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浪费水资源

浪费水资源

浪费水资源

浪费水资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 水资源 浪费 原因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46-01

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作用,要重视水的管理。可是我国的水资源不丰富,人们不合理的利用和行为方式,导致很多水资源造成污染。很多高校学生没有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在平时生活中没有重视水的利用,导致浪费的情况非常严重。需要根据现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提高水的利用,环节水资源利用紧张的情况。

1 案例分析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建设规模比较大,学生人数比较多,课程上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情况,近几年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水资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该文通过调查后,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改善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使得水浪费的情况减轻。

2 造成高校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原因

2.1 没有养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高校的学生不了解水资源的现状,没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在生活中没有重视水的用率,用水龙头时经常扭到最大放水,用完后会经常忘记关闭水龙头或者没有拧紧水龙头,造成水的浪费。采用盆装水时经常没有用就倒掉,或者看到水中具有杂质就倒掉,这种情况会造成比较大的浪费情况。使用的水也没有用到其他方面,例如冲厕所等。

2.2 用水设备故障

高校在安装用水设备时没有重视它们的质量,安装一些劣质的设备。学校的管理人员没有重视相关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设备容易出现问题,造成水流失情况比较严重。有的时候水龙头没有拧紧,容易形成滴水的情况,滴水时间比较长也会造成很严重的浪费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对设备也会造成影响,水龙头比较容易出现锈蚀情况。管道使用时间比较长也会出现问题,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维护水管,水管出现问题也会形成水流失的情况。学校需要重视管道问题,经常查看它们的情况,出现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立即处理或者更换设备,降低浪费情况。设备问题每年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也会增加学校的管理费用。厕所的冲水设备也经常出现问题,长时间流水或者冒水情况,也使得水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2.3 用水系统设置不合理

现在学校在不断的完善各种设备,例如空调热水器等。这些设施给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改善他们学校生活的质量。可是供水系统在设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冷热水切换装置方面。在利用热水时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采用利用热水,学生在利用热水时经常打开供水器直接放水,也没有设备接冷水,造成很多水的浪费情况。在关闭热水器和开启的过程中,水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提供热水,这个过程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完善供水系统的功能,减少水的浪费情况。学生在洗澡时也可以拿盆等设备装水,然后用来洗衣服或者冲厕所,这样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情况,避免浪费。

3 解决高校水资源浪费的有效策略

3.1 培养节水意识

要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需要学校和学生一起努力,培养节水的意识,从生活方面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在学校中宣传水资源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当前水资源的情况,从生活细节方面注意用水。可以交给学生一些节水措施。在洗手时可以开小量的水或者用盆节水洗手,把水用来冲厕水或者浇植物,让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洗澡时也可以这样,用桶接冷水,等到热水时才开始洗澡。把接到的水用来洗脸或者洗衣服,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等,这样可以提高对水的利用。在学校举行一些节水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让他们了解节水的方法,在生活用水方面进行改善。

3.2 设备问题

学校需要重视先关设备的管理工作,安装符合要求的设备。学生要爱护相关设备在使用时采用正确的方法,不要破坏相关设备。学校要定期检查相关设备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设备故障造成水资源浪费情况。发现出现老化或者破损的设备,及时更换,发现破坏设备的学生,进行惩罚。在宿舍安装供水系统和设备时需要设计合理的出水量和加快出热水的时间,这样可以降低水的浪费情况。在洗澡时也可以用盆桶等装冷水,然后充分利用这些水,可以洗衣服或者拖地等,提高水的利用。对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管理,发现设备出现问题要及时安排人员处理,降低水流失的情况。

3.3 建立完善的用水管理制度

可以在学校建立完善的用水管理制度,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在学校中建立相安的部门,安排人员专门处理节水工作。可以让学生一起讨论出比较合适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方法,建立主要的负责制度,学生在校园中观察用水情况,鼓励学生发现不良的情况进行举报。在宿舍中安装水表等设备,监控学生的用水行为,可以评比优秀的寝室和节水达人,给予他们奖励,对用水比较严重的寝室进行调查原因,帮助他们节水。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监督,发现学生用水没有关是龙头的情况,可以向学校反映,自己帮助吧水龙头关闭。

3.4 采用节水器具

根据学校的用水情况采用节水器具,帮助降低用水量和浪费情况。安装节水型的设备,根据用水量设置开关。在采用节水器具时需要根据学校的情况采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原先的设备进行改造,降低学校节水工作的费用。在用水量比较大的地方安装节水设备,严格控制用水量。

3.5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

学校可利用自身资源,建立相关和节水系统,充分利用雨水。雨水资源比较丰富,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减少学校用水量。可以利用学校的技术优势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当地的优势,利用当地的降雨资源。系统收集雨水,然后利用系统把雨水运用在种植树木、路面清洁等方面。

4 结语

该所学校研究水利水电方面技术和设备比较完善,建立节水系统,改善以前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充分利用水资源。还运用系统实现利用雨水,通过系统的处理,利用雨水种植树木和浇灌。在树木灌溉方面采用微喷灌的方式,可以减少用水量,这样方式节水效果比较好,也可以让植物得到生长需要的水分。

可以从生活方面入手,注意用水细节,重视水的多次利用。还可以在学校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约束学生的用水行为,发现学生具有严重的浪费行为,进行惩罚。在学校举办一些节水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增长节水知识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朱建良.区域视角的浙江高校节水型校园建设初探[J].节水灌溉,2011(5):67-69.

浪费水资源范文第2篇

关键字:水 学生 浪费 生活 习惯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人浪费水资源就等于浪费自己的生命。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各类用水不断增加,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不过有些人却抱有这样一种想法:“水是我用钱买来的,属于我所有,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爱用多少就用多少。”假如全世界七十多亿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让生命之源泉白白流失浪费的话,这与人在残害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区别?人浪费水资源其实是在践踏自己的生命!

校园浪费现象严重

2009年底,一则来自北京大学的新闻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北大环境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评选出“北大校园十大浪费现象”。这些现象包括食堂浪费粮食严重、单面打印的社团传单、三角地传单过多等等。这些情景每天都在各校园里上演,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其在调查中发现,水的浪费同样严重。“在教学楼和宿舍楼,我们都常常能看到‘细水常流’。经调查得出,学生在洗碗用水时的间断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洗衣时,让水一直流着;洗澡不专心致志,没有抓紧时间,悠然自得,边聊边洗。更有在浴室里和好朋友大打水仗。还有一些顽皮的同学,在自来水的龙头下边互相用水大打水仗,水花四溅,十分开心,不知不觉之间,干净的地面弄湿了,过往的同学被吓得躲躲闪闪,大量的水也浪费了。

中国水资源缺失现状

中国目前的缺水问题突出表现在城市缺水上。据统计,城市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在全国669个城市中,40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30个长期受缺水的困扰;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9个严重缺水。特别是近几年,北方持续干旱少雨,许多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十分紧张,被迫限时限量供水。根据专家论证,今后二三十年内,我国农业用水量基本不变,而城市用水将大幅增加,加之城市对供水保证率,供水水质,水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更加严重。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城市用水浪费现象惊人,节约用水管理与科学水平还不高,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城市节水,合理科学开发水资源是使用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节约用水及其重要性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非常精彩的公益广告:“如果人类无视于水,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此话绝非危言耸听,实乃节水之警世名言,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而言,其重要性仅次于空气。据权威专家判断,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最短的“木板条”。我国总体上属于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但是,我国同时又是用水最奢侈、最浪费的国度之一,万元GDP用水量分别是美、日、英等国的5、17、30倍,城市居民及其他各业用水浪费现象也是惊人的。因此,建立节水型社会已是刻不容缓的必然选择,节约用水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也应该成为每一个公民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透视当前中职生节水存在的问题

1、节水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认识,导致对水资源的恣意开采和大量浪费,同时由于学生感觉目前的水资源对我们自身还是充足的,丝毫意识不到事态的严峻,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

2、管理体制不合理。长期以来,由于中职生每学期交完学费、杂费,至于生活中用了多少水是任意的,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目前,纯净水的供应,供水部门作为营销部门要从所卖的水中获得利润,卖的水越多盈利越大,利益驱动使其根本不考虑节水问题。

3、不重视培养提高节水管理人才。学校通常有很多学生会成员,这为学校的管理给予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但通常对于校园浪费现象却没有很好的采取措施,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果我们每个班级都能够有专门的负责人员督导再加上学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检查,给予班级和个人评比,我想这样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会有所好转。

节约水的好建议

节约,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日常生活中或许我们的一个举手之劳,就能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我们稍微一注意就能节约一粒米、一分钱。节约水资源从我们身边做起:如:随手关水龙头,用节水水龙头,利用洗脸水浇花、冲厕所等。

1.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应关水龙头。

2.用喷头淋浴比用浴缸洗澡节省水量达八成之多。

3.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4.使用洗衣机或洗碗机时要节约用水:集齐衣物或碗碟一起洗涤。

5.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可耗水70升,为免浪费,应立即修理。

6.切勿拿水嬉戏。

生活依赖于水源,水是生命的源泉。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自理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是他们真正理解贫困山区的生活现状,使学生感受到水的稀缺和珍贵,养成爱生活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同时职中教师必须要全面转变学生的生活观念,把学生的被动、单一的生活方法转变为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样,职中学生才能在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国民.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工程图学学报

浪费水资源范文第3篇

关键字:建筑给排水;水资源浪费;节能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竞争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急剧上升。鉴于我国水资源短缺、节约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及大量水资源受到污染的现状,及时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基本保证之一。在建筑给排水领域,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方式众多,如系统超压出流、配水器设计不合理等,均会带来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从建筑给排水的基础设计出发,将节能设计理念纳入设计过程,切实从源头上控制好对水资源浪费因素的把关过程,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效率,实现水质水量的循环利用,对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水资源浪费现状

人们对土地使用效率要求的提高促进了城市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需求的增加,同时促进了建筑设计向技术化、综合化、复杂化发展。作为建筑设计中的不可或缺部分,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给水、排水及中水等系统,其中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污废水、雨水及中水收集处理等部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人们对水质、水量及水压等方面品质需求的增加,同时,建筑复杂化的发展带来了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复杂化,这些都要求现阶段的给排水设计过程不断向着系统化方向发展。水资源的短缺、浪费及水资源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需要从给排水设计出发,通过例行节约来缓解矛盾冲突。但遗憾的是,在目前建设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情况仍然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网分区设计及管网压力设计不当。城市用水的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及经济技术的限值直接带来了管网分区设计的不当。巨大的供水压力造成了常见的二次加压现象。在管网分区设计不当、未综合考虑二次加压而导致管网压力设计不当的情形下,管网局部超压直接导致给水量超过额度,带来了给水的非正常分配及水资源的浪费。

2、材料设备选择不当。在现阶段的给排水材料设备选择过程中,很多管道及配件耐久性能较差,其造成的材料或设备腐蚀甚至破裂带来了巨大的直接水资源浪费。给排水工程的隐蔽性特征导致不易于及时发现材料或设备的性能不足,进而带来了水资源的间接浪费。

3、供热系统循环利用设计不当。为了提供生活的舒适性,多数城市提供建筑热水的全天候供应。在供热设计中,加热系统、循环系统等的设计不当,不仅影响了供热服务的品质,也带来了无形的热能浪费。

4、消防用水系统设计不当。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具有建筑体量大、危险性系数高等特征,在建筑消防等相关规范的指导下,要求提供大量的消防储水。这些消防储水常常因为贮水系统的设计不当而水质下降,最后只能排放,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带来水污染。

5、中水系统设计不当。中水系统在政府的推动下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遗憾的是,现阶段的中水系统设计通常存在格局布置散乱、不当重复建设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中水系统的各项效能,产生中水分配不均衡、雨季过量排放而旱季不足未用等问题。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设计理念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单一系统及综合系统的节能设计不足带来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将节能设计理念纳入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工程师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1、全局把握管网分区,合理设计管网压力

为了防止供水不足同时避免供水过来问题,建筑给排水设计应该合理布局管网分区,合理设计管网压力。考虑到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在压力要求方面的差异,宜将两系统进行分离设计。针对消防系统的压力要求,可选择静水压800kPa左右,而针对生活系统的要求,可选择静水压400kPa左右。

2、从优选择材料设备,完善用水监测系统

具体而言,在管道方面,不宜考虑耐久性能差的传统镀锡管道,而应选择耐久性能优异的不锈钢管道、PVC或PE等新型管道;在阀门方面,应选用密封性能优异的截止阀或匣阀。需要指出的是,材料设备设计不当带来的水资源间接浪费的原因是给排水工程的隐蔽性,因此,完善给排水系统的监测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这个问题。在给排水的监测设计中,不仅需要设置总水分水表,以便监测全体用户的用水数据,把握管网的用水流向分析,及时检测管网的漏水等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对监测设备进行高要求设计,即设计中要求选用高准确度的监测设备,以便监测小水量的变化,同时需要提出对设备定期强制性检定且限期使用的要求,从设计层面保证设备的使用正常性、准确性及高效性,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技术上的技能设计。

3、针对性供热方式选择,完善供热设计

人们对二十四小时热水的需求是给水系统设计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从供热系统带来的水资源、能源浪费的根源上看,热水开启后的低温热水不能有效利用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设计上体现为管网布置或设计不足带来的供热方式选择不当。科学研究表明,科学的供热方式选择,如采用立管、支管和干管循环方式,能减少无效冷水排放,在省水同时降低能耗。

4、合理利用科学成果,推进新型节能技术运用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设计理念中,推进新型节能技术的运用颇为有效。如推广运用真空节水技术,如真空泵、真空收集容器等产品,其产生的高速气水混合物可以实现对排水系统中污物的有效排除,有效减少排污用水量,大幅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把握中水系统理念,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循环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节能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首先要充分把握中水系统的作用理念,完善中水系统的设计。具体而言,一方面充分回收利用生活污水,如厨房排水、冷却排水等,将这些水资源通过处理运用在冲厕、清扫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地方;另一方面是注重雨水的收集利用,雨水与中水相似的特征决定了其能有效运用在冲厕、城市绿化及景观用水等方面。这些中水的运用,可大大降低用水成本,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节能给排水。此外,节能设计中还应积极探索各系统的关联综合利用。如将与中水系统相独立的消防系统中的贮水采取非排放而利用的方式,将消防储水当做中水进行处理利用,在保证消防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系统的相互关联运用。

参考文献

[1] 姜岩.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7,06:21-22.

[2] 杨高峰. 浅议住宅给排水设计的几项节能措施[J]. 山西建筑,2011,01:104.

浪费水资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消防用水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正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却比较严重。建筑用水是城市水资源使用较多的一部分,要保证建筑用水的合理性,需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合理规划,降低给排水中能源的消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一、建筑给排水系统水资源浪费问题及节水节能的重要性

1、建筑给排水系统水资源浪费问题

在当前城市建筑给排水中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浪费的原因也多种多样,笔者对当前建筑给排水系统水资源浪费问题做了简单的归纳,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①超压流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②没有合理选择热水供应系统循环方式而导致的水资源浪费。③消防用水系统的设计和选择不合理。④各种用水器具和卫生器具使用不当发生的浪费。⑤对中水的利用率不高导致浪费。⑥建筑没有雨水收集和储存设备,雨水的储存和回收效率较低。⑦建筑中各种管网的管件、阀门等密实性不高,因泄露引起的水资源的浪费。

2、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和工业用水量的增加,城市用水量也在逐渐增加,加上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对水环境的污染,导致水资源短缺的情况非常严重。而我国城市缺水的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全国有500多座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失的现象,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当前我国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筑给排水主要的利用途径有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绿化用水等等,加强建筑接排水节能节水措施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应用

1、给水系统中的节水节能技术

建筑给水系统中的节能节水设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供水。由于市政管网供水压力只能满足3~5层的建筑供水压力,对于高层建筑供水需求不能完全满足,这就需要对给水系统进行升压供水。在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中,可以对建筑供水区域进行划分,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给建筑的底下几层供水,对建筑高层则采用新型的供水设施供水。在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的时候应该对周围的市政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采用市政管网余压供水能减少二次加压过程中的能耗。②防止超压出流问题的产生。在建筑生活用水系统分区之后,由于部分点的水压偏大,产生超压出流现象,也会造成很多水资源的浪费现象。防止超压出流首先应该对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进行竖向分区,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楼层等做好分区,然后确定不同分区的供水管网水压。其次,最好选择水箱供水方式,这样各个配水点的压力波动值比较小。最后,要注意在各种用水配件中安装减压装置,将各点的压力控制在0.1MPa以下。③热水系统的节能节水措施。一方面要注重对热源的选择,尽量选择一些可再生的能源,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泵热水系统和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另外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热水供应循环方式。当前从成本和节能节水效果来分析,立管、干管热循环是适合的。④消防系统节能节水措施。从总体设计中来说,消防供水系统和生活供水系统要分开单独设计。一方面是因为这两种用水的水压不一样,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消防用水没有持续性。另外,在设计中要将消防储水池和生活用水储水池分开建设,尽量避免生活用水水质恶化,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可以使用集中式的消防加压储水系统,这样可以节省在建筑建设中的投资,同时也在使用的过程中减少了对消防储水池定期换水造成的浪费。

2、节水设备的使用

在建筑的使用中节水设备的使用当前还比较薄弱,要做好建筑节能节水措施就需要使用大量的节水设备。①节水型的水龙头。水龙头在建筑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节水型水龙头的使用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目前节水型水龙头使用比较多的是陶瓷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这两种水龙头的节水量在30%左右,节水效果非常明显。②节水型便器的使用。目前我国推广的是一种6L水箱的大便器,还可以选用水箱加压的方式,不但能提高冲洗的清洁度,而且能节约大量的水。另外,目前已经有一些免冲洗、但无臭味的小便器。③节水型淋浴设施。淋浴用水在生活用水中占据的比例比较大,目前节水型淋浴设施使用比较广泛的是恒温式淋浴器,通过事先设定温度可以调节冷热水,有很好的节能和节水作用。④使用优质的阀门和管材。在建筑使用中各种管材和阀门的质量不好导致泄露、滴漏现象严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有效节能节水,要选择一些不锈钢钢管、塑钢复合管等管材,在阀门的选择中要选性能较好,密实性较高的管材,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中水的利用

中水是将生活排水经过初步的处理之后再次在生活中使用,主要用来冲厕所、道路清洁、建筑施工等。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设中水设施,将各种废水进行回收处理,然后利用中水系统再次输送到建筑中使用,相当于减少了等量自来水的使用,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另外,中水的回收利用还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但是因为在中水系统的建设的时候投资比较大,当前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中并没有设计中水系统。

4、雨水的回收利用

雨水的回收使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释措施,通过雨水收集管将建筑物屋顶的雨水引到蓄水池中进行沉淀,然后将上层的雨水经过加氯消毒之后经过中水管道进入建筑中。一般来说雨水回收和利用主要适用于降雨量丰富的地区,同时对水的使用要求不是很高的地方。如果要求的水质很高,那么成本相对较大,也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结论

总之,要提高建筑用水效率,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需要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合理规划,因为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建筑实际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依靠先进的技术,通过使用各种新的工艺和新的设备,实现节能节水的目的。当然建筑节能节水最主要的是还在于人的意识,要减少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就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春华 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技术研究[J] 民营科技,2010(05)

[2] 洪岩,王光辉,孙显锋 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措施探讨[J] 建筑节能,2008(06)

[3] 于春红,李景帅 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的一些新措施[J] 建筑设计管理,2007(04)

浪费水资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资源浪费;负外部性;市场外配置;界定产权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凸现其资源短缺,而且主要是自然资源的短缺。按照目前的自然资源消耗量和自然储量,很难保持经济发展的平稳和实现预定的目标,甚至无法发展。资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不但不是地大物博,而且是人均拥有资源很少的资源贫乏国。二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消耗成正比例,加大发展速度所需要的资源相应增大。三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浪费。自然资源的浪费更加影响和放大了其它两个因素。浪费使资源显得更为贫乏,使发展中消耗比例更加扩大。同时,一头是不惜自然资源的流失与浪费,另一头是一定量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使得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缓解措施徒劳而无功。因此,认真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有效地遏制浪费,是我国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性需要。

一、自然资源成堆性浪费呈循环形结构

自然资源的惊人浪费呈现立体结构。从开发、生产使用到排出的各个层面都是大量浪费。首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丢弃性浪费。矿山的开采、土地的开发、草原的放牧、森林的采伐等方面的粗放式开发利用中,不能科学有效地充分利用,而是大量地闲置和丢弃,甚至是利用少,丢弃多。而且丢弃的难以回收。例如矿产资源的开采,《经济参考报》2005年7月10日刊文统计:“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的回采率仅为15%,有些低至10%。”浪费的是采购的3倍还多,而且浪费的不可回采。专家称“拣肥丢瘦”的粗放式开采为“吃菜心”行为。其次,自然资源产品作为要素投入生产中的消耗性浪费。gdp的增长依靠资源的大量垫入而造成资源过快地消耗。《光明日报》在2004年12月27日刊文公布:“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耗资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大手大脚的生产性消耗资源是又一种浪费。生产中不但不寻找替代品,而且不惜加倍地消耗。最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产的排出损害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浪费。一是开发中对资源的破坏。《中国经营报》2004年12月4日报道:“我国煤矿采空塌陷率创高记录。平均塌陷系数为0.24(公倾/万吨)”。许多地面成漏斗状,找不到安全的地基,打的水井成了摆设,地表水被矿渣污染,导致村民被迫搬迁。二是过度使用造成的破坏。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非常规使用而大面积沙漠化,森林过度砍伐而成为黄土山坡。三是生产排放性的自然资源破坏。本不稀缺因为被污染而照样短缺。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温室效应、酸雨的出现,优质空气变得稀缺了。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大原因是水资源污染后可用水太少了。

自然资源的多方面浪费有其共同的特征。第一,集聚性浪费。丢弃性浪费、消耗性浪费、破坏性浪费三者之间不是间断性的此起彼伏,而是齐头并进的浪费成堆。第二,自觉性浪费。生产者本应对浪费进行效用核算,尽量避免出现浪费。但是,我国的生产者不惜浪费而效用更佳。开采矿产“吃菜心”,可以节约收边料和开伴生矿的成本去开采更新的资源才是效用。生产越多,资源浪费成倍递增,但利润也相应增加。这是乐意的浪费,生产者并不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以减少浪费。第三,他人性浪费。生产者不吝啬浪费,但生产者以外的社会他人则因此而承担浪费的后果。代内和代际可用资源更少,污染了的环境治理由国家埋单和社会民众受害;开采地的搬迁是村民不是矿主等,生产者受益,社会他人受损。所有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因为价格对生产者并不起作用。稀缺的自然资源价格显著低于价值,浪费后影响生产成本的增量不明显;公有资源的公共产品性,浪费后没有计入生产成本,由社会他人承担。因此,生产者缺乏寻找替代品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放任于浪费之中。

二、自然资源的浪费缘自绕过价格的市场外配置

自然资源浪费的特征表明,因为是不惜浪费他人的资源,而不断地循环形的浪费。这主要是被浪费的公有物在市场外转化成私人产品时的结局。公有资源转化为私人产品的过程中,不是在市场上通过价格信号的导向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交易,是在否定或取代市场配置功能以后的市场外交易,而且是市场外绕过价格机制的外力性转化,资源的稀缺性不能从价格中反映出来。这样,形式上转化为私人使用,实质上仍然是公共资源,并且还存在着形式上都没有转化为私人物品的,比如空气的使用。价格不起作用的权利转让被经济学家称作市场外配置。市场外配置一般是行政权力配置和经济负外部性这两种主要方式组成。

经济负外部性产生是生产者浪费的动力。经济“负外部性意味着权利主体行使权利时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主体没有承担其行为的全部成本,部分强加于他人身上,在经济上表现为个人边际成本低于社会边际成本”。[1]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浪费是比较明显的负外部性。由于环境影响和破坏反映迟滞,加上我国环境意识及其制度跟不上生产的飞速发展,则生产的环境成本没有内化于生产过程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马凯指出:“许多资源性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2]而且,生产者造成的许多污染和破坏一时难以量化,很难内化于生产者成本和反映在资源要素的价格中。生产和使用资源要素的企业缺少因成本约束的节约外力,浪费成本外摊于他人是必然的了。浪费成本强行让他人承担,并没有与他人谈判、交易和体现价格,纯属于无约束的生产者一方的自愿,受损害的他方是特定少数或不特定多数。因此美国经济学家范里安总结认为:“外部效应最主要的特征是存在人们关注但又不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3]被污染的环境就是市场外出售的商品。

最直接的资源浪费来自于无视价格的行政机关配置资源。自然资源征收和划拨中的大量资源流失是资源浪费的主要渠道。依靠权力含量决定资源去向的行政配置是市场外的权力处置,不是市场内权利配置。首先,行政强制征收后分配稀有资源。“最重要的制度环境就是,资源的拥有者和消耗者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都有公平地交易的权利。不幸的是,我们的市场环境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4]农村集体土地要转为城市工业用地,不是土地所有权人与建设用地者直接谈判,而是单向征收,行政机关按照统一的标准对资源所有者给予补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其次,稀缺的自然资源以行政特别许可形式直接划拨。资源使用权的取得称为特许物权。“特许物权是指经过行政特别许可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由于它是基于开发、利用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而享有的权利,故我国学者称为自然资源使用权”。[5]即是以招标、拍卖方式取得使用权,也是象征性的,实质仍是行政配置。《行政许可法》第53条规定:“行政机关按照招标、拍卖程序确定中标人、买受人后,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依法向中标人、买受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件”。采矿权取得时,国土资源部门发给采矿权人的是行政权力的采矿许可证,而不是民事财产权的产权证。最后,行政配置后,初使取得(或出让取得)的资源使用权又严格限制流转,很难形成自然资源配置的再流转(二级市场)。严格限制“使其他主体无法进入,自然资源的不可交易也就成为现实。中国法律并不排斥自然资源的使用,然而排斥了交易”。[6]我国的《民法通则》第81条及相应的自然资源单行法律都严格限制自然资源使用权流转。

重要而稀缺的资源由政府直接配置,由于政府信息不完全、手段单一,而不能通过价格信息将资源配置给最值得使用的使用者手中,失去了价格导向的核心作用。同时,行政权力与社会强势集团最容易结为一体,尽量避开价格的约束。价格信息缺乏和规避价格的结果是资源使用权取得时的受让价格明显低于其价值。美国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价格本身总是起着配给有限的供给量的作用;它上升以便抑制过多消费;它下降以便刺激消费,减少生产和消耗过多储量。当政府插手干预供给和需求时,除了货币之外,还会有某些东西起着配给者的作用——而这样做时通常会伴随相当的浪费。”[7]

三、矫正市场外配置的关键是建立科学法律制度

遏制资源浪费的最好药方是矫正资源配置的市场外交易,在市场内让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合,达到资源配置最优。但这是一项长期的整体工程,不是那个部门在那几年就能完成的。比如经济的负外部性,一直是经济学家十分重视的问题,至今没有彻底内化负外部性的良方。根据我国自然资源产权状况和行政权力结构以及法制现实,应当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市场内的资源配置以遏制资源的浪费。

首先,明确地界定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8] “有关外部效应的实际问题,一般都是产权未能很好地界定的情况下发生的。”[9]矿山开采的采矿权、地下权、地上权、水使用权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相邻权受到影响;行政机关直接配置资源的权力与权利界定不清,权力作为价格信号决定资源去向;生产者使用公共的草原、空气空间的公共品出现的“公地悲剧”是产权主体虚化和不清晰;行政征收、征用、行政权严格限制市场流转属产权残缺等。这些都是因为产权界定不清。产权界定清晰,则能通过相应价格表达在市场上交易。因为物在市场上的价格交易实质,是体现在物上的权利交易,所以物的权利状态是市场外转化为市场内交易的基础,必须科学地界定产权。

其次,是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公共管理的职能不能直接插手资源的配置,这要求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市场配置的关系和功能定位。由市场价格配置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是市场的基本功能。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重点突出了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市场配置存在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出现市场失灵,“看得见的手”只能在市场失灵时起作用。政府弥补市场配置的不足,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如界定产权、制度安排、直接许可、许可后的监督和处理等。政府调控市场不是通过价格进入市场成为经济人,或者承担举槌的拍卖者,不能直接干预经济。这要从管理理念,管理能力以及权力本位各方面有一个根本转变的过程。其转变是目前所期望而且十分迫切的。

最后,法律制度创新。自然资源价值的实现是以自然资源的市场供给与配置为条件的,而市场供给与配置是否安排和怎样安排则是法律的选择。自然资源配置的法律并不缺少,门类齐全。法形式的完备不能代替法内容的科学。《行政许可法》关于自然资源的配置许可则不是有效安排。起草许可法的专家大都认为行政“特许的主要功能是分配稀缺资源”。[10]学术理论被《行政许可法》第12条第2项及第53条认可,行政机关配置稀缺资源“合理合法”。这说明,让政府将资源配置权返给市场的法律变革任务还很艰巨。要使市场外配置回归市场配置,号召性的政策只能助阵,根本出路在于与之有关的法律各部门合力构筑科学的资源配置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从制度的规范上让其无法在市场外配置,从制度上遏制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周林彬.物权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16

[2] 马凯.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j].求是.2005,24

[3][9](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5,700

[4] 秋风.资源浪费源于定价权错位[n].中国青年报.2004,12,4

[5] 杨立新等.物权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3

[6] 肖国兴等.自然资源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7

[7](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