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范文第1篇

长征虽然历时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一年却凝聚着华夏5000年的精神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遇到艰难险阻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在国难当头时对民族振兴之路的不断探索。这种精神如同看不见的火光,如地球深处涌动的岩浆,历经千万年而不泯,为这个民族和国家提供不竭的能量。长征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薪火不熄,代代相传。长征精神是走下去的,只有走下去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长征精神,它也是支撑我们一直走下去的精神源泉。长征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动力。

长征的胜利有着很多的偶然因素,但它的胜利一定是必然的。红军长征这种浩浩荡荡数万人满怀救国救民的理想,追求马克思主义信念,为了革命的前途,他们激情万丈、团结一致、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革命队伍所认同的理想、整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生命。有这样的队伍,长征的胜利难道不是必然的么?长征的胜利实质上是民族精神的胜利。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纵观中国5000 年的文明史和战争史,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如此。

有一种纪念是继承,有一种回忆是憧憬。当我们用各种方式来热情洋溢地赞颂长征和长征精神的时候,基于现实生活的冷静思考和理性判断,显得尤其必要。长征精神就是历史与现实的“共振”,不同时期的青年人情感的“结合部”,多样文化的“默契”。长征精神是对历史的继承和发扬。

国家的复兴,民族的强大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世人不论高低贵贱,都必将通过“修身”这种道德方面的努力,积极投入到实现自我、实现民族振兴这一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去。长征需要“修身”,走的过程即是“修身”的过程。长征修炼了我们挑战自我的勇气,没有勇气很难面对自己从未经历和从未听说过的千万里险途,且前途莫测。长征修炼了我们挑战极限的胆略,没有胆略很难跨越天险金沙江和大渡河,很难走过冰峰雪山和沼泽草地。长征“修炼”了我们挑战命运的智慧,缺乏智慧很难凭借超人的忍耐和磨砺最终“扼住命运的喉咙”,获得了不起的成功。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挑战命运,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明都推崇的一种人格品质,是历史上的长征与现实生活之间内在联系的脉络,是中华民族的脉搏。走下去就是最大的收获,走下去才能找到自我,走下去才能理解长征的精髓――“充满理想、无私奉献、团结奋斗、依靠人民、宣传到人、坚持不懈、以智取胜”,走下去是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自我奉献的准备。原来,有一种做人的要素和做事的要领,不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就连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一样。古往今来,那些在雪山草地上长征、在高科技领域长征、在振兴民族企业里长征的人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同样具有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勇闯、忘我牺牲、百折不挠、坚持信念的品质。它是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长征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是让人振奋燃烧的价值。

长征精神范文第2篇

对“长征”最初的印象来源于小学时候的课文《丰碑》,第一次感受到了长征的艰苦,读到毛主席《七律·长征》,那时候只觉得气势磅礴,并未体会其中深意,如今重读,万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史诗般的向我们再现,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滔滔江河,一幕幕可歌可泣的革命场景填满记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自古便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而长征,则将这种奋斗精神诠释的淋漓尽致。长征之路的艰苦卓绝不可再现,但随着党史学习的不断深入,记忆深处的雪山、草地,红军战士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也可生动、鲜活地呈现。学党史意义不仅在于缅怀和追忆,更在于当下,在于牢记使命,砥砺前行。长征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并不是故纸堆中的传奇,而是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宝贵财富。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一次次的绝处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每个故事都惊心动魄,都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动人篇章。长征的顺利完成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企业有今天的成绩,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须牢固树立“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的观念,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够成就事业。

我们身处平凡的岗位,首先要考虑的是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平凡的岗位从来不缺乏平凡的人,长征之所以能顺利会师,也离不开一个个“平凡”的红军。我们要坚信平凡人的坚守铸就不平凡的事,我们不需要激情满怀的豪言壮语,也不追求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敢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安全生产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在工作中磨练自己,锻造自己,打造更好的自己,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时刻要清楚自己身处何地,明白怎样做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担起责任,才能帮助企业稳步前进。我们坚信所有的努力都有收获,所有的收获都在积累。只要努力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在企业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做一朵微小但精彩的浪花。

长征精神范文第3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那高唱“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肝胆豪情,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

历史就是以沉重的脚步向前迈进。历史的时针是艰难与曲折、崎岖与坎坷的 “合金”,拨动沉重的历史时针无疑是一曲壮美的歌,是一支摄魂的曲。毛泽东就是那拨动历史时针的人。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擎起的熊熊革命火炬,一直在华夏儿女的心头燃烧着……1934年10月开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砭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

长征是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我军将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这壮烈的历史画面成为激励人们奋进的动力和学习的源泉。一部红军长征史,也是军民鱼水情史。在长征出发时,苏区人民为红军几乎捐献了一切。红军扩兵招兵,苏区青年踊跃报名,母亲送儿参军;红军筹粮饷,苏区妇女把耳环、手饰捐上;红军架浮桥,苏区百姓捐完了木头捐门板。长征途中,红军严格遵守革命纪律,不动百姓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红军的模范行为,赢得了百姓的深深敬爱,也成为今天中国军人学习的一面镜子。

观看电视连续剧《长征》,令人心潮澎湃,感受至深。每看一集是泪瀑在面颊山崖的倾泻,是心火于胸壁襟垒间喷爆,是血泉沿生命沟渠奔涌,是壮行在广袤热土上的激扬。红军长征途中那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壮举,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历史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那隆隆的炮声、震天的呐喊、成为激人奋进的咚咚战鼓!长征中那无数革命烈士,和无数动人的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留给了人们工作和学习以无穷的力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进步中的催化剂。

长征精神范文第4篇

捧读这个先进的群体、这批特殊官兵的事迹,我们不禁想起了这样一群人和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红军长征精神。

整整70年前,当三支长征大军在西北的黄土高原紧紧拥抱的时候,他们的身后,同样是一部世所罕见的伟大史诗: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均行军74华里……

从长征路到飞天路,贯穿两部伟大史诗之中的,是同样一种精神。这便是自主创新、敢闯新路的精神,这便是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精神,这便是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途转危为安;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突破了几倍乃至十倍于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战士跨越了雪山草地,仅是牺牲的营以上干部,就超过了400人。

作为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生生不息,航天精神的源头无疑就是长征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同样靠的是自主创新,是自强不息,是航天官兵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勇于牺牲和奉献。面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一系列封锁,他们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他们战天斗地风餐露宿;面对一次次危险的试验任务,他们不惜献出年轻的生命,即使死后也要选择大漠作为最后归宿,守望着茫茫荒原万古不灭的篝火,守望中国航天和尖端科研领域一次次辉煌的腾飞。

他们,无愧于红军的传人;他们,无愧于长征的接力者。

长征途中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孙继先将军,在48年前成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身——中国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第一任司令员;而参与指挥那场战斗的聂荣臻元帅,则成了我国国防科技尖端事业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元帅和将军,都把自己的归宿选择在大漠戈壁的发射架下,而中国的运载火箭也定名为“长征”,这不仅仅是巧合。

长征精神范文第5篇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本人有幸参加了厂团委组织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思想教育活动。聆听研究红军长征史的专家——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张国军所作的专题讲座。

张国军副主任是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获得者,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专业技术7级。讲座中,他结合自己长期研究军史特别是红军长征史的丰硕成果,以《从瑞金到延安——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为题,从三个方面解读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和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一是如何在中国革命、世界历史及人类生理极限与意志追求的大背景下审视红军长征;二是以一到十的表达形式,精彩解读了长征的伟大历程;三是从五个方面概括了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张国军副主任的讲座,语言朴实,史料详实,内涵丰富,发人深省,本人通过聆听,感悟颇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是一部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通过聆听讲座,让我们从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清晰的感受到在长征征途中孕育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人类历史上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的最佳范例。对于今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人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人们物质极大丰富,精神却极度空虚,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物质欲望正在侵蚀着信仰的根基。基于此,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对当代中国格外重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既是历史所托,也是时代所需。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如何解决国家发展新长征路上的现实问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纵观整个长征过程,历时两年、纵横十余省、长驱数万里,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面对敌人,面对恶劣环境,红军之所以舍生忘死,不屈不挠,就是因为有革命的信仰在支撑着,有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着。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但一些党员干部在市场冲击和利益诱惑下心为物役、贪污腐化、价值虚无、信仰迷失。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等曾经在我们党内最为普遍的精神已经丧失,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这种情况有所转变,然而并没有形成全面开花的局面。讲"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正因如此,我们党始终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长征路上,红军指战员心中正是因为有着"永远跟党走,至死不动摇"的"高于一切"的坚定信仰,才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胜利。在他们为信仰而出生入死中,依靠的不是"福大命大"、不是"上天庇护",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靠的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他们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无产阶级革命一定能胜利、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成功。目前,我厂正处于开启宏伟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纷繁艰辛的工作,作为青年党员、团干部的我们,就要自觉将长征精神融入到具体工作之中,要当好全厂团员青年的带头人,抓紧抓实抓好各项工作,要锻炼一支新的"青年红军队伍".我厂的团干部虽然基本上都是兼职,但依然一定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要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腐败思想浸蚀。结合当前党内、团内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红军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仰望红军精神,重温入党誓言,感悟信仰的巨大力量,要以党章党规为镜、以"四讲四有"为镜,把讲政治、有信念放在首位,要爱岗敬业,艰苦朴素,主动作为,用自己的人格去带动、引导、影响周围的团员青年,要立志为把锡柴建设成为发动机行业的"奔驰、宝马"做出积极的新的贡献。回顾张国军副教授向大家讲述的长征之路,红军战士们明知路途遥远,却万死不辞,前仆后继,经受了难以想象的饥饿、严寒、伤痛等生存极限的考验,靠简陋装备战胜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如今,锡柴的改革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压力巨大,任重道远,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越是艰难困苦,越要坚定信念,我们更要在自身的实际工作中也始终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革命主义精神。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长征虽然过去了80年,但是它的精神永远不会也不应该成为过去。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长征精神。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缅怀先烈不忘初心,学习长征历史,记取长征经验,弘扬长征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攻坚克难的巨大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8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80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必将激励全体锡柴党员干部职工在攻坚克难中奋发前进。只要我们永远保持红军长征时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一定能铸就锡柴百年之基业;就一定能在新的长征路上经受考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青春筑梦,我们在路上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12月份,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团委组织我厂的部分团干部和青年员工,参加由无锡市图书馆主办、江南晚报社协办的《梁溪大讲堂·东林文化讲坛》活动,活动在无锡市图书馆一楼开讲。

讲座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张国军副教授带领大家反思长征那段如诗如歌的征程,并把它放到中国革命、世界历史以及人类生理极限与意志追求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阐述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让大家深切感受长征伟大永恒的价值和魅力。

张教授的讲座又让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80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在挫折与磨难面前永不言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召唤,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蹉跎和诠释,那更是一种气势,一种力量,只有向梦前行,青春才更有意义。青年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每一个青年人都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提高德行品质,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