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层培训

中层培训

中层培训

中层培训范文第1篇

一、企业文化方面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学习了企业文化的含义,了解了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例举了百年老店同仁堂、海尔文化特色等先进的企业文化。深刻理解了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能够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激发力、创造力,起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独特作用。在培育品牌,提升商誉,优势竞争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也是调动每名员工积极性,共同努力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学习了金隅的发展历程及金隅核心文化。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金隅集团的发展历程及文化特色。25日下午,学校安排参观了琉璃河水泥厂,通过参观学习及与该厂干部职工的交流,使我对水泥行业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从交流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也看到和发现了我们存在的不足。

二、管理与执行力方面

通过目标与绩效管理学习,明白了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和职工为了达成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计划,制定辅导沟通考核评价结果应用,改进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目的是提升组织、部门、个人的绩效。是将企业经营目标转化为员工每一天的工作。绩效结果+行为+素质,就是管理绩效。任何一个绩效和结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兴旺有着直接和轻重影响的领域。每个领域都需要目标。

通过什么是执行,执行的八字方针,十六字原则,二十四字战略,懂得了执行就是有结果的行动,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守承诺的精神,是一种敢于结果的精神,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而这种精神需要用行动来证明。所以为什么说赢在执行。同时,为了提高执行力,我们还学习探讨了提高执行里的十个方面,即:立即行动、勇于负责、没有借口、停止抱怨、绝对服从、主动反馈、敢于共赢、敢于分享、持续学习、习惯感恩。

三、团队合作与个人素质方面

通过领导团队能力训练,沟通能力训练。我明白了什么是团队和团队精神,团队是一群具有相互弥补才能的人,致力于共同的宗旨,努力途径的选择与绩效目标的完成,并且愿意共同承担责任的群体。团队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对于一个团队就如血液对于生命,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相互的信任,鼓励创新,消除怀疑和不安全感,提高团队的绩效。

中层培训范文第2篇

一、学以致用的五个方面

聆听1、该说的要说到。我们在做每项工作时,都要做到"沟通要充分",该说的要说到。要说清结果,说清后果,沟通到位。

聆听2、说到的要做到。我们在做每项工作时,都先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但仅仅依靠目标是无法使员工有效的执行医院的策略,目标只是一个方向,而如何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达成目标,才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只有行动到位了,才会有好的结果。

聆听3、做到的要见到。就象张戴金老师所说:"管理是盯出来的",所以领导布置工作一段时间后,定要跟踪下达的任务是否都完成了。必须从"靠领导推动工作"转向"靠流程管理工作",首先要提炼目标,明确流程,其次要规定流程时限,也就是每项布置工作要在什么时间内完成,最后还要保证每项目标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信息畅通,以便于对结果的评估或是传递。看到结果到位。

聆听4、要有团队心。"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考评的出发点在于营造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通过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让每个员工都得到公正、合理的回报,才能提高执行力,带动团队的成长、个人的成长,也要体现个人的成就促进团队的发展。"合作才能大作,携手才能共赢".

聆听5、要有责任心。负责任是一个人"人品"的体现,只有勇于承担责任,做到日事日清,才能日清日高,担当重任。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薪。

二、尽职尽责能够立即执行的三个方面

聆听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

聆听执行力是一门学问,是一个人对待工作认真程度的行动体现,"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正是执行力的具体体现。在态度上首先要认真,在执行中要有办法,在结果上要不折不扣。通过"工作重在到位"的培训后,使我深刻认识到执行力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次和每一个阶段都应该重视,不可忽视。

三、能够立即学以致用的一个方面

聆听说到的要做到,没有任何借口。

聆听说到的要做到,没有任何借口就是执行力的体现。以前在工作中,经常性的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的心灵,现在才认识到在工作中做错了或没完成任务是没有借口可言的,即使在有充分的理由也无法改变自己失败的事实。我不给自己找借口,说到的要做到,坚持完成每一项任务,无论简单或复杂。并且也要该说的要说到,做到的要见到。

中层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构建

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和边缘化的趋势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迫使企业竞争转向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和适应新的竞争方面的重要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所认识,对处于企业竞争力核心地位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更是倍受重视。

一、中层管理人员的概念

企业中的中层管理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可能享有部门或办事处主任、项目经理、单位主管、地区经理、部门经理的头衔。中层管理者是在任何结构、形态和产业的一切机构里,一个拥有自己所辖的下属(员工或低一级管理者)、同时向更高一级管理者(总经理、董事会或高层主管)负责,并通过贯彻,传达,计划和实施调动、指导和控制员工来完成整个组织目标的管理者。

任何组织的中层管理者都是充满了责任和挑战的经营群体,他们承上启下、协调资源,为组织的长久发展而尽职尽责作为中层管理者,既要严格贯彻组织高层的战略意图又需要结合本部门具体状况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调动下属积极性,发挥团队的合作能力与创造能力,坚定地执行计划,进行具体的操作运营,这是组织中难度颇大的工作。因此组织中针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目的

在一个公司中,人数众多的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运行的中流砥柱,但是一般而言,公司对他们的培训并不足够。实际上如果仅仅从培养能使用的中层管理人员这一目的出发,往往会照成中层管理人员和企业所真正要求的人才完全脱节,他们只是单纯凭高层管理者的意思塑造出的“很听话和什么事都肯做的中层管理人员”。这种想法如果扩展到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就会使组织里的每个成员,只是墨守成规地完成上司的命令而毫无变化。虽然领导效率会提高,然而其缺乏判断及思考的能力,最后总也必将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绊脚石。下面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下对中层管理人员加强培训的目的与益处:

1.训练中层管理人员成为办事能力很强的人

必须给与中层管理人员实践学习的机会,也要训练中层管理人员成为一个行事小心的人。工作认真并不代表中层管理人员对整个工作状况非常了解,于是一心栽培工作认真的中层管理人员,殊不知认真的态度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他可能对整个工作概况全然不知。为了解中层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认识有多少,就必须经常询问中层管理人员工作的目的为何,以及基本知识是否明了。

2.训练中层管理人员成为企业真正的中流砥柱

尽管企业不断地高喊教育人才的口号,然而真正负责任,肯为训练中层管理人员而作长期计划的公司高层管理者,却不多见。尽管有部分公司已经把训练中层管理人员成为优秀人才作为企业的重要方针,并没有真正去实行。至于要培养优秀人才,从其上任的第一天,就应该开始实行。

3.形成组织内部的独特文化,即企业文化

借此可以强化中层管理人员的团队精神以及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可以实现在组织内部的交往规范的教育。由于这种培训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不少高层管理者经常利用外部力量做集合教育或是简单地喊喊口号,这种鉴于多半是依赖行政人事部门的力量在进行,往往中层的能力增长见效甚微。

重要的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发挥自身的力量,使自己领导的组织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刚上任或对这种教育方式不太了解的高层管理者而言,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充实内在涵养,这是一个成功管理者的必备条件。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弄清了上面三个目的之后,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组织才能真正实现长足的发展。

三、构建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

1.培训内容的选取

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其内容十分宽泛,并且会因行业特点、岗位职务和企业发展战略不同而各有差异。其中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营销技巧,管理技能,团队建设,谈判技巧,MBA课程等方面的培训应加以重视。总体来讲,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思维能力,行业发展研发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等的培训。

2.培训方式的选取

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同于基层及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对是否会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经常采用的有效的培训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培训、合作培训、外包培训,网络培训、自助培训等。另外培训与岗位轮换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改变中层管理者的工作部门或岗位,到各个工作部门去丰富工作经验,扩大对企业各个工作环节的了解,以使他们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或其他岗位的职责有更全面的了解。培训参与企业决策同时进行,让中层人员参与企业高层次决策,就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管理人员的奖酬机制,部门之间冲突的协调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促使中层管理人员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再在培训中寻找差距。

3.培训方法的选取

管理类培训的对象是成人,通过培训应使成人的观念和行为有所转变。实践证明灌输和强制性学习的教育方式效果极差。真正深人人心的培训必须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展开,并辅之以特殊的技巧。在培训实践中被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包括研讨法、调查培训法、模拟法和案例法,“三明治”式培训和体验式培训应作为今后在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努力实践的方法。

4.建立培训评价机制

(1)监督指导。培训组织者对培训的组织实施应进行监督与指导,重点做好课程内容先后次序的安排与协调。

(2)分析和修正评价标准。根据信息反馈,对原定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和修正,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培训效果。

(3)评价培训效果。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两层意义,即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价以及受训者通过培训后所表现的行为的评价。整个培训效果评价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对培训课程内容是否合适进行评定,通过组织受训者讨论,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反映。

第二阶段,通过各种考核方式和手段,评价受训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第三阶段,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受训者的工作表现来评价培训的效果。可对受训者前后的工作态度、熟练程度、工作成果等进行比较来加以评价。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变革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通过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培训中将企业文化融入中层管理人员的文化体系之中,从而稳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使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培训可以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留住核心人才,增强企业的总体竞争能力及凝聚力。伴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春锋,杜以升,陈澎.企业中层管理者的现状与思考.煤矿机械.2004(11):135

[2]金延平.人员培训与开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宋克勤.现代工商企业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中层培训范文第4篇

在企业的管理体制中,中层管理者处于对上负责和对下发挥组织落实的位置,起着承上启下和桥梁纽带的作用。因此,员工培训也是中层管理者的分内职责,而且,企业的各级干部在其下属的培训和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比其他人更了解其下属的长处和短处,更清楚下属的培训需求,也常常拥有帮助其下属改进工作绩效所必需的技能。

在外资企业,一般已经形成这样的观念:培训的责任在各级经理。由经理分析和提出所属员工的岗位要求和培训需求,审定所属员工填报的培训需求计划并决定其取舍,评估所属员工经培训后的技能水平。经理每年要1~2次与员工面对面地讨论其优缺点,并明确其下一年的培训方向。在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经理就是教员。车间经理助理就是车间的培训协调员,公司培训科的培训需求调查表经由助理交车间经理填写。车间各级干部还要亲自为员工讲课。例如:由工段长组成为班组长培训的开课班子,在备课中要整理自己以前受培训时的笔记,加上自己的实践和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理清思路,并把这些内容应用到新产品的生产中去,同时这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由很多工段长写出的各门教材汇总起来,就能形成车间的标准化文件。培训既是培养过程,又成为贯彻标准化文件的过程,对改进工作很起作用。戴尔公司把销售经理比喻为销售新人的“太太”,销售经理像太太一样不断的在新人耳边唠叨、鼓励,让新人形成长期的良好销售习惯,从而让销售培训最终发挥作用。

身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白这样一个理念,指导下属是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而指导下属离不开培训。因此,肩负培训职责的不仅仅是培训部门的事,作为管理者,培训下属、帮助下属发展并非额外的工作。

一、中层管理者在培训工作中的作用

1.为新员工提供入职指导。当新员工入职时,需要中层管理者领着新员工去认识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并及时给新员工做上岗前的必备业务培训。他们要和新员工共同讨论工作内容、试用期工作目标、讲解考核的方法。同时,还需要给新员工选定一名导师,负责提供日常管理制度、工作方法与流程方面的培训。导师也可以由直线管理干部直接担任。为了保证能有效地实施指导,人力资源部可以帮助制订一个详细的行动检查表。

2.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鼓励员工培训。员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其工作绩效,所以评估培训需求要和绩效分析结合起来。中层管理者为了确定其下属的培训需要,必须找出影响其绩效的具体原因,并决定是否通过培训或其他措施来解决问题。需求一旦确定,就应马上予以内部辅导,或请人力资源部安排外训,而不能等待着人力资源部上门收集培训需求时才想起安排培训。人力资源部不可能了解到每一个人,也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做到细致地个别分析。能做这件事情的,只有直线部门的各级管理干部。员工参加培训之前,管理干部必须与员工进行沟通,确认这次培训与个人能力发展及工作改善之间的联系,明确培训目的和培训目标,甚至让他列出工作中的问题,以便在培训中或培训后思考并寻求解决方案。

3.组织部门内部的辅导和交流。部门内部的辅导和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培训形式,它在促使员工学习、留住员工方面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中层管理者可以要求员工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自己的解决方案、心得体会写出来,在部门内交流。工作不忙的间隙,则组织内部研讨会,鼓励员工自学最新的技术,鼓励毛遂自荐担任内部讲师。中层管理者要求每个人要有记笔记的习惯,把问题随时记录下来,在内部征集答案。部门对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用于内部培训上。并鼓励员工自学通过认证考试以及主动传授技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家相互分享经验的传统,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的学习型团队。

4.让培训效果持久。中层管理者既是培训需求的提出者和审核者,也是培训效果的保障者和评价者。员工在培训之后,对实际工作绩效的影响怎样,如何充分发挥培训的效果,中层管理者要与员工进行沟通,有时还需要向人力资源部提供反馈意见。即便讲师准备充分,讲课内容充实,课堂效果良好,但习惯的力量常使学员一回办公室就旧习复发。有研究表明,培训后16个星期内必须开展四五次辅导,否则培训效果会“缩水”80%。谁来进行辅导?除了专职的导师,中层管理者责无旁贷。作为导师,中层管理者不但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还要担负着时刻提醒的任务。这种培训后的跟踪辅导对员工的业务提高确实能发挥很大作用,是外部讲师无法具有的。

5.培养继任者。成功的管理者可以定义为:具有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利用下属的能力。根据调查:有的公司规定,任何经理在没有培养出合格的继任者之前,是不能升迁的。IT行业可以说是人员流动最频繁的行业。为了防止突如其来的人员变故,并为未来的企业发展预留空间,有的公司实行了“副手制”或“接班人计划”。直线经理要选出具有培养潜力的后备人才,给予更多的展示机会,代替自己行使部分权力,并在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技能提升方面给予特别辅导,同时定期给予评估。

二、培训中的误区

1.“为人作嫁衣论”。“员工培训之后反而造成人才流失,既花了钱,耽误了工作,还增强了竞争对手,岂不冤枉?”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在自身实力、企业文化方面存在不足,常常担心培训会使员工“翅膀硬了就想飞”。 事实上,如果员工缺乏培训,低质量、低效率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一样会使企业花冤枉钱,而且往往花得更多,只不过花得不是那么显山露水而已。另一方面,不培训员工并不能阻碍员工跳槽。对员工心存戒心,不舍得在人才发展上投入,会导致员工更快地离开。现代企业的竞争非常残酷:要么学习和发展,要么死亡。

2.“自找麻烦论”。“下属懂得多了,见得广了,自己的权威就没有了,甚至自己的饭碗也要给抢了。”如果不培训员工,手下是一帮庸才,部门的业绩肯定要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是经理的饭碗会丢得更快。下属的才能不但不会掩盖主管的才能,只会让上级经理信服你的管理才能。而作为直线经理,领导部属带兵打仗的能力远比自己披挂上前线去做具体工作的能力更重要。对技术出身的直线经理,这一点尤其重要。

3.“培训费时论”。“还想着让员工加班呢,哪有时间让他去参加培训?”“我手头上的事太多,哪有精力培训下属?”“培训也非一日之功,以后再说吧”……磨刀不误砍柴工,培训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投资。员工掌握了工作的技能和必需的方法,工作起来会事半功倍。

4.“优则毋训论”。“绩效不好,需要培训;下属绩效很好,还需要培训吗?”现在做得好,并不意味着将来做得好,而培训正是为不断发展变化的明天做准备的。对绩效好的员工提供发展性质的培训,是对他工作绩效的一种肯定,也会促使他更进一步。

5.“培训福利论”。培训是配合组织目标而采取的激励诱因,而不应看成是给予员工的恩惠。对希望办成“百年老店”的公司而言,培训不再只是一种福利,而是完成目标所必须提供的工作条件。

6.急于求成和照顾过度。这主要是针对新员工而言。有的企业,第一天上班就给了一大堆公司简介、规章制度、产品服务介绍以及新员工需注意的问题等,想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相关的知识塞给新员工,能尽快地让新员工上岗。但是新员工如果不能消化得了这么多的知识,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会造成新员工过度紧张。有些企业对新员工会有特殊照顾,这样会让新员工产生错觉,形成习惯,以为新公司的要求本来就低,公司很重视我不敢把我怎么样,在往后的从业中会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去工作。还有些企业是新老员工一起培训;很多企业为了节省费用,也会觉得反正请了老师,10个是学,20个也是学,针对中层的课程,往往会有基层员工参加,没有针对性。

三、培训措施和方法

1.中层管理者自身首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培训。俗话说:将帅无能,累死千军。造就一支强大的职业经理队伍,是许多公司的追求目标。中层干部在培训下属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培训自我。营造组织的学习氛围,应先从干部开始。

2.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相对于人力资源部,中层管理者更容易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除了常用的授课法以外,主题讨论会、读书会、头脑风暴法、网上交流、视听教育法、角色演练法、面谈咨询法、工作现场训练法等等,都可以在部门培训中有针对性地采用。培训的形式不一定规范,重要的是能把大家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对员工而言,能够碰到一个真正对下属言传身教并给予表现机会的上司,的确是个人职业中的一大幸事,也是影响去留的一大因素。

中层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发展;分层培训;合理分层;基础培训;重点培训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关于推进课程改革的规划要求,2001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次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指明了新时期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师教育的挺进方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上了日程。作为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肩负着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理念,并结合学情创造性地梳理教材,进而形成互动性的教学设计,最终实现持续推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这一目标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获得足够输出的储备,也就是说要获得专业发展。教师培训就是实现这一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培训是保证教育计划顺利实施的必要步骤,一方面,教师培训服务于实现教育计划目标;另一方面,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主动地自我完善。有研究表明,传统的教师培训凸出应用技能,力图使教师快速掌握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操作步骤和方法,表现为典型的“我教你学传授式”,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激发。由此,教师培训引入教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教学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弥补了应用技能培训的不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轨平行培训成为大范围培训的主要形式。然而,面对差异较大的教师群体,教育理论的吸收程度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吸收困难的表现形式也相去较远。理论的吸收困难直接影响着实施的有效程度,人们认识了统一模式教师培训的局限。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呼唤着新的探索和实践。分层教师培训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分层教师培训的基础是合理分层,标准不同则表现形式就不同,但始终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进行

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提出了不同的理解。比如,Fuller提出了四阶段发展理论,Huberman的五阶段发展理论、Fessler的八阶段发展理论、叶澜和白益民的五阶段发展理论和钟祖荣的六阶段发展理论等,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描述。考虑到相关理论的本土化进程和教师培训的主要实施方法,教师的分层应确定层次的主要特征,特别是要考虑教师的群体工作情境和发展阶段特点。比如,对于普通初高级中学校的教师分层,可参照主要的输入储备和输出储备情况进行:

1.熟知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教学内容,能依据既定的模式分解和重组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法,称为常规教学层。

2.能就某一课型形成富于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并能指导其他教师依据自身的情况自然吸纳转化,称为发展层。

3.能就两种课型形成富于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并能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进行阐释、指导其他教师依据自身的情况自然吸纳转化,称为成熟层。

二、分层培训要确定基础培训内容和重点培训内容

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内在的发展规律要求,这一要求主要体现为:

1.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指向学生的,体现在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上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主要来自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

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综合作用,这些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储备内容。粗略来说,前三项是显性的,后两项是隐性的;前三项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和整合,后两项则是渗透于其中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的历练。因此,教师培训的基础内容就落实在这五个方面,应系统地学习、了解这五方面内容的基本组成、概念界定、分组原则、互动规则,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以真实的案例向学生讲述每一部分的典型呈现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地启动自己的经验去思考,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这样既体现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又能体现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比如,听是语言技能之一,也是长期困扰一线英语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生词的出现无法识别,语速、语音和语调的千般变化往往和

学生的预设心理不相同,瞬间即逝的信息无法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记忆和信息的陌生使解码的过程出现断裂等。这时,教师应当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分析原因并给出方法。首先应指出,这些问题都是听力学习中常见的,是可以克服的,以此来树立学生的心理优势。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解决的方法

生词出现时听的思维进程不能间断,听的过程结束后再结合所听的内容进行推测。一般来讲,除专有名词外,生词在语境中可以得到解决。内容的陌生可通过针对性地泛读来增加信息储备,特别是和教材话题联系较紧密的阅读材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面对纷繁的教学内容,教学中通常采用分课型教授的方法,也就是普遍采用的“分课型教学”,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相对整合。同时,基于学习由易到难的推进过程,

“分课型教学”又有利于课型的设置和整合。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都依赖于教师能动的教学发挥。因此,课堂的教学实施是培训的重要内容。这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是相统一的:“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要系统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自己所处的特定教育情境下建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要进行教材梳理,厘清输入和输出的内容,确定课型和方法,特别是要确定每一课型中的重点互动方法,以此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入自主学习的进程中。

三、分层培训的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能够推动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总结,推动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因此,从学生进步的表现中提取相关的量化标准是可行的思路。比如,从五项基本学习内容中提取相关的量化标准。

总之,分层培训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依据教师所在的具有群体特征的教育情境实现分层,确定培训的内容,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剑桥英语教师丛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F5.

[2]张虹,王蔷.论后方法时代的教师自主发展[J].英语教师,201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