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蛋白尿

蛋白尿

蛋白尿

蛋白尿范文第1篇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而蛋白尿的反复或持久存在,不仅对肾组织有破坏作用,而且对整个机体都有不良的影响。过多的尿蛋白漏出,加重肾小管缺血、缺氧和肾小球硬化,最终导致肾小管、肾小球萎缩,肾功能衰竭。因而阻断和控制尿蛋白漏出是保护肾功能的重要途径。蛋白尿是一种经检验所获取的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呈隐蔽性,一般以泡沫尿为首发表现,在较大量蛋白尿时可伴随出现浮肿、乏力,甚至于尿少、气急等临床症状。由于引起蛋白尿的疾病是多种性的,而临床表现又是多样性的、虚实兼夹的,因而治疗也是比较棘手的。运用西医药如激素等药物治疗,虽然有一时之效,但是除有副作用外,停药后也极易反复。如何从病因病原去解决根本问题,中医药的辨证论治有一定优势。兹不揣浅陋,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从中医药角度,对蛋白尿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作一探析,以求正于同道。

1 对蛋白尿病因病机的认识

蛋白尿是现代医学的名称,中医无蛋白尿之谓,但是根据其临床表现,应该属于“尿浊”、“精气下泄”和“虚劳”等范畴。中医学认为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尿的发生是因脏腑功能异常,精微物质丢失所致。《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肾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论述了水液精微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涉及到肺脾肾膀胱等脏腑。水液精微在体内的代谢,肺之通调水道、脾之转输、肾之封藏和膀胱之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影响了上述脏器的的功能,就会出现蛋白尿。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劳伤过度,致肾失封藏之职,所谓开合失司,则精微外泄而成蛋白尿,此所谓《诸病源候论》所云:“劳伤肾虚不能藏精,故小便出也。”若素体脾运不健,抑或药食所伤,致脾虚失于运化,脾气上输之精微不能归于肺而敷布周身,徒走膀胱,或脾气虚弱统摄无权,精微外泄,而出现蛋白尿;肺为水之上源,外合皮毛,因而外邪入侵,首先犯肺,肺失宣散,精微不布,及气化失司,封藏失职,水谷精微失于固藏而下流,遂成蛋白尿。可见蛋白尿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与此同时,风(寒)、湿(浊)、瘀往往是蛋白尿的发生和加重的诱发因素。太阳主表,内合膀胱,与肾相表里。风邪袭表,太阳气化不利,影响于肾;或风邪循经入里,直接伤肾,肾脏气化失司,水湿泛溢,外发浮肿,内则精微不能固藏,以致产生蛋白尿,《伤寒杂病论》所谓“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是也。如前所述,人体内水液的运行,依靠肺、脾、肾三脏功能,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引起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职,则体内水液运行发生障碍,水湿内停,阻塞气机,阳气不宣,久之则阳虚寒盛,寒湿凝滞,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导致气血瘀滞。湿瘀互为因果,终致湿瘀互结,壅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清气不升,精微下泄而为蛋白尿。

湿浊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的某一脏腑组织,引发多种病症,因此它又是致病因素之一

[1]。在蛋白尿的病程中,往往会因病程缠绵,病情反复,脾肾之气愈虚,“久病必虚”、“久病必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蛋白尿反复不已,其中瘀血贯穿始终。此符合现代医学的病理研究,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动脉壁上的沉积是肾脏病的基本病理之一,也是导致某些顽固性蛋白尿的原因和肾脏疾病存在高凝状态。

2 对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的认识

综上所述,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其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而风(寒)、湿(浊)、瘀往往是蛋白尿的发生和加重的诱发因素,因而阻断和控制尿蛋白漏出是保护肾功能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调理肺脾肾功能,使肺之升降有序、脾之健运有常、肾之开合有司,这三者是治疗蛋白尿的基础,所谓扶正是也。同时,避风(寒)祛湿(浊)行瘀也不可忽视,所谓祛邪是也。鉴于以上认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自拟固精化浊汤为基础方,结合辨证论治,疗效理想。

自拟固精化浊汤方由黄芪、炒白术、茯苓、薏苡仁、芡实、山药、菟丝子、川芎、丹参、鹿衔草等组成。方中黄芪、白术、山药、芡实健脾益气固本,具有扶助正气、固扶本元作用。而黄芪、白术合用具有补益肺脾之气,脾气健运,清阳得升,肺气充足,精微得布。现代研究认为黄芪有扩张血管,降压利尿作用,能降低蛋白尿和减轻脂肪组织过氧化对肾脏的损害

[2];白术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凝作用,并有提高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山药健脾益气,助黄芪鼓舞正气;芡实益肾固精,与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相伍,使肾气开合有度,分消清浊,以达到固本祛邪的目的;菟丝子入肾脾经,补肾益精,鹿衔草甘温入肾、益肾补虚,尚具活血化瘀作用;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既能活血,又能养血,与川芎配合,加强活血祛瘀作用,也符合蛋白尿、慢性肾炎患者有高凝状态的特点。现代药理研究丹参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抗凝血,并有改善肾功能,保护缺血性肾损害的作用

[3],且能阻止肾功能恶化。综观全方,具有益气固本、健脾补肾、行瘀化浊之功。如伴见水肿明显者加车前草、马鞭草以利水消肿;伴咽喉肿痛或扁桃体肿大者可加贯众、蝉蜕以清热解毒、祛风利咽;伴血尿者加仙鹤草、小青草益气凉血;若舌有瘀斑、脉涩者,加地龙、生水蛭等以通络行瘀。其中地龙配合益气药物更适用于气虚血瘀之证,水蛭有破血、逐瘀及利水之功。《本经》称其“主逐恶血、瘀血……利水道。”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种抗凝血物质――水蛭素,其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因为水蛭素存在于水蛭的唾液中,因而临床用生水蛭为宜。

3 病案举例

钱某,女,25岁。2003年3月就诊,反复泡沫尿伴双下肢浮肿1年余而来院就诊。患者1年前因泡沫尿伴双下肢浮肿去本市某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尿蛋白,拟诊为肾炎,经治乏效,后又去嘉兴、上海等地就诊。病情反复,尿蛋白始终未能消除,从而来本院诊疗。刻诊:腰酸肢楚、疲惫乏力,泡沫尿反复,无口腔溃疡,无关节肌肉疼痛,无脱发。查体:一般尚可,测血压15095mmHg,双眼睑不肿,甲状腺无肿大,心肺无异常,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血常规:血白细胞(WBC)4.5×10

9/L,血红蛋白(HGB)120g/L,血小板(PLT)162×10

9/L;血沉(Esr)12mm/h;尿常规:蛋白,24h尿蛋白定量1600mg;肝功能:谷丙转氨酶(GPT)45U/L,总蛋白(TP)62g/L,白蛋白(ALB)36g/L,球蛋白(GLB)26g/L;肾功能:血肌酐(sCr)91μmol/L,尿素氮(BUN)7.1mmol/L;血脂分析:胆固醇(CH)5.2mmol/L,甘油三酯(TG)1.5mmol/L;血纤维蛋白原(Fbg)4.5g/L;自身免疫抗体-。舌淡、苔薄根腻,脉沉细。西医诊断:慢性肾炎;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湿浊内阻,属尿浊证;拟益脾肾、固本元,化浊和络,以固精化浊汤加减:黄芪、薏苡仁、鹿衔草、车前草各30g,茯苓皮、菟丝子各15g,炒白术、芡实、山药、川芎各10g,丹参20g。服药1个月后,自觉症状减轻,下肢浮肿消退,舌苔根腻已化。药既获效,毋须重更,以上方加减,服药半年,复查血浆白蛋白39g/L,24h尿蛋白定量310mg。仍以固精化浊汤出入,至服药1年时复查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及其他相关理化检测均正常范围,自觉无明显症状。续以固精化浊汤方去鹿衔草,加制首乌、枸杞子等固本培元之品,嘱间日1剂,以善其后。半年后,一切正常,始停止服药。随访3年无复发。

4 小结

蛋白尿属于中医尿浊、水肿、虚劳等范畴。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肺失宣散,水液不化;脾失统摄,精微下流;肾失封藏,精质外漏即为蛋白尿。且以泡沫尿、水肿及腰酸肢楚、疲惫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部位主要在肾,涉及肺、脾二脏。由于本病病程冗长,迁延日久,“久病无不入络成瘀”,因而常常会出现本元亏虚,湿浊内阻,兼夹瘀象。所以在治疗时,要抓住引起疾病的根本,重视引起疾病的诱因,兼顾久病过程中出现的瘀证,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扶正即固本培元,祛邪则化浊(祛风)行瘀。在临床诊治中,笔者按上述思路,而采用自拟固精化浊汤治疗蛋白尿一症,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5 参考文献

[1]周富明.肾性贫血证治初探[M].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2002,3(3):187.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36-2040,670,673.

蛋白尿范文第2篇

摘 要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8例糖尿病患者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尿白蛋白测定,并以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尿白蛋白检测有助于了解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损伤情况。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尿蛋白 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6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糖尿病的逐年增加,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

收治糖尿病患者218例,男112例,女106例,平均51.7±12.3岁,糖尿病病程为2~25年,按尿蛋白定性结果分为阴性、(+~++)、(+++~++++)三组。按病程将患者分为<5年、5~10年、>10年三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6.11mmol/L),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42.2±10.3岁。

仪器: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迪瑞N-600尿分析仪AVE763,迪瑞尿液分析试纸条。

方法:各组病例均留取晨尿离心后取上清,尿蛋白定性测定用迪瑞尿N-600分析仪,试纸带法测试,尿白蛋白定量用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测定,方法为免疫透射比浊法。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t检验。

结 果

结果,见表1、2。

讨 论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尿蛋白含量随着蛋白定性及病程年限的增高程度正相关。其中,尿蛋白定性阴性组,有相当病例出现尿定量异常。

有糖尿病病史,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肾小球硬化的程度呈正相关 出现微量蛋白尿时,糖尿病病史多已达5~6年,临床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任何临床表现;约80%的患者在10年内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即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小时。通常无明显血尿,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伴有食欲减退 恶心和呕吐 贫血,提示已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μg/分,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当UAE持续大于200μg/分或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小时),即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尿沉渣一般改变不明显,较多白细胞时提示尿路感染;有大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尿。糖尿病肾病晚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增高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GRE)增加和B超测量肾体积增大,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在尿毒症时GFR明显下降,但肾脏体积往往无明显缩小 眼底检查,必要时作荧光眼底造影,可见微动脉瘤等糖尿病眼底病变。

糖尿病肾病早期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及体症,首先出现的是尿白蛋白的升高,随后为肌酐、尿素氮出现异常。常规检验如肾功、尿常规难以发现早期肾损伤。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存在可逆性,如能尽早干预治疗,肾脏极有可能恢复,正是此种可逆性,尿白蛋白定量检测作为灵敏的指标极为重要,尤其是在尿蛋白定性为阴性时,定量更为必要。

标本留取方式从患者角度考虑,随机尿最具便利性、依从性,建议留取晨尿,以降低检验变异。如遇肉眼观察有沉淀物,应离心去除。

尿液分析仪试纸带法白蛋白定性分析灵敏度一般为70~100mg/L,当尿液当中的白蛋白含量<70mg/L时,定性结果为阴性。免疫透射比浊法灵敏度高,是微量白蛋白定量的适宜方法。而尿中白蛋白处于30~300mg/L范围内,正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点。

表1 不同观察组与对照组尿白蛋白测定结果(X±s)

表2 不同观察组与对照组尿白蛋白测定结果(X±s)

北京明年3月推行医师多点执业

本刊讯(通讯员 陆珊张正尤)今后,北京市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经注册后,可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2~3家医疗机构依法开展诊疗活动。这是12月13日,北京市卫生局召开的北京市卫生系统医师多点执业启动工作会议上传出的消息。

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我国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目前,医师只能在1家医疗机构进行注册执业。此次会议印发了《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介绍了相关内容,北京市将于2011年3月1日起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办法》实施后,根据规定,拟在医疗机构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符合条件的医师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通过注册后可以在北京市内2至3家医疗机构依法开展诊疗活动。

蛋白尿范文第3篇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γ-痕迹蛋白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2-1810-02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中重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肾功能损害,治疗效果和预后极差[1]。所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显得很重要。过去实验室以血尿素、肌酐做肾功能诊断指标,但这些指标对肾脏早期肾损害诊断不敏感。血清γ-痕迹蛋白浓度是由肾小球滤过率决定的,只要肾功能有轻微损伤时,血中浓度升高,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敏感指标,现将血清γ-痕迹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DN早期发现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病例为2003~2007年间本院糖尿病住院病人共85例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22例和糖尿病肾功能受损组63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提出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6~68岁,平均40岁。正常对照组42例,为健康体检人群,经体检体重、血压、血糖都正常者,无心肺、肝脏、器质性病变,男26例,女16例,年龄22~63 岁,平均38岁。

1.2 收集随意中段尿5 ml,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1小时内检测。血标本为早晨空腹取静脉血3 ml,2小时内分离血清,待检。

1.2.1 血清γ-痕迹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均采用美国德灵公司生产BNP特种蛋白分析仪、试剂、质控品、标准品,均购自德灵公司。

1.2.2 血清γ-痕迹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采用散射比浊法,严格按仪器要求进行,血清γ-痕迹蛋白参考范围为0.4~0.96 mg/L、即大于0.96 mg/L为阳性。尿微量白蛋白参考范围为:0~30 mg/L,大于30 mg/L为阳性。各组检测结果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检测结果:见表1。

2.2 糖尿病组血清γ-痕迹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见表2。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

3 讨论

Cystatin 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这一蛋白质大家族的成员之一,也称γ-痕迹蛋白,或称胱抑素c或post-γ-球蛋白,所有有核细胞都能稳定产生[2]。γ-痕迹蛋白存在于所有体液中,脑脊液中含量最高,尿中含量最低,γ-痕迹蛋白几乎完全被肾小球滤过,然后被肾小管重吸收,紧接着被降解。因此γ-痕迹蛋白浓度由肾小球滤过率决定的,γ-痕迹蛋白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一个非常好的标志物[3]。肾脏是清除循环中γ-痕迹蛋白的唯一器官,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血清γ-痕迹蛋白水平随之上升,γ-痕迹蛋白浓度不受炎症反应、恶性肿瘤、肌肉、性别和血清浓度的影响,而且不受年龄变化影响。只要肾小球功能有微小损伤,就会引起γ-痕迹蛋白浓度在血清中显著增高,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它是反映肾脏早期损伤最灵敏的指标。从表1可以看出,单纯糖尿病无肾损害组γ-痕迹蛋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糖尿病引起肾损害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区扩张,肾小球滤过率发生改变,γ-痕迹蛋白浓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可以说明在肾功能受损时具有重要意义。

尿微量白蛋白分子量77 kd,分子半径4.0 nm,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的静电同性排斥作用,使尿微量白蛋白绝大部分不能通过滤过膜[4]。单纯糖尿病时,肾小球滤过屏障未出现明显变化,尿微量白蛋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糖尿病引起肾损害时,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滤过膜上负电荷减少,静电排斥力下降,会引起蛋白尿,本文中尿微量白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揭示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判断糖尿病患者有无早期肾损害有重要意义。

在85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γ-痕迹蛋白的阳性率为41%,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率为52%,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2%。说明了血清γ-痕迹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测定,可以提高检测的阳性率,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曾娇娥.血清γ-痕迹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J].华中医学杂志,2006,30(3):259.

[2] Finney H,Newman DJ,Gruber w,et al.lnitial evaluation of eystain C measurement by partice - enchaneed imnunonephlometry on the BehringNephelometer systems(BNA,BN2)[J].Clin Chem,1997,43(6 pt 1):1016.

[3] 谢 媛.血清CysC与尿微量白蛋白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世界感染杂志,1999,22(1):30.

蛋白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肾病;检测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247-01

糖尿病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肾脏微血管病变等,该种病症主要以肾小管和肾小球功能以及结构改变作为主要特征。因为糖尿病代谢功能异常导致患者的肾小球出现硬化、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标准值,该种病症被称之为糖尿病肾病,也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后有着较大的影响。

尿微量白蛋白作为糖尿病肾功能损伤患者早期诊断的较为重要指标,能够从根本上判断患者的肾功能实际损伤程度,糖化血红蛋白主要是对患者过去的6到8周之内的血糖总水平进行监测,也是临床诊断过程中,对糖尿病患者治疗预后以及病情进行评定的主要指标之一。[1]本文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从根本上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的关系,从而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价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人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控制空腹在12h以上,抽取2mL静脉血,融入EDTA药剂,并在抗凝食管中进行充分混匀之后,对其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3ml不抗凝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并检测血清肌酐。[2]留3ml患者尿液,并加入样本稀释液,在离心管中进行充分混匀之后,对其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

1.3、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X2检验对各组间的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使用方差分析各组间的计量资料。当P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呈现增高趋势。实验组患者中值组、高值组以及低值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测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将会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糖尿病肾病影响最为显著,这也是临床医学中诱发早期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根据研究表明,患者U―mAlb水平含量是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损害以及损伤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与其预后有着直接的关系。尿微量蛋白检测糖尿病患者肾病最可靠、最敏感的诊断指标。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检出对糖尿病肾病引发的肾小球损伤有着较为重要的诊断作用。尿微量白蛋白作为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受损的一个主要表征,尿微量白蛋白是由于起始原因不同而引起的肾脏固有细胞出现损伤,从而让肾脏所固有的细胞实际结构出现变化,整个功能也随着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并在患者的尿液中加以体现。

糖化血红蛋白作为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部的血红蛋白和血糖实现结合的实际产物,具有不可逆反应,并与人体内部的血糖浓度呈现出正比关系,一般会对患者最近8到12周的实际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反映。目前临床医学中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患者血糖是否达标的一个“金标准”,人体内部的糖化血红蛋白实际比例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血糖浓度、血红蛋白与血糖接触时间以及患者体内红细胞实际存活时间。[4]患者体内血糖浓度、接触时间数值越大,则表示其比例越高。根据一般情况来分析,人体内部的出现“糖化”的血红蛋白占蛋白总数量的4%到6%。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明显时,比例将会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不仅能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衡量,糖化血红蛋白的明显增高可能会让患者的糖尿病慢性肾功能损伤并发症不断增高。高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患者的肾脏造成影响。首先,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会让患者的血红细胞实际变形能力不断价低,从而导致其肾脏出现缺氧、缺血,让其血管通透性不断增加,从而减少附近埋管系统的实际血流,让肾小球的滤过压不断增加,这种高滤过、高粘、高通透状态可能对让其受到损害。血糖浓度的不断升高,超过葡萄糖氧化分解以及糖原合成的能力时,患者体内的多元醇旁路会出现激活,从而对其肾脏造成损伤。[5]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增高与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功能损伤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系,早期可能出现增高发展趋势。通过联合检测能过从根本上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检测阳性率,对于其诊断以及治疗活动有着更加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瑾,张媛,易婷曲. 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J]. 新疆医学,2013,05:15-17.

[2] 吴中东. 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06:595-597.

[3] 徐红珍,王露,马正坤. 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 当代医学,2012,26:7-8.

蛋白尿范文第5篇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查应根据病情来说,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可每日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尽快明确诊断,治疗过程中,可每周进行检测,观察治疗效果。

2、由于尿蛋白试验只是测定一次尿的结果,易受尿液浓缩及稀释程度的影响,常常不能准确反映蛋白尿的程度。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

3、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常见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建议可以一周后再次复查尿常规。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