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春天的优美短句

描写春天的优美短句

描写春天的优美短句

描写春天的优美短句范文第1篇

(二)、培养学生表达要通顺流畅,语言清晰准确,语态自然大方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观察要认真仔细,叙述语言要清晰流畅。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积累本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引出新课

播放《春天在哪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

(设计意图:欢快的乐曲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也把孩子们提早带入了春天那生机勃勃的氛围中。)

提问:刚才唱的是什么歌?(生答)

(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伴着优美的乐曲一同走进书中去找找春天吧。(背景音乐响)

二、朗读课文,学习新知

1.读课文,找一找,作者眼中的春天在哪儿呀?(学生很自然找到文中相关的四句话)

2.课件出示“四句话”,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3.这几句话分别是描写谁的?(板书)

如果把这几句话改成这样行吗?(出示句子对比读。)

(设计意图:通过句子的对比朗读,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词语的准确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4.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的春天?板书:看、听、闻、触……

(设计意图:孩子们对于如何写好春天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联系生活,发现春天

1.上周我们在公园也找了春天,谁来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说时可以结合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来描述。

(课件随机出示相应有的春天景物的图片。)

2.春天来了,老师也找到了,你能来描述一下吗?课件出示

(在汇报交流时,对于能够恰当、灵活运用词语的同学要及时表扬,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其他同学去效仿学习。)

3.小结: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孩子,而且在描述时能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利用上,那么,你们愿意当回小作家把你在春天的发现写下来吗?

四、写一写,读一读

题目:《我眼中的春天》

1.生练习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背景音乐,让孩子们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展开思路。)

2.小组交流――推荐好的片段全班交流――师生点评好在哪里?

3.小结:你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写得这么好,你们真是了不起的小作家!

五、总结

是的,春天虽然像个小姑娘躲躲藏藏,但它的足迹却踏遍了每个角落,只有做个细心的孩子、善于观察的孩子,才会发现它、找到它!

作业设计:课下请你为你的文章配上一幅漂亮的插图吧,让我们眼中的春天更加美丽、迷人!

描写春天的优美短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渡口、桥梁、散文、思想、结构、语言、材料

散文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写无定法、不拘一格的,应该是情之所至,思之所到。而初写散文的人还没有那么敏锐的感觉、缺乏成熟的笔法,没有优美的语言,他需要有一些简单的规则入格,就像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一样,此文仅告诉一些基本的走法,给初写散文的人寻一处渡口,架一座桥梁。让文学爱好者能有机会跨入文学的殿堂。

散文是指和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笔法多样。它可以描写明净清新、令人心醉的景色,也可以写寄托引人思考的东西;可以抒发真挚的情怀,还可以阐发一定的生活哲理。写好散文需要“以我手写我心”,表现真性情。

一、纯美的思想是散文的精神。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式可以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奔放不羁,而神则需贯穿始终,不离不弃。所谓“神”,其实就是思想、主题。所谓“纯美”就是散文需要表现一些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主题,可以宣扬一种有民族特色的道德传统,或是倡导一种有时代色彩的风尚;可以反映生活的真、善、美,或是闪光的人性;可以探寻一种大自然的真谛,或是领悟一种深邃的哲理;可以呼唤一些即将缺失的品格,或是唤醒一颗已经沉睡的心灵……这些看别人不曾看,想别人不曾想,写别人不曾写,一旦让人看到,就会感动,会情不自已……抓住生活纯美的思想,给迷茫的人们以启迪,给糊涂的人以指引,给无路可走的人以正确的方向。

二、简单的结构是散文的体态。

结构好比农村盖平房,用柁、木、檩、架,架好房子的结构;或建楼房用钢筋搭好柱子和梁。初写散文要先组织好结构,是由写物到写人,如杨朔的《荔枝蜜》;还是由写事到阐明理,如毕淑敏的《素面朝天》;还是直接写几个人集中表现一个中心。总之,在起笔之前,头脑里应先构建好文章的框架,然后再添加内容。例如付继光的《宋朝的雨》主要内容就是按照宋朝的雨飘到江南,降到塞北,宋朝的雨,惆怅哀怨,凄凉悲壮的行文思路结构全文的,以“雨”为线索,邂逅了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岳飞等众多诗人,穿起一幅家仇国恨,聚散离合的雨的珠帘,抒发忧国忧民的精神。井然有序,结构清晰。

三、流畅的语言是散文的衣裳。

散文语言要流畅自然,风格可各异,或清新明快、典雅绮丽、朴实无华,或雄浑刚劲、峭拔孤瘦、幽默诙谐……我们在写不同内容的文章时力求拥有一种风格。要让自己的语言准确、优美、隽永,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句式多用短句。长句有长的特点和好处,短句有短句的风格,而散文适合运用短句,因为短句句子简单,而语义明了。简洁明快,语气流畅。让读者用很短的时间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观点。 如肖金华的《永远的兰亭》中的一段。

沿着精心铺设的鹅卵石小径,行行走走,漫步于青山、银流、碧沼之间。竹林滴翠,草木溢香、水声淙淙潺潺,鸟儿叽叽啾啾。爽风扑面,清气萦绕,诗人感到犹如置身世外桃源,心神怡然,好不愉悦。

作者用一系列的短句写出了兰亭的清幽静谧的环境,把一个千古兰亭描摹得如此真切动人。语言清新明朗,行云流水。

2.多用修辞。使用修辞手法有很多好处,使用比喻可使道理深入浅出,文意含蓄、丰富;使用排比可使语势强劲,抒情酣畅;使用比拟可使意象生动逼真、活灵活现;使用夸张可使文章想象丰富,抒情真切……在遣词造句时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就可以使文句内容丰富、描绘形象、表意恰当、抒情真切。例如韩传栋的散文《就在您的形象里》中的一段: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您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您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意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您壮年的丰稔。如今,一缕华夏风,为奥运增添风情,听那问候如潮,看那自豪笑脸,温暖八方高朋。“水立方”的一池清水净括一片蓝天,雄伟“鸟巢”竞放科技芬芳!一管羊毫饱蘸13亿人的智慧,一撇一捺当惊世界殊!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拟物、引用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国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历程,激情澎湃,豪迈强劲!

3.多用修饰语。句子的内容在主干部分,但修饰语也不容忽视,在遣词造句时力求多用定语、状语、补语,这样句子才生动,表意才准确。例如下面一段对春景的描写:

迎春花毫不吝啬地将搜集了一个冬季的阳光,明晃晃地洒满路边街角;杏花娇俏地挤在枝头笑看春的热闹,最是那微风轻拂,一低头的温柔,让人怦然心动,粉墙斜露杏花梢;丁香花是婉约的词人,它用点点暗香写下一阙小词,只可你意会,却是不能言传;桃花、梨花最是豪爽,开就开它个掩天覆地,落就落它个昏天暗地,趁着这美景良辰,趁着这人间四月天;就连高贵的牡丹也悄然走入民间,春风暖时花盛开,让这条春天的锦缎,再添天香国色。

此段就是用灵活的笔法,多处运用恰当的修饰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姹紫嫣红的春花。

四、鲜活的材料是散文的血肉

描写春天的优美短句范文第3篇

1.积累语言,夯实作文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文要好,首先就要做好"积累"这个"慢功夫"。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就是积累。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也有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翕张",与古人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积累,就没有写作,没有"破万卷",就不会有"如有神",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吧。学生如果腹中空空,无阅读,无佳句,无素材,硬要挤出几百字的作文来,只能缘木求鱼,建空中楼阁,借尸还魂,作无病。巴金先生谈写作经验说,他背了三千多篇名作,就隐约知道文章是什么样子。也就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如"温水煮青蛙",量变引起质变。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的进化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作文也是这样,教师要有等待花开的耐心,要等学生完成"进化"的"慢功夫"。一句话,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

积累如此重要,怎么积累呢?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积累作文体裁。语文课本中的范文,很多都是大家之作,大量的佳作美文,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课文以分组的形式罗列,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剧本、相声,写人、叙事、描景、状物、议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同题材,不同体裁的作文的辨别,有比较才有鉴别。也要关注范文充满着迷人的形式美、形象美和意韵美。关注不同作家,不同的风格,个性的语言构思,语言风格等。积累名言佳句。语文课本上的成语、俗语、谚语,课本中的诗、词、曲、赋,语言是各不相同。可以以不同写作对象为序来积累,如描写珍惜时间和描述青春的的优美句子,"当错过太阳时,你在哭泣,那么你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泰戈尔""青春是一串多彩的风铃,它时刻在召唤着自由的风;青春是一匹骏马,跑起来四蹄生风;青春是一首金曲,唱起来红光满面;青春是一段劲舞,跳起来彩霞满天;青春是一串笑声,笑起来连上帝也羡慕。"如描写春天的词语,万紫千红,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如描写爱国的成语,铮铮铁骨,昂首挺胸,精忠报国。积累生活语言。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群众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最具有创造力。生活中的语言接地气,鲜活生动。积累生活经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必然在生活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教学生做有心人,时时处处事事多观察,"世事练达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积累语言感悟。很多好的课文,走马观花似的阅读,是收获不大的。语言感悟,在于叠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深层次的领悟,才能有深层次的积累。

积累的方式有哪些呢?生活中大量的多层次的阅读,适当地更多地记忆铝篇佳作,了解作者的思想及成长的背景,是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每天坚持课外阅读, 每天记忆一点。边读边动笔,摘抄优美词语、句子,做读书笔记,旁批或写读后感。在黑板上留一角,每天抄写一句名言或一句优美的句子。朗读、竞赛、复述、改编、表演、背诵课文内容,更可能地让积累的方式多变有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积累了很多知识,还积累了许多文章的表达方式。

描写春天的优美短句范文第4篇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把我们带到春天的田野里,放起了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一首生机盎然的诗作,诗人为我们打开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景,写得颇有生趣:青草、黄莺、蓝天、绿堤、碧柳、白烟,作者虽没有直接泼洒浓墨描绘,但春之色彩自然地跃入读者的眼帘。草之“长”,静态中显生机;莺之“飞”,动态里传声韵;以“拂”与“醉”,明写杨柳摇曳之姿,暗含春风荡漾之意,为下面写“纸鸢”埋下伏笔,同时也是诗人春日好心情的形象写照。后两句写人,显得朝气蓬勃:诗人选取天真活泼的孩子放风筝这一情景,来表现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着一“早”字,可见“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注一“忙”字,表现出儿童那种急于玩耍的心理和神态,一群可爱的孩子的形象仿佛出现在读者的眼前,村头、田间、路旁、河滩……到处是他们追逐、跳跃、欢呼的身影。天空中,各种风筝随风飘飞,红的、黄的、绿的,蝴蝶形、蜻蜓式、老鹰样,不一而足。短短的四句诗,情景交融,使人备感亲切、神清气爽。

春姑娘披着五彩花衣悄然离去,夏公主又翩翩而来,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热情奔放的季节。且让我们到河边钓鱼去: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这首《小儿垂钓》,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夏日里一个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诗人勾勒了小儿垂钓时的神态,宛如一部简短的动画片。诗人将小孩垂钓时那专注而带些稚气的神态简直写活了。“蓬头”,指小孩披散着头发,也许头发上还沾挂着一些草埂、草屑哩。“侧坐”,指随意坐下,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诗人把“垂纶”“稚子”置身于“莓苔”之上、杂“草”之中,不加雕饰,写出了一个山野孩子真实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其顽皮活泼而又憨厚朴实的特点,真切自然,惹人喜爱。小家伙是多么的机智、聪明、灵巧啊,他选择了一个人迹罕至的阴凉之处,恰好是鱼不受热、人不挨晒的理想的垂钓之处。更让人觉得有趣的是:此时有人路过,正要向他问话,他却“遥招手”而“不应人”。大概是鱼儿正在咬钩吧,他心中不禁一阵喜悦与紧张,担心惊跑了鱼儿,只好用手比划着回答过路人。一个“遥”字,表明了他不想让人靠近的心理。远远地就摆手示意,这并非冷漠无礼之举,而是心意相通的友好之态;他不是懒得回话,而是像对待老朋友一般,用手势来表情达意。那种专心致志、一本正经的情态,令人忍俊不禁,更让人感受到小家伙的可爱。

一个真正懂事的乖孩子,要能成为大人们的好帮手。对了,放鸭、喂鹅,正是这些“小大人”们干的活儿:

乌鸟投林过客稀,

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

独自编阑鸭阵归。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楝花风起漾微波,

野渡舟横客自过。

沙上儿童临水立,

戏将萍叶饲新鹅。

――明・邵亨贞《贞溪初夏》

前一首诗描绘出“放鸭晚归”的图景:鸟儿纷纷“投林”,行人渐渐稀少,云烟远来,罩住了农家的门窗;不知是谁家的孩子,撑起一叶扁舟,赶着鸭群,独自回家。诗人从收工回家的人群中选择了放鸭儿童,通过描绘他的动作来表现乡村暮色,栩栩如生,宛若一幅真实生动的生活画。特别是“独自”二字,充分表现出“小童”的聪明能干。

后一首摄取了“溪边饲鹅”的情景:夏风轻轻吹,溪水缓缓流,野外渡口舟自横,行人过溪河;水边沙滩上,小孩真顽皮,手拿萍叶,戏喂新鹅。诗的前两句描写环境:楝花、微波、野渡,渲染出江南水乡那平和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刻画人物,表现出乡村孩子的活泼和勤劳。

不难看出,这两首诗的写法相似、情境相近,颇值得我们作对比欣赏。两首诗都是先绘景、后写人,前者为后者设置背景,后者为前者增添生活情趣,从而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夏日的美妙时光,让人难以忘怀,那么秋天呢?请读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夜里的童趣: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是一首舒缓缠绵的小夜曲。首句用“萧萧梧叶”和“寒声”极力渲染秋夜的冷清,使人感到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第二句写“江上秋风”牵动了诗人无限的“客情”,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孑然独立的身影。世有悲秋之说,身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没有亲友的慰藉,站在这瑟瑟秋风之中,怎不感慨万千!“送”“动”二字,使情与景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的多少惆怅!三、四两句将笔触转向了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他们在父母的身边幸福地生活着,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就是在这凄冷的秋夜里,也能提着灯笼,在篱笆边捕捉蟋蟀,尽情地玩耍,面对此番景象,诗人虽在凄凉之中感到了一丝安慰,但内心愁苦的滋味却更加深重了。诗人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自己的游子愁思,情与景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显得诗味无穷、颇为感人。在这凄清的秋天里,童趣是多么的令人向往、让人陶醉啊!

冬天的“百草园”似乎比较乏味,可一下雪,一结冰,就不一样了。有诗为证:

宫树堕晴雪,

凝寒入毳裘。

邻娃取冰箸,

道是玉搔头。

描写春天的优美短句范文第5篇

一、感受语言的韵味美

文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有人豪情满怀,有人郁郁满腹,有人喜悦非常,有人愁绪万丈……,作者的这些感情我们首先要通过“读”表现出来。有喜有乐的要读的节奏快一点,语调高昂一点;有哀愁的,朗读就要缓慢低沉。例如《金色花》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妈妈的嬉戏,体现了对妈妈最挚朴的关心;《纸船》表达了一个离家的游子在泪眼婆娑中对母亲的思念。读《金色花》就要读的欢快,读《纸船》就要读的哀婉。不同的课文,在语调、语速上的要求不同。一般的诗词,句子短小,要引导学生把握节奏、重音;文言文抑扬顿挫鲜明,宜指导学生摇头晃脑地读,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散文感情浓烈,朗读时要饱含深情;小说中人物对话语调分明,要揣摩到人物的心理,准确表达;议论文、说明文或以理服人,或介绍事物事理,朗读时可行云流水,娓娓道来。

二、领悟主题的情感美

读课文,了解文章情节是最表面的东西,最主要的是能领悟文章主题,从而体验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天上的街市》,体会到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读《金色花》、《纸船》感受到母爱无边;读《散步》体会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认识到世界需要爱,要无私奉献出自己的爱。

三、欣赏语句的形式美

(1)句式美。有的语句上下结构相似,形同对偶,表现一种对称美。如《散步》中“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月亮出来了,今天的月亮特别亮”,“太阳出来了,今天太阳出来的格外早”……,这些句子短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有的句子暗含哲理,蕴含丰富,有一种内在美。

(2)词语美。

有的语句用词灵活,生动形象,体现一种传神美。《春》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虽是简笔勾勒,但“朗润”让读者感受到山的青翠欲滴,“涨”如绿波汹涌,“红”尽显春阳本色。初春美景,活灵活现。

(3)修辞美。不少语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摇曳生姿,展现一种生动美。《绿色蝈蝈》中描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拟人的运用使语言显得亲切自然,生动形象。这就是修辞的魅力。

(4)写景美。有的文章以景物描写为主,有的文章借景抒情,有的文章在写人叙事中穿插写景,无论景物描写在文章中分量如何,无一例外地都呈现一种细腻美。《春》中“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呀的”写出了繁多的野花在柔和的春风中左摇右摆,时隐时现的图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形象的写出了春雨的细密。美的句式,美的词语,没得修辞,美的写景带给读者的是极度的赏心悦目。学生在读中欣赏,在读中体会,获得的审美情趣自不待言。

四、感悟人物的形象美

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真善美假恶丑,纷繁复杂,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这些人物的形象呢?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读。首先,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其次,学生自读初步领会人物性格;然后分角色读,深刻体会人物情感。例如《羚羊木雕》,在初读中,学生大多能感受到父母的严厉、“我”的委屈、奶奶的左右为难;在分角色朗读中,只要能把握说话者当时的心理—父母重财轻义,不顾孩子的感情,孩子重友谊的纯真,对现实的无奈,父母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就一览无遗了。人物形象的美丑也能自见分晓了。

五、享受想象的意境美

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美丽的画面代替抽象文字,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文是想象的基础,在朗读中理解文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生发想象,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他们能想象文字叙述中的意境。如学了《天上的街市》心中就会描绘这样一幅图景:在美丽的天街上,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里面摆满了人间没有的奇珍异宝,一些小商贩的叫声此起彼伏,街上人来人往,牛郎织女一个牵着牛儿,一个手提灯笼,剩下的那只手彼此拉着,东瞧瞧,西望望,在悠闲地逛街。语文课是具审美价值的课,当用以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