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次成功的实验

一次成功的实验

一次成功的实验

一次成功的实验范文第1篇

一次让人欺待成功的实验

今天,张老师拿着三个杯子满怀信心地走进了教室。当同学们知道要做实验之后,大家都怀着好奇的眼光看着张老师。

实验开始了,张老师先问我们:“你们相不相信,我能用纸盖装满水倒过来的杯子?”班上大多数同学都表示相信。第一次实验开始了:张老师把杯子里灌满水,然后用一张信纸盖在杯口上。接着,慢慢地把杯子倒过来,按在右手上。同学们都很激动,有的把脖子伸得老长往前看,有的注视着老师手中的杯子,还有的干脆直接站在凳子上。而我瞪大眼睛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看不到那精彩的时刻。当张老师的手缓缓移开时。“只一秒钟!”只见杯子里的水“哗”的一声随着纸一起堕落下来。当水接触到地面时,发出“砰”的一声。水花四溅,全班同学都发出了惊叫声。这样的结果令我们很失望。于是,张老师决定多做几次。

一次……两次……六次,直到第六次,张老师选了一张厚一点纸,跟以往一样,张老师把杯子倒了过来,我倒抽了一口气,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这次再不成功。但结果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张老师成功了,那纸完完全全地粘在了杯口上,一动不动。

但,纸为什么能挡住水的冲力呢?应该是因为纸的密度的关系,纸越薄,密度就越低,纸越厚,密度就高,而张老师最后一次采用的纸很厚,密度很高,所以能挡住水的冲力。

一次成功的实验范文第2篇

前几天,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名字叫:“杯底朝天水不流”。“杯底朝天水不流”,一听这名字你肯定就会觉得很奇怪吧,没错,刚一开始,我也觉得非常奇怪。“杯底朝天水不流”,顾名思义,杯底朝着天,并且里面的水不会流出来,这真是一个奇迹。不过,我决定试着做一下这个小实验,而且一定要成功。

做这个小实验要准备的东西很简单,只需要准备一只玻璃杯和一张普通的小纸片,小纸片的大小要比杯口大,要能盖住它,但如果这个实验不会一次就成功,我就多准备了这样的小纸片。当然了,做这个实验自然不会离开水,还要准备一些水。

这些材料准备好后,我先把一些水倒进准备的杯子里,接这再把一张小纸片放在杯口上,之后,我把左手按在小纸片上,使掌心压住整个杯口,再伸出右手握住杯底,把杯子翻个身,这样杯底就朝天了。但当我把左手移开时,杯子里的水一下子全都流了出来,放在杯口的小纸片也掉了下去,第一次实验失败了。虽然第一次实验失败了,但我还是接连做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可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没有成功。我不明白为什么做了这么多次都不行,到底原因是什么,我还怀疑这个实验究竟会不会成功。不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没有失败这个母亲,那又怎么会有成功这个孩子呢?我总结了前几次失败的经验,我发现前几次做实验好像都没有把杯子里的水倒满,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于是做最后一次实验时,我特意把杯子倒满水,那水满得几乎都要溢出来似的。然后我把那只装满水的杯子的杯口盖上小纸片像原先一样杯底朝天,等我把手从杯口移开时,杯子里的水竟然一滴都没有漏出来,小纸片也紧紧地贴着杯口。

经过我的努力,这次实验我终于成功了!

一次成功的实验范文第3篇

一、2007江苏连云港市中考题

(3)下表为某小组的实验记录分析表:

标准答案:(1)0~15V R2 (2)滑动变阻器同时接到下面两个接线柱 灯泡断路 (3)1.52

第1、2小题答案笔者不再赘述,在第三小题中因为小电灯的额定电压是3.8V,而其中1、3两次实验灯的实际电压都明显低于或高于灯的额定电压,说明第1、3次的数据不是灯正常发光的电压和电流,这是由测量错误造成的,所以灯的额定电功率不能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而应该取第二次灯正常发光的电功率。

二、2012扬州中考物理试题第28题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和额定电压为3.8V。

甲 乙 丙

(1)小明在连接实验电路时还有导线未接上,如图甲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好(导线不得交叉)。

(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摇 ?摇(A/B)端。

(3)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摇 ?摇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摇 ?摇A,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摇 ?摇W。

(4)小华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用同一套器材做了三次实验(她将电压表调到3.8V,图丙是其中一次实验所调的电压表示数),获得三组数据,并进行了三数据处理,如下表:

配套的答案:

1)电压表接线柱“15”接灯的右侧

2)A

3)3.8 0.7 2.66

一次成功的实验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R8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160-02

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留置针)以其安全、配合临床用药迅速、减轻患者痛苦、保护血管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实际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穿刺成功率一直不能令病人及家属满意,为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笔者于2008年01月对140例患者进行了单纯外套管推入法和外套管针芯并入法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01月至2010年01月在我科接受留置针输液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5例,女65例,年龄40-78岁,平均59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中血管充盈良好者41例,血管充盈不良者29例,均采用单纯外套管推入法;对照组中血管充盈良好者39例,血管充盈不良者31例,均采用外套管针芯并入法进行操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血管充盈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穿刺方法:两组均采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DIntimaII玛密闭式静脉留置针(24G),天津博安医用有限公司生产的70×110mm敷贴。操作过程如下:将静脉输液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常规排气,选择静脉血管,消毒皮肤后将穿刺针与皮肤成15°-30°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送管方法。对照组将外套管和针芯一同送入血管后拔出针芯;实验组继续进针1.5-2.0cm,右手固定留置针针座,左手拇指置“Y“型软管根部,沿血管方向将外套管缓慢推入血管腔内,拔出针芯,敷贴固定

1.2.2观察指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并分别比较两组血管充盈良好者和血管充盈不良者首次穿刺成功率。

1.2.3数据处理: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实验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62例,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8.57%,对照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为43例,首次穿刺成功率为6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示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n=140)

组别 首次穿刺成功(例) 首次穿刺未成功(例) 首次穿刺成功率(%)

实验组

对照组 62

43 8

27 88.57

61.43

2.2实验组中血管充盈良好者和充盈不良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41例血管充盈良好者首次穿刺成功37例,首次穿刺成功率90.24%,29例血管充盈差者中首次穿刺成功25例,首次穿刺成功率86.21%。二者比较经统计学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组中血管充盈良好者和不良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血管充盈状况(n) 首次穿刺成功(例) 首次穿刺未成功(例) 首次穿刺成功率(%)

充盈良好者 41

充盈不良者 29 37

25 4

4 90.24

86.21

2.3对照组中血管充盈良好者和充盈不良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和不良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39例血管充盈良好首次穿刺成功30例,首次穿刺成功率76.92%,31例血管充盈不良者首次穿刺成功13例,首次穿刺成功率41.9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3

表3 对照组中血管充盈良好者和不良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血管充盈状况(n) 首次穿刺成功(例) 首次穿刺未成功(例) 首次穿刺成功率(%)

充盈良好者 39

充盈不良者 31 30

13 9

18 76.92

41.93

3 讨论

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减少了频繁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和心理压力,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由于其价值远高于普通静脉输液,且对血管要求较高,穿刺时痛苦大,故穿刺成功率至关重要。提高穿刺成功率是基层护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技术难题。

一次成功的实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实验 成功教育 内在动机

2014年6月初我在学校开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公开课,当天上午在办公室备课的时候利用改装的数码摄像头和计算机及AMCAP全屏软件展示了三个静电演示实验,很成功,效果好。下午时,因这个季节比较潮湿,加之上课时阴天,天气闷热,空气湿度较大,我很担心这些静电实验,因空气湿度大导致静电实验设备产生的电荷向空气放电,实验就不容易成功。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公开课开始,我向学生提了两个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使物体带电?这一知识点初中已经学过,学生比较齐声地答出摩擦起电。如何验证物体带电了?学生很快就想到: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如摩擦起电,吸引小纸屑。我又以实验加以验证。第一个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看能不能吸引小纸屑。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做这个实验(这位学生期中考试物理成绩比较靠后,行为习惯尚可,让他来做这个实验,是想增强这个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该学生一只手握住玻璃棒,另一只手抓着丝绸反复摩擦玻璃棒,然后用玻璃棒吸引事先准备好的纸屑,结果纸屑没反应。我一下担心起来,感觉有点不好,是不是天气太潮湿,这个实验无法做成?于是,我让这名学生回座位,自己出马,做实验时还是有些担心会失败,怀着必败的心情对学生说:“由于夏季潮湿,现在因天空湿度很大,摩擦产生的静电很容易漏掉跑到潮湿的空气里,实验成功率很低,我们再来试一试。”我一只手握住玻璃棒,另一只手抓住丝绸,用力沿着一个方向不断摩擦玻璃棒,然后用玻璃棒吸事先准备好的纸屑,一部分纸屑竖起来,好像有戏,有几粒小纸屑被吸引上来,实验终于成功。我找学生描述实验的现象: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小纸屑,有两片小纸屑飞出去。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小纸屑,说明玻璃棒带电,为什么又会有两粒小纸屑飞走了呢?经学生讨论分析得到答案,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吸引小纸屑,小纸屑带上与玻璃棒相同的电荷,二者相互排斥,小纸屑就排斥地飞走了。另外两个静电实验也很成功。

下课回到办公室,我想了想,做实验的学生本来在学习物理上就不是很自信,我怎么可以把做实验失败的他直接赶回座位呢?会使他做实验的积极性受挫,自信心弱化。我自己做实验的那部分完全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继续完成,促其完成实验,让他感受成功。

物理实验员回来后,我们两人研究了一下刚才那个学生做失败的实验。做这个实验是不是一定要沿着一个方向不断摩擦玻璃棒,用丝绸往复式地摩擦玻璃棒,应该能够起电吸引纸屑,试了一下没什么效果,继而加大摩擦力度,加快摩擦速度,出乎我的意料,这种方法能让玻璃棒带电吸引小纸屑,再试一次,成功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时,摸一摸玻璃棒还很烫手,说明加大摩擦力度进行快速摩擦,会使丝绸和玻璃棒的温度急剧升高,丝绸和玻璃棒附近的水分受热蒸发,二者附近的空气变得干燥,产生的静电不容易跑掉,实验便容易成功。

很多实验,只有做了才会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研究、改进。回想当时做的实验,如果让学生再试一次,再坚持一下,也许那个学生就会成功。学生做实验不成功的时候,教师不应该把学生赶回座位上,不能一味地为追求成功的实验而实验,应该跟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一起想办法,更注重学生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

第二天上物理课,我提前到了班级,找那位因实验做失败被我赶回座位的学生,进行了沟通,希望他把上一天的那个实验再做一次,他使劲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似乎正在等待这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做实验前我点拨这个学生几句,这位学生这一次实验仍然没有成功,略显窘态。我鼓励他,摩擦起电时,稍用点力气,再加快摩擦速度,再试一试,这一试成功了。有了我和物理实验员之前的研究,这样的结果对我们来说意料之中的成功,但对那位学生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成功收获,其价值不仅是实验成功,更让其体会到,成功有时需要他人点拨,成功往往孕育在再坚持一下中。

这个学生的物理有了一定起色,我推荐他参加丹阳市航模比赛,获得二等奖,高一期末考试物理成绩上升到中等水平,现在已经上高二,选的是理科,我问他为什么选择理科,他说喜欢听我上的课。这个回答让我意外,这应该称为“亲其师,信其道”。2014年10月初,在班级组织开展的自制电动机的课外活动中,这个学生表现出极大热情,第二个制作完成电动机,虽然制作的略显粗糙,但经过几次调试电动机转动起来,看到他兴奋的样子,我感觉这个学生正慢慢喜欢上物理这门课。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这个学生的物理成绩已经突进到班级的前十名,这让我感到很惊讶,这个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已经进入快车道,突然间我感觉自己做教师很有成就感。

失败的实验让我们学会静下心来反思,不断改进,攻克难题。教师应该看看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深入学生,多了解多交流,寻觅可以学习、研究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教育机会,不断地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