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1篇

一、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发展模式的判断

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国家,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作出的基本判断。《建议》指出:城镇化水平低,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那么,《建议》何以得出上述结论呢?

根据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不同,我们可以把城镇化划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适度城镇化又称同步城镇化,即指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和相适应的城镇化模式,即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如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芬兰、日本等。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推动型的比较合理的城镇化道路,它能够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适度、同步发展。第二种是过度城镇化又称超前城镇化,即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如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中东等。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畸形城镇化,是一种无工业化的城镇化。第三种是滞后城镇化又称低度城镇化,即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不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如中国、朝鲜、贝宁等。这些国家的城镇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进而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见图1),它是城镇化的更高阶段。[2-5]从中国目前城镇化发展模式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的城镇化属于低度城镇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城乡人口逆向流动不是逆城市化,而是一种“反城市化”。对此,要加以区别。

附图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2.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图1 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

城镇化是否适度取决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变化,这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适度的城镇化不但会产生较高的综合效益,而且还会支付较低的各种成本。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和各种要素的聚集不是无限制的。当这种聚集发展到一定程度,由城镇化带来的边际聚集效益便呈递减趋势,而边际聚集成本则逐步上升,当二者接近或相等时,城镇化便达到理论上的适度。[6]

二、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发展程度判断

中国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中国的城镇化也滞后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是中国的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从图1可以看出,1949年的中国的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相差不多,仅为1.93个百分点,1953年、1957年、1965年、1978年差距进一步拉升,分别为6.49、10.01、13.82、26.38个百分点,28年增加了大约25个百分点,年均落后近1个百分点。这一情形,直到近20年才有所改变。1996年城镇化比工业化落后13.43个百分点,差距比1978年减少了12.95个百分点,到1998年差距进一步减少为11.8个百分点。[7]

二是中国城镇化落后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据世银行专家分析,1997年中国实际的城镇化水平(32%)要比名义的城镇化水平(30%)高出两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1992年、1995年、1997年,中国人均GNP分别为470、620、820美元,同期中国城镇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要分别低15、12.5、11个百分点。按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PPP)计算,1995、1997年中国的人均GNP分别为2920、3570美元,同期中国城镇化水平分别要低20.8、22个百分点。[8-9]图2直观地给出了按人均GNP衡量的国内外在城市化水平上的差距。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表1和钱纳里发展模式(见钱纳里《发展型式(1950~197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的数据绘制。汇价调整不影响所示走势。

图2 人均GNP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三是城镇化也滞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动。1995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0.5:48.8:30.7,就业结构比重为52.2:23.0:24.8,同期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0%,分别比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高出49.5、21.2、39.3个百分点,分别比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高17.8、47、45.2个百分点。[10]

四是城镇化偏系越来越大。根据城市化偏离系数公式Ue=Pu/Pa-1初步计算可知:1952~1978年,中国城市化偏离系数为-0.56,人口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农业劳动力的非农业化进程。1978~1982年,中国城市化偏离系数为0.34;1978~1990年,1978~1997年偏离系数分别为-0.42、-0.50;1991~1997年偏离系数为-0.65。这表明,除改革开放初期人口城市速度曾超过农业劳动力非农化速度外,其他三个分类计算阶段,人口城镇化速度都低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程度,而且近10年来城市化滞后的现象更加严重。根据杨宜勇的比较,1997年,中国人均GNP为860美元,此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大约只相当于世界1964年人均GNP300美元的水平,按照这个系数中国现阶段城市化滞后14个百分点。[11-12]根据叶裕民的比较,我国199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与日本1965年的水平相当,但我国1997年的城镇化率(29.9%)比1965年的日本(68.1%)要低38.2个百分点。[13]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滞后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根据魏后凯等人的测算,1997年东部地区显性城镇水平为39.96%,中部地区为30.65%,西部地区则为23.47%,中西部分别比东部低3.31和10.49个百分点;1997年东部地区隐性城镇化水平已达21.67%,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14.53%和12.12%,分别要低7.14和9.55个百分点。[14]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发展阶段判断

中国第一部城镇化 规划——《“十五”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2001年8月7日)在综合分析中国城镇化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15]这是中国建国以来,首次以官方文件作出的基本判断。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加速阶段还要一段时间,现在强调“加速发展时期”为时过早。笔者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判断:

第一,从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看,中国城镇化呈现出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一是城镇人口不断增长。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为17245万,比1949年增加11480万人,2000年城镇人口增加到45594万人,比1978年多出28349万人,相当于1949年的8倍。二是城镇数量不断增加。1978年到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6个,22年增加47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至2万个,22年增加了17827个。三是城镇区域不断扩大。据统计,1984年至1996年,全国295个城市市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由7.6%上升到18%,年均上升0.86个百分点。四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城镇化水平为17.92%,到2000年已增至36.09%,22年增加了18.17个百分点。五是城市综合实力迅速增强。1997年,中国226个地级市以上城市中,GDP超过200亿元的有34个,人均GDP超过一万元的有109个。另外,1988~199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幅达19.3%,占GDP的比重也从28.6%上升到37.2%。[16]

第二,从城镇化发展水平看,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一是根据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当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30%时,这个国家城镇化发展就处在加速发展时期,也就是处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二是1995年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并超过39%这个分界线。1995年至2000年6年间,城镇化率年均超过30%为31.01%。31.01%正好符合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处在诺瑟姆曲线的中期阶段上。三是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种种城镇化水平的测算公式,对2000~2050年若干年份中国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束都是在30%以上,其中最低为30%,最高的为40%,平均水平为34.91%。四是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最新统计,200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比1990年(26.23%)提高了9.86个百分点为36.09%。36.09%、31.01%或34.91%这些城镇化率是否是一个合适、适度的合意城镇化率呢?回答是肯定的。根据王铮的合意城市率公式和周一星城市化对应关系公式计算可知(注:王铮的合意城市率公式为:t=6.61-47.60α[,0]+0.09β[,0]+52.79(α[,1]+ε[,1])+111.75μ-30.42φ-0.16t[,1]-0.02t[,2];周一星城市化对应关系公式为:Y=40.55lnX-74.96.),2000年前后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在30%~40%。[17]

四、中国城镇化滞后制约经济发展:发展后果判断

中国城镇化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城市承载力不高的原因,也有城乡二元结构及严格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弱质性,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弱质性导致了非农业产业就业比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以及市镇人口比重滞后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前者滞后主要是由于轻工业劳动密集型特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重工业;同时,由于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布局过于分散,规模效益没有形成,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后者市镇人口比重的提高滞后于非农产业人口比重的提高。滞后的城市化,对工业现代化不利,也有碍于农业现代化和居民生活的现代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与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一样,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1958~1960年的超前城市化已为历史所证实。滞后的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三大后果与弊端。

城镇化滞后从后果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口学滞后。由于我国实行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户籍制度,导致今天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先老”的现象。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和县分别为6.0%和5.7%,高出0.3%;城市人口老龄化要比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这表明人口城市化滞后的城乡年龄结构差别效应由隐性转为显性,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二是社会经济后果。一方面,城镇化滞后使大量劳动力过多地滞留在农村,造成严重的隐蔽性失业和劳动力素质及劳动生产率低下。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滞后阻碍了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同时,滞后的城镇化对市场需求的扩大形成严重的制约。三是环境后果。城市化的滞后加剧了城市和农村环境的恶化程度。前者如大气污染、交通堵塞与水荒水脏等,后者如镇镇象村,村村象镇等,形成了一系列的农村病。

城镇化滞后,从负面效应分析,主要是八个弊端:一是城镇化滞后抑制消费需求增长。据统计,1997年全国农村人均消费增长为1930元,仅为城镇居民的31.9%,即三个农民还抵不上一个居民。二是城镇化滞后阻碍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城镇化滞后妨碍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城镇化滞后阻碍城镇建设和城市中心功能的发挥。五是城镇化滞后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发展。六是城市化滞后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七是城镇化滞后影响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八是城市化滞后影响城乡生态建设。

五、中国城镇化发展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为宜:发展速度判断

“十五”期间,我国城市化速度应以多少为宜?期末城镇化将达到多少?对此,不少专家作了研究探讨。一种观点认为,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但不超过1个百分点。从经济发展趋势判断,“十五”时期城市化水平不会高于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但如果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创新上有所突破,则有可能提高1个百分点。[18]另一种观点认为,“十五”期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0~1.2个百分点,大约是1978~1998年年均增长速度的1倍左右。我们认为,“十五”期间的城镇化速度应为0.8~1.2百分点之间,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发展速度。按第五次人口普查后的城镇化新水平,预计到“十五”计划末,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40.09%~42.09%;2010年将达到44.09%~48.09%。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00-10-19.

[2] 辜胜祖.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28-34.

[3]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 大学出版社,1991.27-86.

[4] 杨宜勇.城市化创造就业机会与城市就业空间分析[J].管理世界,2000,(2):121-128.

[5] 王一鸣等.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2):3-11.

[6] 丁健.现代城市经济[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3-11.

[7] 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0.73.

[8]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162-163

[9]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10] 李文.城市化滞后经济后果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4):64-75.

[11] 杨宜勇.城市化创造就业机会与城市就业空间分析[J].管理世界,2000,(2):121-128.

[12] 王一鸣等.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2):3-11.

[13] 叶裕民.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1-6.

[14] 魏后凯.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专项规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325.

[15] “十五”期间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N].人民日报,2001-08-10.

[16] 何振红.我国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N].经济日报,1999-09-04.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东北地区;城镇化;区域差异;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032-02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城镇人口比重已由最初的 35.87%(1980 年末)增长到52.68%(2013年末),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现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前列。然而,成果背后同样存在着隐患,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问题显著,成为严重制约东北地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新时期下,东北地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如何推动东北地区城镇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差异是当今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力求构建一个科学全面的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城镇化过程与农业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人口结构,社会生活,资源环境,城乡统筹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相联系,并遵循全面性、系统性、代表性、可行性、可比性原则,选取以下14个指标构建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的主成分分析

研究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的对象主要是东北三省34个省辖市。为了全面准确对东北地区34个主要城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价,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统计年鉴(2007―2014)》、《吉林统计年鉴(2007―2014)》、《辽宁统计年鉴(2007―201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2014》等。

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的综合主成分得分值及排名,如表2。并根据表2来分析东北地区综合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表2中城市的得分0分只是一个分界点,代表整个东北地区的一个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在 0 以上的地区,说明其城镇化水平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在 0 以下的区域,说明其城镇化水平低于平均水平。

因此,东北地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大于 0)的地区有16个,排名顺序从高到低分别为大连、大庆、沈阳、盘锦、本溪、铁岭、辽阳、鞍山、长春、松原、哈尔滨、辽源、吉林、营口、抚顺、通化市;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低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小于 0)的地区有18个,排名顺序从高到低分别为丹东、七台河、葫芦岛、锦州、白山、四平、绥化、双鸭山、朝阳、齐齐哈尔、白城、牡丹江、阜新、佳木斯、鸡西、伊春、鹤岗、黑河市。

按照省份划分,辽宁省14个市城镇化水平平均得分最高,为0.228 634,其次是吉林省城镇化水平平均得分0.017 643,黑龙江省-0.343 3为最低。可以看出,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比较落后,总体城镇化水平不高。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一主成分F1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6项指标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主成分F1主要解释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可以概括为经济发展城镇化指标。第二主成分F2在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每万人公共交通车数量3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主成分F2主要解释生活质量城镇化指标。第三主成分F3在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F3主要解释资源环境城镇化指标。第四主成分F4在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主成分F4主要解释基础设施城镇化指标。第五主成分F5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上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F5主要解释人口城镇化指标。根据各主成分得分情况,可计算得出各要素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状况,见表3。

生活质量城镇化得分的极差和标准差最大,因此,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差主要表现为生活质量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其次是基础设施、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口城镇化水平差异;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异相对较小。

三、促进东北地区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城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大中城市功能的完善和辐射力的增强。一般说来,城市的辐射能力越强,辐射半径就会越大,对其周围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也就越大。当作为经济增长极的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客观上存在着生产要素扩散的要求,而扩散效应将会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城镇化的发展。

(二)推动中小城市、小城镇建设

东北地区主要区域中心城市以其较强的经济发展能力、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城市建设水平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不仅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还起到承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任。东北地区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有选择地选取若干中小城镇,通过提高城镇发展功能,集聚生产要素加快发展,提升中小城镇的产业承载能力。

(三)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城镇化

发展农业现代化,应突出规模化、合作化、产业化和特色化,以农业现代化、合作化、产业化、特色化为主轴,以特色中小城镇和乡镇工业园区为两翼,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业来带动农村工业化。如今,农产品深加工业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乡镇工业园区承载农产品深加工业项目,也实现了产业集聚,带动了中小城镇发展,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实现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

参考文献:

[1] 蔡霞霞.新疆南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D].新疆阿拉尔:塔里木大学,2013.

[2] 王良健,罗湖平,周克刚,高鸿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的量化分析[J].西北人口,2005,(6):2-5.

[3] 张丽琴,陈烈.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长株潭;新农村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驶入“深水区”,城镇化已经成为扩大内需、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将对湖南城镇化水平、存在问题及发展路径进行研究。

一、湖南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判断城镇化水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和M.塞奎因于1975年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通过对100多个国家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城市化与工业化比较的模型,成为研究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参考。下面结合钱纳里模型,分析湖南城镇化发展的水平。

1.与同一收入水平的常态城市化水平相比

钱纳里模型提出了常态发展状况的城市化水平,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平均城市化水平。表1将湖南的数据与模型进行比较的情况,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NP的增长,湖南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的偏差逐年扩大。如2002年湖南的人均GNP达到813.58美元,而城镇化率仅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8.1%。可见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湖南的城镇化水平是明显偏低的。

注:湖南人均GNP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历年《湖南统计年鉴》。换算汇率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城镇化率与工业化水平进行比较

表2采用工业份额的方法衡量工业化水平,将相同人均GNP下钱纳里模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与湖南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可以发现湖南城镇化水平长期以来低于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以后偏差值呈下降趋势,在人均GNP超过800美元后二者之间的偏差开始转正。如果用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来计算,湖南的偏差值仍然大大低于模型的偏差值。相对于国外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湖南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的还比较滞后。

3.城镇化率与非农化水平进行比较

表3采用非农就业比率与城市化水平进行对比,列出了湖南与钱纳里“发展模型”中工业化与非农化关系的比较结果。表中N/U值是判断城市化是否滞后的主要指标,N/U的标准值为1.2,如果过大表明大量从事工业和其他非农生产经营的劳动人口滞留于农村地区。可以发现,每个阶段湖南的N/U值明显大于钱纳里发展模型数据,而且大于标准值。这进一步表明,相对于非农就业比率,湖南城镇化水平是比较滞后的。

4.与全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

湖南作为一个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以农业人口为主。近年来尽管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相对于我国发展较快地区处于落后的地位。如图2所示,湖南城镇化发展长期以来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差距有所拉近,但仍然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距离。

二、湖南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说湖南城镇化水平总体上是滞后的。这种滞后表现在滞后于省内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或非农化进程,也滞后于国内城镇化的平均发展水平。同时湖南在城镇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中心城市不强,城镇发展不平衡

在城镇地区分布上,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区位条件的制约,湖南省在城镇发展水平上表现出中心城市不强、各地区之间发展十分不平衡。首先是中心城市的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如湖南首位中心城市-长沙,其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近30%,但是吸纳的人口只有全省的10.72%,即使长株潭三市加起来人口总数也只占全省的20.78%。其次是地区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长株潭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1.07%,湘南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只全省的13.16%,“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四市(不包括常德石门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11.92%。尤其是邵阳市人口占全省10.76%,地区生产总值却只占4.45%。

2.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产业布局不合理

与全国40.09%的工业化率水平,湖南(39.31%)是偏低的。特别是很多地区的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目前湖南四个部级高新开发区和六个部级经济开发区全部位于“3+5”城市群。在全省77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中,长株潭工业园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55.74%。钢铁、有色、化工为主体的传统重化产业在全省经济中长期占支配地位,经济总量值高;轻工、纺织等产业实力较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在2010年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达到13%。

3.城镇化质量与管理的问题

与全国城市发展情况相比(见表4),湖南在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拥人公共厕所和人均均居住面积等指标均低全国水平。城镇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落后,包括长沙市在内的大中城市存在大量“城中村”现象,城镇危房改造任务艰巨。城市的教育设施、环境状况、邮电通讯状况、园林绿化及防灾减灾等都难以适应未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要求,城镇就业、生活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注:表中数据来自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中全国人均居住面积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不含集体户)。

4.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的问题

现有的城镇化还没有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协调发展存在不足。一方面城镇化水平整体滞后制约湖南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城镇化动力基础薄弱。湖南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拉动作用低,缺乏有影响力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农业生产企业化、工业化程度低,总体上产业化程度不高。

三、湖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根据湖南城镇化发展的现水平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1.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区域规划

需要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结合自身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区域规划:第一,加速长株潭一体化进程,提高长沙作为湖南唯一特大城市在全省的首位度、人口吸纳能力和区域影响力;第二,进一步完善立体化交通网络,支持省内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打造一批超过百万人的大城市;第三,政府规划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支持有特色的经济圈发展,包括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等;第四,在土地节约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促进中小城市和镇的发展,与大城市、特大城市组成合理的城市群结构。

2.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园区布局

一方面当前湖南还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期,工业化仍是城镇化的重要动力,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选,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可持续发展和“四化两型”的战略下湖南发展必须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因此淘汰落后产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突出的位置,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政府需要调动财税、金融等多种手段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此同时,需要完善产业园区的布局,结合各地实际,兴建和壮大一批产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3.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城镇质量

在加快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强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健全政府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妥善安置拆迁户,解决“城中村”和危房改造问题;加强生态保护,搞好园林绿化,为城镇居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完善教育设施,解决城镇就业、生活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此外,湖南还应该改革和完善户籍制,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4.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全面发展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两个助推器,是城市与乡村在经济、文化、人口、生态等要素上的交融、协同发展的过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要强调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增强城镇对农业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强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Henderson,J.V.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3,4:275-341.

[2]Moomaw,R.L.and Shatter,A.M.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Bias toward Large Citi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6,40:13-37.

[3]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45(3):28-39.

[4]霍利斯,钱纳里等.发展的形式:1957-1970[M].经济科学出版社(中译本),1988.

[5]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45(10):20-32.

[6]曾福生,吴雄周,刘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1):19-23.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4篇

2013年四川城镇化率增幅位列全国第三

2013年四川各地继续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的重大决策,城镇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城镇人口规模继续扩大,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2013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1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3640万人,城镇化率为44.90%,较2012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国的1.16%高0.21个百分点,列全国第3位,比2012年在全国的增幅上升1位,仅低于贵州(增1.42%)、甘肃(增1.38%)。城镇化水平居全国第24位,比上年上升2位。在西部位次也由2012年第8位上升到第6位。作为人口大省的四川来讲,在前两年城镇化率快速提高的基础上,2013年城镇化水平继续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三大原因影响城镇化增幅

2013年四川城镇化水平提升速度虽超过全国,居各省前列,但与2012年增幅相比有所趋缓,与计划完成目标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其主要原因有三:

“非农”人口增长减缓。2013年四川“非农”比例较2012年仅增长0.86个百分点。由此导致2013年城镇化率增幅比2012年下降约0.11个百分点;

人口流动速度减缓。全省乡村流入城镇半年以上人口占调查人口总数的比例为13.66%,比2012年下降4.29个百分点,而全国仅下降2.04%,四川降幅比全国高2.25个百分点。流入城镇人口减少,致使城镇化率增幅减少约0.22个百分点;

“村”改“居”人口减少。2013年全省“村”改“居”人口66.90万人,较2012年减少6.79万人。

城镇化水平范文第5篇

计算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需先对9个指标分别确定权重。本文权重的确定采用德尔菲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及郑州市的实际情况,根据专家意见反馈,对9个指标的权重直接赋值。因为城镇人口比重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赋予其权重20%,其他指标分别占10%,如表1所示。

二、郑州市城镇化水平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统计年鉴上数据的整理,测算出郑州市2002—2012年的城镇化综合指标,同时也得到郑州市旅游总收入的数据。对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数据,见表3。

(一)发展态势比较

图2是郑州市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与旅游总收入关系的散点图,从中可大致看出两者发展的态势。郑州市的城镇化与旅游发展水平均呈正态增长趋势。另外,两者均呈现出直线增长,表明两者进程是稳步推进的。但是从提升幅度看,旅游业发展提升幅度较大,而城镇化水平提升较为平稳。

(二)相关性分析

相关是用数字来表示多个变量之间的变动伴随关系。相关系数是变量间相关程度的数字表现,一般用r表示样本相关系数,其取值范围为[-1,1]。综合指标对旅游总收入的散点图(见图3),可以初步判断,郑州市旅游业与城镇化存在一定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故有必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相关分析,以明确这种相关关系的存在性及其程度大小。表4给出的是郑州市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与旅游总收入的Pearson相关系数及其检验结果。从表4中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与旅游总收入两个相关系数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非常显著的,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总体来看,郑州市城镇化水平与旅游发展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三)城镇化水平各指标与旅游业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表4的分析,从宏观层面得到郑州市城镇化水平与旅游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为了更加清晰地表明旅游发展与城镇化的相关性,需要对城镇化各个指标与旅游业发展进行相关分析,进而对郑州市实施具体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表5是城镇化水平相关指标与旅游业的相关性分析,从中看出,城镇化的9个指标中,绿地覆盖率和卫生机构这两个指标与旅游总收入具有不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其显著性均大于0.01,表明其在0.01的水平上不显著。另外的7个指标与旅游业收入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考虑到现实情况,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进而在相关分析中对分析指标造成影响,本文再次对以上7个指标分别与旅游总收入采取偏相关分析,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以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6中可以看出,GDP,人均GDP,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旅游总收入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经济指标与旅游总收入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说,城镇化与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其最主要地表现在经济领域的相互促进作用上面。一方面,城市作为旅游重要的客源地和目的地,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能为旅游业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为旅游业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提升城市本地的旅游业发展水平,提高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城镇经济的发展也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当地旅游提供一个庞大的客源市场。另一方面,旅游业自身带动系数比较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强。旅游业可以改善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镇整体的综合水平。旅游集聚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另外,城镇人口比重与旅游总收入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但相较于经济指标其相关系数不大。旅游发展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关系受旅游产业发展类型的影响。郑州旅游资源丰富,北临黄河、西靠嵩山,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郑州又是中国古都之一,历史人文景观丰富。因此,郑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以传统的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为主,而这两种旅游方式并不利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但是近年来,郑州市开始注重城市旅游的发展,推出了黄河风光休闲游、古都文化游、新区观光游等8条“城市游”线路,从传统的景区观光旅游走向以欣赏、体验和品味为主的城市旅游。郑州市还加强城市公园和主题公园的建设,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碧沙岗公园、郑州动物园、世纪欢乐园、方特等休闲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使郑州市成为宜居的城市。目前,郑州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很好地利用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注重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努力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各行业的结构,大力发展郑州市的商业街、购物市场,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人居住。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增加城镇人口比重。因此,虽然目前郑州市城镇人口比重与旅游总收入相关系数不大,但相信在郑州市政府的引导下,二者相关系数会越来越大。本文来自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