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团体游戏

团体游戏

团体游戏

团体游戏范文第1篇

当今时代,人们对健康的定义也有所改变,它不仅仅局限于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中小学生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团体的生活,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团体的发展息息相关。而所谓“团体”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彼此互动以使每位成员能影响他人或受他人影响。在团体活动中,有人能够在其中获得成长、适应和发展,有人却在团体中受到伤害、学习错误的行为,加深自卑或自大心理等。因此,有心从事团体工作的领导者宜充实专业技能,认识团体和团体辅导的内涵,学会运用团体动力学等。如此,方能真正发挥团体及团体辅导的功能,有效提供成员信息,协助问题解决,促进其身心发展与生活适应。

在这里再补充一点团体动力学的相关知识:人类的行为经常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此等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所产生的运作与结果,即为“团体动力”(Group Dynamics)。团体动力是指某社会团体之所以形成的原因,及维系团体功能的一种力量或一种方式。

“团体动力学”基本上是一社会科学的分支,是一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与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问。团体动力学运用社会科学的工具、方法,结合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人类学及教育学等专业人员,去解决人类在团体中发生的问题,促进其成长、适应与发展。团体动力学是一种研究社会行为或社会心理结构的方法。这时,体育教学就不单单的只是承担锻炼下一代身体健康的问题,而是肩负起通过体育活动使他们克服成长时期所带来的种种心理问题,真正做到身心健康的发展。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开展团体心理游戏的案例论述开拓性体育教学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引导作用。案例《盲人与“拐杖”》:

游戏目的:引导组员对自我进行深思与感悟。通过“盲人”与“拐杖”的角色扮演和体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身的人性假设、价值观、信念和行为等多方面的自我状态。让组员认识和领悟自助、求助与助人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困难和厄运。如何有效地克服障碍和困境,达到与环境良好的融合,我们不但需要自助,同时也需要有效地求助。另外,在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是否要施以援手并真诚相助,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让组员体验与感悟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

游戏导入: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什么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的问到:“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人们能够彼此看到,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

人员与场地:30-40人,活动中有分组,20人为一组最佳;室内室外结合。

游戏道具:眼罩(每人一个);室内完成时,需要事先布置场地,成为有一些障碍的地形,轻音乐做背景;室外完成时,选择比较复杂的地形,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富有一定难度。

规则与程序:第一轮:孤单的盲人。每位组员都扮演盲人,单独穿越室内预先设计好的盲道,体验盲人的无助、艰辛、担忧、恐惧等情绪。每位组员派发一个眼罩,戴上眼罩扮演盲人,开始活动。在组员活动过程中,播放适合该场合和气氛的轻音乐。在组员活动过程中,彼此间不能交流、说话等。此轮活动的时间大约为5分钟左右。第二轮:盲人与“拐杖”。组员中的一半继续扮演盲人,另一半脱下眼罩,扮演盲人的“拐杖”。两人一组,由拐杖帮助盲人完成穿越室外预先设计好的盲道。完成一次任务后,两人彼此交换角色,分别体验当盲人和当“拐杖”的感受。在活动过程中,彼此之间不能交流、说话等。此轮活动时间大约为15分钟左右。第三轮:相伴的盲人。所有组员都戴上眼罩,组员两人一组,扮演盲人,相伴穿越室外预先设计好的盲道,体验有人相伴和互相帮助的感觉。在活动过程中,彼此不能用语言交流,通过肢体语言传递信息。此轮活动时间大约是15分钟左右。

团体游戏范文第2篇

一、团体的形成

(一)成员来源

小学四年级每班班主任推荐一名学习成绩优良、沟通协调能力较好的学生作为成长型团体成员,共5人。

(二)自然信息

每名成员通过抽签获得一个字母代号,分别为A、B、C、D、E(初始沙盘摆放顺序),详情见表1。

二、团体沙盘游戏方案

团体在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到了青少年时期,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态度更易受到同辈团体的影响。成长型团体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团体咨询形式,在学校中更是颇受关注。

(一)成长型团体的界定

成长型团体是指成员在分享和倾听的氛围中有机会探索和发展个人目标并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团体。成长型团体中的成员,在温暖接纳的气氛下,可以自由表露、探索自我、互相反馈,解除心理障碍,促进情感的成熟,增进人际沟通的技巧。

(二)成长型团体沙盘游戏的目标

成长型团体沙盘游戏的目标是:以沙盘游戏为媒介,让成员体验现实人际互动,实现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

1.通过自我探索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增强自觉,对自我有更合理的看法;

2.通过沟通交流,促进人际互动的改善,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3.感受“和他人一样”的体验,培养被接纳感,寻找心灵的归属;

4.学会倾听他人、关注他人;

5.培养责任感。

(三)团体沙盘游戏的设置

团体沙盘可分为第一期“平行沙盘”和第二期“坐庄沙盘”两个阶段。

1.决定顺序,即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轮流做第一个摆放者,其他成员顺序顺延(第二期时第一个摆放者为庄家,按抽签顺序依次轮流坐庄,其他成员顺序顺延);

2.每人每轮拿一个沙具,允许一次作业(动沙不算动作),共摆五轮;

3.过程中成员不能交流意图,只能用心去感受;

4.不允许将他人或自己摆上的沙具拿走或移动;

5.成员可以在某一轮放弃,即什么东西都不摆放;

6.每周活动一次,每次40~50分钟;

7.修饰与调整,即五轮结束后,最后一名成员可以做简单修饰,但不能移动或添减沙具(第二期时,五轮结束后庄家可以做简单修饰,庄家有权力移动或拿走一个沙具,但需征得沙具主人同意,庄家也可以放弃权力);

8.团体成员自愿参与,有权退出,如再想加入,须先提出申请,由团体成员和陪伴者协商决定。

三、团体沙盘游戏辅导过程

两期共10次团体沙盘游戏。

(一)平行沙盘(第1~5次)

1.初始沙盘:幸福的海洋家园(如图1)

成员顺序:A、B、C、D、E。

成员表现:成员相处融洽,沙具之间有互动;A拿海螺放海里,表情平和;B活跃自信,语言表达极佳;C第一轮将沙具摆在沙盘正中心,从容自信;D开出一片海,海中放“渔船”,内心能量充沛;E表现沉稳。

沙盘场景:沙具围绕海水呈趋中状,有活力。

陪伴者感受:平静、轻松、愉快。

2.第二次:世界大战(如图2)

成员顺序:B、C、D、E、A。

成员表现:成员拿很多沙具,边摆边交流;C的“小狗”和D的“武士”打架时遭到A的“怪兽”围攻;A的沙具与他人的沙具对峙,具有攻击性;E规则意识较好,每轮拿一个沙具;成员大胆表达自己感受,A说他恨结婚的人,这是战争年代,E说她恨怪兽。

沙盘场景:战争、隔离、和谐共存。

陪伴者感受:心情放松。

3.第三次:可怕的战争(如图3)

成员顺序:C、D、E、A、B(A迟到)。

成员表现:第二轮A的“恐龙”挑起战争,遭到反攻围堵;A攻击所有的成员,沙具摆在沙箱边缘上围攻,用“烦死、恨死”和脏话宣泄攻击情绪和愤怒怨恨;B认为是A用恐龙攻击别人挑起了战争,故只针对A;D用栅栏隔离,保护伤员;C、E营造自己安逸的小世界,E的沙具最少,遵守规则;成员各自为政。

沙盘场景:沙具多,沙盘很满,冲突不断。

陪伴者感受:愤怒、烦躁、压抑、克制。

4.第四次:人和动物的世界(如图4)

成员顺序:D、E、A、B、C(A迟到)。

成员表现:第二轮由D开始,成员拿很多沙具占领沙盘;E的沙具最少,遵守规则;E开出一片海,奠定整个沙盘场景;A指责别人拿太多沙具;B抱怨成员违反规则,制止但没有效果;C沙具较少,有反抗情绪。

沙盘场景:沙具多,沙盘满而不乱。

陪伴者感受:耗时60分钟,陪伴者感觉急躁。

5.第五次:和平和平(如图5)

成员顺序:E、A、B、C(D缺席,A迟到)。

成员表现:沙具减少,攻击性减弱;A的“恐龙”“僵尸”对准其他成员的沙具,要“吓死他们”;B强烈反对A,控诉A的攻击行为,两者对立起来;C、E各自营造自己的世界,对A的不满不如B激烈。

沙盘场景:整体和谐,局部冲突。

陪伴者感受:心情沉重,团体内聚力太弱。

(二)坐庄沙盘(第6~10次)

1.第六次:室外风光(如图6)

成员顺序:最初顺序为B、D、A、C、E;B有事想调换顺序,A不想与B换,还反对D与B交换,成员表决后B、D交换;最终成员顺序为D(庄家)、A、C、E,B缺席。

成员表现:D开出一片海,拿沙具占据沙盘;A的攻击性减小,用沙子埋同伴的沙具,其他成员索性离开沙盘,说“让他一个人随便埋”,A被孤立;A分享时多表达“不舒服、不喜欢、讨厌”等负性情绪;C的沙具与其他成员互动最多,接受庄家要求;E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遵守规则。

庄家权限:移动C的“鱼”,从沙滩移到海里。

沙盘场景:整体和谐,局部冲突。

陪伴者感受:平静轻松,同情A的处境。

2.第七次:混乱的世界(如图7)

成员顺序:B(庄家)、C、E、D(A缺席)。

成员表现:第三轮D制造威胁,摆出“大蛇”“蜥蜴”“恐龙”等;B抗议D制造威胁,表示“讨厌D拿的所有玩具,不喜欢和男生一起玩,希望只有女生玩”;D以沉默风趣的语言回应,似乎D的攻击性是“故意调侃”的行为;C、E表现温和,用护栏隔离。

庄家权限:移走D的“昆虫”。

沙盘场景:场景割裂,危机四伏,保护与冲突同在。

陪伴者感受:沉重郁闷,恐惧压抑。

3.第八次:无主题(如图8)

成员顺序:A(庄家)、C、E、D、B(A迟到)。

成员表现:成员爆发强烈冲突,分出两个阵营,B、C、D、E一起与A对立,A被彻底孤立;起因于第二轮D把“蛇”放在A的“恐龙”身上,之后A拿沙具攻击所有成员,激起群体愤怒;四人联合攻击A,用“叠罗汉(沙具摆别人沙具上)”的方式互相攻击,第五轮成员们抢拿大型毛绒玩具,要“同归于尽”;A非常愤怒,多次大声叫喊、喝斥其他成员;陪伴者提议先分享,分享后进行第五轮,每人只能拿一个毛绒玩具。

分享内容:

A:他们都攻击我,我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很无奈……(沉默)变成叠罗汉了……(沉默,叹气)我本来想摆“动物世界”或是“远古世界”,结果他们都攻击我,变成这样了; 这个是古代吧,古代不会这么混乱的,现在也不会,希望未来也不会。

C:因为是庄家先攻击的,我们为庄家着想,学庄家。

E:这样挺混乱的,一个叠一个很乱……

D:是庄家先拿恐龙的,我以为庄家要战争……

B:是A先攻击我们的,我们才攻击他,是他挑起战争的。

庄家权限:没有行使(成员不同意)。

沙盘场景:满而乱。

陪伴者感受:强烈的团体动力性,共感到A的愤怒、无助及痛苦; 简直如坐针毡,压抑、纠结、抓狂; 提议第四轮分享,希望缓和矛盾,疏泄成员的愤怒;让成员沟通协商处理矛盾。

4.第九次:美丽又和谐的家园(如图9)

成员顺序:C(庄家)、E、D、B、A(A迟到)。

成员表现:攻击行为明显减少;A不再攻击他人,摆放沙具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四次尝试将“橙子”放在D、C沙具上,最后放弃;A表达自己喜欢的场景,没有表达“抱怨”和“讨厌”;第五轮,A、D互相把沙具摆在对方上面;C表示“感觉挺好,和我想象的完全一样,A把人物放在我的桥上,我没有意见,但是他拿走了。这是我们最和谐的一次沙盘,比上几次都好”。

庄家权限:放弃。

沙盘场景:美丽和谐,动力性强,能量充沛。

陪伴者感受:心情舒畅,欣慰。

5.第十次:我希望和平(如图10)

成员顺序:E(庄家)、D、B、A、C(A迟到)。

成员表现:第二轮A找沙具花费很长时间,成员催促也不以为意;再次冲突,A、D互相轰炸,埋“地雷”“汽油桶”;A希望与B、E、C一起对付D,没得到响应;C、E用“石头”做护栏;庄家E在A、B、D的冲突中沦为旁观者。

庄家权限:移走A的“汽油桶”。

沙盘场景:和谐冲突共存,危机四伏。

陪伴者感受:无法忍受,需要调整、休息、释放和间断。

四、结论与建议

(一)团体动力催化个体成长

虽然团体动力为团体成员心理成长提供了外部力量,但团体也有局限性,有些个体特质不适合团体情境,会在团体情境中受到伤害。考虑到A的攻击和受到成员围攻时的愤怒情绪,陪伴者陷入A是退出团体接受个体辅导,还是继续团体活动的矛盾之中。

A虽与成员冲突不断,但从不退避,坚持参加活动。荣格曾说:“个性化的过程必然导致更深更广的集体联系,而不是走向封闭隔绝。”且有资料显示,儿童青少年的团体心理咨询,对那些常常表现出过于好斗、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攻击性强的人,有预防或治疗作用,团体能为他们提供机会表达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感受。A有消极负面的归因方式,自动化的不合理情绪(灾难性思维),具有攻击性,在他的逻辑中,别人都是针对我的,所以我要攻击全世界。确实,A在攻击与被攻击中受到伤害,感觉愤怒和痛苦,但“痛苦是跑得最快的马,它能将你带向完美”。A在沙盘的空间里经历了被围攻的“痛苦”后(第8次沙盘),开始考虑别人的想法,妥协自己的行为,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别人,不再抱怨和控诉。如果说团体中A的问题是最大的,那么A的成长也是最大的。

团体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功能和弱势功能,通过团体沙盘游戏,成员逐渐发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的弱势。团体互动中,成员学习他人的优势,弥补自身的弱势,达到自我的成长与完善。十次团体沙盘,成员在互动中都有收获。

(二)团体阶段是非线性的发展

团体沙盘游戏有五个发展阶段:“各自为政”的冲突阶段,“察言观色”阶段,调整、沟通阶段,协调共感阶段,整合阶段。这五个发展阶段不是先后依次出现的。本次团体中,第一次沙盘比较协调,是团体的蜜月期,即面具沙盘;第二、三次进入“各自为政”的冲突阶段;第四、五次矛盾减弱,进入“调整沟通”阶段;第六次“察言观色”、自我调整阶段;第七、八次矛盾升级,爆发了“同归于尽”的战争,退回到“各自为政”的冲突矛盾阶段。第九次是和谐的沟通、协调阶段;第十次退行到冲突阶段;团体阶段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曲折的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团体的成长“没有线性的进化,只有自性的环形”。

(三)呈现是成长的前提

呈现在沙盘中的场景是成员的无意识表达,无意识水平的工作为成员心理成长提供了内部力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沙盘的特征,儿童内心世界丰富,处于逐渐分化状态,自我界限尚不确定,他们的沙盘满而不乱,沙具数量较多,主题丰富多样,战争场景居多。他们沙盘中呈现出的矛盾冲突,都具有合理性,需要被接纳,因为“无意识内容必须先被清晰地看见,这只有通过赋予它们形状才可以做到,并在它们想要表达的都有所呈现时才能被判断”。

(四)团体沙盘游戏需要陪伴者的守护

与个体沙盘游戏相比,团体沙盘游戏更需要陪伴者提供“容纳性的守护”,能够“容纳”与“承受”成员的问题和冲突。小学生团体沙盘占满的、冲突的、界限不清的特点更需要一个“自由而受保护”的安全空间。陪伴者的守护,是让成员在不受到人身攻击和伤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团体动力解决自身问题,实现自我完善。这里的守护是“容纳的守护”,即“自由与受保护”。自由不是不负责任的放任;保护是有“限制”的守护。“自由是在受保护的限制下的自由,保护是给予了充分自由的限制。”实际上,守护对陪伴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守护者“不能让自己受到对立物的影响,而是把自己提升到对立之上”。

(五)建立契约强化团体内聚力

团体游戏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游戏; 培养; 发展 ;讨论; 交流;团队精神前 言: 21世纪是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大融合的世纪,每个人都面临着与“异文化”相接触、相理解、相学习的客观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与身边的社会、身边的团队、身边的同伴共同愉快地生活和开展有效率的工作。而我们身边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的丰裕和父母、祖父辈的疼爱有加,导致很多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渐渐地他们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再加上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在学校、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和团结互助的品质,不懂得互相帮助,缺乏集体荣誉感,这是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的主要障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心里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旨在谈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利用体育游戏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 精心设计,创设良好的团队合作学习情境

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是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身心的发展,而体育游戏的方法和种类很多,有的游戏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有的则是需要群体的团结协作才能完成的,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游戏进行教学,是值得研究的。针对现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较差,我设计采用了一些以两人或小组合作学练为主的游戏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让他们在玩耍中逐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比如游戏“多足跑”中,我预设两人、多人合作的游戏情境:首先,用简明精炼的语言提示学生游戏规则,如两人一组用一根绳子绑住脚,进行两人三足向前行走,接着又引导他们试着三个人一组进行三人四足向前行走,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四人五足,五人六足……最后看哪组的学生完成得既成功又出色。学生开始进行两个人一组时,效果很成功,随着人数的增加,游戏越来越难成功,学生也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有的小组多次尝试也都以失败而告终。此时我及时提示学生进行讨论:怎样才能成功地完成游戏?学生在我预设的情境中,通过自我摸索、小组讨论,慢慢悟出了方法:在游戏进行时大家要齐喊口令,团结协作,动作才能协调一致,游戏才能获得成功,比如可以同时喊1、2,左、右等。

根据不同的游戏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合作氛围,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 、寓教于玩,培养和发展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健康第一 快乐体育”的理念,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体育游戏就很好的将“教”与“玩”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学生都很乐于参与体育游戏活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可以引导和教会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从而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健康地成长。

(一)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的积极性

传统的体育教育中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重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习惯于在教学中按照“刺激——反馈”的模式,向学生发出信号,学生则根据信号被动地作出反应,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急于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感受能力地培养。至于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因班级人数众多而得不到课堂的第一手反馈资料,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有些“学困生”就产生了消极情绪,甚至讨厌体育课。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和预期的目标将是大相径庭。而体育游戏活动以其丰富的趣味性,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举个例子,在进行短跑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一些专门的跑步练习方法,如小步跑、后蹬跑、30米跑等一些方法,反复练习时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采用游戏的方法就可改变这种局面,我把短跑练习设计成游戏“叫号跑”。学生排成四路纵队,依次报数,当我以各种方式(用英语、数学)说出一个数字口令,该数字的同学就快速从队伍中跑出来按要求完成练习,实际教学中所有的学生兴趣高涨,热切期待老师能叫到自己的号码,都很乐于参与这样的练习,于是师生在不知不觉中便完成了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任务。同时练习结束后,学生往往是回味无穷,学习兴趣大增,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让学生体验团队成功,增强自信心

不难发现,由于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能显示出较强的能力,体育课上总是跃跃欲试,信心十足,而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因为天生运动能力较差,在课上就显得不那么自信。平时很少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于是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心里上就一直存在着一种“我不行”的思想,课上很多时候只是呆在一旁作观众,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成了体育“困难户”,成了体育课上的弱势群体。

体育新课程理念指出: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要关注那些经常在角落里的孩子。那么,如何去培养和发展这些“困难户”学生的自信,让他们也感受成功的喜悦,真正积极参与到体育课中来呢?我认为体育游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互助互补,从而让这些体育“学困生”也体验到团队成功合作的快乐。如游戏“搭桥过河”,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规定的区域内,给相同的两块木板,让各组学生渡过“河”。游戏中各组学生都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能力强的与能力差的同学都能安全到达彼岸。于是,每个学生的脸上都写满了成功的喜悦。再看那些平时躲在角落里的学生,也走到了“台”中央,笑容也是格外的灿烂。

(三)激发学生的个人与团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在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体育环境中,创造性地完成体育任务。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时,要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用教师所给的资源完成一定要求的任务,而完成此过程的同时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有一个游戏叫做“连环手”,游戏的方法是这样的: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队员站成一个面向圆心的同心圆,每个人用自己的右手握住对面同学的手,再用左手握住另一个人的手,这时就形成一个复杂的“网”,要求学生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张“网”解开,最后形成一个大家手拉手围成的一个大圆圈。游戏的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时都需要哪些步骤,体会与别人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创新、永不放弃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游戏中,学生通过团队的合作顺利完成了任务,却意外地得出了两种答案,一种是一个大圈,一种是两个套着的环。这个游戏让我和学生们都认识到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

三 、讨论交流,体验和巩固团队合作精神

在体育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组织大家交流发言: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当学生失败时,那么就适时组织学生讨论思考: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学生在游戏练习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各种情况也能及时地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探讨,对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思考,进而找出解决办法,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与别人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验和巩固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团体游戏范文第4篇

1、数7:任意一人开始报数,逢7的倍数和含有7的数字,必须以击掌代替,做错算输,输者接受真心话大冒险的惩罚;

2、五毛一块:一人为裁判,规定男生为一块女生为五毛,裁判喊出一个钱数,游戏中的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那个钱数的小团队,落单的人即为输,输者接受真心话大冒险的惩罚;

3、箩卜蹲:将参与者分成四堆以上,每堆人手牵手围成一圈,给每堆人以颜色或数字命名,任意指定一堆萝卜开始统一下蹲,这个团队再指定别的萝卜堆做同样动作,动作错误的团队接受惩罚。

(来源:文章屋网 )

团体游戏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个体沙盘游戏 团体沙盘游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沙盘游戏疗法(Sandplay Therapy),又称箱庭疗法,是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1]。沙盘游戏疗法由瑞士心理学家多拉・卡尔夫创立,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发展非常成熟,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上成果丰硕,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

一、沙盘游戏疗法的理论基础

沙盘游戏疗法是以荣格的心理分析技术为基础的。荣格心理分析技术的源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个体潜意识里的早期精神创伤性事件被心理分析师开掘、解释,这些精神创伤就会逐渐消释。沙盘游戏疗法让来访者在沙盘里雕塑沙子、摆放玩具、创造沙盘作品,通过自由、创造性的游戏,潜意识过程就以三维形式、在一个外现的世界里显现[2]。沙盘治疗师用“非言语”、“非指导性”的形式,使用“共情”、“感应”与“转化”等技术,帮助来访者实现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对话,激发个体的心理自愈,促进其灵性与自性化发展。

二、高校沙盘游戏室的组建

沙盘游戏疗法在心理辅导、咨询、治疗等领域显示出独特魅力,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上成果丰硕。20世纪90年代,沙盘游戏疗法被国内高校心理研究者关注,从而开启了沙盘疗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国内一批高校先后建立了沙盘游戏室,将沙盘游戏疗法应用于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运用沙盘游戏疗法就必须组建沙盘游戏室,对于高校而言,其在普通咨询室建设的基础上,配备沙盘游戏的基本材料即可。

1.沙盘与沙架

沙盘的一般规格为57厘米×72厘米×7厘米,内侧与底部涂成蓝色,材质不限。根据来访者的需求,沙盘游戏室须配备两个以上标准沙盘。沙盘统一放置在沙架上,高度齐来访者腰部,既方便操作,又一目了然。

2.沙

沙是沙盘游戏世界里非常重要的载体,沙盘游戏室需要分别准备茶色与白色的粗沙和细沙,以供来访者选择,必要时可以加水进行湿润,实现对便沙更好地塑造。

3.玩具

沙盘中的玩具是沟通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的桥梁,沙盘游戏展现的主题是来访者运用玩具的象征意义创造的[3]。玩具要尽可能丰富,尽可能罗列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里的各种物品和形象,以便来访者在沙盘制作中得心应手。沙盘玩具应当包含以下基本类别:

人物类:神话人物;宗教人物;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动作、神态、造型、衣着人物;漫画人物;卡通人物等。

动物类:兽、禽、虫、鱼和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等。

植物类:乔木、灌木、花、草、瓜果和蔬菜等。

建筑物: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建筑、不同功能的建筑、连接性建筑和障碍性建筑等。

交通工具:水、陆、空等各种交通工具。

家具与生活用品:各种家具、家电、生活设施、生活用品等。

其他:各类各色弹珠、石子、积木、卡纸、橡皮泥等。

三、沙盘游戏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个体沙盘游戏疗法的应用

个体沙盘游戏治疗的时间一般为45~50分钟,与个体心理咨询所花时间相同。通常来访者制作一个沙盘需要20~35分钟,就沙盘作品的创作过程与作品本身进行的理解与对话需要5~15分钟,但也有例外情况。个体沙盘游戏疗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导入。治疗师用简练的指导语将来访者导入沙盘制作过程。

第二步,制作与记录。来访者选择玩具在沙盘中摆放作品,治疗师静默见证与守护,不主动交流。征求来访者同意后,治疗师用个体沙盘记录专用表格记录下沙盘制作的过程,包括玩具的选用、摆放、移动,来访者的主动交流等信息,并间隔性地用相机拍照记录沙盘制作的基本过程。

第三步,理解与对话。沙盘制作结束后,治疗师与来访者就沙盘的创作过程与作品本身进行理解与对话,内容大致包括:请来访者谈谈沙盘的制作思路、对自己作品的理解、作品中最满意的部分、意义最重大的玩具、自己在作品中的位置、作品所表现的主题,等等。询问不可过多,以免追根问底导致来访者不耐烦。

第四步,拆除沙盘。理解与对话的完成,意味着一次沙盘游戏治疗即将结束,在来访者离开沙盘游戏室之前,如何拆除其完成的作品,应当征求来访者自己的意见。如果愿意,来访者可以自己动手拆除沙盘,治疗师坚持静默见证与守护即可。如果不愿意,那么治疗师也不要勉强,待来访者离开之后再拆除沙盘。

第五步,分析与整理。对一个沙盘案例的分析与整理,应从沙盘的导入开始,回顾来访者在整个沙盘制作过程中的所有表现,内容不仅包括其言语表现,如就沙盘的创作过程与作品本身进行的理解与对话、与治疗师的主动交流、对亲自拆除沙盘的态度与理由、语言的流畅与否、音量大小等,还包括其丰富的非言语表现,如制作时间的长短、作品修改的频率、选用玩具的果断性和游戏过程中展现的面部表情与姿态表情等。

2.团体沙盘游戏疗法的应用

与个体沙盘一样,一个团体沙盘游戏时间可比照一个团体辅导时间,约50~60分钟,在沙盘制作所花时间上,没有严格规定,一般以团体成员共同感受决定作品是否完成。团体沙盘游戏实施的过程与个体沙盘相比,添加了组成团体环节,共有六步,基本操作大同小异。

第一步,组成团体。团体沙盘的采用源于团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体的组成。在高校团体沙盘游戏中,常见的团体有两类,一类是是由面临相同或相似问题的个体组成的团体;另一类是具有相同或相似人格特质的个体组成的团体。

第二步,导入。同个体沙盘一样,治疗师需要用简练的指导语将来访者导入沙盘制作过程。在团体沙盘开始制作前,治疗师必须明确地向团体成员说明团体沙游的规则:

(1)游戏过程中必须保持静默,成员间不能有任何形式的交流;

(2)玩具摆放的顺序由抽签决定,每人每次只能摆放一个玩具或完全相同的一组玩具;

(3)不许撤除,但可以移动他人摆放的玩具,每移动一次算摆放一次,在这轮中就不能再摆放其他玩具;

(4)在摆放过程中,成员可以弃权,即本轮放弃摆放任何玩具;

(5)最后一轮结束后,最后一个摆放玩具的成员可以决定是否对作品进行修饰。修饰的权限是可以移动他人摆放的玩具一次,但不能撤除,也不能添加新玩具。

第三步,制作与记录。团体沙盘的记录以每轮为单位,内容包括每个成员摆放的玩具、数量、位置、一轮所花的时间和值得关注的细节等,并在每轮完成后对作品拍照,用来记录沙盘完成的大致过程。

第四步,理解与对话。团体沙盘完成后,成员间进行理解与对话,发言的顺序按摆放玩具的顺序进行,内容包括自己摆放玩具的思路、对他人所摆玩具的感受、作品的整体构思、作品的主题,等等。

第五步拆除沙盘,第六步分析与整理的基本操作,与个体沙盘的第四步、第五步相同。

参考文献:

[1]张日.箱庭疗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