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第1篇

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的仰韶文化时期至安阳殷墟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平均气温高出现在约2℃,地理环境适宜于植物生长与人类活动。在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有雷夏泽、大野泽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记载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平原直到中国战国时期依然 “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

二、现在的黄土高原及其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包括黄河中游七省(区)的50个地(市),317个县(旗、市),总人口8742.2万,其中农业人口6907.7万。全区总面积64.2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 平方公里(水蚀面积33.7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1.7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强度水蚀面积占全国同类面积的38.8%,极强度水蚀面积占全国同类面积的64.1%,剧烈水蚀面积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黄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的土层达1厘米,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倍到400倍。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1、生存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把地形切割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全区长度大于0.5 km的大小沟道达27万多条,沟系垂直落差达150-200米。当地沟豁纵横,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非常危险,劳动强度很大,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如果按照城市生活标准,群众生产、生活下沟一次额外增加费用10元,每天20元计,黄土高原总人口8742.2万,其中农业人口6907.7万,按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690万个计算,每年需额外费用496.8亿元。

2、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形成沟豁纵横的地貌特征,增加了土壤水分蒸发面积;由于区域内坡降很大,水在该区域无法保存,加剧了气候干旱,水生态环境恶化。

3、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地形支离破碎,耕地面积减少,以至弃耕荒废,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地表“沙化”、“石化”,田间持水力下降,土壤肥力衰减,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坡耕地正常年景的亩产量一般只有25-50公斤。

4、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由于上游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在下游淤积,使得水库库容减少,河道阻塞,河床抬高,洪水泛滥成灾。在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内,如果按照清理每吨淤泥25元计,总计每年需要资金100亿元。

5、水资源的利用受到了限制。水土流失使水库等水利设施淤积严重,缩短了使用年限;大量泥沙输送入海需耗用大量的水资源。

6、破坏土壤肥力。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沃土折合氮、磷、钾2800多万吨,如果每吨价值按照4000元计,每年损失1120亿元。所以水土流失被形容为中华民族的“结肠炎”。

7、黄河滞洪区经济发展受到限制。黄河下游的北金堤滞洪区总面积2316平方公里, 169.2万人,固定资产278.84亿元,工农业生产区域大,固定资产投资价值高。滞洪区每年都面临洪水的威胁,群众无法安居乐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黄土的特性。黄土是一种疏松细碎的沉积土壤,其主要成分有氧化铁、石英、氧化钙、氧化钾,其中石英占百分之六十至七十,这些都是可溶性的物质,遇水后溶解,形成胶体流失,所以黄土受流水的侵蚀过程十分迅速。

2、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质地貌特征。黄土高原地处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由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口镇至禹门口区间长725公里,水面高程由984米降至377米,降低607米。同时,黄河干流两岸的高程由1200-1300米降至600米,地表坡降普遍很大,大于15度的坡面约占黄土分布面积的60~70%,小于10度的不超过10%。

总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由黄土的特性决定的。加之地表坡降大,坡陡沟深,造成几千年水土流失不止。

五、水土流失治理的基本思路

1、仅仅依靠生物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水土流失。依靠生物措施的思路是增加植被,依靠树冠减小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击,依靠枯枝落叶吸收雨水,阻止水土流失。森林可以阻止水土流失,但是作用非常有限。一是原始森林中,树冠郁闭,枯枝落叶厚达几十厘米,其有作用。如果林木生长不良,严重退化,其作用就很小。二是降雨形成的径流很小其有作用,如果形成很大的径流,甚至洪水其作用就很小。三是人工造林,需要挖坑,铲除现有的灌木、草等植被,从开始造林到树冠郁闭形成很厚的枯枝落叶以前,水土流失的量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而由于黄土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树冠郁闭的过程最少需要10多年,能够最终郁闭成林的面积一般不超过1/3;如果是经济林,为了提高产量,还要人为控制郁闭度,而且地表没有枯枝落叶,如果不注意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更严重。四是降雨量400mm以下,自然植被一般很差,它是水环境很差的必然结果,是客观规律,不可能出现没有水的茂密的森林。人工造林往往成活率很低,即使成活了,也生长不良,树势衰弱,枯枝落叶很少,几乎没有水土保持的功能。所以,在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气候干旱是水土流失的结果,而且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单纯靠增加植被保持水土的思路是被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2、新的水土保持思路。在禹门口上游修建千年拦泥大坝,彻底消除泥沙向下游流失。按照同样的思路,在洛河、渭河、泾河等几大支流,修建相应的高坝,拦泥造田,解决黄河泥沙问题。

该思路的好处是:

1、该工程能迅速、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一次性解决黄河洪水、泥沙等问题,彻底治理黄河,实现“黄河清,圣人出”的民族夙愿。工程建成后,能长期发挥作用。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面积占总面积的45~55%,以延安、榆林二市计,其总面积80607平方公里,则其沟谷面积40303.5平方公里,该区域每年流失水土9亿吨,则填满其垂直落差100米的沟壑需要7165年。

2、可以改善黄土高原地貌。该区域修建千年拦泥大坝,淹没区域处于黄土高原沟谷区,这里地形多成“V”形,沟谷的特点是窄、深,群众生产生活多位于塬面,和下游的滞洪区相比,在这里淹没沟谷滞洪,成本最低。同时,淤泥填埋沟谷,能逐渐改变地形,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和小型淤积坝比较,能集中资金,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建成千年工程。

3、经济效益显著。依靠现有的水土保持办法,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目前,我国在黄土高原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费用每年数百亿元(含群众投资投劳),而且不可能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依靠大坝,一次性投资数千亿元,可以解决最急切需要解决的泥沙问题,改善当地水环境,相比较其经济效益最划算。

4、提早规划,可以减少盲目性。目前,黄河下游小浪底水库、三门峡水库正在发挥作用,现在开始规划,分阶段实施不同的“50年工程”,可以把移民搬迁、固定设施损毁等减少到最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第2篇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是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内容,教材内容共设计四个大的活动: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通过一系列活动将本节主要内容(文明的摇篮―黄土的形成―水土流失原因及其危害―水土保持)联系在一起,凸显地理课程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黄土高原”一节的活动教学建议如下。

活动一: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

活动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同时提出问题:说明“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水土流失”埋下伏笔,是对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文明的摇篮)的补充和拓展。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以“信天游”为背景音乐,展示相关图片(黄土高原景观、窑洞、黄河壶口、延安宝塔山、安塞腰鼓、白羊肚手巾、羊肉泡馍等),导入新课学习。通过展示,使师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黄土高原的独特自然景观和浓郁的黄土风情。如信天游―― 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直接关系,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窑洞――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白羊肚头巾――冬春可保暖,夏季防晒,还可擦脸;羊肉泡馍――口味厚重,热辣暖胃,既符合黄土高原的气候又符合高原人的豪爽本质。

活动二: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地理现象

该“活动”的内容与传统意义上的思考题、练习题有很大差异,是对教材第二部分内容(风吹来的黄土)的佐证,同时提出假设(关于黄土的来历,你是否还有其它推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可拓展有关“水成说”、“风水雨相说”的内容)。教师可画简图(图1)讲述,也可设计成辩论赛的形式完成。

风成说――见教材P26“阅读材料”。

水成说――认为黄土物质的堆积以流水作用为主,其中包括冰水沉积作用、冲积作用、洪积作用和坡积作用以及海相、湖相沉积等不同认识。

风水雨相说――一种综合性的观点,认为黄土不单单是风成或水成的,而是通过各种作用共同形成。

风成说――证据:①“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②“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③“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其下面基岩的成分不一样”――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结论:“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水成说和风水雨相说未得到广泛认同。

活动三: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地理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文理兼顾。由于地理学科的特点,该“活动”可采用实验探究方法,完成相关教学目标。教材P29活动1、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土质、坡度以及降水强度的关系)。课前教师可做好如下准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的演示实验器材。抽屉状的木板若干、沙土和黏土、草皮甲(植被覆盖密集)、草皮乙(植被覆盖稀疏)、喷壶甲(壶口漏网细而均匀)、喷壶乙(壶口漏网粗而不均匀)、同样的玻璃水槽若干个、水。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一:草皮甲(植被覆盖密集)、草皮乙(植被覆盖稀疏)和铺满沙土的抽屉状木板3个(课前准备,下同),置于相同角度放好,下面放置玻璃水槽,用喷壶甲(壶口漏网细而均匀)同时均匀喷水,观察3个玻璃槽容器中水和泥土的多少。

思考:水土流失和植被覆盖率有何关系?

实验二:装满沙土和黏土的抽屉状木板2个,置于相同角度放好,下面放置玻璃水槽,用喷壶甲同时均匀喷水,观察2个玻璃槽容器中水和泥土的多少。

思考:水土流失和土质(沙土和黏土)的关系是什么?

实验三:装满相同土质的抽屉状木板2个,按照不同角度(如15°和60°)放好,下面放置玻璃水槽,用喷壶甲同时均匀喷水,观察2个玻璃槽容器中水和泥土的多少。

思考:水土流失和坡度有何关系?

实验四:装满相同土质的抽屉状木板2个,置于相同角度放好,下面放置玻璃水槽,用喷壶甲(壶口漏网细而均匀)和喷壶乙(壶口漏网粗而不均匀)分别同时喷水,观察2个玻璃槽容器中水和泥土的多少。

思考:水土流失和降水强度有何关系?

讨论实验结果:①在同等降水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 ;植被覆盖率越低,水土流失 。②实验四中,在“暴雨”冲刷下,水土流失 。

完成上述活动后,教师结合教材图6.32及相关文字,把实验结论迁移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上,学生通过上述活动很容易理解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在后面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时,学生很容易想到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四: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思考1:通过前面的学习,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所了解,假如你是“治黄专家”, 结合图2,通过“望闻问切”,为“黄土高原”把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说“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壤侵蚀;水土保持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的总面积约为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资源退化、洪水和干旱以及沙尘暴,成为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1]。因此,水土保持工作被我国政府列为基本国策之一。

一、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包括地形破碎、土质疏松、植被缺乏、暴雨集中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1)地形破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密度大,仅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沟长0.5~30km的沟道就有8万多条;坡陡沟深,切割深度100~300m;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尤其是丘陵沟壑区,沟壑密度达3~7km/km2,在陕北局部地段,沟壑密度高达12 km/km2。破碎的地形在外营力作用下易产生水土流失。

(2)土质疏松: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地表组成物质为黄土,深厚的黄土土层与其明显的垂直节理性,遇水易崩解,抗冲、抗蚀性能很弱,沟道崩塌、滑塌、泻溜等重力侵蚀异常活跃。该地区大面积严重的水土流失与黄土的深厚松软直接有关。黄土从南到北颗粒逐渐变粗,粘结度逐渐减弱,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也相应由南向北逐渐加大。

(3)暴雨时间分布集中:黄土高原地区的降雨特点是:年降雨量少(大部地区400~500mm)而时间分布集中,汛期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0~80%,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几次强度较大的暴雨。暴雨历时短、强度大、突发性强,是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高含沙洪水的主要原因。

(4)植被稀少: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少,天然次生林和天然草地仅占总土地面积的16.6%,主要分布在林区、土石山区和高地草原区,其它大部分是荒山秃岭,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2.人为因素。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开荒等掠夺式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等基本建设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新的人为水土流失仍在扩展。晋陕蒙和晋陕豫接壤地区煤炭和有色金属的开采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二、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

1.破坏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导致大量的肥沃土壤随水流走,土层日益变薄,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土地资源受到破坏,耕在在逐年减少,水土流失中的沟蚀是破坏地面完整的“元凶”。例如,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地方沟头每年平均前进3 m左右,把地面切割得支离破碎。据黄土丘陵区许多典型小流域的调查,平均每平方公里面积上沟壑长度就有3~5 km。我国的农业耕垦历史悠久,大部分地区土地自然遭到严重破坏,水蚀、风蚀都很强。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2.造成土壤干层。根据调查研究,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埋藏很深,土壤水分主要以悬着水状态存在。因此悬着水的蒸发成为区内土壤水量平衡的主要支出项,从而构成特殊的土壤水文状况类型---蒸发的自成型水文状况。在这种土壤水文状况下,通常都伴随有土层的干燥。在这类地区,土壤水分上行蒸发性能十分活跃,降水对土层水分的补给,只能在土层中持续短时间即行消失,从而构成以水分负补偿为特征的土层低湿状态。由于降水总量少,有效性差,气候变暖,以及沙尘暴频率加快,使年内时段干旱发生次数多,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经济损失大,成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造成草地,农耕地0-100 cm以内土壤含水量均低于4.2%(干土重),林地0-180 cm内仅3.6%,刺槐林地0-500 cm平均仅为4.2%,其直接后果是以林草地地力衰退为特征的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化日益严重,导致群落衰败以致大片死亡。

3.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积,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因河道淤塞而导致通航能力下降,全国河道通航里程由20世纪60年代的17.2万km降至10.8万km。泥沙是加剧河流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江原有的22个较大通江湖泊,因大量不合理的开发建设已损失容积567亿m3。50年代初,湖北有332个面积在333 km2以上的湖泊,现仅剩下125个,总面积2 520 km2,不足50年代初期的1/3。由于上述原因,国内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也急剧减少,湖床平均每年增高3 cm。由于大量泥沙进入黄河河道,造成河床持续抬高,河流生态失衡,对黄河及两岸构成严重威胁。该区多年平均年输入黄河的16亿t泥沙中,约有4亿t沉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 cm。目前,黄河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6 m,其中河南开封市黄河河床则高出市区13 m,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直接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安全。

4.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山地灾害发生过程其实质就是水土流失过程,现代山地灾害地貌形成过程中,人为因素在因山地灾害发生而引起的水土流失过程中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环境,引起泥石流灾害和严重水土流失,给人类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5.恶化生态环境。20世纪30-60年代,人们对于水土流失灾害的认识还停留在对土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方面,但在60年代以后,开始联系到人类整个环境所受的影响,包括沉淀物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在1972-1996年的25 年间,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断流。尤其是80年代中期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其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时不断增加。黄河季节性断流使其下游地区水源减少,而排入黄河的工业污水与生活废水却逐年增多,黄河的自净能力减弱,地下水水质恶化,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状况。黄河的季节性断流极大地制约了华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水土保持方略、重大项目和进展

1.我国水土流失治理进展。水利部陈雷同志于2002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12届国际水土保持大会的报告中提及,截至20世纪末,近50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万km2,其中修建基本农田1 300万km2,营造水土保持林4 300万km2、经济林和果树林470万km2,种草430万km2,建成数百万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黄河中游地区经过多年的连续治理,每年减少入黄泥沙3亿吨。水土流失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比较显著[2]。

2.水土保持方略和重大项目。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小流域单元一般指流域面积在5~30 km2的集水区,最大不超过50 km2、也有2~4 km2的更小的流域。在小流域治理中,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对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林草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形成综合防治体系。

实行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程。1997年水利部确定的10个水土保持试点城市,通过广泛宣传,成立机构,制定法规,多方筹资,建设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有效地防治了城市水土流失,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3]。

大江河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中国的水土保持与治河有着紧密的联系,尤以黄河、长江、松花江、辽河、海河、淮河和珠江七大流域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直接影响江河河床泥沙淤积及河患。自1983年开始建立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体系,先后在25片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50万km2范围内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规模化治理。1983―1995年为一、二期工程,共完成治理面积33 196 km2,1996年进入三期治理工程,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土保持工程[4~5]。

全国片治理工程。全国片治理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从1983年开始,在黄河流域、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选择了八片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包括无定河、皇甫川、三川河、永定河、柳河、葛洲坝库区、定西县、兴国县,总面积79 719 km2,开展重点治理,对确定的重点治理范围,进行集中连片的集约化、规模化治理,为全国建立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示范工程。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为了减轻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同时服务于三峡工程建设的需要,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自1989年开始,选定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下游和毕节地区、陇南及陕南地区、嘉陵江中下游地区、三峡库区等四片为首批重点防治区,总面积30.4万km2[6~7]。

“三北”防护林带防风治沙工程。“三北”防护林系为我国防风固沙最宏伟的工程,有绿色长城之称。该工程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约7 000 km,南北宽400~1 700 km,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简称“三北”)12个省(市),466个县,总面积395万km2。该区域沙漠化土地百年来扩展了5万多km2,也是黄河粗泥沙重要来源地。一期工程造林606万km2,保护农田800万hm2,二期工程造林增至1 851万km2。

四、展望

中国的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环境危害的第一位问题。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全球的主旋律,良化生态环境己成为人们关注的大问题,而水土流失治理是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选择。因此,防治水土流失,搞国土整治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工农牧业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实现“十一五”战略目标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 董哲仁,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 陈雷,中国的水土保持[J],中国水土保持,2002(7):4-6

[3] 钮茂生,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重点治理成效显著[J],中国水土保持,1996(11):3-4

[4] 朱登铨,加强组织领导以优异成绩迎接第二期重点治理工程竣工验收[J],中国水土保持,1996(11):4-10

[5] 鲁胜力,全国八片重点治理的巨大成就[J],中国水土保持,1997(12):6-7

[6] 焦居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推动八片治理工程向新的目标迈进[J],中国水土保持,2001(8):14-15

[7]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长治工程”的建设成就与经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探究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77-01

【案例背景】

“探究型”教学是一种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氛围。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水平、指导组织等能力要求更高了,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更高的要求。下面结合案例具体说说:

【案例描述】

在学习“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一黄土高原”时,我先让学生预习教材,欣赏“黄土高原的景观图”,同时给出下面两段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解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材料一:男孩说: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如今的千沟万壑景观,是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材料二:女孩说:现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主要是因为这里千沟万壑,地表光秃。

上课时:

老师:刚才我们共同预习了教材中的相关文字及图,下面请大家说说什么是“水土流失”?

学生:“水土流失”中的“水”指的是降水,降水会带走地表的肥沃土壤。我们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就可以知道,黄土高原植被稀少,地表光秃,所以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如果地表植被茂盛,那么涵养水源的能力就会增强,水土流失就不会严重了。

老师:很好,我们发现正是由于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可是,材料告诉我们“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从这句话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是那个时期地壳运动频繁,气候异常,植物才会大量死亡。我想黄土高原煤炭、石油资源一定非常丰富。因为煤炭、石油是在几千万年前的地质时期,植物死亡后遗体经过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沉积转变成的。

老师:很好,看来大家的课外知识还挺丰富的。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可现在黄土高原植被稀少、地表光秃,造成这一现状除了自然原因外,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人为因素呢?

学生:有。(异口同声)人要生存,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种粮食,破坏了地面植被。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这儿煤炭资源丰富,人们采矿破坏了稳定的地形。修路、采矿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共同作用,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

老师:下面我们来分析材料,看看材料中男孩和女孩所说的这段话矛盾吗?

学生:不矛盾。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我认为人类在这个循环中始终起了“引发”和“加剧”作用。我们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可以找到黄河。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会使大量泥沙淤积黄河河道,造成洪涝灾害。所以,治理黄河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案例评析】

安排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碎又会加剧水土流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植被破坏是造成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同时为后面学习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作铺垫。课上同学们旁征博引,各抒己见,讨论十分热烈,有时甚至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回顾整个过程,有很多感受。我惊讶于学生们热情的参与、活跃的思维,每个问题大家都完成的很好,还有不少同学跃跃欲试,真是“课已逝,趣尤存”。我又感悟到:学生需要的不只是我们被动的辅导,学生的本性向善,天生就有一种有所作为,被人赏识的需要,他们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尊重,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战性的事情。

【案例反思1】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上,教师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态度组织教学,营造比较宽松的教学氛围,能激发起学生探求的欲望。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允许学生错了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

【案例反思2】 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

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认识价值和特有的魅力,像地理学科,注重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探究自然无穷奥秘,这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最重要、最强大的诱因。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把认知与情感合二为一,从学习中获取学习的动力。

【案例反思3】 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以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为载体来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做到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提问要面向全体,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训练的机会;问题设置疏密相间,使学生既能积极参与思考,同时也让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案例反思4】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第5篇

关键词: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科学检讨;建议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154-1

黄土高原也有过辉煌的历史。它是我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关于黄土高原生态上和经济上的历史记载也是十分的丰富。但是,曾经的“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早已一去不复返,如今的黄土高原早已是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的典型了。这样也间接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人们经济收入的不稳定。政府和人民也为改善黄土高原的环境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由于恶劣的环境,绿化的结果也不甚如人意,关于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同时,人口的剧增带来的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增加了黄土高原的压力。我们一直强调要对黄土高原进行“综合性的治理”,但是如何进行综合治理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去做。

1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要科学布局

黄土高原的生态气候从东南向西北的变化比较明显,在此所形成的植被也呈现相应的变化;另外,黄土高原半干旱的地区占了大部分。森林地带从偏关一直延伸到天水,途经离石、延安、宁县、合水和甘谷。以此为线,北部地区是一大片参杂着森林的草原地带。黄土高原大多数地区都是草灌为主的植被,只有在水分条件好的地方才有森林,而这些地方只是占了少数。土壤侵蚀严重的草原多大三十万平方公里,而黄土高原也是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区,在西部,是已经成为了重点区。黄土高原的植被存活率很低,在梁峁坡地所种植的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特别低,只有在水分较好的地方和一些阴坡里,植被的存活率才稍微好一点。多年的种植经验表明,由于水分的缺乏,导致了人工造林的成活率不高,如先锋树种杨树、刺槐等等这些耐干旱的树木也未能幸免;这些树木虽然在初期被种植下来并且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活希望,但是时间一长,它们不是干旱致死,就是长成了所谓的“老头树”。更糟糕的是,由于植被建设的布局不科学,过于杂乱,导致了土壤干旱程度的恶化,还对植被的自然更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比如该地区的灌木林和乔木林,由于种植的不科学性,使它们很难形成一种类似于“植被群落”的结构,也最终使得绿化的愿望成为了空谈。

对植被建设进行科学的布局,是重塑黄土高原绿色地带的基础,也是建设的生态基础。由于植被被长时间的不合理的损坏,黄土高原延安以北的森林草原和草林地带出现了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这也严重破坏了土壤的正常蓄水功能。在这些地区,由于土壤水分的补给失衡,导致了土壤干旱化的程度日益严重;即使是在天然次生林如半湿润易干旱的森林中,这样的问题也同样不能避免。如果不对植被建设进行科学的布局,在建设中不考虑地理和气候等这些外在的环境,在种植时不考虑树种的合理配置和种植密度等这些科学的指标,则必将会扰乱植被的自然更替的步伐和条件,同时还会导致更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的出现,导致水分对土壤的负补偿效应,结果当然是得不偿失。由于各方面对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意见有所出入,地方和政府的政策又有所不同,最终导致了“退耕还林”的造林计划几乎变成了单方面的造林运动,使得造林的力量严重减弱。

2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要坚持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由于在植被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力量单方面最求经济效益而想方设法去追求高产量,同时对水分和土壤的利用不遵循自然的规律,不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政府方面对民众水土可持续利用的教育又有所欠缺,导致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植被建设工程走向了失败的结局。这也是为什么黄土高原一些地方大费周折,花了半个世纪去建设植被而不成功的主要原因。这也告诉我们,在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这一原则是多么的重要。历史上给我们的由于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注重水分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所带来的惨痛教训也比比皆是。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在黄土高原某地种植的植被开始时生长态势一片良好,但是结果呢?由于单方面追求所谓的高产量,不注重土壤和水分的保护,几年之后,这片树林就长成了老头树或者已经死亡了。本身,黄土的容水量是非常大的,有“土壤水库”之城,但是由于在黄土高原地带由于降水量非常少,加上地面水分的蒸发量非常大,所以黄土高原的土壤含水量并不多。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不对所剩无几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可持续利用,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以想像在这种条件下,五年后或者十年后会是怎样的结果。到那时,一旦土壤干层形成(由于根系分布深度内的土壤水分已经被严重耗用所出现的现象),再想进行黄土高原的植被种植可能就不太可能了。

3 使用抗旱集流造林技术是关键

抗旱集流造林技术是指通过汇集径流,改善树穴土壤的水分状况,对发展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事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使用这种技术的关键是要准确的把握住影响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林木生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毫无疑问,就是指土壤水分。由于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奇缺,使得刚刚种植下去的幼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而很难存活下去,导致了植被建设变得十分困难。而在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过程中,水分的不足是阻碍工程进展的最主要因素,如果水分的问题被解决了,不仅林木的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一带的经济产量也会跟着提高,林木的分布范围也将大大扩大。

在黄土高原使用了抗旱集流造林技术之后,就可以在这里建立起一个巨大的植被建设空间,因为这种技术充分利用了所有可能利用的雨水资源包括降水。这种技术还有助于就地拦蓄径流, 通过人工技术建造起一个局部湿润的场地,用来满足制备成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资源及其合理利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相关期刊更多

黄河黄土黄种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敦煌吐鲁番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