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国主义故事

爱国主义故事

爱国主义故事

爱国主义故事范文第1篇

自从看了雷锋的故事后,它一直感动着我。雷锋是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他的生活习惯,经常在工作、生活中体现,他见到生活困难的人,就竭尽所能帮助他人。雷锋做好事,对他来说很平常,他去外地执行任务,中途坐火车他还一个劲地做好事,所以“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就这样在人群中传开了。雷锋还是个工作认真,学习刻苦的人,他说:“我是一颗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没错,雷锋说到做到。党把他分配到哪里,他就在哪里努力做自己的工作。做完工作,他还会去帮助别人做。当晚上别人休息时,他就努力学习。工作之余,他又挤出时间来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雷锋还很虚心接受别人提出来的意见,他也认真对待别人给他的批评。有一次,他开着推土机把一条小名铁道撞坏了,教雷锋开推土机的李师傅把雷锋批评了一顿。这可是雷锋第一次开车出事故,好是他第一次挨批评呀!但他没有灰心丧气,接受了李师傅的批评教育,并利用休息时间把铁道修好。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学习雷峰好榜样》的歌曲,大家一定都听过。世上有许多关于雷锋的故事,它都在告诉我们要学习雷锋。雷锋是我们的榜样,但我们并不是去学他不顾生命抢救国家财产,而是去学习他那舍己为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长大了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别再犹豫了,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学习雷锋好榜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

胜利小学六年级:葛睿

爱国主义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现实主义;中国电影;社会影响;票房

近些年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从冷到热,制作从小到大,形成了一派繁荣鼎盛之势。各方力量聚集电影产业,“大片”不断涌现,他们汇集资本、独霸传媒、垄断市场、引领风潮。但是,当前中国电影的整体格局因此而走向失衡,中国的观众受到这些脱离现实的影片诱导,已经无暇关注当下周遭的复杂现实,只是沉迷于这些奇观的影像和零碎的故事中不能自拔。

当代中国,更需要大力宏扬、认真打造的应是“现实主义”电影,绝不能让纯商品化的“大片”独领风骚。作为一部成功的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必在票房或者口碑上至少占据其一。且不论能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仅在中国的国内市场上,能做到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便已经是难得的好作品。

一、“老导演”与现实

此处的老导演,指的就是曾在现实主义的创作生涯中,创作出大量优秀电影作品的电影导演。他们当中突出的当然就是张艺谋、陈凯歌与黄建新。

(一)“抓不住现实”的张艺谋

张艺谋在《英雄》后饱受恶名之累,却屡屡创造票房奇迹。我们来理清一下他的新作品的故事模式脉络:《英雄》模仿黑泽明《罗生门》的多视角叙事方式,讲述刺客无名等人企图刺杀亲王嬴政的故事。炫目的视觉奇观和强大的明星阵容,与一个毫无新意的故事和“一统天下”的思想一起,引发了人们的争议。

《千里走单骑》终于将故事挪到现代,一个日本父亲到中国来寻找儿子的傩戏梦想,却遇到了另一个被迫分开的父子的故事,波澜不惊中孕育着巨大的感情冲突。影片中的视听语言也有所回归,感情饱满而真挚。在监狱表演傩戏一场,虽为一个日本人所观看,却并没有仅仅将即使在中国也已觉稀奇的举动变成一个“奇观”。日本父亲与中国小男孩培养出来的类父子感情感人至深,百家宴和日本父亲的内心孤独,小男孩的送别与追寻与日本父亲内心对感情、亲情的坚守,厚重而真实。

继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请来了巩俐、周杰伦等更加豪华的阵容,并以黄金、琉璃等视觉效果,讲述了改变自《雷雨》的古代故事。情变与乱伦,夺权与忠诚,除了在片中加入了一个“儿子”外,新片对剧作无任何贡献。《雷雨》在民国年间反应了时代的躁动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让现代的读者依然动容。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二王子为母的叛变和起义,则成了纯粹地谋权夺利——可惜,其中无太多机变、阴谋可供观赏。

改编自《血迷宫》的《三枪拍案惊奇》,有前作在先,有当红的小沈阳和闫妮、孙红雷的加盟,却因为故事的粗俗和脱离现实,而遭遇口碑的滑铁卢。

改编自网络流行小说的《山楂树之恋》,似乎本应回归现实主义的大道,却在并不韩剧也不日片的伪纯情中收获了另一个尴尬。下乡的静秋出身不好,非常自卑,被来自军区司令员儿子老三的无私的爱唤醒了她的少女之心。老三的死成就了一个绝美的故事。然而,片中对于“不发生性关系”的态度,成为当下人争论的焦点。尽管张艺谋在采访中说,他并不赞成“无知就是纯情”,却只是想还原当时的境遇中的人的情况。因为,在那种环境下,人只能如此。那便是纯情。然而,除了在影片外的讨论中,与现代社会的爱情做做对比外,影片本身对现实的意义并不明显。

目前,张艺谋正在拍摄根据严歌苓小说《金陵十三钗》改编的同名电影。题材是时下正火的抗日题材——南京大屠杀是整个的故事背景,阵容依然是好莱坞大明星加盟不知名“谋女郎”,影片是否会遵循现实主义手法?对现实是否会有意义?

回顾张艺谋再稍前的作品《幸福时光》,其作品中盲女孩与老大爷的故事,爱与欺骗的纠结,倒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赵本山的加盟却让影片的风格受到诟病。《有话好好说》中张艺谋尝试了手持摄影,力图重现现实的粗糙感却也成了最大的被诟病之处。总结张艺谋“不再伟大”之后的作品,我们发现,他最大的问题在于:抓不住现实了。

(二)“失去现实”的陈凯歌

陈凯歌受人诟病的开端在《和你在一起》。《风月》等作品虽然一直受到争议,但《和你在一起》却是陈导遭受怀疑的发端。一个父亲为了收养的儿子学好小提琴,做了各种努力的故事中,还有他遇到的现代都市人的困惑。本来,这个故事是现实主义的无疑。却因为想说的太多和故事的薄弱而失败。父亲对儿子的爱显得模式化而煽情,儿子不想学琴和明白父亲初衷的过程毫无新意。而儿子对陈红饰演的美女的朦胧的性爱,又因为不能大胆描述而显得不伦不类。一个表现父爱和人性尊严的电影,最终的主题必须由观众自己得出。从此,陈凯歌踏上了不归路。

在电影《无极》中那相当于网络流行小说的情节和造型,将一个女人寻找真正爱人的故事,加入了魔幻的色彩,却将爱的动力和过程归结不到一个感人至深的情节点上。倾城与几个男人的故事,和几个男人之间的故事,其感情动力成为一个短路的循环。“满神”的存在又极为拙劣地给了故事一个宿命地解释,将可能产生的感动和诗意完全消解。夸张的造型和美学上毫不统一的表演方式、美术、摄影及故事情节,让《无极》备受争议。

此后的《赵氏孤儿》,改编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及戏曲。然而,一个舍去亲子、保全忠良之后的故事,在当下的现实社会到底有何新的意义,却没有被回答。陈凯歌在媒体上所做的所有解释,却被观众以“最大的主角是那条鱼”来一笔勾销。陈凯歌近年的拍摄履历,除了显示他已经抓不住现实外,还表现了他在美学风格上掌握的失衡。

(三)“脱离现实”的黄建新

黄建新的《脸对脸、背靠背》等作品,是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杰作。然而,在《求求你表扬我》之后,黄建新也失去了创作现实主义电影的真正能力。该片讲述的事情很典型:主人公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希望别人表扬他,却换来了一些尴尬的结局。这个有些荒唐和抽象的设定正好不是黄建新所擅长的,因为它非常的以主题先行。相反,黄建新之前的作品中,却是以日常的场景、人物和故事发展,来不动声色地发展出一个故事,在其中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荒唐。黄建新的表现似乎显示了他对把握现实的力不从心。不仅如此,在他擅长的题材中,他显然已经找不出符合时代现实的新的主题或者题材。

同样,导演何平继《天地英雄》之后的《麦田》,试图表现逃兵的故事,却因为没有故事而敌不过几乎同样题材的功夫喜剧《大兵小将》;孙周继《周渔的火车》后,回归银幕的《秋喜》,虽然搭了谍战片的顺风车,却让观众看了个不知所云。

二、成功的近期中国电影

与这几个“老导演”的经历相对照的,是我们应该加以分析的几部成功的近期中国电影。中国近来的电影市场,取得了巨大票房成绩和社会影响力的作品不可回避,他们就是:《叶问》《十月围城》《唐山大地震》《风声》和《让子弹飞》。

2007年的《叶问》几乎成了中国电影史的另一个里程碑。虽然其中的故事与史实并不相符,电影的内部逻辑也有问题(比如李队长为何“突然”会说日语,将军为何如此年轻等),尤其是它所煽动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为很多人所警惕和反感。但是,在中国电影疲软的多年后,是因为《叶问》,让中国的电影院里再现了起立鼓掌的盛况。作为一个历史故事,《叶问》承接了由《亮剑》等刮起的、其实也从未消失的“抗日热潮”,更是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推出,无疑符合高涨的民族情绪的需要。影片叙事结构的合理,与表演的对位,发扬了港片的一个传统优势:以并不那么尊重史实的手法来展现让观众认同的史实。对于历史的发掘并不是港片的长处,但是,影片中的情绪线索跟着日军对于大米等货物的控制、叶问一家由于日军到来而过上的悲惨生活以及日军挑动比武等展开。可以说,影片遵循的并非历史的现实,而是观众内心的、情绪的现实。“以一敌十”的非现实与乱拳痛打日军的暴力,正好对应了观众的情绪起伏和感情渴望。影片中的夫妻之爱、父子之爱、同胞之爱、兄弟之爱,又都以情节来展现,并简单地将主题归结在中国人对于武学与仁义的看法上。在无论是大陆还是香港观众都有的对于功夫片尤其是香港功夫片的观影培育下,对于比武的期待和武学观点的认同又恰到好处地和影片合拍。可以说,《叶问》一片具有大量的现实主义的要素,也正是它取得成功的关键。

  《十月围城》讲述了孙中山先生为了民主事业赴港开会,清政府派出刺杀团队,香港的民主力量付出一起努力保护中山先生的故事。故事亦离现实很远,却因为大牌明星的加入而备受关注。而故事凌厉的风格和明快的叙事以及其中并不显薄弱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让它成为很成功的商业大片。

《风声》与《让子弹飞》恰好是尊重了当下观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和风格。讲述为了抓出“内奸”,日军和伪军巧设圈套的《风声》,将故事的时空圈定在一个远离市区的城堡中。于是,虽然有爱国主义的情怀在片尾负责主导煽情,影片的故事却全然是时下人爱好的杀人和推理游戏,更与办公室政治息息相关。离开了抗日战场,抗日只是一个借口,片中人物的关系和钩心斗角的过程,和当代人之间并没有什么距离。片中对于当时的军服和旗袍的展现,甚至一针一线地描绘以及日军在城堡中演唱德国军歌的现状和所谓摩斯码的不厌其烦却又恰到好处地呈现,在展现历史现实的同时,照顾到观众的好奇心。而《让子弹飞》是驾着现实主义的马车肆意飞舞的作品。一个脱离当时社会背景的县城,一个豪绅、一个买官人和一个法外人斗争的故事,再次叙述兄弟情、爱情和豪情。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还能获得观众认可,就在于现实主义的根苗没有丢失。买官卖官、明争暗斗的情节,在现实中也没有过时。

《唐山大地震》则属于一个比较特别的作品。冯小刚继《夜宴》和《集结号》等大制作之后,接受了这个几乎是命题作文的任务。以如此大的题目,来拍摄小儿女的故事。尽管被人诟病为“中国式自虐”,片中浓浓的亲情、徐帆饰演的母亲对丈夫和女儿的不舍、李晨饰演的儿子与张静初饰演的女儿在新时代的生活以及对汶川大地震的反应,无一不紧扣现实。现实,并非影评人的专业素养,现实,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情感敏感区。

三、结 语

同样有重大影响或值得讨论的近期中国影片还包括《南京!南京!》《可可西里》《建国大业》《非常完美》等。这些与上述影片不同,既不是拥有完全的好评与票房奇迹,也并非完全的失败。他们获得关注都是因为与社会热点有关,与宣传的得力有关。而上述影片也收获了一定的恶评的原因则是,他们的宣传意义都大于影片本身反映现实的意义。当代中国电影应当从现实出发更多地关注现实,缩小影片故事和现实的差距,对时下更多、更深的观众心理进行挖掘。

[参考文献]

[1] 陈墨.中国电影十导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范志忠.世界电影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 陈晓云.中国当代电影[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爱国主义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本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23-01

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指导下,我园以幼儿发展为本,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从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在幼儿心中播撒爱国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让爱国主义情怀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一、主题教学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1.挖掘当地资源使幼儿萌发爱家乡的情感。我镇有着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资源,我们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贯穿于教育过程,打破课程原有的界限,让幼儿走出园门,接触社会,将社区资源引进课堂,融入课程。例如我园所在的墩头镇,曾是新四军联抗部队的根据地,有联抗部队的丰功伟绩和苏中人民英勇支前的动人故事,境内的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161名英勇的江海儿女长眠在这里。这是苏中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保存下来的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幼儿从小沐浴“联抗”文化的甘露,他们对此有浓厚的探索兴趣,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2.主题活动中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我们在开展《伟大的祖国》这一主题活动时,组织孩子观看视频、图片等,带领孩子学唱《我们都有一个家》《中国心》等歌曲。教师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伟大祖国是中国;孩子们通过学唱《义勇军进行曲》知道这首歌就是国歌,了解曲作者、词作者和创作国歌的历史背景及国歌的意义;教师要给孩子们介绍国旗、国徽中各种图案的意义,要教育孩子尊重、爱护国旗、国徽,祖国领土统一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要时刻维护祖国的尊严。

同时,我们要做到处处是爱国主义教育之地,时时是爱国主义教育之机,有意识设置教育情境,适时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利用墙壁悬挂中国地图,旁边标注:是中国的,让幼儿随时观察中国地图中祖国的概貌,省会南京、首都北京的位置等;家乡的地理位置……随着幼儿年龄增长,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逐步认识祖国各地的大山大河、名山景点、交通枢纽等,从而初步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富饶、人口众多、经济繁荣,让爱国意识在幼儿心中萌芽。

二、抗战故事传递爱国主义观念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故事中形象化的语言,是他们获取成长养料的重要源泉。

1.利用餐前故事会、离园前十分钟讲述民族英雄故事。教师通过图片讲故事,通过影视作品引导孩子了解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了解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英勇斗志以及无穷的战斗智慧。杨靖宇、赵一曼、王二小、小雨来、张嘎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等一个个英雄群体,他们的故事惊天地、泣鬼神,汇成一部英雄的史诗。这些让孩子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唤起孩子们的英雄情结,激发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深情。

2.邀请当地老兵讲述革命年代的亲身经历。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学校邀请当地经历过战争的老人来园,为孩子们讲述70年前他们亲身经历的苦难历史和投身抗战的英勇事迹。

三、多彩活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1.祭扫烈士墓。清明到来之际,师幼一行人徒步来到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曹庄战斗旧址纪念碑,清扫墓碑, 向革命烈士鞠躬默哀、敬献鲜花,聆听血战曹庄的革命故事……让孩子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体验清明扫墓的风俗,表达对烈士的敬意。

2.学做小雷锋。每逢3月5日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我们都会开展“学习雷锋,从我做起”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唱关于雷锋的歌、讲关于雷锋的故事等活动,引导孩子逐步认识雷锋,感悟雷锋精神,激发为他人和集体、为社会做好事的愿望。再如指导他们互相整理床铺、搬椅子、收拾玩具,学习如何保护或安抚弱小者……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切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以及自身能力得到发展的成功感。不仅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也为孩子的今后健康成长打下了思想基础。

3.观看阅兵式。2015年9月3日,适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组织幼儿集体观看天安门阅兵式。幼儿们从视频上看到阅兵式上战鹰翻飞、战旗猎猎、车流滚滚……中国人民英姿飒爽、队伍整齐,英姿飒爽,气势恢宏时,特别是看见许多新式武器时,孩子们惊呆了,他们羡慕声声:“长大了,我要当!”于是,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壮我军威、扬我国威的种子!

爱国主义教育是幼儿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利用本土资源在幼儿心中撒下爱国的种子,让幼儿在可感可知中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和情感,也奠定了幼儿树立伟大崇高理想的基础。

参考文献:

爱国主义故事范文第4篇

《国魂》从百姓视角出发,用身边事百姓事,生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我们从书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的一个很好补充。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件难事吗?《国魂》在片中都作了解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个词在《国魂》中,不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具有很强实践特色。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我们国家、对整个社会、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都具有着重大意义。而且每一个词在《国魂》中都会有几个主人公的事迹来加以展开介绍。

爱国在当代就是要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如今,我们的祖国面貌日新月异,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每个公民都感到骄傲自豪。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阿尔山卧冰踏雪的戍边战士,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为了祖国的海军事业,隐姓埋名三十年研究核潜艇……,他们都在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同时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深深地爱着她的儿女, 2011年利比亚局势动荡,我们的伟大的祖国动用各种方式把在利比亚的所有同胞安全撤离回国,儿女们回国后一幅幅感人的画面至今还在我的脑海回荡。

敬业奉献、勤勉做事。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数十年如一日下来,每个人即便在自己最为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奉献社会的同时,也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北京 85后的女环卫工、武警新疆总医院庄仕华医生、中国探月工程年轻的航天人……,他们的工作有高精尖的新科技,也有很平常的打扫卫生,但他们都同样认认真真把自己本职的工作做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生存的必备条件。诚信的社会品质,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动力源泉。从"战友为国尽,我为战友尽孝"的李元成,到张瑞敏砸烂有质量问题的冰箱,从个人到企业都在讲诚信,高尚诚信品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魅力所在,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走向强大的理由。人人做好人,好人做好事,好人有好报。友善,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做人、做事,以及走上成功的重要法宝。友善给人以关爱,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把每个人的"善小"汇聚起来,必将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正能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就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国魂》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价值观的力量。《国魂》榜样人物的故事中其实就有你有我,有我们这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每个中华民族儿女的身影!

国魂观后感600字(二)

《国魂》填补了具体、形象、直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空白,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有图有真相"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日,3集电视专题片《国魂》在央视播出。该片填补了具体、形象、直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空白,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有图有真相"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称为"国魂",这个比喻非常精确。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灵魂,人民不可能没有信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的国魂和信仰。看《国魂》,找回信仰,找回价值观,找回生活的意义。《国魂》不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读本,不愧为人民群众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指南。该片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值得一看再看。

一是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该片分为上中下3集,分别从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解读和阐释。

二是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基层一些有血有肉的故事高度凝练12个词,让观众在欣赏中获得启迪,感受价值观的力量。该片基本没有采用传统的专家解读的方式,而是让老百姓唱主角,让老百姓说真话,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深入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老百姓的密切关系,增强了思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三是用故事架构灵魂,拍成了一部由大量故事构建起来的有情感、接地气的片子,每一集又有各自的基调。上篇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阐述,叙事风格主要以"振奋"为基调;中篇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阐述,叙事风格主要以"温暖"为基调;下篇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阐述,叙事风格主要以"感动"为基调。这样有分有合,既贴近所要阐述的内容,又在多样化中体现统一,避免了单调乏味和说教意味。

国魂观后感600字(三)

这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政治意蕴的电视宣传片,采用电视艺术手法,用百姓视角、百姓语言、百姓故事三大板块,对"三个倡导"24个字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了全面准确、鲜活生动的解读。上篇主要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鲜明主题,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背景与过程,阐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中篇主要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让全体人民感受公平正义阳光这一主线,阐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下篇主要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每一个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阐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提高党员干部精神素质和政治思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专题片《国魂》,通过对一个个具体生活画面的生动展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十分自然地呈现出来。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使人们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体悟着人间的真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感受、体悟和憧憬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得到了具体形象的展现,价值观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电视片用百姓身边的故事说话。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些与百姓相距遥远的宏大口号,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真切的价值体验。这些价值十分崇高,值得整个人类为之追求;这些价值与每个人的生活那么切近,需要每个人认真践行。

爱国主义故事范文第5篇

一、了解历史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一个古老且充满希望的民族;在历史课本中,学生就可以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以及我国发展历程,从中发掘我国人民的智慧,形成民族自豪感。例如,原始社会的猎人,已经知道用鸟的羽毛作为装饰,已经有了初步的“美”的概念,同时也知道用兽的“皮毛”抵挡寒冷,可见原始人的智慧;同时原始人也知道如何取火、如何捕猎,过着安静、祥和的日子。还有我国值得世界称赞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罗盘、印刷术等,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献给世界发展的大礼。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历史事迹,增强了内心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形成自豪感,同时自己也会致力于祖国的发展,对精神文明的创造起到推动作用。

二、呈现爱国主义人物,形成爱国主义情怀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很多知识点以历史故事的形式呈现;学生除了撷取其中的知识点,也可通过历史事件了解历史人物,这是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的好机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多给学生讲解一些历史故事,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情感,进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例如,大家较为熟悉的“虎门销烟”林则徐、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等;这些历史英雄的正面事迹与人物形象,都会对学生产生浓厚的感染力,以他们的爱国主义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享受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了解这些爱国人士的故事,学生也会向榜样看齐,自己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另外,教师作为课堂教育的主导,应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力,在教学过程应坚定自己的立场,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带动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形成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生终身受益。

三、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感染学生的爱国思想

初中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会投入更多关注,也更利于记忆和理解;因此为了避免爱国主义教育过于枯燥和死板,教师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提出学生关心的内容,尽量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结合一起,让学生感觉到历史的重要性;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中,如果教师单独讲解课本的内容,只是提到战争的前因后果等,可能学生的兴致不高,那么就可结合当前毒品泛滥的实际情况,列举近期发生的吸毒、贩毒等社会事件,再联系英国往中国输入鸦片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样就树立了林则徐在当时年代的英雄形象,并且这一事迹一直影响当今社会的禁毒活动。这样,通过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课堂中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更容易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并将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爱国主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