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高德育辅导员工作计划

职高德育辅导员工作计划

职高德育辅导员工作计划

职高德育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发展;职业培训

[作者简介]梁茜茜,广西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教师,硕士,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2―0202―03

当前高等教育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大学生接受到的知识、新鲜事物越来越多,受到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从国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也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对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辅导员是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其队伍建设愈来愈受到重视。辅导员的素质关系着高校德育质量和大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却存在着专业化程度不高、队伍不稳定、职责不清晰等问题,辅导员们往往感到发展前途模糊。因此,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辅导员职业化进程,已是刻不容缓。实践证明,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是推进辅导员职业化的重要途径,而对辅导员的职业培训只有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一、依据职业定义,明确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

明确辅导员的职业界定是勾画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规划蓝图的基本工具。《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给出了“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定义,即中国高等学校的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可见,辅导员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央16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在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同时,阐明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p176)。辅导员按照校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辅导员在高校中扮演了多种角色,既是高校德育教师,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指导员。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高等教育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出了多项职业要求。在教育方面,要求辅导员成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的德育工作者;在管理方面,是班级、楼层等学生事务中的服务者和领导者;在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是咨询者和顾问等。此外,辅导员还是高校党政干部的重要后备军。可见,高校辅导员的培养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积累了基本经验,也是国家、地方和高校自身输送党政后备干部的重要途径。

高校辅导员定义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关键的因素却是一致的,从中可以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即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教师队伍中从事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辅导咨询等工作,并努力成为高校党政后备干部。这就决定了辅导员的工作具有政治性、教育性、服务性、直接性、复杂性、烦琐性等职业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受全球化、网络的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影响,辅导员工作面对的干扰因素更多了,辅导员所担任的任务也较以前更重了。在缺少对职业全面认识、缺乏对职业发展合理规划的情况下,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中每日忙碌于各种事务,却无法看到职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对此失去了信心,影响了安心工作[2]。因此,为辅导员量身定做设计职业培训内容,必须密切结合辅导员职业发展定位,为辅导员点明职业发展的方向,提高辅导员职业素质,促进辅导员尽快成才,从而推进辅导员的职业化进程。

二、结合职业定位,设计高校辅导员职业培训内容

在高校辅导员工作愈来愈受到重视的时期,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立足工作任务,重视能力培训,设计具有指导性、实用性、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1.常规工作内容培训:主要包括辅导员政治素质培训、规章管理制度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式方法培训等

在选拔辅导员时,政治素质过硬是必备条件。因此,对辅导员进行政治素质培训并不是要重新进行基础政治教育,而是针对高校教育的特点,帮助辅导员梳理原来所掌握的政治理论,培训在各项活动中如何灵活、生动地把相关的政治理论运用其中。网络时代涌现出的很多无形交流工具如BLOG(博客)、QQ、手机短信、BBS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联系方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恰当、灵活地借助这些方式,可以帮助辅导员进一步接近学生,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贯穿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贯穿在解决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这要求辅导员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心理教育。大学生的一些错误思想与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其中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就是心理障碍的结果。面对学生的错误或者不当行为,辅导员需要把已经内化于心的思想政治信念,通过外化的行为、语言表现和表达出来。辅导员的这种心理教育能力可以将自身的优秀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素质[3]。所以,在规划高校辅导员培训内容时,必须将加强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纳入之中。

2.熟练掌握高校学生工作的规章管理制度。尤其是所在地方高校制定的学生管理实施方案、条例、规定等,这对于辅导员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央、教育部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新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它们都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精神,这些都应该引起辅导员的重视。同时,各高校也在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特点、具有学校特色的规章制度、工作条例、考核细则等等。必须通过这些方面的培训使辅导员领悟学校精神,掌握辅导员工作的根本原则,熟悉各项业务,能够尽快上岗。

3.辅导员能力培训:辅导员开展工作需要全面发挥各种综合能力,因此,针对辅导员工作这里特

别强调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培训

(1)创新能力。辅导员的工作烦琐、重复,没有好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就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容易落伍于时代,也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培养辅导员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工作方式、管理理念、思维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能力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工作方式创新要求辅导员改变过去单纯的命令式的管理学生方式,而应当在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理念下,以创造适合大学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采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工作方式,把原来的管理学生变为管理学生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新的工作方式[4]。思维模式创新则要求辅导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求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来充实知识,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主动接触新事物,完善思维模式;通过敏锐的观察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挖掘不寻常的地方,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活跃的灵感、独特的视角获取新的信息。

(2)科研能力。由于辅导员在学术上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因而在学术地位上也未能引起重视。然而,实践只有上升为理论,并在不断的总结和再实践中才能取得质的飞跃。而这也正是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中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对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培训,必须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学科信息,使他们在充实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参加基本的科研训练和参加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会,以及通过参与科研写作、设立并鼓励辅导员申报专项课题等方式,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而且科研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

4.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培训

职业生涯设计是对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所作的设想和规划。个人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就是帮助个人在评估内外环境优劣、限制等基础上,真正了解自己,指导自己在人生各个阶段中职业发展方向,并设计出合理可行的、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协助自己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队伍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辅导员没有制定出合适的职业发展规划。因此,有必要对辅导员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培训。高校必须为辅导员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提示,各级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干部参与指导、培养,帮助辅导员从宏观的角度理解辅导员工作的宗旨和意义,认识辅导员职业发展所需完成的基本任务,同时根据个人特点对各自的职业发展进行职业设计和规划。

三、挖掘培训渠道,灵活安排高校辅导员培训时间

1.在辅导员职业培训途径上,做到突出时代特征。挖掘多种形式的培训渠道,实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重新整合多方资源

辅导员培训内容固然重要,而培训途径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略。开发对辅导员进行培训的途径,既可以通过利用专题培训班、专家讲座等传统的培训形式,又可以利用网络媒介交流会、校外观摩访问等新的培训形式,使培训方式多元化,形成传统与创新、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多维立体培训体系。在每一期的培训结束时,培训组织可考虑颁发相应的证书。如辅导员岗前培训合格者,可颁发“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合格证”、“高校辅导员上岗证”等证书;辅导员任职期间参加培训,颁发相应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高培训合格证”等。这样既可以证明该辅导员接受了系统的培训,也从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辅导员工作的能力,从而有利于鼓励辅导员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工作。

培训辅导员不仅是一个高校的事情,而且是整个地区、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事,从这个意义而言,联合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高校,对区域内的高校师资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和充分利用,建立诸如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辅导员流动站等,从而构建提高整个地区辅导员整体素质的平台。

2.在辅导员职业培训时间的安排上实现灵活变通

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在设计培训时间上可从小周期和大周期两个纬度进行考虑,做到灵活变通,建立具有指导性、实用性、针对性的培训系统,同时这也是辅导员职业培训的关键环节。辅导员的工作一般是以学期为单位的,因此,学期可以看成是设计辅导员培训的小周期。在每个学期初和学期末的时间段里,是辅导员工作业务最为繁忙的时期,因而不宜安排时间较长的培训,可以考虑安排不定时的讲座、小型的交流会等。每个学期开学前以及每个学期中期,是辅导员工作任务相对较少的时期,可以安排定期的系统培训,进行校内外的交流,开展系列的辅导员业务培训、能力培训等等。本着宜精不宜多的原则,可以根据辅导员工作的规律,合理安排定期的或不定期的各种培训。

相对学期而言,学年则应该是辅导员接受培训的大周期。可以认为,辅导员上任的第一个学年是熟悉业务的时期,对工作任务往往处于摸索、了解的初级阶段。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培训应从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抓起,主要培训辅导员学习相关政策、规定,掌握基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等理论和技能。在上岗的第二学年到第三学年,辅导员基本掌握了业务流程和积累了初步经验,可以适时地对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科研能力与实践等的培训,组织辅导员参加各种级别的交流会,帮助辅导员认清职业发展方向,拓宽眼界,提升能力,使之以更饱满的精神的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第四学年以后,可侧重培训辅导员的创新能力,并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帮助辅导员克服职业倦怠,同时使辅导员的实践经验不断上升为理论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让其真正成为工作业务精、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以推动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张臣.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浅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2).

职高德育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 辅导员 职业分析

高校辅导员,是指在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专业人员。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共有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91808人,本专科生兼职辅导员29329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深入,预计到2020年,高校专职辅导员将达16万人左右。

随着辅导员职业规模的扩大,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却并不清晰,比如工作范畴不够规范,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不够明晰,辅导员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不够系统,职业标准的研究一直处于薄弱阶段。本文立足于国内研究现状,在对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围绕职业发展历史、政策支持现状、职业标准构成等分析辅导员这一职业。[1]

一、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历史

1952年,国家提出要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指导政治理论学习工作。 1953年,清华大学实行试点,建立了“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制度。1961年,国家提出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学校低年级设专职政治辅导员,专职政治辅导员要从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中遴选。1965年,国家提出在学生班级配备政治辅导员。同年,政治辅导员工作的职责、任务得到明确规定。到1966年,我国各类高校基本建立了政治辅导员队伍。

1966-1976年,“”动乱期间,高校党组织被冲垮,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停滞不前。1978年,国家恢复辅导员制度。1987年,中共中央指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辅导员的地位得到明显提高。

二、新时期辅导员的政策支持现状

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到二十一世纪初,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中共中央于2004年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要按适当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

2005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要按适当比例评聘专职辅导员的教师职务,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2006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进行了明确规定。

2006年,教育部制定《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提出逐步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格局,到2010年,培养和造就1000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一定国内影响的专家。[2]

2013年,教育部制定《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提出构建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更加细化。

2014年,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的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专业知识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三、新时期辅导员的职业标准构成

《标准》中的职业标准主要由职业功能、工作内容、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组成。它们之间是逐步具体化、操作化的关系。此外,职业标准还应该包括基本要求、职业等级、职业道德、职业培训、职业发展等内容。

1.职业功能

职业功能,是指一种职业旨在实现的目标,是职业标准首要内容。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辅导员起初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包括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在内的新功能被拓展出来。

2.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是指完成职业功能所应完成的工作,尤其是若干关键性工作。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就是围绕上述九项职能,开展信息收集、教育与引导、管理与培养、咨询与指导、专业研究。

3.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指完成每一项工作内容应具备的技能。辅导员的职业技能主要涉及到教育、管理、服务、研究等四大方面,分别对应教育引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调查研究能力。

4.职业知识

职业知识,是指完成每项技能操作应必备的各种知识。辅导员须掌握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务知识。具体说来,就是具备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在内的基础知识;掌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规定。其中,对于基础知识较宽,包括十余个学科知识,甚至还涉及到了美学、经济学、传播学。

5.基本要求

要求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要求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6.职业等级

职业等级,是指随着级别的递进,职业范围、工作责任、工作质量等方面依次递进,一般情况下,对于高级别的要求往往包括低级别的要求。《标准》规定,辅导员这一职业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

初级辅导员基本属于事务型辅导员,侧重于事务性工作;中级辅导员基本属于教学型辅导员,要担负起一定的教学性工作,《标准》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危机事件应对等三个方面对其有教学要求;高级辅导员基本属于研究型辅导员,要担负起一定的研究性工作,《标准》要求高级辅导员在相关领域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0篇以上学术论文,并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七个方面在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5篇以上论文。

7.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包括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等五方面的要求。它近似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3]

8.职业培训

《标准》指出,针对初级、中级、高级的入职培训分别应达到40标准学时、48标准学时、128标准学时。目前,我国建立了分层次、全覆盖的三级辅导员培训体系,国家鼓励辅导员在职的学历提升、鼓励海外考察培训等。

9.职业发展

辅导员的职业走向有三:一是教师,二是管理干部,三是介于教师和管理干部之间的职业辅导员。

《标准》的出台,为辅导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建立了相对系统的参考系。辅导员工作向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的要求将最终促使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因为这将从法理上认可辅导员作为一个专业化职业的地位,肯定了辅导员职业的不可替代性。总之,辅导员这一职业有望实现持证上岗、科学从业,形成独立的职业级别晋升序列。

综合分析辅导员工作,我们可以看到,辅导员职业规范与标准日趋健全,辅导员工作最终实现职业化、专业化指日可待。[4]

参考文献

[1] 卞亚琴,邱珊珊,刘术泉.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与职能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7(02)

[2] 周勇,张晓坚.基于角色嬗变的高校辅导员职能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03)

职高德育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 困境; 伦理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125-04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困境的伦理分析

2004年国务院16号文件提出实施辅导员职业专业化以来,学术界的专家和学者,工作在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工作人员都把关注点集中在辅导员专业属性和标准的建设上;在实践领域,集中在对辅导员个体的专业素质培训和培养上。事实上一种职业向专业的转变与发展,固然离不开这一职业所特有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科学知识,其内在的专业精神和职业伦理规范往往是职业与专业的重要分水岭。如果不思考辅导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在职业伦理规范要求,不去研究这一职业的“人文向度”和“精神建构”使命,[1]那么专业化的结果是辅导员只能成为熟练的“教育技术工人”或是职业“消防队员”。辅导员职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已经使得在专业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专业化水平不高已成为发展的一大瓶颈制约。

1.职业道德信仰缺失造成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人力储备不足

职业道德信仰(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向往,以及在职业活动中所追求的事业成就和奋斗目标;也是职业集体对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的预见和设想。[2]如果不能解决好辅导员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这两个一进一出的问题,专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辅导员人力储备问题就难以解决,对辅导员职业是一个终身可以从事的职业产生怀疑,职业道德信仰更难以确立。

高校辅导员在录用选拔之初对辅导员的聘用条件限制比较宽泛,选聘条件一般为担任过学生干部的研究生党员(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到本科生学历),成绩优良,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在对辅导员自身专业上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和限制,辅导员经选留以后再经过岗前培训和不定期的在职培训完成专业技能的积累。高校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并没有对辅导员的职业有充分的向往之情,很多优秀的研究生在选择高校时由于高校专业教师门槛过高,转而选择高校辅导员职业,把辅导员职业作为铺垫石,先入门后转岗,辅导员职业的忠诚度不高与职业选择的初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将辅导员的发展方向主要确定为两个方面:一是党政管理干部,二是业务教师。也就是说,辅导员的出路一般有两条:要么放弃所学专业,专心于学校党务或行政事务管理;要么离开所辅导的学生,潜心于专业教学与研究。这种制度设计将辅导员定位为一种过渡性角色,久而久之,很难培养辅导员较强的职业道德信仰,反而形成临时观念,造成队伍不稳。我国高校另一种长期推行的“双肩挑”模式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也不得不令人质疑。辅导员角色的多重性的冲突,使他们精力分散,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工作或教学中,想要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肩挑”,不仅得不偿失,而且使很多学生工作者把辅导员当成一种过渡的工作来看。辅导员专业化的前提就是需要一个稳定的辅导员队伍,而客观存在的这些诸多因素阻碍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

2.职业责任模糊造成辅导员面临着复杂的职业价值取向

辅导员处在高校的生态环境下,其生存发展面临着复杂的职业伦理关系网,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相比,有着更广泛的对象域,面对的是一个多重当事人系统。从自身工作职责来看,教育部二十四号令明确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共有八条之多,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救助、就业指导、学生组织建设等具体内容。归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方面,二是管理方面,三是服务与咨询。从工作职责的管理结构来看,辅导员一般情况下接受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和院系的双重领导,辅导员的职责也就相应地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接受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则是接受院系的领导,协助院系做好教学方面的服务性工作。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处理职业伦理关系时要面向学生、学生家长、学校同事(专业教师、职能部门管理者、后勤服务人员)以及社区、社会其他方面,这个当事人系统必然有着各异的价值取向(学生主体的价值取向、专业性职业的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学校价值取向以及辅导员个人的价值取向),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取向必然带来矛盾与冲突,如何厘清这些工作职责,在责任、利益和权利之间作出正确的判断是辅导员极为苦恼的一种选择。

如果从专业化的角度而言,这些工作中的很多项或是一项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终身研究的专业,而现实实践操作时辅导员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明确工作的责任与要求,但是多项职责产生的多元价值观,多重当事人系统产生的复杂行为规范体系和行为评价标准,使得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辅导员工作的失职。

3.职业能力的专业化思考使传统辅导员工作面临挑战

对职业能力的专业化思考使传统辅导员工作面临挑战,在传统辅导员工作的三个职责方面(价值观教育、管理、服务与咨询),管理知识、服务与咨询的技能完全可以通过专业化的培训达到,在价值观教育的工作能力上目前专业化的思考很少。辅导员最核心的工作是“培养人”即价值观的教育,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对他们进行智力训练。

辅导员工作在面向学生时,首要是对学生人格的辅导,培养有道德的人,是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如何让辅导员承载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角色,价值观教育工作能力的培养不可不说是专业化的特殊要求。传统价值观教育以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知、情、信、意、行”理论为基础,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视为一个递进的过程,似乎先有作为认识论上的“知”,再配有“情、信、意”,就能产生“行”。[3]这种线性的、单一的传统德育描述,常常强化了对象性教学,辅导员在做工作时往往把普遍观念即道德概念、原则和规范误解为道德之知,没有把德育的“知”理解为实践智慧,视为一种创造性的“知”。辅导员在做价值观教育工作时必须结合管理和服务、咨询工作,把价值观的普遍概念融入到学生的具体生活中去,在具体生活情景中去自我选择与评价。

如感恩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必须自我选择这种价值观,意识到它对自我的成长是有意义的,使感恩的价值观成为指导其生活的“普遍观念”。有了这一普遍观念,他必须将感恩的价值观贯穿到具体生活情景中分析、判断、选择,从而获得恰当的“怎么做”的知识,如此他才有真正的感恩的“知”。辅导员工作职业能力的反思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专业性,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辅导员只有掌握了价值观教育这一关键性的职业能力,与学生进行知识与人格的互动,在真实生活环境中辅导学生,才能真正折射辅导员专业的伦理精神。

4.职业道德评价的不统一造成辅导员职业良心的错位

职业道德评价是对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所做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及正确的主观认识,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不统一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社会评价与辅导员自我评价的不统一。教育部教发[2004]二号文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在从事工作之初往往接受了这一肯定的价值判断,把它与职业义务相结合,试图转化为自身的评价,但是面向工作实际时,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认知和最终自我评价却产生极大反差。由于价值观教育一般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同步效应,辅导员通过知识与人格的互动来影响学生,使学生发生价值观的变化,这种变化需要一个过程。大量的效果是在实施教育之后要有一定量的积累,在诱因的激发之下才会呈现显著变化,所以辅导员的付出往往是一届学生甚至是多届学生才能很好地得以体现。工作周期长,效果不明显,使青年辅导员队伍对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产生了困惑,出现低个人成就感。

其次,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理想与现实层面的不统一。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终极目的和最高理想是以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为标准,这一标准的终极性和理想性与高等教育的目的一样,往往在现实中被误导和迷失。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现实尺度以社会舆论、教育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为三种主要形式,每一种评价主体总是从自身的道德需要出发,选择自己所认识的一定的道德需要作为进行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高校辅导员一般情况下接受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和院系的双重领导,学校和学院主管部门一定是从自身的道德需要出发,来制定标准作为衡量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尺度,辅导员工作内容越繁杂、形式越多样,承担的职责越广泛就越有可能得到正面的价值肯定;反之,某一种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职责没有完成则造成全面的价值否定。从教育传统习惯来看,人们往往用一般性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体、奉献社会”职业道德要求和普遍性的“热爱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公正”教育伦理原则来看待评价辅导员工作,当辅导员自身价值追求与传统职业期待发生冲突,自身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时,自身的道德需要与院校的道德需要发生背离时,辅导员职业道德的现实评价与理想评价就会不统一、不一致,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评价。

职业良心是履行职业义务中,人们内心所形成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对自己职业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是一种道德自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者劳动的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由于社会评价与自身评价的不统一,职业道德评价理想与现实层面的不统一,辅导员在从事工作时,职业道德情感发生变化,对自身承担的道德义务和享受权利之间的平衡感被打破,对自身职业的价值认同感降低,在进行下一轮工作时很难做出正确的职业道德行为。职业道德评价的不统一带来了自我体验的挫败感,难以完成职业良心的内化,尤其是职业道德信仰教育的缺失、职业伦理责任的模糊、职业能力专业化要求提升,是摆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进程道路上的众多伦理难题,亟待辅导员职业伦理的建构。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困境的伦理学解答

1.加强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理念上的支撑,是辅导员职业伦理塑造的理论基础。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涂尔干在论述职业伦理时认为,有多少种不同天职,就有多少种道德形式。我国目前有关辅导员职业伦理的理论研究尚未完善,理论成果不多,也不系统。辅导员职业伦理属于教育伦理的范畴,但是又不同于一般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辅导员职业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道德观念、职业价值理念势必产生冲突,辅导员工作制度在传统的沉重负担下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传统职业道德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辅导员职业伦理塑造的理论研究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何种理论可以与辅导员工作相适应,一般意义上的教育伦理学固然可以规范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但是教师职业伦理如何向辅导员工作渗透以及这种影响对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促进作用如何,是首先需要论证的;其次,辅导员职业伦理能否成为一门全新的自成体系的学科,至今还不能确定。关于辅导员职业伦理的内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再次,辅导员职业伦理在微观上表现为辅导员工作实践中的一种必然性,它有很强的实践特性。由于辅导员角色的多重,职业伦理关系复杂,如何厘清多重职业价值取向,着重讨论这种微观层次上的各种辅导员角色的伦理观念,并使之规范化,将更有效地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实践的发展,为辅导员职业伦理塑造提供理论指导。

2.强化教育培养

辅导员工作涉及的学科门类较为广泛,工作内容中需要使用到的理论知识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目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依托进行专业化建设,同时借鉴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的建设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进行新的专业设置,很多学者明确提出要建立“辅导员专业”或者“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辅导员专业的设立、提供系统的学生事务理论必然为辅导员职业伦理的形成铺设专业基础,在辅导员职业伦理塑造过程中起着垫基石的作用。

辅导员职业伦理兼具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属性,在教育培养上着手于两方面强化。一是组织编写反映辅导员职业特点的辅导员职业伦理学、辅导员职业道德等,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体系;二是依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继续培养和业务进修。从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相关党政部门的负责人、院校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优秀辅导员中选聘兼职教师,加强教育过程中职业素养的培训;三是为辅导员职业伦理塑造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培训计划》是最具有实践操作性的培训计划。对高校辅导员准入制度,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计划、精品教材和课程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辅导员继续攻读学位计划、辅导员出国研修项目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困境的转化:伦理实践

1.重视辅导员共同体的建设

职业伦理较之于其他伦理的特殊之处在于:“舆论”(社会公共意识)是社会公共道德的基础,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而职业伦理则不同,每一种职业伦理都有其所限定的领域。[4]也就是说职业伦理不是个体的伦理,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职业领域,是一个职业群体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活动准则。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考察职业伦理之公共精神的社会起源及其在“现代性”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时,追溯了最古老的职业群体――法团,他认为法团提供了孕育职业伦理的组织结构和道德环境。法团制定了以共同的道德生活为基础的、与集体意识和集体情感相一致的规范和章程。“人们由于共同利益而联合起来的时候,他们不仅维护着自身的利益,而且互助合作,共同避开来犯之敌,为的是享受彼此交往的乐趣,与其他人共同感受生活,归根结底就是一种道德的生活”。[5]

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的塑造,不仅仅是强化辅导员个体道德的修养,激发、调动和发挥辅导员个体自我锻炼和修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建设好辅导员共同体。辅导员共同体,就是由辅导员与具有一定共同特征和对辅导员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相关对象组成的资源共享、同质促进、异质互补、共同发展的群体,它以专业发展为目标,有共同的职业发展愿景。[6]重视辅导员共同体建设必须走伦理共同体道路,重新审视和思考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信仰、职业伦理责任、专业化的职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评价等问题,从职业群体的角度来塑造辅导员职业伦理。

2.完善行会制度

行业协会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旨在促进行业发展、行业秩序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行会制度有利于加强辅导员职业伦理的塑造,在西方发达国家行会制度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我国行会制度刚刚起步。[7]在美国,那些辅导员或者提供服务的人,通常都加入美国高等院校人事协会,那些有行政官员身份的人都参加全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第三个主要的组织是全国女院长、女行政官员和女顾问协会。近年来,职业协会发展迅速,另一个在美国较为著名的辅导员协会是美国学校辅导员协会,或者称为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师协会,该协会对学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师)的岗位职责设置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列出学术生涯设计辅导、高危学生辅导、犯、性骚扰预防、暴力预防,努力创建安全和谐校园、个性教育等近三十七项辅导师的工作职责及伦理要求。

我国辅导员行会制度建设较为滞后,2008年7月1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成立大会在山东大学召开,这是首个全国性的高校辅导员的学术团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章程》,专业性组织的建立和章程的通过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专业性行会制度的确立是辅导员职业伦理构建的重要途径。目前,加快发展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促成学术团体向专业性行会的转变,加强其职能建设,通过制定完善的职业规范和道德要求,促进辅导员职业伦理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内涵与路径的理论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20-23.

[2]朱金香等.职业伦理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3]孙迎光.德育理解:跳出传统教育学思路[J].南京社会科学,2010(9):133-139.

[4]尹曦.论涂尔干的职业伦理与法团的现实困境[J].江苏社会科学,2007(S1):69-71.

[5]冯婷.涂尔干论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4):32-35.

职高德育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辅导员;个体工作;问题;探析

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之一,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某些高校中,显性和隐性地存在着辅导员工作偏离工作职能本位、工作的行政化增强等现象。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就必须纠正现在某些错误的做法,突出辅导员工作专家化、专门化、职业化的特点,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给予正确和积极的影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生活困扰等问题有及时的发现和引导。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辅导员工作职责模糊、范围扩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第三条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第八条规定了辅导员工作的主要职责。分析得之,辅导员主要的工作还是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现实中,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却被有意或无意、显性和隐性的扩大了。高校里的领导、老师和学生都自然的认为凡是与学生先关的事情都应由辅导员来负责,出现角色错位现象。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穿拖鞋、流动吸烟、恋爱不文明行为;学校各个部门的材料上报、通知下达;学生突发疾病、宿舍卫生不达标;可谓“上面下面千条线,中间只有一根针”。一般来说,辅导员少则带2个班100多人,多则带7个或8个班280多人。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同时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等相关职务,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最浅显的道理是: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彼涨”则“此消”。如此,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使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被严重挤压,更没有时间思考德育工作的创新。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配备不足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虽然各个高校再都严格贯彻教育部的规定,但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以及高校招生计划与辅导员引进计划难以严格同步实现匹配,导致高校辅导员队伍配备比例不足。这又从另一角度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而影响对“学生思想意识、心理健康的更多关注”。

(三)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过多导致缺乏成就感和自我认同,造成职业倦怠

正常上班时间的大量事物性工作使辅导员忙得不可开交,下班后手机要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以便应对突发的学生事件和所带200个学生对各种问题的咨询。致使辅导员与学生谈心交流的时间大幅减少,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运用自身的工作技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现实造成了辅导员的自我价值实现感降低,满意度下降,造成职业倦怠,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四)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作用和辅导员价值上认识错误

高校辅导员牺牲了自己工作之余的个人时间,但某些学校的领导和专业课老师并不认可辅导员的工作价值。认为辅导员工作人人都可以做,“没什么技术含量”。基于上述考虑,很多高校的辅导员被当成勤杂工,安排越来越多的行政事务工作。这样的安排慢慢影响了辅导员内心,使辅导员也越来越不认同、不重视自己的价值和工作。与这种做法想对应的是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得不到保障,对辅导员职称评定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使辅导员的归属感降低。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问题应对措施

(一)正确认识辅导员工作的性质,明确工作职责,使辅导员工作回归本位

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不仅是为完成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而是要在这一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心理健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同时要倡导并致力于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性条件。”如此,就需要一个“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的职业角色。这个角色必须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具备专门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技能。而这恰恰是辅导员的工作本位。高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辅导员乃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这一性质,让他们从繁琐的行政事物性工作中跳出来,运用自己的工作技能、着眼学生发展角度做好本位工作,才能实现学生、辅导员和学校的协调健康发展。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配备足额的辅导员

为了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各个高校都应该严格按照1:200的师生比例配备学生辅导员。学校人事部门应结合本校的秋季学期招生计划,做好辅导员的引进工作。即使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笔者也武断的认为1:200师生的比例标准还是应该扩大的。为此,在教师人数和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1:200的比例做一些灵活变动:可以一个辅导员带150人或是更少。这样在辅导员一天24小时总的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辅导员与所带学生的平均交流时间,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三)界定辅导员特色工作领域,促进辅导员工作科学分工

术业有专攻,没有人是百事通、“万金油”。“只要工作还没有进行划分、每个人都还是个百事通,那么这些行业就处于落后状态。”为了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高校可以根据辅导员个体的技能特长和兴趣爱好对他们的工作岗位和主要负责事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如辅导员可以分为党建辅导员、生活辅导员、心理辅导员、职业规划辅导员等类别。但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辅导员主要的工作职责,这个主体地位必须牢牢抓住,不能动摇。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工作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问题,比如以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没有受到如此重视,这是社会节奏加快带来的压力过大的影响。再如学生创业指导等,都是近些年才凸显的教育主题。另外,学生的民主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辅导员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要求辅导员不断的加强学习和研究德育教育规律,这使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工作领域扩大,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上文所述的辅导员工作的特点。

(四)正确认识辅导员的职业身份,促进辅导员职业的发展

虽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建设管理规定》中明确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此规定中的教师和干部的职业身份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造成了“自身独立存在合法性和职业发展空间的缺失。”要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专家化,就要明确辅导员的职业身份。从辅导员的工作特点来看,辅导员的工作是有别于高校教师或管理干部的,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承担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教职工。辅导员职业应该是专门、系统、科学地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管理的一类人员。辅导员要为学生的人格提升、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无可替代的专业服务。

高等学校学生毕业后就会步入工作岗位,为了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制度层面科学系统的引导辅导员职业向专门化领域发展,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任职标准、职业发展、考核奖惩等建立一套完整、规范化的体系。高等学校从政治、社会、待遇等方面明确和提高辅导员的地位,使高校辅导员成为一种任职要求高、职业素养强、专业性强、得到社会以及学校老师、学生尊重、理解和认可的职业,促进辅导员职业和辅导员队伍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教育部,2006.

[2] 王大帅.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5).

职高德育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摘要: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形象管理的内涵,尝试探讨了加强高校辅导员形象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对高校辅导员提升自身软实力提供建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形象管理 辅导员威信

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途径诸多,而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的形象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关注形象管理的辅导员更易受到学生的喜爱,促进教育效果的改善,从而提升辅导员个人从业竞争力。

一、高校辅导员形象管理的内涵

形象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他人或事物由其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其本质是人与人、人与物关系的反映。[1]良好的形象往往是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辅导员形象是指辅导员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评价,是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与反映。本文认为,辅导员形象管理的内涵就是对高校辅导员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要素进行开发和管理,全面提升个人软实力和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高校辅导员形象管理策略

1.坚定信念,提升政治理论水平

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也是最核心的素质[3]。高校辅导员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学习和弥补政治理论知识等,借助大众媒体关注时事;积极参与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员教职工学习;在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拓创新、奉献岗位,切实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党性认识;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注意言论的导向性和科学性,避免随意性。

2.纵向发展,改善专业能力: 由“杂家”走向“专家”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一员,普遍缺乏群体认同感,一方面是因为这支队伍并不强大,另一方面辅导员没有在大众心理形成鲜明的形象特征,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专业形象。以生为本,提升专业技能,增强自我认同感,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之路。这是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形象和改变辅导员现状的关键。

高校辅导员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加强学习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并在学生管理实践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同时围绕学生管理和教育的一个或多个专题领域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撰写论文,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成为思想教育专家、成才规划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就业指导专家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由“杂家”走向“专家”。

3.完善人格,提升品德修养、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十分强调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辅导员要多方联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辅导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热爱教育(学生)、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积极参加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动,参与“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学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能力水平,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术道德,积极参与学风建设;学会“慎独”,通过自律和他律来提高个人修养和专业素养,培养和增强个人的人格魅力。

4.坚持学习,增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辅导员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处理好工作、学习与科研创新的关系,结合工作实际来思考学生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工作和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探讨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问题、新方法;积极参与学生管理教育课题的研究和学校相关部门举办的辅导员业务学习、沙龙,加强交流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这不仅是高校辅导员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5.尊重关心学生,行为示范表率

高校辅导员通过规范和管理自身的行为有助于提升自身形象。辅导员要在开展工作中,坚持以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树立“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教育观念,摆脱“马太效应”的误区,在评奖评优和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该充分信任,并充满期待,以期实现“罗森塔尔效应”;辅导员要采取“亲民行动”,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亲和力,为学生排忧解难;指导学生制定学习学业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其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注意培养和锻炼辅导员自身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生涯规划指导能力等,更有效地服务广大学生。

6.整洁仪容仪表,美化外在形象

由于学生的“向师性”,他们经常关注自己的老师。细节决定成败。辅导员要做到仪容修饰美,要注意修饰仪容。生活中人们的仪表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礼仪素养,是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形象”,往往形成光环效应,这在实际生活显得非常重要。成功的仪表修饰一般应遵循适体性原则,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原则,整体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值得一提的是,高校辅导员在整洁外在形象时,要结合教师特点和职业角色来设计和修饰、把握分寸、自然适度,避免随意性、夸大化和奇特性,从而形成美观大方、整洁健康、活力阳光的教师形象。

三、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通过形象管理,有利于提升自身软实力、职业胜任力(竞争力)和辅导员整体素质,有利于改善高校辅导员的总体形象,进而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效能。文章对高校辅导员形象管理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健荣,邱伟光. 高校公共关系教程[M ]. 上海: 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7: 24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