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马的作文

描写马的作文

描写马的作文

描写马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 古代 文学 发展

一、文学作品当中细节描写的价值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节描写,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文学作品当中的细节描写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

在文学作品当中,大概的故事框架很容易构建,但是对于细节方面的描写却很难,细节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好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细节描写。如果一个作品对细节方面进行很好的处理,就会使这个作品显得更为生动并充满活力,在文学作品当中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就会更加的饱满,该作品就更能够突出文章想要反应的主题。如果对细节描写不到位,就容易使文章脱离中心思想,整个文章会显得索然无味,不能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节描写对整个文章的重要作用。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对文章的细节描写这样评价道:“无论一个细节――场景、性格、情节多么奥妙美丽,假如它不是为了最完善的表现作品的主题,它对作品的艺术性就是有害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细节描写可以突出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灵魂。

(二)文学作品当中的细节描写可以凸显出作品当中的人物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很好地凸显出作品当中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所想要表达的思想。例如在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当中就有这样的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在这段语句描述当中,作者用了多个字来描写动作的细节。通过这些形象的词汇,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细致、热心的鲁迅先生的形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得文章中人物的形象变得生动丰满。所以,文学作品当中的细节描写可以很好地凸显出作品当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文学作品当中的细节描写可以凸显出作品的时代背景

在文学作品当中对细节的描写能够看到当时的一个时代背景,从中我们能够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风貌。例如在鲁迅的小说《祝福》当中,对祥林嫂就有这样的描写:“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者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对祥林嫂与之前的变化以及现在的外貌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同时也可以看到封建礼教对人的一种摧残。

(四)文学作品当中的细节描写可以更深刻的揭露人物内在的本质

文学作品当中的细节描写,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出人物内在的本质,例如在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一书当中,对严监生临死之前有着这样的描写:“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在这里通过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吝啬刻画到了极致,从而深刻地揭露出了人物的本质。

二、我国古代体育文学作品当中的细节描写

在我国古代的体育文学作品当中,有很多关于细节方面的描写,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主要集中在体育活动之上,我国古代体育文学作品当中的体育活动主要包括足球、马球、射箭、拔河、摔跤、击壤、围棋等等,下面我们就对我国古代体育文学作品当中关于体育活动的细节描写进行举例分析。

(一)文学作品中对足球运动的细节描写

足球运动是先进世界中最为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很早以前在我国的文学作品当中就有关于足球的记载。在我国古代,足球运动被称为蹴鞠,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关于蹴鞠运动的描写非常的精彩。在汉代刘向所著的《别录》当中就对足球运动有着这样的描写:“蹴鞠,促六反。蹴尤蹋也”,在我国的体育文学作品当中,关于蹴鞠的细节描写有很多,这些文学作品的体裁也是多种多样,包括诗歌、辞赋、小说、散文、戏曲等等。在我国古代文学当中,对蹴鞠运动记录最具有代表性的就要数《鞠城铭》一书了,在书中对于蹴鞠运动有着这样的描写:“圆鞠方墙,仿像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是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在这里对蹴鞠运动进行了详细而又全面的记录,对当时蹴鞠时的场地、规则与裁判制度都给予了详细的描述。《鞠城铭》中对蹴鞠运动的描述,对于我们研究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文学作品中对击壤运动的细节描写

在我国东汉时期王充所著的《论衡艺增》当中就对击壤运动进行了描写,在文中这样写道:“尧时一老农击壤于路。”这里所说的击壤运动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保龄球运动。在三国时期魏国的邯郸淳在其所著的《艺经》当中,对击壤运动也有这样的记载,古代的农民在劳动结束之后,把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侧立在地面之上,自己站在三四十米之外,用另一块木板对这块木板进行投掷,如果投掷中者就视为获胜。在我国魏晋时期,击壤运动非常风行,在当时的很多诗歌当中,对击壤运动也有描述。在谢灵运所著的《初去郡》中对击壤运动这样写道“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声”。在张协所著的《七命》当中,描写击壤运动是“玄龆巷歌,黄发击壤”。在明代作家刘侗所著的《帝京景物略》当中,也记录了小孩子击壤时的场景,文中是这样描述的:“二月二龙抬头……小儿以木二寸,制如刺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古称击壤者耶!”从文中的句子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古代,击壤运动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三)文学作品中对马球运动的细节描写

我国的马球运动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汉代时期。在曹植所著的《名都赋》当中就写道“连骑击鞠壤,巧捷为万端”。在这首赋当中所提到的击鞠说的就是马球运动。马球运动在我国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时期,在唐代时逐渐发展完善,在各个阶层普及开来。在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唐太宗在看过西域人打马球之后认为此项运动非常的有趣,所以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马球运动,所以在唐代时期有专业的马球比赛,并且有职业的马球选手。当时喜爱马球运动的人员也有很多,每当有马球比赛的时候,观看比赛的人也是摩肩擦踵、盛况空前的。

(四)文学作品中对拔河运动的细节描写

我国的拔河运动在唐代时期非常的盛行,在唐朝时期薛胜专门为拔河运动写了《拔河赋》,在《拔河赋》当中对拔河运动有这样的描写:“然后一鼓作气,再鼓作力,三鼓兮其绳则直。小不东兮大不东,允执厥中……身挺拔而不动,衣帘袒以从风……可以挥落日而横天阙,触不周而地动……左兮莫往,右兮莫来。秦皇鞭十而东向,屹不可推;巨灵塌山而西峙,嶷乎难摧……超拔山兮力不竭,信大国之壮观哉。”从这首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拔河比赛的激烈程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参与拔河运动的运动员们那种不肯服输的顽强的精神状态。

(五)文学作品中对围棋运动的细节描写

围棋产生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时间不断发展与完善,在唐朝时期围棋盛行,直至今日围棋对我国文化都有很深的影响。在我国的文学作品当中也有很多关于围棋运动的描写。例如在《云仙杂记》中就有这样的描述:“王积薪每出游,必携围棋短具,画纸为局,与棋子并盛竹筒中,系于车辕马鬃间。道上虽遇匹夫,亦与对手。胜则征饼饵牛酒,取饱而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围棋在唐代时期已经非常流行,已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的一个主要的项目。随着围棋的不断普及,很多下层社会中的人也开始接触到了围棋运动。在张籍所著的《美人宫棋》当中就有这样的记录:“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这首诗很好地反映了唐代时期妇女对于围棋运动的热爱之情。在宋代,很多的文人都把下围棋作为自己必备的一项技能,在《寄蕲簟与蒲传正》一诗当中就有“雾帐银床初破睡,牙签玉局坐弹棋。”的描写。在《次韵钱穆父会饮》对围棋也有“君谈似落屑,我饮如弈棋”的描述。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当中有很多关于体育运动的细节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文学作品中对体育运动的细节描写,可以充分地展现人们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的生活态度,以及开阔、愉悦的内心情感。体育文学作品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体育文学作品细节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推进我国文学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活动的开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覃勇.古代体育文学中的细节描写管窥[J].芒种,2012(10).

[2]魏有为,张瑞江.从宋诗词描写中看宋代体育文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3]胡家浩,崔广莹.改革开放30年体育文学的流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5).

[4]蔡治淮.体苑撷英――古代民俗节令体育及其他[J].紫禁城,2008(06).

描写马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卢卡奇;叙述与描写;自然主义;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I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5-0084-04

1933年3月,流亡中的卢卡奇从柏林来到莫斯科,一直到1944年12月才返回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在此期间,卢卡奇发表了许多文学理论著作,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对现实主义理论的阐释。但是人们在研究卢卡奇的现实主义理论时总是习惯从1937到1938年间的“表现主义论争”谈起,因此卢卡奇与布莱希特现实主义观念的差异、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差异就成为人们阐释卢卡奇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切入点。而卢卡奇写于1936年的长篇论文《叙述与描写――为讨论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而作》在这一研究领域则很少被关注。这篇论文的译文收录在1980年出版的《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一卷里,主要是批判自然主义,同时也在标榜其现实主义理论。

这篇论文在文论史上的意义也比较重要。有学者指出,虽然恩格斯、普列汉诺夫、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等人也曾经批评过自然主义,“但最早系统地批判、否定自然主义文学的是卢卡奇”。而且中国大陆学术界对自然主义的批判“基本是卢卡奇的思路和模式”。因此,细读这篇论文并对卢卡奇的思路和观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卢卡奇的这篇论文主要讨论了描写与叙述两种叙事方式。他认为,描写是事件的旁观者,像观察图画一样观察事件;叙述则是在参与事件、体验事件。作为一种现作手法,现实主义作家对描法的运用在艺术上是成功的,而自然主义则是失败的。原因在于,现实主义作家在运用描法时,有一种整体意识,而自然主义作家则缺乏这种意识。

一、从属性的描写与自主性的描写

卢卡奇认为,如何运用描写的写作手法以及如何处理叙述与描写的关系是现实主义文学与自然主义文学的重要分界线。他清醒地认识到,叙述并不专属于现实主义文学,而描写也并不专属于自然主义文学。“没有一个作家,根本没有运用过描写方法。同样,也不能说一八四八年以后的写实主义的伟大代表们,像福楼拜和左拉,根本没有运用过叙述的方法。”问题在于,在作品当中如何处理叙述与描写的关系。卢卡奇认为,对现实主义文学而言,描写只是许多叙事性的写作方法之一,而且只是一种次要的方法;而对自然主义文学而言,描写的性质和任务从根本上改变了,它从一种附属性的写作方法一跃成为“主要的创作原则”。为了更有力地说明这一观点,卢卡奇比较了《安娜・卡列尼娜》和《娜娜》两部小说中对赛马场景的描写方式。

在《娜娜》这部作品中,左拉非常详尽地描写了赛马的过程与场面,那匹被旺德夫尔取名叫“娜娜”的小母马最终获胜,但由于拉博德特的错误操作,旺德夫尔实际还是赔了4万法郎。通过他人的转述我们得知,这个玩世不恭的人最终把自己对娜娜的谑谈变为现实――放火烧死了自己。在此之前,娜娜与旺德夫尔的关系并不构成小说的中心问题,在此之后,旺德夫尔就在小说中彻底消失了。卢卡奇认为,尽管左拉把赛马的场面描写得非常精细,但是“这种精妙的描写在小说本身中只是一种‘穿插’。赛马这件事同这个情节只有很松懈的联系,而且很容易从中抽出来”。也就是说,《娜娜》中赛马的场面没有“有机”地融入整个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是一个独立性较强的场面描写。

《安娜・卡列尼娜》对渥伦斯基赛马场面的描写非常简单,而其中对安娜表情的描写在其中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安娜的表情激化了她与卡列宁之间的矛盾,在争吵中安娜彻底地挑明了她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使得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彻底地明朗化:“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全部关系通过这场比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场赛马因此决不是什么‘譬喻’,而是一系列真正戏剧性的场面,是整个情节的关键。”显然,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对赛马场面的描写完全服从于整个故事情节的叙述,是小说整体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它几乎总是转化为行动(试想一下,老葛朗台是怎样亲自修理朽坏的楼梯的)”,从来都不是孤立、突兀的。

卢卡奇认为,描写在叙事文学作品中占据支配地位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首先,这样的文学作品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他认为,客观现实的真实性在文学中主要表现为“个人命运的真实”,“这种生活真实只有在人的实践中,在他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只有人的行动才能具体地表明人的本质”。因此只有表现人与事件、自然、社会之间丰富复杂的关系才是叙事文学作品的正途。善于表现过程与行动的连续性、复杂性的应该是叙述而不是描写,自然主义的描写最擅长的是如实描绘现实生活,而不会有意去发掘、表现事件之间的联系。因此,卢卡奇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主义文学无法把握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其次,描写式的作品无法像叙述式的作品一样设置悬念、保持悬念、解决悬念,因为悬念的设置需要作家对生活进行有效的选择,对小说的结构有一个通盘的考虑。

在卢卡奇看来,现实主义小说与自然主义小说之间的这种差异归根到底还是作家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不同所造成的。现实主义作家“所写的是在严重危机中最后形成的资产阶级社会”,他们都亲历了旧社会的衰落和新社会的兴起,并积极参与其中:“歌德、司汤达、托尔斯泰都参加了可以称之为革命的产婆的战争;巴尔扎克则是新生的法国资本主义的狂热投机事业的参加者和牺牲品;歌德和司汤达还参加过行政管理;托尔斯泰作为大地主,作为社会机关(户口调查局、赈灾委员会)的活跃分子,经历了最重要的变革事件。”而自然主义作家则不然,他们是“在业已组织就绪的资产阶级社会中开始创作的。他们并没有积极参与这个社会的生活;他们也不想参与”。他们以一种拒绝的态度表现对“当时的政治、社会制度的憎恨、厌恶和轻蔑”。但是尽管卢卡奇充分理解自然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也承认自然主义作家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但他并不肯定自然主义文学的艺术风格:“承认这种必然性、艺术风格得以产生的必然性,并不使得这些风格在艺术上具有同等价值或同等品级。必然性也可能是在艺术上虚伪、歪曲和低劣的必然性。”

当然,卢卡奇也承认自然主义文学中的描写有特别令人称道的例子,比如《包法利夫人》中“关于农产品展览和给农民授奖的描写,乃是近实主义描法的众誉的顶峰”。但是卢卡奇认为,这种描写的意义主要是靠技巧和形式制造出来的,而不

是源于内容:“这种意义并非来自所叙述的事件之内在的人的重要性,它同这种重要性几乎毫无关系,而是借助于讲求形式上的因袭,人工地制造出来的。”

至此,卢卡奇已经比较清晰地表达了他关于现实主义文学与自然主义文学差异的第一个看法:现实主义文学中的描写服务于小说中的整体叙述结构;而自然主义文学中的描写则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便这种描写达到了比较成功的境界,在他看来那也是一种与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的、纯粹形式方面的有意追求所致,还是有缺陷的。支撑卢卡奇这一观点的深层美学理念是西方美学史中源远流长的“有机整体”观。它要求文学作品中的每一个部分前后紧密相连,不能随意挪动。卢卡奇显然继承了这种美学观念。

二、“非人性”的描写与“诗意性”的描写

据说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进行创作时,特别强调去发现一个事物与另外一个相近事物的细节差异,认为能够描写出一个对象与众不同的特征才算是成功的描写。然而卢卡奇却并不这么看,他觉得“诗意性”才能真正显现出细节描写的艺术水准。

所谓“诗意性”其实就是说对事物的描写要与人物的命运结合起来。卢卡奇认为,“熟练而精确地描写一个现象的细节,例如剧院、货摊、交易所等等的细节”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剧院或者交易所的诗意”,“只有当剧院或交易所涉及人的命运时,当它们对于具体的人的命运表现为不可缺少的具体的媒介时”,它们才可能变得富有诗意。“脱离人、脱离人的命运而独立的‘事物的诗意’,在文学中是没有的。……每件事物,如果它在一个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人物的重要情节里起着一种实际作用,那么当这种情节被正确叙述出来的时候,它便会变得具有诗的意义。”

在此,卢卡奇再次把批评的矛头对准《娜娜》中一段对后台场景的环境描写:一块幕布正慢慢落下来――这是一幅布景――是埃特纳火山的一个山洞。一些人把桅杆滑槽,另一些人把后台墙上的许多木框架拿过来,用粗绳把木框架绑在桅杆上。舞台后方,为了使灼热的打铁炉发出火光,一个照明工人在那里装了一个灯具撑架,撑架上又点了好多盏罩着红玻璃的灯头。这简直是一片忙乱!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忙乱而已,实际上最细微的动作都是按照一定的规矩安排好的。在这片忙乱当中,惟有那个提台词的人,站得久了,为了使两腿放松一下,在慢慢地踱着方步。

卢卡奇认为,对剧院的内行人而言,这一段描写提供不了什么新的知识。对文艺创作而言,这种静物画式的描写也没多大意思。因为众所周知,表现一个画面根本就不是语言艺术的长项,语言艺术的长项是表现一个过程,启蒙主义时期的莱辛在其《拉奥孔》中对此已有非常成熟的论述。卢卡奇对这种描写的批判言辞之激烈能让人过目不忘:描写“把人降低到死物的水平”,“描写的方法是非人的”。“非人性”的指责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自然主义作品突出人的动物性和生理性的特征,没有形成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性现象的正确批判;自然主义作品中描写的独立性太强,没有与人物的命运有机地联系起来。卢卡奇没有完全否定自然主义文学的社会批判性,但是由于“非人性”的描写仅仅停留在现象的层面上,这种批判不可能深入下去。此外,对人的动物性和生理性的强调,也会导致自然主义文学对现实的批判避重(社会历史批判)就轻(生物学批判)。

卢卡奇认为,与自然主义文学中的描写相反,现实主义文学从不孤立地去描写环境,描写总是与人物命运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比如《战争与和平》中对安德来・保尔康斯基眼中橡树的描写。当安德来怀疑“春天、爱情、幸福”都是“愚蠢的、无意义的欺骗”时,橡树在他眼中“像一个老迈的、粗暴的、傲慢的怪物,站在带笑的桦树之间,伸开着巨大的、丑陋的、不对称的、有瘤的手臂和手指”。而一个半月以后,当他心中的爱情又被唤醒的时候,他眼中的橡树就变成了另外一种状态:“老橡树完全变了样子,撑开了帐篷般的的暗绿的树叶,在夕阳的余辉下轻轻摆动着,昂然地矗立着。既没有生节瘤的手指,也没有瘢痕,又没有老年的不满与苦闷――什么都看不见了。从粗糙的、百年的树皮里,长出了一片片没有枝干的的幼嫩的叶子,使人不能相信这棵老树会长出这样的树叶。”

橡树依然还是那棵橡树,时间也不过相差一个半月,然而主人公眼中的橡树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观。究其原因,不在于时间的改变,也不在于空间的改变,是主人公的心情改变了。中国人写诗的时候讲究“情景交融”,所谓融情入景,才能诗味盎然。在卢卡奇看来,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应做如是追求。

卢卡奇认为,不仅是环境描写,现实主义小说中其他类型的描写,比如对人物的肖像描写,也在努力追求“诗意性”,即把描写与人物的心理、命运结合起来。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当渥伦斯基搅动了安娜那颗压抑已久、渴望躁动的心之后,回到彼得堡的安娜马上就注意到了卡列宁有一副她不喜欢的大得出奇的耳朵。而当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爱情困境发展到顶点的时候,安娜则从渥伦斯基的眼中看出自己的举手投足都已经引起了对方的厌烦。

现实主义文学中描写的诗意性并不仅仅表现在描写与人物命运的结合上,同时也表现在作家对现实生活中的“非人性”现象“感到愤怒”的倾向性上,这种愤怒会渗透在描写之中。让我们想想《高老头》结尾处拉斯蒂涅埋葬高老头之后的那一段环境描写吧:夕阳西下,拉斯蒂涅站在墓地上,一会儿凝视着浮云,一会儿看看华灯初上的巴黎,“掩埋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这是神圣的感情从一颗纯洁的心里释放出来的眼泪”,“咱们来较量较量吧!”我相信,很多读者读到这里的时候一种悲愤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复活》中在谈到聂赫留朵夫的部队生活时有这样一段描写:“他没有什么正经事要做,只须穿上不是他自己而是别人精心缝制、洗刷干净的军服,戴上头盔,拿起别人铸造、擦亮并交到他手里的武器,跨上一匹由别人饲养和训练的骏马,跟着那些同他一样的人去参加练兵或者检阅……”这是一段混合着叙述的描写,作家对俄国社会中剥削现象的批判溢于言表。而自然主义作家在作品中一般是不轻易流露自己的倾向性的,即便是在读者觉得最该愤怒、最该悲悯的时候,作家都能够不动声色。也许我们会坦然接受这种现象,觉得这只是另外一种风格的文学作品。然而,对于关注社会现实的卢卡奇来说,他非常不喜欢这种风格,他认为这是一种缺陷。

三、对另一种版本的“自然主义”的批判

卢卡奇认为,文学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是另一种版本的“自然主义”,因为这样的作品只有一些“客观的”材料,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也存在从表层图解现实生活的问题。于是,对自然主义的批判就顺着这种思路延伸到了对公式化的批判。导致公式化倾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主义“残余”的影响,二是形式主义“残余”的影响。而自然主义与形式主义本来就有着内在的相通性:自然主义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形式主义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在卢卡奇看来,生活

的本质就是人的价值,一旦描写在叙事结构当中占据了支配地位,一旦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变成了抽象的“图解”,文学作品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卢卡奇是一个强调形式同时又反对“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家,形式与“形式主义”在他那里是泾渭分明的。他认为,人的生活、人的价值与艺术作品的结构形式具有“同构”关系,“艺术形式把人提高到人的高度”。一部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观念的真正承担者是作品的结构形式:“每一部文艺作品正是在它的结构的基本原则上,最深刻地为作者的世界观所支配。”卢卡奇认为,世界观就是生活经验、生活感受的提升,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往往源于作家们坦诚、真实的生活感受。按照这种逻辑,卢卡奇对苏联文学界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进行了批判:“大多数作品刚一开始读,就可以了解其中的整个过程:一个工厂潜伏着暗害分子;那里发生了可怕的混乱。最后党小组或者‘格别乌’破获了暗害分子的巢穴,于是生产兴旺起来;或者:由于富农怠工,集体农庄不能工作,接着农庄的工人或者机耕站打破了富农的怠工,于是我们看到集体农庄的飞跃发展。但是卢卡奇并没有从社会体制方面寻找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而是仅限于从艺术形式的角度对其进行批评。他认为,这种平庸的写作方式“把主题同故事情节混为一谈”,“把属于主题的一切事物加以素材上完整无缺的描写”。真正的故事情节应该为塑造一个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服务,主题应该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介自然地呈现出来。如果故事情节直接指向主题,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显得非常单调、乏味。

卢卡奇对苏联文坛状况的这种隔靴搔痒式的批评也可以被读做当时苏联社会政治形势的一个“症候”。面对斯大林主义对苏联文坛的全面把控,卢卡奇作为一个被德国法西斯驱逐出境、来苏联避难的外来流亡知识分子,他又能说什么呢?而且国际形势似乎也不允许他在这个时候公开反对斯大林主义。20世纪50年代,卢卡奇谈起他流亡苏联时期对斯大林主义的态度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今天有人要问我,为什么我没有对此采取公开反对的立场,那么我又会是首先提到肉体上的不可能――我当时是作为政治流亡者生活在苏联――而是首先提到道义上的不可能:苏联当时面临着与法西斯主义的决死战斗。一个忠诚的共产党人由此只能说:‘无论是对还是错,是我的党。’”结果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卢卡奇对苏联文坛上的种种弊端欲言又止。他应该知道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斯大林主义体制,但他又不能挑明这一点,所以他只能说苏联作家在艺术层面上出现了偏差,只描写了现实生活的表象,而不敢说这些作家完全是在意识形态的控制下进行写作的。

尽管卢卡奇后来对斯大林多有批判,但他仍然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危险就是斯大林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成果的修正,一些人错误地把斯大林主义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因此,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回溯到斯大林主义之前的历史语境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以我们今天对自然主义文学的研究状况来看《叙述与描写》,也许我们会觉得卢卡奇的观点过于保守。但是我们不仅需要站在评论者的历史语境中评价一种理论对当下学术研究的价值,也需要尽可能地在卢卡奇的历史语境和理论逻辑中还原其理论观点的本来面目。而且卢卡奇在这篇论文中表述的观点虽然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显得有些保守,但是它还是能够回应我们当下的文学状况,对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我们说文学是人学,人文精神是文学的灵魂支柱,文学需要关怀现实。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自然主义文学是革新传统文学样式的一种尝试,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鲜的空气,给现实主义文学补充了一些新的能量,但它的创作原则未能沉淀为普通大众的一种自觉的审美意识。唯有现实主义文学,虽然一再面临被“超越”、批判的危险,然而它却是一条汩汩而流的泉水,从未间断,至今“重返现实主义”的呼声仍然时时响起。这说明,现实主义文学确如卢卡奇所言,具有它的伟大性。卢卡奇坚持把文学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性与引导性统一起来,他认为文学对读者应该担负起引导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如实地记录现实生活,把辨别现实生活的权力全部交付于读者。他有强烈的改造现实社会的愿望,而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则是改造社会的前提。他以非同一般的智慧揭示了文学形式与思想内容之间的深层联系。遗憾的是,他的这种良好的愿望被斯大林主义严重地扭曲了,但是他的这种理论一旦被置于一种合适的环境之中,一定会焕发出光彩。

参考文献

[1]张冠华.自然主义的美学思考[M].成都:成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卢卡奇.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描写马的作文范文第3篇

A.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

B.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

C.郭橐驼种树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

D.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长人者好烦其令”

2.下列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

B.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C.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

D.改变了人们的穿衣打扮

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行动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4.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最后肯定的是( )。

A.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B.消积避世的人生观

C.纵情山水的人生观

D.随遇而安的人生观

5.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到了( )。

A.母亲生前的众多重大事情

B.当时社会的动乱

C.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

D.父亲对母亲的关爱

6.《先妣事略》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多用(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7.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

A.归有光《先妣事略》

B.侯方域《马伶传》

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D.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8.《马伶传》一文的关键情节是( )。

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

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

C.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D.华林部夜访马伶相与罗拜而去

9.在《西湖七月半》中,最能表现作者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一句话是( )。

A.装假醉,唱无腔曲

B.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D.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10.散文《秋夜》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 )。

A.夸张手法抒情

B.比喻手法抒情

C.象征手法抒情

D.借代手法抒情

答案

1.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D构成的是类比关系,不是对比关系,所以答案为D.

2.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试大纲要求掌握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其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选项ABC的内容,选项D不是其历史意义。

3.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主题思想的。

4.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文主要反映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文中虽然有作者政治失意时的苦闷,但最终作者还是战胜了消极的一面。

5.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来表达深沉的悼念之情,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

6.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多用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

7.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C都是记叙文,选项D是“叙”,通“序”。

8.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文的关键情节是马伶如何转败为胜而且借此情节讽刺朝中权奸的,熟悉课文的应该能选出答案为C.

描写马的作文范文第4篇

人物形象可以从形象特征概括、形象描段及作用、形象的社会意义、人物在某领域有什么突出贡献等方面设题。提问的方式有:

本文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概括人物形象特征、主要事迹)?

×××段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人物的形象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段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人物形象表现什么主旨、情感)?

【经典例1】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马裤先生》

原文节选: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我倒有点迷了头,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难道由――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很和气的。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假如不是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正忙着给客人搬东西,找铺位。可是听见这么紧急的一声喊,就是有天大的事也得放下,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一开车,马上就给您铺好。”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马裤先生大概是已经承认毯子可以迟一下,可是枕头总该先拿来。

“先生,请等一等,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以免快转又吓个跟头。转好了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没回头,一直地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刚坐下,“茶房!”茶房还是没来。看着自己的磕膝,脸往下沉,沉到最长的限度,手指一挖鼻孔,脸好似刷的一下又纵回去了。然后,“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全文有删改)

《马裤先生》是老舍的作品,发表于1933年,写的是一个身穿马裤的乘客如何在火车上颐指气使,让火车上的茶房伙计烦不胜烦,也让作为同车者的“我”不胜其扰,为他高声大气的呼唤所折磨。这种折磨如此深刻,以至于走出车站后仿佛还能听见那声音纠缠在耳边。

问: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外貌、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概括小说人物形象。要从文本中找出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相关语言、行为、细节描写等,据此进行分析归纳。小说中,无一处不体现马裤先生的形象,关键是考生要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概括、表述。

答: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经典例2】2012年高考湖南卷《忆韦素园君》

问:统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中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阅读全文,按了解程度的由浅入深找到相关的词语:瘦小(生病、生活条件不好)、精明(思想敏锐)、正经(严肃)、执著(挑战冷门,甘坐冷板凳)、热爱工作(鲁迅记忆中与他初次见面时他就在工作,穷着也还是钉住文学)、笑影少(在长者面前尊敬的态度,显得拘谨)、认真(致命伤,精神内核)、关心朋友、迂(不许朋友再咯血了)、平凡(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将这些句子加以整合即可。

答:①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的文学青年;②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名社;③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答题规律】

人物描写的手法: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人物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身份地位、兴趣爱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思想动态等。

在答题时,概括人物特征需要列与人物有关的情节(情感变化)提纲,并对提纲中所涉及的描写内容进行逐一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形象特征要点。(如经典例2)

分析手法则要求准确说出手法术语,并对手法所体现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分析,然后提炼人物形象特征。

如果分析人物的社会意义,则要求从人物的刻画中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创作意图。

答题的时候一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①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②从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③借助故事情节分析;④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

回答的时候,常见的表述方法有:××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人,他……,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

表 环境描写的分类及作用

分类 作用

自然环境,指山川、鸟、兽、虫、鱼等自然风光景物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再现某地域特有的风光,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理,暗示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表现某物处在或内在的特征,揭示作者歌颂或抨击的主旨内涵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的情感、主旨

社会环境,指人物生活的场面、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 交代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暗示人物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暗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表达作者对某些生活的爱憎情感

【经典例3】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问:作者在本文中多次写“雪”,有何作用?

答:文章写“雪”的地方有三处。刚到草料场,两次写“雪”正下得紧,作用是推动情节发展,因为没有这场大“雪”,林冲不会离开草料场去买酒,也不会因草料场被雪压塌而到山神庙借宿,也就不会听到陆谦等人的阴谋。第三处写“雪”,是严惩陆谦等人的时候,作用是烘托林冲当时心中满腔怒火,奋起反抗的悲壮行动。

【经典例4】课文《药》

问:作者写坟上“微风早已经停息……”一段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这样写?“乌鸦飞走了……”有什么寓意?

答:自然环的特征是萧瑟、寂静、毫无生气,作用是渲染坟场阴森恐怖的气氛,借以烘托两位母亲失去儿子的悲哀,引起人们对她们的同情。“乌鸦飞走了”,说明夏四奶奶希望显灵以证明儿子是被误杀的愿望破灭,表现她的无奈与绝望,同时出暗示夏四奶奶只能相信儿子是犯罪而死。

【经典例5】课文《祝福》

问: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有何作用?

答:书房的描写,暗示鲁四老爷是一个崇尚封建礼教,守旧且又虚伪的封建卫道士,同时揭示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揭示她形格形成和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经典例6】2012年高考广东卷《荷叶》

原文节选: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

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问: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了散文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可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联系散文开头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结合文本来具体作答。

答:开头点明季节,描写了优美的风景,营造了古雅的意境;引出下文,为写荷叶做铺垫,同时映衬了残荷之美。

【答题规律】

描写马的作文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68-01

景之美,在于曲径通幽,在于山重水复。王安石有言:“世之雄伟奇丽之观,常在险远。”变幻莫测的景致更能激起人的探索欲望,更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在描摹景物的时候,我们要把这种“险远”的景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就需要运用写景的常用技法——移步换景。

所谓移步换景,就是一边走,一边看,通过脚步的移动,角度的变化,依次把眼前的景物描绘出来的一种方法。运用移步换景法,可以将不同地点、不同方位的景物全面地描绘出来,使读者如置身其中,对所描绘的景物留下完整和深刻的印象。运用移步换景法,就要心随景动,展现所描绘之景外在和内在之美。在运用这一写作方法时要注意一些具体技法。

一、交代行踪,使文章线索分明

雄奇瑰丽、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让人目不暇接,我们要把景物尽收笔下,就要使眼中的美景有序地再现笔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很明确地交代清楚自己的行踪,并以此为线索展开描写。“移步”指的是脚步的移动,也就是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是不断变化的,因其变化,才有景物的变化。变化的景物如果没有指明行踪,就像一幅杂乱无章的画,会让人不知所云。所以,为交代好作者的行踪,使文章一线贯穿,就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把多个琐碎的景物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能使文章结构明朗、紧凑。

古代的白居易就深谙移步换景之法,在他的《钱塘湖春行》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从孤山贾亭往西行,先看到西湖水,而后是暖树啼莺,燕子筑巢。最后写田野的春花芳草,最后放马长堤,一路写来,诗人行踪十分明确。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其中的“春雨图”,就是按照从上到下,从近到远,由静到动的顺序,移步换景,把春雨之景写得美不胜收,让人有亲临其境之感。现代作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就是按照“岱宗坊”“虎山水库的大坝”“七真祠”“三座石坊”等行踪顺序,移步换景,把泰山之景,从山下到山上写得生动翔实,使读者犹如置身其中。

二、抓住特色,让景物具有个性特征

移动的步伐让游览中的景物不断地变化,让人对不同的美景产生不同的感受。那么,我们在描绘景物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些景物的不同特征,把各种景物中的不同“个性”描绘和体现出来。比如写“山”,你会登山而上,而山中不同地段的景物各不相同,也各有特色。如山下之水,山腰之树,山顶之石,都有重点描绘的“个性”之美……所以,就应该有选择、有重点地抓住这些景物的不同特征去介绍,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文章变成没有主次的“流水账”。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最后抓住济南冬天的“温情”这一特征,写出济南冬天的与众不同。

三、调节色调,使文章整体和谐

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里的“情”和“意”,是作者借景抒发的独特情感,也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描绘哪种景物,都不应该脱离文章的总体“色调”,使文章在整体上显得和谐一致。

虽然所要描写的局部景物各具特色,但它们合起来必须能反映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这就需要我们调整好文章的“色调”。比如著名学者、作家钟敬文的《西湖雪景》,他采用移步换景法写车窗外的景色,“朦胧”是其特点;车过西泠桥以后,“清寒、壮旷与纯洁”是其特点;在岳王庙前登舟时“沉默无哗的幽寂”是其特点。尽管各段景致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清寒”“喜爱”的特点去写的,全文色调不变,文章整体和谐,读后,使人笼罩在一种迷离纯美的意境之中。

四、运用联想,突出具体而微的描写

要具体地描绘出所见景物的特征,要做到对不同的景物特点观其形、思其意,用优美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进行描述,增强移步换景技法的文采。比如余秋雨《阳关雪》一文,“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文章由面前的坟堆联想到外国诗人艾略特的诗歌《荒原》,又联想到马蹄、呐喊、热血、慈母的白发等等内容,使文章纵横古今中外、虚实相映、跌宕起伏,显示出历史的深度和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