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业绩预告

业绩预告

业绩预告

业绩预告范文第1篇

石化油服、中海油服、中远海控分别预亏160亿、117亿和99亿

每年的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季,年报业绩炒作也会给A股带来一波行情。业绩大幅预增、ST股扭亏为盈摘帽、高送转概念等都会引起投资者关注。但同时也有个别上市公司利用业绩预告来套利,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Wind资讯的数据发现,截至2017年2月21日,已经有2343家上市公司了2016年度的业绩预告,占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70%以上。其中,业绩预增、略增、续盈、扭亏的公司共有1738家,占比74%。此外,有457家公司对业绩预告进行了修正,其中山东墨龙、濮耐股份、英飞拓、超华科技、天马精化、宝馨科技和海源机械等7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从预增到亏损严重,引起市场关注和投资者不满。

七成多业绩预告偏向正面

或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并不差

证监会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规定,上市公司预计经营业绩发生亏损或者发生大幅变动的,应当及时进行业绩预告。预告类型大致分为正面(预增、略增、扭亏、续盈)、负面(预减、略减、首亏、续亏)和不确定类型。

具体到上述的2343家上市公司,偏向正面预告的合计1738家,占比74.18%,其中,预增710家、略增563家、扭亏271家、续盈194家;偏向负面预告的合计582家,占比24.84%,其中,预减190家、略减192家、首亏147家、续亏53家;业绩不确定类型合计23家,占比0.98%。

在预增方面,业绩增幅超过10倍的公司有47家,中泰化学预增226~246倍多,净利润或达17.5亿~19亿元;鼎泰新材、大晟文化、恒信移动、天夏智慧、百川能源、德展健康业绩同比增长也将超过100倍。在预亏方面,一些公司出现亏损的额度比较大,如石化油服、中海油服、中远海控亏损额分别高达160亿元、117亿元和99亿元,投资者对这些公司需要格外警惕。

股市在某种程度上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2016年超过74%的上市公司业绩向正面发展,从小的层面来说,给投资者更多的投资机会;从大的层面来说,说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并没有太悲观。

7家公司业绩大变脸

山东墨龙股价两个月跌42%

根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2343家公布业绩预告的企业中,除极少数公司已公布正式年报外,还有457家更新了业绩情况。其中有215家公司在前后两次业绩预告中都详细披露了净利润区间。从预告的净利润下限来看,净利润向上修正的有114家,无太大变化的有19家,其余82家净利润出现了向下修正的情况。

在业绩向上修正的个股中,有不少ST股通过第四季度的努力,在最后时刻“精准扭亏”,避免被退市的局面,甚至有的摘星摘帽,成功保壳。比如*ST,由预亏1亿元~1.2亿元修正为盈利400万元~1000万元,此外还有*ST合金、*ST舜船等。

向上修正对投资者来说是个利好,但业绩向下修正,特别是从盈利到巨亏的“业绩变脸”,着实会令投资者蒙受不少损失。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在82家业绩向下修正的上市公司中,出现此种情况的有7家,全部来自中小板板块,它们分别是山东墨龙、濮耐股份、英飞拓、超华科技、天马精化、宝馨科技和海源机械。

虽然这些公司对业绩从盈利到损原因都给予了说明,但这种巨大的反差还是令投资者难以接受。

以山东墨龙为例,2016年10月26日,该公司三季报称,2016年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预计净利润为600万~1200万元。受此消息影响,股价震荡走高,并在11月2日盘中高至13.55元,创一年多来新高。11月23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恩荣之子,副董事长、总经理张云三减持750万股,减持均价10.97元/股,套现逾8000万。张恩荣也在2017年1月13日减持3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6%,减持均价9.25元/股,套现近2.8亿元。

然而,2017年2月6日,该公司将业绩修正为亏损4.8亿~6.3亿元。公告一出,舆论哗然,当日股价巨幅震荡,盘中低点7.82元,创半年来新低。如果从13.55元算起,该股两个多月跌幅约42%。

上交所和深交所对业绩预告有相关规定,例如《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年修订)》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合理、谨慎、客观、准确地披露业绩预告。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后,又预计本期业绩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差异较大的,应当按本所的相关规定及时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虽然上市公司按照规定对业绩预告做出修正是允许的,但是修正前后利润差别如此之大确实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

尽管监管层也及时做出处罚决定并限制其交易,但投资者损失恐怕一时难以收回。业内人士熊锦秋撰文分析称,“这有内幕交易之嫌。不过,由于目前内幕交易以及市场操纵的民事赔偿司法解释还没有出台,即使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以及市场操纵行为进行处罚,利益受损的中小股民也难获得赔偿。”

业绩变脸是什么套路?

有的想高位减持,有的想避税

为何一些公司会从“业绩预喜”到“业绩预亏”呢?北京博睿达鑫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称,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能是时间差异造成的,比如业绩预告时,公司经营业绩确实不错,趋势发展也挺好,但到了财务数据正式出炉的时候,由于统计口径、计提坏账准备、市场临时变化等因素,导致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是会计处理的结果,把一些利润转移到下一年度。

“对于前者,上市公司可能为了宣传公司业绩,提升股价,利于再融资,但是也不排除主力和公司大股东想抬高股价减持套现,对于后者更多是企业出于避税的考虑,因为亏损企业是有税费减免的政策。” 汪杰说。

上海高程投资公司风控总监孙成刚则认为,“业绩变脸的情况通常发生在预告过程中。如果不考虑主观故意的话,一般是因为事先的预告是董事会内部的人做的,但最终的年报需要注册会计师审核,在审核的时候会发现有些账目不能那么处理,所以必须修正公告。对上市公司而言,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汪杰向记者分析说,大部分情况下,对业绩预告大幅修正并不违反有关规定,因为很多企业已经做了免责声明,诸如具体以实际公布的财务数据为准等,还有的公司干脆把业绩设定为一个较大范围区间,因此这样的预测根本没有太大意义,也谈不上违法违规了。但是,“这样的业绩预测确实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也成为游资主力等炒作的诱因”。投资者应该理性地对待这些消息,通过基本面、技术面、消息面、政策面等多维度去分析影响公司股价的因素,而不是简单通过这类消息去跟风炒作,否则只会留下一地鸡毛。除非有明显公司、机构和个人借此机会内幕交易的证据,否则投资者很难维权。

尽管业绩变脸严重的上市公司会被监管部门处罚,但投资者要挽回损失则很艰难。以神马股份财务造假为例,该公司于2014年年报及2015年半年报中,累计虚增营收约78亿元,未按规定披露的关联销售和关联采购累计达31.7亿元和68亿元。对此,监管部门历时一年时间查明后,在2015年12月4日向神马股份下发调查通知书,对其处以4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王良处以5万元罚款,对时任财务总监赵运通以及时任副总经理段文亮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

业绩预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业绩预告;制度;质量

一、我国的业绩预告制度

我国业绩预告制度始于1998年,证监会颁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1998年年度报告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发生可能导致连续3年亏损或当年重大亏损的情况”的上市公司做了预告披露规定。

业绩预告的规定在2000年得到进一步完善后,2001年年末,沪深两市交易所分别了《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1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这一规定将业绩预告政策从单纯的预亏披露扩展到包含预增和预减在内的较为全面的政策体系。2002年,监管部门确立了“前一季度预告后一季度业绩”的预告原则。2006年度起,监管层开始要求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也进行预告,进一步扩大了业绩预告政策的适用范围。

针对年幼的创业板市场,2012年1月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出台了《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1号: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及其修正》,强调业绩预告的及时性。自该规定颁发,200多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对外进行了业绩预告及业绩快报的披露。

二、业绩预告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公司特征

回顾以往文献,发现大致从行业特征、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公司盈利能力以及业绩波动性方面考察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

范德玲等(2004),以17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公司规模、盈余业绩对年报中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张宗新,张晓荣等(2005)对108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得出同样的结论,即公司规模及业绩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有正向影响。

(二)公司治理

公司质量特征主要从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持股、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长兼任CEO以及外部董事等方面人手。

Gul和Leung(2004),以小样本的香港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两职”兼任情况及外部董事比例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有负向的影响。Eng和Mak(2003)的研究显示管理者持股比例、外部董事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

(三)管理层动机

Skinner(1994),发现诉讼风险的存在会促使管理层披露坏消息。如果有授予管理层股票期权,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操纵盈余预测信息的,授予时会打压股价(Aboody and Kasznik,2000)。

管理层有很多动机比如分析师预测、降低融资成本、避免法律诉讼、内部人交易、股权激励、股票回购等,在以后的研究中,管理层动机对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多的视角。

三、我国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的现状

(一)披露了业绩预告的公司数量

我们对2010年到2011年,两年间,对外披露了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做了统计分析。以披露的业绩预告所属会计年度为时间标准进行区分,发现2010年对外披露了业绩预告的公司有805家,而2011年对外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有863家。2011年比2010年略有增长,但是相对A股2000多家上市公司的规模,披露了业绩预告公司还未达到50%。还有一部分上市公司没有对外披露。业绩预告制度对亏损公司,或是业绩变化幅度较大的公司做出了强制性的要求,对其他公司则强调自愿性。

(二)准确度

继续分析业绩预告在精确度方面的表现。在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了预计盈利准确数的上市公司有430多家,该数字还是两年的数据。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定性预告,包括预亏、预减、预盈以及预增等,并未提供准确的预告数字或是增减幅度。这样含糊地披露,虽然对投资者发出了预见性的信息,但却未给出明确或是精确的预告。

(三)披露频率

对2011年的披露频率(次数)做了描述性统计,发现平均值为2.22次,中位数为2次。可以推断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次数过少,如果排除年度预告,这些上市公司仅在中期对外披露一次业绩预告。我国的业绩预告制度模式是,“上一季度预报下一季度,第三季度预告本年度”。而且统计发现对为披露5次以上的上市公司有30多家,也即这些上市公司对已经的业绩预告做出了修正,当然不排除是更准确的预报了盈余,但一部分上市公司修正后的业绩预告跟修正前的预告在盈余方向上大相径庭。

白晓宇(2009)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高水平的信息披露对分析师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缓解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制定业绩预告制度的目的是降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以上分析看出,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包括预告精度及披露频率,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并未发挥应有的功效。

四、对策建议

业绩预告的质量高低跟公司的业绩波动情况及公司的成长性密不可分。业绩波动较大的上市公司,业绩预测难度也相应增大,管理层业绩预告的质量比较低。

(一)进一步完善披露要求

进行业绩预告的公司不仅需要披露未来的盈余情况,还需详细说明业绩变化的原因。此外,对业绩预告披露的及时性做进一步的调整,现在创业板市场的相关规定便体现了及时性的要求,除了对中期预报做了最晚时间限定,还对特殊情况作了要求,“在定期报告披露前业绩被提前泄漏,或者因业绩传闻导致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异常波动的,上市公司应当及时披露包括本期相关财务数据在内的业绩快报”。

业绩预告范文第3篇

10月7日晚,万向德农(600371)率先披露2008年3季报,成为两市首家披露3季报的公司。万向德农公告称,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36.96万元,同比锐减96.02%。3季报披露就这样以惨淡的业绩拉开了帷幕,而据目前已预告的前三季度业绩状况分析,上市公司3季度整体业绩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截至10月6日,沪深两市共有64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今年前3季度业绩预告。有334家公司因业绩提高或改善而“报喜”,260家公司“报忧”,52.02%的“报喜”比例意味着上述上市公司今年三季度整体业绩“喜忧掺半”。

行业方面,煤炭和银行承接上半年的高增长态势,两个行业中已公布3季报预告的上市公司全面“报喜”。由于上半年煤炭价格的上升,加上上半年煤炭行业的利润增幅较高,所以已预告的18家煤炭开采公司净利润同比都有大幅增加,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的有13家。其中,盘江股份(600395)由于精煤市场销售较好、精煤售价和销量提高幅度较大,预计今年1-9月份净利润增长650%以上,净利润增幅位列行业已公布预告公司净利润增幅首位,煤气化(000968)和兖州煤业(600188)分别以净利润同比增长300%左右、净利润增长超过260%位列二三位。两家已预告的上市银行业绩也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宁波银行(002142)预计1-9月的净利润增长50%-70%,浦发银行(600000)预告称净利润同向大幅上升。世纪证券分析师俞冲表示,去年银行业连续加息使银行的利润在今年大幅增加,同时两税的合并也大大提高了银行业的利润,所以银行业3季报预喜在意料之中。此外,得益于上半年纸价的提高和人民币升值,已经预报的10家造纸公司中有8家“报喜”,比例高达80%。物流行业景气度的提高,使澳洋顺昌(002245)、保税科技(600794)等预告的4家公司均预计业绩均大幅提升。

与煤炭、银行业大面积报喜不同,房地产和纺织却正遭遇“业绩分化”的境遇。由于今年房地产销售业绩下滑明显,加上从紧货币政策的继续,房地产行业逐渐步入“深冬”,虽然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仍可维持较好的盈利水平,不少房企则发出了“报忧”的预告。在已经公布3季报预告的42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中,有17家公司“报忧”,共有9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其中,中粮地产(000031)预计今年1-9月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50%-100%,原因是2007年1-9月出售深圳新安湖实业有限公司收益权获得税前投资收益2.85亿元,今年同期无此项收入所致;而在25家公司“报喜”中,有13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在100%以上,其中北京城建(600266)由于正在销售的房地产项目销售面积增加,公司利润大幅上升,预计今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北京城建累计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00%以上。

业绩预告范文第4篇

新民科技(002127.SZ)给出了否定的回答。7月12日,公司业绩快报显示,虽然产能扩张带来了营业总收入的增长,但在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双降的情况下,公司二季度涤纶FDY长丝平均毛利率也大幅下降。

7月14日,新民科技董秘卢蕊芬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游原材料PTA的价格下滑导致了涤纶FDY长丝产品销售价格的下跌。但由于公司产能还在扩大,如果原材料PTA的价格反弹,就会带动公司产品的价格上涨,那么公司业绩也会大幅度提高。”

事实果真如此吗?在修正业绩预告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业绩预告再变脸

仅仅两个月,新民科技对公司业绩的判断就出现大变脸。

7月2日,新民科技公布201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公司在4月19日披露的公告中预计2011年1~6月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幅度为60%~90%之间没有实现,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15%~35%。

此后7月12日的业绩快报结果果真与4月19日公布的关于半年业绩预测数据大相径庭。实际情况是,公司上半年的营业利润0.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9.03%;净利润0.38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7.64%。

屡改业绩预报的事情在新民科技并非首次。早在2010年10月11日,该公司披露2010年1~9月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半年报中披露的净利润增幅由80%~110%向上修正为120%~150%。调整业绩预报的原因是,化纤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子公司经营业绩提升。

伴随着业绩修正公告的是股价大幅波动。随后,股价连续两次涨停。当时曾有媒体质疑新民科技的利好消息公布有助推高股价的嫌疑。

这一次,在公布业绩修正预告后的7月4日,新民科技的股价也出现大幅波动,以跌幅4%低开。而在这时,一则公司“涉锂”的消息迅速传开(收购杭州乾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从而进军锂电池化成测试设备行业),然后股价一路走高,最后以上涨7.32%收盘,全日震幅高达15.36%。

产能扩张≠业绩增长

之所以上半年业绩出现大逆转,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二季度由于受行业外部环境景气度逐步下降,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一路走低及下游行业的限电,市场存在着买涨不买跌的观望心态,导致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造成涤纶FDY长丝产品销售平均价格下跌幅度大于原材料单价下跌幅度。

卢蕊芬对《投资者报》记者解释说:“PTA价格从2月份的12000元/吨下降到7月1日的8000元/吨。而公司在4月份预测时,还是按照PTA的价格比较平稳来预测的。涤纶FDY长丝产品在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中占比达到80%左右,因此,其价格的下滑使得公司的业绩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与此同时,公告显示,公司加大了研发费用投入,报告期内同比约增加1150万元左右。问题在于,公司在4月份预告上半年的业绩时,已经进入二季度,为何当时不进行公告?

关于研发费用,卢蕊芬表示,随着营业收入的增加,研发费用也随之增加。在4月份公告的时候,研发费用还比较少,因此没有公告。

在卢蕊芬看来,由于公司的业绩受到上游PTA价格的影响很大,因此也经常出现业绩修正。同时,公司的产能还在继续扩张,目前,20万吨差别化纤维涤纶长丝生产线已经陆续投入试生产,30万吨生产线还在基建项目阶段,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如果PTA的价格上涨,那么公司的业绩也会随之向好。

公司一季报显示,投资现金流量净额为-4.25亿元,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0.21亿元,总负债也接近6亿元,公司的资金紧张可见一斑。如此状况,产能扩张的后续资金能否跟上,PTA的价格如果不上涨会否影响公司经营等问题均困扰着公司未来的发展。

券商集体错判

各家券商在研判新民科技的时候,出现了集体错误预判,其依据是产能扩张将导致业绩增长。

海通证券在今年年初撰写的关于新民科技的研究报告表示,新民科技的业绩或将于二季度开始爆发。公司每年20万吨的熔体直纺涤纶长丝产能各条生产线在一季度就开始分批投产,在今年二季度开始产能的完全释放。

分析师认为,在2010年~2012年公司将进行大规模产能扩张,2010年公司差别化涤纶长丝产能为每年8.2万吨,2011年、2012年公司将分别新增每年20万吨和每年30万吨的产能。因此,在2012年底,公司差别化涤纶长丝总产能将达到每年58万吨,到时候,公司差别化涤纶长丝权益产能将是2010年的9倍。

业绩预告范文第5篇

从交易个股来看,单笔成交金额最多的前三只股票分别为郑煤机(601717)、兆驰股份(002429)和万好万家(600576)。分别为1亿元、8100万元和7962万元。

这些交易中,折价率最高的为17.19%,发生在10月13日成交的当升科技(300073)上,当日当升科技成交120万股,成交金额1508.4万元,成交价格为12.57元,二级市场收盘价为15.18元。而这一高折价率也是近期以来比较少见的。此外,折价率超过10%的股票有15只,包括光大证券、乐视网、TCL集团、国星光电和莱宝高科等,数量上较国庆前一周明显增加。

此外,本周仅*ST昌九1只ST股发生大宗交易,而该股也是近期多次上榜大宗交易了。通过公告了解到,公司本周发生的共计407万股的交易为控股股东江西昌九化工集团的减持行为。而控股股东减持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偿还部分负债。

值得一提的是,国庆节前一周本栏提示“控股股东减持中银绒业”,10月10日中银绒业即出现股价跌停,看来控股股东减持的威慑力还是不可忽视的。

在这些交易中,以下交易值得关注:

当升科技折价率创近期新高:当升科技10月13日发生的一笔折价率17.19%的大宗交易值得投资者重视。交易的买方营业部席位为招商证券深圳益田路江苏大厦营业部,卖出席位为平安证券深圳商报路奥林匹克大厦营业部。从席位尚无法看出太多端倪,仅能看出交易双方均在深圳,但结合当升科技二级市场走势不难发现,在公司股价飙涨的时候以如此高折价率抛售股份的售出方其抛售动机值得考量。

10月12日,当升科技借大盘强劲反弹之机,早盘强势封涨停;次日又大涨8.66%。同时,该股成交量急剧放大。依据常理,股票底部放量上涨可视之为触底反弹,后市可看高一线,但却有资金愿意放弃“赚钱”的机会,让人不可思议。不过13日晚上当升科技的一则三季报的业绩预告却似乎可以揭开谜底。当升科技公告称,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90%-97%,股东的净利润为66.85万元-222.82万元。不难看出,主力很有可能提前知道利空因素,在利空公告前夕撤离,而此前公司股价的大幅拉升很有可能是主力放出吸引投资者眼球的烟雾弹,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全身而退。

国泰君安减持兆驰股份:本周兆驰股份发生一笔900万股的大宗交易,成交价格9元,折价率5.16%,成交金额8100万元。卖出方为机构专用席位。考虑到兆驰股份7月实施了10转5派3元的分配方案,从公司半年报前十大流通股东看出,能抛售900万股的股东仅前六大股东,而从机构专用席位为卖出方可以推断出很可能是第三大股东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