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羽与刘邦

项羽与刘邦

项羽与刘邦范文第1篇

从要素交互作用角度看,创业就是创业者通过对包括创业合作伙伴在内的各种要素资源进行整合,继而遵循自认为适宜的管理法则,力促这些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和任务需求之间的最佳匹配和自然协同,从而实现预期创业目标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交互活动。其中,创业者的创业目标是否与其合作伙伴的人生目标在方向上和步调上保持动态的同步(简称目标同一),创业者如何看待自己与合作伙伴在创业绩效产出中的地位和作用(简称角色定位),以及创业者是否深谙与之对应的对合作伙伴价值贡献的激发和保护法则(简称团队管理),这三者要么本身就是创业者心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么就是创业者心智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或独立,或共同影响了创业的绩效产出。因此,创业者心智模式是创业绩效产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心智模式源于认知心理学,它是行为主体为了建构预测和把握未来所要面对的一切,对通向未来目标及其构成和作用要素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的固有认识(Rouse & Morris, 1986)。因此,影响创业绩效的方方面面,比如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创业目标,创业者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路径,如何定义创业的任务并进行合理分配,创业者能否对创业合作伙伴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关系,如何对合作伙伴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有效管理并力促创业目标的实现,等等,都程度不等地受到创业者心智模式及其相关变量的影响。或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创业者心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心智模式并不具有情境的普适性,不同任务情境需要不同类型的心智模式与之进行匹配。

基于如上分析,创业者要成长为企业家所需超越的第一个拐点中的“突破自恋”,就要求创业者要对自己与合作伙伴对创业绩效产出的地位和作用做出合理的评估。而“学会打造团队”的一个重要表征,尤其是在人才可以自由流动的高度竞争环境中,就是创业活动开始后,可及的优秀人才能否自愿进入创业团队,进入后能否留得住、干得好、跟得久。所以“学会打造团队”,要求创业者能够通过适宜的管理策略,对创业合作伙伴价值贡献进行有效的激发和保护,使其本人与其创业合作伙伴逐步融合并最终达到在相同的目标下自发协同。

这样一来,要破解创业者成长所面临的第一个拐点,就要对创业者心智模式与其合作伙伴效用的交互关系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包括:创业者的心智模式都有哪些类型?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哪些变量对创业者心智模式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何种程度的调节或中介作用?这些问题在陈先生的专著中都未尽其意,文献检阅发现国内外现有的理论研究对此也不够深入和全面,而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论对于创业者的自我提升,还是创业者成长支撑体系的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而楚汉相争中的刘邦统帅的刘汉集团和项羽领衔的项楚集团的此消彼长的演进历程正好为探究这两者之间关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比案例研究样本,本文借鉴规范的对比案例研究方法,对此进行深入分析,谈一家之言,呈各界同仁指正。

案例选择与数据分析

公元前二零九年九月,年仅二十四岁的项羽与其叔叔项梁杀死会稽郡守,在吴中起兵;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四十八岁的刘邦于沛县起兵。半年后的公元前二零八年四月,项梁及项羽击杀自立为楚王的景驹和将军秦嘉后进入薛城,项楚集团自此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在不可胜数的“楚兵数千人为聚者”的反秦队伍中脱颖而出,而刘汉集团因为雍齿的背叛而实力锐减,刘邦不得不率众投奔项楚集团以求存续。此后项羽和刘邦合兵一处,齐打成阳和定陶,击败章邯,同攻雍丘,斩三川守李斯之子李由。公元前二零八年闰九月,项梁被秦军所杀, 二十五岁的项羽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宋义的次将,共同领兵北上救赵。转年过后的公元前二零七年十一月,二十六岁的项羽在前线请求与秦军决战不得,情急之下诛杀宋义后谋得上将军职位。此后他破釜沉舟,以一当十,大败四十余万秦军主力,一路西进,于公元前二零六年十二月攻破函谷关,与提前两月到达咸阳接受子婴受降的刘邦相会于新丰鸿门,随后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继而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刘邦为汉王。是年八月,刘邦与韩信出兵北上,攻占三秦,楚汉相争的战斗正式打响。

自公元前二零五年十月起,项羽先密令英布等拦杀义帝于江中、平叛田荣、以三万西楚铁骑大破刘邦率领的五十六万联军,但与项羽战场上凯歌阵阵相伴的却是英布反戈、范增出走、与刘邦荥阳相持不下,最后三十岁的项羽被迫无奈,于公元前二零三年八月,与五十四岁的刘邦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随后刘邦接受张良建议,撕毁合约,率兵追击项羽,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于公元前二零二年十二月,将项羽围困在垓下,项楚集团宣告灭亡,楚汉相争结束,随后中国一统进入了延祚四百余年的刘汉帝国。

楚汉相争肇始时,英姿飒爽年仅二十八岁的项羽,率领的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四十万精兵强将,而跟随着五十二岁高龄从南郑出兵的刘邦的是思归心切、意志不坚的十万老弱病残;随后在双方三年多的拉锯战中,刘邦都是胜少败多,几次还差点命丧阵前,而项羽在战场上总是打得得心应手,很少遇败。但就是这么反差强烈的肇始和过程,最后的结局却是项羽兵败自刎,西楚昙花一现,而刘邦却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史记》和《汉书》。《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汉书》大部分篇章自《史记》取材,又进行了必要的修编和增补。《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是:“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可见中国古代史官具有“述往事以思来者”的历史责任感,秉持“秉笔直书”的治学传统。因此,可以认为本研究所使用的 “二手资料”具有极高的客观性和思想性,符合案例研究对二手资料的要求。

(二)编码结果

刘汉集团和项楚集团一成一败,从案例研究的角度来看是十分“有趣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已有不少学者指出,市场环境、组织绩效、个体特点和团队异质性是影响包括创业者在内的创业团队协同并进而影响创业绩效产出的重要因素(O’Reilly Ⅲ et.al.,1989; Bloom M& Michel JG, 2002)。然而,具体到本案例,自公元前二零九年,项羽和刘邦分别参与反秦起义,这意味组织外部环境和行业等相同;另一方面,刘邦和项羽的创业团队成员规模成员相对固定,自其他诸侯集团流入的“新”成员对两个集团的最后成败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团队规模、团队成员价值观等因素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基于此分析,分属同是创业者的项羽和刘邦的心智模式在本案例中就成了影响包括创业者在内的创业团队协同效应的重要因素。在对以上情景变量一一进行分析后,我们以刘邦和项羽作为创业者,基于《史记》与《汉书》中相关史料的交互验证,对决定双方胜负的关键人才(就本研究来说,其内涵等同于高层管理团队成员(TMT)或创业合作伙伴)的流动按时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果见图一。

对于特定的组织,比如本研究的刘汉集团和项楚集团来说,关键人才流动包括自竞争对手流入和非竞争对手流入、流向竞争对手和流向非竞争对手四种情况。显而易见,自竞争对手流入和流向竞争对手对相争双方的实力的此消彼长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为比较方便且能更为真实体现关键人才流失与对相争双方实力的影响,我们为自竞争对手流入赋值+2分,以此类推,流向竞争对手-2分,自非竞争对手流入+1分,流向竞争对手-1分,于是就可得公元前二零九年到公元前二零二年间刘汉集团和项楚集团之间关键人才流动的损益情况(见表一)和相争双方的关键人才动态比较(见图二)。

从表一、图一和图二中可以发现,楚汉相争的实质是关键人才的竞争,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具体表现为关键人才的流动。那是什么原因决定了这些关键人才的流动?我们将表一中十一位关键人才的流动原因进行了一一分析。

张良是在率“少年百余人”投奔景驹途中偶遇刘邦,一段时间接触后,发现刘邦是自己的知音而主动留下来的(良欲往从之(景驹),道还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郦食其是早知刘邦大名,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主动送上门来的。(“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见说沛公。…於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项伯是因为要救自己的救命恩人张良而被刘邦当机立断、见机行事争取过来的,名为羽臣,实为刘邦所用。(羽季父项伯素善张良。良时从沛公。项伯夜以语良。良与俱见沛公,因伯自解于羽。)

韩信是因不受项羽重用而主动跳槽来投刘邦的。(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于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王陵与刘邦很早就相识(高祖微时,兄事陵),但他并不看好刘邦(及高祖起沛,入至咸阳,陵亦自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最后加入刘邦,乃遵母命誓与项羽为敌(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

陈平本是项羽的都尉,被项羽一怒之下吓得肝胆俱裂,为活命封金挂印(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通过中间人介绍投靠了刘邦,刘邦立即给予了拔用(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

韩王信是刘邦主动争取过来的(沛公引兵击阳城,使张良以韩司徒降下韩故地,得信,以为韩将,将其兵从沛公入武关。)

范增是项羽中了陈平的离间计而被项羽故意让其流失的。(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原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英布本是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是刘邦派随何为使,主动说降争取过来的。(随何往说九江王布,布果背楚。楚使龙且往击之。)

周殷是刘邦派使者主动从楚营中争取过来的。(汉王败固陵,乃使使者召大司马周殷举九江兵而迎武王,行屠城父,随刘贾、齐梁诸侯皆大会垓下。)

彭越本想中立自保,割地为王,垓下会战时也有意作壁上观,是刘邦听从张良建议(即胜楚,睢阳以北至Y城,皆以王彭相国)而争取过来的(於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

综合来看,刘汉集团关键人才流入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张良、郦食其、韩王信和彭越自第三方加入,其余如项伯、韩信、陈平、王陵、英布、周殷都是自楚项集团流入,而刘汉集团无一关键人才流向项楚集团。那么,决定这些关键人才流动的前因变量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的回答是,是刘邦和项羽的心智模式决定了这些关键人才的流动,并进而决定了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并最终决定了双方的成败,为此,与前面定义的创业者心智模式目标同一、角色定位和团队管理三个维度相对应,我们提出了如下三个命题。

命题一: 在目标同一上,项楚集团内部创业者与其合作伙伴目标离异,而刘汉集团目标同聚。

刘邦本是具有远大抱负之人(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他起兵反秦的目的,志在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天下苦秦久矣。…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他既强调个人目标也特别强调团队目标,且要秦朝的创业目标与其合作伙伴的人生目标完全一致,所以刘汉集团的创业者刘邦与其TMT团队成员在目标上具有明显的同聚倾向。

而项羽则不然,从项羽的人生经历来看,他起兵反秦的主要目的是报家仇族恨,只有个人目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与其合作伙伴追名逐利的人生目标是离异的。

两者相比,一个同聚,一个离异,从组织存在的意义管理和目标管理角度,刘汉集团自然先胜一筹。

命题二:在角色定位上,项羽心中只有个人目标,所以自我为中心,天下为己,而刘邦心中有大众未来,所以强调公共利益,同创伟业。

如前所述,所谓角色定位,就是创业者如何看待自己与合作伙伴在创业绩效产出中的地位和作用。刘邦在公司肇始时就对自己能力与目标的匹配有清醒的认识,并特别强调与合作伙伴同创伟业的重要性(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原更相推择可者。)。即使胜利了,也依然对此反复强调(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r,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而项羽,正如司马迁对他的评价,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认为靠自己的武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到死都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而死(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在项羽的眼中,根本没有合作伙伴的地位和作用,这点从他临死前希望证明自己价值的场景可见一斑(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易)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也正是因为无法在项羽的团队中实现自我价值,韩信、陈平两位楚项集团的关键人才流入到了竞争对手刘汉集团中,壮大了刘汉集团的人才力量,这从韩信(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和陈平(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对刘邦和项羽的评价中亦可以看出。

由此可见,目标同一决定了创业者的角色定位及对绩效产出主导因素和拥有权的认知,刘邦强调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和增益,强调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而项羽过于迷信并陶醉于自己的杀戮能力,几乎没有团队意识,强调个人本体感受和肢体。

命题三:在团队管理上,项羽不解人性、吝名惜利、众叛亲离,结局就是西楚短命;而刘邦洞悉人性、不吝爵邑、英雄来归,结局就是大汉长青。

所谓团队管理,就是指领导者从组织发展促进角度,综合采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最大程度激发和保护合作伙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使其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与组织目标在发展方向上和步调上保持同步。很显然。刘邦和项羽相比,差距极为明显,这在公元前二零二年五月,刘邦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时,他让到场各位评价他和项羽的成败得失(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及高起和王陵的当众回答中得到证实(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具体来讲,刘邦洞悉人性,善于运用奖赏和激励的手段招揽贤士、留住人才,最终“啸命豪杰”,青史留名。陈平(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者亦多归汉。)和韩信(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等人的评价证明了这一点。

而项羽冷血残酷,分配不公,只罚不赏,极大地打击了合作伙伴的积极性,引发了他们的不满,最终众叛亲离,西楚昙花一现。这亦可以从韩信(项王喑f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陈平(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和郦食其(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於人之功无所记,於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於汉王,可坐而策也。)的表述中得到充分印证。

理论回应与管理启示

柳传志说,办企业就是办人。中国突破拐点的基础是中国的企业能够突破拐点;而中国企业突破的基础是企业的领导人能够突破自身成长的拐点(陈惠湘,2006)。所以,本研究所讨论的创业者心智模式与创业绩效产出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不仅有助于创业者的自我提升,在宏观层面也能为企业家成长等社会服务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应有的理论指导。

二千多年前的楚汉相争,与当今高度市场化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并无本质区别。在这样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人才和资源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才的流动必然伴随着兵马、土地及战争所需的后勤补给等要素资源的流动,因此整个社会的关键人才流动就决定了竞争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并进而决定了最终的成败。而从前面的编码分析结果来看,同是创业者的刘邦和项羽,他们在创业团队的创业目标的协同、个人的角色定位与团队管理上均有本质区别(见表2)。

(一)创业者的自我突破:从唯我独尊到聚智增慧

从表2中可以看出,刘汉集团中,刘邦的创业目标与其合作伙伴的目标在方向上同一,这是创业者与合作伙伴同创伟业的心理基础,同时刘邦对人性有客观的认识,特别强调对行为主体的有效激励、积极引导和行为固化作用,不吝爵邑,自然英雄来归,结局必然是胜利。为此,我们将与刘邦对应的创业者心智模式定义为聚(集全体合作伙伴之)智增(个人之智)慧,与之对应,将与项羽对应的创业者心智模式定义为唯我独尊。很显然,在创业者面临的“突破自我、学会打造团队”这一拐点上,项羽与当今中国绝大多数创业者一样,都没有真正突破,也就不能重视合作伙伴的开发和利用,最终走向灭亡,这是必然趋势。而刘邦在个人主观调适和朋辈的积极导引下,成功实现了超越。因此,基于本案例,创业者所要突破的第一个拐点可称之为从唯我独尊的依靠个人能力创业到聚智增慧的依靠合作伙伴能力的成长的转变,因此,心智模式的转型和升级是创业者迈向前进必须经历的第一步。

(二)创业成长支撑体系构建:双轮驱动,将可能转变成现实

显而易见,刘邦的转型并非完全出自个人所愿,对于好酒及色的他,进了秦王宫室,也曾有过“珍宝尽有之”的冲动,要不是樊哙等人在旁提醒,刘汉集团不会走得太远。由此看来,作为创业者的刘邦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首先是他本身是一个可塑之才,这是内因。其次是他周围能进入他内心世界的朋辈或合作伙伴,如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和樊哙等人适时的督促和积极的导引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外因。虽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外因在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上却不可或缺。因此,创业家要转型和升级为企业家,需要同时关注创业者的自我提升与外部支撑之间的双轮驱动作用。

就企业家自我提升来说,准确认知错误类型,并采取适应的学习模式来进行纠错极为关键。著名组织变革管理专家美国人克里斯 "阿基里斯(Chris Argyris)认为,人类所犯的错误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无知而犯的I型错误,具体表现就是行为主体之行动与预期计划不符或出现偏差,继而通过改变行动的单环学习来得以校正,见图三。

另一类是明知故犯II型错误,这种错误仅靠行为主体单纯的行动改变是难以达到纠错的目的,需要对行为主体的主导价值观进行必要的纠错后的行动纠错才有可能达到实质性的计划和目标,具体见图四。

本案例中,项羽所犯错误为II型错误,但他总是执拗地用改正I型错误的方法来试图改进II型错误。这大抵是诸多个人能力超强者创业常犯的毛病――因为公司开启依靠了个人能力,就想当然地认为靠个人专业能力能解决一切问题,难以从“人”迈到“从”,并进而达到“众”之境界――结果往往是要么累垮了一个优秀人才,要么就是早就各领三五百天,只能阶段性地为社会提供质低价廉服务的短命企业。

项羽与刘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斡旋 斗争艺术 礼仪

司马迁是西汉武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学者。撰写了不朽的国学经典著作——纪传体通史《史记》。内容既有历史反思 ,又有沟通天地人的尝试。这部辉耀千古的不朽巨著展现着无比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考力。《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为《史记》的精彩片段。在“鸿门宴”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 司马迁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由于刘邦集团的积极斡旋,巧妙地化解了战争危机,体现出刘邦高超的御人之术和斗争艺术。项羽一步步变主动为被动,正如楚汉战争中他渐渐由强转弱,由优势转为劣势一样,这绝非偶然,乃是个人对于机缘的领悟、把握所致。

《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秦朝灭亡的大环境中。项羽和刘邦是继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反秦的农民军将领。共同接受楚怀王领导。公元前207年,怀王派项羽等向北去援救被秦军主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向西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为关中王。项羽统帅的楚军骁勇善战,在钜鹿(今河北)之战中大显神威,摧毁了秦王朝主力军,一战成名,功成不朽。同时刘邦率兵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由于项羽部队与秦军主力大会战牵制并消灭了秦王朝的绝大部分有生力量,刘邦得以抢先攻入了秦都咸阳,项羽军队居功至伟,却延误了入关的时机。也可以说,刘邦是在项羽率领他的龙虎之师与秦酣战之时,靠着强大军事后盾的掩护先占领秦都城这兵家必争之地的。老百姓深受秦王朝暴政之苦,刘邦智囊团审时度势,体察百姓疾苦,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废除了秦苛法,下令军队不许扰民,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戴支持,民心归附。刘邦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的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占咸阳,非常恼火,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陈兵。这时刘邦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灭顶之灾,积极斡旋。本文围绕酒宴上的斗争这一核心,分析刘邦怎样巧用礼仪,在纷纭复杂的人心战斗中,逐渐化解劣势,争取人心的,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出色的交际手腕。

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金正昆教授在讲座中说过:礼仪体现在七个方面:衣食住行访谈送。从这一出彩片段着手,捡拾一片秦砖汉瓦,去尽力读懂那个风雷变色、血与火交融的时代。笔者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鸿门宴》中刘邦对礼仪的具体运用:

一、迎来送往之际,注意广结善缘。刘邦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条件和机缘。为免除灭顶之灾,刘邦敏锐抓住项伯夜访这一契机,首先竭力争取项伯,为化解危机准备了人脉资源,分化了项羽的力量。

《鸿门宴》一文开头就渲染了大战在即的紧张氛围,预示着明日即将是场血战: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1](p979)

即将爆发的战争源于曹无伤的告密,范增告诫更加剧了项羽灭刘的决心。双方军事力量相差十分悬殊:项羽统帅与秦主力会战的胜利之师,威名远播,无论兵力还是士气,刘邦都远不是对手。因此,刘邦面临的情势万分危急,命在旦夕,他却蒙在鼓中,不知就里。

项伯夜访,把这一军事机密透漏给刘邦一方,同时给这件事带来了转机。项伯要报答张良昔日活命之恩,在张良安排之下,成了刘邦的一根救命稻草。对知恩图报之人应该结交善待,刘邦知道,更关键的意义在于:项伯作为项羽叔父,既是项氏枝属,又是项羽长辈,宗族关系决定了他是项羽亲信的特殊身份,天然优势他人难以企及。他可以给项羽递话,甚或能影响项羽做决定,作用举足轻重。顺势利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价值太大了。何况眼下就需要他传达有利于刘邦的信息以平复项羽的怒气。看看司马迁描写刘邦如何刻意经营这层关系的吧: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1](p980)

这段话中,刘邦极为擅长笼络人心,以小弟侍奉兄长之礼礼遇项伯,奉卮酒为寿,敬重自不待言。约为婚姻,结成儿女亲家,扯上了亲戚关系 。更有那一大堆信誓旦旦效忠项王的好话,真假难辨,博得了项伯真心的同情与认可。在这之前,刘邦自知实力不够,也确实没有做太出格的事情:占领咸阳后,刘邦曾一度住在秦朝皇帝的宫殿,迷恋那里的声色犬马,经樊哙、张良一再劝说,才封闭宫室,退出咸阳,还军霸上。如今刚好为他迷惑对方提供了冠冕堂皇的依据。可知项伯与项羽同样缺乏知人之明,都是直肠子、一根筋。事实上,项伯未必不忠于项羽。刘邦这番既诚恳亲切又热情周到的待客礼仪,表演得不着痕迹,无论于公于私,顿时就使项伯感情重心倾倒向刘邦这边。为感情驱遣,自愿为刘邦做事。此后,不仅站在刘邦立场上说话,赞扬其大功,要求项王“善遇之”,动摇项王杀机,更处处留心保护刘邦。后文“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可见刘邦着实收服了这个实心眼的项伯。

刘邦拉拢利用项伯的手段分外高明。靠得是礼仪:也就是礼遇(面子)、敬重、亲戚关系这些。金帛之物是不能用的,那是用来收买叛徒的,反而会引起其警觉。无论就哪方面而言,这会要项伯叛变项羽是不可能的,对于重感情的项伯,只能从感情入手,麻痹他,欺骗他,让他背叛了项羽而不自知。

更为可怕的是:项羽对项伯这种大战在即却为敌方通风报信的通敌行为不仅没引起丝毫警觉,反而听之信之——“许诺”,任由其发展。暴露了他处事不假思索,缺乏深谋远虑、到处轻信人言的大缺点。此时,情势朝向有利于刘邦的方向转变,战争有可能化解。

二、访谈之中,应酬虚与委蛇。刘邦亲往鸿门谢罪,凭借其圆熟老练的处事技巧巧于遮饰,混淆视听。措辞谦逊婉转,哄骗年轻直率的项羽上当,抛除了疑忌。

我们看《史记》中怎样记载刘邦谢罪的: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p980)

一句“戮力而攻秦,”就轻轻摆脱当前两军对阵,杀气腾腾,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将敌我关系定位成同一战壕里并肩战斗的兄弟和战友。“有小人之言”为婉转之词,混淆了视听。你项羽要听信小人,对兄弟动手吗,那就是不仁不义不智。多么世故圆滑。“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表现得相当谦和,我不行,先入咸阳那是侥幸,(守候着等待您的来临是其潜台词,项伯已经替他说了,而且出自项伯的口比刘邦说更让项王相信。)又见到您真是亲切。刘邦的措辞自然得体,说得谦逊平和,甚至有些朴拙,没有丝毫的野心和张扬之态,又有项伯预先所做工作为铺垫,一下子打消了项羽的戒心。这样的谢罪后,项羽即释怀,还坦诚解释准备攻击刘邦的原因是曹无伤,留沛公与饮, 项羽是自信且坦荡的。

这说明刘邦经验老到,分寸把握极佳,尽管是逢场作戏,却易于为人接受。显示了他虚伪诡诈的一面。相比之下,项羽是何等的轻信寡谋,胸无城府。我们不能不感叹他实在是太天真直率了,老奸巨猾的刘邦三言两语,就使他轻易忘记了亚父的告诫。昨日还怒目金刚,今天又认敌为友了,连一丝疑惑都没有。对斗争形势认识不清,处事头脑不明智。在事情还没弄清楚的情况下,轻率直言出卖了曹无伤,只是为了洗清自己。如此沽名钓誉、任性妄为,试想今后还有谁敢再为他做内线?战争中缺乏信息,用人却不加以保护,这样的领导人是不合格的。

项羽当时无敌于天下,自筹打仗谁也不是对手,未免轻敌自大,盟主地位既定,还要博取个宽容仁厚的美名。因而只要人家表示归顺降服了就罢手,不作深究。他忽略了那些惯用两面三刀伎俩的人。这也正是后文中樊哙一番言之凿凿的慷慨陈词,听似义正词严,却正中其软肋的原因,竟至其无言以对。项羽的爽直、疏于防范是致命的弱点,他本占尽先机,最终却被蚕食殆尽,源于低估了别人的心机与能量:群雄并起,都怀着万丈雄心逐鹿中原,谁又甘居人后。今日已然貌合神离,来日问鼎中原,帝位定于一尊,注定要一争高下的。那将是殊死搏斗。一言以蔽之:今日缺乏铁腕,来日殒命也不稀奇。也不想想,项伯是怎么和刘邦走近的呢?

三、鸿门宴酒席上:巧用座次礼仪,自觉地低调给自己定位以示安心臣服,从而完全打动了项王。项羽纵虎归山,刘邦得以逃归汉营。

《鸿门宴》载其酒席座次如下: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1](p98)

北:〔亚父者,范增也。南向坐〕

|

〔项王、项伯东向坐〕西:——|—— 东:〔张良西向侍〕

|

南:〔沛公北向坐〕

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时先生《说鸿门宴的坐次》一文认为:鸿门宴的坐次“是太史公描写鸿门宴中极精彩而又极重要的一幕……太史公详述当时坐次决非泛泛之笔,其中隐藏了一项关系甚为重大的消息” [2],进而指出:鸿门宴中刘邦是客人,并且曾经与项羽在楚怀王面前“约为兄弟”,交际之礼中宾东向而主人西向。如果项羽尊重他,就应按宾主之礼让他东向坐(即坐在西面),自己西向做(即坐在东面),因为东向是尊位。如今项羽自己坐尊位,说明他即便没有以君王自居,却也根本没把刘邦当成客人平等地对待。实际上项羽是把他看成自己的部属,其傲慢自负显露无疑。太史公特地交待的坐次尊卑依次是东向(项羽)、南向(范增)、北向(刘邦)、西向(张良),西向最卑。刘邦退为“三等”北向坐,其地位还不如项羽手下的谋士范增。杨树达撰《秦汉坐次尊卑考》,说“此楚君臣自居尊坐,故以卑坐坐沛公也”。

坐次中,沛公的“北向坐”最值得注意。皇帝是坐北朝南的。刘邦坐在了臣子的位置上。这个位置不会是项羽刻意安排的,贵族出身的项羽不会缺乏修养到这个地步。项羽给他留下了西面的位置。而西向坐尚是“等礼相亢”的朋友地位。刘邦没有接受这个安排。在此正式场合,刘邦采用了君臣之礼,把自己摆在臣子的位置上。这种态度做给谁看呢?显然是刻意对项羽表示归属臣服。张良虽据西向之位,但史文明说他是“侍”,“卑者在尊者之侧曰侍”。以刘邦的隐忍和张良的智谋,针对项羽的坦率和自负而言,这是祛其疑而息其怒的最巧妙的一招棋。抬眼一望,嗬,跑那儿去了,倒识趣。西楚霸王项羽是个英雄,英雄是不会不屑于也无须与俯首称臣之人争斗的,至此,项羽极为受用,彻底打消了杀刘邦的念头,再无心多虑。《史记》紧接著便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上文叙坐次的排列便恰恰是这句话的最确切的解说。范增万万料不到他的杀人计划竟被对方如此不落痕迹的化解了。刘邦深谙“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面对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王以及他统领的四十万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大军,他还能做什么呢?只能低声下气。自觉地低调定位自己,表达作为下属的恭敬与随顺以奉迎项王,都是深藏不露的韬光养晦之术,是外交手腕。忍耐是积蓄力量、蓄势待发,等到具备了堪与项羽相抗衡的实力后再出头也不迟。

结语

在与项羽的周旋中,刘邦富于机变,通过调动项伯说情、亲往谢罪、宴席之上隐忍迎合这三步对礼仪的巧妙运用,一步步走来,终于达到了化险为夷的目的。躲过了杀身之祸,保全了自己的力量,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以后战场上,刘邦始终是项羽真正的对手,可他却再也没机会捉住刘邦了,身死国破的结局,也因刘邦。

由此可以看出,在心计的较量中,项羽远不是刘邦的对手。一个是广置羽翼培蓄力量,连对手的叔父都为其所用,项伯实际是项羽集团的内奸;一个是出卖内线,自毁长城,曹无伤白白丧命;一个是善于掩饰、心机深沉;一个是冲口而出、头脑简单;一个能够以屈求伸,图谋来日方长;一个是沽名钓誉,思想马放南山。刘邦用心经营天下,而项羽以力争夺天下。项羽以他的年轻爽直、粗疏大意与老谋深算、谨慎、周密的刘邦争夺天下,败固宜然!

笔者以为,除了韬略外,两枭雄的不同结局还源于招揽、容纳、使用贤才的水平和胸怀大不相同:刘邦是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广纳人才。汉初三杰当中,无一人为其亲戚宗族。韩信、陈平这样的精英是因为项羽不能重用转投过来的,更有反水之人黥布等,他们昔日曾是战场上的仇敌。刘邦用人所长,不计其它。即使对切齿痛恨之人也不埋没其功,平定天下后就曾首先封雍齿为什方侯。身边聚集着萧何、张良等在内的智囊团。量才而用,从善如流,功过分明,赏罚有度。与此相反,项羽是任人唯亲,所用皆亲族、妻族(韩信语)身边有一谋士范增而不能用(刘邦语),一言不合,一人不用。又吝于赏赐(韩信语)可见气量狭小。有妇人之仁而无王者风范。刘邦是兼听而明,郦食其曾给他出个立六国之后的馊主意,被张良否定了。项羽却是兼听而昏,软棉花耳朵常被别人看似有理的话灌了迷魂汤。项伯的劝阻,刘邦的软语,樊哙的所谓义正词严,可谓是声声入耳,唯独没有采纳范增的正确建议。以至于范增叹息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1](p981)

项羽失败与刘邦成功正如

楚汉战争中时势的转变演化一样,这里没有幸致,绝非出自偶然。乃是个人政治天分对于机缘的领悟、把握所致。

注释:

[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版。

项羽与刘邦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86―01

高中文言文中《鸿门宴》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对楚汉双方军事集团领导人物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刻画也是掌握的重点之一,如何让学生分析和总结刘项这两个人物形象呢?

刘邦的机智善变,沉着细致,知人善任,能屈能伸,处事坚决果断,对其事业成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项羽却更多表现出豪爽粗犷,胸无城府,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性格特征也导致了他悲剧性的结局。

两者之性格围绕着鸿门宴前,宴中,宴后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鸿门宴前,战云密布,山雨欲来之时,两人之反应就很有戏剧性:

刘邦手下的高级军官曹无伤向项羽告密:刘邦欲王关中,项羽的反应是“大怒”,非常霸气地说了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 军 ”。刘邦通过项伯闻此消息,大惊之余,马上意识到项伯这个人物的重要性,于是对其展开情感攻势,“君为呼入,吾得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将项伯牢牢地结成了自己的同盟军,反映出其善于应变,机敏过人的性格特征。此人的英明还在于能正确估计敌我形势,客观地认识到自己与项羽的力量对比悬殊,并能在此不利形势下制定出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方针,在此过程中,刘邦的远怀,虚伪狡诈,沉着冷静,忙而不乱的政治家的胸襟展露无遗,相反项羽却显出一种简单,粗线条,对敌人轻视而自负的性格。

刘邦与项羽对自己集团的重要人物与对方集团的重要人物的关系也持不同 态度。张良劝说刘邦“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后,刘邦马上警觉地问张良:“君安与项伯有故?”对张良与项伯有如此亲密的关系马上产生一种警惕防范心理,而项伯在项羽面前为刘邦求情:“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对项伯为何替刘邦求情却没有丝毫疑问,相反,对项伯的意见不假思索地加以采纳,前者的处事周密,老奸巨猾,后者的简单直爽,胸无城府凸显得淋漓尽致。

二、宴中宴后刘项的差异

刘邦赴鸿门宴,初见项羽,卑躬屈膝地道歉,回避当前矛盾,叙说旧日情谊,并将项羽对自己的怀疑归咎于小人的挑拨,文中描写道“沛公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项羽听了刘邦这一番貌似谦逊的语言道白,竟天真地以为自己“称王”已成事实,不仅完全打消了对刘邦的戒备心理,甚至还将告密者一下子轻易供出,自绝敌营内应,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文中对项羽的语言进行了描写:“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至此,刘邦的巧言善辩与项羽的天真简单,口无遮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宴席的座次,再次表现了项羽的骄傲自大,刘邦的顾全大局和忍辱负重意识。文中描写道:“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留沛公与饮,然而在座次安排上却不以宾客之礼相待,而是安排刘邦坐在自己部下范增的下边,面对这种带有屈辱性质的安排,刘邦坦然自若,默然接受,既迎合了项羽自负霸道的心理,又保全了自己。

项羽与刘邦范文第4篇

一、 鸿门宴的形象对比艺术

鸿门宴既是历史实录也是楚汉相争的艺术再现,如同一部多幕剧,故事情节曲折且引人入胜。同时,矛盾冲突尖锐,人物形象鲜明。在《项羽本纪》中鸿门宴这一节,作者形象地诠释了以弱胜强的过程,事件结果与人物关系紧密相联。只有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人物形象,才能真正读懂全文,这和总纲提出的 “仔细体会”是一致的。

1.刘邦与项羽

刘邦和项羽这两人有个共同点,都是优柔寡断,范增曾经多次对项羽使眼色,意图除掉刘邦,可项羽只顾喝酒,对范增的眼色不闻不问。刘邦比项羽也强不到哪里去,文中这样写道,“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项羽都要杀他了,他却还想着和项羽告别。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这两个人在决断方面旗鼓相当。通过这样的形象对比,可以让学生了解楚汉,同时还能提出质疑,为什么项羽不杀刘邦呢?学生们还会有疑问,项羽的实力远远超越刘邦,杀刘邦很容易,但是项羽没这么做。所以,就要看后面的几个组合了。

2. 范增对张良

张良和范增都是谋臣,一个主杀刘邦,一个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刘邦,这也是鸿门宴的主要矛盾。范增看出刘邦的野心请求项羽急击勿失,马上杀掉刘邦。张良则是收买了项伯,上演了一出负荆请罪,消除了项羽的戒心。范增见项羽不忍杀死刘邦,随后命项庄舞剑,欲找准机会一举将刘邦击毙。张良发现其意图,令樊哙对付项庄,最后刘邦顺利出逃,张良留下善后。范增痛心疾首,并预言项羽必然败给刘邦。说到这儿,学生们已经有所顿悟,军师智者在这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还是问道:“在智慧与武力并存的时代,光有智者能赢得胜利吗?”学生们纷纷回答不能,于是,我让他们接着看下文。

3. 项庄对樊哙

鸿门宴的关键在于项庄舞剑,这也是最关键的对局,刘邦能不能活命看的就是樊哙与项庄的差距比例。同时再加上项伯的干预,常以身翼蔽沛公,这让项庄一时束手无策。再看樊哙,绝对是一位忠心耿耿文武双全的谋士,在听张良说项庄舞剑就是要杀刘邦以后,樊哙言:“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樊哙为了刘邦安危竟然要和项羽这个英雄拼命。回答项羽的问话时更是不卑不亢,“臣死且不避。”这充分反映了樊哙对刘邦的忠心。二是有勇有谋,樊哙擅闯宴会对项羽怒目相向,这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除了勇敢外,樊哙也并不仅仅是一猛夫,在喝酒吃肉后竟当面责问大王项羽:“刘邦破秦入咸阳是为了迎接西楚霸王,这根本就是有功无过,可霸王要击杀刘邦这是什么意思?”一句话弄得项羽哑口无言,在刘邦顺利逃跑以后,刘邦因没有向项羽辞行偷偷溜走感到愧疚。樊哙当机立断,阻止了刘邦,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情况紧急的时候不能按常理行事。这几句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护卫能说出来的,说明樊哙有着一定的智慧。在武学方面,樊哙更是凭一己之力把一群卫士撞翻。 习武出身的项羽虽然对樊哙擅闯宴席怀有警惕,但也对他有惺惺相惜之意。因此项羽没有杀樊哙。

4.曹无伤和项伯

这两个人都是无间道,分别在敌方卧底,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曹无伤是项羽的人,他告诉了项羽很多刘邦的军事机密,这很有价值,同时也坚定了范增要杀刘邦的决心。只是曹无伤这个人有些悲催,被出卖了以后,落得身首异处。反观项伯,他不光主动向刘邦透露项羽的想法,还为刘邦出谋划策,甚至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刘邦挡剑。如果没有项伯,刘邦就很有可能丧命。到此为止,鸿门宴以刘邦胜利逃脱结束了。

通过分析评价人物形象,我给学生提出了问题:“司马迁是如何刻划人物形象的? ”这个时候学生开始自主进行探讨,一名学生说:“在矛盾斗争中刻划人物。 司马迁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围绕着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等展开。” 有的同学说:“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是鸿门宴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作者将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如刘邦的虚伪狡诈,项羽的直率粗犷。”于是,在分析项羽形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刻画方法的归纳总结。

二、对照映衬手法刻画人物

鸿门宴中,写主帅刘邦随机应变知人善任,恰恰与项羽勇而无谋刚愎自用形成对比。谋臣张良的智慧是让刘邦转败为胜的关键,范增的老谋深算则更多地表现在事先定策、席间暗算和事后断言等方面。两个人一个沉着冷静一个浮躁骄狂,这让《鸿门宴》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最后是武士与内奸,这两点也是使用对照的写法,这种写法更能让读者看清每一个人的内心,同时对比两方人员的实力和智慧差距以后,胜负自然清楚,在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的同时,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十分自然。

项羽与刘邦范文第5篇

要进行《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首先应该对文章中的塑造手法进行简单的分析,这对我们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塑造人物形象

整篇文章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精炼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了,它使得人物形象立体生动,跃然纸上。比如,当刘邦来到鸿门谢罪时,听过刘邦一套精心准备的花言巧语后,项羽竟然脱口而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到此!”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和刘邦的位置是颠倒的,本来该解释的是刘邦,而项羽却急于辩白,从而和刘邦以释前嫌,从中可以看出项羽为人不善掩饰、近乎愚蠢的性格特点。

(二)在矛盾中塑造人物形象

《鸿门宴》共有七个自然段,可大致分为宴前、宴中和宴后三个部分。第一二自然段为宴前部分,在这一部分,作者将刘、项两军在驻地、军事力量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对比,简要介绍了事件的起因和双方在幕后所做的活动,为后文揭示成败的原因和错失良机的原因埋下了铺垫。第三四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宴中。在一部分主要写鸿门宴上觥筹交错间剑拔弩张的斗争。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矛盾冲突集中,情节发展到高潮,这一部分既反映了刘、项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又突出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范增的老谋深算、张良的足智多谋,樊哙的粗中有细等。五到七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个部分,是整个故事的尾声,坐失杀掉刘邦的良机,也暗示了项羽和范增之间矛盾的加深,为最后的失败做铺垫。

二、借助对比衬托的方法来揭示人物形象特征

(一)刘邦与项羽

在《鸿门宴》中刘邦和项羽两人都优柔寡断,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想要除掉刘邦,但是项羽一味的进行喝酒,对范增的眼色不闻不问。与项羽相比,刘邦也强不到哪里去。《鸿门宴》中这样写道:“冷者出来辞也,为之奈何?”项羽都希望可以杀掉刘邦,而他却还希望能够与项羽告别。因此,在决断方面刘邦和项羽旗鼓相当。这样的人物形象对比,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楚汉,而且还可以对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产生一定的疑问,更好的加深学生对《鸿门宴》中人物形象特征的理解。

(二)范增和张良

范增和张良都属于谋臣,一个希望能够保护刘邦,而另外一个则想办法杀刘邦。范增看出刘邦的野心,并建议项羽杀之。而张良则收买了羽杀,通过负荆请罪的方式来消除项羽的戒心。见项羽不忍杀死刘邦,范增又开始命项庄舞剑,想要从中找到机会杀死刘邦。张良发现其意图后,要求樊哙对付项庄,从而使刘邦顺利逃走。此时学生可能对上述内容有所顿悟,在这里军师智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项伯和曹无伤

项伯和曹无伤属于无间道,在敌方做卧底,但是两者所发挥的作用不同。曹无伤是项羽的人,其将一些刘邦的军事机密告诉项羽,并坚定了范增杀刘邦的信心。然而曹无伤被出卖了以后,感到非常的悲催,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然而项伯也及时的向刘邦透露项羽的想法,同时还想尽一切办法为刘邦出谋划策,如果没有项伯,刘邦大概已经命丧黄泉。最终《鸿门宴》以刘邦顺利逃脱结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史记》作为古代传记文学的巅峰之作,其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手法十分高超,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司马迁用自己娴熟的写作技巧将历史与人物巧妙的结合了起来,使读者在读书时,不仅可以经历变幻莫测的故事情节,更可以深刻地领略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读者可以随着故事人物一起哭,一起笑。《鸿门宴》,不仅仅是文言文教材的典范,更因为其惊心动魄的剧情和生动鲜明的人物成为众多学者欣赏与品评的话题。

参考文献

[1]蔡娟.果敢睿智率直勇猛的“小人物”——《鸿门宴》中樊哙艺术形象论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5,(8):117-119.

相关期刊更多

乡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政协办公厅

思想与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摄影与摄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