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院心理教研室

学院心理教研室

学院心理教研室

学院心理教研室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研室 建设与思考

重庆市地区的高职院校教研室普遍是按照学科和课程来进行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而高职院校的教研室工作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为此,教研室的建设水平也影响着整体办学质量,从而能够帮助学校进一步发展壮大。高职院校目前针对教研室建设与实训室发展等方面也投入了非常多的财力,但是仍然没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品牌专业与重点学科,主要原因就在于教研室的日常工作和管理工作都存在问题。所以,要逐步提升教研室职能,加强教研室的功能。

1 高职院校教研室发展存在的问题

1.1教研室职能不具体

高职院校的教研室是保障教学和科研的主要职能机构,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核心,但是在教研室功能和工作发展过程中,职能发展并不明确和具体。首先,部分教研室的工作处于一般性的行政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偏离了“教研”的主要核心,并没有组织好各位专兼职教师勤于钻研,对专业进行深入研究。第二,教研室和学校沟通机制存在问题,并没有形成以教研室为核心的教研活动,而且也缺少规划和发展。教研室也是一味的接受行政部门的统计数据工作。

1.2教研室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的教研室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研室的设置按照课程设置并不合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专业和学科也不仅在原专业基础上,而是加入了创新学科,因此,要融入新专业,创新学科领域。第二,教研室的传统发展并不适用于新专业的融合,也不利于课程发展,会导致原专业停滞不前。第三,教研室的制度并不全面,形同虚设,教师考勤并不能与人事考勤相结合,对教师管理存在很多漏洞。

1.3教研室经费不充足

高职院校的教研室经费并不充足,在基层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研室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工作任务,教研室自身缺乏财权和话语权,在大量工作和琐碎的工作过程中,并不能顾及全部教研室教师成员。同时,教研室活动并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没有调研考察的基地,无法对教师培训进行有力的保障。

1.4教研室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研室师资力量和职称层面较低,大部分都处于讲师及助理讲师的阶段。教研室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并不能及时进行协助,往往也存在对工作懈怠的情况,导致教研室工作开展困难。在教研室基本工作中,部分教师对提交资料以及完成情况存在着资料无法完成的问题。

2 高职院校教研室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2.1完善教研室职能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研室的职能,有序开展教研室活动,学校及学院两级都应注重教研室的长远发展,首先,合理设置教研室的分布,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研室的归口划分。保持教研室专职教师的稳定性和独立性,能够有利于教研室的工作发展。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对有利于课程和专I建设的教研室重点培养和重点发展。其次,教研室自身定位要准确。教研室隶属于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应该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教研室工作制度,并对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对没有履职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2实现教研室定位

教研室是一种教学机构的基础管理层面,是以教学和科研为核心。开展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是主要任务,教研室应以此为中心。教研室定位准确也能够帮助教研室进一步发展。首先,教学工作应该引起教研室高度重视,承担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其次,高职院校在重视教学工作的职称评定过程中,应当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科研成果的质量等同来看。最后,教研室应当优化教学资源,发展创新教育,实现互联网+教育的规模发展,与创新技术和领域相结合。

2.3保障教研室经费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为了能够保障教研室经费的充足,学校及学院应该保障教研室经费的投入力度。一是,改善教研室的办公环境,解决科研水平的投入力度,在科研和教学上的采取激励机制。二是,能够完善教研室的激励补贴、考勤补贴以及工作绩效机制,能够增强教研室的活力和教学质量的进步。三是,能设立教研室的专项经费用于开设精品课程、组织教学评比以及教研室竞赛活动等,能够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4建立健全教研室管理体制

教研室要规范管理体制,制定适用本教研室的制度和体系。首先,要以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作为标准,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学校育人情怀。其次,制定详细和规范的教研室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把教师利益和教研室发展进行挂钩,从而能够保障教研室的有效运转。最后,学校、二级学院与教研室建立挂钩性的管理体制,建立高度的专业管理体制是重中之重。

通过教研室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使教研室的设置更加科学化,教研室的有序发展也是能够促进教学与科研共同进步的有利保障,发展学校二级学院和教研室,能够保障教研室师资队伍的整体科研和教研水平,保障高职院校在教学质量、技能水平发展上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晓星.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学院心理教研室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 教研室建设 思考

教研室是学院根据专业设置和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依照学科特点或课程性质而组建的教学管理基层单位,是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从事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基本单位,在落实职业教育理念、执行教学方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开展社会技术服务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教研室的具体职能主要是教学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实施与参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教研科研活动的组织等。下面,结合我院护理专业教研室建设的实际情况,粗浅地谈谈个人的分析和思考。

一、护理专业教研室建设的现状

1.护理专业教研室的设置

护理专业的教研室设置,分为医学基础和临床护理两大类,前者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教研室;后者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护理人文等七个教研室。

2.教研室的作用

护理专业的教研室成立至今,在组织教学、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履行管理职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在系部―教研室―教师的管理模式中,由教研室主任负责,较好地实现了对专职、兼课和外聘教师的管理,保证了教学工作按质按量完成。此外,在学习、传达学院政策与精神、完成临时工作任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项目申报等)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参与教材建设,丰富课程教学资源。近年来,各教研室组织教师积极参加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材的编写,共主编、参编16部规划教材,编写了8门课程同步训练的校本教材;购买教学光碟、参考资料,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落实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任务,提升专业办学质量。护理专业办学质量的高低,现阶段可从毕业生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两方面进行评判。而检测理论水平最权威的指标,则是毕业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临床护理各教研室在充分解读执考考纲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自的培训教学内容,集体研究和统一辅导重点、难点,认真落实培训教学计划,使我院护理专业毕业生执考通过率在近3年来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势头。

二、教研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研室管理机制不健全,教改教研活动单一或流于形式

院、系二级对教研室管理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如“教研室主任职责与奖惩制度”“教研室教研活动制度”等都缺乏明确或量化的规定。管理制度不健全,使个别教研室主任对职责认识不到位,造成教研室工作偏离教学研究这个核心,陷入日常琐碎、事务性的工作之中,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研究等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甚至流于形式。

2.科研意识不强,带有明显的中专教育烙印

护理学院的大部分教师曾经长期从事中专教育,较多受到传统的“科研与中专教师无关论”的影响,认为搞不搞科研无所谓,还有的教师认为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搞教研。这些思想观念已经跟不上当今科技进步与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高职院校教研室科研协作功能的实现。

3.教研室的职责与权利不对称

有一定的职责,就应该承担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而事实上,教研室除了职责外,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学校实行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教研室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责任大任务重,要发挥职能必须拥有与之相对应的权力,以便对教师进行管理、监督。而现在是院、系两级强调专业建设较多,考虑教研室建设较少,教研室缺少必要的活动经费,横向联系和学习的机会少,难以调动教研室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研室主任的付出与所得不对称,也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研工作难以推动。

三、加强教研室建设的思考

1.提高对教研室建设的认识

加强教研室建设,必须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先导,从高职教育发展的高度认识教研室的重要作用。教研室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教研室工作的状况与水平直接反映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教研室建设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确保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学院应高度重视教研室建设,努力为教研室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重视教研室主任的培养和选拔

教研室主任应该是本学科的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应具有责任心、事业心、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学院要做好教研室主任的选拔与培养工作,把教研室主任纳入学科带头人系列,坚持使用与培养相结合原则,培养优秀的教研室主任。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改教研活动

教研室要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利用教研室的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水平。教研室应该有针对性地组织一系列教学方法研究活动,并坚持做到有主题、有准备、有研讨记录。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形成最佳教学方法,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树立“科研兴教”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是提高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教研室应注重开展科研促教学活动。教研室的教师应该自觉培养科研意识和能力,通过项目研究,获得新信息、新成果,并将其渗透于教学中,使教学活动由传统的经验型、继承型向创新型、学习型转变。

5.强化教研室在职业技能培养中的作用

培养技能型人才,始终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所在。教研室应参照临床护理行业的标准和要求,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认真组织校内实践(实训)教学,严格考核,提高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抽考和专业技能竞赛,提升护理专业办学的社会声誉;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检查、指导与分析,找出普遍问题,用以指导、改进校内实践(实训)教学的方案与质量。

6.突出网络化教学资源建设,搭建学习与交流平台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教研室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以大学城、职教新干线等为平台,展示电子教案、课程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及成果等,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同类学科进行横向交流,取长补短;并可通过视频教学、网上辅导答疑、网上批阅作业等方式,实现与学生更为广泛的互动与沟通,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学院心理教研室范文第3篇

1基本情况

本院致力于医学研究生培养,尤其是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对教学和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与临床实践阶段,注重发挥导师、教学秘书、辅导员、党政管理及科室影响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管理效能,探索出一套以研究生为主体,以“多岗位”共尽职责的“五位一体”管理培养体系。通过该管理模式,本院研究生毕业临床技能考核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学术量不断增加,临床意识、岗位意识和学术意识增强。

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基本原则与要求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本院始终坚持以研究生为中心,研究生导师、教学秘书等“多岗位”共尽职责,按照“以人为本、规范培养、互联互通、科学成才”的原则,构成研究生培养网络体系,科学规范地协助研究生成才。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本院通过综合的管理措施,以医院的整体力量为依托,形成协作高效的研究生培养网,中心内容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范畴核心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内容关键是科学培养。

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新模式    

加强教学医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效能,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教学医院的职能所在和必然追求,本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对教学和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五位一体”的管理培养体系。

3. 1加强研究生导师核心引导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学习历程中经常接触的最关键人,对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医学研究生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川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本院高度重视发挥导师的教学指导作用,按照“责任制”和“传帮带”的基本原则,要求和组织导师开展教学工作。本院要求导师或带教老师每周开展一次教学查房、每月开展一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每季度开展一次科研进展汇报,导师务必亲自与学员交流讨论,形成共识;学员的轮转报告、工作及科研进展也需由导师签阅。院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督导检查,将考核结果计人导师个人教学诚信档案及科室目标考评,积极引导导师注重教学、投身教学、热爱教学,努力提高导师的教学参与度。

3. 2强化科室教学秘书服务意识

教学秘书是研究生与导师、科室领导及院教学管理部门沟通交流的多重纽带和桥梁,教学秘书的作用直接影响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高低。本院建立教学秘书管理制度,按照“教鞭”和“牧羊犬”的基本原则,要求教学秘书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本院要求教学秘书,每月组织本科室学员交流学习状况,并逐一与学员导师交流汇报;每季度收集学员学习和科研进展,形成书面报告报院教学管理部门;每年总结所属学员学习科研状况,以此为标准参加教学先进个人评比考核,同样考核结果计人个人教学业绩和科室目标考评,促进和提高教学秘书参与教学、管理教学的热情。

3. 3营造科室成长成才的学术氛围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与管理特点是密切接触临床,需在临床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因此科室学术氛围对研究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熏陶和影响作用。本院建立教学和科研联动机制,按照“清无”和“扫盲”的基本底线,要求科室积极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本院要求科室必须有课题、论文和奖项,对于“三无”科室和人员,将取消相关科室和个人招生、带教、职称晋升和评功评奖资格,以此督促和倒逼科室积极申报课题、撰写论文,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营造浓厚的科室学术氛围,并以此带动和促进科室临床工作的开展,为学员的学习和科研提供更多的机会,也对其成长和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3. 4强化教学辅导员的协调管理职能

辅导员是学员的生活和思想指导老师,对学员的日常管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有着直观重要的作用。本院参照大学校园做法,按照“德教”和“心教”的根本需求,建立和引人教学辅导员制度。本院要求,担任教学辅导员岗位的人员必须具有一类重点医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积极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具有爱心和热情,以此树立充分信赖的高尚形象和重要角色。教学辅导员是教学管理部门、导师及教学秘书的一个有力补充,辅导员是在思想和生活中密切接触学员的专职教育人员,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加强研究生与科室的有效沟通和管理。

3. 5积极发挥行政及党建管理效能

行政及党建管理是加强学员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又一有力措施,本院高度重视研究生队伍的党建管理工作,按照“全覆盖”和“分体制”的原则,依照组织及党建有关规定和制度,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党内生活,切实提高学员的政治觉悟、党性意识和荣誉归属感。本院成立研究生临时党支部,由分管副院长任支部书记,医务部主任任副书记,训练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和管理学员参加组织生活,党支部下设党小组,将专业、年纪相近的学员纳人一个党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丰富组织生活,目的是以此形式加强学员间临床和科研的学习交流,提高学员的学习素养。同时,本院还要求学员纳人科室党支部管理,列席科室组织生活,以此增强学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促使学员形成追、赶、超的意识和思想。

学院心理教研室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验中心 建设 学院级

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社会消费增长率下降,企业生产的扩展规模不断缩减,同时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相对于过去需求旺盛的用人市场而言,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既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的高素质学生才会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为此,高校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法,更加注重提高学生实际综合技能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能力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强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这促使高等院校进一步加强和加快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全面提升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农业院校都在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基础上建设了以工科为主的工程学院,具有悠久的学科发展沉淀和历史积累,带有明显的行业特色。与纯工科院校相比,在推进农业院校工科素质教育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建设投入的力度,以使毕业生与普通工科类毕业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

2 实验室三级管理模式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是以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为特色、其它工科专业并重的大学院,包括农业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子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和基础教学部,以前沿用90年代高等院校实验室三级管理模式,各功能实验室隶属于各系部管理。实验室由属于不同系部的专业基础或专业教学实验组成,按课程设置教学实验,分别由各系部所属的实验分室开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农业工程系下设排灌机械实验室、耕作机械实验室;机械工程系下设机械设计实验室、液压技术实验室、金相分析实验室、热处理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画室;自动化系下设测试技术\传感器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力拖动实验室、继电保护及创新实验室、计算机图像实验室;电子工程系下设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EDA/DSP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电子科学实验室;车辆工程系下设发动机综合分析实验室、汽车调整检测实验室、汽车底盘实验室、汽车电子实验室、汽车燃油实验室;基础教学部设有电工技术实验室、电路实验室、模拟与数字电子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计算机绘图实验室;还有专门开展金工实习教学的机械工程训练中心。

由于各系部相对独立,其所管辖的实验分室更多的是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考虑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为确保本系部管辖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从实验耗材、实验用品到仪器、设备,实验教学所涉及到的每个环节均需单独建设,各实验分室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此下来,对于专业相近的小型实验设备和一些公共实验仪器,如计算机室、示波器、实验箱等,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使用效率低下,难以形成规模,形成重点。各实验室相对分散,实验室资源缺乏统一调配,无力建设高水平的仪器设施,无法起到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实验室人员行政上划归各系部管理,由各系部安排日常工作,实验教学的开展和运行监控也由系级单位负责。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又统属于实验室主任分管,对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下达的管理文件和考核评比的执行由实验室主任调集实验人员集中完成。这种系级和学院级双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实验室管理不到位,出现真空地带,具体工作出现推委现象,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由于各系部行政关系的约束,各实验室之间缺乏交流机制,实验仪器设备难以共享,设备利用率低。学院在进行实验仪器设备申报时,各系部总是尽力争取所管辖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做到多多益善,很少考虑到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全院范围共享问题。造成不同教学时段,实验室开展的教学实验忙闲不均,实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学院教学业务费按各系部人员数划分到各系部,归属于实验系列的实验人员的教学业务费也直接划拨到各系部,由各系部负责人统一管理支配。要同时考虑教师和实验人员的师资培养,再加上下拨的教学业务费用非常有限,在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的传统模式下,往往实验人员的业务培训费较难得到保证。同时,教师和实验人员教学性质有很大不同,各系部在开展对外创收和分配时也难以制订合理的政策,导致创收积极性不高,实验室缺乏必要的“造血”机能。

3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路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机构是高校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借助学校对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契机,依托学院在建的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广东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在现有实验分室的基础上,整合学院内相关实验室资源,工程学院建立了以机类和电类两大学科方向为主线的院级实验教学中心。

3.1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目标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是学校二级实验室资源管理机构。其建设目标是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在工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一支能承担现代工科实验教学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立教学规范、高效运行的实验室管理机制。达到体系完善、管理有序、队伍稳定、效率提高、质量保证、效益增加的目的。

3.2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实验管理体系建设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学院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决策制和中心主任负责制,负责本学院各实验室之间资源的集中调配和管理,对中心的人员、仪器设备、经费和用房等资源实行统管共用,面向全院及全校学生开放。负责全院实验课程的设置、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制和修订、实验教学质量的跟踪和评估,对各实验平台起到监管、指导和协调作用,检查、督促各实验平台本科或研究生教学实验和科研实验的执行情况。组织大型精密仪器的申报和绩效评价工作,制定实验室管理、考核办法,核定实验岗位设置和实验技术人员的选聘和考核工作,对实验室整体运行状况进行评估。

为了建立、健全院级实验室管理体系,兼顾不同学科及不同层次(本科及研究生)实验教学的需要,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统筹考虑实验室设置,防止以前以系部为单位的重复建设和条块分割,有效提高实验室资源投资效益。把目前由各系部分管的以课程为服务对象的实验室建制转向围绕机类和电类两个学科大类为服务对象的实验室建制。对原实验室进行重新调整、整合,实现规模效益,建立覆盖机、电两大学科的公共实验平台,使实验中心的实验功能相对齐全, 实验人员相对集中。将机类公共实验平台划分为农机装备实验平台、汽车交通实验平台、机械与工业设计实验平台、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将电类公共实验平台划分为电工电子实验平台、电子信息实验平台、自动化实验平台。通过打破教研室或系之间的界限,打破相近专业、相近课程的界限,实现办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

3.3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实验中心教学实验平台的规划和设置应与不同的教学培养层次相适应,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要具有不同的建设理念。 对于一些课程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注重规范化和高效率,通过设备规模,提高实验效率。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强调仪器设备多样化和使用率,使仪器设备覆盖的课程范围更广,为不同实验的综合利用率更高,发挥设备的最大绩效。对于研究型实验,考虑专用性、先进性和开放性,只有高精尖的一流设备,才有机会吸引校内外领先的研究课题或优秀学者进入实验室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才能开拓教师、实验人员和学生的视野,更好地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通过研究型实验设备的开放,也能起到对学科和学院进行宣传和示范的作用。

在注重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实验教学的同时,实验教学体系中设置了开放性创新实验,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创新实验室开展有兴趣的创新实验。吸引青年教师进入实验室辅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活跃学生的科技创新气氛。

根据现行实验中心的教学条件,打破原有课程设置的束缚,对实验教学进行调整优化,形成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3.4 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师资队伍建设

成立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将实验人员进行统一管理,主要负责全院实验与实践教学,也承担学院实验室对外开放任务。为保证实验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工程学院是以机、电两大学科为主的多专业共建的工科院系,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学科间有一定的交叉重叠。成立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后,打破了以系部为单位的实验技术人员行政管理束缚,实验人员可以在学科大类所属实验平台上实行充分的交流和轮换,做到充分利用院内教学资源,足不出户,通过实验室之间的相互帮带,拓宽实验人员的实验技能,帮助实验技术人员做到一专多能,杜绝“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实验室专职岗位现象。这样对于实验人员也可做到随机调配,各实验室有一定的人员技术储备,保证偶然事件发生导致实验指导人员紧张时,实验教学也能正常开展,也能保证时间上较为随机的开放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顺利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实验设备也不断推陈出新,要充分发挥出新型实验设备的效益,即时开设出合适的实验项目,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实验中心应制定相关的进修培养制度和奖励资助办法,激励全体实验人员注重自身实验技能的培训和在岗继续深造学习,最终建设形成一支专业与基础并重、理论与实践融合、高素质实验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为保证实验教学中心人员队伍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要建立符合实验室特点的人员考核和评价标准,监控各实验员实验教学执行情况。将学生和同行对实验指导人员的评价,纳入学院年度考核参照。营造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树立乐于奉献的价值观,以学科发展促进实验室建设,以科学研究带动实验技术人员学术水平的提高,稳步推进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建设。

4 结束语

成立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由学院领导直接挂职的实验中心集中管理模式,突出了实验中心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理顺了实验室的层次关系,消除了实验室多头管理的弊端,有利于实验室建设的统一规划、实验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实验技术人员的统一调度和实验教学经费的统一支配,有利于实验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标志着学院实验室工作从体制管理、设备管理、教学管理到人员管理都进入一个全新的局面。

相对于以前实行的学校、学院到系部的实验室三级管理方式而言,实验教学中心较为集中的管理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由于实验室与各系部专业建设的割裂,由系部制订的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实验不一定符合实验室具体的实验条件,实验中心设置的实验课程也有可能偏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中心集中安排实验课的模式有可能出现实验时间与理论教学脱节的现象,导致教学进程出现混乱。加上实验室划归实验中心管理,理论教学的教师更不愿意主动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教学指导,不利于学院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此,实验中心应加强与系部的联系,共同参与教学大纲的制订和修改,安排实验人员跟踪理论课教学进程,制订合理的实验教学计划。每学期安排与系部教学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理论教学对实验教学的具体需求,及时调整实验室工作计划。做到在行政关系上与系部独立,在教学工作上形成一个整体,建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的良性运行环境。

院级教学实验中心相关工作设想还需要在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检验和完善,使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真正成为管理规范、运行高效、配置合理、服务一流的实验场所。

参考文献

[1] 黄雪梅,李军,李晋文,吴启松,陈日远.学院级实验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669-671.

[2] 黄雪梅,程玉瑾,李军,吴筱颖,李晋文,杜校松,陈日远.学院级实验中心管理规范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247-250.

学院心理教研室范文第5篇

一、教师职业道德与政治素养方面

教研室全体教师热爱党、热爱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心国家大事,坚持读报、收看电视新闻。

每位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政策文件,在学院和部门组织的政治学习中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在学院组织的为保证玉树地震灾区顺利渡过难关的捐款活动中,教研室教师积极踊跃,奉献爱心,表现出良好的师德素质。平时,教师们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院规章制度和纪律,团结进取,积极向上,谦虚谨慎、爱岗敬业。老教师无私帮带,新教师虚心请教,使教研室显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勃勃生机。

二、课程教学方面

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3名,均具有讲师职称;3人中,1人孩子尚幼。面对困难,大家团结一致,顾全大局,依然承担起全校各学部各专业的《大学语文》必修和部分专业《应用文写作》必修以及《文学欣赏》选修课的教学,并出色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全部教学任务。

(一)任劳任怨,不挑肥拣瘦

分配教学任务时,本教研室教师从不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对于教研室主任分配的教学任务、课部与学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能愉快的接受并认真圆满完成好。相对于《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是教研室最不容易上好的一门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门课理论性强,操作性突出,选讲的原著、元典多,要想吸引学生,需要下大工夫,同时也需要教师本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理论水平。教研室邹老师、杨老师能积极主动承担该门课的教学;同时,还有的老师主动承担两门课的教学,教研室能顺利完成课部和学院安排的教学任务,跟以上老师的付出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授课认真负责,课下积极研讨

本教研室教师对工作兢兢业业,本着为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本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每位老师的备课储备量都在100%,并且都是新教案,即使本门课已经上过多遍;课后都有教学心得。教研室的老师利用周三教研活动的机会,交流讲[来源]课心得,探讨,讨论教材内容编排情况。如何能在毕业班搞好教学,教研室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召开教研活动,就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估以及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等诸多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专职和兼职教师也多次召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讨会,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组织青年教师集中观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本学期,教研室组织了一次青年老师的《大学语文》课的观摩教学。以教研室教师为主,艺传学院的郑济飞、冯威老师,江苏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的田宝老师参加了本次观摩课教学活动。事后及时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并邀请教务处、人事处领导和教学督导参与。在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针对本次观摩课教学每位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肯定了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在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下,对参与讲课的老师进行了裁判打分,并排出了名次。另外,大家还阐发开去,就观摩教学如何选篇目、如何讲好课文知识点,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老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本次观摩,每位教师都获益匪浅。希望这样的教学活动继续办下去。

(四)大学语文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研室教师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在教学中,老师们勇于尝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本学期,教研室所有教师都使用多媒体授课,课件制作精美大方,尤其是杨敏艳、邹运月老师的大学语文和文学欣赏课,融视频、语音、画面于一体,颇得学生好评。教研室老师在本学期授课过程中,始终遵循一个原则: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兼职老师曾凡云在班里聘助教,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杨敏艳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转化为实践。正是教研室教师在本学期教学中不停的探索,不停的追求变化和创新,才使教研室教师在学院教学考评中一直保持良好的成绩。

三、科研方面

本学期,教研室教师在科研上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课题方面:申请校级课题一项,项目名称:独立学院应用文写作课程“案例—互动 ”教学法研究;申请者:张成 ;所属单位: 基础课部。

论文方面:2篇。杨敏艳老师的文章《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张成老师的文章《急切实现功业 热烈追求理想——对崔颢《黄鹤楼》诗情基调的探讨》;均发表在本学期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学报上。

教材方面:修订大学语文教材一部;主编:张成、邹运月等;已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

四、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1)对于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本教研室教师都积极主动参加。4月份学院图书馆组织的校庆六周年征文等比赛活动中,老师们都踊跃投稿;6月份学院党委组织的全院拔河比赛,基础课部派出的队员参加机关代表队,夺得第一名。

2)联合校团委、学生会主办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辩论赛,第五届“励翱杯”演讲比赛以及灵兮文学社首届征文比赛,本教研室教师主动承担起评委职务,为学生公正、公平打分;为大赛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3)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生活,5月20日,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团委学工处、基础课部联合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春之韵”诗歌朗诵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