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于丹说论语

于丹说论语

于丹说论语

于丹说论语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丹阳方言,综述

丹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东经一百一十九度二十三分至一百一十九度五十三分,北纬三十一度四十四分至三十二度零八分之间。东邻武进,南接金坛,西北与丹徒交界,东北频长江,与扬中隔江相望。京杭大运河、沪宁铁路自东向西贯穿全境。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丹阳方言处于吴方言和江淮方言两大方言区的交界地带,历来有“吴头楚尾”之称。

“凡属交界地区的方言,大多具有一些醒目的特点,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两大方言区的分界线从丹阳境内横穿而过,把丹阳方言一分为二,这种情况不是太多的。所以丹阳方言本来就有可能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一个热点,更何况丹阳诞生了一位语言学大师吕叔湘。”[1]本文即将从吕叔湘先生谈起关于丹阳方言的研究。

《丹阳话里的联词变调》吕叔湘先生1947年在成都《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七卷发表《丹阳话里的联词变调》,这是最早研究丹阳方言变调的文章,也是吕先生方言研究方面最早的论文,同时也是最早研究丹阳方言的文章。《丹阳话里的联词变调》一文主要讨论了一般的两字变调,没有涉及到多字组的声调。

《丹阳方言的声调系统》吕叔湘先生1980年在《方言》第2期《丹阳方言的声调系统》,这是《丹阳话里的联词变调》研究的继续。吕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指出:丹阳方言处于吴语和江淮官话的交界,读书音接近江淮官话,说话音接近吴语,文白异读的字多。读书音有四个调,分别相当于古音的平、上、去、入四声,连读不变调。说话音有六个单字调(四个跟读书音的字调相同),连读多变调。两字组有六种调式,根据两字连调跟单字调的关系,可以把前一字分成甲、乙、丙、丁四类,把后一字分成A、B两类,这种分类遵循古音的四声和声母清浊分别。三字、四字联调各有六种调式,是两字调式的延长,应用的选择主要决定于首字的子类。此外,与数词、副词、助词、后缀、叠字、衬字有关的连读变调,各有或多或少的特殊情况。

《丹阳方言的指代词》吕叔湘先生1980年在《方言》第4期《丹阳方言的指代词》,这是最早讨论丹阳方言语法的论文。该文把指代词分成人称代词、有定指代词、无定指代词三类,以次列举,说明每个词的语音和用法特点。语音和用法都以丹阳城区话为准。本文把每一类指代词列为一节,每一节末尾引邻近方言做比较,并对语源略做推测。

《丹阳方言语音篇》吕叔湘先生于1991年出版《丹阳方言语音篇》,这本书全面描写并讨论了丹阳话的语音问题。至此,吕叔湘先生对丹阳方言语音的研究,奠定了丹阳方言语音研究的基础。吕叔湘先生对丹阳方言语音的研究着力最多,贡献最大。在声调的描写和分析方面,吕先生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二:一是在声调研究中要区分读书音和说话音的差别,二是在声调研究中要重视字调和字类的区别。吕先生根据丹阳方言单字调古今演变的规律,还率先提出了“单字字类”的概念。丹阳方言的单字声调不仅不但跟古声母的清浊有关,而且还跟古喻母有关。吕先生提出:“得从古音出发,按照四声和声母性质分成十六个基本字类,就是平、上、去、入四声各分清声母、次浊声母、喻母、全浊声母四类。”

《丹阳方言的分区》蔡国璐先生1984年在《方言》第2期《丹阳方言的分区》,这篇文章首次明确提出了丹阳方言的分区问题。该文把丹阳方言分为三个派:丹阳派(指城区及城郊的方言)、官话派(指与丹徒交界地区或邻近长江的方言)、常州派(指与武进和金坛交界地区的方言)。该文在论述三派的地域分布及主要区别之后,还首次提出了丹阳市内存在的方言岛问题。该文指出,丹阳市内存在有苏北方言岛、河南方言岛、湖北方言岛,但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此外,该文指出埤城、后巷两镇部分地方的方言较为复杂,因为地处丹阳、丹徒、扬中及武进几县的交界处,各地方言的特点在此都有所反应,很难把它归于哪个派别中。

《丹阳方言词典》蔡国璐先生1995年出版《丹阳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这部词典主要记录和描写丹阳市区云阳镇方言(吴语)的词语条目。在词典的《引论》里,蔡国璐先生介绍了丹阳方言的内部差别(包括四个片区的差别、城区及城郊的差别、城区话老派及新派的差别),丹阳方言的声韵调(丹阳话有包括零声母在内的22个声母、48个韵母、6个单字调及连读变调)并列出了丹阳方言的单字音表,丹阳方言的特点(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角度谈起)。这部词典是蔡先生对丹阳方言的重大贡献之一,也是蔡先生对方言研究的重大贡献之一,对初学丹阳方言的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丹阳方言本字考》王建军先生2000年在《镇江师专学报》第3期《丹阳方言本字考》。该文在蔡国璐先生《丹阳方言词典》的基础上酌加补丁,考索了丹阳方言中的26个常用字,提出不同于词典中相关内容的些许看法,并着重与江淮方言和吴方言作了比较说明。但文中展示的丹阳市城区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和蔡先生词典中的内容并无差异。

《从丹阳方言看江淮官话与吴语的分界》顾黔先生2006年在《山西大学学报》第5期《从丹阳方言看江淮官话与吴语的分界》。该文首先讨论了丹阳方言的共时分布及其过渡特色,总结出了丹阳方言的清浊演变规律。该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语言地图展示了丹阳方言与江淮官话和吴语的分界,尤其是通过否定词“弗[feˀ]”“不[peˀ]”的区别来探讨江淮官话与吴语的分界。

《丹阳方言三音节词构词理论——兼议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机制》王建军先生2007年在《常州工学院学报》第2期《丹阳方言三音节词构词理论——兼议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机制》。文章指出丹阳方言的三音节词不仅构词方式独特,而且在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的分布上具有强烈的极性倾向。文章立足于丹阳方言三音节词的构词特征,对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部机制作了适度的揭示。

《丹阳市埤城的河南方言岛》郭熙、蔡国璐先生1991年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丹阳市埤城的河南方言岛》,该文是首次正式探讨有关丹阳市内方言岛的文章。这篇文章介绍了河南方言岛的形成,河南方言岛的语言概况,重点是方言岛方言与光山(方言岛人的祖籍)方言和埤城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的对比。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代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先生为丹阳方言尤其是丹阳方言语音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蔡国璐先生的《丹阳方言词典》对丹阳方言的语音做了系统的研究,有着不可磨灭的首创之功;蔡先生的《丹阳方言的分区》为后来顾黔先生的《从丹阳方言看江淮官话与吴语的分界》和郭熙先生的《丹阳市埤城的河南方言岛》埋下了伏笔;吕叔湘先生的《丹阳方言的指代词》是研究丹阳方言词汇的先驱,王建军先生的《丹阳方言三音节词构词理论——兼议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机制》则是从音节角度讨论丹阳方言词汇的开拓者。

参考文献】

于丹说论语范文第2篇

关于于丹论语心得范文1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帮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确实,在今天这么一个不断改革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托的符合,只有站在个人心理的坐标系上,建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担当,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为重要。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到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工作而言,一个人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同样,目标不能太小,不经一定困难能够实现的目标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勇气,即便是实现了目标也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快乐。同样,对于一所学校目标的适切制订,将会增强教职员工的团队精神;远大的理想,将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勇往直前。

前一段时间于丹教授到日本讲授论语心得,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她的想像。这说明日本对儒家文化的重视超过中国。但现代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政体和经济发展并非是靠儒家文化,靠的是现代制度创新与文化继承两者并行,不是全面抛弃,也不是全面保留。国家拥有现代政体,同时社会、家庭、个人也保留一些传统的价值观,这两者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制度与文化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孔子《论语》等传统文化能帮助人得到一些内心平安以及一些处事之道。于丹论语心得的现象其实是向中国社会启示如何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并同时建立和维护民主、平等、法制的现代社会制度,可以大力提倡传统文化中对个人价值观和修养有益的教导。

于丹的心得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谐,什么是无畏。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审视、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这就是于丹心得带给人的美丽!

关于于丹论语心得范文2《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它,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都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拉近了我们普通人和圣贤之间的距离。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好像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于丹〈论语〉心得》诠释的“为人处事”:

为人之道。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

处世之道。 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处世,人们都想找到一个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要对他人负责任。《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与人相处方面也要如此。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与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说人与人更远了。因为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对门的邻居却往往成了陌路人。记得顾城写的一首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与人之间,即便走得再近,也还是会有可能产生距离。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借用《论语》之语总结了与人相处的几点原则:第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三点原则中我们可以悟出,相处之道的确是一门艺术,其前提是要保持一个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其关键是要把握好相处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人和谐相处。 交友之道。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几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谁会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一把呢?《于丹〈论语〉心得》中说,对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留一条界限,这样朋友也才能够交往得长久。可见,通过《于丹论语心得》,《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交友方式: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并要怎样维护友情。

理想之道。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通过《于丹〈论语〉心得》,我们知道了这是孔子对人生理想的总结,这也被后人奉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人生之道。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于丹讲述的论语心得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

关于于丹论语心得范文3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建立一个大的坐标,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于丹的论语读后感所想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于丹说论语范文第3篇

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

正如于丹常说的,《论语》的道理是朴素的,温暖的,他自己的解说也带给我一种简单而贴近心扉的感受。没有我想象中的高谈阔论,也不像现在的许多学者那样咬文嚼字,弄一些专业术语、新名词来吓唬人以显示他们的成就。看《论语》心得,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来,那样一种从容谦仰的态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这本书中穿插了很多简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触颇深。 对于我自身的一些困惑,我也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小男孩拔钉子的寓言我记忆犹新。在我们这个年龄,常常由于一时冲动而说出一些不经过大脑的话来,伤害了身边的人还浑然不自知。但是现在于丹提醒了我们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因为就像钉子敲下去,哪怕以后再拔掉,篱笆上也留下了洞,不会复原了。

“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于丹说论语范文第4篇

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和《庄子》读后的“心得”,一时走红,成了一颗十分耀眼的明星,备受关注,既得到吹捧,也遭到物议,端的是人心不同,正如其面,也是各有“心得”。在非议者当中,有的颇带情绪,指出她的“硬伤”,指责她的“谬误”,说她对经典“一知半解”,甚至“曲解”。有人乃至幽默地在背心上写着“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和于丹开了个大玩笑。

这些好心的观众和读者,似乎是在为古人打抱“不平”,在为经典申明“正义”,其实大可不必。要知道,庄子对于古人的编派,绝不亚于于丹,生什么气;孔子对于经典的曲解,也决不亚于于丹,着什么急!庄子的寓言,经常编造古人的言行来讽喻世道人心;孔子的说教,也经常歪曲经典的词句来宣扬伦理政治。举例说,《卫风·硕人》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论语》此后还有逸诗句子),这样描写美女相貌的诗句,子夏瞎扯到“礼”上,孔子却大加赞赏,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鲁颂·?》写马群之大马匹之多曰“思无邪”,意思说:唉呀,真是无边无际啊!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借用古诗的句子来评诗,全然不顾原诗的读音和意思,在这里,“思”由虚词变成实词,表示思想观念;“邪”字音“圉”,也改成了“斜”音,字义与“正”对举,以符合春秋时期的“正邪”观念。这是名副其实的“断章取义”。连朱熹也不得不承认:“孔子读诗至此,而有合于其心焉,是以取之,盖断章云尔。”孔老夫子自己如此曲解经典,还能对于丹说什么呢!如果说于丹对“小人”的解释,不与“君子”对举,而说成是小孩子,是对原意的歪曲,那也是因为“有合于其心焉”,况且就当代性而言,释“小人”为“小孩”,是可以的,小孩阅读的连环画不就叫“小人书”吗?私意以为于丹的本意是借题发挥,像冰心老人那样特别关注妇女和小孩的命运。时代不同了,即便有所唐突,孔老夫子也不必着急,我们可爱的观众和读者更不必替孔老夫子着急。

尊重历史,尊重学术,固然是我们文化人所应坚持的严肃态度,但千万不要太学究化了,不要过分地追求所谓“历史的真实”。有不少文章和著作对于丹的“硬伤”进行挑剔,对于丹的“曲解”加以指责,这似乎过于较真儿了。任何对于历史的研究,对于经典的诠释,总是历史视野交织着当代视野,也就是说对于历史和经典的解读,往往被不同程度地当代化了。一部《诗经》,自西周流传至今,长达三千年之久,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的解释,其间经由文学经学化,再由经学文学化,构成了一部《诗经》学史。这部学术史,也可以说是经典的曲解史,或者说是经学的演进史。学术如果只有材料而没有观点,或者说只有考据而没有义理,是不成其为学术的,所以不要把对于丹的“纠谬”看得太重了。何况,于丹并非“学术超女”,亦非“国学超女”,她自己说:“要把《论语》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学术内容。”因为她不是从学术的角度研究《论语》,而是在说书,所以岂止像陆九渊说的“六经皆我注脚”,直是借经书话语说开去,拿古今故事来阐明处世之道,更像佛教徒的讲经,不是“史话”,而是“经话”。如果文化界要划圈,于丹讲《论语》心得,不属于学术圈,而属于演艺圈,既是说书,在“考据”问题上,更没有必要叫板。有谁去考证隋唐讲经讲史留下来的敦煌变文有哪些不符合“历史真实”而加以纠谬呢?

于丹讲儒道经典的“心得”,很受欢迎,乃至超过其他“说话人”的“讲史”,为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有人以为是影视界的刻意“炒作”,所以如此“火爆”,恐怕也不尽然。《红楼梦》炒作得够可以的,然而怎么也比不上于丹的“心灵鸡汤”那样“热火朝天”。所以然者何?社会心态失衡使然也。

如今的社会现实,没有内外战争,没有政治运动,却是近百年来社会变革最深刻的转型期。在这一切都在变的时期,并不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能适应的,于是社会心理失衡成了一种通病。解决社会心病成了当务之急,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电视台都设有“心理访谈”之类的栏目,其他涉及普法、破案、家庭、爱情的栏目,也经常反映出相关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失衡的社会人群中,于丹通过讲述儒道经典“心得”,推出“心灵鸡汤”,确实是“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

于丹说论语范文第5篇

我作为演讲和颁奖嘉宾出席《品牌中国》高峰论坛时,曾邂逅于丹和易中天,他俩双双荣获了“2006品牌中国年度人物”。易中天调侃说:“‘于’是‘正’的意思,‘丹’是‘红’的意思,‘于丹’合起来解释就是‘正当红’,红运来了挡都挡不住。”易中天的话中,除了“惺惺惜惺惺”之外,仿佛还有一丝妒嫉。但也有人说于丹的不是,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十博士”联名“杯葛”于丹事件,便颇有“正本清源”的意味。

他们正告:“于丹误读了孔子”。但古往今来,误读了孔子的岂止于丹一人?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对孔子最严重的误读;“尊孔”与“读经”也是一种误读;“打倒孔家店”也是误读。

在海外也有这种误读:1988年,在复旦大学求学时,我曾经躬逢其盛,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大专辩论会”,大决赛的辩题是“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作为反方的我们赢了之后,才知道这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一句语录。孔子思想何以有这种功效?李光耀解释说:“孔子思想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支点。”但据说,李光耀对孔子学说的理解最近又有了新的变化。

对孔夫子的误读,有的是不懂,有的是故意。

其实,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理想家。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必须是一个有理想的民族。早在2500年前,孔子的提倡“仁政”、“王道”、“仁者爱人”、“天下大同”的思想与我们现在追求的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不谋而合。同时,孔子也是一个的伟大教育家,他所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比我们现在的很多所谓教育家都更深刻。

诸子百家时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鼎盛时期,百家思想的璀璨争鸣照亮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时空隧道。误读典籍对文化的发展而言或许并非坏事,对传统文化最大的破坏不是解构“误读”,而是数典忘祖的“不读”。众人的“各抒己见”本身就体现了对这种思想文化的关注、热衷、肯定和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