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征的小故事

长征的小故事

长征的小故事

长征的小故事范文第1篇

读长征小故事有感

同学们你还记得写的《长征七律》吗?如果记得,那一定知道一些长征中的感人小故事。今天我就读了长征小故事。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长征途中,有一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时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时候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半山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远,她也一屁股坐下去一滚,一百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雪山。

她让我懂得了两个字:坚持。是啊,小董才十三岁,那现在我也是十三岁,还是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而不像小董那样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坚持、勇敢。而是靠父母才有安全感,所以我要学习小董的精神。

长征的小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迪斯尼动画;配角形象;题材;幽默

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塑造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在一般的动画电影创作中往往凸显出主角的性格特征,而弱化配角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然而在迪斯尼动画电影中,则把配角的塑造与主角形象实现了对等,通过配角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使主人公获得勇气和成长。如果说主角是动画电影中的主餐,那么配角就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甜品,饱满配角形象的塑造极大地提升了餐点的质量。迪斯尼动画电影创作中采用这种叙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影片的娱乐性和童趣性的特征,满足了广大少年儿童对不同题材电影的审美期待,并从中收获了感动和心灵启发。

一、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的配角

一般来说,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主要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主角和次角,其中主角就是整个动画故事的核心人物,剧情的发展都紧紧的围绕着主角进行,而主角也可以细化为正面主角和反面主角。在电影创作中往往把正面和正义的角色成为“主角”,而次要主角的存在则是为了凸显出正面主角的形象特征,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观众很容易就接受正面角色的形象塑造,并在一定程度上激起故事的冲突性,推动剧情的发展。而在动画电影中所论述的衬托主角的人物角色称为“配角”,在动画电影的故事叙述中,主要角色确实担负起引领剧情发展的任务,主角的人生经历和心理变化都直接决定了影片的叙事方向,正是因为主角具有正义性的特征,所以很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而作为衬托主角形象作用的配角也在动画电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动画电影中的配角是塑造主角生活场景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时还参与到剧情的发展中,在很多时候都能为动画影片增强娱乐性和喜剧性的效果。所以在一般的动画电影中,主角都是着重要凸显的形象,配角的形象特征可以稍微的弱化,而在迪斯尼的动画电影创作中,对主次角色的构建采用了不同的叙述模式。迪斯尼动画电影在角色的塑造中主要强调了配角的作用,把配角的构建与主角相对等,例如众所周知的动画电影中的木龙须、小矮人等,它们虽然是影片中的配角,但它们的形象与主角一样深入人心,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甚至在迪斯尼创作的动画续集中,往往会把第一部的配角转化为系列电影的主角,例如《小美人2》《花木兰 2》等。总之,迪斯尼动画电影中对配角形象的塑造改变了传统的叙述模式,把“配角”构建为动画电影中的关键人物形象。

二、爱情题材与“七个小矮人”式的幽默和戏谑

自从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诞生后,迪斯尼在动画创作中就着重强调自然、流畅的美术设计,把重点聚焦在故事的童趣性。迪斯尼打造了众多形象怪异且突出的配角,尤其是在爱情题材的动画电影中,为影片增强了浪漫性和娱乐性的视觉体验,同时也表达了充满和谐和温暖的家庭观。例如在动画电影《米老鼠》中就彰显出浓郁的喜剧性效果,构成了引人入胜的影像化语言。迪斯尼创作的爱情题材电影以《白雪公主》最为突出,影片中塑造的配角为爱情题材电影带来了更多的趣味性和温情。

迪斯尼动画电影《白雪公主》的创作主要收集自德国民间的故事,被收集在《格林童话》中,1937年把这个民间故事搬上了银幕舞台,自从这部影片诞生后,也标志着长片动画电影开始进入正轨。不难发现,在这部影片中刻画的“七个小矮人”形象是为了衬托主角白雪公主而存在的,影片中配角形象的成功塑造也为迪斯尼的配角叙述开启了先河,自此以后,配角也备受迪斯尼动画电影的主要人物,力求把每一个动画形象都呈现出立体而又饱满的性格特征,赋予它们人性化的特征。因此,纵观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中的配角形象,七个小矮人总是在主角需要的情况下出现,帮助她克服重重困难,使观众为白雪公主担忧的同时也为小矮人的勇敢、机灵而感动。然而,在原著中描写的七个小矮人形象并不是关键的角色,甚至在原著文本中很难看到它们的个性特征,似乎它们在影片中的出现仅仅为白雪公主提供一个安居之所。而当文本故事以影像化的语言出现在银幕中的时候,小矮人都各具自身的鲜明特征,例如身着红衣佩戴眼镜的是万事通,身材肥胖的是开心果,鼻子巨大的是喷嚏精等,七个小矮人拥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同时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鲜明的特征能让观众清楚地辨别每一个角色形象。而在原著中惟一描写了七个小矮人的场景是救白雪公主的时候,这与电影的改编形成了巨大的出入,几乎在整部影片中,七个小矮人的出场时间几乎占有一半,甚至迪斯尼还把原著中描写白雪公主中毒的场景进行删除,从中无疑可以看出,迪斯尼在动画形象的构建中对配角形象给予了重视。反观爱情题材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迪斯尼采用删除主角戏份而凸显配角形象的策略无疑使影片的结构更加的规整,使故事情节充满了温情和趣味性,也满足了众多少年儿童的审美期待。

三、成长题材与“神奇魔法师”式的引导和教诲

关于成长题材的创作一直都是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的主要内容,主人公总是在他人的帮助和启发下才得以成长,迪斯尼在构建成长题材的过程中也采用了这样的叙述策略。例如动画电影《木偶奇遇记》中的配角蛐蛐吉米尼就一直陪伴主人公小木偶一起经历各种生活历练,促使小木偶成长为一个敢作敢为的男孩;在影片《小飞象》中的配角老鼠蒂莫是主人公小象最好的朋友,在蒂莫的友情感染和默默地付出下,小象终于认识到自己拥有特定的能力,并促使他成长为一个最独特的飞象。这些迪斯尼动画电影中塑造的配角形象都在主人公的身边,逐步的引领他成长,帮助他一起度过种种危险。迪斯尼动画电影《石中剑》就是一部典型的以成长题材为核心的影片,其中的配角魔法师梅林在引导主人公成长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动画电影《石中剑》于1963年公映,动画故事来自于英国。影片中最具视觉效果并不是主人公小沃特拔取石中剑的片段,而是在充满幽默化背景音乐的映衬下,配角魔法师梅林采用魔法棒整理行李的场景最为吸引人心。迪斯尼电影《石中剑》围绕主人公的成长故事而逐步展开叙事,小沃特是一个备受他人冷眼的仆人,他的性格唯唯诺诺,对自己拥有的简单、平凡的生活感到很满足。而为了实现预言,魔法师梅林决定帮助小沃特蜕变为一个勇敢的男子汉,于是他决定要训练沃特。影片中刻画了两人的训练场景也颇具趣味性,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变换身份,有时候他们变成了水中的鱼儿,有时候却变成了飞翔在天空中的鸟儿,而这种训练方法正是为了让小沃特亲身体验每一种生命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真正意义和生存的方式。在这部动画电影中,梅林成为引导小沃特蜕变的导师,他把生活之道和生活技巧全部传授给他,教导他要勇于直面挫折的勇气。最为珍贵的是,梅林让小沃特真正的体验到生活的真实情感,友情的温暖和爱情的甜蜜,并逐步指引他追求认识到自己的理想。原著中的核心主题并不是围绕小沃特的成长,而是讲述了一个冒险的故事,而迪斯尼的动画改编则融入了积极向上的意义,而正是因为配角梅林的出现才促使主人公的成长,随着小沃特的蜕变和成长,也让众多的少年儿童获得了教育和启发。

四、冒险题材与“会说话兔子”式的冒险和奇遇

关于冒险题材的故事叙述,一直以来都是广大青少年儿童最为向往的生活体验,这一题材的动画电影侧重于强调儿童的自由天性,所以在故事叙述中往往融入了坎坷多变的情节来增强影片的视觉吸引。冒险题材的动画电影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儿童对新奇事物的好奇,迪斯尼也成功地创作了诸多优秀的冒险题材的影片,在这一类电影中,主角往往身处在奇妙的冒险事件中,而配角则是主角在这些新奇事物中遇到中的最独特的“生物”,于是这些奇特的生物就成为吸引主角进一步探索的内在原因。例如迪斯尼动画电影《爱丽丝漫游仙境》的配角就是那只“会说话的兔子”,因此,配角在冒险题材的动画电影中也担负起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迪斯尼动画电影《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故事取材于童话小说,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对英国童话情有独钟,因为他对这部童话小说的书名产生了兴趣,所以在二战之后他就忙于筹集资金,试图把这个冒险故事改编为动画电影。迪斯尼动画电影《爱丽丝漫游仙境》中围绕主人公充满刺激的冒险故事展开了叙述,爱丽丝第一次遇到了身穿小西装、手拿一把雨伞和追着时间跑的兔子,后来又出现了一个会说话的兔子、把头当做船的乌鸦、红心皇后等奇特的生物。几乎整部影片都在描写主人公爱丽丝不断的遇见这些奇特的配角,与他们一起冒险,体验每一个惊动人心的冒险故事。因此,在爱丽丝的眼中,她每一次与不同配角的相遇都可以体验不同的冒险经历,是一种奇特的相遇;而站在影片叙述的角度,每一个配角都承担了不同的冒险体验,逐步的引领故事剧情的发展;对于广大的少年儿童来说,他们如同跟随爱丽丝一样与这些配角一起体验刺激、好玩的人生经历,冒险题材的动画电影无疑满足了少年儿童对现实生活的想象,为他们创设了一个丰富多样的视听感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迪斯尼动画电影塑造了众多饱满而又生动的配角形象,把配角作为主要的叙述策略,通过塑造配角趣味化的个性特征、卡通化的造型设计来辅助整部动画电影的剧情发展,并积极参与到故事的叙述中,与主人公一起经历奇特的生活经历,并帮助主人公克服种种磨难。在多种题材的迪斯尼动画电影中,配角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它们与主角一起强化影片的主题内涵,演绎生动活泼的故事。因此,配角在迪斯尼动画电影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叙事手段。

[参考文献]

[1] 郭婷婷.论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的表演与情感[J].美术教育研究,2012(15).

[2] 程雯慧.浅析日本动画配角形象的塑造[J].艺术教育,2010(04).

[3] 高放.迪斯尼动画电影的造型特征[J].电影艺术,2001(03).

长征的小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言习得童话转喻逻辑思维

童话故事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它不仅给儿童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就连成年人也难以忘记童话曾经给他们童年带来的快乐和难以泯灭的温馨记忆。中外著名的童话作品可谓举不胜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小红帽》、《丑小鸭》、《白雪公主》、《蓝胡子的故事》等西方童话故事;在中国也涌现出许多作家为童话的发展和儿童的成长做出巨大贡献,如:《玩具店的夜》、《亭亭的童话》、《怪老头儿》、《唏哩呼噜历险记》等等。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体材特征,是儿童必不可少的阅读材料。语言学家主要从童话的体裁特征、童话故事对儿童成长以及对个体童话作品的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对童话中屡见不鲜的转喻现象在促进儿童语言的习得和发展给予很少的关注。本文将对童话中的转喻进行探究,认为转喻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连续性、儿童形象逻辑思维的形成,阅读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转喻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此后迅速成长为具有较牢固的哲学基础,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有着新颖理论见解的语言学流派。许多语言学家也从新的视角对转喻进行了探究。“转喻(metonymy)”一词源于拉丁文denominatio,最初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的拉丁文献《修辞和解释》中,一直被视为是一种修辞工具,体现一种替代关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认为转喻不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也是一种概念现象,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转喻下定义,试图想囊括所有的转喻现象,但却没能找到令所有人都能满意的定义。如在牛津字典中,转喻被定义为:

Thesubstitutionofthenameofanattributeoradjunctforthatofthethingmeant.

该权威字典从传统的修辞角度给转喻下的定义,即转喻是名称之间的替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从认知的角度定义转喻。如Radden&Kovecses(1999):

Metonymyisacognitiveprocessinwhichoneconceptualentity,thevehicle,providesmentalaccesstoanotherconceptualentity,thetarget,withinthesamecognitivemodel.

认知语言学家各抒己见,从不同的研究视角阐释概念转喻。Lakoff&Turner从认知域的角度定义概念转喻;WilliamCroft基于“认知矩阵”的概念,认为转喻的映射发生在单一的认知域矩阵中;AntonioBarcelona认同转喻是域突显现象;认知语法的创始人RonaldLangacker在认知语法框架内解释转喻现象等等。对转喻的分类,传统修辞学试图归纳所有多样繁杂的转喻表达形式,而认知语言学家则对各种转喻现象进行系统的概括。Radden&Kovecses(1999)根据理想的认知模式中转喻喻体和转喻目标之间关系给出了较全面、系统的分类。转喻分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和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

二、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的历史久远,其雏形是神话传说。人们将现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试图对未知世界或某些自然现象寻求合理的解释。童话源于西方,直到近代中国才出现童话这一概念,随之繁荣地发展起来。童话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安徒生是这一过渡时期的典范。童话的形式从约定俗成的公式化变成与其它文学体裁形式相交融,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如:童话小说、童话诗、童话散文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童话故事中增添了科幻的色彩。就其内容而言,传统的童话故事主旨鲜明,叙事方法单一,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现代文学终于将文学的指针明确指向儿童的心灵世界,试图运用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表达童话时代的美妙想象。比较传统童话,现代童话不只是在内容上反映时代的变化,呈现出更为多样的艺术形式和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童话故事的语言同样与儿童的思维模式相匹配与儿童语言习得规律相吻合,采用简洁精练的词句突现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转喻不仅是童话故事表现手法之一,同时作为人们的认知机制顺应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儿童的阅读心理。

三、儿童语言习得

儿童如何习得语言一直是心理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关心的焦点。语言天赋论认为儿童自出生就具有习得语言的能力,即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能力;行为主义认为人类习得语言过程是反复模拟、操练和强化的过程。韩礼德从语言的功能角度认为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与其周围的人进行交际。他们试图将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由于先天的原因、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智力开发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儿童语言习得存在个体差异,各阶段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可见。儿童从出生到具有熟练口语能力大致分为4个时期。1.发声练习期(出生至6个月左右);2.语言准备期(7至11或12月);3.语言发展期(1岁至两岁半左右);4.语言成熟期(两岁半至4.5岁或5岁)。此后,儿童后天的教育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成效更为明显。儿童语言习得与认知过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幼儿2岁时能够把已有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例如能把形状、大小、颜色和性能各异的车辆称为小汽车。5-6岁时,儿童开始对概念进行抽象压缩和提炼。儿童的词汇量非常有限,表意能力较弱,为了减少交流的阻碍,基于转喻思维模式,他们会采用重复、多义词、上下义词、词性转化等等方法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四、童话故事中的概念转喻与儿童语言习得

童话不仅娱乐儿童,同时为他们的语言习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童话故事中的转喻促使儿童去感受词句以及词句所产生的意象和概念,使他们在心理世界重新整合。这样日积月累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渗透,必将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形象思维和系统逻辑思维的形成。

1.有助于儿童语言连续的发展

语言学家对儿童语言习得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但都不可否认这一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理性和灵活的方法,可以使儿童言语技能大大的加强,使语言习得变得更加顺利而连贯。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语言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塑造或模仿等来自外界的刺激来习得。童话故事语言短小精悍、流畅上口、且含蓄、凝练,是适合儿童反复吟诵的好资料。儿童大脑中原有的概念是构建其它联想的出发点。Langacker认为,转喻就是一个参照点现象,由转喻词语指定的实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被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并同时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目标上。在编续故事或创编故事过程中,基于转喻的思维模式,儿童可将记忆深刻,特征突出的事物用表意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虽然多数情况下他们不能恰当准确的将自己的思想描述出来,但他们有运用的欲望和要求。儿童语言重在培养感觉和灵性,这种简单量的积累会实现质的飞跃,从而使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高,增强表达的形象性,提高语言的使用价值。

2.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

儿童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语言紧密关联。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概念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催化剂。某一事物也可能具有很多特征,其中既有本质特征(关键特征),它决定着事物的分类;也有无关紧要特征,它不决定事物是否属于某一类。儿童最初习得的可能并不是本质特征,而是一些其他的特征。这些非本质特征通常具有突显性,易于识别和感知,因此能给儿童留下难以抹去的深刻印象。童话的创作通常是基于此基础之上。作家选用一些具有鲜明特征的语言表达以吸引儿童们的注意力。如:小主人公戴的小红帽在《小红帽》这篇童话中是故事的中心信息,它为其他相关信息提供预期。这一外貌特征让小读者就儿童的衣着特征有初步的概念。周国光和王葆华(2001)认为,早期儿童的认知结构简单,语言知识贫乏,他们只能从大量的实际经验到的具体实物中,以归纳的方式抽取出来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这一过程包括辨别、抽象、分化、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概括等,从而获得某些初级概念。童话中的转喻对于儿童意义潜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增强阅读和理解能力

童话作品的故事性很强,通常具有较浓的传奇色彩,使儿童在虚拟的时空中漫游。这样就要求各故事情节衔接紧密,从而使故事跌宕有致,给小读者的心灵以触动,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方卫平和王昆建(2009)认为,儿童读者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他们更喜欢阅读情节环环相扣、事件娓娓道来的故事。某个事件总是由一系列子事件构成,如初始事件、中心事件、最终事件等。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提及某个事件的子事件就激活整个事件以及其他子事件。如:故事《蓝胡子的故事》中“蓝胡子”这个男性的面部特征贯穿整个故事的始终,“蓝胡子”代指文中长着蓝胡子的富人。小朋友们从自己的爸爸爷爷那里了解到普通男性的胡子是黑色、灰色或白色的,但没有见过蓝色的胡子,这便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童话故事中的语言色彩感较强。色彩是认知对象重要的外部特征,具有较强的突显性,儿童借助于色彩可以对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直观感受。这种感知特征为进一步理解这个事物提供心理通道。基于儿童的经验,长着蓝色的胡子的人可能是个怪人或坏人,他们便试图揣测“蓝胡子”富人的性格和行为。带着这样的阅读心理儿童在情节紧凑,波波相连童话中寻找答案,验证自己的假设。转喻是一种直接、明晰的表达方式,通过转喻这种表现手法和思维模式,可提高儿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和领悟能力,促使形象逻辑思维的形成。

五、结束语

童话故事语言的选择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心理需求和阅读习惯。孙亚(2008)认为转喻的过程是用一个概念实体来触发另一个概念实体,或者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转喻涉及两个概念实体,其中用以指称或触发另一实体为参照物或载体,而被触发的实体被称为目标,二者属于同一认知域,在概念层次上有邻近关系。童话故事中的转喻的使用减轻儿童的阅读压力,增强儿童对童话故事的理解,促进儿童语言的连续发展。

参考文献:

[1]Radden,G.&Z.Kovecses.TowardsaTheoryofMetonymy.InK.Panther&G.Radden(eds.).MetonymyinLanguageandThought.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9.

[2]LangackerR.Reference-Pointconstruction[J].CognitiveLinguistics,1993,(4).

[3]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8-132.

[4]李卓.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与儿童语言习得.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长征的小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老虎;象征意义;本能;理性

一、导言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的流派,首先出现在诗歌、小说中。象征主要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联。用一事物来代表或者暗示另一事物。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某一个小事物或者具体的事物来代表另一个意义更为深远、自身含义更大的事物,或者代表某种抽象的观点或者意念。象征主义通过隐喻、双关、联想、烘托以及对比等手法,强调通过丰富的想象空间,形象和意象之间的关联来展示隐藏的理念或象征意义。由于它特定的表现力,影视作品也十分喜欢运用这种手法。它可以使影视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通过象征主义手法,一些不便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比如内心世界比较隐秘的变化可以得以表现,将主观的创造和客观的表现融合在了一起。象征主义可以使人物形象自由展现,亦真亦幻的手法不仅添加了神秘的吸引力,给了观众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也赋予了影视作品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拓宽了思想的深度以及作品的表现空间。在影视作品中象征运用的方式多样,比如道具的象征,形象的象征,背景的象征,等等。以形象的象征为例,某一特定的形象,单从其本身来看,是没有任何寓意的,只是在特定的作品中,由编导刻意的把某种意义附加到其身上,通过这一个别形象来构造一个富含内涵的艺术象征。具象与喻象之间的联系是由编导通过特定的手法联系起来的,在写实与写意的互相渗透、交融中,象征的意义得以体现。象征的运用与民族文化、宗教等有很大的关联。要想真正理解影视作品中的象征的意义,特定的文化、宗教背景则是必不可少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原著作者是扬·马特尔。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便是从这一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单从片名不难看出,这是一部充满奇幻冒险风格的影片,而从故事的层面来看,它讲述的是一个印度少年在海难之后如何与一只同船的猛虎结伴同行的故事。这样的故事的主旨往往会被简单笼统地归纳为“成长”或是“友谊”。李安的电影一般是剧情片,所以在故事接受的层面上,从来就不设门槛,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求提炼情感因子。但是,要想真正理解李安的电影绝非易事。《少年派》中,李安以封闭性的空间调度、瑰丽的视觉影像、虚实相间的手法,通过少年派与猛虎的形象象征主义,提炼了高度隐喻的人生:一个人如何与自己相处?

二、老虎的象征意义

为了让故事简单清楚,影片《少年派》从叙事上采取了一种简单的套层结构。外层故事是成年派向一个小说家讲述发生在少年时代的故事,里层便是具体的故事内容,夹层中的是成年派的画外音。但是,影片峰回路转,虚实相间的地方在于:当作家和观众都以为派的故事以自己获救、老虎走进森林而结束时,成年派又提供了另外一个简短的故事,不同于第一个关于自己和老虎的故事,第二个故事中全部以真实的人物出现——水手、厨师、妈妈和自己。在小说家的推断下,他们分别对应了第一个故事中的斑马、豺狼、猩猩,而少年派则对应第一个故事中的老虎。少年与老虎之间的关系在电影层层递进中不断改变,而老虎在人物塑造以及电影情节的推进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老虎,作为本片的重要角色,有着深远的象征意义,而对其象征意义的分析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影片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派与老虎帕克的第一次相见是在其父亲的动物园中,天性善良的派坚信老虎帕克不会伤害到自己,打算亲自给它喂食吃,却被爸爸阻止,并以“羊入虎口”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派,“你在老虎的眼睛里看到的是自己的倒影”。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原始的猛兽,而猛兽究竟会不会被唤醒,就要看这人的人生经历了。父亲这句话给了观众第一个提示,预示着派和老虎帕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少年派的心里有着猛虎的身影,而少年派其实对于这只猛虎是心存恐惧的,因为他不能把控它。影片的另一细节也印证了两者实质合二为一的关系。李安的电影一贯对细节的铺设比较用心,处处埋设伏笔。影片中少年派跟哥哥打赌去教堂喝水,神父问他:“Youmustbethirsty”,派回答:yes。其实这句问答一语双关,thirsty不仅是口渴的意思,也是老虎的本名。影片介绍老虎是一个叫帕克的人在湖边发现的,当时老虎在喝水,就给取名thirsty,结果送到动物园的时候,工作人员错误地写成他主人的名字——帕克。如果成年派的第二个故事是少年派的真实经历的话,那么显然,在这种巨大的恐惧下,派心中的老虎被激发了。“Imustsayawordaboutfear.Itislifesonlytrueopponent.Onlyfearcandefeatlife.”片中派也如此解释,恐惧是人的生活中惟一真正的对手,只有恐惧才能打败生活。当他遭遇船上的人性屠戮之后,他心中的老虎帮助他存活下来,战胜恐惧,更多的是展现了他内心深处求生的欲望。

从老虎的名字我们再一次感受到象征手法的强大。老虎的名字帕克与一个震惊世界的海难食人案中被食者的名字一致。在这个案件中,“木犀草号(theyachtMignonette)”在距离好望角1300英里处沉没。全体船员四人一起逃上救生艇,船长、大副和水手为了生存,一起杀死并吃了船上的侍者,17岁的理查德帕克,因此生还。少年派所遭遇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海上,与这一案件惊人相似,派跟两个日本人叙述的绝境中人吃人的悲惨遭遇,从成年派的故事中,作家推断出来的厨子吃了水手,杀死妈妈,然后派杀死了厨子并吃掉厨子的故事也便是这一案件的经典重现,在这种绝境下,人究竟应该怎么做,道德还有没有任何约束力,这也是本片讨论的一个人性的主题。李安的电影不仅仅是提供给我们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更是通过提供独特的想象空间,发掘人性深处的欲望,探讨人伦,让观众自查。

随着影片的铺垫的结束,真正的故事核心上演,残酷的杀戮中,少年派心中的猛虎被唤醒,如同人的动物本能。以往的少年派心中,动物本能被理性所压抑着,他所接受的教育、浸染的宗教、道德人伦不允许其本能跳出来。这并不意味着本能就是恶的体现。老虎最后杀死了猎狗完全是对生的渴望。而理性也不能完全说就是善的表现。当猎狗肆意攻击毫无反击之力的斑马时,派心中的理性仍然压制着动物本能,心中的猛虎仍然在沉睡或者说冷眼旁观,尽管派大声呼喊不要,但是理性告诉他,如果他去阻止的话,被杀死的可能就是他。理性保护了他,但是理性在这里也并非是善的体现,只是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理性告诉他袖手旁观。而猎狗的攻击对象转而变为猩猩,也就是派的母亲的时候,派的内心发生了变化。最初猩猩占了上风,但是随后猎狗残忍的反扑终于将派内心的本能激发出来,这一刻内心的恐惧和愤怒唤醒了本能,本能战胜理性,即便结果可能是受伤甚至死亡,本能也仍然冲了出来。而后的海上求生,从最初的恐惧猛虎到与之共存,将其驯化最后与之相互依赖,整个的漂流过程就是派的本能与理性之间相互平衡的过程。正如当少年派和帕克奇迹般地漂流到像《阿凡达》中场景一样充满奇幻的“食人岛”上,并在岛上经历了白天的世外桃源与夜晚的死亡之谷的强烈反差时,少年派决定放弃长居此地的打算,并坚信帕克在自己的一个哨声之后便一定会跟随自己再次同行。果不其然,在一段让人紧张的等待之后出现了激动人心的场面——帕克果然从远处欢快地向他奔跑而来。两者之间在特殊的情境下达成了默契与平衡。

但这一短暂的平衡在影片的结尾被打破,当他们最终平安到达生存之岛时,派与帕克的背影同时出现在画面中,骨瘦如柴的帕克径直地走向了森林,稍作停留但却没有回头。这一结尾预示着危险的结束,本能的隐藏,理性的回归。内心被唤醒的猛虎帮助少年派渡过了海上灾难,但是返回到人类世界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的时候,派必须以理性面对成人的世界。老虎离开少年派的时候决绝地没有回头,派伤心欲绝是因为正是这种猛虎的本能让他生存下来,而猛虎的离开意味着派需要独自面对成长中所必须要经历的一切未知的困难。这种无助从派倒在沙滩上的特写中得以体现。电影中也通过人物的独白点名了这一点:“当你明白了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但你必须相信;即便那些东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须依靠。”至此,派经受了精神的洗礼,内心的信念得到了升华。实质上,本片也拓展升华了这个故事,它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只猛虎,它散发着原始的野性,只不过它一出生是不受约束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身处人类文明的条条框框中,我们内心的猛虎逐渐被社会秩序所驯服,由此我们才变得更加理性。理性并不代表美好,猛虎也不一定就是恶魔。少年派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想象空间,一种发现最初的自我的方式,尽管这最初的自我并不一定会在我们身上爆发或者显现,它确实现实存在的,或多或少地压抑在我们内心深处。这也是本部电影最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从老虎的象征意义角度来看,少年派与猛虎的奇幻漂流之旅实质就是讲述了一个人如何与自己相处的隐喻故事。每个人的一生都或多或少会遭遇各种各样的考验和诱惑,因此我们的内心也可能由此而分裂为阴暗与光明、争斗与平和的两面。每一个诱惑和考验就像一个森林的入口,到底选择不回头地走进去还是在瘫软在沙滩上的时候便被人救走?李安在电影中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寻求答案。在他的电影中,主人公经常是一群不合时宜的人,与社会格格不入,同时又被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秩序或者利益所禁锢,但与此同时又极其地渴望自由,因此在不断地挣扎着。李安影片最擅长处理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情感张力。而《少年派》尽管有着奇幻冒险华丽包装,又有灾难复仇主题的商业外衣,其实质却是包裹了宗教的力量,尽量把人物的关系缩小到一个人的本能和理性两个方面。因此,这个影片的所有人际关系都可归结为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一个人如何经受挣扎、矛盾,与自己平和相处,然后说服自己如何与他人乃至世界相处。而这个故事中究竟是一人一虎还是有人无虎,已经不重要了,就像片中主人公派说的那样,关键在于你愿意选择相信哪个版本。

[参考文献]

[1]刘小兰.象征主义在《可爱的骨头》中的运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2]蒲度戎.叶芝的象征主义与文学传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7).

[3]张杰.现实的象征化与象征的现实化[J].外国文学研究,2009(04).

长征的小故事范文第5篇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的流派,首先出现在诗歌、小说中。象征主要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联。用一事物来代表或者暗示另一事物。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某一个小事物或者具体的事物来代表另一个意义更为深远、自身含义更大的事物,或者代表某种抽象的观点或者意念。象征主义通过隐喻、双关、联想、烘托以及对比等手法,强调通过丰富的想象空间,形象和意象之间的关联来展示隐藏的理念或象征意义。由于它特定的表现力,影视作品也十分喜欢运用这种手法。它可以使影视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通过象征主义手法,一些不便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比如内心世界比较隐秘的变化可以得以表现,将主观的创造和客观的表现融合在了一起。象征主义可以使人物形象自由展现,亦真亦幻的手法不仅添加了神秘的吸引力,给了观众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也赋予了影视作品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拓宽了思想的深度以及作品的表现空间。在影视作品中象征运用的方式多样,比如道具的象征,形象的象征,背景的象征,等等。以形象的象征为例,某一特定的形象,单从其本身来看,是没有任何寓意的,只是在特定的作品中,由编导刻意的把某种意义附加到其身上,通过这一个别形象来构造一个富含内涵的艺术象征。具象与喻象之间的联系是由编导通过特定的手法联系起来的,在写实与写意的互相渗透、交融中,象征的意义得以体现。象征的运用与民族文化、宗教等有很大的关联。要想真正理解影视作品中的象征的意义,特定的文化、宗教背景则是必不可少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原着作者是扬·马特尔。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便是从这一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单从片名不难看出,这是一部充满奇幻冒险风格的影片,而从故事的层面来看,它讲述的是一个印度少年在海难之后如何与一只同船的猛虎结伴同行的故事。这样的故事的主旨往往会被简单笼统地归纳为“成长”或是“友谊”。李安的电影一般是剧情片,所以在故事接受的层面上,从来就不设门槛,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求提炼情感因子。但是,要想真正理解李安的电影绝非易事。《少年派》中,李安以封闭性的空间调度、瑰丽的视觉影像、虚实相间的手法,通过少年派与猛虎的形象象征主义,提炼了高度隐喻的人生:一个人如何与自己相处?

二、老虎的象征意义

为了让故事简单清楚,影片《少年派》从叙事上采取了一种简单的套层结构。外层故事是成年派向一个小说家讲述发生在少年时代的故事,里层便是具体的故事内容,夹层中的是成年派的画外音。但是,影片峰回路转,虚实相间的地方在于:当作家和观众都以为派的故事以自己获救、老虎走进森林而结束时,成年派又提供了另外一个简短的故事,不同于第一个关于自己和老虎的故事,第二个故事中全部以真实的人物出现——水手、厨师、妈妈和自己。在小说家的推断下,他们分别对应了第一个故事中的斑马、豺狼、猩猩,而少年派则对应第一个故事中的老虎。少年与老虎之间的关系在电影层层递进中不断改变,而老虎在人物塑造以及电影情节的推进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老虎,作为本片的重要角色,有着深远的象征意义,而对其象征意义的分析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影片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派与老虎帕克的第一次相见是在其父亲的动物园中,天性善良的派坚信老虎帕克不会伤害到自己,打算亲自给它喂食吃,却被爸爸阻止,并以“羊入虎口”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派,“你在老虎的眼睛里看到的是自己的倒影”。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原始的猛兽,而猛兽究竟会不会被唤醒,就要看这人的人生经历了。父亲这句话给了观众第一个提示,预示着派和老虎帕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少年派的心里有着猛虎的身影,而少年派其实对于这只猛虎是心存恐惧的,因为他不能把控它。影片的另一细节也印证了两者实质合二为一的关系。李安的电影一贯对细节的铺设比较用心,处处埋设伏笔。影片中少年派跟哥哥打赌去教堂喝水,神父问他:“Youmustbethirsty”,派回答:yes。其实这句问答一语双关,thirsty不仅是口渴的意思,也是老虎的本名。影片介绍老虎是一个叫帕克的人在湖边发现的,当时老虎在喝水,就给取名thirsty,结果送到动物园的时候,工作人员错误地写成他主人的名字——帕克。如果成年派的第二个故事是少年派的真实经历的话,那么显然,在这种巨大的恐惧下,派心中的老虎被激发了。“Imustsayawordaboutfear.Itislifesonlytrueopponent.Onlyfearcandefeatlife.”片中派也如此解释,恐惧是人的生活中惟一真正的对手,只有恐惧才能打败生活。当他遭遇船上的人性屠戮之后,他心中的老虎帮助他存活下来,战胜恐惧,更多的是展现了他内心深处求生的欲望。

从老虎的名字我们再一次感受到象征手法的强大。老虎的名字帕克与一个震惊世界的海难食人案中被食者的名字一致。在这个案件中,“木犀草号(theyachtMignonette)”在距离好望角1300英里处沉没。全体船员四人一起逃上救生艇,船长、大副和水手为了生存,一起杀死并吃了船上的侍者,17岁的理查德帕克,因此生还。少年派所遭遇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海上,与这一案件惊人相似,派跟两个日本人叙述的绝境中人吃人的悲惨遭遇,从成年派的故事中,作家推断出来的厨子吃了水手,杀死妈妈,然后派杀死了厨子并吃掉厨子的故事也便是这一案件的经典重现,在这种绝境下,人究竟应该怎么做,道德还有没有任何约束力,这也是本片讨论的一个人性的主题。李安的电影不仅仅是提供给我们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更是通过提供独特的想象空间,发掘人性深处的欲望,探讨人伦,让观众自查。

随着影片的铺垫的结束,真正的故事核心上演,残酷的杀戮中,少年派心中的猛虎被唤醒,如同人的动物本能。以往的少年派心中,动物本能被理性所压抑着,他所接受的教育、浸染的宗教、道德人伦不允许其本能跳出来。这并不意味着本能就是恶的体现。老虎最后杀死了猎狗完全是对生的渴望。而理性也不能完全说就是善的表现。当猎狗肆意攻击毫无反击之力的斑马时,派心中的理性仍然压制着动物本能,心中的猛虎仍然在沉睡或者说冷眼旁观,尽管派大声呼喊不要,但是理性告诉他,如果他去阻止的话,被杀死的可能就是他。理性保护了他,但是理性在这里也并非是善的体现,只是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理性告诉他袖手旁观。而猎狗的攻击对象转而变为猩猩,也就是派的母亲的时候,派的内心发生了变化。最初猩猩占了上风,但是随后猎狗残忍的反扑终于将派内心的本能激发出来,这一刻内心的恐惧和愤怒唤醒了本能,本能战胜理性,即便结果可能是受伤甚至死亡,本能也仍然冲了出来。而后的海上求生,从最初的恐惧猛虎到与之共存,将其驯化最后与之相互依赖,整个的漂流过程就是派的本能与理性之间相互平衡的过程。正如当少年派和帕克奇迹般地漂流到像《阿凡达》中场景一样充满奇幻的“食人岛”上,并在岛上经历了白天的世外桃源与夜晚的死亡之谷的强烈反差时,少年派决定放弃长居此地的打算,并坚信帕克在自己的一个哨声之后便一定会跟随自己再次同行。果不其然,在一段让人紧张的等待之后出现了激动人心的场面——帕克果然从远处欢快地向他奔跑而来。两者之间在特殊的情境下达成了默契与平衡。

但这一短暂的平衡在影片的结尾被打破,当他们最终平安到达生存之岛时,派与帕克的背影同时出现在画面中,骨瘦如柴的帕克径直地走向了森林,稍作停留但却没有回头。这一结尾预示着危险的结束,本能的隐藏,理性的回归。内心被唤醒的猛虎帮助少年派渡过了海上灾难,但是返回到人类世界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的时候,派必须以理性面对成人的世界。老虎离开少年派的时候决绝地没有回头,派伤心欲绝是因为正是这种猛虎的本能让他生存下来,而猛虎的离开意味着派需要独自面对成长中所 必须要经历的一切未知的困难。这种无助从派倒在沙滩上的特写中得以体现。电影中也通过人物的独白点名了这一点:“当你明白了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但你必须相信;即便那些东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须依靠。”至此,派经受了精神的洗礼,内心的信念得到了升华。实质上,本片也拓展升华了这个故事,它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只猛虎,它散发着原始的野性,只不过它一出生是不受约束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身处人类文明的条条框框中,我们内心的猛虎逐渐被社会秩序所驯服,由此我们才变得更加理性。理性并不代表美好,猛虎也不一定就是恶魔。少年派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想象空间,一种发现最初的自我的方式,尽管这最初的自我并不一定会在我们身上爆发或者显现,它确实现实存在的,或多或少地压抑在我们内心深处。这也是本部电影最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从老虎的象征意义角度来看,少年派与猛虎的奇幻漂流之旅实质就是讲述了一个人如何与自己相处的隐喻故事。每个人的一生都或多或少会遭遇各种各样的考验和诱惑,因此我们的内心也可能由此而分裂为阴暗与光明、争斗与平和的两面。每一个诱惑和考验就像一个森林的入口,到底选择不回头地走进去还是在瘫软在沙滩上的时候便被人救走?李安在电影中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寻求答案。在他的电影中,主人公经常是一群不合时宜的人,与社会格格不入,同时又被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秩序或者利益所禁锢,但与此同时又极其地渴望自由,因此在不断地挣扎着。李安影片最擅长处理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情感张力。而《少年派》尽管有着奇幻冒险华丽包装,又有灾难复仇主题的商业外衣,其实质却是包裹了宗教的力量,尽量把人物的关系缩小到一个人的本能和理性两个方面。因此,这个影片的所有人际关系都可归结为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一个人如何经受挣扎、矛盾,与自己平和相处,然后说服自己如何与他人乃至世界相处。而这个故事中究竟是一人一虎还是有人无虎,已经不重要了,就像片中主人公派说的那样,关键在于你愿意选择相信哪个版本。

[参考文献]

[1]刘小兰.象征主义在《可爱的骨头》中的运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2]蒲度戎.叶芝的象征主义与文学传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