不科学。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回归,人文主义培养在建工类学生中的教育重要性显而易见。这点上,与纯粹人文教育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

目前建工类专业课程,由于对人文教育认识较少,甚至一味的盲目追求工学结合,设置上极少甚至不考虑这块,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显得投入不够。

2.课程改革中的文化研究投入不够

这块主要表现在:

(1)对建筑工程整体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严重不足。文化与课程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文化就没有课程,文化滋养着课程,为课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文化又制约课程,制约着人对课程的价值的追求,影响着人们对课程的选择和实施。课程则又以一种特定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表达文化,再现文化,传承和创造文化。任何一种课程都根植于特定的文化之中,课程与文化是一体同构的。因此,课程改革的发动,新课程的设计等都有其文化的动因和要求。建筑工程类部分课程的设置虽然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部分课程的改革力度也较大,但人文研究的力度始终不够,使得改革后的课程依然显得苍白,人文关怀不足。

(2)对课程实施层面的文化研究不足。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看在实施中对新的课程计划的贯彻实效如何。课程设计的再好、再完美,如果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课程实施领域是制约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环节,对课程实施领域的研究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建工类部分新课程也实施了一些新探索,但在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宜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上便显得力不从心了,在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中文化指标基本为零。

另外课程培养目标中除了能力目标方面,关于文化涵养方面也存在缺失。

3.人文意识淡漠

建筑工程类专业属于理工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似乎只与理论、技术、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岗位适应性等联系上,而人文应该与文科类专业有关。这固然与我国历史发展背景不无关系,正就是这个原因,建筑工程类专业关于文化内涵建设少人提及,甚至在建筑文化的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空白,即使存在,也是建筑史等报告类,专题类,如蜻蜓点水式在教室里讲授的介绍类课程,其评价体系也非常低,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完善作用也不明显。

人文教育不仅仅在于课堂灌输式教学,人文教育应该更多的存在于实际行动。基于目前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可以说,不论在单门课程还是在整个课程体系,课程文化的思想以及课程文化内涵基本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学生关于课程学习的前后因果并不十分清晰,任课教师关于课程的文化挖掘力不够,课程实践性不强,导致师生对于课程文化体验不深刻。

由此,建筑工程类课程体系文化构建以及不同建筑文化对于课程文化适应性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建筑文化为例,从秦砖汉瓦到钢筋水泥,从古希腊建筑到拉丁美洲风格建筑,建筑文化一经产生便在不断的变迁中,不同的建筑文化碰撞在一起,必然导致文化模式的变化,例如中西合璧式建筑。这便产生了建筑文化的适应性问题,而不同课程内容在建筑工程类课程文化体系构架下的文化适应性问题的解决,便顺理成章地必然是文化体系构架课题研究的必经之路。

4.课程体系文化构建的理念和思路

高校工科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职能:一是科技知识教育,二是科学思维(思想)教育,三是科学方法教育,四是科学精神教育,这四方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建工技术课程体系文化构建的理念和思路应坚持人文和科学的融合。

从理论和实践上规划课程文化构建改革思路:(1)让学生获得胜任的工作岗位并掌握适应当代社会建筑工程职业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习惯和态度;(2)让学生从建筑工程主导文化典型的道德、理智、精神和艺术的资源中习得核心的知识、传统和价值,以作为职业生活的指路明灯;(3)让学生根据自我的兴趣进行学习,以便发展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并了解感情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即发展自我的精神;(4)培养积极、灵活并具有主见的思想者,这样的思想者知道通过研究他们周围的环境,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来全面构建自己的知识;(5)学习并真实地体会参与和保持一个建筑工程业从业者所需要的思考能力、知识、信念和价值观;(6)对那些限制自我和他人不合理性进行考察,并向它们提出挑战,同时培养能动地改造职业环境(建筑工程行业环境)所需的信念和能力。

由此改革所培养学生的最高境界将是“师”,而不单单是“匠”。一个有富有思想的建工类技术人员。 [科]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J].北京: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1).

[2]张文海.加强高等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03).

[3]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4]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工程建筑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学 整合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77-02

1 背景

严格来说,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学专业肇始于1927年,当时是由国立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所创办。自那时起,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全国中仅有十几所大学设置建筑系,建筑学专业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学科。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建筑学专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已达220余所,其中在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备案的有75所,通过建筑学本科专业评估的有35所。

一方面,欧美(以德国包豪斯及俄国呼捷玛斯为代表)的学院派教学体系一直被我国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沿用至今。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历史性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些城市边缘的自然村落逐渐发展为小城镇,而小城镇又进一步逐渐发展为城市,造成了社会对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的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专业教学模式已明显落后于当今的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式。尽管近些年,各院校都试图对这种相对封闭保守的教育体系进行调整,但整体上并没有变革性突破,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应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因地制宜,研究并践行符合自身特点的建筑学教育模式?以应对自身定位相对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等种种不利问题。

不同的层次的院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筑老八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最早开设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的八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现重庆大学)和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后四校是为了平衡全国各地区的建筑院校布局,在1952年院系调整合时并出来的;前四所院校则在建筑学专业来讲则是师资力量强大,学术血统悠长(主要承袭欧美及日本)。这八所学校构成了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第一梯队,自成立伊始就培养了大批建筑学专业的高端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时至今日,富于创新精神的国际型专业人才及专业领导者仍是他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自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生态发生了极大变化,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省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省部共建大学”、地方性直属高校三大模式并存的结构。地方所属高校(省属高校)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鉴于地方高校生源和毕业生就业去向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些院校的建筑学教育应以培养“在地”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

2 现状

我国重点名校和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近似、教学大纲趋同、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方法如出一辙。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体系陈旧、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弊端。除此之外,缺乏有效的政策、法律保障,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设计企业对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不足,导致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重视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就业创业培训的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

目前我国工科大学中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四大模块组成:以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为核心的设计课程模块;以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技术、材料和构造课程为代表的技术课程模块;以建筑史为代表的建筑理论课程模块;以美术训练和电脑软件为基础的表现类课程模块。

2.1 技术类课程

这类课程一般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附加部分图纸或习题练习,完成课程的总体授课。由于采用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导致了学生毫无拓展创新思路的意识,缺乏主动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仅仅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譬如建筑结构类课程的教学思仍然延续了以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的教学思维,过于注重力学和结构的计算公式推导,基本不考虑建筑师执业过程中对技术综合设计创新能力的需求;建筑技术和材料课程则明显缺乏综合训练的内容。

2.2 理论类课程

“治学先治史”是我们经常说起的一句话,它表明了专业历史在各个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建筑历史(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视野的宽阔程度,从而深刻影响学生的未来的专业发展。

但建筑史的书籍尤其是建筑批评类书籍的相对缺乏使得许多学生建筑理论积累明显不足。我国现有建筑学教学体系(无论是理工类还是艺术类院校)中,本科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理论研究或讨论几乎一片空白。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建筑的理解往往等同与表面形式或功能排布的抄袭,他们虽然开口“高技”、闭口“极少”,却不知其是何意,源自何处,因何产生,到底有什么存在意义。

2.3 设计类课程

大多数院校都选择按建筑类型来安排设计课程及练习:一年级安排美术基础及建筑初步等课程,其后的二年级至五年级每个学期由浅入深,由简单功能到复杂功能的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课题,如先是阅览室,小餐厅,独立住宅,幼儿园然后到俱乐部,博物馆,写字楼,旅馆,影剧院等。仅通过几个有限的建筑类型也很难全面了解建筑设计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进一步造成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严重脱节。

我国现行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的18周设计院实习则显得周期较短,同时设计院建筑师们有自身业务压力,根本无瑕指导实习的建筑系学生,造成大部分学生的实训项目只是走走过场,根本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3 改革思路

从专业教学目标来说,学校的专业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建筑观,理解建筑的文化属性和工程属性间的关系,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制约,了解一个建筑从概念设计到最后竣工所要经历的大量复杂细致的工作程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1 课程设置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必须坚持以增强综合能力以提高全面素质为基础,为目标,整合传统的基础课模块、设计课模块、技术课模块、理论课模块的教学安排。更新技术课程内容,加强技术课程与设计课程的横向联系,探讨新的课程大纲,形成新的教学环节和模式。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

设置多个主干课程系列,突破以建筑设计为主干的单一课程模式,这些系列互为依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意识突出建筑节能、生态环保等新兴技术热点。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以符合建筑学专业特点和本科专业评估的要求。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优化选修课,增设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

3.2 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我们提出了基于“技艺”整合原则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方法,从教学组织的整体性、教学进程的连续性、考核方式的动态性三方面入手,进行课程体系建构的改革与实践,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1)教学组织的整体性。“技艺”整合原则下的建筑学教学活动,以建筑设计模块课程为纽带,以方案设计为中心,结合结构选型设计、电力设计、给排水设计、暖通设计,尤其重视防火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在整合设计的过程中,采取师徒模式(导师―学生)进行授课,各个导师和学生根据兴趣及方向双向选择,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各自的设计课题,并依此优化各自的教学进程,百花齐放。同时注意导师与学生间尤其是各个导师间的交流沟通。

(2)教学进程的连续性。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涉及到“技术”的基础课程模块所处的平行并联状态打破。紧密联系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选型、建筑物理(声光热)、建筑构造、建筑安全等多门课程,以设计课程模块中学生的设计图纸为核心,打通原先各自为政的不同知识体系。

(3)技术(理论)课程模块期末考核的动态性。突出建筑设计课程模块的核心地位,整合的方案、技术、艺术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各个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在讲述理论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围绕上一学期或正在进行中的建筑设计课程模块的图纸布置单元训练环节,最终将建筑设计模块图纸作为期满考核的重要指标。完全抛弃以往那种传统的评价体系(平时作业与期末考核),后者以理论的论述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作为考核的重点。

4 结语

在实践类课程中,还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在总结建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成就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密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推动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瑞杰,高力强.地方高校建筑学教育差异性发展之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8).

[2] 张云.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建筑学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

[3] 苏群,苏胜达.国内外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差异[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1).

工程建筑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结构选型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作为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系统介绍了常见多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式,要结合国内外各种结构体系的实例,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结构概念的认识,开拓其建筑设计思路,改变学生固有的重建筑轻结构的思想,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真正做到适应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针对建筑结构选型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运用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双向融合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结构选型的能力,同时也可为其它建筑类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建筑结构选型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思想认识与重视度不够,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建筑设计专业学生普遍重视造型艺术的表现和形式空间语言的表达,而忽略结构合理性、施工可行性等因素。很多学生认为建筑结构选型与结构设计关系紧密,从事结构设计的人员应该认真掌握,与自己关系不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涉及到力学知识的课程存有畏难情绪。

2.课堂教学互动性不强。

本课程授课内容涉及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悬索结构等十几种结构类型,每种结构类型又分别从概念、优缺点、受力特点、适用范围等方面展开论述。教学内容量大面广,传统授课方式仍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在讲台上拼命灌输,课堂教学互动性不强,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下降。

3.现场案例教学欠缺,学生缺乏对结构实体的感官认识

由于教学安排、时间的限制以及授课媒体的局限性,很多工程实例,尤其是新的建筑技术成果难以向学生进行介绍,学生也很少能到工程现场去体验。

二、基于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双向融合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1.采用案例授课、小组案例讨论、案例作业等一系列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案例授课。建筑结构选型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各种不同建筑结构类型、优缺点与适用范围,与建筑的功能要求、使用空间等有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因此,授课过程中除了讲解基本的文字说明外,要结合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结构体系、结构构件、构造等有非常直观的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组案例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取某一典型工程案例作为讨论主题,引导学生从建筑功能、结构体系、受力分析、方案创新点等角度展开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讨论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活跃思维,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的理解。

(3)案例作业。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给学生布置寻找特定结构类型的案例作业。学生通过查阅图书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途径,对各种结构类型进行比对筛选,进一步加深对各种结构的认识,同时锻炼信息搜索能力。

2.运用任务驱动法对案例进行剖析,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两者的双向融合

一个典型的工程案例就是一个具体的结构类型情镜。围绕这一案例,引导学生从建筑功能、结构体系、受力分析、方案创新点等角度,展开小组讨论,资料查阅,深入剖析。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3.采用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动态演示建筑的结构逻辑

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仅用文字和书上的图片展示各种结构的特点,很难引起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能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课程需要大量的工程实例体现结构体系,教材中的图片较难将它们的特点清晰展示出来,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量地穿插工程实例建成后的图片、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照片或视频等,把以前用传统教学中难以讲清楚的问题在课堂上清楚地呈现出来。

三、结语

要通过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的双向融合,提高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对建筑结构选型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使学生真正掌握结构选型这一核心职业技能,最终实现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宋国芳.“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6):98-99.

工程建筑类论文范文第4篇

一、工程概况

市二二三地质队实验学校教学楼工程位于市月区二二三队大院西侧,工程为一幢六层属多层的条形建筑,其建筑面积为3971m2;建筑高度为23.4m,独立基础,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二级,6度抗震设防,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等级为四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分类为Ⅱ类,结构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由华昌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进行地质勘察,圆方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

二、地质基础概论

根据华昌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为市二二三地质队实验学校教学楼工程项目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场地属第四系粉质粘土和白垩系细砂岩等组成,现分述如下:1)杂填土.2)粉质粘土.3)强风化细砂岩.4)中风化细砂岩.5)微风化细砂岩等五个土岩层,无断裂构造。场地下层未发现滑坡、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本工程采用的独立基础形式,可视为适合本工程合理的基础形式。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版)等的划分,区内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无须抗震设防。

根据府厅发[]1号文件精神,该工程为人员密集型工程,应纳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范围,建议进行6度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

根据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场地内土岩层分布简单、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适宜进行本工程建设。

三、总评与建议

本工程属教育部门的自救能力较弱人群使用的教学建筑工程项目,应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参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第4.0.3条,进行丙类抗震设防。经专家讨论,本工程为六层教学楼建筑,建筑面积为3971m2,建筑高度为23.4m,可不进行地震作用的计算,但应强调抗震概念设计,本工程抗震措施符合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要求,使建筑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经讨论研究,专家组认为本工程结构基本具备6度抗震设防的要求。

建议:

1、轴5~轴6和轴1/5~轴1/4的楼梯间休息平台梁处,应设钢筋砼构造柱,并始于基础;

2、所有框架柱、构造柱均应沿柱高筋与墙连结,伸入柱两边墙内长度≥500。

工程建筑类论文范文第5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the employment orient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exploration on how to more effectively learn the teaching mode of "Chang Zhongxiao" in the course of Building Materials for the students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关键词: 建筑材料;教学模式;高职学生

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teaching model;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190-02

0 引言

《建筑材料》是建筑类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等土木建筑工程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各类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和生产方法、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应用及相关的检验检测方法等内容,掌握主要建筑材料计量单位、规格、型号和表示方法,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知识打好基础。该课程授课内容所涉及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有石灰、石膏、水泥、混凝土、砂浆、建筑钢材、墙体材料、防水材料、建筑装饰材料以及节能保温材料等,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以及用途缺乏内在相互联系,概念术语多,需要掌握的公式计算内容比较少,而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点较多,教师将大量的精力用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传统课堂教学很容易出现“填鸭式”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不能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根据建筑类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等土木建筑工程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建筑材料》的授课对象往往是各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这些(普高)学生在上这门课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类似课程和知识,对于学习建筑材料这门课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刻,在学习中主动性不够,学习中学生仅仅把实践当成学习仪器操作,不能很好的结合工程实际,学生很难真正把所学的建筑材料鉴定、使用、验收等知识掌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收效甚微。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就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设计合理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实验学时,积极调动学生在《建筑材料》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同时如何将教材中未涉及的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进行穿插是本次课题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通过《建筑材料》课程“场中校”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参与度,采用校企“双配师资”取长补短现场教学模式的探索,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症下药,尽力做到学生寓学于乐的理想教学模式,此法对类似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1 教学模式探索

1.1 教学内容调整

根据建筑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在校学习期间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进行生产一线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实际操练的可能性,使学生能理论与实际结合。因而三年高职教育学生通常在最后一学年要安排顶岗实习,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多,《建筑材料》作为土木建筑工程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总学时数有限,而目前高职学校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教材中,大多是几种传统材料的讲解,对于工程实际中应用的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更新不够,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所脱节。

针对上述情况尝试将传统建筑材料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归纳和删节,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将建筑材料分为常用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周转材料和装饰材料这几个种类,传统材料学习抽取实际工程中常用的类型如:水泥、砌筑砂浆、混凝土、钢材等,另外增加教材中不太涉及而实际施工现场常见的周转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根据实际可能,有条件的情况下另外增加当前盛行的新材料新工艺,很好的解决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传统教材理论学时和实践实验学时不合理情况,同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前沿,穿插教材中未涉及的,而实际工程中应用和推广较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克服教材内容后的滞后性,使教学内容更好的反映出当前建筑材料的新发展、新情r,避免导致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工程的脱节。

1.2 教学模式创新

建筑技术日新月异,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和实训场地不可能把所有的工程现场搬进校内,从而导致建筑材料课程学习情境失真;加之建筑材料课程对实践性要求和感性认识度较高,虽高职建筑材料的师资队伍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建筑材料理论教学经验,但也因长期未从事实际工程,有部分专业教师空有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加之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信息日新月异,有部分专业教师对新的专业知识敏感度低,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对学生实践指导不足、造成了学生实践能力差等现状;即使部分老师与行业、企业专家联系紧密能及时接受行业信息的变化,理论教学资源丰富,但因教学场地局限性,在上课的过程中因缺少真实的载体教师不容易讲解清楚,学生不容易理解,从而使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广电集团(业主方)、浙江五洲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方)、中建三局合作(施工方),构建多方联动的“场中校”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工学教研一体化”探索,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图(见图1)。

1.2.1 加强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将传统建筑材料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归纳和删节修改后的建筑材料课堂教学的内容来源于实践又要服务于实践。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场中校”,在合作企业项目现场设立教室、实训基地等教学场所,确保对1-2个行政班的学生能进行理论教学,特别是实践技能课的教学,以解决学校实训教学场地局限性;并固定提供50-100个左右的学生顶岗实习岗位,把教室搬到工地上,把施工现场的真实情景作为专业课教学的课堂,解决教学情境失真的突出问题。

同时建筑材料的授课教师也采用两班人马,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紧密联系,共同收集实际工程现场使用的传统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Y料图片和案例视频,整理出一套适合真实场景的建筑材料理-实一体的教学内容,授课时高校教师发挥多年的积累的教学经验,讲解理论知识;企业、行业专家侧重于建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检测与验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重实践,轻理论”的学习特点,从学生的乐于接受的角度,来设计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对建筑材料的感性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同时,学生通过把握实践的整体过程和解决复杂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锻炼了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为学生在将来施工员、材料员、造价员等职业资格考试或岗位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1.2.2 加强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高职建筑类学生毕业以后大多从事施工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要经常验收钢材、水泥、混凝土等,能看懂材料的出厂检测报告和实验检测中心报告,对胜任现场工作非常重要。

因此在教学实验内容设计环节中,在完成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混凝土以及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实践等简单的单项实践基础上,可以模拟施工单位委托实验室进行材料检验,在建筑材料的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高校建材实验室和实训场所的作用,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帮助学生掌握施工现场常用相关实验:如原材料钢筋的拉伸、焊接性;钢结构焊缝检测、型钢外观检测;水泥强度、安定性以及混凝土立方体标准试件抗压强度、混凝土配合比实验和砌筑砂浆塌落度实验等测试手段与方法,以便学生工作后能尽快上手。开设这些实验课程的过程中均要求学生自行收集资料、测定原材料性能、确定试验方案以及测试实践数据和处理分析结果等内容。这样一来,学生除了更加深刻理解建筑材料工程实验的流程和方法。

1.3 教学评价机制多样化

传统的建筑材料课程考核教师往往是根据学生出勤、课内回答问题、实验报告的填写等平时成绩和期末统一书面测试两个方面来给学生进行评分,这种评分方式往往期末统测的权重占比较大,如此一来学生还是容易回到死记硬背上去,而且也无法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

对于建筑材料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若无法提供实际场景的学习环境,可以开发建筑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设置一些建筑工程实际场景的游戏闯关平台,利用当代的学生喜欢游戏法学习的特点,通过学生在平台上用建筑的材料和工艺等模拟实景学习:如3D建模或人机交互闯关等,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宏观认识,还可以人人参与游戏,通过闯关获得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考核可以根据实际闯关情况给与评分。

2 结论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筑材料》“场中校”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工程现场为教学基地或模拟实践教学平台为媒介,实现了建筑材料课程内容的项目化、学习方式的现场化、教师队伍的实践化,解决了《建筑材料》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其他类似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冬梅.《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0(11):111-112.

[2]吴梅芳.《建筑材料》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