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土高原课件

黄土高原课件

黄土高原课件

黄土高原课件范文第1篇

黄土高原是中国特别是北方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它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丰富矿产,悠久文化,无不影响着我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前面课文里多有涉猎,后面《走进西部》也会涉及到,因此本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内容知识点较多,识记起来比较困难,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而且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在本课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采用了节拍记忆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交流使学生识记黄土高原的范围、地貌、名胜古迹,理解黄土高原和地貌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学习地理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识记黄土高原的范围,地形地貌,理解其成因,掌握主要的名胜古迹的分布。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节拍记忆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歌曲《黄土高坡》,你知道这首歌反映了哪个地区人民的生活?你还知道哪些和这个地区有关的地理事物?(欣赏后抢答)

生:是反映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生活的歌曲,我还知道这里有延安宝塔,故居,安塞腰鼓,窑洞等。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革命圣地延安就坐落在黄土高原上,这里还有许多极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更加详细的去了解它。

二、学习新课

(一)位置与范围

师:观看视频:《黄河与黄土高原》

要求:从中你了解了哪些和黄土高原有关的信息?

生:我知道了黄河与黄土高原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投影图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师:观察地图,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在图中找出:太行山脉,乌鞘岭,秦岭,长城,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2、观察地图,找出位于黄土高原的主要省份。

3、阅读课本33页相关文字,讨论黄土高原的位置有何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选派小组代表总结回答)

师: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用节拍记忆相关知识。

师生诵读:

黄土/高原,面积/30万;西起/乌鞘岭,东到/太行山;秦岭/以北,长城/以南。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两千;过渡性的特征/很明显。

(二)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

师:(转承)我们过去学过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请看视频《黄土高原》,并讨论形成原因。

播放视频,自己思考总结,提问。

生:流水的不断冲刷形成的。

师:阅读课本,你能发现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三种地貌之间在成因上有什么关系吗?(小组合作探究)

生:是流水的不断冲刷下地表的不同发展阶段。

师:(转承)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人们不注意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几千年,几万年后,黄土高原会变得更加支离破碎,更加不适合人类生存,因此下节课我们再重点探究这个问题。那么黄土高原本身是怎么形成呢?观看视频《黄土高原“风成说”》,并阅读34页相关文字,请说明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及根据。(同座讨论后抢答)

生: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根据是自西向东土壤颗粒由大到小,厚度由厚到薄等。

三、文明的摇篮

师:(转承)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而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那么这里有什么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呢?

要求:自读课本,归纳总结,然后提问。

生:古代的黄土高原气候湿润,植被好。

生:黄河在这里塑造了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农业发达。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刚才我们用节拍记忆法记忆黄土高原的范围特征,这一小节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节拍记忆相关知识)

师生诵读: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黄土/高原,农耕/最先;

气候/宜人,植被/茂密;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黄河/穿行,灌溉/便利。炎黄/子孙,兴盛/之地。

师:(转承)黄土高原地区历史悠久,文明昌盛,保存了大量的名胜古迹。我们可以按省份来记忆。

要求:阅读课本《黄土高原地区名胜古迹的分布图》和相关图片,让学生找出名胜古迹。

学生回答后,提示用节拍记忆名胜古迹。

师生诵读:

永乐宫,五台山,平遥/古城,还有/应县木塔/在山西;

黄帝陵,法门寺,西岳/华山,还有/秦始皇陵/在陕西。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地貌、成因及文化古迹,下节课我们将来探讨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下课!

四、板书设计

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1.位置与范围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所跨的行政区

2.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2)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塬、墚、峁广泛

3.文明的摇篮

黄土高原课件范文第2篇

 

一、关于仰韶文化尖底瓶

 

教材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其第2小节“半坡遗址”讲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和文化遗存,其中说半坡居民“他们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专门用来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同时附了一幅半坡尖底瓶彩图、一幅博物馆内的雕塑图——一位“半坡”少女正蹲在水边用尖底瓶取水。

 

《教学用书》多处讲到尖底瓶。该课“教学建议”部分说:“考古学者对半坡尖底瓶评价甚高,从彩图插页上可以看到完整的尖底瓶,从《半坡居民用陶瓶取水(雕塑)》图上可了解尖底瓶的用途”。“插图说明”部分对教材展示的“半坡居民用陶瓶取水(雕塑)”作如此解说:“通过此图可以看到半坡居民用尖底陶瓶取水的情况,以及半坡人的穿着打扮……”对尖底瓶的使用方法更有详尽的解说:“瓶腹大,底尖,腹部两侧有用作系绳子的耳环,空瓶放置的时候是倾斜的。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子放置在水中,因为瓶子是空的,重心在瓶子的中上部,于是瓶子马上会倒置在水上;随着水不断地进入瓶中,瓶子的重心就会转移到瓶子的中下部,瓶口也会朝上直立起来。整个过程是由瓶子自动完成的,不需要人力去摇动”。《教学用书》附录《本册封面和部分彩图说明》又对教材中的尖底瓶插图进行解说,仍然强调尖底瓶的“自动汲水”(所谓“自动汲水”与教材展示的半坡博物馆雕塑少女手执尖底瓶取水图也不吻合)功能,不过最后说“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汲水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背水器或提水器”。

 

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器物、标志性典型器物,自1950年代至今,中国文物考古界、科技界、教育界普遍视之为汲水器、运水器或储水器,这是没有依据的。经实验研究可知,半坡类型的尖底瓶绝大部分都只能盛装半瓶左右的液体(水),提携穿系双耳的绳索才不会倾倒出瓶中液体,而只有极少数尖底瓶才可以盛满液体[3]。笔者研究认为,尖底瓶应该是一种礼器,可能主要用于原始部落(氏族)举行的各种重大活动比如祈雨、祭祀、庆典、集会等,当然绝大部分尖底瓶所装仍应是水(以水代酒)而少数上层人物应该是盛酒,有少数尖底瓶(即盛满液体提携双耳不倾斜那种)也可能被用作水器。

 

笔者曾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该馆展出两件半坡类型尖底瓶:一件瘦小,最大鼓腹直接可能只有十几厘米,这个瓶盛水量(装满)很少,只能装几斤水,它不支持尖底瓶为汲水器、运水器、盛水器一说;另一件大尖底瓶,双耳位置明显偏低,如果盛满水再提携穿系双耳的绳索,我认为水一定会倒出来(其实川教版教材尖底瓶插图,凭目测也能看出,双耳位置明显偏低,重心可能在双耳之上)。尖底瓶问题显然需要教材编写者、审定者慎重考量,避免明显的错误和“以讹传讹”。

 

二、关于大汶口出土象牙梳

 

教材第2课第3小节讲“大汶口遗址”,其中讲到“有一座老年妇女的墓葬,墓穴很大,墓中有很多猪头骨,还有漂亮的项链、玉指环和玉臂环、精致的象牙梳、洁净的白陶、锃亮的黑陶和彩陶等,大大小小100多件”。同时配有一幅“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彩图。《教学用书》“插图说明”部分有一段文字专门介绍“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说该梳“出自大汶口遗址中一老妇人墓葬。此墓属大汶口遗址中晚期墓葬,距今约四五千年。除象牙梳外,此墓还出土大批珍贵文物,说明老妇人生前家庭富有,社会地位高。象牙梳加工精细,反映了当时的原始手工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据《大汶口》发掘报告,大汶口墓地共发掘133座墓,均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有大、中、小之别,其随葬品的数量、质量相差悬殊,大墓最多达180余件随葬品,小墓仅数件或者没有。在大汶口这133座墓中,出土象牙梳两件:其中一件即教材与《教学用书》所介绍的非常精致、有繁复镂空雕刻图案且完整的象牙梳,它出土于m26,而不是那座最富有的老妇人墓;另一件没有雕刻图案、比较简陋且“仅存三齿”的象牙梳才是出土于随葬品最多且品位最高的老妇人墓即m10[5]。教材和《教学用书》显然将出土于m26的象牙梳误会为m10所出(《教学用书》在课文“教学资料”部分又有更详尽的“大汶口遗址资料”,仍然是将教材所附“象牙梳”误会为m10所出。它没有言及m26和另一件象牙梳)。

 

教材所展示的“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完好无缺,它有非常精致、繁复的图案雕刻,其内涵表达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奥、神秘的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及远古天文历法等,实为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之杰作(具体释读参见拙著《伏羲画卦——中华史前文明之魂》)。这个象牙梳图案内涵表达与中学生的知识结构、范围相差太远,但那种神秘、精致的雕刻仍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探索的种子往往是在这个时候埋下),教材及《教学用书》却没有涉及。如果了解它的出土背景,学生的兴趣和话题更会增加不少:最高贵最富有的老妇人墓出土的象牙梳没有雕刻图案比较简陋且“仅存三齿”(说明这是一把实用的梳子),而较次一些的、出土随葬品70余件的m26男性成人墓却出土了一件雕刻极精湛且完好无缺的象牙梳(说明它可能不是一件实用的梳子,而另有用途和意义),这种反差不值得探讨和深思吗?

 

三、关于炎黄蚩尤问题

 

由于我国史学界、考古界一直沿用辛亥革命时《民报》所用黄帝纪元(前2698年)或者依据《竹书纪年》、《帝王世纪》等古书所载“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有的再增加少昊或帝挚)在位年代及禹、夏、商、周的积年进行迭加(两者均无可靠的文献依据、也无考古学证明),普遍认为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处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前3000——前2000年),而考古发掘又表明,古代文献和传说中炎黄或炎黄时代的发明创造又普遍出现或成熟于仰韶时代(前5000——前3000年)乃至裴李岗时代(前7000——前5000年),遂导致中学历史教材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思路混乱、不合逻辑、无法自圆其说的窘境。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其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基本上否定第3课《华夏之祖》的主张。第3课及其《教师教学用书》相关内容极不严谨、科学,严重违反思维常识和逻辑、违背历史学科和《教学大纲》的基本宗旨。关于教材面临的这种困境和尴尬,笔者已有专文讨论和分析[6],这里不再赘述。川教版《中国历史》及其《教学用书》自然也避免不了这种困境和尴尬,下面我们仅以教科书为例作一简要说明:

 

教材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1小节“炎帝与黄帝的传说”,先讲“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流域,炎帝和黄帝领导的两个部落十分有名。在南方,蚩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然后讲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之后再讲炎、黄以及他们和蚩尤之间的战争,以及后来融合产生华夏族。炎帝的发明创造是“他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氏。炎帝还发明了陶器。他遍尝百草,从而发现很多可以治病的药物”;黄帝的发明创造是“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他还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传说铜器、车船也是他发明的”。课文中所讲炎帝、黄帝这些发明创造绝大部分都不是4000多年前才发生,而是早在六、七千年前乃至更早就出现和产生了。教材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讲“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耒耜大量见于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半坡人都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来源;各种陶器是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主要生活用器;加工谷物的石磨盘、石磨棒也在河姆渡和半坡时代普遍使用,课文中有插图介绍;蒸煮食物的器具课文没有专门说,但有大米、小米作为主食,蒸煮器物的存在和使用是没有疑问的;“木质的船桨和陶质的微型舟”已见于河姆渡。所以这些发明创造都不是“4000多年前”的炎帝、黄帝所为。草药、铜器、车等课文没有用考古材料证明是“4000多年前”炎黄或炎黄时代的发明创造,但据考古材料,草药可能在8000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和浙江跨湖桥遗址中已经存在,铜器最早见于半坡时代的姜寨遗址,而最早的证据是近年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车辙(只有3000多年),它们都不是“4000多年前”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所以第3课所讲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全部是假的,第2课介绍的考古发现也基本上把第3课关于“4000多年前” 炎黄的发明创造都给否定了。

 

关于蚩尤,教材说“在南方,蚩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而《教学用书》之“教学资料”却说“传说蚩尤为东方九黎族首领。活动中心在今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教材和《教学用书》也没有说明“南方蚩尤”与“东方蚩尤”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这两种说法,所以二者互不相洽。至于炎黄从黄河上游往东方发展,在河北涿鹿东南的阪泉“经过三场恶战”,后来蚩尤又从南方或山东跑到河北,炎黄联合将其杀于涿鹿,这是按学术界流行的说法讲的。怎么讲通顺,讲出道理,恐怕很少有人去想这些问题。

 

四、其它

 

半坡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1万余平方米。已探明半坡村落“居住区分两片,可能分属氏族内的两个族团或经济共同体,每片里有一座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领住所兼作氏族的聚会场所,周围是小的居室。两片之间以一条深1.5米、宽2米的小沟道为界”。居住区外是大防卫沟[6]。但是教材是这样讲的:“那时,半坡有一个相当大的村落。村落正中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房子,是居民进行集体活动的地方。大房子四周有几十座方形和圆形小房,是居民的住房”。《教学用书》则说半坡村落居住区“中心为一座近似方形的大型房屋,仅存房基,估计有150平方米,它是氏族公共活动的场所。其北,45座中小型房屋,呈不太规则的半月形,面对大房子”。教材和《教学用书》讲的半坡村落与实际情况显然有所出入。尤其是教材的讲法,它让人以为半坡村落就是中央一座大房子,然后四周围着一些小房子——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教材第2课第3小节讲“大汶口遗址”,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有一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约6000年前——4000年前,一些原始居民在这里种植粟,饲养猪……”。《教学用书》“教学资料”则说“大汶口文化始于公元前4300年左右,终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自公元前4300年左右至公元前3500年左右,处于母系氏族末期;中期自公元前3500年左右至公元前2800年左右,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晚期自公元前2800年左右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已达到父系氏族晚期阶段”。教材和《教学用书》将大汶口遗址和大汶口文化的年代下限都定在前2000年左右,不知何据?在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中,大汶口文化属于仰韶时代(前5000——前3000年)的文化,而不属于龙山时代(前3000年——前2000年)文化,这是一个常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分界大体在前3500年左右,其下限为前2500年,之后为龙山文化。直到最近,学者们对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仍然是:早期前4200年——前3500年,中期前3500年——前3000年,晚期前3000年——前2600年[7]。

 

《教学用书》“教学资料”在介绍“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时说氏族发展的“第二阶段为父系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居民生活在父系氏族中。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尧、舜、禹等所处的时代,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按《教学用书》和教材主张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年代为前2800年——前2000年,此时大汶口“居民生活在父系氏族中”,而处于“父系氏族社会解体时期”的黄帝、炎帝必然晚于前2000年,即距今不到4000年(已进入夏代),显然这是一个错误。而教材还强调“黄帝以后很久,尧担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第3课第2小节“禅让的传说”),《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部分也说“教材已指出,尧、舜、禹生活的时间在‘黄帝以后很久’,此点应让学生注意,以免他们误以为黄帝与尧生活的时间是紧紧相接”。按此推断,尧、舜、禹就应处于夏朝的中、晚期乃至进入商代,显然这很荒唐。可见教材和《教学用书》的编者忽略了这些问题。

 

《教学用书》在第2课的“教学资料”中说原产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带)的栽培作物有小麦、大麦,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小麦、大麦均是从西亚经中亚传入中国,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小麦、大麦遗存是距今约5000年的甘肃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出土的炭化籽粒[8],而小麦传入中原地区,已是二里头时期,距今不到4000年[9]。

 

注 释:

[1] 龚奇柱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2] 龚奇柱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3] 孙霄、赵建刚《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文博》1988年第1期;北京大学力学系王大钧、唐琎、张菁,西安半坡博物馆孙霄、赵建刚《半坡尖底瓶的用途及其力学性能的讨论》,《文博》1989年第6期。

[4] 王先胜《关于尖底瓶,流行半个世纪的错误认识》,《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4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6期。

[5]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12月第1版。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7]高广仁、栾丰实著《大汶口文化》77——78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黄土高原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 多媒体 地理 教学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实现了信息传递的一体化,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表现效果,也扩大了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为教育教学现代化提供了新手段,注入了活力。通过我校开发和使用多个地理课件的实践,体会到多媒体之所以能迅速在教育中得以应用是与其本身具有的优势及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分不开的;同时,由于新课标下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为新课标下地理教育开辟了新天地。实践证明,多媒体整合初中地理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

一、运用多媒体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知识通常有许多抽象的文字、死板的图和符号组成。这使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了兴趣。而CAI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视频。形象性语言形象生动有趣,也能够使抽象的地理事象变得具体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因此,它们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在讲述初中地理第二册“埃及”的“古埃及的文明发展”和“埃及的象征金字塔”时,传统的是用录音机播放录音或者教师在讲述过程中展示一些图片。这使学生听起枯燥无味,对学习无兴趣。而使用CAI多媒体课件就不同了,使用计算机播放有关“古埃及文明发展”和“埃及的象征金塔”的视频。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观赏尼罗河的风光和雄伟状观的金安塔,也可以真真实实的了解古埃及的文明与发展。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使他们有一种向往、探讨的心情。例如在初中《海洋资源》和《我国的水资源》两课件中,还可利用卡通故事的形式进行环境教育,如“小鱼的哀求”、“就地取材”、“熟视无睹”等,让学生在津津有味地欣赏之后,启而后发,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因此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就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人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人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介绍京杭运河时,用重新着色、闪亮来突出京杭运河北起通县,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配以闪烁五大水系)。这样就可以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长江流域有那些主要支流时,用闪烁来突出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它们的位置。介绍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也可以闪烁出宜昌和湖口所在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

三、运用多媒体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

黄土高原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黄土地区;工程地质;对策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工程地质问题的解决措施是保证工程质量优劣的首要前提,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施工耽误的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1、孔隙的类型

黄土孔隙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孔隙及次生孔隙两大类。次生孔隙这类孔隙的孔壁主要由次生碳酸钙组成。一种是非晶质碳酸钙孔隙沉淀,常呈管道状;一种为结晶质碳酸钙沿孔隙生长呈晶簇状。此外,还可以看到少量由植物遗体和粘土构成的孔壁。原生孔隙是按照碎屑颗粒的排列方式,原生孔隙可分为支架孔隙,镶嵌孔隙和胶结孔隙。

2、孔隙的大小类型

有特大孔隙、大孔隙、中孔隙、小孔隙及微孔隙之分。特大孔隙:孔隙一般大于250微米,在剖面上自上而下显著地减少。大孔隙:孔隙在16到25微米之间,在剖面上自上而下减少。中空隙:孔径在4到16微米之间,在剖面上自上而下减少。小孔隙:孔隙为1到4微米,在剖面上自上而下逐渐增多。微孔隙:孔径一般小于1微米,在剖面上自上而下显著增多。从孔隙的类型来讲,支架孔隙是引起黄土湿陷的主要孔隙,从孔隙的大小来讲,大孔隙和中孔隙则是引起黄土湿陷的主要孔隙。

三、黄土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黄土的湿陷性

由于黄土特殊的成因和结构,它的压密变形表现为压缩变形和湿陷变形。所谓湿陷变形是指黄土在一压力作用下,浸水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现象。这种特有性质,是黄土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湿陷系数

黄土的湿陷系数是研究与评价黄土湿陷性的重要参数,它的含义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单位厚度土层的湿陷值,也就是相对湿陷值。相对湿陷值是指浸水产生附加的变形与浸水前的土样厚度相比较而言的。黄土的湿陷系数,用途很广泛,可以用来衡量黄土是不是具有湿陷性,确定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与深度界限,确定湿陷性强烈程度等等。

(二)、湿陷起始压力

湿陷起始压力,顾名思义是指黄土受水浸湿开始发生湿陷的最小压力,但实用中通常是指在一定湿陷变形情况下开始发生较显著湿陷时的压力。湿陷起始压力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设计、消除建筑物地基湿陷量的地基处理措施选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初测中,根据我院在黄土地区已有的工程实践经验,结合沿线黄土的分布特征,对沿线不同时代和成因的黄土均测定了湿陷起始压力。

(三)、黄土的湿陷类型和湿陷程度

湿陷类型的研究,关系到对湿陷性的评价问题。如前所述,沿线各地貌单元上分布着时代、成因不同的黄土,它们的湿陷特征,诸如湿陷系数、湿陷起始压力、湿陷变形发生、发展的速度、湿陷延续时间及强烈程度等,是有较明显差别的,它们的湿陷类型也不尽相同。不同湿陷类型的黄土,工程上采取的措施是不一样的。因此,正确划分沿线黄土的湿陷类型,对指导铁路工程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湿陷土层厚度

湿陷土层厚度是指湿陷系数大于或等于0.015的湿陷土层的累积厚度,也就是湿陷性黄土的下部界限。沿线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与它分布的地貌单元、沉积厚度、成因及湿陷类型有关,一般是黄土台源、高阶地上的湿陷土层厚度大于低阶地上的。

(五)、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分区,可以以黄土湿陷等级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湿陷土层厚度等来进行,同时还应考虑影响湿陷性的某些因素。

(六)、黄土湿陷的原因与机理

湿陷原因与机理问题,是湿陷性黄土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基本课题。从本世纪30年现黄土的湿陷性以来,不同学者就力图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最新技术的应用,来探求这个问题,对黄土湿陷原因与机理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环境,使黄土堆积具备了欠压密的大孔隙结构,这是黄土产生湿陷的一个重要条件。黄土在荷载和浸水作用下,结构连接的松弛和强度的削弱是产生湿陷变形的基本原因。黄土微结构特征的不同,即组成黄土骨架颗粒的成分、形态、颗粒间连接的性质,孔隙发育状况的不同,湿陷变形发生的迟缓和剧烈程度就不同。在有侧限的压缩实验中,土的压缩变形本质上是一种粒间受剪现象,能够引起变形的应力大小决定于土的抗剪强度。所以,土的凝聚力和内摩擦力,是影响这种变形的基本因素。在荷载和浸水联合作用下,由于土的结构连接强度的进一步削弱破坏而发生的湿陷变形,则是一个较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黄土湿陷的机理及原因,至今并未了解得十分清楚。

2、黄土斜坡变形

郑西客运专线(陕西境内段)走行于渭河阶地、洪积扇及黄土台源区,在河谷斜坡、沟谷岸边、破碎的源边,都分布有不同地质时期的大量的斜坡变形体或正在发育的新的斜坡变形体,摸清沿线黄土斜坡变形的分布规律,分析影响斜坡稳定的因素,预测可能产生斜坡变形的地带,是黄土地区工程地质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对工程地质选线工作大有裨益。

(一)、沿线黄土斜坡变形的类型

郑西客运专线沿线地处渭河平原区,地形较为平坦开阔,斜坡变形主要出现在黄土台源边、源上深切沟谷岸坡、台源与阶地、高阶地与低阶地的接触带。主要有滑坡、错落、崩塌、溜坍及坡面冲刷等几种类型。其中滑坡、错落、崩塌三种现象危害最大,冲刷及溜坍一般为长期缓慢的侵蚀过程,但长年累月发展扩大也会引起斜坡的严重变形。本次勘察对源边规模较大的滑坡(如张家岭滑坡)、黄土源上斜坡变形较剧烈的深切沟内(如远望沟不良地质体)对线路影响较大,均予以了绕避。

(二)、斜坡变形产生的原因

黄土斜坡变形产生的原因,无外乎黄土特有的性质、微地貌条件、斜坡过高过陡、水文地质条件、风化作用、地表径流冲刷、排水不良及地震作用影响等因素,归纳起来,可以总结为内在因素、外界条件和人为影响三个主要方面。

3、人为坑洞

沿线黄土人为红洞主要有窑洞、古墓穴、盗墓坑、井、人防工程(地道)、地窖等,黄土残源区、高阶地区局部零星分布。对线路有一定影响。

4、地震液化

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渭河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地下水位以下分布的塑性指数扣小于10的砂质黄土根据静力触探及标贯资料,局部地段的具地震液化性;沿线渭河比较大的支流如撞洛沟、磨沟河及罗敷河等的一级阶地上也有零星的砂质黄土地震液化层分布。此外黄土下部广泛分布的饱和粉土,松散一稍密粉、细砂、中砂层,部分地段也具地震液化现象.

四、黄土地区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的对策

1、选线原则

黄土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选线阶段,应尽可能利用宽坦河谷、较宽沟谷及地下水不发育的分水岭地区。凡是强烈发育的黄土沟谷及由含水土层构成的分水岭带,应设法绕避。渭洛河特大桥位于渭河冲积平原东南部,东起大荔县西侧,西至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东西走向,桥址起迄里程为 DK757+850.54 至DK829+193.44,中心里程为 793+521.99,全长为 71.3429km。该工点桥梁所跨道路主要有:G108 国道、渭蒲高速(在建)、S201 省道、S107 省道、关中环线等。桥梁所跨既有铁路线有:渭化专用线、何零联络线、西延联络线、包西联络线、侯西联络线,桥梁所跨越的河流主要有:洛河、渭河等,交通较为便利。但总的来看,线路方案的选择是比较合理的。

2、工程措施的选择

如前所述,在黄土地区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的有湿陷性、不良地质(人工坑洞)、地震液化、松软土层,局部地段还存在着斜坡变形的现象。线路通过上述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时,对工程完工后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客运专线来说,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合理、可行。给工程设计理念和工程地基处理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对上述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处理方法简要介绍。

(一)、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处理措施

黄土湿陷性对工程的危害主要是浸水后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或突然沉陷。采取的基础处理方法要根据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湿陷土层厚度等因素,经沉降检算,结合工程设置情况选择采取科学的地基处理方法。常用灰土挤密桩法、强夯法、重锤夯实法、土、灰土垫层法和桩基法等。当地基处理措施不能完全保证沉降要求时,宜采用刚架线路通过或桥通过。

(二)、不良地质(人工坑(洞))的工程处理措施

对线路分布的人工坑(洞),可采用人工回填夯实的方法。

(三)、地震液化层的工程处理措施

地震液化层常用的工程处理方法为振冲碎石桩法、振冲沉管砂石桩法、爆破法等。

(四)、松软土工程处理措施

松软土和软土一般表现为强度低,具中、高压缩性,不能满足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沉降的严格要求时。可采用换填、强夯或碎石桩、粉喷桩等措施进行处理,对于某些埋深和厚度较大、处理困难,经路基检算后仍难以控制沉降的地段,则需考虑以桥通过。

五、结束语

从实践出发对当前黄土地区常见工程地质问题以及措施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综上分析,着手解决地质问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钱鸿缙,王继唐.湿陷性黄土地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黄土高原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陕北乡土资源;高中生物;生物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068-03

1 陕北乡土资源解读

陕北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 陕北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两个地区,是陕西黄土高原主体部分,区域范围内分布有沟、梁、峁、塬。整个陕北地区因黄土疏松、地势起伏,地形受到雨水侵蚀。陕北地区光照条件很优越,昼夜温差大,种植农作物属于二年三熟类型。陕北地区就全省范围内属降水量最少,但是全年的降雨量远低于蒸发量,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

在抗战时期,陕北是革命老区,但是因其地域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所致,至今仍属于我国、陕西省的不发达区域。近年来,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大背景下,陕西省加快经济建设力度,注重陕北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好发展效果。现在整个陕北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略高或等同于全国平均,但产业结构发展非常不平衡,榆林市经济发展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陕北乡土生物资源 陕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1980年后,基于国家发展战略支持,在不断开发利用当地能源资源背景下,获得较快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与资源战略基地。另外,在独特自然背景下,陕北形成了生物生态资源。

笔者在本文中研究的陕北乡土资源就是基于陕北生物生态资源系统定义的狭义生物课程资源,包括陕北地区动植物资源及微生物资源等。

1)陕北乡土植物资源包括红枣、仁用杏、马铃薯、草场资源、蓖麻、农作物种子(土豆、苜蓿、玉米等多种优质良种农作物的培育)、杂粮资源(陕北种植的主要杂粮品种有荞麦、高粱、绿豆、玉米、谷子等,另外还有扁豆、豇豆、黄豆、黑豆等多种杂豆)等;

2)陕北乡土动物资源包括榆林市红碱淖湿地水鸟、陕北枣林土壤动物、陕西省黄龙山林褐马鸡及陕北林地黄鼠、松鼠、沙鼠、田鼠、鼢鼠、草兔、跳鼠、鼠兔等啮齿动物,还有陕北林区昆虫药用资源、白绒山羊等;

3)陕北乡土微生物资源包括真菌、藻类、放线菌、细菌、原生动物等。

2 开发整合原则

科学性 陕北乡土资源内容丰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陕北乡土资源都可以整合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因此,在整合利用时需要特别注意陕北乡土资源利用的科学性。科学性即指整合与利用陕北乡土资源必须符合生物课程客观实际要求,不仅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在规律和本质所需,更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

具体而言,陕北乡土资源整合与利用要保证陕北乡土资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为如果所选资源存在信息错误,那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就会将错误的信息和知R传达给学生。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时,要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循,切忌主观臆断。同时,陕北乡土资源也要有典型性,要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所需内容、内在规律、本质相契合,能够补充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整合利用陕北乡土资源教学预期效果。因为如果所选陕北乡土资源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脱节或不相符,应用陕北乡土资源教学很可能适得其反。

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整合与利用陕北乡土资源时,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与学主体的开放性。

教学环境开放性是指打破传统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封闭环境,开放生物教学环境。陕北乡土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打破高中生物教室和教材的局限,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感受真实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发挥陕北乡土资源的地理优势,体验生活、习得知识。笔者曾经组织班级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开展榆林红碱淖湿地水鸟组成调查活动,让学生在亲自观察和记录学习下,了解水鸟的组成和生活习惯,理解动物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白稳态与环境知识真谛。

结合不同的课程教学目标、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开放性激励教师勇于创新,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利于学生学习。整合与利用陕北乡土资源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更全面地呈现陕北乡土资源,唤醒学生生物兴趣,促成学生生物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整合与利用陕北乡土资源,应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如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实验实践、讲座论坛等,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教与学主体的开放性是指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教学主体应扩展至所有教与学的主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整合与利用陕北乡土资源,教与学的主体不再是单纯的教师和学生,已经扩展至全社会学习者,如家长可以在周末和学生一起组织设计生物实验、社会调查活动,学校也可以邀请生物领域专家到校为学生讲学。

发展性 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陕北乡土资源整合与利用的问题,即以发展的眼光注重学生个体的成长与陕北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1)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明确提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性,即不仅要强调在长期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发展,还要正确看待学生个体的发展,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切忌武断、片面评价学生;强调学生全面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教材本身,还要注意培养学生。

2)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陕北乡土资源整合与利用问题,应与时俱进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在保持优秀乡土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新的陕北乡土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陕北乡土资源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整合与利用陕北乡土资源不应滞留在现有的传统资源上,要有发展的眼光,为陕北乡土资源赋予时代元素和时代含义。

独特性 独特性原则是指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整合与利用陕北乡土资源时,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陕北乡土资源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域所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也有所差异,各地域乡土资源不管是数量、布局、类型,或是表现形式,均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整合与利用陕北乡土资源时,要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注意乡土资源的独特性。同时,不同学科也有不同的特点,在整合与利用乡土资源时也会有所差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样也有所侧重,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整合与利用陕北乡土资源时,要结合陕北地区乡土资源独特性和生物学科独特性,将学科和资源的独特性转化为资源教学利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展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

3 陕北乡土资源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整合与利用的基本策略

建构乡土资源观 陕北乡土资源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与利用首先需要树立乡土资源观,在乡土资源观的指导下,才会有意识地全面了解、合理整合、有效利用好陕北乡土资源。

1)建构正确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是所有能够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用于课程的设计、课程的编制、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的评价等整个过程[1]。凡是利于课程发展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课程资源观是关于课程资源的看法和观点。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者就是教师,因此,教师的课程资源观直接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整合与利用。教师可以从多方位、多渠道整合与利用好课程资源,将陕北乡土资源作为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对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

2)强化利用乡土资源观。教师作为陕北乡土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者,应积极地、有意识地去发现、整合和利用利于教学的乡土资源,正确认识乡土资源的丰富内容,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2]。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而废弃资源则是一种浪费的行为。教师应强化自己整合利用陕北乡土资源的意识,将陕北乡土资源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如果不懂得、不主动整合和利用陕北乡土资源,那么资源就无法有效应用于生物教学,就会成为生物课堂教学的一大损失。

深入开发乡土资源

1)在课本教材中开发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主,以教材作为教学主要依据。课本教材是在学科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是文本形式课程标准的具体阐述,为学生提供习得知识的重要载体与工具。陕北乡土资源的开发可以从教材出发,通过准确把握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材,明确陕北乡土资源的具体内容,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挖掘陕北乡土资源,补充、充实生物教材。当然,除了高中生物教材之外,陕北乡土资源也可以从其他学科的教材中挖掘,陕北乡土资源往往以不同的载体形式出现在不同的学科,而教学学科之间是有紧密关联的,因此可以从其他学科教材和知识中挖掘陕北乡土资源。

2)从生活实践中开发资源。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知识,教师应具备敏锐观察能力,深入生活中去挖掘教学资源,尤其是那些和学生生活非常贴近的乡土资源。乡土资源存在于人们生活中,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实践中发掘教学资源,体会和感受乡土资源。同样,学生也可以在生活中接触到诸多学习资源,将其整合成乡土资源就可以渗透应用于学习。

总之,在生活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将其整合成乡土资源,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和日常学习,将有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提升。

整理乡土资源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整合与利用陕北乡土资源时,挖掘陕北乡土资源仅仅是整合利用的前期工作,后期还需要收集资源整合编册,为利用陕北乡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1)依据学科课程具体内容整理。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三个模块内容紧密相连,在划分教材内容时要相对明确。因此,在整理陕北乡土资源时,应以高中生物课程教材为参考,大致分为乡土自然、乡土地理、乡土文化、乡土动物、乡土植物、乡土微生物六大部分:乡土自然是和陕北地区自然条件相关的资源,乡土地理是和陕北地区行政区划相关的资源,乡土文化是和陕北民风民俗相关的资源,乡土动物是和陕北地区生活的动物种类、特性相关的资源,乡土植物是和陕北地区生存条件相关的植物资源,乡土微生物是陕北地区具有独特性的微生物群资源。这些乡土资源不可分割、相互融合,可以结合具体的资源进行调整和分类。

2)根据乡土资源的特点进行编写。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乡土资源,必须按照其独特性,整合陕北地区相关乡土资源。例如:陕北枣区的红枣、陕北白于山区的仁用杏,结合这些地方的土壤活性研究,可以分析红枣和仁用杏适生地的特性,加强红枣和仁用杏的培育;榆林市红碱淖湿地的水鸟,通过观察调查水鸟的组成,进行多样性分析,探讨水鸟生存和湿地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鸟类的养护;陕西省黄龙山林的褐马鸡属于濒危珍禽,也需要研究分析褐马鸡生存条件和当地生态变化关系,加大濒危珍禽的保护力度;陕北石油污染土壤的成分分析,以及相关微生物菌群的研究,创新研究能够修复陕北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技术。结合不同的乡土资源特点,可以将其进行编写后,结合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类型,对应结合讲解。

利用乡土资源 陕北乡土资源的挖掘、整合都是为了最后的教学利用,是服务于生物教学的,只有真正用于教学,才是最后环节[3]。

1)在课堂教学中利用。

①导入引用,带动学生生物学习热情。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陕北乡土资源形式进行导入引用教学,学生看到自己熟知的生活素材,势必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大大激发求知欲。这样也可以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不再被生物专业词所困惑,可以在生活素材的导入下不知不觉参与生物新课的学习。

②深入浅出,解答分析教学重难点。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包括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在刚接触时,往往感到抽象难懂。教师利用乡土资源进行讲解,给学生以直观简单的印象,以生活中具体化的事例进行分析解答生物知识,学生也较易理解和接受。

③课堂末尾,集中学生注意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时间为40分钟,很多研究表明在40分钟内,学生很难全部集中注意力学习,特别是在课堂结束前,学生往往出现学习疲惫状态,注意力就会分散,甚至出小差。而课堂结束前,往往是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集中学生注意力,可以适当引入陕北乡土资源进行补充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后再回归课堂教学。

④课下练习,巩固延伸所学。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巩固复习的渐进过程,学生在课堂学习知识后,如果在课下不加以巩固,很容易就会忘记所学。所以在课后需要适当巩固所学,而课下练习就是有效手段。教师可以整合应用陕北乡土资源设计课后练习题,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可以回顾课堂所学,查补所学遗漏,也可以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最大化地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培养综合学习应用能力。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课下练习的结果,适当调整后续教学活动。教师在编写陕北乡土资源的相关生物练习题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设计陕北乡土资源的趣味题与常识题,激发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做题,缓解课下习给学生带来的疲惫感。在无形之中,穿插一些常识题目,降低学生练习难度,可以有效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2)在不断修改中完善并利用。陕北乡土生物资源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与利用,需要教师结合理论和实际不断积累乡土资源利用经验,并将其应用于生物实际教学,然后不断反思、优化修正、总结经验。

①教师要具有不断反思的习惯,正确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理性分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缺点不足,养成对教学反思习惯,记录教学活动过程,做好记录备份,不断反思改进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学。

②高中生物教学应成立研讨小组,定期开展生物教学科研会议,教师在会议中通过不断反思和总结,集体讨论生物课堂教学问题,发挥集思广益作用。教师在自我反思、修正下,加上集体智慧,总结生物课堂教学中陕北乡土资源整合利用问题,梳理相关解决建议意见,不断修正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梁春兰.乡土资源在生物教学中的利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151-153.

相关期刊更多

黄河黄土黄种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敦煌吐鲁番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