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语全文解释

论语全文解释

论语全文解释

论语全文解释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苗露(1984-),女,山西长治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南充,637002;

金生杨(1974-),男,重庆人,西华师范大学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博士,南充,637002。

摘要:陈祥道《论语全解》是现存最早以义理训解为主、完整解说《论语》的著作,也是宋代荆公新学派《论语》学的集成性作品,是《论语》学转向“宋学”的标志性成果之一。陈祥道以通经明义为宗旨,以文字训诂为手段,融通全经,又博采群书,连类引伸,多有益于义训。他学承王安石,长于“三礼”,精通老、庄,以礼制诠释《论语》,又援老、庄之说以论义,排斥旧说,造为新义,特色鲜明。

关键词:陈祥道;《论语全解》;经学

中图分类号:B244.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2-0061-05

陈祥道(1042—1093),字用之,一字祐之,福建闽清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馆阁校勘。陈祥道是北宋著名的经学家、礼学家,为学贯通经传,深于《论语》,尤精于“礼”。他从学王安石,得其新学之传,著有《仪礼注解》32卷、《礼记讲义》24卷、《周礼纂图》20卷、《礼例详解》10卷、《(太常)礼书》150卷、《论语全解》(一作《论语句解》)10卷[1]。

陈祥道《论语全解》一书是现存最早以义理为主全解《论语》的著作,既是荆公学派《论语》学的集成之作,也是该学派《论语》学的唯一存世之作,在“绍圣后行于场屋”[2],又经蕃汉教授斡道冲翻译成西夏文本,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传。在学术史上有重大影响。对于这样一部重要的经学著作,学术界仅有吴其昱、聂鸿音二先生对其西夏文译本作过考论[3],唐明贵先生对其内容作过简略的梳理[4],实与其成就不相称。为此,本文就《论语全解》的解经特色做初步的探讨。

一、 融会全书,通经明义

陈祥道《论语全解》侧重于从整体上把握经文大意,在解经时不是对经文逐字逐句的训释,而是联系上下文串讲经文大意。此外,陈氏还经常根据自己的体悟,对个别字句作引申发挥,时下按语。整体而言,陈氏着重从义理的角度阐释经文,以达到通经明义的根本宗旨。

首先,陈祥道长于融会《论语》全书,以经注经,经文互证,以发明其大义。《雍也》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陈祥道注解道:

“知之”者,“为学日益”而“穷理”者也,“兴于诗”者能之;“好之”者,“为道日损”而“尽性”者也,“立于礼”者能之;“乐之”者,“损之又损”而将“以至于命”者也,“成于乐”者能之。……有“生而知之”,有“学而知之”,有“困而知之”;圣人则“生而知之”,贤人则“学而知之”,下于贤人则“困而知之”。莫非好也,有好之浅者,有好之深者。“就有道而正焉,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此其浅者也;颜子之好学,孔子之好古,此其深者也。莫非乐也,有人乐,有天乐。颜子“不改其乐”,人乐也;孔子“乐以忘忧”,天乐也。[5]

陈氏把“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分别与“兴于诗者”、“立于礼者”、“成于乐者”相对应,从而与《泰伯》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经文及解释相互印证,有利于整体上把握经文大意。其次,陈氏对“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分别做了进一步解释。对于“知之者”,按照“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予以区分,这实际上是引《季氏》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并与圣人、贤人、下于贤人相对应,作了区别性阐释。对于“好之者”,陈氏又分为“好之浅者”与“好之深者”两个层次。其“浅者”与《子张》篇的子夏之语相印证,其“深者”则借《雍也》篇孔子答哀公“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和《述而》篇的孔子自喻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作阐释。对于“乐之者”,又区分为“人乐”与“天乐”,以《雍也》篇称赞颜渊“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作为“人乐”的典范,以《述而》篇孔子自称“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作为“天乐”的代表。综合来看,陈祥道通贯《论语》诸篇,互注互解,以经注经,尤长于义理。不但如此,他还借长于义理的《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6])、《周易》(《系辞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说,使其哲理性更加显著。

其次,陈祥道善于联系上下文,从文句整体意义上体会其大义。《先进》篇,颜渊死,颜路请以孔子之车为椁。孔子说:“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陈祥道解释说:

君子之于人,不以义掩恩,不以恩掩义。以义掩恩,君子之所不忍;以恩掩义,君子之所不敢。颜渊死,而子哭之恸者,恩也;颜路请车以为椁,而不与之,义也。[7]

在此,陈祥道不是逐字逐句解释经文,而是联系下文“颜渊死,子哭之痛”,从“恩”、“义”两个角度宏观分析经文寓意,阐释孔子恩义并重,不以义掩恩,又不以恩掩义,恰如其分地处理爱徒颜渊的死、丧问题。

此外,陈祥道不废训诂,而用之为义理服务。王安石解经时常用文字训诂以明义,甚至著《字说》一书,专门就文字训诂而演说义理。陈氏作为荆公学派中的一员,其《论语全解》中的字词训诂也继承了王安石的学术思想,将训诂作为解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大旨却在明义而已。陈祥道拆解“论”字偏旁,以为《说文解字》训“仑”为“理”,与“言”合,则“论”乃“言理”。他借此认为“言理以答学者之问而已,夫是之谓《论语》”[8],将《论语》看作是圣人言理之书,所用在于答学者之问而已。宋代以后的《论语》学中,凡持《论语》言理说者,也大都借陈氏的这一解释作为立论之佐证。此说恰当与否暂且不论,陈氏以形训的方式解说“论”字,并借此引申出对《论语》性质的认识,却颇有一番深义。在具体的解经中,陈祥道多以训诂言义理,常有独到之处。他于《雍也》篇解释“文质彬彬”之“彬”,以为“从林,质也;从彡,文也”,以“彬”字本有文、质两方面的内涵作解。解《颜渊》篇“子贡问政”章,陈祥道引用古人制字之意作解,以为“戈欲偃,弓欲弛,武欲止”[9],说明“兵”自古以来就不被先王所推崇。

汉唐诸儒治经重章句训诂,却不注意对经典义理的训解,用力虽勤,却不足以阐明圣人之道。对此,王安石曾感叹“圣人之经卒于不明,而学者莫能资其言以施于世也”[10]。在王安石看来,治经的目的在于发明经典中的微言大义,而章句训诂仅仅是达到领会经典义理的手段而已。在这种学风的引导下,荆公学派学者对经典训释采取了与汉唐诸儒迥然不同的方法,主张通经明义,以把握经典的实质,“法先王之意”[11],以经世致用。陈祥道无疑继承了王安石学术的优良学风,以融贯全经为基础,以训诂字义为手段,而以通经明义为宗旨,时发新义,超越先贤。清四库馆臣称:“安石说经既创造新义,务异先儒,故祥道与(陆)佃亦皆排斥旧说。”[12]这一点,在陈氏的《论语全解》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而成为荆公学派中有关《论语》训解的代表性著作。全祖望说:“长乐陈氏兄弟深于礼乐,至今推之,乃其得荆公之传,则独在《论语》。”[13]

二、博采群经,以礼释经

在诠解《论语》时,为了使经义更为通达,有据可依,陈祥道对一句经文的解释多同时征引诸经以作佐证。综考《论语全解》全书,陈祥道可谓遍引群经。不过,其中有明引,也有暗引。对于大家熟知的《大学》,训诂常用的《尔雅》,陈氏均以暗引处理,而对于“十三经”中的其他十一经,陈氏除有暗引外,更是大量明确地称引。在此,笔者将整部《论语全解》中陈氏明引诸经的情况初步统计如下,以见其引经之博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所以《论语》中多有涉及《诗》、《书》、《礼》诸经者。陈氏援引诸经以解《论语》,正在情理之中。不过,分析此表,可以看出,陈氏对长于义理的《易》、《孟子》引用比例较重,显见其重在义理的训经宗旨,而他对《春秋》及“三传”引用不多,则反映出荆公学派不重《春秋》的学派特征。在此表中,最为明显的是陈氏引用礼书的内容,最为详备,而这正是他详于礼制的反映。对此,清四库馆臣作了很好的评说:“祥道长于三礼之学,所作《礼书》世多称其精博,故诠释《论语》,亦于礼制最为明晰。如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章,则引乡饮酒之义以明之;解‘师冕见’章,则引《礼》待瞽者如老者之义以明之。虽未必尽合经意,而旁引曲证,颇为有见。”[14]可以说,陈氏《论语全解》长于礼制是其博引群经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王安石重《周礼》,借注释《周礼》以阐发其变法思想。陈祥道师承王安石,他以礼制诠释《论语》也多寓变革思想于其中。《八佾》篇,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陈祥道注释时,抓住其中的变革思想,先引用《中庸》“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15],作为孔子礼制思想中对周礼推崇的佐证,然后阐述周礼是对夏、商礼制弃弊扬善的发展成果,在当时为“先进”,故孔子有“弊不可以不救,变不可以不通”的变革思想[16],从而为荆公学派变革思想作了理论性论证。

陈氏援引诸经以解《论语》,并不是一个个孤立地引用,往往解说一章一句,兼引群经。《为政》篇,孔子以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陈氏解释道:

忠信者善周复,故周;阿党者多缺露,故比。君子忠信而已,故周而不比;小人阿党而已,故比而不周。大凡言君子道全、小人道缺者,此也。《书》言“自周有终”,《诗》云“行归于周,周爰咨诹”,皆君子之道也;《诗》曰“洽比其邻”,皆小人之道也。然周亦有小人之周,比亦有君子之比。《左传》曰“是为比周”,原思曰“比周而友”,小人之周也;《易》之“显比”,《周官》“比闾”,君子之比也。[17]

陈氏先以己意解释“周”、“比”,“周而不比”、“比而不周”,以及“道全”、“道缺”;然后引用《书》、《诗》做佐证,说明君子之道“周”、小人之道“比”;最后引用《左传》、《易》、《周官》等作为佐证,补充说明“周亦有小人之周,比亦有君子之比”。其说可谓层次分明,博而不杂,辩而能详。由此可见,陈氏会通诸经解释《论语》,使得他对经文大意的阐释更为明晰、周全而深入,也使其解经之说有据可依。

三、兼采群书,尤重老庄

陈祥道诠释《论语》并没有局限于引用儒家经典,对于诸子之说的引用亦不在少数。只要符合其通经明义之宗旨,陈氏便拿来引用,即便是老、庄的道家学说,甚至是杨、墨之说,他也不加排斥。

考察《论语全解》全书来看,陈氏对诸子的引用并不少见,而且颇具特色。在此,笔者仅就其明引先秦诸子的情况做初步统计。

战国时期,荀子与孟子是并驾齐驱的两位大儒,对孔子思想的传播与发挥做出了重要贡献。陈祥道援引诸子之说以解《论语》,对《荀子》一书的引用比较多。但与前表相比较来看,他对《孟子》一书的引用仍然多得多,几乎是引用《荀子》的两倍,这客观地显示了荀子虽仍是一大儒,但在陈氏乃至宋人的心目中,地位远逊于孟子,同时也反映出王安石学派推崇《孟子》一书。

从陈氏援引诸子一表,可以明显地看出,陈氏《论语》学重视援引老、庄之说这一显著特点。从陈氏的具体援引解说来看,他在义理上兼融儒、道二家,而做出了新的阐释,无疑给《论语》添入了不少道家色彩,而有违其本意。《雍也》篇,孔子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陈祥道引《老子》第四十一章以作解[18]。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可以语上者也;‘中士闻道,若有若亡’,可以语上下者也;‘下士闻道,大笑之’,不可以语上者也。”[19]此说不仅会通儒、道,而且客观地把人之性分别为三个品级,大有以道家之说来阐释儒家性三品说的意思。《学而》篇“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陈祥道的解释援引《庄子·天运篇》“中无主则不止,外无正则不行”,认为“主忠信”是有主于内,而“无友不如己”则是正于外。此内外之说的解释颇切合《论语》之义,但难免将儒家“忠信”的内涵移易为道家的“道”了。

关于陈氏援引老、庄以解《论语》,清四库馆臣持明确的批评态度,称“其学术本宗信王氏,故往往杂据《庄子》之说以作证佐,殊非解经之体”[20]。其实,援引老、庄以解《论语》并不可以全非,但在义理上也融入道家思想,就有违《论语》的本义了。

除了援引先秦诸子外,陈祥道对后世诸子、史学著作、文人诗文也多有引用,乃至社会名流之燕谈也在其采摭之列,而对儒家学者的论说所取尤多。《为政》篇“攻乎异端,斯害也已”,陈氏引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进”来说明凡非先王之道者,皆曰“异端”[21]。《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陈氏则引用扬雄“学以聚之,思以精之”来做解[22]。《子张》篇“小人之过也必文”,陈氏又用司马迁“君子之过,谢以质;小人之过,谢以文”作佐证[23]。《论语全解》还有不少引自《家语》、《管子》、《司马法》、《周庙铭》、《史记》、《素问》等历代典籍,还有一些引用曾子、孙武、贾谊、班固、韩愈等历代名人之说。陈祥道甚至援引当代文集来为自己解经服务,《学而》篇“孟懿子问孝”、“孟武伯问孝”两章,他就引宋代苏洵《谥法》“温柔贤善曰懿”[24]、“刚强直理曰武”[25]之说,对二人性格进行对比分析,以说明孔子何以对孟懿子、孟武伯的同一问题给予不同的答复[26]。

王安石说:“世之不见全经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矣,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27]可以看出,王安石重视广闻博见,强调综会群书以解经。不过,遍读诸书并非夸博务奇,而是会通群书,求得圣人大义,所以他又说:“盖学者读其书,惟其理之求。有合吾心者,则樵牧之言犹不废;言而无理,则周、孔所不敢从。”[28]王安石之说正是所有荆公派学者对于诸家之说唯理是求,不加排斥,又援引各家之说以求圣人之意的治学态度。陈祥道《论语全解》旁征博引,连类引伸,可谓“得荆公之传”[29]。清四库馆臣称《论语全解》一书“旁引曲证,颇为有见”,尽管“如‘臧文仲居蔡’章则云‘冀多良马称骥,泸水之黑称卢,蔡出宝龟称蔡’,于‘《关雎》之乱’章则云‘治污谓之污,治獘谓之獘,治荒谓之荒,治乱谓之乱’,此类或不免创立别解,而连类引伸,亦多有禆于考证”[30]。陈氏融贯群书,援引详博,无疑为后人理解《论语》提供了不少旁证的素材。

全祖望称:“荆公尝自解《论语》,其子雱又衍之,而成于祥道。”[31]可见,陈祥道《论语全解》一书是集荆公学派《论语》学大成之作。而陈祥道《论语全解》一改传统,义理独到,无疑是《论语》学由“汉学”转向“宋学”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郝玉麟等:《乾隆福建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3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20页。

[2]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页。

[3]吴其昱:《列宁格勒所藏〈论语全解〉西夏文译本考》,许章真译,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敦煌学会:《敦煌学》第七辑,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敦煌学会1984年版,第19-34页;聂鸿音:《西夏译本〈论语全解〉考释》,宁夏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宁夏文化厅文物处:《西夏文化史论丛》(第一册),宁夏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宁夏文化厅文物处1992年版,第46-71页。

[4]唐明贵:《论语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327页。

[5][7][8][9][14][16][17][19][20][21][22][23][26][30]陈祥道:《论语全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9、150、64、158、64、82、74、110、64、75、74、218、72、64 页。

[6][1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0、227页。

[10][11][27]王安石:《王荆公文集笺注》,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1195、22、1264页。

[1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8页。 

[13][29][31]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订:《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0、3260、3260页。

[1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34页。

[24][25]舒大刚、曾枣庄:《三苏全集》(第三册),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291 页。 

论语全文解释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释意理论;会议口译;汉语习语;汉英口译

一、 相关概念

(一)习语。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二)释意理论。释意理论,又称释意学派理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Danica Seleskovitch教授以及Marianne Lederer教授提出,主要观点是,翻译即释意,故名“释意理论”。

(三)会议口译。会议口译作为翻译领域的一个分支,以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两种口译模式工作,为国际组织会议、领导人会见、外交会晤、商务谈判以及各种研讨会等提供专业的口译服务。

二、从释意理论的角度探讨会议中汉语习语的口译策略

(一)句型转换。释意理论要求译员能够准确、详尽的译出发言者的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因素,通过句型转换,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发言者原有的意思,同时也能使听众更好的理解;可以说转换语言表达方式是一种“信”的体现。

中:五年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英:Five years has passed. What one did at the time will be judged by history.

原文习语的意思是“人们做出的事情源于当时,孰是孰非要由后人来评判”。然而译文更多的是专注于语句表达的本身含义。原文前后两小句是平行关系,而译文通过句型转换变成了一个句子。虽然译文结构简单,但是也完全表达出来原文蕴含的丰富信息量。通过转换语言表达方式,译文实现了“意义对等”,同时也从听众的角度出发,使译文的意思准确无误的传达到位。

(二)解释文化内涵。释意理论指出,译员必须熟知中英文的文化背景,同时还需要考虑听众对于语言文化背景的理解能力。国际会议中,在场的人员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现有的跨文化差异决不允许译员进行逐字翻译,否则会出现文化冲击。因此在适当的时候通过解释文化内涵来避免问题的产生。

中: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

英:We should remember this important thing. That is the last part of an endeavor is the hardest to finish.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一次一百里的征程,即便完成了其中的九十里,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译员脱离原文的形式,抓住其核心意思,从而进行必要的文化内涵解释,但使译文简洁,而且也遵循了“意义对等”的原则。因此这样通过用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习语,能够很好的表达发言者要表达的意思。

(三)解释信息解释。释意理论下,会议口译中,译员应该将源语言中的政治文化信息传达出来。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应当详细解释某些表达(尤其是缩写和有文化特色的词汇),此策略用于解释文学语录、政策、缩写、历史事件等比较难翻译的元素。

中:有些事情正像你所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英:After we standing the difficult trial, I believe Chinese economy will display even stronger vitality. Just as you said, I think I can give you another line to the effect that after encountering and experiencing all kinds of hardships,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 will see the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树暗花明又一村”的字面意思是:当你觉得前面已经没有路的时候,这时出现了一座村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习语有了自己的引申意义:一个人只要够努力,总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梦想。上述译文中,译员抓住了原文的指代含义,加上了一些解释性的语句,照顾到了目的语受众的理解能力,可以说是对目的语的一种“信”的体现。

(四)补充信息。在口译实践中,源语言表达的信息应该能够准确无误、全面的传达到译文中。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译员可以采用补充信息这样一种方法,将原文中未出现,但是隐含的信息加到译文中。对于译员来说,在会议口译过程中使用信息补充时,应该尽可能的调用一切与主题相关的知识,保证源语言中的信息缺失不会给听众带来困扰。

中:人说望子成龙,我也希望我们的企业兴旺发达。

英:People say that, 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 which symbolizes extraordinary and outstanding in Chinese culture. I also hope our enterprise will develop by leaps and bounds

中文中,我们有“望子成龙”这样的成语,但是在英文中找不到对等的习语,所以通过借鉴去解释是行不通的,而且在西方文化中,龙象征着邪恶,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解释,听众就会很难理解发言人要表达的意思,有时甚至会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去理解。但是加上一段插入语,解释东方文化的特征,那么听众就能马上理解“望子成龙”的真实含义。

(五)精简信息。在实际会议口译中,译员没有过多的时间犹豫,或过于纠结译文的用词,因此选择译文的用词时必须迅速、果断;有的汉语习语包含的意思非常丰富,如果完全按照其字面意思翻译,那么得出来的译文一定过于冗长复杂,因此译员在处理此类汉语习语之时应有意识的略去不必要的信息,保留习语的精髓。

中:在这里,我想特别提出,我们三管齐下,其实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那就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英:Actually, in regulating the real estate market, we have adopted one more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hat is, we will further increase the supply of government-subsidized housing units

原文习语“三管齐下”,译者干脆就省略了不翻译,原因很简单,译文的字里行间已经很好的体现了该习语所要表达的含义,生搬硬套的将此习语译出来,只会显得过于冗长。

三、结语

口译实践通常都是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会议口译中,对于汉语习语的处理无疑需要围绕两个方面――“信”、“量”进行。“信”强调的是译文要忠于原文所表达的含义,而非为了顾及原语的字面意思,生硬的将其逐字翻译出来;“量”注重的是译员翻译时的“度”,注重的是译文能够将发言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来,也要兼顾各种不同的场合。汉语是一门含蓄的语言,中国的文化强调的是谦逊、中庸,因此很多情况下发言者在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并没有选择使用直白的言语,但译员必须能够把握发言者的意图,在口译时做必要的调整。“信”和“量”的存在并不互相排斥,它们的结合反而能够使译文更为生动传神,因此我们翻译的时候也要注意将两者有机结合。(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任文.交替传译(第二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3]仲伟合,王斌华.基础口译[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4]刘和平.法国释意理论:质疑与探讨[J].中国翻译,2006,27(4):21-26.

论语全文解释范文第3篇

《汉语方言大词典》的特点和不足 王福堂

《汉语方言大词典》的贡献 钱曾怡,岳立静

汉语规范型词典的世纪回顾 潘雪莲

三个结构与第三结构——九论辞书框架,兼与三种观点商榷 袁世全

释“不间”

因特网与词典编纂 高永伟,李洁

关于双语词典评奖的几点思考 章宜华,黄建华

结合双语词典编纂 开展词汇对比研究 郑述谱

从词的语义联系看双语词典的释义 林明金

学习者错误分析与双语词典编纂 赵雪琴

我国机读工具书一瞥 马功兰,刘世琴

僻字立目宜标版本 王继如

加强理据研究,探讨词内世界——《汉语理据词典》指瑕 黎良军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成语注音问题 王金鑫

微软光盘版ENCARTA电子百科全书的特点及其利用 白崇远

《苏联百科词典》与俄罗斯新版《大百科词典》 张曼真

《广韵声系》的编纂经过及价值 朱国理

一部由欧洲传教士编纂的索引——评阳玛诺的《圣经直解杂事之目录》 康志杰

漫话英文文学作品人物辞书 董守信

“初度”浅说 舒宝璋

“修”与“脩” 谢芳庆

“相识”、“酒头”考辨 启光

近五十年来异体字研究与整理状况综述(下) 刘延玲

用动态方法解释方言词义 张邱林

固定语的同一性问题与词典中固定语条目的处理 王吉辉,王霞

试析专科辞典的包容式释文 黄俊民

英汉双语词典等值释义的感知和取向视角 李开荣

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手术--《新英汉词典》修订述要 俞惠中

中美电子百科全书对比分析 白崇远,常爱东

《新华字典》收录姓氏有标准吗? 吴葆勤

也谈"词典"一词的起源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的特点与不足 亢世勇

《现汉》词性显性标注的失误 黄理兵

双解版《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疏失谈 李明

"篾片"取义探源

《尔雅》成书时代新论 胡奇光,方环海

词典编纂:补足·创新·求精--编写《英语介词多用词典》的一些体会 雍和明,陈新仁

俄语新词词典的发展 苗幽燕

辞书使用教学初探 罗思明

释"红楼" 潘承玉

"郢书燕说"的"说" 汪少华

雎鸠是什么鸟? 吴佳翼

关于普通话文白异读的答问 曹先擢

词的语境义与功能义 苏宝荣

关于由名词转变成的形容词的释义问题 谭景春

浅议字母词的入典问题 沈孟璎

西方词典释义类型和释义结构研究 章宜华

20世纪的中国辞书 林玉山

"词典"考源

论词典与辞典的区分--一个辞书学的基本问题 孙剑艺,董秀梅

论汉字数量的统计原则 李运富

新世纪双语词典编纂工作发展新趋向 征钧,冯华英

美国大学版词典的编纂特点与发展趋势 陈燕

评《汉语普通话正音字典》 金欣欣

一个搭配词典语料库--《英语搭配词典》评介 王馥芳

词义关系的纵横分析--《写作语库》的编纂尝试 梅家驹

辞书网络资源撷精 王小海

"后生"等可指称年轻女性的称谓词 谭耀炬

"媳妇"考踪 罗湘英

"解手"与"胡豆"释名 杨琳

释"蕨" 阎艳

蹦极/电子宠物/另类/网吧/下课/销品茂/原创 吴建平,纪玉华

国际辞书界信息一束 沙飒

中国辞书学论文索引(1999年) 何华连,方宝花

词义的认知模式与词义的性质及构成--兼谈成语的性质 施春宏

词语释义中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贾宝书

《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处理的层次 李志江

"作""做"的混用与分化--对语音演变中新出现的一例同音异形词的考察 顾江萍

试论词典的分层次释义法 张金忠

从几种主要的日汉词典看我国日汉双语语文词典的编纂 罗益民

试论汉英词典的词性标注 丁炳福

我国2001年辞书学研究述略 方宝花,何华连

让人心生畏惧的辞书 乔秋颖

字、词典汉字字头处理和排列方式改良刍议 曹乃木

从"误导"不见于某些词典谈起 张磊

谈古汉语字典的释形释音释义--《王力古汉语字典)编后 刘尚慈

千锤百炼锦上添花--读2001年修订本《简明古汉语字典》 伍宗文,雷汉卿

两部英语学习词典对比分析 刘江雪

郑易里和《英华大词典》 蓝正

新世纪辞书论坛绽放的一株报春梅--《现代辞典学导论》读后 邹酆

辞书标准化进程一例--《蒙古语辞书编纂工作原则与方法》简介 达·巴特尔

英语学习词典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峥嵘未露前景犹广--两次学生问卷调查的启示 胡美华

"準(准)"的一个义项 朱建颂

"油"构成的几个复词义索解 张子才

为《现代汉语词典》"牵引"条补一义 黄河清

规范字典的编写要与时俱进 苏培成

词汇的动态研究与词汇规范 葛本仪

论当前汉语外来词规范的原则 苏金智

有的放矢重视实效--记全国汉语词汇规范问题学术研讨会 肖模艳

附:论文目录

释义要十分审慎--四论词义研究和语文词典编纂 陈汝法

词义研究与语文词典释义 解正明

编纂理念的变化--从《汉英词典》到《新时代汉英大词典》 葛校琴

国俗语义--辞书编纂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冯奇,冯军

双语专科词典的收词立目和释义 成

简论"金文语料库"的设计 张再兴

辞书体例的内在统一 朱建颂

关于辞典中进士科年著录的标准问题 江庆柏

Hartmann博士在沪演讲

提高词典评论的理论水平--《词谏》读后有感 张春新

汉语方言的隐实示虚趣难词说--以东莞方言为例 刘瑞明

综论《英汉大词典·补编》 丁骏

评《柯林斯最新英语词典》 周红红,周敬华

简评《词典论》(修订版) 于伟昌

中国现代第一部百科全书 --《普通百科新大词典》 李迪,郭世荣

论声训源流 孙雍长

"词典"条目对比评析 郑述谱,张金忠

说"令尊"及其他 周志锋

"桃茢"考辨 杨雅丽

也说"跳蚤市场"的由来 曹德和

"出色"释义辨正 邵丹

现代汉语词典和字典编写思想的现代化 彭泽润,丘冬

谈《现汉》对义位褒贬陪义的标注 解海江,张志毅

现代语文词典应拒绝同义相训 杨金华

外语综合性辞典汉化为双语辞典的几个问题 黄燕君

两本汉英新词语词典的比较与思考 朱明炬

《新法汉词典》与《法汉词典》的对比研究 解江红

浅谈辞书校对工作中的“校是非” 杨桂珍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下) 黄金贵,胡丽珍

殿试·进士·会试·贡士 黄鸿森

专书词典义项设立刍议--从《春秋左传词典》情感类词语的义项设立谈起 李索

全国词汇训诂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十年磨一剑 甘苦自心知--谈《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的编纂 潘绍中

词典、教科书和百科全书--读、用《新时代汉英大词典》有感 刘意青

ENCARTA在线版百科全书的学习、教育和科研功能 白崇远

逻辑定义“属+种差”的适用度--《现代辞典学导论》评论之三 赵彦春,黄建华

《汉语大字典》的功臣--忆李格非教授 赵振铎

英汉双语词典与英语单语词典用户语言需求与信息检索的比较 雍和明

劫数·劫波 朱建颂

“饿鬼”考源 李明晓

“不舍昼夜”、“锲而不舍”二“舍”音义辨 袁永谦,栾锦秀

“盖棺事已”与“盖棺事定” 刘慧芳

论语全文解释范文第4篇

一、西方现代哲学对不可译性的阐述

单继刚认为,20世纪西方哲学主要包括四大传统:解释学、分析哲学、解构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文基于这四大西方现代哲学传统,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问题进行理论梳理。

 (一)解释学与不可译性

解释学(hermeneuti cs)源自古希腊神话人物赫尔墨斯(H ermes ),他是宙斯的儿子,也是众神的信使。赫尔墨斯负责把宙斯及其他诸神的日信传达给人类。由于人和神的语言存在差异,因此,赫尔墨斯必须对神的旨意进行解释和翻译。源于此,hermeneuti cs本身就含有“释义、解释、阐释”等意思,也常被称为“阐释学”“诊释学”“解释学”“释义学”“传释学”等。

解释和翻译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在解释学的基础上,解释学翻译观也得以形成和发展。解释学翻译观的核心之一就是“翻译即解释”这一论断。伽达默尔(Hans- Georg Gadamer)曾就解释和翻译的等同关系进行了多次论述,“每一个翻译,甚至是所谓的直译也是一种解释”,“一切翻译就已经是解释,我们甚至可以说,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是翻译者对先给子他的词语所进行的解释过程”。解释学代表人物乔治·斯坦纳(Gorge Stei ner)在其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和翻译面面观》( After  Babel :  Aspects of  Language andTranslation )专门用第一章来论述“翻译即理解”这一观点。解释学把解释等同于翻译的观点确有不妥之处。阿克塞尔·布赫勒把阐释的种类细分为12种,然而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的阐释都与翻译活动的目标相同,“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翻译不能被认为是任何一种阐释活动。"  [9]312霍华德·桑基( Howard }ankey)也认为,解释不应该视为翻译,解释必须和翻译区分开来,不能翻译的语言表达并不意味着它们不能解释。笔者也曾例举了和合本《圣经》( Chinese Union  Version of  Bible)里的一些中文译名,比如吗哪(mana)、基路伯‘Cherub)、没药(Myrrh)、中保(Mediation)等,来说明解释并不等同于翻译,能够解释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能够翻译[[‑]as

此外,解释不能消饵语言间的差异,因此,解释无法避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问题。实际上,解释学非常重视语言间的差异性,认为正是差异使事物得以彼此区分并显得有趣甚至具有审美的魅力,而且,理解也正是开始于解释学上的差异。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认为一切解释的对象,始终是某种生命的表达,如果这一生命表达完全是陌生的,解释就根本不可能,如果这一生命表达中没有任何一点陌生的东西,解释就完全不必要。解释学的翻译观重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际翻译。伽达默尔曾说,“如果我们回忆一下解释学这一名称的起源,我们就很清楚我们要在此处理一种语言的事件,处理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翻译,由此也要处理两种语言的关系。"而斯坦纳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和翻译的诸多方面》更是强调语言差异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而“通天塔”旧abd,又译巴别塔)一词源于《圣经·创世纪》,意为“(语言的)变乱”。语言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尤其是语言之间存在的不可通约性( i ncommensu rabi I i ty)往往会导致不可译性的发生,正如王宾所言,“只要人不升格为神,只要人类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净化为‘纯语言’,那么,‘不可译性’的难题就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顽强地展示自己的存在。"

最后,解释具有局限性,而解释的局限必然导致翻译的困顿。解释学自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子神圣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柏拉图以来,诗歌被认为是天才的非自觉创作,是未曾预谋的、自动发生的和非关理性的,即一种并不按照诗人意图和自觉思考而发出的“天籁”,因此,诗歌就需要解释者来阐明诗人们的意思。因此,解释学被看作是一种有法可循、被用来探索和阐明作者在写作活动中惜然不懂的东西的理解艺术。解释学既要理解和阐释文本再现的意思,又要搞清和体悟作者的思想和意图。为了使解释学“比作者本人更好地理解作者”,并“随时随地地进行(正确的)解释,从而消除误解”,解释学者提倡利用 (文本)语法”、“历史”、“成见(传统和权威)”、“心理”等主客观因素,然而,这些因素恰恰表明人的理解和解释能力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的解释能力毕竞有限,“所有的解释都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实现其使命,因为所有的理解都始终是局部的,永无止境的,个别甚至是无法言喻的。"

解释的局限性也让解释学陷入循环论的深渊,因为所有解释者认为对文本意思或者作者意图的“正确”解释,都不过是解释者自己的解释而已,结果,“当我们追问真理的时候,我们必然已经陷入解释学境遇的樊篱之中。成见、传统、权威、效果历史、理解的应用结构,使得我们往往对文本意义的认识达不到一致。当理解和解释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而陷入困境时,解释学者视为等同关系的翻译肯定也会陷入迷失的境地。大卫·伊文斯( Davi d Evans )也曾就解释学的翻译观提出疑问,“如果我们缺乏理解,我们又如何翻译呢?如果不能翻译,我们又如何明白呢?"

 (二)分析哲学与不可译

20世纪以来,随着哲学的语言转向,英美分析哲学(Anglo- American analytic philosophy)得以孕育而生,并成为与欧洲大陆学派(Continental  Schod )并驾齐驱的两大哲学流派之一。

分析哲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次变革,这种变革的标志是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linguisticturn in  philosophy),并用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语言。因此,分析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研究方法是分析,研究目标是通过分析语言来认识世界(存在)。20世纪中期以来,分析哲学家开始更加关注指称、命题、真值、言语行为、意图等问题,开始从自然语言出发,分析语言的表现形式,进而揭示语言本质及其语言所反映的世界(存在)。

哲学与翻译历来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分析哲学也不例外。分析哲学代表人物马蒂尼奇认为,分析哲学的语言研究主要包括语义学、语形学和语用学,然而,一旦分析哲学把翻译纳入其研究范畴时,“众多分析哲学家,比如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 n) ,罗素(Russel I )、奥斯汀(Austin),因(Qui ne)、卡维尔(Gavel I ),试图对欧洲哲学词汇进行确切解释和翻译……(但最终)却陷入文化和语言不可译的深渊。"

其实,分析哲学如果仅仅是通过研究某一门语言来研究世界(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那无可厚非,然而,语言、翻译、哲学这三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旦分析哲学把翻译也纳入其研究范畴时,语言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性(甚至不可通约性),尤其是语义、语形、语用差异,必然给语际翻译带来巨大困难和挑战,不可译也就在所难免。

语义一直是分析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语义是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分析哲学关于语义研究也取得诸多成果,提出“指称论”“真值论”“图像论”“用途论”“行为论”等语义理论,而这些理论恰恰也证明语义的复杂性。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奎因在其著作《词与物》( Word and Obj ect)就干脆提出“语义不确定性”( i ndetermi navy of  mean i ng )观点,并宣称“语义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翻译的不确定性”m。此外,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存在不对等,势必也会导致翻译困境,甚至不可译,就英汉两种语言来说,汉语中的“阴阳”“八卦”“道”、“风水”等在英语中都找不到语义完全相对等的词。

如果说语义差异导致的不可译性往往是相对的话,那么,语形差异导致的不可译性就通常是绝对的。语形包括语音和字形,它们都是人们借助语言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语音中的“双关”“头韵”“尾韵”等,以及语形中的“颠倒字面顺序而构成的词(anagram,如desperati on :  a rope ends i t ) "“藏头诗(acrosti c poetry ) "“回文(Pal i ndrome,如Able wasI  ere I  saw Elba)”等往往只能翻译意思,而不能兼顾语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汉语中的象形字“山”和“月”,分别翻译为英语的“mountai n/hi日”和“moon ‑ ,只能译出部分意思,而语形却完全无法译出。

语言之间的语用差异也会往往导致不可译。语用研究使用中的语言,与语境和含义紧密相联,语境涉及语言交际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双方、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含义除了基本的语义之外,还涉及言外之意(i mpl icature}及意图(Cintention)等因素。比如“关系”一词,美国的《侨报》和《纽约时报》都译为“Guanxi ",而不是“rel ati onshi p",在西方媒体看来,“关系”指“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带有“拉关系、走后门”等贬义色彩,其批贬的语用含义不言而喻。

 (三)解构主义与不可译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 on i sm)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结构主义阵营内部并以对结构主义理论的批判和拆解开始的,主要代表人物为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保罗·德曼(Paul   deMan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 ,罗兰·巴特( Rdand Barthes)等。解构并不是摧毁,而是颠覆,是一种对规范化、模式化的抵制,是对中心和权威的反叛,尤其是对西方传统哲学一直倡导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logocentrism)”的颠覆。结构主义及其逻各斯中心主义往往把意义和实在的法则视为不变之物,并将其作为思想和认识的中心,而解构主义认为,语言并不像结构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透明的、清晰的,包含着明确的二元对立的稳定结构,它更像一个意义之网,无限展开,无限变化,无限循环,任何东西都不会由语言符号清楚地表现出来。

解构主义反对文本的完整性及意义的稳定性,认为文本是开放的,意义是流动、丰富的,因此,也反对传统翻译的“等值论”和“二元对立论”:译文不是原文的附属物,也不是简单忠实地对原文的复制物。因此,解构主义认为,翻译绝不是实现译文对原文忠实的再现或者复制,而是“有调节的转换(regulated transformation }"。由于翻译的调节转换,以前静态、封闭的文本变成动态、开放的,原文经过翻译转换之后,意义能够推陈出新,原文也能够实现投胎转世,并在新的语境中成长和再生。

解构主义其实解构了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语言的差异性。德里达创造性地提出“异延(diff a rence)”一词,它既指差异和区分,又指延期或推迟,德里达认为翻译是一种异延行为,上帝创造意义本身,也创造了多义的名词,同时播撒了语言,使文本陷入多义解释的困境[25]4.福柯反对结构主义重语言轻话语的研究,他认为话语具有更丰富复杂的意义,而话语又与权力密切相关,权力是各种力的关系,它使话语形成系列或系统,亦或彼此独立的差距与矛盾;而罗兰·巴特更是以《作者之死》为文章名,来宣告读者的诞生以及作者的死亡,进而表明文本意义的多变性及不确定性。

解构主义的翻译观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及语言的差异性,这必然给不可译埋下伏笔。德里达曾经说过:“事实上,我相信任何东西都是可译的,同时,也是不可译的。"在解构主义视角下,“不可译性不意味着译者不应该翻译,而意味着在遵守‘数量’法则下,在译文中创造原文本的多样性是不可能的。"因为,首先,在解构主义看来,任何语言和文本的意义都在延异和变化,因此是不确定的,而读者和译者对文本的解读也是无穷尽的。其次,语言之间巨大的差异性也使译文不可能穷尽原文中的多样性,德里达甚至用巴别塔来喻指翻译的矛盾性,他认为巴别塔的故事讲述了“语言混乱的起源,习语不可简约的多元性,翻译的必要性和不可能性,作为不可能性的必要性”,显示了上帝“既强行翻译又禁止翻译”矛盾心态。

 (四)意识形态与不可译

论语全文解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构式语法 词语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

一、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中“爱”有以下几个义项:

①(动)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爱祖国/爱人民;

②(动)喜欢:爱游泳/爱劳动/爱看电影;

③(动)爱惜、爱护:爱公物/爱集体荣誉;

④(动)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爱哭/铁爱生锈;

⑤(名)姓。

刘承峰(2004)认为以上几种语义都无法解释“爱V不V”中的“爱”,于是建议为“爱”增加一个义项,即把“随便、我说了算、无所谓、不重要”的语义归结为“爱”在特定语境中的临时语义。其实以上语义只有在“爱V不V”构式中才存在,也就是说这种“无所谓”的语义是构式“爱V不V”本身所具有的,并不是其构成成分“爱”所独立具有的。我们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为“爱”在某一特殊构式中所体现出来的语义另立义项。构式语法的核心观点是承认构式本身具有意义,该意义是独立于其构成成分而存在的,完全没有必要也不能把为其构成成分增设义项。至于“爱V不V”中的“爱”的语义,仍然没有超出《现汉》中的义项,显然是第二个义项“喜欢”。在翻阅《现汉》等相关工具书之后,我们发现这种把某一构式的语义错误地归到其构成成分头上的冤假错案并非个案。所以本文打算基于构式语法理论,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现汉》若干词语释义进行分析,以期对以后的辞书编纂有些启发。

二、构式语法及其优势

构式语法理论(Constrution Grammar Theory,简称CG理论)是以认知语言学为背景,于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兴起,90年代逐步形成的,目前影响很大一种新的语法分析理论。这种理论是在批判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以语言用法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是多个理论的统称,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分支,如Fillmore和Kay的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Lakoff和Goldberg的认知构式语法(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G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等。各家理论虽略有不同,但其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且C的形式(Fi)或意义(Si)的某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

构式语法最初起源于对一些特殊的“边缘”(peripheral)现象的研究,如熟语。这与乔姆斯基以常规的符合语法规则的所谓“核心(core)语言现象为研究对象正好相反。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称UG)的组合理论(Compositional Grammar)对熟语、半熟语等现象无能为力,而构式语法对此现象却有很强的解释力,而且构式语法认为对特殊构式的研究同样可以揭示语言的普遍规律,从而全面解释各种语言现象。所以构式语法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相结合的思路,有利于更全面地把握语言现象,因而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其优点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开始关注语言中的“边缘现象”,即语言中存在的大量的不规则或半规则的语言结构,而这些结构在以前的生成语法系统中是没有地位,也是生成语法所无法解释的。

第二,对语言现象进行全息式的解释,主要是把语法、词汇、语义、语用和音韵等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与解释。而这些因素和语言形式的关系都是约定俗成的,是句法结构本身所具有的表达功能,是结构内在的。

第三,可以避免把应该是某个构式的语义错误地归到某个词语身上。如上文提到的要为“爱”增加的义项的建议就是如此。

近年来,构式语法引起了汉语学界特别是汉语语法学界的极大关注,张伯江(1999,2000)、沈家煊(1999,2000)、刘丹青(2001)、陆俭明(2002)、石毓智(2003)等都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一些特殊构式进行了研究,不仅丰富了语言学研究理论,同时也对汉语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和解释。但遗憾的是,运用构式理论对汉语的词典释义研究,目前尚不多见,本文打算在这方面做些尝试。

三、《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失当举隅

案例1:《现汉》(第5版)中对“归”的解释:

①返回:归国华侨

②还给;归还:物归原主

③(动)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千条河流归大海

④(介)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

⑤(动)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

⑥(动)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

⑦珠算中一位数的除法

⑧(名)姓

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对“归”的解释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有的指明词性,而有的没有指明。在此只分析和本文相关的第6个义项,我们认为这个义项也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归”不仅可以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还可以用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之间,如:

(1) 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该说明的都应该说明白。

(2)她漂亮归漂亮,但不够聪明。

既然不一定只能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那么“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的语义总结自然就不够全面。

第二,即使承认是“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该义项也应该是整个构式“V归V”的整体构式义,而不应该看作是单个动词“归”的意义。

案例2:《现汉》(第5版)对“再”的解释:

再:①(副)a.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再版。

b.表示更加:高点儿,再高点儿。

c.表示如果继续下去就会怎样:学习再不努力,就得留级了。

d.表示即使继续下去也不会怎样:你再解释,他也不会你同意。

e.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咱们看完了这个节目再走。

……

我们认为《现汉》对“再”的处理值得商榷。这里只分析d义项。

这种解释只针对下面举的这一个例子,别的例子就解释不了。如:“她再漂亮,我也要离婚”和“你再阻拦,她也会参加的”。

显然是把整个“再……也不……”的语义归结为其中单个的“再”的语义了。

《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再V也……”中“再”含有“即使”或者“无论怎么”的意思,“再A也……”中“再”等于“无论多……”。我们认为《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再”的处理也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再”和“即使”有时可以合起来用为“即使再V也……”,而我们并不觉得累赘不妥,这说明“再”和“即使”并不是完全同义,因为语言具有经济型,不会把两个同义的词语连着使用。

第二,《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再V也……”中“再”和“再A也……”中的“再”不完全一样,前者是“即使,无论怎么”之义,后者是“无论多……”之义,这种观点在“再”的语义分类上看似精细,实际上给人一种特设之嫌。事实上,二者表义是相同的。我们认为,应把二者合并为“再……也……”,整个构式表示即使某一动作继续下去或者某一性质的程度加深,也不会改变某一决定或现状。

第三,《现代汉语八百词》遇到“再……也……”这种特殊构式时就把“再”解释为“即使、无论怎么、无论多……”,而在为“再”设立义项时举的例子还是“再……也……”。这种方式有循环论证之嫌。另外,从理论的简洁性来看,把出现在各种特殊构式里的副词“再”分别设立不同的义项,这显然不如把相应的意义归结于构式本身来得经济简洁。所以我们认为不妨把“即使、无论怎么、无论多么”等义归结为“再……也……”的构式义,而不是其中“再”的意义。这样不仅简化了“再”的义项,而且有利于二语学习者掌握。

案例3:《现汉》(第5版)对“有”的解释:

有:⑤(动)表示所领有的某种事物(常为抽象的)多或大:有学问/有经验/有年纪了

显然,表示某种事物多或大的语义是整个构式“有+抽象名词”所具有的,并非其中单个的“有”所具有的,因为如果离开该构式,单个“有”就没有这种语义,如“我有一本书”种“有”句没有“书多或大”的意思。把这种语义归到“有”的头上显然是不合适的。

案例4:《现汉》(第5版)对“连”的解释:

连2:(介)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

我们认为,表示该义的“连”下文必须有“也、都”与之呼应,形成构式“连……也、都……”。整个构式表示某种事物或动作的极端代表都怎么样了,别的普通事物或动作更应该如此,“连”只是引进某一极端事物或动作的代表,不应该整个构式的构式义归到“连”的头上。

案例5:《现汉》(第5版)对“什么”的解释:

什么:疑问代词。

①……

⑤表示责难:你笑什么? 你说呀,你装什么哑巴?

⑥表示不同意对方说的话:什么晒一天?晒三天也晒不干。

⑦用在几个并列成分前面,表示列举不尽:什么送个信儿啊,跑个腿啊,他都干得了。

无论是义项⑥还是⑦义项,都不是单个“什么”的义项,而是整个构式的义项。

四、结语

陆俭明(2004)指出,构式语法可以帮助我们来解释一些先前不好解释,或先前想不到去解释的语法现象,有助于我们说明各种不同句式产生的原因与理据等,还可以避免将构式的语法意义误归到构式内某个语言成分的头上,等等。这种看法非常有道理,具体到词典释义,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要注意区分构式义和词汇义,只有那些摆脱了特定构式的意义,才是词汇义,也才有资格作为词汇的一个义项出现在词典中。词典确立义项不可过细,不可把本该属于某一构式的构式义归到其构成成分的头上,把应该属于构式的构式义还给构式。我们认为词典只需要列出词语本身的内在义项即可。郭锐(2002:88)指出词类的表述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的表述功能。“内在表述功能是词语固有的表述功能,外在表述功能是词语在某个语法位置上最终实现的表述功能。两个层面的表述功能一般情况下一致,……有时候不一致。”我们发现,在有些标记性构式中词语的“内在表述功能”和“外在表述功能”通常表现为不一致。如:还N呢――还老师呢,连这点道理都不懂。通常情况下,副词“还”一般修饰形容词或动词,不修饰名词。但在此构式中“还”修饰了名词,整个构式有批评某对象应该达到某水平而没达到的批评指责的意味。这个义项就是整个构式的构式义,而不应作为“还”的义项。

第二,至于这种包含着某一词语的特殊构式的构式义要不要收入词典,值得讨论。如果完全收录,词典将不胜其长,如果完全不收录,对这些特殊构式的使用和理解自然会遇到问题。我们认为不妨把这些结构特殊,语义无法推导的特殊构式单独收录,这样既避免了常用《词典》的繁琐,也可满足使用者对特殊构式理解使用的需求。

如果要在词典中列出构式或构式义(或收录于专门的构式词典),应尽量明确指出构式的结构特点,使之以构式的形式出现,而不要遮遮掩掩。《现汉》对“就”“才”和“连”的处理就有点遮遮掩掩。

就2:⑥放在两个相同的成分之间,表示容忍:大点儿就大点儿吧,买下算了。

才2:⑥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

连2:(介)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

其实《现汉》已经意识到以上两个构式的特点,只是没有明确化。如果能明确格式化为:

A就A吧

才……呢

连A都/也……

构式的特点就明确了很多,对二语学习者的用途也大得多。

《现汉》对“爱……不……”的处理稍微明确,但并未指出其特点,如果能指出“爱V不V”,至少对二语习得者效果会好很多。

词典即使是专门的构式词典中某一词条下到底应该列出哪些构式,尚需讨论。有的词条下列出了常用构式,如“爱……不……”,而有的词条下就没有列出常用构式,如表示批评的“还NP呢”就没有列出。词典中到底应不应该列出常用构式?如果要列,列出哪些?选择的原则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讨论。

(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主观量构式研究”[14BYY169]和教育部项目“现代汉语标记性构式研究”[11YJC740135]的资助,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Croft,W.& D.A.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

CUP,2005.

[2]Fillmore,C.& M.O’Connor.Regularity and idiomatically

in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The case of LET ALONE[J].Language,1988,(4).

[3]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5.

[4]Goldberg,A.E.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OUP,2006.

[5]Kay,P.EVEN[J].Linguistics & Philosophy,1990,(13).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5.

[7]时代性 准确性 系统性――论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修

订[J].辞书研究,2006,(1).

[8]李文浩.“再XP也VP”构式分析[J].汉语学报,2010,(4).

[9]刘承峰.“爱V不V”结构的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2004,(2).

[10]刘冬青.词典释义的正确性问题[J].辞书研究,2008,(5).

[11]刘哲.《现代汉语词典》义项分合失当举隅[J].辞书研究,

2004,(2).

[12]陆俭明.“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J].中国语文,2004,

(5).

[13]陆俭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的解

释”[J].外国语,2004,(2).

[1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5]邵敬敏.“连A 也/都B”框式结构及其框式化特点[J].语言科

学,2008,(4).

[16]谭景春.“词的意义、结构的意义与词典释义”[J].中国语文,

2000,(1).

[17]谭景春.词典释义中的语义归纳与语法分析――谈《现代汉语

词典》(第6版)条目修订[J].中国语文,2012,(6).

[18]王惠.从构式语法理论看汉语词义研究[J].中文计算语言学期刊

(台湾),2005.

[19]杨玉玲.“非X不可”句式的语义类型及其语用教学[J].汉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