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第1篇

每年损失千亿斤粮食

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据任正晓介绍,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

我国农户存粮约占全国粮食年总产量一半左右,由于储存设施简陋,缺乏技术指导服务,损失比例在8%左右,每年因虫霉鼠雀造成损失400亿斤以上。

我国粮食物流方式落后,散粮运输比例约为15%,大多采用包粮运输方式,抛撒、遗留损耗大。全国粮食企业有近1800亿斤仓容属危仓老库,储粮条件差、损失大。这些环节损失损耗逾150亿斤。

由于消费习惯误区,成品粮过度追求亮、白、精,低水平粗放加工,既损失营养素又明显降低出品率,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也很低。加工环节每年造成口粮损失130亿斤以上。

探索立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餐桌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有关方面估算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任正晓说。

他还表示,相关部门将编制《粮食行业节粮减损行动实施方案》,制订节粮减损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还要推进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爱粮节粮行动,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特别要探索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立法。在《粮食法》中明确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条款,以法律手段约束整治浪费粮食的行为。

相关新闻

全年粮食面积力争稳定在16.69亿亩以上据新华社电当前已进入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农业部部长韩长赋17日提出,力争春播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9.2亿亩以上,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6.69亿亩以上。

韩长赋在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尽管我国粮食连续九年增产,但供求仍是“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夏粮产量占全年的四分之一,夏油超过全年的五分之二,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的一半以上。只有全力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才有希望。

为此,韩长赋提出,东北要积极稳妥发展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努力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南方双季稻适宜区要大力推进“单改双”,力争早稻面积稳中有增;西北要通过地膜覆盖等措施,扩大春玉米等种植;西南要大力发展间套种,扩大马铃薯、大豆等作物。

据气象部门预测,北方冬麦区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偏少,南方大部地区及东北西部传统旱区降雨量也比上年偏少,出现春旱可能性大。此外,去年秋冬季雨雪多,病源、虫源基数大,增大了后期病虫害暴发流行的风险。

韩长赋说,今年中央继续加大“四补贴”、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各地要制定完善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使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新闻背景

进口谷物大豆每年达千亿斤我国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近年来粮食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粮食安全;土地红线;污染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021-1

拥有一个人人丰衣足食,充满希望的世界是每个人的共同梦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引发的至今让经历那场灾难的中国人记忆犹新。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造成的危机是世界各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我们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严肃课题。自然灾害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环境污染及病虫害加剧等影响农业生产的问题十分严峻。粮食安全问题看似简单的问题,实现起来却有着千变万化的不确定因素,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天灾人祸。因此,研究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找出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是每个农业战线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1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1.1 自然灾害因素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水、海啸、台风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土地沙漠化、干旱、水体污染、臭氧层变化、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我们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规律,尽可能减小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1.2 耕地占用因素

近年来我们国家进行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占用耕地的问题比较突出,十八亿亩土地红线岌岌可危。据调查近些年我国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一些大中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向周边拓展,城镇周边的农田被占问题非常严重。以北京为例,据北京晚报报道:2011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大关,达2018.6万人。比2000年常住人口1356.9万增加了48.8%,加上外来人口保守估计至少已经达到3000万人。城市交通也从三环路发展到六环路,并且正在建设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昔日北京郊区农村几乎被城市建设全部吞没。一些大中城市辛辛苦苦建设几十年的菜篮子工程大部分被房地产开发所毁灭。

1.3 水资源匮乏与污染因素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一项关于地下水污染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所有工业企业,取水量是污水排放量的四倍,中间相差600多亿吨,刨去自损耗和其他损耗,有160亿吨污水不知去向,很可能被企业深井偷排到地下,成为地下水污染的罪魁祸首。

1.4 农业用水浪费惊人

媒体报道,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年浇水2000多立方米,小麦每亩年浇水1200多立方米。据统计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两吨。大水漫灌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在农村,一吨水电力提灌价4~9分,自流灌溉价每吨4厘~6厘,出现300吨黄河水的价格不抵一瓶矿泉水的怪现象,低水价实际上鼓励了水资源的高消费。

2 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重点分析的因素外,还有土壤污染、沙漠化、荒漠化、粮食运输储存,粮食浪费等等,由于文章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仅就上述重点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对策。

(1)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据中国财经报报道,我国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中央财政拨付水利防灾减灾资金80.51亿元。拨付农业生产救灾和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41亿元,拨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林业生产救灾等资金3.36亿元,安排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1.5亿元。支持相关地区应对干旱、台风、风灾等自然灾害,对受灾地区购买种子、种苗、鱼苗、柴油、化肥和药剂等生产资料给予适当补助,减少粮食生产因灾、因病虫害损失。

(2)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十八亿亩土地红线,做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对非法侵占耕地行为进行重点打击。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第3篇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你知道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心得该怎么写吗??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0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心得体会总结精选,欢迎阅读!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心得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中国,这是一首三岁小孩都能朗朗上口的诗歌,告诉我们从小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组工干部,更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厉行节约,珍惜每一粒粮食。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__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也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各地掀起整治浪费之风,大力倡导“光盘行动”。我们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反对铺张浪费,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做到节约粮食、拒绝餐饮浪费,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居安思危,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主动做到减少浪费、倡导节约,带动更多群众做到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减少浪费,促进形成厉行勤俭的良好社会风气。

大道至简,在简约谱写不简单的人生。当今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元素多样,但简约风却越来越受人们青睐,这也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化繁为简。只有形式和外壳的“简”,才能获得实质和内在的“真”。注重内心的获得感,注重实效,方能成就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心得2

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好家风传承中播下节约的思想种子。勤俭节约美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传家宝,这个传家宝能不能传得下、用得好,首先在于家风家教。家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家庭若能将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家风因子植入每一个家庭成员心中,那么全民餐饮节约行动便成功了一半,同时,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一旦习得节俭家风,全民节俭行动自会走得顺畅且持久。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通过建立好校风,强化学生们的节约行为自觉性。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大多出生在物质充裕的环境下,基本上没有经历过挨饿的体验,对粮食的来之不易缺少深切体会,也就缺乏节约意识,大中小学生群体便成了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对此,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在孩子节约习惯的养成教育上作出积极有效的努力,同时通过发放倡议书、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牢固树立“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的理念,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做厉行节约、抵制浪费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在好社风构建中形成节约的常态环境。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我们要居安思危,践行节约美德。作为餐饮机构,要提升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完善餐饮节约的标准、规则,并全力推行落实,有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个人身体需求,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的营养配餐;作为消费者,要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摒弃搞攀比、求面子等不良心态,坚持“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兜着走”,杜绝聚餐、宴请等浪费;作为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要当表率、严格控制公款消费,坚决不浪费纳税人的一分一毫。只有全社会形成一种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节约的常态环境才会形成。

世殊时异,节约不移。只要我们人人节约、处处节约、时时节约,餐饮节约美德必会蔚然成风。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心得3

近日,_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是的,纵观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都源于勤俭,衰败都源于奢华,而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我们的国家越发展,党员干部就越要艰苦奋斗,越要坚持勤俭节约,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群众眼里,党员干部的公务消费,正是映照奢与俭的明镜。笔者认为要厉行节俭,党员干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党员干部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把勤俭节约作为政德标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党员干部是关键,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除奢侈之气,树立节俭之风,从小事做起,如客饭、办公用纸、取暖照明等能节俭则尽量节俭,以此行为带动整个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党、国家和社会负责。

二是党员干部要认真执行党中央的一系列规定,带头消除

“舌尖上的浪费”,“酒桌上的应酬”,管住“车轮上的腐败”。让廉洁自律、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政风简,民风淳,这对净化社会风气起着积极作用。党员干部的言行决定着党风的好坏,党风的好坏决定了社会风气的好坏。所以在反对铺张浪费、厉行节俭节约的问题上,党员干部的作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敢于指出和制止,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应是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争做勤俭节约的倡导者、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努力成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表率。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心得4

近日_,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上海市文明委也下发通知,要求迅速在全市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推动餐饮企业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点餐服务;建立关于餐饮浪费行为的举报投诉、专项检查等制度机制,重点加强对商务宴请、婚丧嫁娶红白事等餐饮浪费行为的监管;探索设立餐饮企业“红黑榜”名单等。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既是国家的生命线,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线。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__年1月,就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必须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既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要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也有官场的。过去,一些党员干部在机关中养成了养尊处优,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公款吃喝、公车超标、讲究排场、追求享乐等现场屡禁不止,影响了干群关系,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党员干部作为“先锋军”,要带头行动起来,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思想先行,带头牢固树立节俭理念。我们党诞生在苦难的岁月,无数革命先辈为了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清贫节俭的好作风,鞭策广大党员继续弘扬这些优良传统。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从自己做起、从本单位做起,带头“过紧日子”,带头培养节约习惯,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行动跟进,带头宣传整治浪费之风。要提高党性觉悟,做好榜样示范。口说千遍,不如示范一次。更何况,制止餐饮浪费更多是伦理道德上的号召,并不违规违法,应从思想纠偏、风气营造入手。党员干部要首先带头打破爱虚荣、讲面子、好排场的心理,在公务接待、在机关食堂、在个人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等方面,主动从严要求自己,主动旗帜鲜明地“制止餐饮浪费”,落实“光盘行动”、拒绝“剩宴”。

习惯养成,带头自觉养成节约美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时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浪费之风,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真正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国人口多、基数大,每人浪费一点,加在一起就是巨大的损失;每人节约一点,加在一起就是巨大的财富。党员干部带头,人民群众紧跟,让节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守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心得5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_强调:“过去我们党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要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工作。”党和政府一边加快发展经济,一边注重节约、反对浪费,带头过“紧日子”,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和精神永远不能丢。全党同志务必牢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当此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光荣的历史使命、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呼唤我们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第4篇

6月3日在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问题。尽管当前有关粮食危机根源的争论仍在继续,但是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高官们已经开始面对现实,试图通过协商与合作为困扰世界的粮食难题谋求良方。可以说,这次会议为反思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难得机会,理性看待粮食安全问题,人们或许能从危机中觅得转机。

全球性粮价飞涨,对低收入国家的冲击最大。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其他客观条件制约,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这是导致饥荒和营养不良的重要根源之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农业贸易环境失衡的今天,这些国家更是处在不利的地位,面对粮价飞涨,这些国家面临着国内粮食生产能力不足和缺乏粮食进口资金的双重制约。

人口只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粮食产量的49%,它们理应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困难,提供更多的官方农业发展援助,进一步减免债务,加快农业技术转让,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同时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此次会议上人们听到了一个建设性的声音: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国际合作力度。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政治性挑战,而加强国际合作是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如果各国在加强国际合作上采取切实行动,对确保全球粮食安全未尝不是一次转机。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此次粮食危机更凸显了“主粮自给”的重要性。由于世界粮食价格在过去25年来一直低位运行,很多发展中国家忽视了对本国农业的投入,随着地力衰退和气候变化,农作物单产持续下降,另一方面人口增长、需求增加,导致粮食进口量不断攀升,增加了对发达国家低价农产品的依赖性,“粮食”逐步丧失。如果发展中国家能更重视粮食安全,将农业放到更重要的位置,这对全球粮食安全也是一次转机。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德办事处主任西德霍夫指出,过去中国是世界粮食计划署受援国,2005年以来已成为一个援助国。在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农业投入的时候,中国则一直很重视农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中国的发展过程值得一些发展中国家学习。

解决粮食危机,最根本的是要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量,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效率和积极性。而在这方面,目前的粮食贸易环境和欧美农业补贴政策恰恰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发达国家为本国农产品提供巨额补贴,令其低价出口倾销,而对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产品设置高关税门槛,这极大地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和积极性。如果各国能推动建立一个更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那么对全球粮食安全更是一次转机。

对此,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认为,粮食危机或许可以成为推动多哈回合的一种动力,“我相信今天由(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的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可以促进发展中成员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应该为(多哈回合)谈判注入更多的政治能量和动力”。

造成此次粮食危机的因素很多,其中还包括能源价格上涨、生物燃料与人争粮和短期投机等,这些问题当然要解决,但从长远角度看,发展农业、提高农业产量依然是最有效的途径。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说,发展中国家要加大农业投入,增加粮食生产能力:而发达国家应增加发展援助,同时改变政策创造一个公平的世界粮食贸易环境。

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五大原因 谭浩俊

全球粮价高涨,源于粮食供应紧张。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全球性粮食供应紧张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过度工业化。为了快速增强国家的硬实力,近年来,多数国家都提出了走工业化之路的发展目标。发达国家自不用说,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化之路。其结果,一方面,普遍出现了重工轻农思想,农业投入严重滞后于工业投入,惠农政策也远比不上扶工政策,农业受到严重轻视,农民也都纷纷投奔工业,一些国家,甚至放弃了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在粮食生产不能充分保障的情况下,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业对粮食的消耗却在不断增多,特别是粮食能源,已经对粮食供应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是环境严重污染。按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能力的不断增强,粮食的产量与品质也应当相应提高。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环境污染已经对粮食生产产生了严重影响。第一,环境污染造成全球气候严重恶化,很多地区由于气候的变化,粮食的产量、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出现绝收现象;第二,环境的恶化,使土质发生了严重变化,很多土质已经不太适合粮食生产和作物种植,即便种植,其产量也十分有限:第三,由于环境恶化,各种病虫害日益严重,迫使粮食生产者大量使用农药等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的产品,使粮食的品质大大下降,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也影响粮食的利用率,加速粮食供应的紧张。

三是耕地破坏严重。有关耕地问题,可能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耕地较多的国家,生产工艺落后、技术落后、种植者的技能落后,耕地的利用率低,投入产出水平低,间接地造成耕地的浪费与破坏:一个极端是,有工艺、有技术、有技能的国家,却因为工业过度发达,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遭受严重破坏,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土地抛荒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四是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在世界粮食问题上,我们不能不严厉谴责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政府补贴和贸易壁垒减少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农产品,给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出口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生产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发展中国家也就会逐步降低农业生产的比重,减少粮食等农副产品的生产。

五是粮食浪费日益严重。一方面,粮食需求增加、供应紧张。另一方面,粮食浪费现象也随处可见。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如此,甚至是一些贫穷国家也存在严重浪费粮食的现象。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市场上供出售的食品每年有大约1.6亿吨,其中有4370万吨最后被扔掉,相当于市场上所有食品的27%。另据报道,英国人每天扔掉440万个苹果、160万根香蕉、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55万只鸡、30万包土豆片和44万份熟食。在中国,浪费现象也是十分严重,特别是公款吃喝,浪费更为严重。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出现全球粮食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问题,不是大自然的原因,而完全是人类自身的原因。如果人类真的重视和关心自己的生存,关心自己的前途与命运,那就应当团结起来,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人都从自身找原因、找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粮食生产与供应问题,不应该是太难的课题。关键看各个国家有没有公益心,有没有地球心,如果只会考虑自身利益,

那只能自己毁灭自己。

6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及生物能源的挑战”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讲话。此次会议为期3天,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倡议发起,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或部长级官员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官员参加此次会议。

6月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右)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意大利罗马出席“世界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及生物能源的挑战”高级别会议。

6月3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及生物能源的挑战”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讲话。

国际形势

埃及:保障内需禁止出口大米

作为非洲的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埃及难逃此次全球性的粮价“疯涨”浪潮。由于埃及国内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未能直接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长期存在的社会隐患加上粮价上涨这根导火索,最终诱发了近目的社会动荡。为此,埃及政府采取了多项安民措施,如保障内需禁止出口大米等,调整粮食安全政策,稳定国内粮食价格。

俄罗斯:拟实行粮票制度

俄罗斯粮食协会建议俄政府实行粮食票证制度,以抑制不断飞升的粮食价格。粮食协会主席亚历山大・克尔布特说:“看看现在,电、水、能源和运费都在涨价,为什么农民种的粮食在商店里却只卖几戈比?”但为了确保低收入人群能买得起粮食,他建议实行粮食票证制度。

巴西:“零饥饿”计划救助穷人

巴西是世界主要的粮食和肉类生产国,农产品大量出口,但是世界性粮价上涨的影响已经在巴西消费者的餐桌上体现出来了。以圣保罗州为例,在过去的12个月内,通货膨胀率高达4.29%,主要消费食品价格都大幅上涨:菜豆上涨168%,豆油上涨56%,面包上涨17%,牛肉上涨22%,奶粉上涨42%。

由于巴西是农业大国,卢拉总统2003年执政以来为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推出了“零饥饿”计划,这使巴西在应付粮食危机时有一定能力。“零饥饿”计划把解决贫困人口饥饿的问题提到政治日程上来,用政策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法国:自给自足严管粮食

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业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法国的粮食自给率之所以高达329%,主要是靠天时地利的自然环境。为维持商品价格基本稳定,法国政府建立以“目标价格”为中心,配以不同类型辅助价格的价格体系,以避免市场价格无序上涨或下跌。

所谓“目标价格”,是指某种商品在按计划规定的一段时间以后要达到的价格。这一价格与产量目标挂钩,通过调整“目标价格”来控制当期商品产量,从而影响当前商品市场价格。

日本:以独特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稳定物价

日本一直是世界上零售物价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其稳定物价的成功做法包括:一是高度重视生活必需品供给的稳定。二是政府紧握流通的批发环节,调控生产和市场,稳定物价。三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统计和信息系统,及时公开经济信息,引导消费,稳定物价。日本不仅把统计和信息系统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而且把及时公开经济信息作为强化民众监督的手段加以运用,引导消费者保持合理的消费行为。

粮食安全的中国救赎 高焰辉

高达13亿人口的中国由于对粮食的巨大需求历来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14年前,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发表专著《谁来养活中国》,质疑21世纪初中国的粮食安全。如今,在全球出现粮价猛涨甚至产生“粮荒”的背景下,又有人再一次将矛头对准了中国。一个十分严峻的诘问就是,在粮食需求全球性放大和粮价高涨以及各国扎紧粮食出口口袋的国际环境中,仍然没有扔掉进口拐杖的中国能否保证自己的粮食安全。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的确,中国粮食消费生态中未来还会表现出明显的进口成分。美国农业部预计,在未来4~5年内,中国将成为一个玉米净进口国,未来10年中,中国净进口玉米数量将增加到200万~300万蒲式耳。不仅如此,我国粮食需求占世界粮食需求总量达18.5%,而且过去10年我国粮食缺口占总需求的0.9%,比世界同期高0.7%。同时,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即使保持现有的人均需求不变,粮食产量需要每年增长0.5%~0.7%才能养活这些人口。正是基于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今中国政府对于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下18亿亩耕地的红线,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保护农业、农民与粮食生产的系列倾斜性政策纷纷出台:

――减免农业税。至2007年年末,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告别历史舞台,仅此项开支,中央财政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

――建立农业补贴制度。特别是2008年,中央财政在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人民币并且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投入252.5亿元人民币,且主要用于直接补贴农民,包括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

――连续实施粮食的最低保护价收购。仅今年截至目前,国家已经先后两次提高了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两次累计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9%~10%,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高4%~7%。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过去四年粮食连续丰收的基础上,中国的粮食产需缺口从2003年的超过1000亿斤缩小到300亿斤以内。对于2008年的粮食产量,国家粮食局预测将保持在1万亿斤左右。

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有效充实了国家的粮食战略储备。目前,中国的粮食储备在1.5亿~2亿吨。如果按照2亿吨计算,中国的粮食库存消费比就高达40%。由于粮食储备充足,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粮食自给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远远超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

在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中,60%以上依赖进口的大豆似乎历来是他人诟病中国的借口。但是全面地分析,这种单一的进口品种并不能构成对中国粮食健康生态的否定。资料显示,除大豆以外,中国的谷物不仅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而且已经成为谷物净出口国。2006年中国出口谷物645万吨,进口360万吨,全年净出口285万吨;2007年中国出口谷物991.2万吨,进口只有155.7万吨,净出口835.4万吨。仅2008年1月~2月,中国谷物出口数量就累计达66万吨。

充足的粮源和灵活的吞吐能力保证了中国粮食市场的稳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也显示,国内粮价近期处于高位运行阶段。第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5.5%,其中小麦上涨8.7%,稻谷上涨3.5%,玉米上涨8.9%,大豆上涨36.5%。而同期国际市场四种产品价格分别上升

42.8%、120.9%、29.0%和80.8%。中国粮食产品的价格增幅均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增幅。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全球粮食市场中,中国能够实现粮价的稳定就足以说明其自身充足的粮食供给能力和调控市场的政策水平。中国确保本国粮食消费安全自然也就不容置疑。

延伸

林毅夫:全球粮食危机蔓延中国绝不能高枕无忧

4月9日世界银行发表报告称,截至今年2月底,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联合国粮农组织称,迄今全球已经有37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向全世界发出警告,称国际粮价上涨将使贫穷国家的1亿人口更加贫困,而就在粮价节节上升的同时,全球粮食储备已悄悄地降低到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即将上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林毅夫先生也认为:这是十几、二十年来最重要的,也是最严重的一次粮食的全球性问题。他认为,除了油价上涨、自然灾害致使粮食产量下降以及世界粮食需求增加等因素之外,各个国家的生物燃料产业对粮食资源的肆意争夺,是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这次全球粮荒是否会波及中国,林毅夫指出,中国主要粮食产品能够自给自足,短期内粮价不会跟随国际价格上涨。但他也担心,中国粮食供应并不是高枕无忧,尤其今年,国内粮食生产形势悄悄发生着一些变化,有利条件在减少,不利因素却在增多,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如土地撂荒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就近期中国粮食供求形势答记者问时表示,发改委一直关注国际粮食市场情况,尤其近两年国际市场粮价出现大幅度上涨。初步分析,这轮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全球粮食供需偏紧所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主要依靠国内生产,在国内粮源充裕、严格控制粮食出口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正确看待积极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徐光春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粮食是生命之源、宝中之宝,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世界的和谐与稳定。去年以来,世界粮食价格屡创新高,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必须正视全球粮食危机,立足自身解决粮食问题。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面对当前全球的粮食危机,我们要深刻认识,科学谋划,积极应对,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

第一,深刻认识全球粮食危机的成因。今年以来,粮食危机的阴影笼罩着全球,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和态势。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客观因素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近年来世界粮食供给一直处于偏紧状态。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到世纪末,由于中国、墨西哥、印度等主要发展中国家实施了依靠先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绿色革命”发展战略,推广优良品种、扩大灌溉面积、广泛施用化肥,将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全球粮食产量急剧增长。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新技术的发展没能再次取得根本性突破,尽管有关国家也开展了用宇宙飞船把粮食种子带到太空中去进行转基因试验等各种尝试,但都没有取得促进粮食增产的理想效果,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遇到了瓶颈制约。与此同时,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全球气温转暖,极端天气频现,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增加,土地沙漠化加剧导致耕地减少,直接影响了世界各国粮食产量的提高,造成了世界粮食出口的大幅减少。二是粮食的高消耗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粮食被转化为新的能源。一些国家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带来的影响,把大量粮食转化为生物燃料,如美国、巴西等国家用玉米制造乙醇、柴油,消耗了世界玉米产量的近20%。另一方面是随着人们食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肉、蛋、奶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畜牧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消耗了大量粮食。据有关资料显示,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消耗3公斤粮食,生产1公斤牛肉则需要消耗7公斤粮食。世界粮食消耗从45年前的每天230万吨增加至现在的每天560万吨,增幅达149%。三是各国粮食储备逐年减少。“冷战”结束以来,不少国家认为大规模的粮食储备成本高、不划算,不愿意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去保存粮食,导致最近30年间全球粮食库存不断下降,目前已经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其中,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美国的小麦库存已经下降到60年来的最低水平。人为因素主要体现在国际投机基金不断通过操控国际油价和粮价来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不断通过抬高粮食价格从中渔利。粮价的飞速上涨,已经改变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健康增长的重要因素。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泰国的大米报价涨幅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出口价格自今年以来已经翻番。全球第五大粮食出口国俄罗斯、第六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从去年就开始限制粮食出口;近来全球第二大米出口国越南、第三大米出口国印度都大幅减少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减少了三分之一。更为严重的是,粮价的飞速上涨,已经在一些国家引发了社会动荡,甚至直接导致了政权更迭。在亚洲,印尼、孟加拉国都已经出现了饥荒;在非洲,很多国家都发生了暴动,埃及曾因抢购面包而引发冲突、导致数人死亡;在拉丁美洲,因无法控制粮价海地总理已经被迫下台。事实充分证明,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粮食安全都是一个重大问题,不仅是吃饭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事关人们的生存、社会的发展,事关国家的安全、政局的稳定。

第二,切实正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为粮食连续四年丰产丰收提供了坚强保证,目前的全球粮食危机尚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从长远来看,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我们必须正视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基础还比较脆弱,粮食安全领域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另一个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全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全世界的问题。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解决粮食问题主要靠我们自己。目前我国是大豆净进口国,每年进口大豆数量超过3000万吨,已接近国内大豆产量的两倍。一旦我们放松粮食生产,使我国再成为小麦、水稻、玉米的净进口国,不但会使13亿人口的吃饭成为空前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剧世界粮食市场的动荡,引发国际国内物价的飞涨。当前,解决好粮食问题,我们面临着五大难题:一是尽管连续多年粮食丰收,但当年的粮食产量依然不足以满足当年的粮食需求。从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的供求矛盾

大大缓解,产需缺口从1000多亿斤缩小到去年的300亿斤以内,但每年仍要进口一批粮食来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二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加快推进,耕地的流失必将进一步加大稳定粮食产量的难度,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三是政府补贴的力度赶不上农资上涨的幅度,将影响产粮区和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对种粮农民的综合补贴力度,但相比较而言,物价上涨特别是农资价格上涨偏快,使粮食生产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四是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畜牧业的加快发展,也会增大粮食需求的压力。五是粮食流通难以完全实现市场化,使种粮农民增收的空间较小。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安全的高度,对农业发展作出全面的战略考虑,采取长期的综合性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增加粮食的储备,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确保粮食增产和粮食供应。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第5篇

多么令人惊叹的景象啊!若是每个学校的食堂都出现这样的一幕,那全中国一年要浪费掉多少粮食,国家财产将受到多大的损失。

铺张、浪费现已成为一项极其严重的话题,这一危害人类未来的定时炸弹——清除迫在眉睫,倘若在人们解决它之前,一次小小的爆发都将使人类遭受极大的灾难。

现今社会的浪费已趋向多元化,粮食的浪费,资源的浪费,人才的浪费无不给人类的发展敲响了警钟,这一为世人所公厌的家族正逐渐壮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全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人类肆无忌惮的浪,毫无保留的费,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不滋长了浪费这一可怕家族的势力。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多达400多亿元。

多么可怕的数字啊!这还仅仅是中国,世界如此之广大,浪费资源造成的损失何只这些。

而更可怕的是,现在的人们浪费的不仅仅是资源,时间成了一部分人的浪费对象。众所周知,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个人除去睡觉、吃饭,还能剩下多少时间,而总有一些人依旧浪费着它,难道他们不知道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自己的生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