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及平方的意义及读写法,会根据计算公式用代入法求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与符号化思想。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扑克游戏,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同学们,用扑克牌算过24点吗?怎么算?规则是怎样的? 【课件显示一组牌:A、 7、A、3 。】 谁能用这四张牌上的数很快算得24! 1是哪里来的?(A表示1。) 扑克牌中A表示 1。扑克牌中还有什么字母? 分别表示数字几?J表示11,Q表示12,k表示13,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用字母表示的现象?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是的,在生活中存在着用字母表示事物或者数的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怎样用字母表示数。让我们一起到“字母主题公园”里去看一看,走一走吧!【课件显示情境:字母主题乐园。】

二、畅游乐园,展开新课。在游览“字母主题公园”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1、用字母表示数。(1)用小棒摆三角形。 首先来到A馆图形馆。同学们正在用小棒摆三角形呢! 【课件显示:依次出现1个三角形、2个三角形、3个三角形。 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个3。2表示什么?2×3表示什么?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个( )。】 你还想摆出这样的几个三角形,用的小棒根数又是( )个3,你能这样说一说吗? (2)、交流。 说得完吗?为什么? 你有没有办法来用一个式子就能把这些情况都概况出来呢? 如有人说到摆几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几个3,引导:几个的几能不能换个方式来说呢? 生:用a×3表示所需要的小棒根数。 你这里的a表示什么呢?(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 3表示什么? a×3表示什么呢? 提问:三角形的个数除了用字母a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字母来表示?(b × 3,n × 3,x × 3) 不错,在表示三角形任意个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字母abc表示,也可以用字母mn来表示,任何的字母都可以用来表示。 在a×3中,a可以表示哪些数?a可以是任意自然数。 (3)小结。 这里,我们用一个字母概况出了摆三角形的所有情况,看来字母的作用真大,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新的教学改革需要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所以,创设情境需从趣味性、真实性、有效性、思考性这四个方面来考虑。

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共议交流,提高合作交流的实效性。同伴合作学习、研讨交流是在每个学生独立思考,个体充分参与、体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共议交流,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独立思考是合作交流的必要条件,学生经历独自思考的过程,有了自己的见解,就会引发生生交流、师生对话的意愿,有了这种意愿,合作交流才有价值、有实效。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本节内容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是学生在认识上的一个大的飞跃。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公式等)的基础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学关系和数量,对于第一次接触这一课时的学生来说,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成为这节课的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生活中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学关系和数量的意义,从中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促进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观念,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教学过程

在活动中体验符号和字母符号的作用 第一步:欣赏数青蛙的儿歌。课件出示:“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这首儿歌分别说到了哪些数量?板书(青蛙只数、嘴的张数、眼睛只数、腿的条数)2只青蛙呢?3只、4只呢?还能接着再说下去吗?继续说下去你有什么感觉?(板书)第二步:随着青蛙只数的变化,还有哪些数量也发生了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板书)第三步:现在你能把这首儿歌说完吗?那么,你能像(板书)这样用一句概括的话说说这首儿歌吗?独立思考并写下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第四步:交流、展示学生写出的儿歌。(教师板书典型例子)组织讨论:你认为哪句话概括得比较合理?哪句话概括的有问题,需要改进,怎么改?(教师板书学生典型改进意见)前后比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第五步:理解意义,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概括情况提问:x表示什么?x×2、x×4分别表示什么?(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教师:“刚才同学们用x表示青蛙的只数,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吗?”然后,揭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第六步:x×2、x×4还可以有更简便写法呢,你们知道吗?出示简写方法,按方法简写。交流1×X怎样简写?m×n呢?

在练习中再认识字母的优点 出示课件:岸上有a只青蛙,池塘中有b只青蛙。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把式子写下来。交流(预设、各种情况: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只青蛙?岸上的青蛙一共有多少条腿?所有的青蛙一共有多少只眼睛?)引申:像2(a+b)=2a+2b、4(a+b)=4a+4b这样的式子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你还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教师说:“所以,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定律都可以用字母表示。”接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长、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怎样简便就怎样写)教师说:“看来周长和面积也可以用字母表示。”

用字母表示一些你发现的规律课件出示:小明年龄:10、11、……;教师年龄:38( )……( )教师:“用字母还可以表示一些规律。”课外引申用字母表示数的由来(出示课件)。

教学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99-100页第八单元 例1、例2、例3和练一练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是安排学生学习怎样用字母表示数,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定律、数量关系等,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同时也是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一次飞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加概括地理解这些知识,也能更加概括地表达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以后教学方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并能熟练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方法。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及时地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能熟练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难点】

用数学符号表示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情境一、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用字母表示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片都代表什么意义)

情境二、回忆以前的学习中,用字母来表示的例子(如:运算律、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等)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情境三、唱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 , ……

n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师:这首儿歌中说明了什么,你能接着往下说吗?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选取生活中的常见的字母图片,让学生轻易地就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回忆复习,加深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图片和知识引入新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情境三学生们唱着儿歌,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轻易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儿歌中在学生感受到说不完的时候,领悟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从而渗透符号化思想。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1.教学例1:利用课件向学生们展示用火柴棒摆三角形的情景

(1)课件展示时,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完成书上的填空。

(2)集体交流答案,组织讨论:

a.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

b.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

c.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

(3)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交流,师总结并适当板书。(注意: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意的自然数)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等过程,运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精神,也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和同桌交流

(2)独立完成填空,集体交流答案

(3)小组讨论交流:这里的b可以表示哪些数?如果b=200,剩下多少千米?如果b=120呢?追问:如果已经行驶了c千米,剩下的千米数怎么表示?

(4)汇报交流并总结;因为这里的总路程是280千米,所以b只能表示比280小的所有正数。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行驶的千米数后,就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剩下的千米数,而只要知道字母的具体数值,就可以求出剩下的千米数。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中安排了一道行程类的题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方式,体验到用字母表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的简明性和一般性,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发现中比较,在抽象中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比较、归纳,使本环节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研究“用字母表示公式以及字母乘法的简便写法”

1.课件出示例3,明确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出问题的答案,集体交流答案

师:像这样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还有更简便的写法,想知道吗?

2.学生自学例3下面的内容,再汇报学习的收获,师总结,并适当板书。

师:老师现在想来看看大家的自学效果怎么样,同时,利用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写出练习1的答案

3.师生总结简写时的注意点,并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注意点。

【设计意图】

例3的教学,我采取了特殊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再全班进行交流,然后安排学生自学例3下面的内容,自学后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才是课堂上的主人。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一)再续儿歌,现在你能用一句话结束开头的那首儿歌了吗?

(二)完成练一练第2、3两题。

(三)完成练习十八1-5题

【设计意图】

应用新知,解决开头没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以致用,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归纳概括,及时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的吗?

课件展示:近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诀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你知道这里的四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吗?课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1 正确引导学生认清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

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实例,先由具体的数逐渐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并要详细的说明它们的含义。比如:一斤苹果X元,如果要买7斤苹果需要付钱7X元。又如:熊艺身上的钱比周杰身上的钱多或少8元,如果假设熊艺身上的钱是X元,那么,周杰身上的钱是(X-8)或(X+8)元等等。但是,一定要给学生讲解清楚,上述实例中的字母(今后可以用Y、B、等等字母)表示某一个数,它不仅能表达普遍的一般变化规律和数量关系,且它简明扼要、简单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很大的方便。同学们必须弄清楚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

2 引导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方法

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书写格式和要求。有三方面的注意要点,下面通过举例说明:

2.1 当字母与数相乘(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用“.”来代替或者省略不写。比如:A×B可以写成A.B或AB,但是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比如:7×9不能写成7.9或79。

2.2 字母与数相乘,要将数写在字母的前面(一般情况下将“.” 省略)。例如:x×7必须写成7.x或7x。

2.3 假如式子表示某些具体量的计算,式子后面需要注明单位或名称时,应该使用的括号不能遗漏。例如:周杰身上有(X+8)元钱,不能写成X+8元钱。

3 提示学生注意字母表示数的范围

虽然字母能够表示任意的数,但是,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字母表示的数有一定的范围限制的,要不然将会失去某些实际意义。

比如:A÷B中的B不能等于0,因为在除法里分母(除数)不能等于0,否则没有意义。

又如:这次运动会中参加100米跑的有X人,这里的X只能是整数,因为人只能是整数个,不可能是小数或分数个。

4 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要教会计算算式的值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及数量关系的能力,而且,还要认真引导学生,学会计算在某一已知条件下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例如:已知X=2 Y=4 Z=3时,计算X(Y+Z)的值。正确的代入计算是:X(Y+Z)=2×(4+3)=2×4+2×3=14。

总之,在进行用字母表示数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方法可能有所不一,然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知识,并能应用于社会生活。

时间内掌握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新课程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给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在大力推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还存在新旧教材的过渡问题。作为仍在使用老教材的教师是否只能在等待和观望中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呢?不能,肯定不能。因为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更换一种教材,它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更新,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超越。那么老教材能体现新理念吗,老教材又该如何体现新理念呢。本人就《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能抛砖引玉。

设计理念:

运用新课程理念将老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加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从学生周围生活取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逐步解决问题,在活动中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是真实的、有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宗旨,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里用到字母。)

一、谈话激趣。

1、例举字母在生活中的用处。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的 “在生活中找字母”的任务都完成了吗?谁来说说生活中哪里用到字母?

(学生争先恐后举手)

生1:药丸的名称中有字母:维生素A、维生素B等。

生2:车牌中也有字母:浙A,浙B、浙C等。

师:那你知道车牌中的这些字母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2:我只知道浙C表示温州。

生3:浙A表示杭州,浙B表示宁波,浙C表示温州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

生(很自豪):都是我爸爸告诉我的。

生4:字母在音乐中表示音调,如C调、D调。

生5:字母还可以用来装饰。我的衣服上就有。

(其他一些学生也先后在衣服上找到了一些字母,并开心地指给身边的同学看。)

师:生活中字母随处可见,老师也收集到一个。

(出示一则招领启示:李明同学在学校操场上拾到N元钱,请丢失的同学到学校大队部认领。)

师:这里的N表示什么?

生:拾到钱的数目。

师:可以表示多少钱?

生:可以是1元、或者两元,或者更多的钱。

师:为什么老师不说出是多少元,而要用N元表示呢?

生:老师可以问问来领钱的人到底丢了多少钱,就不会弄错了。

生:可以防止有人冒领。

师:看来字母的本领还真不小。

[点评:让学生充分感受字母的广泛用途,渗透符号思想,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同时又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例举字母在数学中的用处。

师:那在数学学习中有没有用到过字母呢?

生1: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生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 =a×a。

生3:乘法交换律:a×b = b×a 。

生4:乘法分配律。

师:如果让你表述一下乘法分配律,你会选择用字母表示还是用语言表达?请你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本子上写一写。

师:有些同学很快就完成了,说说看你是用什么表达的?

学生(异口同声):“用字母。”

师:那为什么你们都选择用字母来表达呢?

生1:用语言表达太罗嗦了,我们平时都用字母来记的。

生2:因为用字母来记很简单,也很好表达。

师:也就是说用字母既简洁又易记。

[点评:让学生说一说面积计算公式,动笔写一写乘法分配定律,充分感受用字母表述的优越性,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

3、揭示课题。

那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二、探究新知。

(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老师的岁数。

师:老师先来做个小调查,谁愿意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

生1:我今年11岁。

生2:我今年12岁。

生3:我今年11岁。

师:那你们知道老师今年多少岁了吗,猜猜看。

(学生猜)

师:老师的年龄比XX同学(生3)大14岁。(猜对的学生情不自禁为自己鼓掌。)

(教师板书:XX同学11岁,老师11+14岁。)

[点评:把例题“小东比小华大三岁”改为“先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然后得出老师比学生大14岁”,使教材中静态的、叙述性的的教学内容变为课堂上动态生成的问题,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师:那你还能说出XX同学多少岁时老师多少岁吗?老师的岁数要用式子表示。

(学生说,教师板书4个算式)

师:这样写下去太辛苦了,想想,能不能只用一个式子就简明地概括出所有的情况?请同学试着写一写,有困难的同学在四人小组里商量一下。

(学生思考片刻便开始讨论,几分钟后纷纷开始举手。)

师:你是用什么式子表示的?

生1:我们小组用a表示XX同学的岁数,a+14表示老师的岁数。

(一些小组的同学表示赞同,教师板书a和a+14。)

生2:我们小组用X以及X+14来表示。

师:方法相同,用的字母不同。

生3:我们用n以及n+14来表示。

生4:我们用和+14表示。

师:不用字母,用来表示,很有创意。

师(指板书):不管用什么字母或者符号,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我们以a和a+14为例,a表示什么?

生:a表示XX的岁数。师:a+14表示什么?生:表示老师的岁数,

生:还表示老师比XX同学大14岁。

师:a+14不仅可以表示老师的岁数,还可以老师比XX同学大14岁这个数量关系。也就是说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师:这里的a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

生1:可以是1岁、2岁,3岁、30岁生2:可以表示任意自然数。

生3:不可以,因为人不可能长生不老。

师:是啊,那也就是说a要表示符合人的年龄实际的数。

师:如果用b表示老师的岁数,那么XX同学的岁数怎么表示?

生4:XX同学的岁数就是b-14。

[点评:从具体的数字逐步过渡到用字母表示,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在讨论中互相质疑、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和它的优越性,形成符号感,体验探索乐趣。]

(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总价。

师:刚才我们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了老师的岁数。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数量也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我们再来举个例子。

这是老师昨天在逛商场时看到的一种造型别致的橡皮擦和一种新上市的巧克力。你们一定也很想购买吧,请各个小组拿出购物单,根据上面的单价填写购物单,并回答上面的问题。

购物单

(学生反馈:略)

[点评:把例题“一种大米2.1元/千克”改编为“学生自主填写购物单”。突破了教材的束缚,让封闭单一的例题“活”起来,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购买的数量,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示数量关系或者总价。通过一系列的探讨研究,使学生在思维得到发展的同时,个性也得到张扬。]

三、应用发展

1、五(1)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b人,女生多少人?

(1)用式子表示五(1)班女生的人数。

(2)当b=18时,女生多少人。

师:你能用式子表示出五(1)班的女生人数吗?生1:40- b

师:b可以是哪些数?

生2:b一定要比四十小。

生3:b应该是不大于40的自然数。

生4:当b=18时,女生就是40-18=22人

2、学校买了x只排球,每只30元,又买了6只足球,每只y元。30×x、6×y、y -30、30x+6y、5×(y+30)元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有困难的和同桌商量商量。(反馈:略)

3、为了测试一种皮球的下落高度与弹跳高度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单位(厘米)

师:观察这一组数据的变化规律,想一想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哪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又该如何表示呢?请同学们先自己仔细思考一下,有困难的四人小组里商量商量。

(学生讨论后反馈)

生1:我们用A表示下落的高度,那弹跳的高度就是A÷2。

生2:我们用N表示弹跳的高度,那下落的高度就是N×2。

生3:我们用B表示弹跳的高度,那下落的高度就是B+B,也可以是B×2。

[点评:练习由浅入深,既有针对性的练习又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练习,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体现一定的弹性。]

课堂总结:

师:回忆一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略)

课后反思: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处处努力体现新思想、新理念。教学中,我注重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生活材料数学化,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师生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力图使数学课堂充满乐趣,使数学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课堂上,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知识的获取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较为成功。这节课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运用。

1、做好教材的充实和变通,变“封闭单一”为“丰富开放”。

用字母表示数属于代数的知识,偏向于概念课,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新鲜感,既不能通过动手操作来掌握,也无须花太多的时间去探究概念的形成。因此,如果就照本宣科匆匆引题,学生一定会感觉枯燥乏味。基于以上原因,课一开始,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字母,同时又穿插了招领启示中N元的介绍,让学生充分感受字母的广泛用途,渗透符号思想,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学说出了字母的很多用途,一些学生还特意穿上了印有字母作装饰的衣服,从学生的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他们确实对字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变“静态叙述”为“动态生成”。

新课标强调要从学生周围生活取材,将学习回归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例题虽然也源于生活,但并不真正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而且两个例题也没有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因此我适当地改编例题,把书中的“小东比小华大三岁 ”改编为“猜老师的岁数,然后得出老师的年龄比XX同学大十四岁”,把“一种大米每千克2.1元”改编为“学生自主填写购物单”。这样的编改并未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但却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教材中叙述性的教学内容变成课堂上动态生成的问题,而且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同时,选取的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是真实的、有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

3、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变“讲解记忆”为“自主探究”。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因为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将学生今后要学习的数学都教给他们,而应该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新知的探究,如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是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如我在教学的疑难之处常对学生说:“请你试着写一写(仔细想一想),有困难的同桌或四人小组商量一下。”“请你试着写一写(仔细想一想)”,是因为我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有困难的同桌或四人小组商量一下”,是因为我知道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解决,允许“特事特办”。这样一来既让学生拥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又保留了小组合作的机会。既照顾了个别差异,又发挥了小组学习的优势。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了学生,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相关期刊更多

自动化应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数字化用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数字技术与应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