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温作业;尿常规;肾功能

高温是生产环境中常见的职业危害,能引起热射病等疾病,而且可以引起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紊乱。为了探讨高温对工人肾功能的影响,本文就天津市某企业高温作业人员的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天津市某企业从事高温作业在岗工人318人,均为男性,年龄为21~52岁,平均年龄(36.7±7.2)岁,高温接触工龄3~30年,平均工龄(13.3±5.9)年,为高温接触组。另外选择无高温接触史在岗工人224人,年龄为20~54岁,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7.1±7.4)岁,高温接触工龄2~29年,平均工龄(14.0±6.3)年,为对照组。两组工人年龄、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工人工作场所高温检测 高温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依据GBZ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高温作业场所气象条件的卫生学标准进行评价。

1.2.2 Cr、BUN及β2MG的测定 空腹8h后抽取静脉血2ml,采用日产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r及BUN。同时留取晨尿中段尿2ml,采用西门子-德灵BN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β2MG。分别测定接触组及对照组上述指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高温接触组及对照组Cr、BUN及尿β2MG检测结果:高温接触组Cr、BUN及尿β2MG检测结果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接触组不同工龄Cr、BUN及尿β2MG检测结果:高温作业工人工龄≥10年Cr测定结果高于工龄

3 讨论

高温作业是常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作业人员在高温环境中工作, 可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大量出汗等,进而导致心血管系统、血糖、肾功能等异常[1~3]。Cr、BUN及尿β2MG是常用的肾功能检测指标,Cr是肌酸的代谢终产物,主要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BUN是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是判断肾功能下降的主要指标;β2MG是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其常被认为是衡量肾功能早期改变的一项敏感的指标[4]。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高温接触组肾功能指标(Cr、BUN及尿β2MG)较对照组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依据高温接触组工龄长短不同分组研究发现,高温作业工龄长者肾功能指标(Cr、BUN及尿β2MG)较工龄短者升高,有统计学差异。表明高温作业对人体肾功能有一定损害,时间越长,损害越大。分析原因可能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中,为了维持能量平衡,新陈代谢会增强,排汗量明显增多,加快人体血流速度,使心率增快,人体能量消耗大,导致肌酐、尿素氮等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5]。同时,在高温环境中,工人一天工作的出汗量可能达到6~8L,高温作业时大量水分排出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进而引起肾功能的下降。

本次研究是一次断面调查,且因该企业高温作业无女性工人,最终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多层面、增加样本量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高温作业对人体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应定期查体,监测肾功能,同时,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对高温作业人员采取相关劳动保护,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Wu TC,Tanguary RM,Wu Y,et al.Presence of antibodies to heat stress proteins and its possible significance in workers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 and carbon monoxide[J].Biomed Environ Sci,1996,9(4): 370-379.

[2]杨红艳,姬文婕,曾山,等.高温作业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7):609-610.

[3]崔文广,李晓萍,汪利民,等.深井作业环境对井下工人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9,27(8):485-486.

高温作业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探讨高温合并噪声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方法:以健康监护普查的方式对高温合并噪声作业者、噪声作业者进行血压、心电图、听力检测,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温合并噪声组与噪声组之间在血压升高与心电图改变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噪声聋观察对象的检出与可疑噪声聋的检出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温合并噪声时加大对作业者循环系统的不良作用,高温合并噪声与噪声对听力系统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高温合并噪声;噪声;作业人员;血压;心电图;听力

包钢是一个多种有害因素存在的企业,往往多种有害因素共同存在于同一作业岗位,高温合并噪声即是此类有害因素之一。高温作业、噪声作业均可以使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高温合并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此我们于2009年3月至200年9月对该企业在岗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监护普查,现将本次普查结果及综合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普查选择对象为本企业在职接触高温合并噪声作业职工共394名作为高温合并噪声组,其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3.28岁;工龄1~33年,平均工龄16.78年;其中男性受检者323名,女性受检者71名。选取本企业与高温合并噪声组年龄及工龄相匹配(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34.67岁;工龄2~39年,平均工龄17.45年)的接触噪声作业工人378名,其中男性306名、女性72名作为噪声组。

1.2 方法 根据国家职业技术规范要求设计体格检查表,依据体检表的内容对受检者进行询问,详细记录受检者的职业接触史,高温合并噪声作业及噪声作业暴露情况以及相关既往病史如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甲亢、中耳及其他耳患病史等,此外还了解家族遗传病史及受检者个人烟酒嗜好等。由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医师使用台式血压计测量血压(mmHg);心电图仪描记心电图;同时,进行内科常规检查,耳鼻咽喉科检查,并采用纯声气导进行电测听力测试。

2 结果

2.1 血压检测 高温合并噪声组394人中检出血压升高者64例,检出率为16.24 %。噪声组检出血压升高者35例,检出率为9.26 %。经四格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P

2.2 心电图检查 高温合并噪声组394人中心电图异常者46例、检出率为11.68 %,噪声组心电图异常者19例、检出率为5.03 %,经四格表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P

2.3 听力测试 依照国家诊断标准[1],确定为职业性噪声聋观察对象者高温合并噪声组检出31例、检出率为7.87%,噪声组检出20例、检出率为5.29 %,经四格表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0.1< P0.9)。

3 讨论

本次结果显示,高温合并噪声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与噪声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在循环系统即血压升高及心电图异常方面存在差异,高温合并噪声组的异常率要远远大于噪声组。具体心电图的改变而言,虽然在窦性心律失常、早搏及传导异常方面高温合并噪声组与噪声组异常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但其异常率高温合并噪声组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噪声组,而心肌供血不足的异常率高温合并噪声组高于噪声组。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时,心脏要向高度紧张的皮肤血管网输送大量的血液以便有效的散热,又要向工作肌输送足够的血液,以保证工作肌的活动,且要维持适当的血压;另一方面,由于出汗丧失大量水分和体液转移至肌肉而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这种供求矛盾使得循环系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2]。而噪声是一种应激源,可刺激机体引起一系列内分泌激素的变化以及调节心血管功能的神经障碍,使得心血管收缩,心肌血流量减少和心肌缺血等[3]。因此,当作业者处于高温与噪声共同存在的环境中从事劳动时,高温造成的应激状态以及在噪声应激源的作用下,作业者的循环系统便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率或加快或减慢,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脏负荷增加,而同时内分泌激素产生变化,心血管调节功能出现障碍,长期以往,作业者便可引起血压及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本次体检的结果符合多种有害因素共同存在时,加大噪声对循环系统的不良作用的结论[2]。此外,本次体检结果中,高温合并噪声组对听力系统的影响与噪声组无显著性差异。高温作业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体温调节、代谢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的适应性变化[1],而对于耳鼻咽喉及听力系统的影响目前尚无报道。因此,高温合并噪声组及噪声组听力系统的改变主要原因是噪声所致。

参考文献

[1] GBZ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S].

高温作业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温作业致心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接触有害作业231名,分成4组;铅作业80名,苯作业70名,锰作业42名,高温作业39名。60名健康为对照组,检测血浆HCY水平。测量血压及心电图检查。结果:高温组血浆HCY升高心血管改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3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增长、作业工人工龄延长高HCY患病率增高。结论:高HCY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升高与高温作业致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发生存在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高温作业;心血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used by the high-temperature Operation and the HCY Change

LIU Wei-ying, WANG De-wen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Shanghai, Shanghai 20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used by the high-temperature operation and the HCY change. Method: 231 workers exposed to the toxic substance were chosen including 80 workers who have the contact with lead, 70 with benzene, 42 with manganese as well as 39 workers who work in the high temperatur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separately to form comparison with the healthy group of 60 people. They were tested HCY level, blood pressure and electrocardiogram respectively. Result: The striking difference is found between the high-temperature group and the healthy one. And the difference mainly lies in the rise of HCY and the change of heart and blood vessels (p<0.01). However, no noticeable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healthy group and the rest three groups. As the age advances and the length of service increases, so does the risk of suffering diseases from high HCY. Conclusion: High HCY blood pressure may be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rise of HC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used by high-temperature operation.

Key words: High-temperature operation;Cardiovascular;Homcysteine

近来研究提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cysteine, HCY)是检测心脑血管疾病的指标,高HCY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高HCY血症与诸多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引起关注。在职业病调查研究中,常常要研究各种有害物质与发病的关系。本文重点探讨血浆高HCY水平与常见高温作业引起心血管改变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颁布的《职业病目录》范围内有害作业因素,选取接触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工人231名,其中铅作业80名,苯作业70名,锰作业42名,高温作业39名。男122名,占53%,女109名,占47%。年龄20~55岁。平均(32.92 ±9.26)岁,工龄2~34年,平均工龄(12.58±5.04)年。对照组,来自厂矿,合资企业不接触任何有害作业健康查体人员,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疾病,共60名,男35名,占58%,女25名,占42%。年龄24~55岁,平均(33.24±9.4)岁,工龄2~30年,平均工龄(13.10±5.34)年。两组人选近一月内,正常饮食,均未服影响血浆HCY药物如:氨甲喋啶,抗癫痫药物及维生素B12,叶酸等。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室方法: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8:00空腹抽取静脉2ml (肝素 抗凝) 30min内分离,40℃离心,置于-20℃冰柜保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进行测定。参考值:正常5~15 umol/L; 轻高15~30umol/L; 中高30~100umol/L;重高>100umol/L。同时检测血清中血糖、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及血常规。

1.2.2 根据接触毒物种类将观察组231名分为4组;铅观察组,苯观察组,锰观察组,高温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压检查采用台式血压计,使用前计量校准,经休息20min,测量坐位右臂血压,血压异常者测量三次,间隔30min,取平均值。依据WHO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心电图 使用ECG-32A心电图仪进行描记,按照临床心电图标准进行诊断。

1.2.3 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 示,组间比较采用P值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

2.1.1 高温组与对照组检测的HCY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苯组,铅组,锰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1.2 随着年龄增长、接触作业工龄延长,高HCY百分比越大,见表2。

2.1.3 高血浆HCY工人中,血压超标(单纯性收缩压升高)占65%,心电图异常者(以ST-T改变居多)占13%,见表3。

2.1.4 两组的血糖、胆固醇、尿素氮、肌酐、血常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各组别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比较 略

表2 观察组年龄,工龄与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比较 略

表3 二组高HCY血症与心血管改变的比较 略

3 讨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系蛋氨酸(Methionive)和半胱氨酸(Cysteine)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在体内蛋氨酸经甲基等一系列反应生成HCY。 Beto等[2]发现HCY水平升高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认为血浆HCY水平增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病变程度和并发症呈正相关。Anker等[3]研究表明血浆HCY水平每增加4umol/L,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率增加40%。齐峰等[4]对10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

本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中高温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高血浆HCY工人中,血压超标(单纯性收缩压升高)占65.38%,心电图异常者(以ST-T改变居多)占13.46%(见表3)。 表明血浆HCY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发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与潘举升等[5]研究的结果相同。收缩压升高与增龄有着密切的关系,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工龄延长而升高,其血浆HCY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詹思延等[6]研究也表明,血浆HCY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趋势。

高温作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改变与多种因素相关,血浆HCY水平增高是一个方面。高HCY致心血管病变的机制可能是当HCY代谢紊乱时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血管受损,血小板聚集增加以及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间的平衡,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高温环境下劳动时机体循环系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造成血粘度,血管总外周阻力,微循环,半更新时间及循环平均滞留时间增高,血管弹性系数下降,从而使心脏负担加重,是引起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的原因之一。

本次调查还发现,血浆高HCY水平大部分呈轻度增高(15~30 umol/L)占90%,原因可能是大多数人平时注意饮食,时常服用多种维生素或叶酸,使血浆HCY水平有所降低。

本次调查显示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故测定血浆HCY可提供临床评价接触指标。对于高HCY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试用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有可能防止心血管损害进展。

参考文献:

[1]陈健,张金技,等.高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9):2.

[2]Beto JA, Bansal VK, Interventions for other risk factors: tobacco use, physical inactivity, menopause, and homocysteine [J].AMJ Kidney Dis,1998,32 (5 suppl) (3):172-183.

[3]Anker GB, Refsun H, Ueland PM, et al, Influence of aromatase inhibitors on plasma total homocysteine in post 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patients[J].Clin Chem, 1999,45:252-256.

[4]齐峰,杨丽霞,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意义[J].高血压杂志,2002,10(3):207.

高温作业范文第4篇

2006年的6月20日,罕见高温再次席卷全国,国家气象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6月11日至18日,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及陕西东南部极端最高气温达38至40℃,局部地区超过40℃。高温袭来,群众担忧,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高温关怀问题不得不提上重要日程。

在灾难面前,人毕竟是脆弱的

高温发作,最受不了的就是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高温作业有明确规定,高温属于法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可是,面对高温威胁,很多单位根本没有做到这一点,“斗烈日、冒酷暑”仍然非常流行。

在传统的思维中,人们的承受能力非常强大而且无往不胜,所以,“人定胜天”常成为意志坚定、敬业精神和辛苦能干的证明。“高温不是什么大事情,过去我们经历的太多了,不用大惊小怪”、“连这点温度都承受不了,你能干什么大事情”。于是我们很容易被这种“不能干”的传统评价标准左右,而淡忘了自己应该拥有的“高温福利”和权益保障。

7月15日上午,在南京美俐隆公司生产车间内,18岁的少女邾龙妹突然昏倒在地,经医院抢救无效身亡。据工人反映,他们每天工作11个多小时,活多的时候晚上10点、11点下班是常事。记者在生产车间转了一圈,简直就像个烤炉,温度计显示43℃。(见7月16日《现代快报》)

今年,高温“杀人”已不是第一例了。在此10天前,福建长隆纺织厂女工刘运芳突然晕倒在车间内中暑死亡。

在灾难面前,人毕竟是脆弱的。只有社会认识将高温提到了自然灾害程度,将高温看作和雷电、地震、海啸等破坏性灾害一样可怕、重视,企业、社会在落实高温关怀过程中才可能自觉、主动。一旦这种认识得到了“高温关怀,人人有责”的社会认同,那些违规者才会被认为是一种羞耻和无德,高温关怀才能走出文件和检查阶段,从而强化高温关怀的自然化和自觉化。

关怀不应是“动听承诺”

据业内介绍,现在的《防暑降温暂行条例》是1960年制定的,没有具体实施细则,也没有规定任何法律责任,即使企业不遵守,也难以追究企业的法律责任,缺乏操作性。《劳动法》第六章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这里提到了劳动安全和劳动防护用品,但对于高温下的劳动保护来说太笼统。更重要的是,机构改革之后,关于高温下的劳动保护这个职责并没有明确到该部门。关于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怎样进行劳动保护,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

长期从事工伤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孙树菌教授说:“高温劳动保护条例已经过时。目前,高温作业虽可以参照《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但这是1960年制定的。虽然该条例对防范高温作业引起的危险后果作了相关规定,但比较模糊、笼统。1979年重新修订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对室内高温作业有具体界定,但是对于室外的工作分级却只字未提。”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和管理人性化、生态化要求,媒体、社会舆论越来越认为,健康效益重于工作效益,生命效益大于经济效益,高温关怀逐渐成为迫切而必须解决的劳动保障底线。提供及时有效、可触可摸的高温关怀已成为管理新理念和时代必然。

观念再好,需要“人”去落实,理念再先进,需要健全稳定的制度、机制去保障。“高温关怀”不应是口头上的“动听承诺”,而应是货真价实的认真执行;不应是热闹喧哗的做做样子,而应是领导意识的与时俱进;不是对陈旧制度置若罔闻,而是及时更新。

仅靠“道德自律”“精神自觉”去落实,“高温关怀”很可能会成为“空头支票”。立法机关等职能部门法律责任非常重大。在媒体、社会舆论的联动下,社会观念已进行了及时跟进,而“立法动作”不能明显迟滞于社会客观,不能坐视员工权益受到侵犯而视而不见,不能坐视“高温关怀”成为墙上画饼而不闻不问。

应将“高温立法”工作提上日程。通过法制精神的确立和及时到位,倡导培养一种“高温关怀,人人有责”的社会文化认同和管理体制认同,使不履行“高温关怀者”成为一种羞耻行为和无德行为。当全社会都能为“高温关怀”交上“合格答卷”,“高温关怀”才能被高高举起后,又能重重落下,实质和内涵被充分挖掘,走向常态、理性和清凉状态。

要唤醒百姓高温维权意识

据不完全统计,杭州市区共有7万多家企业,发放高温费的不足10%。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发放高温费比较到位,而真正高温作业的企业发放高温费的却是少之又少。

权益是自己争取的。在法制关怀还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社会观念和劳动观念已经走到了法律的前面,已经得到了管理者和企业界的默认,只是他们更愿意装聋作哑。因此,在呼唤法制关怀迅速到位的情况下,员工们更要进行高温维权意识的提升。

要用健康权的需要向管理者提出“高温保护”。为了得到一些金钱,就疯狂地出卖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这种工作方式无疑是杀鸡取卵。要通过工会和有关劳动局等劳动保护机构,切实将这种健康需要纳入员工工作环境必要条件,将“高温关怀”看作和员工工资、劳动时间和劳动环境一样重要的劳动权益重要组成部分。

要用效益需要向管理者提出“减少时间,增加效率”的工作创造性思路。高温条件下,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精力会被残酷地消解、降低,增加员工的逆反心理和职业倦怠感,耗费了大量时间,工作效率不敢恭维。说服管理者反弹琵琶,换位思考,从增加工作绩效的角度出发,为劳动者尽可能提供舒适、方便的工作机制和环境,使工作效率提升。

户外工作者更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据广州市仲裁委员会信息,在劳动纠纷中,因为高温作业死亡的投诉非常少,但不寻求合法途径,私了的现象却非常严重。按照法律,劳工因为工作中暑导致死亡,用工单位应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赔偿,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安全保障。必须要与用人单位签用工合同,通过法律渠道来保障自己合法权益。

高温作业范文第5篇

荷兰设施农业概况

荷兰国土面积狭小,为使有限的土地得到高效的利用,荷兰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目前,荷兰现代化温室面积超过1万 hm2,占到农业耕地面积的0.5%。设施园艺从业人口12万人,年产值56亿欧元,每公顷平均年产值60万欧元,人均年产值4.67万欧元。其设施园艺产品中,70%~75%用于出口,其设施农产品土地生产率及出口率均名列世界第一。

荷兰温室以栽培花卉和蔬菜为主(表1),蔬菜又以番茄、甜椒和黄瓜为主,3种作物种植总面积占到蔬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荷兰设施栽培在高标准连栋温室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以及配套现代化的硬件设备,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目前,荷兰蔬菜作物产量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番茄(图1)平均每平方米产量达到了60 kg以上,甜椒达到了35 kg,而黄瓜则达到了90 kg,是国内平均水平的3~4倍(表2)。

荷兰番茄实现高产的原因

高标准的玻璃连栋温室是实现高产的基础

荷兰的玻璃温室经过多年发展,结构已经非常成熟。以Red Harvest农场为例,该农场温室建于2009年,结构为典型的Venlo型全玻璃温室(图2),脊高7 m,天沟高6.3 m,柱间距5 m,跨度8 m。与国内玻璃连栋温室相比,首先是温室脊高较高,既能够满足温室内吊线栽培系统的需要,又能够增大缓冲空间,维持室内环境稳定。另外,目前荷兰温室单栋温室面积普遍较大,平均单栋温室面积在1 hm2以上,如Red Harvest农场番茄生产温室每栋面积为7.5 hm2,在增大缓冲能力的同时便于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管理。

智能化的环境控制体系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在环境控制方面,荷兰温室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对温室内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子能够实现自动化监测、记录和调控,为番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光照管理 光照是满足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其他因素满足的条件下,增加1%的光照意味着增加1%的产量。荷兰非常注重玻璃清洁,一般温室都配有玻璃清洁机,一般每年清洗8~10次,保证温室透光率可达70%以上(图3);另外,与国内连栋温室不同,荷兰温室一般不设有外遮阳,内部一般只有一层保温幕,兼做内遮阳,大大提高了光照透过效率;荷兰大概20%左右温室配备有补光灯,以高压钠灯为主,功率为1000 W/盏,悬挂密度为每盏灯补光面积为10 m2。

加温管理 荷兰温室番茄生产加热方式以热水管道加温为主,温室底部的热水管道同时作为轨道车的行进轨道。荷兰热水主要采用天然气锅炉加热,通过电脑自动控制,可以随时开启或关闭加温锅炉,满足温室内的温度条件。现代化的连栋温室一般配有CHP(热电联产)系统(图4),具体是指以天然气为燃料,在为温室生产提供热量的同时,将剩余热量转化为电能的新型锅炉系统。目前,该加热系统在荷兰应用面积超过7000 hm2,其产生的电量占到荷兰全年电量消耗的10%以上。

通风降温管理 荷兰温室通风降温系统主要包括温室天窗、循环风机、内遮阳等设备。温室内通风降温主要是通过温室屋顶天窗开启来实现。现代化的连栋温室可根据时间、温室内温度、外界光照条件、室内湿度条件等因子来控制天窗是否开启及开启角度;为保证温室内气候均一,荷兰温室内一般设有空气内循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循环风机组成,根据温室内不同位置温度变化情况开启或关闭,使温室内的气候保持在稳定平衡的状态;为防止夏季温室内温度过高,一般荷兰温室还配有内遮阳,兼做冬季时保温幕,在夏季光照强度高、温度高时开启,防止温室内温度过高。

CO2浓度管理 CO2是植物进行光和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番茄产量的限定因素之一。番茄CO2浓度饱和点为1400 ?mol/mol,而在实际生产中,温室内的CO2浓度远低于饱和点。荷兰温室生产设有CO2增施系统,能够维持温室内CO2浓度在900 ?mol/mol左右,可以提高产量30%以上。CO2通过天然气锅炉加热产生,是温室加热的附属品(图5)。CO2增施的工作流程为,白天锅炉工作,产生的CO2经过过滤后进入生产温室,而锅炉产生的热水则贮存起来,在夜间需要加温时将热水输入温室。

现代化的栽培技术是实现高产的核心

荷兰温室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体系。以Red Harvest农场番茄生产为例,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植株管理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嫁接技术等,这些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经验总结成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体现出较高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规范性,是实现番茄高产的核心。

现代化的水肥灌溉及监测技术是实现番茄高产的重要措施

自动化的灌溉系统 目前国内蔬菜灌溉以经验灌溉为主,在适宜条件下番茄灌溉总量、灌溉频率数据无法和番茄生长及气候环境结合,导致无法实现水肥一体化、智能化。荷兰设施采用精确控制系统,不但可以根据作物不同时期调整灌水量,而且可以在一天当中,根据太阳辐射的情况及时调整供水量,以保证在满足作物需求的同时,避免水分浪费。

精准施肥,配肥及肥料供应标准化 荷兰番茄生产施肥精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上。每周的肥料配方都是由主业肥料咨询公司为其提供,生产者根据回液测试值、雨水的测试值,调配符合某一特定时期的配方的营养液母液。温室也有专门负责收集每天每株植株的供应量,并且每天都会收集岩棉块中的营养液,对EC值、pH值等主要指标进行测试(图6),同时及时输入施肥系统,以确保制定第2天所用的营养液的合理配比。二是用量上,番茄营养液用量由施肥系统控制,根据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不同而不同。为保证植株生长期间提供适宜的营养成分,荷兰温室生产一般采取定期的检测体系,及时进行调整。

系统的病虫害防治体系是实现高产的保证

荷兰温室病虫害防控坚持源头控制和综合防控的理念,以温湿度精准调控以及有益昆虫生态系构建为基础,充分发挥自然调控和生态调控优势,同时以科学化学防治为必要补充,通过定期监测预警,制定最佳防治策略,以达到有效防控病虫害、减少产量损失、保障产品安全的目的。

完善的病虫害隔离体系,确保生产环境安全 荷兰温室一直在打造密闭的作物生长系统,进入生产温室有一套严格的消毒流程,一般外来人员必须经过更换一次性消毒服、手部消毒、脚底消毒的程序后才能进入生产温室(图7)。操作工人每天进入温室也必须经过更换工作服,手部消毒的程序。另外,具体操作工人每操作完成一项工作后,还必须对工具进行消毒。每茬作物生产结束后,一般会对温室内进行彻底的消毒。完善的病虫害隔离体系,杜绝了人为将病虫害带入温室,保证了温室洁净的生产环境。

精准的环境调控,提供植株最佳生长环境 控制温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确保植株正常生长、病虫害少发的关键因素。以Red Harvest温室番茄生产为例,通过加热系统、CO2供给系统、通风系统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综合运用,在番茄生长期内,能够确保番茄生长温度为16~22℃,白天湿度控制为75%~80%,夜间湿度控制为85%~90%,晴天温室内CO2浓度达到800 ?mol/mol 以上,实现了实时、精确调控,确保适合番茄生长的气候环境,避免了病虫害的发生。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避免土传病害发生 荷兰番茄生产一般采用岩棉作为生产基质,该基质生产面积占到生产总面积的90%以上。由于岩棉是由岩石经高温融熔抽丝而成,与其他基质相比,质轻、多孔,且不含病虫害,有效避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图8)。

以生物防治为基础,兼备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荷兰温室生产病虫害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以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为辅。以Red Harvest温室番茄生产为例,主要虫害防治对象为白粉虱、潜叶蝇、蚜虫等,白粉虱采用盲蝽(Macrolophus caliginosus)、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图9)等天敌防治;潜叶蝇采用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防治;采用蓝板防治蓟马、黄板防治白粉虱和蚜虫。在病害防治方面,除控制适宜的湿度条件外,采用硫磺熏蒸器防治白粉病。

定期的监测预警机制,制定最佳的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 以Red Harvest 农场番茄生产为例,农场的植保专员每周定期对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潜叶蝇、白粉虱、烟粉虱、蚜虫等虫害进行监测,病害发生或虫害超出天敌防治范围则及时采用农药进行防治。例如,白粉虱采用黄板进行监测,黄板大小为25 cm×10 cm,如果两周同一黄板白粉虱增加数量超过80头/片,则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配套的硬件体系减轻了劳动强度,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荷兰温室生产人工成本占到30%以上,减少用工和降低劳动强度是荷兰温室生产一直追求的目标。温室作业省力化渗透到温室生产的各个环节。荷兰设施温室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将环境控制、水肥管理、数据检测等设施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以Red Harvest为例,该农场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为priva connext系统,该系统将加热系统、CO2增施系统、灌溉系统、通风降温系统、营养液回收利用系统等进行了集成,方便在一台电脑上可以控制整个温室正常运转;另外,温室内一般还配备有采摘作业车、可升降轨道车、运输作业车等省力化装备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工人操作效率。

专业化、细节化的工人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操作效率

人工成本是荷兰温室生产的主要成本之一,可占到生产成本的30%以上。为降低人工成本,除了应用自动化设备以外,荷兰温室生产普遍采用专业化的分工、完善的管理及监管体系来提高工作效率。以番茄工厂化培训团实习农场Red Harvest 为例,该农场每7.5 hm2温室从事植株调整工人共计29人,按照工种的不同,分为打叶、采收、疏花疏果、落秧、绕秧打叉等操作,每项操作专人负责,其中,打叶11人、采收8人,落秧4人,绕秧打叉3人,疏花疏果3人。为方便工人管理,温室配备“Hortimax”管理系统(图10),通过高效的人员管理系统和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荷兰温室番茄生产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拥有极高的操作效率,如每名工人每小时可采收番茄550 kg,疏花疏果2600棵,落秧2650棵,打叶1100棵,绕秧打叉2700棵,是国内工人操作效率的5~10倍。

荷兰农业给中国设施农业的启示

提高设施硬件条件及规模化程度应成为未来设施农业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设施蔬菜生产主要以农民个体为主,户均经营规模较小,设施栽培作业机具和配套设备不完善,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播种、微量灌溉、施肥、环境监控等绝大部分还是靠人工进行,作业环境差、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另外,国内生产还存在生产品种多样化,单一品种种植面积不足、产量偏低问题,蔬菜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大。国内设施农业生产应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向发展,以形成产业优势,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

设施蔬菜生产应向生产专业化、管理细节化方向发展

荷兰设施生产专业分工明确,从事品种研发、育种、生产、销售均已高度专业化,互为支持,各园艺生产企业都有各自的经营特色,有效遏制了相同产业或产品挤占市场“独木桥”的弊端,使市场行为更加规范有序;而且科技服务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当发达,在生产咨询服务、生产、供应、采购等不同领域都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周到、全面的服务;而国内设施生产专业化分工不明显,除物资供应相对独立外,农民仍然承担种子采购、自己育苗、独立管理等工作。同时,产品销售形式相对单一,以销售为主的合作社已有一些发展,但在服务农民销售增值上还未形成主导力量,设施蔬菜生产在专业化程度上还有较大差距。

在管理方面,以荷兰番茄生产为例,从环境调控、水肥管理、采收管理等各个环节基本能做到智能化、精准化控制。生产理念上追求植物工厂的同时,还积极倡导善待植物的生产理念,尽量为植物生产提供最合理、最舒适的生长环境;而国内生产基本为土壤栽培,在环境调控上,更多注重土壤和水肥因素,在生产管理基本靠简易设施加上农民经验管理,自动化、智能化调控设备应用程度较低,比较容易受自然、人员自身水平等条件制约。因此,借鉴荷兰农业成功发展的经验,除了在生产上应该专业化分工之外,还应注重生产过程的专业化。专业化分工、注重细节管理应成为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

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培育现代农业生产主体

荷兰现代农业是高度组织化的,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主体。农民大都是各类农业合作社的成员,农民是荷兰现代农业产业链上的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荷兰农民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运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技能,这与政府长期以来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的重视息息相关。目前国内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地位。中国要发展现代农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体,必须通过创新政策鼓励年轻人投身现代农业生产,并通过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另外,还应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经营联盟。通过现代农业产业链中各个利益体的有效分工合作,提高整体的农业生产效益,规避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