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于丹讲诗词

于丹讲诗词

于丹讲诗词

于丹讲诗词范文第1篇

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和《庄子》读后的“心得”,一时走红,成了一颗十分耀眼的明星,备受关注,既得到吹捧,也遭到物议,端的是人心不同,正如其面,也是各有“心得”。在非议者当中,有的颇带情绪,指出她的“硬伤”,指责她的“谬误”,说她对经典“一知半解”,甚至“曲解”。有人乃至幽默地在背心上写着“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和于丹开了个大玩笑。

这些好心的观众和读者,似乎是在为古人打抱“不平”,在为经典申明“正义”,其实大可不必。要知道,庄子对于古人的编派,绝不亚于于丹,生什么气;孔子对于经典的曲解,也决不亚于于丹,着什么急!庄子的寓言,经常编造古人的言行来讽喻世道人心;孔子的说教,也经常歪曲经典的词句来宣扬伦理政治。举例说,《卫风·硕人》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论语》此后还有逸诗句子),这样描写美女相貌的诗句,子夏瞎扯到“礼”上,孔子却大加赞赏,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鲁颂·駉》写马群之大马匹之多曰“思无邪”,意思说:唉呀,真是无边无际啊!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借用古诗的句子来评诗,全然不顾原诗的读音和意思,在这里,“思”由虚词变成实词,表示思想观念;“邪”字音“圉”,也改成了“斜”音,字义与“正”对举,以符合春秋时期的“正邪”观念。这是名副其实的“断章取义”。连朱熹也不得不承认:“孔子读诗至此,而有合于其心焉,是以取之,盖断章云尔。”孔老夫子自己如此曲解经典,还能对于丹说什么呢!如果说于丹对“小人”的解释,不与“君子”对举,而说成是小孩子,是对原意的歪曲,那也是因为“有合于其心焉”,况且就当代性而言,释“小人”为“小孩”,是可以的,小孩阅读的连环画不就叫“小人书”吗?私意以为于丹的本意是借题发挥,像冰心老人那样特别关注妇女和小孩的命运。时代不同了,即便有所唐突,孔老夫子也不必着急,我们可爱的观众和读者更不必替孔老夫子着急。

尊重历史,尊重学术,固然是我们文化人所应坚持的严肃态度,但千万不要太学究化了,不要过分地追求所谓“历史的真实”。有不少文章和着作对于丹的“硬伤”进行挑剔,对于丹的“曲解”加以指责,这似乎过于较真儿了。任何对于历史的研究,对于经典的诠释,总是历史视野交织着当代视野,也就是说对于历史和经典的解读,往往被不同程度地当代化了。一部《诗经》,自西周流传至今,长达三千年之久,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的解释,其间经由文学经学化,再由经学文学化,构成了一部《诗经》学史。这部学术史,也可以说是经典的曲解史,或者说是经学的演进史。学术如果只有材料而没有观点,或者说只有考据而没有义理,是不成其为学术的,所以不要把对于丹的“纠谬”看得太重了。何况,于丹并非“学术超女”,亦非“国学超女”,她自己说:“要把《论语》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学术内容。”因为她不是从学术的角度研究《论语》,而是在说书,所以岂止像陆九渊说的“六经皆我注脚”,直是借经书话语说开去,拿古今故事来阐明处世之道,更像佛教徒的讲经,不是“史话”,而是“经话”。如果文化界要划圈,于丹讲《论语》心得,不属于学术圈,而属于演艺圈,既是说书,在“考据”问题上,更没有必要叫板。有谁去考证隋唐讲经讲史留下来的敦煌变文有哪些不符合“历史真实”而加以纠谬呢?

二新晨

于丹讲儒道经典的“心得”,很受欢迎,乃至超过其他“说话人”的“讲史”,为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有人以为是影视界的刻意“炒作”,所以如此“火爆”,恐怕也不尽然。《红楼梦》炒作得够可以的,然而怎么也比不上于丹的“心灵鸡汤”那样“热火朝天”。所以然者何?社会心态失衡使然也。

如今的社会现实,没有内外战争,没有政治运动,却是近百年来社会变革最深刻的转型期。在这一切都在变的时期,并不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能适应的,于是社会心理失衡成了一种通病。解决社会心病成了当务之急,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电视台都设有“心理访谈”之类的栏目,其他涉及普法、破案、家庭、爱情的栏目,也经常反映出相关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失衡的社会人群中,于丹通过讲述儒道经典“心得”,推出“心灵鸡汤”,确实是“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

于丹讲诗词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言 节奏感 雅正 抒情性

在汤显祖的所有作品当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牡丹亭》。汤显祖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①。其曲文文采斐然,受人赞赏。清初戏曲家李渔评论《牡丹亭・惊梦》等出说:“此等妙语,止可作文学观,不得作传奇观”②。如果说,由戏曲文学构成的剧本是一剧之根本,那么语言则是一剧之基本元素。袁宏道说:“凡传奇,词是肉,介是筋骨”,“词”是指语言,而“介”则指动作,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戏曲语言的基本形态有两种,一是宾白,二是曲词。前者用于对话和独白,后者用于歌唱。戏曲语言虽有白、曲之分,但基本上属于诗体语言,因为宾白也是讲究声律和节奏的。《牡丹亭》之所以在问世后产生巨大影响,除情节、主题的原因之外,其鲜明的语言风格也是该剧为当时的读者群所广泛接受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下面从三个方面对作品的文本语言进行简要的分析阐述。

一、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看,《牡丹亭》语言的成功首先表现在其追求语言的节奏感上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指出:“一出用一韵到底,半字不容出入,此为定格,旧曲韵杂,出入无常者,因其法制未备,原无成可守,不足怪也。”③徐朔方先生也指出:“曲文是戏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出戏由若干支曲调组成。每支曲调的旋律基本上是已经确定的,作曲的人只能依谱镇写。曲调的句数、曲句的字数以至平仄、韵脚都有严格的规定。”④把戏曲的曲调格律问题居于核心位置,实际上就是要求语言必须讲究节奏感。语言的节奏是由音的长短关系组织起来,它以节拍为基础,而节拍是通过强弱关系来组织音乐的,所以,节奏实是由音强的不同和音的长度不同组成。戏曲语言节奏是通过等时性的长短、强弱、轻重及其有规则的反复再现所造成的,而最明显的体现莫过于曲牌体的语言,一般是诗化与词化的长短句组成,体现对称和错落的双重之美。如《牡丹亭》第二出《言怀》,柳梦梅一上场就以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向观众介绍自己的家世:

“【真珠帘】〔生上〕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这段以【真珠帘】为曲牌名的唱词明显地体现出曲牌本身的音乐性对语言的节奏要求,朗诵时有的字词读得长些、强些,有的短些、弱些,而由读音长短和强弱造成的停顿形成一个音组。上面唱词最多的是三个音组,其次是两个音组,也有一个音组和四个音组,音组长短相间、彼此对立、强弱穿插,造成了强烈的音响效果,从而构成了这段唱词鲜明的节奏感。

其次,《牡丹亭》的文本语言严格押韵,讲究平仄。前面讲到语言的节奏感是戏曲语言音乐性的根本要求,而严格押韵则体现了诗词对戏曲的强大影响,不仅剧中主要的组织部分的词曲都是诗词语法,甚至连不唱的宾白包括上场诗、下场诗,上场对、下场对,以及夹杂在大段散白之中的诗句,或袭用前人之作,或作者自制,大多是完整的绝句诗或韵文体的念白。它们直接继承和发展了五七言诗。剧中唱词均是曲词语法,比如第二十三出《冥判》:

“【寄生草】花把青春卖,花生锦绣灾。有一个夜舒莲扯不住留仙带;一个海棠丝翦不断得囊怪;一个瑞香风赶不上非烟在。你道花容那个玩花亡。可不道你这花神罪业随花败。”不唱的宾白之中的下场诗也是完整的诗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牡丹亭》的每一出戏的结尾,除了第一出结尾“杜丽娘梦写丹青记。陈教授说下梨花枪。柳秀才偷载回生女。杜平章刁打状元郎”,是作者自制的之外,从第二出到第五十五出最后都是直接引用前人诗词的其中一句,连缀组成七言诗来收尾,比如第四十三出《御淮》形式上工整典雅,符合诗歌的特点:

“(净)日日风吹虏骑尘,陈标(丑)三千犀甲拥朱轮。陈陶

(外)胸中别有安边计,曹唐(众)莫遣功名属别人。张籍”

二、从语言风格上来看,《牡丹亭》体现了雅正的风格

《牡丹亭》的语言追求雅正为美的诗意语言风格。单就戏曲文词而论,“从《琵琶记》开始,传奇多系有名有姓的文人雅士所创作,文词自然也朝着典雅甚至骄俪方向发展”。⑤

相对于贵族化而远离大众的诗词,中国戏曲作为平民艺术受到舞台和观众文化层次等因素的制约,自然在语言风格上更加平民化。王骥德曾说过:“过曲体有两途:大曲宜施文藻,然忌太深;小曲宜用本色,然忌太侄。须奏之场上,不论士人闺妇,以及村童野老,无不通晓,始称通方。”⑥他强调曲体和宾白要根据语境和需要采用不同风格的语言,不能违反戏曲语言“奏之场上”的特点。戏曲作为平民性的艺术,必然要求其语言风格通俗易懂,不可深晦。另外,老百姓日常的粗俗之语,亦可写入戏曲。李渔在《闲情偶寄》里称赞汤显祖的曲词“意真词浅,全无一毫书本气”⑦,比如《忆女》出的“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你怎撇得下万里无儿老娘亲”,“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等等。

戏曲作为平民艺术,剧作家必须兼顾平民的审美趣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偏离了强大的诗性传统。相反,他们追求的戏曲语言并非以俗为美,而是通过灵活地化俗为雅的艺术修辞方式,把日常口语诗歌化,达到雅极之俗。吕天成这样说化俗为雅:“本色不在摹勒家常语言,此中别有机神情趣,一毫妆点不来;若摹勒,正以蚀本色。”⑧以雅为正、以雅为美是中国戏曲语言风格的审美追求。比如《幽媾》出“瞥下天仙何处也?影空魉圃铝沙。……【展画玩介】呀,你看美人呵,神含欲语,眼注微波。真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前面化用杜牧《泊秦淮》里的绝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后面直接引用王勃《滕王阁序》的骈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也说明《牡丹亭》文采斐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量引用和化用了古典的诗词。

《牡丹亭》也涉及到性的描写,但大多是把之雅化,以含蓄地暗示出来。比如《幽媾》出“恨不得肉儿般困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等等,但也有少数部分情趣不高尚,陈瘦竹先生就专门指出《寻梦》出和《道觋》出中石道姑的独白“都是淫调艳语,缺乏艺术价值”。

三、从戏曲语言的抒情方式上看,体现了《牡丹亭》对“无我之境”的追求

首先来谈谈戏曲语言的抒情性。作为基础文类的诗歌对其它文类的影响与渗透非常强大,使得中国戏曲整体呈现出鲜明的抒情性,自然也包括戏曲语言的抒情性。王世贞的《曲藻》中说到:“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绝句少宛转而后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⑨亦是侧面应证了诗歌对戏曲抒情本质的强大影响。汤显祖和其他失意的正直文人一样,坚守强大的抒情诗传统,通过戏曲来抒发自己的志向,更主要的是通过创作来显示自己的才情。

中国戏曲语言追求借景抒情的间接抒情的“无我之境”,正如上文指出,作为中国文学基础文类的抒情诗对戏曲的强大影响,使中国戏曲呈现出诗性,因而对语言诗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虽然中国传统的抒情诗是抒情的,却并不崇尚直接的抒情,特别忌讳景情相离,而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外之旨”。即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无我之境”,也即“以物观物”,把自己融入客体所构造出来的意境,主体意识客体化,但是我们透过冷漠的外表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言外之意,景中之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戏曲语言对写景抒情方面的偏爱,出现了通篇写景却无一字写情,而到处是情的名曲。特别是《惊梦》出,当杜丽娘无意间发现后花园这个好去处,面对这春天繁华锦簇,而感慨自己花一般的年纪仍“呆在深闺无人识”,慨叹韶华易逝那段著名的唱词: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这唱词感叹青春易逝只用“紫”、“红”、“云霞翠轩”等美好意象与“韶光贱”的对比,无一字直接说自己却能处处感觉到杜丽娘的伤春自怜。

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这无疑说明了其独特的魅力。其魅力何来?我认为成功的语言运用成就了《牡丹亭》,其唱词浓丽华艳,意境深远,直至今日,仍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这正说明了其语言的传世价值,其文本语言至今仍值得学术界反复、仔细的推敲和研究。

注释:

①李真瑜.汤显祖[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66.

②③⑦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0, 23-24, 26.

④徐朔方.汤显祖与莎士比亚[J].吉林:社会科学战线, 1978(2) :208-216.

⑤袁行需.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7.

⑥王骥德.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曲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138-139.

⑧吕天成.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曲品[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 211.

于丹讲诗词范文第3篇

黑板一张映风骨

讲台三尺寄丹心

段书远老师先后在洛阳工业高专和洛阳大学任教,1995年退休后专注于诗词与绘画的创作。在与段老师的交谈中,我们如沐春风。老人娓娓谈起诗歌的发展,如静静的流水,那是经过岁月磨砺后的豁达与淡定。

谈到自己与老年大学诗词班10余年的情结,他略显激动,语速也快了起来。1990年,段老师走进老年大学任教,主要教授文学知识和诗词写作。从那时到现在,从未间断。去年冬天,段老师因病住院,今年本打算把教学工作暂时放下,很多老同志听说之后,苦苦挽留。因为,在将近20年间,洛阳市先后共有300余老年朋友在段老师的引导下步入了诗词的殿堂。

教授诗词十余载

老年大学春常在

洛阳老年大学的文学班,在1995年之后正式改为诗词班。1998年,在诗词班的基础上,又组建了诗词学会;再后来,又成立了诗词研究班。现在,两个班共有学员近百人。

老同志们学得认真,段老师教得专注。十年来,这些学员共创作诗词一万余首,出版《劲松诗稿》40期、诗集一部,其中,不少老同志还出版了个人诗集,老年学员们对诗词的热情也让段老师感慨万分。今年80多岁的王家槐,在老年大学学诗词学出了兴趣,他曾说:“学诗词,连身体也学好了。”

王老刚刚在原单位为老年人举办的活动中获了奖,他转身就把500元奖金捐给了老年大学诗词学会。现在,他的儿媳妇也退休了,在公公的带动下也来老年大学学诗词。

段老师告诉我们,这些老年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初中毕业、大学毕业的都有;专业也五花八门, 理工科、文科什么都有。许多人以前是军人、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现在大家都为一个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

老年人学诗词,特点是非常虚心,也很用功,但就是记忆力差,虽然理解力强,可由于口语和方言等原因,像音节尤其是平仄把握不准。针对很多老同志记忆入声字有困难,段老师就编了一个《入声字表》,帮助学员们记忆。

“很多老年人退休之后缺少寄托,我很高兴能在有生之年帮助他们学习诗词,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段老师这样剖白自己的心曲。

丹青吟咏两不辍

晚年生活乐陶陶

“画是青云诗是雨,倚窗挥洒度秋春。笑吾居室无长物,翰墨香书伴自身。”在段老师的这首《诗画自娱》中,前者是自己诗画合一艺术理念的体现,后者则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段老师10余平方米的书房中,翰墨飘香,诗书画俱全。四个书柜里是满满的书,都是诗词作品及理论研究书籍。窗台上摆着几方砚台,书桌上还放着几本即将付梓的书稿。

“诗词创作一定要反映时代,反映时代心声。我本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受大好形势的鼓舞,感于人民生活的富足,都使自己不愿意停下来。”

于丹讲诗词范文第4篇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于丹说,她之所以能如此熟练地把“孔子”“庄子”信手拈来,皆得益于她行走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旅途中的引路人――她的父亲。父爱,给了她最好的人格成长环境,陶冶了她的情怀。

从降生那天起,就走入一种“氛围”

于丹认为,一个孩子出生后首先面对的是家庭给她的一种氛围,对世界、对人性的最基本判断来自于家人。

于丹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生人,那时的独生子女是很少的,而她恰恰就是。一出生就赶上,社会教育基本不成体系,父母双双被下放到农村,她最早是跟着姥姥生活。姥姥是旗人,大家闺秀,1920年就上张之洞办的女子师范,学养很深。于丹3岁前,姥姥就用卡片教她识字,背诗词,她3岁时就能看书了。那时每每回家的父亲给于丹的印象就是:戴着黑边眼镜,很儒雅、沉默,手里似乎永远捧着书。

于丹的父亲于廉早年毕业于无锡国专,与范敬宜先生是同学,文笔极好,被同行誉为“国学大家”。

于丹最早接触《论语》是在六七岁时。那时每到“五一”或者“十一”,家里都会有中山公园的游园票,父母会和几家朋友相约到公园游玩。一次,父亲问小于丹:“‘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今天这么多人,你去看看,这里谁是老师?谁不是老师?”小于丹就在人群里转啊转,观察一圈回来对父亲说:“有一个阿姨对人特别好,照顾我们每个小孩子,应该是老师。有个叔叔大声说话还吐痰,他不是老师。”一番话引得周围的叔叔都笑了。这时候父亲说:“你看那个阿姨好吧?她是老师,你要和她一样好,这叫‘见贤思齐’。你看那个叔叔不好吧?他也是老师,我们应该‘见不贤则内自省’,就不能向他学了。”父亲还给她讲“君子慎独”这个概念――在人多的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这些都给年幼的于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然,有时把女儿说烦了,小于丹就跑了。跑了就跑了,父亲从不把女儿揪回来,他希望让一切都在自然中。

那时,父亲虽说下放到农村,但他希望女儿坐拥书城,一有时间就到处转新华书店,给女儿搜罗各种小人书。有一段时间,每星期能一箱子一箱子地寄给女儿。

父亲喜爱诗歌,诗歌是家里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自己常念诗,教于丹念诗,和朋友一起念诗,也给妈妈写诗。

父亲喜爱昆曲,常带小于丹去看昆曲演出。后来也喜欢上昆曲的女儿常常自己去北京的人民剧场看演出,久而久之,女儿看过的曲目和会唱的曲目比父亲还多。

常去于丹家的人都会发现,她家里没别的,就是书多,连厨房里都有书橱。她家的书架什么材质的都有:竹的、藤的、木的……在女儿身边,父亲不是在看书,就是拿根铅笔在书上圈圈点点,做读书卡片。父亲做的那种卡片女儿太熟悉了,一沓一沓的,中间用铁钎子穿着,上面满是爸爸写的漂亮的蝇头小楷。

耳濡目染,于丹从小就爱陪着父亲一道看书。

让女儿学得轻松,并有自己的主见

耳濡目染的环境,和风细雨的方法,有利于一个孩子一种习惯的养成。

还在小于丹3岁那年,春暖花开时,父亲带着女儿到北海公园,指着枝头的杏花问女儿:“为什么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你看这花‘闹’吗?”女儿说:“不闹啊。”爸爸把女儿扛起来,让女儿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围着杏树转着圈地跑,边跑边问:“你看花‘闹’了吗?‘闹’了吗?”小于丹兴奋地连说着:“‘闹’了、‘闹’了!”父亲放下女儿进一步问:“你说,为什么这句诗不写‘春意开’、‘春意放’,而写‘春意闹’?因为人动起来它才是‘闹’的。”这些场景后来让女儿记忆很深。

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小于丹放学回家问父亲:“课文里有一个形容词说‘麦浪’,是什么意思?”为了让女儿理解其意,父亲带着女儿坐上长途汽车,经几番不停地倒车后在郊区找到一片麦田。看着夏秋季节一望无际的麦子随风起伏,父亲对女儿说:“你看这就叫麦浪。”父亲用一整天时间跑郊区,从郊区再折腾回家,一片苦心就为让女儿能搞懂“麦浪”这个词。

于丹记得,十多岁时,她和父亲有一场争论。女儿特别迷恋赵孟的字,她觉得赵的字漂亮、妩媚、轻盈。但是父亲建议女儿练魏碑、练颜体。女儿不接受,觉得太肥硕浑厚。对此,父亲不强求女儿,而是耐心地给女儿讲道理。父亲说:“有两个人的字你不能练,一是赵孟的,二是坡的。赵是因为气节有问题。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一个人气节软媚,字就没有锋骨。老写软的字,人也会变得很软。坡做人毫无问题,但他的字是才子字,间架结构偏,如果你没有练过碑体,间架不好,直接学苏体你学不了。”父女俩磨合到最后,终于找到了都认同的字体――欧体,欧阳询的字。

对京剧的认同也一样。父亲最喜欢言派的老生,家里听得最多的是《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贵妃醉酒》等,他曾建议女儿听程派的戏,女儿觉得太苦了,不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他不强求女儿。

于丹说:“对于一个女孩子生命成长来讲,她生命中第一个最重要的男人,不是她的男朋友,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她的父亲。女孩子是从父亲的身上,学习对家人、对爱、对人性、对信念、对社会种种的判断。”

真正的“孝”,是完成父亲的追求

父亲对于丹的爱是深沉的,有时不露痕迹。女儿曾经有过不理解父亲的时候。

父亲沉默矜持,很少笑。小时候于丹看到父亲就发憷,因为父亲看见女儿就要检查作业,总在关心她念了什么诗,写字了没有,千方百计体现出他的“有所为”。小于丹甚至羡慕邻居工人家庭的孩子,因为人家的父母为孩子可以上树掏鸟。她记得,父亲曾经给她买过一个娃娃,她经常打这个娃娃,就因为她不喜欢他。

直到父亲76岁去世,母亲给于丹讲了一个故事,才消除了她对父亲的误解。那是父亲60岁生日时,于丹冒着严寒出门给父亲买回一个大蛋糕。父亲不爱吃蛋糕,一开始没有太在意,正好有朋友的孩子来串门,他让人家拿走了。人家走后他醒悟了,女儿给自己买的生日礼物怎么能送人呢?他于是找老伴探讨细节:蛋糕上的花是什么样?多大?什么包装?然后走遍周围店铺,赶在女儿回家之前买回了自己并不爱吃的蛋糕……

岁数大了以后,每到女儿回家的日子,父亲总要早早就守候在窗口,看到女儿从大门进来,就会忙不迭地对老伴说:“女儿回来了!女儿回来了!”当母亲告诉女儿这一切时,于丹的心被震撼了。

2001年,76岁的父亲去世了。悲痛中的于丹曾引《论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她的解释是:父亲在时,你不能完成自己的志向,那就想是不是和父亲有默契;父亲去世后,就要看你的行动了;多年不改变你父亲的志向,这就叫“孝”。她认为,生前一茶一饭她不能陪父亲太多,父亲去世后,她要把他内心想做的事情做出来。

《论语》、《庄子》和昆曲是父亲的最爱。于是,她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普及、传播传统文化,阐述自己的观点。2006年,她推出《于丹心得》,2007年推出《于丹心得》;同年,结合自己对昆曲的研究,推出《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她因此一次次“火”了。

于丹讲诗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图书馆事业;共享工程;农家书屋

[中图分类号]G258.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3-0084-03

党的十七大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决定,图书馆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南丹县的图书馆事业如沐春风,以《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规划建设的县图书馆新馆正在建设中。目前,全县已建成乡镇图书馆11个,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30个,村、屯农家书屋129个,县、乡、村三级图书馆(室)服务网络正在逐步拓展延伸。

1、目标:构建城乡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分别由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起,是政府主导的文化惠民工程,本质是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应当作图书馆事业整体建设的两个子工程,做到整体布局,统一规划、系统实施,以保证两个文化工程的建设质量,逐步形成县、乡、村、屯图书馆(室)组织系统,促进城乡文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协调发展。

2、实践:抓住机遇,推进城乡图书馆事业发展

2.1 全县文化信息中心——南丹县图书馆建设

南丹县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是辐射城乡的文化信息中心,是全县图书馆(室)文化服务体系的龙头。我馆建设关系全县图书馆事业大局,影响重大。

2.1.1 新馆舍建设。为顺应时展要求,推进图书馆新馆建设,我馆通过县人大、政协代表向县政府提交南丹县图书馆新馆建设“议案”,先后向县政府报送《南丹县图书馆新馆建设浅论》《南丹县图书馆建设项目建议书》《关于高标准建设南丹县图书馆新馆的建议》等书面材料,提供《图书馆评估标准》,为县委、政府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2008年,新馆建设列入我县重点建设工程。我馆通过中国图书馆学会提前取得《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细则后,重新修订县图书馆新馆建设规划。南丹县图书馆新馆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投资2000万,馆舍建筑面积达6660平方米,内部功能室设计更趋完善,日前,图书馆大楼建筑工程已竣工。

2.1.2 共享工程支中心建设。2008年12月“共享工程”南丹支中心建成,总投资70万元,内设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视听室、机房、数据加工厂。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6万元运行经费,确保共享工程支中心工作运行正常。

(1)加快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依托共享工程平台,我馆将图书馆管理软件升级为网络版,图书分类、编目告别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图书流通借阅、检索、典藏方便快捷,促进了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工作环境呈现出崭新的现代化气息。

(2)创新服务展新姿

利用共享工程信息资源,扩展阵地服务,以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视听室为新型服务窗口,图书馆服务呈现了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服务。

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读者自由在网络世界知识的海洋里邀游;开放的视听室(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利用率高,是多媒体教学、知识技能培训、学习研讨的好地方;是宣传会、工作交流的平台;是读书沙龙、开展读者活动的重要场所。

2.1.3 特色服务树品牌

图书馆是地方文献中心,亦是社会教育机构,开展公益性教育活动是图书馆履行职能,提升图书馆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2009年8月,南丹县诗词楹联学会在县图书馆内挂牌成立。三年来,我馆利用“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信息服务平台,举办诗词楹联知识专题讲座,把更多的读者、诗词楹联爱好者吸引到图书馆中来,让他们在诗词楹联的学习创作中,收获成功,分享快乐。每年举办一次全县新春诗词楹联大赛;组织读者参加全国省(区)、市县各级诗词楹联的征集或比赛,成绩斐然。2009年,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全国“祝福祖国”短讯大赛中,读者陈美的楹联短讯荣获二等奖;河池市“迎中秋颂祖国”诗词大赛,青年读者刘兰娟,农民读者宁之、罗怀诚的参赛诗词先后被《河池日报》刊用,罗茂佳的诗作《中秋佳节·情牵台湾》荣获三等奖;2010年春,中国楹联学会、中国红十字会等五部门“为四川震区重组家庭公益征联”,笔者的作品《春喜香梅》获佳作奖;2009至2011年广西优秀春联征集,南丹连续三年榜上有名,先后7人获“铜奖”。据不完全统计,我馆组织参加的区内外的各种诗词楹联比赛达300余人次,获奖39人;楹联、诗词作品刊载于《中华楹联报》《大河楹联报》《双塔联艺》《河池日报》《南丹文学》等报刊。

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撰联,成为我馆品牌服务的又一亮点。近年来,我馆为县政府“引水工程”、河池市纪委反腐倡廉现场会、南丹县城乡风貌改造、新农村建设、助残扶残宣传活动、广西泰星公司等撰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2.2 稳步推进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