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Excel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37-02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这种教学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知识的学习与意义的建构。

(二)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任务驱动也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供一种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伴随着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也会使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知识产生兴趣。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在于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实际任务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建构知识和掌握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学生置于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中,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形象化,当完成一个任务后,成就感驱使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再试着解决,循环往复,从而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任务驱动教学法大致可以分为5个步骤,即:教师引导、学生实践、交流讨论、巩固提高、总结。

教师引导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实际生活提出具体的任务和要求,并对如何完成任务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实践就是让学生大胆尝试去解决任务,使他们在尝试中体会和领悟知识。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查漏补缺,启发学生,要求学生展示各自不同的方法,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巩固提高就是让学生在观看完他人的作品或方法后,进一步巩固知识,得到启发,熟练知识的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由于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摸索,通过课堂总结,可以使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总结跟上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从而达到教学要求。

三、以“利用Excel公式与函数实现员工管理表”为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分析与设计

Excel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同时实践性又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函数与公式是Excel课程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要求学生既要学好基础理论,同时又要掌握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利用Excel公式与函数实现员工管理表”是为了巩固Excel函数和公式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应用技能而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它是在学生学习过创建公式和常用函数的基本知识之上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利用Excel公式实现员工管理表”的学习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熟练的在实际中运用。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利用Excel公式与函数实现员工管理表”的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通过算法的设计更加深入的进行数据的管理的能力,掌握利用公式进行多表间调用的方法,在Excel表格中进行单元格的引用,掌握Excel内置的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如SUM函数、COUNT函数、IF函数等),函数嵌套操作的方法,数据填充方法等。

2、教学对象的分析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个性特征会对其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了解学习者的特点。在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时,最重要的是了解哪些对当前教学产生直接且重要影响的因素,一般包括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初始知识和技能,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等。电大学生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概括、归纳能力,在教师给予帮助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但仍需要教师做好调控工作。

3、 学习内容的分析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先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操作,然后再进行复杂的综合性知识的学习和操作,先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是后续复杂的知识和操作的先决条件。在“利用Excel公式与函数实现员工管理表”的实践之前,学生已经学过Excel表格建立和编辑的基本操作,公式的创建以及常用函数的语法结构,学生进行过简单的函数与公式的应用。只有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才能完成本次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实施过程

1、提出任务

想让学生掌握Excel函数和公式的基本知识,达到综合应用的目的,只有将Excel函数和公式的基本知识融入到一个真实的任务中,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Excel函数和公式教学中的应用,完成任务的全过程,即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语法结构、函数的使用方法、函数的嵌套方法、多表间调用、单元格引用。

首先,教师先向学生演示一个范例(一个含有两个工作表的工作簿,里面包含员工基本情况表和一月份工资表及相关的基础数据)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给学生一个清晰的任务目标,在主题上给学生一个引导,演示范例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把任务的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展示告诉学生。

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首先创建一个多工作表的工作簿文件,文件名保存为“员工管理表.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创建员工基本情况表,并改名为“员工基本情况表”,工作表中包括:职工代码、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职称、职务、所属部门等字段,及表名、总计人数等表格信息。(该表的基本信息按照范例中的数据来录入。)

在sheet2工作表中,创建一月份员工工资明细表,并将工作表名称命名为“一月份工资”。工作表中应包括:职工代码、部门代号、姓名、工龄、基本工资、结构工资、职务津贴、洗理费、交通费、工时、应发工资、扣税和实发工资等字段。表格记录数据必须与“员工基本情况表”中的记录一一对应。要求学生合理设计公式,按如下要求进行各字段的计算:

(1)部门代号字段:根据“员工基本情况表”中的部门字段而定,部门代号可以用“员工基本情况表”中部门字段的汉语拼音缩写,如销售部为“XSB”。

(2)工龄字段:根据“员工基本情况表”中的参加工作时间字段来定。

(3)基本工资字段:根据“员工基本情况表”中的职称字段而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1300元,“高级工程师”为1100元,“工程师”为920元,“助理工程师”为780元。

(4)结构工资字段:根据本表中的工时字段和“员工基本情况表”中的职称字段而定,由工作量系数(工时除以满工作量45)与不同职称的满工作量薪酬相乘得到。(满工作量薪酬标准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1700元,“高级工程师”为1400元,“工程师”为1000元,“助理工程师”为860元。)

(5)职务津贴字段:根据“员工基本情况表”中的职务字段而定,“主任”为350元。

(6)洗理费字段:根据“员工基本情况表”中的性别字段而定,男员工为80元,女员工为100元。

(7)交通费字段:所有员工均为120元。

(8) 工时字段:此项数据按照范例中的数据来录入。

(9) 应发工资字段:为当前表中的基本工资+结构工资+职务津贴+洗理费+交通费。

(10)扣税字段:根据应发工资字段而定。(应发工资低于1200元的不扣税;超过1200元至1800元的,超过1200元部分扣7%税;超过1800元至3500元的,其中600元扣7%税,超过1800部分扣10%税;超过3500元以上的,其中600元扣7%税,1700元扣10%税,超过3500元部分扣13%税。)

(11)实发工资字段:为应发工资-扣税。

最后,利用填充工具进行数据填充。

2、学生实践

实践中,学生可以单独结组,也可以几个人结组来共同完成该任务。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Excel函数与公式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同时,还可以在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总结交流

总结交流主要是展示学生的成果,在进行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与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总结和交流学习体会。让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总结经验。通过总结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增强成就感,在该阶段,要保持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4、设计评价

评价要基于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由于任务中的基本数据是按照范例中的固定数据来计算的,所以最终的计算结果是评价的优先标准,但是采用不同的算法和公式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所以,不是仅仅局限于对结果的评价,要将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四、结束语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而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和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完善任务创作,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5

[2] 赵呈领,贾永娜,程明凤.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设计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2011(01)

[3] 郑伟民.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12

[4] 全国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计算机应用基础(2007年修订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8

任务驱动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任务驱动法; 实践;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一直关注并积极地在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我发现任务驱动法在实际教学中操作性较强,效果也相对较好。

首先,目标明确,指向性强。

很多时候,学生按步就班的上课,貌似认真地听讲,可是当你问他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会一脸茫然的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但是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去教学,因为明确给出了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通过任务的完成情况去检验学习效果,所以他们对学习内容是清晰的,上课的时候他们会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这就是任务驱动法指向性所带来的好处。

其次,任务情境化,参与程度高。

这种方法目前在教学中使用比较多,的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有较高的热情去参与任务中去。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任务,创设真实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和职场生活情境。

再次,步骤明晰,便于操作。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围绕任务的开展,会让学生有有比较明晰的思路,当然这种思路可以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去引导,让学生逐渐适应这种方法并能相互协作完成任务。当初我最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时,我告诉他们中国有一句老话,老师很喜欢,叫做“三思而后行”。我觉得当我们拿到任务时也应该也应该这样做。一思,任务是什么?二思,如何完成任务?三思,如何出色的完成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维模式训练,学生拿到任务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有了明晰的思路,会按步骤的进行,也很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鉴于任务驱动法的特点,我觉得在实际教学中,如要这种教学方法,要特别注意几个方面。

一.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置任务。

任务驱动法就是通过任务维系教与学的关系,是直接关系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把设计任务作为重要环节,否则就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设计“自我介绍”的实践活动时,将教学目标定为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分析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介绍自己;用规范流畅的语言正确地进行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展现自我的勇气。结合这个目标,我针对营销专业将任务设计为“在美特斯邦威的促销员的招聘现场,请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的介绍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因为与学生的就业方向相关,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很多学生的介绍非常精彩,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学习情况,适时指导他们,使任务不偏离预设目标,同时要多鼓励学生,促使任务顺利完成。因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其自主性较强,如果不适时引导和督促,可能会产生放任自流的现象。此外,每一个任务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能会胜任,但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一旦发现别人完成的较快或许会产生畏难情绪,慢慢地就不愿意参加探讨,这就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也不能真正发挥任务驱动法的作用了,所以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每位同学的参与情况,采用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完成任务。

三.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及时反馈。

教师在制定任务的时候,都应该有一个评价的大致规则,有时候也可以将评价的方式及评价细则交由学生去制定,每一次任务的完成,教师都应鼓励学生依据评价细则进行评价和反馈,这种评价应该多元化。因为评价的过程与任务的完成同等重要,只有让学生明确知道哪里做的好,哪里有不足,什么地方是闪光点,学生才能进步,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也才能让他们更有兴趣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更有热情地迎接下一个学习任务。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应该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有针对性地去运用,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参考文献:

任务驱动法范文第3篇

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法 学习兴趣

一、课前实践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展示资料:我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在北京调查结果显示:北京每天有17个1~17岁的儿童发生交通意外,每年有6150个以上的儿童成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根据调查分析,我国中小学生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分别为:骑自行车违规、行人违反交通规则事故等。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马路;都有要经过“十字”路口和“三叉”路口,当你行进是都是否留心和注意过往的车辆;是否用心观察地形呢?同学们谈谈在日常生中应注意什么。

布置任务一:学生收集生活区域的安全交通标志

教师适当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现实情境 ,让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去学习,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将知识实践化的过程。开展兴趣活动,设计适当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实践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实践的探索。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心情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昂奋的学习劲头。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学生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为了保持这种兴趣,我们更应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让小学生亲历活动情景,体验活动方法,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认识,提升观念,发展能力。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亲历实际情景的时空,并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及时总结。

二、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体现学生知识、技能与能力的综合运用

实践中,学生收集的有关交通的素材,都是学生生活周围的,素材单一、数量有限。为了扩展学生交通方面的知识,学生按小组通过网络收集素材。

任务二:利用网络收集“交通安全标志”的图片

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通过小组合作,自由发挥的形式,既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鼓励个性发挥,同时,在共同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协助精神。例如:在网络上收集交通素材时,有些小组收集到了各个领域的交通素材:有铁路、划船、登山、旅游等等。收集素材的展示,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得到了提高。

三、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如果学生不能明确学习的任务,势必造成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因此,在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之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驱动学生为完成目标而努力。有了明确的目标,也就有了自学的方向,也会减少盲目操作的机率。

布置任务三:打开文档“交通安全标志”

布置的任务,应当围绕当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不能定得太高,使学生失去完成任务的信心;也不能过低,使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目标;不能过多而失去重点;也不能太少而无所事事;通常以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为原则。这样,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并满足了一定的心理需要,就会激起继续努力的信心。

布置任务四:图片大小的设置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具体软件的各种功能都一一介绍和列举,而应该以具体软件为媒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具有与未知环境打交道的能力才是培养信息素养的真正目的。虽然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各种软件环境有许多共同的因素和特征,许多应用软件之间有不少概念和操作是相似的。例如,学生已掌握在金山画王中,进行图片大小的设置,可以通过知识迁移,让学生应用到word中来。

四、鼓励创新,发展学生个性

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想创新。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本课中的任务五:还有什么方法能设置图片大小。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无论学生使用什么方法,只要完成教学要求,对学生创新目的的培养,就在一步步的提高,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

任务驱动法范文第4篇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法,它以传统教学为基础,将教学任务从“教知识理念”调整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内容,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并解决问题,这一多维的拓展互动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学生主动参与,多方协作,探索创新的学习氛围。

二、任务驱动法的特点

(一)基础性

商务英语对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严格,任务驱动法的引入将商务英语置于特定的商务情境中,将知识传授与情景安排相结合,将商务英语基础与技能相结合,将书面英语与英语交流相结合。在商务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二)目标性

任务的反馈和评估有效的说明了任务驱动法的目标性。商务英语教学中,每一个任务的设计都是为了完成一个目标。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就是接受、解读、执行、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实践中,多维的解读目标的深度和广度,以全面提升学生实际能力,夯实学生的应用技能。学生在完成目标中实现价值,找到存在感、责任感和价值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自觉学习的良性循环。有效分解目标,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实践性

任务驱动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储存经验,就会形成五种重要的能力:验证已存在的知识;促进技能熟练;获得新技能;强化过程中的情感;情景记忆。商务英语就是实现技能教学“质”的飞跃,要能认知,能运用,能熟练,能创新,盘活在头脑中存在的信息符号,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三、任务驱动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展示法

案例展示法是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他人的教学内容所创作的适合课堂学生掌握和实际操作的教案。教师将教学任务进行充分准备和有效分解。可以侧重教学任务的提出,在示范的基础上协助学生模拟操作,以梳理课堂知识点,进而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也可以侧重于击破各个教学任务,同时进行考核评价,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明确各自角色的承担和任务分配。

(二)角色扮演法

商务英语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教仍然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师将教学主体归还给学生,自己退居幕后,设计和监督任务,并对整体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

1.教师所扮演的角色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通过系统的计划和规划,通过教学手段传递给学生,并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是教师在“授业”过程中的任务。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的整体目标,并对任务进行分解,简化学生在解决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科学的将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有机结合起来。要考虑所有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程度,和性格特点,要将商务英语学科特色纳入设计之中,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让学生有存在感,主动的配合、掌握和理解,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阶段实行,才能完成每一个任务,最终实现整体任务的有序进行。教师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对其进行观测和监督,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实践情况,学生能力提升和知识的获得进行评价。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本身知识体系重构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协、参与性、获得新知识体系的建构。教师的正确评估是推动学生自我认知的重要参数,能够确切的反应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教师是完成“教”这个要件中的主导,这个主导者将“学”由被动行为变成自觉行为,并感受学习的快乐,是驱动任务教学法的重中之重。当然教师的“驱”也得学生配合才能“动”起来,二者缺一不可。

2.学生所扮演的角色

任务驱动法范文第5篇

任务驱动法在电力拖动教学中的应用一般可以分为主要是任务的设计、任务的分析和最终评价三个阶段。

1.任务的设计

任务设计是整个任务驱动法在电力拖动教学中应用的第一步,也整个应用中的关键一步。电力拖动是整个职业教育中电力电工专业的重要课程,与企业生产和学生以后就业息息相关。所以教师要重视任务设计,要根据电力拖动的课程内容和标准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来设计能够提高学生求知欲望的任务。首先教师要注重教学的环境,例如安装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并对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完成任务。在观察车床主轴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车床主轴的动力主要是什么。观察电气控制箱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能否自己进行安装。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整个课程有着整体的认识,任务活动可以正式开展。其次教师在设计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框架,这样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才不会出现框架问题。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可以先设计一个整体框架,然后分为一个一个相对简单和相互联系的小人物。例如电动机正反装控制线路的教学中,可以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电动机接触器连锁正反转、电动机按钮连锁正反转、按钮和接触器双重连锁正反转最后是自动往返正反转这四个小任务。这四个任务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也有着相互的联系,在难度上也存在着简单到复杂的程度的递进,可以让学生能够从简单到困难一步一步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完成任务成功的快乐。最后,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教师无法改变的。教师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来适应这种情况,例如基本目标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目标可以面对学习还是有余力的同学。例如在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课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何进行线路设计这些更高层次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帮助学习更高知识和能力。

2.任务的分析

任务的分析是任务驱动法在电力拖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环节。在这个主要内容在与教师对所布置的任务进行一定的分心。这个分析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给于学生必要的资料和引导,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少走弯路,不会盲目的进行任务。教师的任务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学生学习的目标;对任务进行分解和分析;分析任务中的难点和重点。在教师完成任务分析之后就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完成,教师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这个引导作用只有在学生面对无法解决的困难后才会发生。教师在引导的时候应该给于学生能够合理建议而不是答案。在完成任务的方式上教师可以通过把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水平相近,这样可以在小组中引入进行机制,鼓励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同时分成小组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意识。例如在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排修训练课程中,就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可能出现的故障的愿意进行分析,借助仪表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排除故障。依靠集体的智慧学生可以排除故障,但是有的学生在排除故障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步骤不准确,整体思路不清晰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纠正和分析。这时候小组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相互之间对于排除故障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讨论和实践,让学生通过共享之间的成果来改正自己的问题,不足的地方由教师进行指导。在学生能够准确的完成故障的排除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立提高目标,例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故障的排除。

3.任务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