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认识自我作文

认识自我作文

认识自我作文

认识自我作文范文第1篇

机械认识实习工作自我总结范文一

机械实习有苦也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方成大任也!”这句古人的话用来形容我们的金工实习是再好不过了!经过了车工,钳工,磨工,铸工,铣工等一系列工种的磨练,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门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金工实习课程。

现在想想过去的这段难忘时光,其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得到。通过学习各种工种,我们了解了许多金工操作的原理和过程,大致掌握了一些操作工艺与方法,还有以前的那些陌生的专业名词现在听来都是那么熟悉亲切!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来不会从事这些工作,甚至连接触它们的可能性都没有,但是金工实习给我们带来的那些经验与感想,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来说都是一笔价值连城的财富。金工实习的作用与影响,就象《美国丽人》里男主人公最后说的话那样“有些东西你可能现在没有感觉到它的价值,但最后还是会的,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过程!”

一起实习的同学也让我受益非浅。毫无私心的帮助,真诚的相互鼓励加油,一切分担工作的压力,更一起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金工实习更象是一个集体活动,拉近我们彼此的距离,填补了曾经存在的隔阂,集体主义的魅力得到了彻彻底底的展现!大学里连同班同学相处的机会都很少,感谢金工实习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这样的活动值得教育部门的借鉴。

短短的2个星期时间,我们在实习中充实地度过了,我们学习的知识虽然不是很多,但通过这次让我们明白了我们需要实际学习掌握的技能还很多、很多。如果我们不经常参加这方面的实习,我们这些大学生将来恐怕只能是赵括“纸上谈兵”。社会需要人才,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我们新世纪的大学只有多参加实践,才能保证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有自己的位置。真的多谢机械实习,我还想再有一次。

机械认识实习工作自我总结范文二

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门人生必修课,是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除了基础知识功底深厚外,还需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付突发故障的能力,还要求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善于思考。另外,还必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坚强的毅力。这短短的在杭州下沙两个月实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我获益匪浅。

我所实习的杭州丽伟电脑机械有限公司,是在国内最著名的数控机床制造商之一,它经过20余年的成长与发展,其产品的技术水平一直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杭州丽伟生产的产品系列有:1、V系列立式加工中心(线轨),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模具行业。2、MV-I系列立式加工中心(线轨)3、T-系列高速化精致化数控车床(线轨)和车铣复合式车削中心机等系列产品。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正式走进丽伟开始了实习工作。由于我是应届毕业生,本身对企业的机构等都很陌生,公司让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我的日常实习。在我师傅的热心指导下,我对机床装配有了初步的了解,并积极参与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管理理论知识以及所学的相关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大学所学确实有用。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跟公司同事一样上下班,协助同事完成部门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我心里明白我要以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来适应公司的工作,完成公司的任务。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

在公司我主要的工作是协助师父装配一些机床,由于缺乏经验,我在期间还弄坏了一些工具,也走了很多弯路,给师傅及同事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但是我们师父他没批评我,而是让我继续认真的把事情做好,我很受鼓舞,同时也很努力的去把事情做好.

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提高的方面很多,但对我来说最主要的是动手能力的进步。毕业实习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我们应届毕业生社会工作的能力,如何学以至用,给我们一次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各种书面以及实际的知识,实际操作、演练的机会.自走进丽伟开始我本着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的参与机床装配,并对企业公司结构的熟悉,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公司,发挥自己特长.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

实习收获。主要有两个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机床装配的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动手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机械认识实习工作自我总结范文三

读了三年大学,然而大多数人对本专业的认识不够,在大二期末学院为我们组织了一个月的见习,但是当时所学的知识涉及本专业不多,所看到的东西与本专业很难联系起来,所以对本专业掌握并不是很理想。

去年暑假,学院为了使我们了解机械产品、设备,提高专业知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安排我们到机械厂操作实习。

实习内容:

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方法

2、了解切削刀具方面的知识,熟悉常用刀具的结构选择、用途等。

3、了解机床和数控系统的知识。

4、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

实习要求:

1、遵守常规厂纪,保守厂里的机密。

2、讲文明,懂礼貌,体现大学生的风范。

3、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尊敬师长,努力工作。

4、认真学习技术,虚心向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学习。

5、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进厂前,必须穿工作服,女生必须戴工作帽才可以进厂实习。

2、讲文明,不准饮酒,不准穿拖鞋、高跟鞋,不准打闹、逗笑。

3、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更不要用手触摸空气开关上方三根进线。

机械电器技术操作规程:

4、铣削,不能用手摸工件表面,以免打滑受伤,更不能用嘴吹铁屑,以免飞入眼睛受伤。

5、不要擅自使用砂轮机,如果使用,可在老师指导下操作,人要站在侧边,工件必须夹牢,用力不能过猛。

6、钻孔时,严禁戴手套,工件必须夹牢。

厂里有三个用加工磨头体的加工中心和几台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有一个刀架和多个工作台同时对多个工作面进行加工,不仅避免了由于基准不重合产生的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加工中心体积较大,价格昂贵,而且对环境要求较高,这是提高产品的成本,一般选择加工经济性较高的零件或者精度要求高的关键零件。

数控机床能自动的完成对轴类与盘类零件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和铰孔等切削。数控车床具有加工精度稳定性好、加工灵活、通用性强,能适应多品种、小批生产自动化的要求,特别适合加工形状复杂的轴类或盘类零件。

认识自我作文范文第2篇

我可不要再做原来那个性格怪癖的女孩子啦!原来的我,总是让家长和老师奇怪,一会儿这个样子,一会儿又那个样子。让家长和老师很摸不透。今天,我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女生了!

因为自己遇到的事情总是太多太多,所以导致自己整天心情不好什么啦,情绪低落啦,慢慢的发现,自己的和情绪影响学习!在五年级时,我就特别特别快乐!不管是作文还是什么,都特别开朗,而就从五年级下学期时,因为一些事情,自己就大大的发生了变化,也不是从前那个活泼开朗李荟林啦!

原来写作文多么好啊,现在一写作文就带一些忧伤的感觉,而且很不活泼,让人读着就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自己也发现了,现在写作文的水平越来越差,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

唉!从今天开始看看原来的自己,确实变化了很多。只有自己才能发现。不,应该说同学也发现了!

班里的某某同学说自己不纯洁了,心灵受到了污染!这个自己也知道,很清楚,所以呢,现在,下定决心,以前的事情不再想起!不再回忆!从现在开始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现在和“维尼熊”……她们在一起玩耍都特别快乐呢!原来所有伤心的事情不再提起!我要变化,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做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照样挺胸抬头走我的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认识自我作文范文第3篇

正确认识自我,看似简单,但细细一想,你,我,他,正确认识自己了吗?有人会说,谁会连自己都不认识呢?并不是,我们,还没学会最重要的一堂课——正确认识自己!班会课,给我上了最生动,也最难忘,并令我受益匪浅的一节课。

于丹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最深刻的道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无非就是“孝”,“和同学融洽相处”。

百善孝为先,“孝”,我自认为我是个“孝”女,懂得感恩,回报父母,。不过今天看到的事迹,什么“孔融让梨”,,赖冬敬……一个个感人的事件,让我自愧不如,想想平日里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不顺就要发泄几句”……我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特别是听到“现在依然跪着为父亲……”,我别的没听见,就听见了这一句,哎,那滋味,不好受。我要争取向他们学习,做个“孝顺女”!

当听到那个小女孩日记里写的“我没有朋友……”,也勾起了我的烦心事,自打上了初中,我忘不了以前的美好时光,特别是“死党”李佳怡和徐子涵,她俩都分到了十三班,气得我牙直痒痒。现在,我也想交个好友,可我竟变得孤僻,哪个都不是我的知心好友,看着他们成双入对的来来回回,羡慕的口水都要下来了,哎。我也想有个“闺蜜”!我马上瞪大了眼,竖起了耳,屏息凝神听老师说,下定决心要成功!势不可挡!

影片很快就看完了,我有些失望,这也太快了,不过,我总结出了几点:1·要正确认识自己;2·要以善为先,学会感恩,回报父母;3·不迷恋电子产品,和同学,家长,和平友好的相处。通过归纳,我发现我有很多不足,但是——我学会了正确认识自己!如有过错,我一定加以改正,做个品德优良的好少年!

认识自我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我 自传 中国古代自传文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自强的民族在奏响文化复兴的黄钟大吕时,会不断反省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反省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的准确与健康是文化复兴的有力保障。当我们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计划时,必须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观念,使个人自我意识与民族伟大复兴计划相统一。在此背景下,对中国古代自传文展开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自我

我是谁?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不断的追问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在哲学家、文学家的著述中,对自我的反思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可以看作是自我意识问题的萌芽,这句话主要是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类理性能力的倚重态度,毕竟,“认识你自己”的前提是已经察觉到这种认识的可能性与重要性,而这个察觉本身,不管多么模糊不清,都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此后,“对于思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语)就逐渐走进哲学家的视野,到了康德,终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飞跃,自我意识的问题首次得到明确的表达,“先验自我”的概念也被明确提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的提出,至少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1.对明晰性与可靠性哲学知识的诉求,必须返回到主体自身。因为从怀疑一切的立场出发,外在的一切信仰、权威、规则、方法都失去了有效性,而剩下的只有“我怀疑”这一点,是不可怀疑的。在笛卡儿那里,相对于外感知而言,内感知显然具有更优先的地位。

2.这里可以隐约判别出一个“我――我思――我在”的三位一体的结构。“我思”标识一种思维活动,它思维的对象正是思维本身,而“我”是思维的主体“,我在”是作为思维主体的存在。在此,思维与存在被纽结在一起,形成一个自身循环,这如何可能呢?这里,我们不必对它作严格的逻辑考量,而仅对它提出的事实下一判断,正像康德指出的那样,笛卡尔的意思无非是说“存在着的我正在思维着”,这个事实具有绝对的明晰性,我们不能否认。

对于洛克而言,所谓“自我意识”,既不是作为认识论基础的自我意识,也不是方法论意义上的的自我意识,而是作为社会赏罚之根据的人格同一性的那个自我意识。洛克严格区分了人类(human)与人格(a person)这两个概念。洛克认为,人类的同一性条件类似于任何有机体的同一性条件,因为人类是某种特定形式的动物。相比之下,人格同一性则在于意识的连续性,他说,“在我看来,所谓人格就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一种东西,它有理性、能反省,并且能在易时易地认自己是自己,是同一的能思维的东西。”在洛克看来,只有意识才能承担起确认人格同一的任务,人格同一性在穿越时间的意识同一性中被发现。洛克借助自我意识来解决人格同一的难题。一方面,可以避免承认灵魂实体,站在经验论的立场上将自我意识与实体相分离;另一方面,也不至于陷入怀疑论的难堪境地而无法自拔。我们应该看到,洛克将自我意识与实体分离,相对于笛卡儿的说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进步。

哲学家认为自我意识是人将自身作为主体同外部客观世界区分开来并关联起来的一种意识,是人对自己的属性、个性、状态、活动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以及对自己的活动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过程,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主要表现之一。

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自我确立的意义不仅仅是哲学上的;这个确立的自我,要去应对各种各样的挫折、苦难和挑战,要去经历多重的困惑、痛苦的毁灭和艰难的重生,在生命的终结处,获得圆满。

二、自传

有评论家断言:“人们写自传的本能和人类的写作一样古老”。在人类历史上,为了给自传文学一个重要的地位,人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为了“辨别和确定生命的意义。”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走过的每一天每一步都在塑造着自己。在紧张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觉的成长中,可能会对自己的成长不那么敏感了,或是感受不那么深刻了;或者,由于环境的左右,自己成了自己不希望的样子,自己对自我的认识也渐渐有了偏差。写作自传的过程有时是一个寻找、发现自我的过程,要顺着一根线,把自己给追回来,加以审视,加以分析,最终真正地认识自己。

孔子就曾总结过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尽管简单,却将圣人一生六个重要阶段概括地清清楚楚:十五岁自觉地专注于学习,三十岁已经确立了事业与一生的追求,四十岁没有思想上的困惑,五十岁知道了自然真理,六十岁听到什么事情都可以自然接受,七十岁随心所欲地做事情都不会不合规矩。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准确而深刻,因此这也就成为大多数中国人一生主要阶段的具体目标与衡量标准。笔者认为这是中国最早、最简练、影响最大的圣人自传。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不断地追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希望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爱好与想法?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与决定?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谁对我的影响最大?哪些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从文自传》写于1932年8月,那时作者沈从文在青岛大学国文系做讲师,暑假期间用三个星期写成了个人前三十年的自传,于1934年7 月由上海第一出版社出版。写这本自传的时候,作者刚过三十岁。“但当时主观设想,觉得既然是自传,正不妨解除习惯上的一切束缚,试改换一种方法,干脆明朗,就个人记忆到的写下去,既可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也可以让读者明白我是在怎样环境下活过来的一个人。特别在生活陷于完全绝望中,还能充满勇气和信心始终坚持工作,他的动力来源何在。”也许可以说,正是借助自传的写作,沈从文从过去的经验中重新 “发现”了使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特别因素,通过对纷繁经验的重新组织和叙述,这个自我的形成就变得显豁和明朗起来。自传的完成,就是对自我确认的完成。过往的经验和历程之所以有意义,之所以要叙述和值得叙述,就是因为要靠这个过程才能把自我确立起来。所以,要确立这样一个自我,是为已经可以触摸到的将来而准备的。

那么,自传到底是什么?巴雷特• 约翰•曼德尔有一个简明的定义:“自传体文学是一个人对整个生命(或者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的回顾,为了生命的一个特殊目的而写的,以作者自认为是真实的事实写成。”自传文的产生,是人类的进步,它标志着人的价值的自我肯定。

三、中国古代自传文及其研究状况

唐代刘知几认为:“盖作者自序其流出于中古乎?按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中国现存真正意义上的自传作品,是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此后,中国自传文代有所作,可谓蔚为大观。

但长期以来中国古代自传文的研究却较为薄弱,主要原因是:第一,中国自传文从未单独成体,而是寓于其他诸种文体之中,如:书序、墓志铭、表、状之中;还有些自传文以诙谐之笔写成,如:《五柳先生传》等,使人莫辨其实。第二,在中国的传统中,向来重视群体,忽视个体,对生命的自我珍视、自我观照较为轻视。第三,西方自传作品是以追求忏悔意识、精神分析为主、西方自传文以个人漫长的一生为写作内容、西方自传文大都是长篇作品,这些都与中国古代自传文的追求与写法迥异。胡适先生认定中国没有近代意义上的自传,时日一长,其观念深入人心,并以此观念推断中国无自传。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空前发展,自传创作开始繁荣,同时,自传理论研究受到重视。法国学者让-伊夫•塔迪埃在《20世纪的文学批评》第九章“诗学”里,把自传文学与小说一同视为散文体诗学;法国文学理论家菲力普•勒热讷的著作《法国的自传作品》(科兰出版社,1971)、《我是他人》(瑟伊出版社,1980)、《自传契约》(瑟伊出版社,1975,有中文译本,三联书店2001年版)等,拉开了西方乃至全球自传作品及理论的研究热潮。国内学界也逐渐认识到自传与自我概念的重要性,《外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等中文权威期刊上刊发过杨正润、赵白生等专家的文章,介绍当代西方自传理论的方方面面以及他们对自传的认识及见解。

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开始了中国古代自传的整理与研究工作。1977年台北艺文印书馆出版了杜联先生辑录的《明人自传文钞》,199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陈兰村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代名人自传选》,这些自传文选本的出现,是中国古代自传文研究的基石。1999年语文出版社出版了陈兰村先生的《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其中涉及个别古代自传作品;谭家健先生于2002年出版的《六朝文章新论》一书中专有一节“六朝自传文研究”;200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朱东润先生的遗著《八代传叙文学述论》,其中,有一节“划时代的自叙”,涉及到《法显行传》的认识与评价;此外, 唐晓萍:《我国古代文苑中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传文散论》;张新科:《古代自传文的文学价值》;杨子江:《从自序的缘起到自传之滥觞》;郭英德:《明人自传文论略》,许菁频等学者的论文都是中国古代自传文研究中的可贵成果。

尤其是日本学者川合康三著的《中国的自传文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主要对中国汉代至唐代的12篇自传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将这些自传分为五个不同的系统:“书籍序言中的自传”、“《五柳先生传》型自传”、“自撰墓志铭”、“诗歌中的自传”和“自传的登场”,并将每一系统内的源流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订,从而使系统内的发展显得条例明晰;其次,注重比较中西自传的差异,在比较中寻找中国自传的特点,进而探求中国人认识自我的方法。国内学界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中国古代自传文研究的学术著作,这必须引起我们重视。

四、中国古代自传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治•格斯多夫的一段话提醒我们:“自传文学要求一个人要同他自己保持一定距离,这样才能重新塑造他自己,跨越时空,聚焦他的特殊的统一体和身份。”这大约是自传作者都为之奋斗的目标:聚焦在能够说明自己特点的事件上。问题是怎样的事件才是能说明自己真实的细节?自传很少能仅仅是客观事实的堆砌, 既便看上去好像如此。 因为作者在选择记录哪些、忽略哪些,强调哪些、淡化哪些的时候,已经作出了选择。这种立场很少是中立的、含混的。自传是自我、文化、和叙事流之间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与自我概念作为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意义系统共同建构在微观(如:家庭关系,亲子互动)和宏观(如: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背景中。自传和自我概念既受制于文化类型,同时又是文化类型及其自我观代际传承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宏观的文化背景通过文化实践、文化符号或文化产品(如传说、民歌、宗教、语言和文化象征物)等影响自我概念和自传体记忆。另一方面,自传体记忆通过对这些文化实践、符号或产品的保持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在文化、自我、记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微观环境中的叙事活动起了关键的中介作用,如:家庭内的记忆共享、故事讲述、交谈等。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自传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基于叙事活动的文化记忆。从社会功能看,共享的记忆和叙事有助于个体融入所在社群和文化,交流和协商文化规范的形成,而特定文化中共享的回忆又制约了个体如何建构、表达“自我”。

基于此,笔者认为研究中国古代自传文的目的是: 第一,搜集整理中国两千年以来重要的自传文作品。中国古代自传文形式多样,常见的古代自传文从标题上看有以书序形式出现的自传、有以自己姓名或别号为题的自传、有自撰的墓志铭、还有其他体裁的自传,对现存文献中的自传文进行全面整理、搜集从而认真总结中国自传文的叙事特点、叙事策略;第二,分析重要的自传文本叙事观念与社会伦理意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以历史阶段为划分展开:两汉时期的自传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传文、唐代自传文、宋代自传文、元代自传文、明代自传文、清代自传文研究;第三,分析不同自传文本叙事与政治、审美、宗教的关系,这既涉及自传文作者身份、社会地位、主体意识、自我伦理价值取向,也涉及自传文所创作的时代、社会整体意识;第四,分析中国古代自传文中所展示的活生生的“自我”,了解他们是如何创造自我,超越世俗的拘束而达到精神自由的高度;升华自我,守住生命的热情;沉思自我,伸展情志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形成整体的人文自我,凸现中国传统中的人文情怀;第五,分析中国古代自传文本的价值生成能力,也就是总结中国古代优秀自传文对后人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自传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这一研究过程中折射着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多重景观。检视中国自传文本,我们发现自传文是以“话语”语言,而非“历史”语言为主体来叙述生平、审视人生、剖析灵魂的,即自传文在追求真实的同时,使用的是叙述者介入的“话语叙述”,也就是说,话语在动态的交流过程中是带着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特征,因而对大量存在的中国古代自传作品进行研究,将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折射出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多重景观。其次,中国古代自传作家是通过参照文化价值观念中已有的伦理判断来描写自己、塑造自己,当自己的个人经历形诸文字时,作家就把自己当作神话塑造出来的特定形象中的成员之一,并表明自己与所属文化的联系,从中可以总结中国历代文人的自我认识,主体精神,为当代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价值观念提供有益的借鉴,进一步探究国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自我书写的生命空间。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8JK13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1991。

[2]章士嵘等编:《认识论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3] Joan Chiung-huei. Chang, Transforming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A Study of History Sexuality,and Ethnicity[J].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New Approaches,General ed., Yoshinobu Hakutani. New York: Peter Lang.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5]沈从文:《从文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认识自我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设计自我回归

一.文化与设计

文化,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我想,这可能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文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中心是人。

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这或许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和设计者关心文化的动机所在。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呢?

谈到文化,我们似乎都是面对着同一个对象,但不同的观察者因为不同的视角和动机,应该有不同的结论,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而当我们在关于设计与文化的论述中寻找文化的启迪的时候;当我们倾听设计人关于文化的话语的时候;当我们从某一据说是体现了对文化独特理解的设计中找寻独特体验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来都是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硬的前人的具体思想、前人创造的器物、历史上某种制度、风俗……以及把这一切简单地转换成的一些设计符号。

我们理应具有设计人所特有的视角。

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在不同的具体目的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使我们在“发展”这样一条线索下,将历史的文化现象连缀成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体系。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才能在我们的实践中体现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的理解甚至是简单套用和照搬。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发展观的线索下,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才能给不同的关注文化的人以相应不同的启示。

那么,作为设计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呢?

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而实际地进行的。

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本身的发展也好,设计本身的发展也好,都存在一个评判标准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即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这个终极价值只能是人,人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待文化的发展就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对实践的关怀,正体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设计”中。

以这样的文化发展观看待文化,对我们的设计实践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作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设计创造对文化发展的责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之上并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为前提,因此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客观的规律性。但这种客观规律性正是通过而且只能通过人的有主观意识的活动来体现。

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

这一过程体现了设计与文化发展相同的机制。文化正是通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设计而不断发展并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文化与设计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更符合我们从文化中汲取设计的营养的目的;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设计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从而更能在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对文化的发展——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其次,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的终极价值与文化的终极价值的一致性。

我们说设计是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但设计并不是在凭空创造。任何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有其深层的思想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来自人们的实践并决定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因此,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把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这正是文化的发展在设计这一文化现象中的具体角色体现。设计的这一文化角色体现了其在价值追求上与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即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

于是,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从实践中回归自我认识并以人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看待文化时,就最能看清文化如何影响设计而设计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的。从而,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未来的发展时,也同样看到了设计的明天。

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才能使我们在看待文化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设计与文化是什么关系,设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文化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不被次要和片面的东西干扰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二.文化的回归

文化的演变、发展,是从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向着不断发展的人类自我回归的过程。

人类的实践活动遵循着这样一种轮回的过程: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与理论,经验与理论又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并最终回归到对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没有这种回归关怀的实践也就没有发展的终极价值,它的理论系统和实践行为都将成为单纯物性的体现,这就必然使人类走上一条依附于物质世界的在物性中沦失人性的不归路。

正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设定着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并最终引导着和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轮回,构筑着不断发展的文化的物质基础。而从这种轮回中回归的人对自身的认识与改造则体现为文化的上层建筑——制度与精神层面。人类文明正是通过精神与制度(即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设定物质层面的社会实践,而精神、制度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也就是说,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有在上升为对主体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时,才真正实现了这种实践的价值。

从实践到人的回归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这种回归使人不断深入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而人的完善和发展就是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每一次从实践到人的回归都日益觉醒着人类对自我的关怀。

文化的上层总要作用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所谓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并体现在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人类对自我的关怀发端于文化上层的自我认识与改造,同时也必然映像在对物质实践的关怀上,从而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同时,体现人类基于主观自我认识的理性发展。

器物的具体形式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制度文化——即人的自我关怀,这种体现在早期是经由手工艺人的创造,是个体对其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不自觉的反映。而在现代,随着设计成为人类独立于造物的自省的创造活动,这种通过造物对文化(自我)的反映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主体行为。这种意识的觉醒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对人的价值关怀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

设计的觉醒与向着人类自我的回归将促使人类更自觉地从客体世界中镜视自我,促进人类更具理性的造物实践,从而为我们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规划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回归的文化

人类由实践向自身的认识回归建立在实践的历史基础之上,所以必然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人类对自身的价值判断总是反映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从而体现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性。

1.石器时代

远古的先民两手空空地从树林中走出来,他们面对的是危机四伏的环境和如何御寒果腹的双重威胁。在这种情形下,任何单独的个体都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而必须依靠集体的合作。因此,从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人类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中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而且,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也不可能对原始分工的社会组织有确切的认识。人们只能从自然的伟力与自身的弱小的对比中确定对自我的判断。因此,如果说人类此时已经具有某种朦胧的自我意识的话,那只能是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匍从。

自然崇拜是远古文化的主要特征。而自然崇拜的具体形式反映了不同的远古文化,即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群体从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对自我认识的不同形式。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器物层上,多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人们把凶猛的动物形象作为强者的象征;把动物的骨骼、羽毛及贝壳作为美的象征;在反映古人渔猎生活的壁画、器物彩绘中,主体是自然界的动物与植物,而人只是作为从自然界中受恩惠的形象,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情怀。原始器物从部族的图腾到日常的一盆一罐都体现着自然在人类不自觉的自我体验中所占据的绝对地位。

原始的自我体验不是人有意识的思想行为,而只是环境因素的在人类意识中的折射。这个时期,人类并不能从主观意志上把握和设定自己的实践方向——人们只能去适应自己无法选择的环境,而不可能去改造它。

2.奴隶社会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金属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工具的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人类从单纯适应自然的被动处境中逐渐掌握着主动权。人们开始种植作物、驯养牲畜,有了维系基本生存而有余的物质资料。

人的第一自我意识只能从人与人的比照中产生。

在剩余物质资料分配的过程中,人的自我第一次真正觉醒了。人在能力上的高下之分通过分配制度体现在社会等级中,这种等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私有的出现体现了从生产实践向自我认识的第一次真正回归。

这种原始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而产生的物欲的自私。人类此时不仅从自然中获取供给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且可以从同类那里获取财富,战争从此与人类相伴。曾经用于渔猎的工具,如今变成了同类相残的兵器,而且更具威力。战争带来的武力与强权使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强者与弱者的比较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便产生了人类社会之中的新的崇拜现象。除了把自然视为神灵,人类也制造了自己的神。

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祭祀用品、工艺品代表着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强权的顶礼膜拜。用作战争和强权统治的武器出现在人类文明中。这些都成为这个时期造物的主要特征,也体现着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生产力的发展毕竟弱化了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此时,人类已经开始把自我概念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理性的曙光已经出现。人类开始以主体的自我心态认识自然,并开始以这种朴素的认识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从日益发展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着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文明的上层建筑就在这种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中开始系统地构建起人类社会的制度形式和精神空间。

没有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独立于自然的自我认知,人类只能在单纯的物质实践的循环中匍从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建立系统的上层文化,而缺乏上层文化人性关怀的物质实践也注定无法从经验与实践的循环中实现上升。所以说,人类社会制度体系和精神空间的系统建立是人类独立于自然的标志,而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促成了这种独立并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程。

生产实践的发展促使了人类自我认识的觉醒,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和认识水平,人们不可能完全从对自然的依附中解放人性。而且,对强者的人身依附使人的自我意识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可能是纯粹的自我。

3.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比较完全意义上独立于自然的开始。相对于自然的独立使人类在生产实践领域中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类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生产经验逐步丰富,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技术不断发展。

而在社会实践领域,由于皇权特别是宗教神权的专制,人性受到进一步的压制。这种压制使得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在制度与精神的文化层面受到限制和扭曲,从而不能在更高的层面关怀人类的创造实践。试想,人的一切价值都是为了神和神所赐予的虚无的憧憬,而神除了给人心灵的安慰外,并不曾告诉人们什幺是人类真正需要的现实生活。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欧洲制造了黑暗的中世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人们的创造活动而都因为自我关怀的缺失而停滞不前。与之相对照,在当时宗教神权势力相对较弱的中国,则出现了生产力的发达、文艺的繁荣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验科学和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天文历法到建筑、水利、航海都创造了空前的文明盛况。从这种伟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充分确立了人作为认识和创造主体的自信,“人定胜天”的信念支撑着人们认识和生产实践的前进。这种自信的自我认定所构筑的文化上层,体现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明的繁盛。

中华文明在农耕时代的全盛,反映在博大精深的器物文明中。这一时期的造物,从大型工程、建筑到日常用具,在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透射着对人的价值肯定和情感关怀。与中世纪的欧洲文明相比,后者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拜占庭教堂、歌特教堂,昭示着“神”的意志对人性的蒙蔽。

终于,文艺复兴在欧洲掀开了沉重的黑幕。这种自我意识的勃发是对神权压迫的反抗,显示了人类的自我回归这一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

文艺复兴的直接影响,就是欧洲科学和文艺的崛起。这充分体现了人性关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摄作用。由于中世纪认识和生产实践的长期停滞,导致了文艺复兴早期的自我回归多体现为对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缅怀和套用。但只要人类的自我开始注视这个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就只需要用时间来证明。

4.工业时代

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在欧洲得到系统的建立。科学在人类的认识实践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技术更开创了人类创造史的新时代。

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在科学的推动下不断深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不断膨胀着人的物欲。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人类在物质世界的探索突飞猛进,向自然进军的不断胜利过分强化了人类草率的自我判断,人类俨然以自然界的主宰自居。

与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相比,人类文明的精神空间却相对萎缩。人们陶醉在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里,无暇顾及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人类的实践活动再一次与自我的回归脱节。人类在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不可避免地拜倒在技术的脚下,技术创造的神话在强化着人们对它的崇拜的同时也塑造着一个虚假的充满自高自大的泡沫的人类自我。

工业时代是造物的时代。从神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人类在物质世界找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人们在自由的科学与技术王国里释放自己的创造激情。但当人们过分挥霍这种创造的自由的时候,自由也变成束缚人性的枷锁。人们追求金钱财富、物质享受,并用之衡量一切。产品越造越大、越造越豪华,不顾实际的追求硬性指标,刺激消费的大批量生产……,在物的世界中,人在哪里?

四.设计的早期追求

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以及从物向人的回归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且设计的回归追求成为文化回归的先行和生动体现。

工业时代,造物的发展使设计逐渐成为独立于制造的创造行为。但设计一开始只是作为解决制造问题与功能问题的工程设计,只关注对物的认识和改造。在工业社会早期,工程与功能的问题是造物的主要矛盾,人们无暇顾及深层的需求。没有对主体自身的关怀,设计只能是造物的附属。

首先是审美的需求导致了设计从物的世界中向人类自我的回归。装饰成了人类在造物中体现自我的手段,这个时期的设计充当了掩饰粗俗、卖弄风情的角色。因为人们对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功利的层面,这种浅薄的认识无法满足人们对美感的需求,于是人们不得不转向古典的形式,甚至用花花草草装扮自己的产品。装饰在造物中的盛行正反映出人们在渴求物的功能的同时,对自身精神需求的敷衍、对自我回归的冷落。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人们从技术中找到了新的美感体验,追求产品的形式美成为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在人类美感体验中的地位确立使其顺理成章地融入文化的各个层面,沐浴在人文关怀的氛围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物质文明实践的合理性。但“形式追随功能”也好,“少就是多”也罢,更有许多强调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设计。但在使产品的设计日益趋向合理化的同时,设计在本质上仍然局限于对审美形式的追求而没有体现对人性更多的思考与全面的关怀。

相反,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对形式的设计成为装潢门面、诱导消费的手段。这在主观上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客观上却使对人性的追问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

这种追求的片面性在所谓的“后现代”中终于导致了表面多元繁荣下的价值混乱。各种各样的思潮、流派,各种各样的解构、重构……,语意设计、符号学也只是为形式穿上了文化的外衣。人们对形式的研究可谓殚精竭虑。

设计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关于形式的童话,人在向自我回归的路途中又一次迷失在形式的泥沼中,设计真的成了“文化的肌肤”,文化也变成了设计的“肌肤”,人的自以为是造成了文化与设计的分离和扭曲。

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人们终于从实践中又一次回归了对自我的认识——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产品的形式应适合于人的特性而存在。

造型设计与人机工程带来的艺术文化气息和人机相宜的使用界面使产品更具人性化,人类的自我在逐渐回归中改造着物质世界,创造着越来越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空间。

五.设计的回归

全面自我的回归只能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产生。

远古人类站在低下的实践与认识高度上,无法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发现自我。而一旦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便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局限而丧失了直面自然的广阔视野。人类只能从对客体世界的逐渐认识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探索最终回归到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物性的昭示与束缚、人性的领悟与抗争交织在一起,在摇摆中交错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行。当人类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达到足以影响整个自然生态的运行机制的时候,人与自然是什幺关系?人类往何处去?成为人们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归宿。

首先是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系统认识,这使人与自然的理性对话成为可能。而工业社会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成为直接导致人类在面对整个自然界的高度上进行自我思考的契机。

这种思考导致并继续导致着人类文化从造物到哲学精神各个层面的转变。人类文明在经历了短暂的“危机论”、“世界末日论”、“退化论”的迷茫后,终于在人性回归的召唤下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种思考也使千百年来自发地从实践向自我的文化回归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设计的回归正是在这种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开始的。

这种设计的回归首先从与环境生态有关的一系列设计思想的转变开始。这虽然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但人类毕竟从对自然的善待中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与自然的首次对话使人类找到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真正位置。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追求审美体验、使用的宜人和文化符号的设计逐渐让位于更全面的创造和谐的主客体关系的设计,即创造主体与客体和谐的认识、利害、审美关系——认识了物的特性,不是为了更便利地把人的意志强加于它,而是充分体现这种客体的特质,使人的功利目的和理性认识与客体的特质和谐地共生;取材、加工使用、维护、回收的设计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使主客体形成和谐的利害关系;不刻意追求独特形式,以材质美、加工美、人文美等多元的共生为美。从而创造全面和谐的主客体关系。

这种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向自我关怀回归的设计思想使产品设计超越了审美和宜人的范畴,上升到探讨人与物的哲学关系上,带来了设计思想的飞跃。

这一时期的其它设计思想,如设计的“非物质化”、“暂息化”等等,虽然仍免不了形式上标新立异的嫌疑,但已经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背后的人的价值的探寻。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功能将超越日常消费的层面而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认识和生产实践中获取的关于物的理论无法独立解决超越物质产品本身的形而上的人类自我关怀问题,这就需要从实践中回归的关于自我的认识在哲学上指导人类的创造。设计,即是这种哲学的直接体现。

首先,设计肩负着从现时的物质实践中发掘人性存在的任务,这是从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升华人类自我精神、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现实任务。

这就要求设计始终以人的尺度衡量物的价值创造,在创造实践中将造物实践自觉地与文化的人文内涵联系起来,使造物的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这正是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上层是从实践中回归的人的精神体现,设计同样是这种回归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只是在形式上体现为产品的创造。

历史上,人类因为没有自觉地从物质实践向自我回归的主观意识而导致了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设计真正独立于造物并开始自觉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后,就历史地肩负起了在特定领域中的文化回归的任务。保持从实践中向人性的自觉回归是保证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类进步的前提。

而且,设计肩负着为人类创造合理生活方式的任务,这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向未来的任务。

文化的回归是为了有目的的创造和前进,这种目的性就体现在人文精神对造物的关怀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实践不断从外部物质世界向文化中引入新质,这是消除社会系统熵增、维持文明的有序状态并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但物质实践只能在技术的狭窄视野中以物的特性和标准作出判断,而缺乏人类自我的哲学精神的宽广视野和以人的终极价值为准则的权威判断力。设计即要在对人类自我精神的领悟中去拥有这种视野和判断力。人类社会存在的外部物质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和归宿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而人类的前途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人的最终归宿到底在哪里还要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的价值认识和判断。设计对这种价值认识和判断的领悟与实际应用于造物实践,不仅仅是对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我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世界里,我们也将因为自己的设计而拥有一个未知但与我们的设计对应的确定的归宿。

可见,设计在联系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同时,也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设计使人类从对物的实践中认识自我,推动着文化由物向人的回归的同时,也用人文精神设定物质实践的方向,推动文明在实践的革命中前进。

六.回归的设计

设计的回归体现了文化的回归。这说明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

文化的发展遵循什么样的客观规律?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这正是设计人应有的文化发展观。

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已经逐步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上来的设计就应该能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使命;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的设计在向传统追寻文化血脉和灵感启迪时,就应该能从文化的发展动因上解读文化,从而具有了设计人应有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将体现为应有的创造力。

这就是说,设计不应再把文化当作提高身价的装饰,只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地方,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看到前人文化行为中的历史必然性,真正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到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我们要从文化中汲取的正是前人具体创作背后的这种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具体的形式造化。前人的具体创造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中透射出的智慧永远都值得借鉴,永远都有灵感的启迪。这就象古希腊先哲们的自然哲学,他们对世界本原的猜测和思辩从结论上看都是错误甚至可笑的,但从这些结论的推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博大智慧、深邃思想却给人永恒的启示。这或许应是我们看待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

由此,我们今天的设计——创造新文化、新传统的设计,也不应把形式与功能作为追而求之的唯一目标,“形式只是我们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同样,具体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也只能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而不是设计本身。我们创造的具体形式和功能都将历史地存在于现实、只能存在于现实,而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将融入文化的现在和将来,体现我们创造的真正价值。

具体到每一次设计实践,我想,我们都应在着手前问一下自己:我为谁设计,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希望新的产品带来什么样的生活……。这样,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追溯文化的传统时,现时的责任感将使我们努力去领悟前人的创造中所体现的对人类的关怀而不是敷衍地“借鉴”传统;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酝酿新的创造时,人性的召唤将使我们在创造实践中努力体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狂热地追求物质的、技术的、形式的表面存在。这其实就是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并以人性的自我关怀实践的过程。这也是沟通传统与将来的文化过程,是设计本身进化发展的过程。

七.结束语

人类文明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远古人类因为自身的局限,在与自然的对视中丢失了自我,自从真正意义的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人们就一直生活在某种因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而自己制造的超越自身存在价值的崇拜与迷信中。今天,当我们有资格与自然对话的时候,终于开始意识到了独立的自我。这也许是历史的悖论:要认识自我,必先放弃自我。

其实,人类的自我只有在不断的追寻中才能得以塑造。这种塑造的过程,就是从实践中回归自我,又用新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的轮回与上升。这一轮回的过程正是人类进步的轨迹。今天的设计,也应在塑造人类自我的文化发展中体现理性和应有的远见。

过去,在人们的视野中只看到了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一作用下的文明发展,而没有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如何发生作用,即没有看到这背后人类自我的回归以及回归的自我对实践的关怀,这种回归正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看不见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文明发展的方向上、在人的终极价值上始终不能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或许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经常发生脱节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