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国的诗

爱国的诗

爱国的诗

爱国的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爱国教育 古代诗歌 初中 传统文化 引导 艺术表现

《尚书・尧典》有言称:“诗言志。”意思是诗歌为诗人用以表达自己意志、抒发自己情感的载体。所谓文以载道,也是同样的道理。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和归宿,正因为有了情感的重量,中国古代的许多优秀诗歌才得以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许多杰出的诗人才为后人所铭记。

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爱国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情愫和话题,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部中国古代诗歌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思想史。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国古典诗歌的爱国名篇比比皆是,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艺术魅力的同时,如何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课题。那么,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时,应该如何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元素呢?

首先,以爱国行为作垂范,以英雄人物作榜样,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尊心,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宏图大志。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有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历史的脊梁;也有一些另类英雄,为了国家大义不拘一格地在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初中课本里收录的诗歌名篇《木兰辞》,便记录了一个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形象。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诗歌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胆略、智慧和才能,更应该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论男女、老少、贵贱,都应该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再如,在学习杜甫《春望》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解读这首诗歌写作的背景,通过这个背景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沉郁心中的思想感情。如此,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读懂这首诗歌,明白诗人遭遇国破家亡时的悲愤心情,深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英雄事迹的浸润,通过爱国情怀的熏陶,慢慢就会在学生心灵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同时也让他们明白:真正的高尚,来源于对国家的热爱;真正的情怀,来自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

其次,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广袤疆土、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加深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初中课本里,还是杜甫的一首诗――《望岳》,诗人用博大的胸怀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观;而在《观沧海》里,曹操用雄健的笔触描绘了大海的磅礴气势;孟浩然和《过故人庄》则以小巧自然的风格,描写了农家生活的静谧优雅。祖国山河的壮美雄奇,在这些伟大诗人的笔下,透射出了无限的魅力。当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了解祖国多姿多彩的风景时,一种国家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爱国家、爱生活的理念也将慢慢植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

另外,中国的古典诗歌本身就体现了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感染他们热爱中国的古典诗词,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词发展几乎伴随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初中课本里,精选了中国古典诗词当中众多的名篇伟作。代表中国古诗最高成就的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的作品双峰对峙,如李白的《送友人》、《行路难》,杜甫的《望岳》、《石壕吏》、《春夜喜雨》;有宋词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当然也少不了婉约派的影子,如晏殊的名作《浣溪沙》;有律诗,也有绝句;有古诗体,还有格律诗。总之,内容包罗万象,体裁形形,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巨大的成就和在世界的极高地位。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诗歌学习过程中,断不能将这些诗歌割裂开来,就诗论诗地进行教学,而应该将单首的诗歌、单个的诗人,放诸于整个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上来,让他们体会到中国诗歌的杰出成就和独特魅力,使他们由学诗歌到爱诗歌,由此再发展到爱中国文化以至于爱我们伟大祖国这样的高度上来。

还有,古诗词的爱国教育必须要与诗歌固有的艺术表现力结合起来。

我们说“诗言志”,教学生们品诗读句,要着重于诗歌的思想情感。但是,单纯强调爱国诗歌里的英雄主义、爱国情怀,这也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流于说教和空洞。没有表现力的文学作品,其实不叫文学作品,应该叫宣传口号。诗歌是一种最有张力的文学,艺术表现力是诗歌的生命。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将古诗的独有艺术魅力、表现张力与情感结合起来,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用诗歌本身的感染力感化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生发出爱国主义的情怀。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这首诗歌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写法,来诉说诗人自己在国破家亡时的愤懑,而是采取了极为高超的艺术手法,移情于物,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隐藏于故国家园的花鸟树木当中,每句都没有直接抒发感情,但每句都能读出作者对战争的愤恨,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人民的同情。面对这样的千古名篇,泛泛而谈杜甫的感情,并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而通过对这首诗艺术表现手法细腻的分析,让学生细细咀嚼,品读其中的滋味,与作者在感观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就一定能够真切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从而感同身受经历作者思想的洗礼。

最后,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注意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区别。

诗人和他的诗歌,都是生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思想和内容也必然会受到时代和社会的限制。因此,我们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为这些传统的诗歌赋予新时代的意义。那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诗歌,培养爱社会主义祖国、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热情;同时也要去其糟粕,摒弃陈腐,防止一些落后甚至危险的思想观念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国的古代诗歌传承着中国几千年沉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特别是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教师们在诗歌教育教学中,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并用艺术的方式开展,达成教育预期。

参考文献:

[1]雷海娟.《春望》教学案例[J].文学教育[J].2006(1)

爱国的诗范文第2篇

爱国的诗句精选(一):

1、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马雅可夫斯基

2、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3、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4、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我祖国的。——居里夫人

5、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8、假如我是有一些本事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林耐

9、热爱自我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海涅

10、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11、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1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3、仅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阿托尔斯泰

14、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我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

1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1、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肖邦

2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23、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2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25、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我的一生边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果戈理

26、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当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27、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28、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提高。——鲁迅

29、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终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彭德怀

30、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3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32、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33、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吴仲华

3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6、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9、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立刻行。——戚继光

40、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41、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42、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43、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44、人民不仅仅有权爱国,并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4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6、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47、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4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9、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

50、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5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2、我无论作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

53、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必须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我明白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傅雷

54、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么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

5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爱国的诗句精选(二):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9、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1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2、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4、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1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1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9、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20、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22、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2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2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2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27、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立刻行。——明·戚继光《立刻作》

28、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29、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

30、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清·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31、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4、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

35、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3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3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爱国的诗句精选(三):

橘颂_屈原橘颂

作者: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阛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

根深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

枝儿层层,刺儿锋利,饱满的果实。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

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一样。

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

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

细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

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

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那里作我为人的榜样。

爱国的诗句精选(四):

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品注释

①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十分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简便。

④浑:全。

⑤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作品译文

(石头)仅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爱国的诗句精选(五):

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品注释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此刻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以往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经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貌。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并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作品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爱国的诗句精选(六):

正气歌

作者: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沓,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译文

天地之间正气存,赋予形体杂纷纷。地上江河与山岳,天上日月和繁星。

人有正气叫浩然,充塞环宇满盈盈。国运应清明太平,除尽胡寇报朝廷。

国难当头见气节,永垂青史留美名。齐国太史不惧死,崔杼弑君载史籍;

晋国董狐真良史,手握“书法不隐”笔;韩国张良雪国耻,椎杀秦皇遭通缉;

苏武留胡十九年,终日手持汉朝节;巴郡太守老严颜,甘愿断头不妥协;

晋代侍中名嵇绍,为救国君洒热血;张巡当年谪睢阳,咬牙切齿讨逆贼;

常山太守颜杲卿,骂敌骂断三寸舌;辽东管宁“着高帽”,清操自励若冰雪;

诸葛《出师》复汉室,鞠躬尽瘁何壮烈!祖逖渡江誓击楫,奋威慷慨吞胡羯;

秀实夺笏击狂贼,贼头破裂直流血。浩然之气多磅礴,志士英名万古存。

每当正气贯日月,谁把生死放在心。地靠正气得以立,天靠正气成至尊。

三纲靠此得维持,道义以此为本根。可叹我生逢乱世,竞无才力救危亡。

被俘仍戴南国帽,囚车押我到北方。折磨摧残何所惧,酷刑只当饮糖浆。

牢房死寂见鬼火,春来紧闭黑茫茫。老牛骏马共槽食,鸡窝里面栖凤凰。

一旦染病便死亡,枯骨弃野多凄凉。如此恶境囚两载,各种毒害不能伤。

牢房阴森令人哀,是我安乐之天堂。岂有智谋与巧计,能防邪毒来伤身。

光明磊落忠义心,我视生死如浮云。我心悲伤悠绵绵,好似苍天哪有边

贤哲虽然已远去,榜样令我心更坚。檐心展读圣贤书,光华照彻我容颜。

爱国的诗句精选(七):

病起书怀

作者: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释

江干:江边。

阖棺:盖棺。

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

和銮:天子的车驾。

译文

病体羸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干。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的。

(期望)天地神灵佑护国家社稷,北方父老都在企盼着君主(出征)。

《出师表》传世之作,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在挑灯细细品读。

爱国的诗句精选(八):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作者: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

①记梦:记录梦境;师伯浑,词人的朋友。

②雪晓清笳乱起:大雪飘飞的清早笳声乱起。笳,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管乐器。

③想关河:想必这样的边关河防。

④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⑤青海际:青海湖边。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⑥睡觉:睡醒。

⑦漏声断:漏声尽。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

⑧自许句:自我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

⑨残:此指头发脱落稀疏,意即年老。

译文

下过雪的清晨,有清幽笳声响起,梦中所游之地,不明白是什么地方。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绵延不绝。我猜想这样的关河,应当在雁门关西边,青海的边际。在寒灯照射下睡醒时,更漏声已经滴断了,月光斜斜透过窗纸。我自许可在万里之外的战场封侯,但有谁能明白呢我鬓发虽残败灰白,可我(在战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心却并未死去!

爱国的诗句精选(九):

望江南

作者: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字词注释

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资料。

⑶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皆:副词,都。

⑸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本作“眽眽”,凝视貌。《古诗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苹(pín):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洲:水边陆地。

白话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爱国的诗句精选(十):

满江红

作者:岳飞

怒发(髪)冲冠,凭栏(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作品注释

①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②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③长啸:大声呼叫。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宋·岳飞《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许地山《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⑤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⑥等闲:轻易,随便。

⑦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⑧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一说是位于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⑨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又,明·王熙书《满江红》词碑作“朝金阙”。

作品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 ·

· ·

· ·

· ·

· ·

· ·

· ·

· ·

爱国的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唐代诗坛;杜甫;爱国忧民;“三吏”;“三别”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提到唐代自然就想到诗歌,而想到诗歌自然就会想到“诗圣”杜甫。他是唐代,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拥有真挚爱国忧民情怀的爱国诗人。在其众多诗作中充斥着对国家的热爱,洋溢着对民间百姓疾苦的同情。尤其是在其晚年时期,杜甫对国家有着极为强烈的忧患,这种意识“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体现着其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体现出其对国家的关注和挚爱。同时,其诗歌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最真的还原,充斥着对贫苦大众的怜悯和同情。杜甫的诗歌传递着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洋溢着真挚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如此,使得杜甫的诗歌走上了现实主义创造的顶峰。

一、杜甫爱国忧民情怀的形成

在杜甫的诗歌中,尤其是其晚年时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呈现出真挚而深厚的爱国情怀,充斥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忧民情怀。这一切都源于诗人坎坷的际遇。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以后,社会更加动荡,国势由盛转衰。杜甫的生活也被打破,漂泊于江湖。此时,杜甫接触下层贫苦民众的机会更多了,他也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对社会不公和黑暗的批判,但是更多的是对国势的担忧,是对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杜甫和很多传统士大夫一样深受孔孟“仁爱”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受到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杜甫的爱国、忧国情怀得以形成。杜甫的生活经历是其爱国忧民情怀形成的最为主要的因素。杜甫的一生可以划分为成长及南北漫游时期、长安觅官时期、离乱为官时期、蜀相漂泊时期等共四个时期。我们将更加关注其安史之乱之后的蜀相漂泊时期,这一时期是杜甫的晚年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顶峰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杜甫不停地逃亡和漂泊,居无定所。这样使得其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忍,目睹了国势的衰败,目睹了百姓的离乱之苦。虽然,在这一时期杜甫也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正是这样险恶而丰富的人生经历为杜甫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逃亡途中,杜甫途经石壕村、新安道等地。他亲眼看到的是国家的破败和满目的疮痍,他也目睹了官府抓丁的场面,聆听了新婚送丈夫出征时的哀挽哭诉。因而,其诗情澎湃,就创作了“三吏”、“三别”等代表作品。诗人“长安十载乞食”,以及大半生的流离颠沛等使得他对“儒家”忠君济事思想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体味,其爱国情怀和忧民意识在诗歌中有了更沉郁、深刻的体现。

二、杜甫爱国情怀的内涵

杜甫的诗歌中,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呈现出出仕与报国的抱负。而这也正是诗人爱国情怀的体现,是其具体内涵的再现。杜甫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人生愿望也是出仕报国,大济苍生,实现国泰民安的理想生活状况。他也幻想自己能兼济天下,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

青年时期的杜甫信心满怀并不懈努力。但是,考场不利,未能如愿。杜甫在这样的打击下并未沉沦,而是选择留在长安来寻找被赏识和重用的机会,多方请求举荐,“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是其这段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知道,最终他通过向皇帝和贵人的献赋、投赠,得到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的小官,其政治抱负初步实现,且努力工作争取实现自我价值,报效国家。

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潜逃到凤翔,出任左拾遗。虽然其年华易逝,然而其寻找报国之坦途的雄心未泯,其大济苍生的理想以及报国之志荡漾于胸。虽然当时残酷的战争、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黑暗的朝政等使其一生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健儿宁可死,壮士耻为生”等诗句也都体现了其壮志难酬的情感。但是,杜甫虽壮志未酬然情绪高昂,其爱国情怀普照人间。

此外,他通过其作品也表达出对统治阶级的无情揭露和不满,如“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等诗句,但更为主要的还是体现其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关怀和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爱国情怀的抒发。尤其是在其组诗代表作“三吏”、“三别”中有着更为清晰的体现,而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杜甫的爱国忧民情怀的内涵。

三、杜甫爱国情怀在“三吏”、“三别”中的体现

杜甫晚期组诗代表作有《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以及《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尤其是“三吏”、“三别”集中体现了安史之乱后国势的衰败和百姓的悲苦生活,诗歌中充斥着诗人对国势的担忧,对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和怜悯,集中体现出诗人的爱国、忧民情怀。如《新安吏》中所写:“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以及“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而在《石壕吏》中,“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得知“一男”暂且生还,而“二男”却刚刚战死,该喜抑或该悲啊?正如仇兆鳌在《杜诗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杜甫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极度痛苦生活充满着怜悯和同情。而在《潼关吏》中,诗人先是整体上介绍并概括了唐军加紧修筑潼关的景象,之后在与潼关吏问答中,指出了“修关”,“还备胡”,暗示了三年前的潼关失守一事,写出了诗人对战势的不可预料的担忧。但潼关吏“胡来但自守”的决心以及“艰难奋长戟”的英雄气概,呈现了潼关将士的报国情怀。诗人并没有忘记“前车之覆”,希望潼关吏能汲取教训,表现了诗人的沉痛抑或是悲愤之感。而这些情节和诗人情绪、情感的变化都能向我们呈现诗人对战势的关心,对国势的担忧,呈现了其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另外,杜甫在《新婚别》中赞扬了新婚之妇的深明大义,写到新娘鼓励爱人参军,她说:“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戌行。”这里就真切地呈现了诗人的一种认识,新婚固然可喜、可贵,然而在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还是应该“舍小家”,而保“大家”,不只是顾念“小家”的欢乐,更应该认识到“有国才有家”。而这也正是杜甫的伟大爱国情怀的真实再现。正如研究者所说,“热爱祖国使得杜甫虽同情人民的兵役之苦,但是仍含着眼泪去劝勉人民摒弃这些痛苦,去承担兵役、效命疆场。”再如《垂老别》中,老战士子孙阵亡殆尽,而老妻又缺衣少食。老战士并没有因此而选择退却或是逃避,而是愤然投军。这一个老翁是多么的正直豁达,又是多么的大度、爱国啊。杜甫借助这一形象来呈现其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保家卫国,人人有责”。正如王嗣在评论“三吏”、“三别”组诗时:“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泪”。杜甫在这组诗中更为主要的是表达了对民众生活的同情,同时也洋溢着爱国情怀。如《垂老别》中的“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诗人对战争造成的国家的破败是多么的痛心疾首,这种情怀是多么的难以自抑。再如《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这战后的乡村的荒凉和凄惨和战前这里的其乐融融和富有生机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呈现出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国势的担忧等,而这一切都是其爱国情怀的呈现。

四、结论

总之,杜甫的诗歌,尤其是其“三吏”、“三别”呈现出诗人对国势的担忧和对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更为主要的是呈现给我们以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可贵的爱国情怀和忧民情怀。正如闻一多先生对杜甫的评价:“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113 页.

[2]赵海菱.论杜诗的史学底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爱国的诗范文第4篇

(端午节随想)

端午节,是纪念我国战国末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重大节日。这一天,九州大地,十三亿人民,五十六个民族,家家吃粽子,喝雄黄酒,妇女小孩佩戴五彩香囊;户户洒扫庭除,门楣悬挂艾草菖蒲;青壮小伙组织起来划龙舟赛龙舟,鼓声激扬,千舟竞渡,劈波斩浪,奋勇争先。各式各样纪念活动历经2300多年长盛不衰,随着时展、人们思想境界提高,大有愈加隆重、重视之趋势。端午节已成为我国法定节日,赛龙舟也列入体育竞赛项目。这种风俗还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及南洋诸国,成为东南亚各国民间盛大节日,影响巨大。

端午节又是我国诗人节。无疑把屈原作为中国的诗宗诗祖纪念。中国是诗的国度,源远流长,《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流传至今,享誉世界,出现了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许多伟大诗人,彪炳千秋。屈原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体,开创了“香草美人”传说,对后代诗人影响颇大。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传诵至今,有的还选入中学课文。屈原作为中国的诗宗诗祖当之无愧。

但是,如果仅把屈原作为伟大诗人纪念还远远不够,且有失偏颇,大约屈子也不认同;因为屈原更是伟大的政治家和伟大的爱国志士。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用,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制定和内政外交活动,政绩斐然。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去职逐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目睹国家破亡、人民逃难,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人生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意义。古往今来,漫漫五千年,无数人默默产生又默默消亡,毫无踪迹可寻。历史上能有几人像屈原这样历经两千多年依然熠熠生辉,光芒四射,让一代又一代人崇敬、传颂、年年祭拜?实在屈指可数。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屈原正是这样的人。他为了自己热爱的祖国,为了心中追求的真理,宁可赴清流而死却不愿同流合污、随波逐流、苟且偷生;他用死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展示了忠贞爱国的高尚情操,体现了人生价值,死得其所!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忧民的千古榜样,永远屹立于华夏大地,千秋万代,永受祭祀。他身躯伟岸,峨冠博带,高瞻远瞩,身上缀满鲜花芳草,散发出幽幽清香。他是美的化身,忠贞不屈的化身,光明和正义的化身!

其实屈原并非专业诗人,他是楚国伟大的政治家,一个力图使祖国政治修明、繁荣昌盛,人民过上“大同”生活的爱国的政治家。他的一生都在为此目标奔波辗转,拼搏奋斗,虽屡遭猜忌、排挤以致流放而矢志不渝,终生无悔。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以屈原的才能,当时他大可到其他国家择明主而事,但是他为了心目中美好的楚国,为了追求正义、真理,固执地选择了留下,期待有朝一日楚王幡然悔悟,重新任用他,以挽救他的祖国和人民,实现伟大抱负;可恨昏君佞臣祸乱朝纲,终让他期望成空。他只是在一切努力和期待皆告失败、万念俱灰的绝望情况下才拿起沉重的笔,书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担忧,对人民的同情和怜悯,对君王的忠诚和劝谏,对贪恶小人的指责和愤恨;书写美好理想不得实现的忧郁和愤懑,留下无声的哭诉——这就是屈原的诗,一个落难忠臣面对危难中的祖国和人民血和泪的倾诉,忠肝义胆、真情实感的奔泄;由此构造起伟大爱国主义光辉诗篇,千古绝唱!真有些“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个不是专业诗人的人,为什么能写出彪炳千秋、光耀万古、享誉中外的伟大诗篇?成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和世界文化名人?我想,除了屈原非凡的诗才,就只能归功于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热爱,对真理不屈不挠地追求和为捍卫真理不惜牺牲生命的高尚情操和伟大品德。有了这种品德和精神,如果楚王重用他,他就是管仲、李斯那样功勋卓著的政治家。由于楚王的昏聩无能,猜疑打击,奸臣的妒忌排挤,他报国无门,悲愤填膺又无可倾诉,只能把全部才能和感情倾注在诗歌上。同样,李白杜甫也是怀着对国家人民真诚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心,才写出那么多光辉灿烂的伟大诗篇。

无论谁,无论才能多么大,没有强烈的爱和真挚的感情,就不会写出伟大的作品。——这也应该是一条千古不易的真理吧!

值此端午节来临之际,思念屈原,抚今追昔,浮想联翩,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和下面三首诗,以示纪念。

节近端阳心戚创,龙舟粽子细思量。汨罗江水悲诗祖,屈子精魂哭楚湘。

蒲艾熏香避瘟疫,杜鹃啼血痛肝肠。忠贞报国投无路,吟入《离骚》寄感伤。

世人皆醉独凄惶,屡谏君王惹祸殃。赤胆忠心遭放逐,贪赃媚主获荣光。

薰莸自古难同器,清浊从来各有方。吟罢《怀沙》赴流水,忠贞节义世流芳。

爱国的诗范文第5篇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