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项羽本纪》 项羽 性格

一、学习目标

(一)了解项羽的性格与其悲剧命运的关系,全面把握项羽的形象。初步掌握司马迁人物刻画艺术。

(二)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砥砺自我,提高人生修养。

二、学习重点

分析项羽性格弱点,引出“性格决定命运”的结论。

三、教学方法

引导、研讨。

四、教学时数

4课时(本课为第4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有句成语叫“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秦末就有两只“猛虎”,一个名叫刘邦,一个名叫项羽。这“刘老虎”和“项老虎”相争的结果就不用我说了。我们上周刚刚学过《高祖本纪》,大家回忆一下,楚汉之争中刘邦获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问题投影)

(二)讨论

1.我们这节课来看看楚汉争霸的另一方――项羽。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这样一个英雄怎么会在与刘邦的对峙中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在“垓下之围”时,项羽哀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作为旁观者、后来者,似乎应该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态度来评价项羽,寻找他失败的真正原因。

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有外在的,有内在的,但最主要的是内因。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内因,也就是自身原因是什么?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顺带介绍前人对其评价)

(投影)

①不善纳才(韩信陈平英布/范增)

②刚愎自用(鸿门宴不听范增之言/都彭城)

③自矜功伐(背约逐义帝/鸿门宴不杀刘邦宽容樊哙/东城快战炫耀神武)

④迷信武力(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⑤残暴凶狠(坑杀降卒/屠咸阳烧阿房宫/杀子婴/杀义帝/烹杀楚生/农夫指路)

⑥沽名钓誉(都彭城/乌江拒渡东城快战)

⑦吝啬小气(抑制谋臣,猜忌贤能、不论功行赏)

⑧目光短浅(分十五诸侯,自立西楚霸王/与刘邦划鸿沟而治)

2.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其实前人和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来看看他们和我们“略同”的“所见”:(超链接投影)

①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刘:论功行赏 项:妒贤嫉能、吝啬小气)

②刘邦的评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刘:知人善用 项:不善纳才)

③韩信的评价:“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特匹夫之勇耳。……故曰其强易弱。”

(项: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残暴、失民心)

④太史公的评价:“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批判项羽的刚愎自用,只依靠武力,不重视战略,导致失败,极叹他的亡之速。一赞一叹,足见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惋惜。)

⑤史学家评项羽:“项羽非特暴虐不得人心,亦从来没有统一天下之志。咸阳既灭,而都彭城;既复彭城,而割荥阳;既割鸿沟,而思东归,殊欲按兵休甲,宛然图伯筹画耳。岂如高祖规模宏远,天下不归于一不止战?”――明・凌稚隆

(项羽政治思想落后,没有统一全国的想法,他反秦只想回到四分五裂的战国局面,他自己也就只想做个霸王而已)

⑥《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者,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迫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从诗中可以看出,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

小结: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楚汉相争”在很大程度上是项羽和刘邦的性格之争。所以我们说,粗疏、固执、虚荣、多疑、孤傲的性格决定了项羽最后的落败。(投影)

3.“成者为王败者寇”,项羽虽然失败了,但司马迁不同于流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仍把他作为帝王收进了“本纪”。而我们通过分析,也看见了项羽性格中的许多缺陷,但这些缺陷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

项羽作为英雄,还具有哪些值得我们肯定的优点?

(投影)

胸怀大志(始皇巡游)、勇猛善战(巨鹿之战,东城快战)、儿女情长(项王别姬)、果毅决断(杀宋义/破釜沉舟)、义重如山(不忍杀马/赠马乌江亭长/为德自刎)、光明磊落(鸿门放刘邦/归还刘邦父妻/不过江东,自刎)

小结:人是立体的,多种性格矛盾而统一地集合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应该说项羽是一个军事天才,在作战上有非凡的指挥才能;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政治,缺少一个帝王所应有的政治头脑。他对待亲近而追随自己的人总能有情有义,对背叛或阻挡自己称霸事业的人总是赶尽杀绝。所以这里的矛盾只是看似的矛盾,正如钱钟书所说(链接投影),而司马迁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对人物作如实客观的评价,我们也能看出他作为一个“良史”,在史传著述中所表现出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4.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注意什么原则?

(投影)

①历史的原则:知人论世

②全面的原则:多角度分析

③辩证的原则:一分为二

5.司马迁穷其一生的精力来创作《史记》,虽时隔千年,但楚霸王这个失败的英雄仍鲜活地站立在我们面前。司马迁是如何使人物这样栩栩如生的?那是因为他综合运用了许多的人物刻画艺术。

(投影)(1)运用夸张手法写人(2)通过典型化的细节写人(3)借助个性化的语言写人(4)采用对比烘托写人(5)运用互见法写人摹形传神千载如生

学生齐读专题导语。

小结:这些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呢,值得我们课后去思考运用。

(三)拓展延伸

1.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项羽是个悲剧英雄,最后也难逃毁灭的命运。一代英雄,落得个挥泪别姬、拒渡乌江、拔剑自刎,留给人们太多的遗憾。我们来看看前人对项羽的最终结局有何评论?

(投影)

①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②杜牧《题乌江序》: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③王安石《叠题乌江序》: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本诗从头至尾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气节)

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兵家用兵)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为依据。(民心向背)

李清照持赞扬态度,歌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杜牧持肯定态度,又对项羽未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表示惋惜;王安石持否定态度,认为项羽自杀是历史的必然。王安石的诗是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他反驳了杜牧诗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观点。

2.那么,你觉得项羽应不应该渡江?

①吸取教训,东山再起;②老师的观点:他不应该也不可能渡江。渡江他就不是那个沽名钓誉光明磊落的项羽了。他的性格决定他的失败,也注定了他在乌江前只能选择拒渡。如果他渡了江,说明他在渡江的那一刻已有所领悟,知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他改变了自己,他很可能日后获得成功。所以,我仍要重申,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也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这样的例子在后人那也有。如在李白的性格里,有儒家的忠孝,有道家的超逸,有义士的义薄云天,亦儒、亦道、亦侠,儒侠道相得益彰;亦狂、亦狷、亦逸,狂狷逸集一身,共同铸就了他的狂傲豪放、卓尔不群的性格,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中国文化史上的瑰丽诗篇。同时,也注定他今生无缘官场。

结束语:最后送给大家两句话。(投影)英国著名的文豪狄更斯曾经说过,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哲学家菩德曼也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如此,我们也如此。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完善自己的性格,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智慧和力量。

项羽本纪范文第2篇

司马迁在写项羽的少年立志,气度不凡时,有这样一句话,“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项羽身材高大、力大无穷,勇猛无比,这并无出奇之处,值得玩味的是“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中的“虽”字。我们知道,“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第一种,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第二种,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例如: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从句意上看,此处的“虽”应该译为“即使”,整句翻译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很惧怕他了。项羽的叔父项梁在吴中很有名望,在当地不管有什么活动,他都暗中按照兵法的要求组织。再加上项羽本身胸怀大志,相貌不凡,才气过人,得到年轻人的敬畏也是很正常的。司马迁在此处加上一个“虽”字,让我们联系上文讲到项羽到吴中的原因是项梁杀了人,所以带着他到吴中隐居避祸。他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使当地年轻人感到忌惮,可见其非同寻常的能力。这个“虽”字,巧妙地强调了项羽的强悍、勇猛和锐气。

鸿门宴中,范增说过这样两段话: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项羽本纪范文第3篇

[内容]

第一步,引导发现问题。“鸿门宴”是项羽、刘邦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楚汉相争”的第一回合。这段极重要的史实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都有记载,为避重复,必有所详略。鸿门宴上项羽掌握生杀予夺大权,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这段史实详细描述理应归于项羽名下,所以《高祖本纪》中有关记载仅一百六十字。但是《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却是宾显主隐,项羽基本上是陪衬式的“许诺”、“默然不语”、“未有以应”,镜头始终对准刘邦及其谋臣武将,这是为什么呢?

我要求学生以此为“突破口”,反复阅读,体味文章在选材立意、刻画人物、安排情节上的妙处。

第二步,要求学生将《鸿门宴》放进《项羽本纪》这个整体中去考察[课前印发《项羽本纪》(节选)]。通过阅读讨论,同学们发现,司马迁将主要笔墨放在刘邦一方是匠心独运的。

《项羽本纪》是把鸟瞰全局的概括叙述和神采飞动的工笔刻画结合起来的,最能表现项羽性格和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段。钜鹿之战,项羽勇敢过人,力挽狂澜,一变而为诸以及四倍于刘邦的兵力,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但他缺乏一个政治家应有的远见卓识,在“鸿门宴”这个灭掉刘邦的关键时刻,优柔寡断,轻信内奸,又独断专行,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大好时机一失再失。

而刘邦这个政治冒险家由于洞悉其对手项羽的弱点,才敢于赴“鸿门宴”,并在宴席之上巧舌如簧地骗取了项羽的信任;他狡诈多谋,极尽欺骗拉拢之能事,才能化险为夷。至于以后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也就不足为怪了。

项羽本纪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项羽本纪》,“突转”,“发现”,悲剧命运

一“突转”的释义及阐述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戏剧在安排情节、结构布局方面做出了高度概括和总结,提出了人物处境变化的两大原则:一“从顺境到逆境”;二“从逆境到顺境”。并精辟指出“突转”就是“行动按照我们所说的原则转向相反的方面。”【3】分析《项羽本纪》,纵观英雄的一生,很容易发现,在垓下之围前,项羽是一直处于顺境之中。他破釜沉舟,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获得了一世的英名和威信,完全具备了成为帝王的潜质,然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处境发生了致命的突转,他惨败给了曾经的“臣子”刘邦,选择自刎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突转’,并且如我们所说,是按照我们刚才说的方式,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而发生的。”【4】 探究根源,项羽“突转”而至的、由顺境到逆境的悲剧命运就是一种在性格作用下的“必然律”导致的结果:

胸怀大志而又目光短浅。项羽幼时就表现出非凡的凌云之志。然而当他以一个领袖的身份攻克了秦国后,却没有意识到要去一统天下,而是倒行逆施,把局势倒回割据纷争的局面。在“还乡”问题上,项羽前后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决定:取得伐秦的胜利,他没有意识到地形之利对于国家防守的重要性,而是出于虚荣心执意要东归;在兵败围困于垓下,他又放不下尊贵的身份和浅薄的面子,誓死不渡乌江,这两者都莫衷一是地显示他短浅的目光。

残暴凶狠而又有妇人之仁。项羽在出于本性的不自觉行为中将性格的弊端暴露无遗。对于战俘,“皆坑”、“烹之”,何等残暴!而对于刘邦,又表现出不该有的妇人之仁。项羽深知先发制人后发制与人,但是虚容之心,就像阿喀琉斯的脚踵,是项羽致命的软肋,使他每次都“耳根发软”,坐失良机,埋下巨大的隐患。

自矜攻伐而又妒贤疑能。项羽十分善战,然而又恃战自强,即使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也执意认为是“天忘我,非战之罪也”。在人才任用上,项羽“妒贤嫉能,有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行地而不予人利”【5】 。他的麾下本来有一批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文臣武将,可是皆因为得不到重用而背楚归汉,连最后一个亚父范增也在刘邦的离间之计中被怀疑不忠,气愤地弃官还乡。

二“发现”的释义及阐述

“发现”是希腊戏剧家在创作实践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独特技巧,“如字义所示,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使那些处于逆境或顺境的人物发现他们和对方有亲属关系或仇敌关系。”【6】 在《项羽本纪》中,“发现”当然是指项羽发现刘邦原来与自己是仇敌关系。而这种仇敌关系项羽早就有所耳闻。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刘邦的野心,亚父范增也说刘邦有“龙虎之气”,项羽听后大怒,要“破沛公军”。可鸿门宴上,项羽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错失了杀刘邦的良机。在知道汉王占据关中,齐、赵皆归与汉后,项羽又举兵伐汉,但是仍旧“耳根发软”,中了刘邦的离间之计和调虎离山计,功败于垂成之际,令人扼腕叹息。

“‘发现’如与‘突转’同时出现[例如《俄狄浦斯王》剧中的‘发现’],为最好的‘发现’”。【7】 垓下之围就是这“发现”与“突转”的聚焦点,称得上是最好的“发现”。项羽与刘邦的关系在此次战役中达到白热化,形势也发生了惊天大逆转。四面响起的楚歌终于让项羽看清了刘邦的真实面目,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利处境。一曲霸王别姬的慷慨悲歌,一番赠马的情深意长的话语,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英雄末路的无奈之悲痛。绝望的项羽宁死不渡乌江,反而主动地把自己的项上人头送给敌人做悬赏的凭证。呜呼!谁会料到曾经风行一时的西楚霸王最后却落得个尸分五体的下场。悲剧意味在英雄的自我毁灭中推向了极致。

三 结语

“影响人物个性的许多重要因素,司马迁都充分注意到了,因此,他使《史记》中的人物都按各自的方式说话行事,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和教养。”【8】《项羽本纪》中,“羽纪字字是写霸王气概,电掣雷轰,万人辟易……或正写,或旁写,处处活现出一拔山盖世之雄,笔力直透纸背,真是色色可人。”【9】 而它能够取得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更在于司马迁匠心独运的采用了“突转”与“发现”的戏剧手法,使有血有肉的立体化的项羽形象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参考文献:

[1][5]司马迁. 史记.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年

[2][3][4][6][7]亚里士多德. 诗学.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年

[8]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项羽本纪范文第5篇

约法三章解释约:商议确定;法:法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引申开来,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人们把“运筹帷帐之中”简称为“运筹帷幄”,用来指在后方策划战或研究战略战术。现引申为筹划指挥。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释义建:倾倒,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的形势。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焚书坑儒〖解释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对簿公堂〖解释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一狐之腋〖解释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出处《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招摇过市zhāoyáoguòshì〖解释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wéibiānsānjué〖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完璧归赵〖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怒发冲冠〖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刎颈之交wěnjǐngzhījiāo〖解释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处《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胶柱鼓瑟jiāozhùgǔsè〖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纸上谈兵〖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图穷匕见túqióngbǐxiàn〖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史记》中的成语 来自:

拔帜易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取而代之。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背水一战〖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跖犬吠尧zhíquánfèiyáo〖解释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各为其主。

多多益善〖解释益:更加。越多越好。〖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一饭千金〖解释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一言半语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修身洁行解释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九牛一毛人们用“九牛一毛”来比喻数量非常少,或者形容事物非常渺小。源于司马迁的《史记·报任安书》。

暴虎冯河bàohǔpínghé〖解释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画地为牢〖解释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董狐笔: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书晋卿赵盾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出自《赵世家》。

笔削:bǐxuē笔指记载,削指删改,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字,要删改得用刀刮去,后用做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出自于《史记。孔子世家》。

霸陵呵夜“霸陵呵夜”原指遭酒醉之霸陵尉呵斥。后喻失势者遭人欺凌或侵辱;亦以抒写失势后郁闷之情。典出《史记·卷一零九·李将军列传》

鲍子知我《史记·管晏列传》:“鲍子知我”谓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沐猴而冠mùhóuérguàn

〖释义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拔山扛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杯羹之让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汉军断绝楚军粮草,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高高的肉案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后因以「杯羹之让谓受人挟持,惹人讥诮。

搏牛之虻原意是说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仗。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不胜杯杓杯杓bēisháo:杯,古同「杯,酒具,借指饮酒。谓酒量有限,不能再饮。《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才气过人才能与气魄超过一般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

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后遂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

冲冠眦裂chōngguànzìliè形容愤怒到极点。眦裂,睁裂眼眶。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锦衣行昼谓富贵须归故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弃书捐剑《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后因以「弃书捐剑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细事。

取而代之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语本《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以比喻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亡秦三户《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三户指不畏,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后以「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於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后用为典故。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彘肩斗酒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后因以「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作壁上观《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在局外旁观,不表示意见或态度。

抱薪救火出处:《史记》:“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含义: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相关期刊更多

乡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政协办公厅

思想与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摄影与摄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