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1课程目标 程序设计是高校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它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平台(本文以C语言为平台),介绍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但掌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更重要的是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能灵活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具体目标包括: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兴趣和爱好,树立在学习和工作中善于思考和勇于动手的信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知识目标: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内容,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3)能力目标: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调试程序能力的全方位的培养。 2教学方案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了课程的教学方案,该方案由教学环节、教材选择、教学设计、评价体系和学习方法指导等内容组成。 2.1教学环节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外自学、上机实践、答疑讨论和考核,各环节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课堂教学: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将课堂教学分成若干主题,以编程应用为驱动,通过案例和问题引入内容,重点讲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穿插介绍相关的语言知识,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程序设计”这条主线。 2)课外自学:充分利用校园网平台,在校园网上建立课程教学网站,将大量的教学资源放在教学网站上,并设计开发多个应用系统,包括:视频教学、答疑系统、作业系统、实验系统、测试系统等辅助教学系统,教师通过教学网站随时随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辅助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料,随时消化和掌握老师的讲课内容。 3)上机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是教学重点,学生必须完成大量的上机练习,包括基本训练和综合训练,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程序设计能力的目的。基本训练使用实验系统,该系统具有教师出题、学生训练和自动评判功能。 4)答疑讨论:提供课堂和网络两种答疑讨论方式,以网络方式为主,适当辅以课堂方式。利用答疑系统,在网上开辟留言板和讨论区,学生在网上向老师提问,老师在网上为学生答疑,同时老师也可以在网上相关材料,让同学展开讨论。 5)考核:通过期末考试(笔试)和实验考核(机试)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二者比例为1∶1,如果学生没有通过实验考核,课程成绩直接记录为不及格。实验考核采用平时训练和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基本训练和上机考试,基本训练使用实验系统,该系统具有教师出题、学生训练和自动评判功能,上机考试使用测试系统,该系统具有组卷、考试和自动评判功能。实验考核成绩按照基本训练占40%(其中:基本训练包括自主实验和主题实验,自主实验占70%,主题实验占30%)、上机考试占6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综合训练(即课程设计)一般另外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考核。 2.2教材选择 C语言的教材很多,但比较适合程序设计入门课程教学要求的书并不多,许多教材一般都是围绕语言本身的体系展开内容,以讲解语言知识为主,特别是语法知识,辅以一些编程技巧的介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因此,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由何钦铭教授和颜晖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配套用书),通过比较分析,该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主讲教材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以编程应用为驱动,通过案例和问题引入内容,重点讲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穿插介绍相关的语言知识。在教材结构的设计上,强调实践,使学生从第1周起就练习编程,并贯穿始终,从学习编写简单程序,培养学习兴趣开始,逐步深入讲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应用语言解决问题[1]。 2)实验指导书: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主讲教材的配套用书,突显了课程的教学特点,强调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该书由12个实验组成,提供了20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包括精心设计的编程示例和调试示例,以及实验题(改错题、阅读完善程序题、编程题)。读者可以先模仿示例操作,然后再做实验题,通过“模仿—改写—编写”的上机实践过程,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逐步熟悉编程环境,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并掌握基本的程序调试方法[2]。 2.3教学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实践教学通过课程实验来开展。因此,教学设计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设计两方面。 2.3.1课堂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和“语言知识”两部分,课堂教学应以“程序设计”教学为主线,以编程应用为驱动,通过案例和问题引入内容,重点讲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穿插介绍相关的语言知识,让学生始终感受到“程序设计”这条主线。这就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好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考虑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1)将课堂教学分为若干主题,围绕“程序设计”主线,精选教学案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点讲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穿插介绍“语言知识”。2)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分步教学法(示例→模仿→独立)、举一反三法、比较教学法等都是程序设计课程较好的教学方法。3)借助习题课,精讲程序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程序阅读能力。4)借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加强学生调试程序能力的培养。5)课外自学: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积极引入E-Learning,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设计课外学习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适当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训练方式、数量和难度,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p#分页标题#e# 2.3.2实践教学设计 由于课程学习的自身特点,听不会,也看不会,只能练会,只有通过大量的编程练习,才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精心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过程非常重要。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四个主要内容,即:演示实验、自测作业、主题作业和综合训练。它们构成了一个“阶梯递进”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1)演示实验。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演示实验,由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学生观看。通过演示,使学生能够较快捷地熟悉C编程环境,较轻松地学习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演示实验可以从两大方面入手,设计一系列的演示实验。A)编程环境演示实验。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择1~2个程序作为演示案例,按照运行一个C程序的基本步骤进行完整的演示操作和讲解,达到如下的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较快地熟悉C编程环境,掌握C语言上机实践的基本步骤(编辑、编译、连接、运行)。 ■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和术语。例如:源文件、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程序工作区等。B)程序调试方法和技巧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调试程序能力是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共设计了6个程序调试方法和技巧的演示实验(如表1所示),在设计调试案例时,可以设计编译改错题、逻辑改错题两种类型。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讲解,达到如下的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程序调试、编译错误、连接错误、逻辑错误等基本概念。 ■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错误及产生原因,并学会解决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自测作业。学好程序设计,贵在平时练习,学生应该努力多编程,编好程。教师应根据知识点布置一系列简单的自测作业,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偏重基本知识和能力,以掌握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设计了11个自测作业,包括:熟悉C编程环境、简单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函数程序设计、控制结构综合程序设计、数组程序设计、指针程序设计、结构程序设计、程序结构与递归函数程序设计和文件程序设计。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验系统在规定期限自主独立完成,提交实验系统自动批改,给出反馈,并可反复练习,直至掌握为止。教师要精心规划和设计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分步教学思想(示例→模仿→独立)和举一反三的教学思想,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通常设置调试示例、程序改错、阅读完善程序和编程题等多种题型。A)调试示例题:给出有错误的源程序、调试计划和步骤,在演示实验基础上,学生根据调试计划和步骤完成程序调试,学习调试方法和技巧。B)程序改错题:给出有错误的源程序,学生可以模仿调试示例完成程序调试,进一步学习调试方法和技巧。C)阅读完善程序题:给出程序功能描述和不完整的源程序,在程序阅读习题课的基础上,每次实验都让学生自主训练,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阅读程序的能力。D)编程题:一般设置3种级别(示例编程、模仿编程、独立编程),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分步教学思想(示例→模仿→独立)和举一反三的教学思想。其中:示例编程通常选用教材中精讲过的经典案例并做适当修改,让学生阅读程序,理解设计思路,掌握重要算法,举一反三。模仿编程在示例编程基础上,要求学生做适当修改,实现程序功能要求。独立编程只给出程序功能描述,要求学生在示例编程和模仿编程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编程[3]。 3)主题作业。在自测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应按照主题布置一些难度稍大的综合作业,学生通过主题作业的训练,能将“语言知识”和“程序设计”串成两条相互呼应的主线,加深对语言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培养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编程水平。根据教学进度和知识结合应用的程度,共设计了5次主题作业(如表2所示),题型一般只设置编程题,主题作业的难度稍大,学生可以部分选作,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上机实验系统完成或交给老师批改。这就要求教师应综合考虑教学进度和知识结合应用的程度,精心规划和设计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组织有一定难度的编程题,教师只给出做题思路提示,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提高编程水平,为综合训练做准备。 4)综合训练。要真正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实训(即课程设计,时间一般为1周)是不可或缺的。综合实训要求应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编写较大型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在综合实训中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2~3人一组),自由选题,然后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查阅、自学相关的文献资料,确定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组内分工,合作完成,编写文档,最后分组答辩评分[4]。整个过程以分组独立完成为主,教师只提供必要的辅导。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规划训练项目(9~10个可选题目),包括:项目问题描述、设计及实现要点、供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文档组织要求、答辩要求和评价标准等。A)项目问题描述:主要从功能要求方面做出描述,包括基本功能和高级(扩展)功能两个方面。B)设计及实现要点:可以从难点分析、程序总体结构、主要数据结构提示、菜单组织结构、主要算法提示等方面给出一些参考思想。C)相关参考文献:列出一些要求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和网站。D)文档组织要求:给出课程设计文档的组织格式和要求。E)答辩要求、评分标准。经过严密的“阶递递进”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训练,学生的编程能力得到了系统的锻炼,提高了实际编程能力;特别是经过综合训练中模拟实际软件开发的演练,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求解和编程能力,还有利于培养探索和创新能力。 2.4评价体系设计 课程评价体系可以从期末考试(笔试)和实验考核(机试)两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二者比例为1∶1,如果学生没有通过实验考核,课程成绩直接记录为不及格。实验考核采用平时训练和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基本训练和上机考试,基本训练使用实验系统,该系统具有教师出题、学生训练和自动评判功能,上机考试使用测试系统,该系统具有组卷、考试和自动评判功能。实验考核成绩按照基本训练占40%(其中:基本训练包括自主作业和主题作业,自主作业占70%,主题作业占30%)、上机考试占6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综合训练(即课程设计)一般另外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考核,从设计文档、系统实现、答辩和平时考勤等方面设计评价体系,比例可以考虑设置为3∶4∶2∶1。#p#分页标题#e# 3结语 程序设计是高校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设计一套完整、科学、创新、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方案的创新性在于系统全面地设计了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了较全面的方案设计内容,具有较好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等特点,并成功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案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优化教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优化是指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如今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所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想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真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就应该从优化课堂教学这个角度着手来提高课堂效率,来推进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而这些优化最终都要通过优化的教学案这个载体来落实。

近年来,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对通过“教学案一体化”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以及如何设计出优化的一体化教学案有一定的体会。所谓“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依据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师的指导和调控下,以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合二为一的“教学案”为课堂教学辅助材料,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考点示例、巩固训练和学后反思等环节,解决优化课堂教学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教学案一体化”是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好载体

1.教学案一体化的认识

教案: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主要从教师角度考虑,重点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学案:由教师执笔编写的供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学习用的书面的文字材料,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载体。主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重点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教学案一体化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设计教师的教学活动,又要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侧重于内容上的一体,即教师的“教”围绕学生的“学”这一主体而进行设计,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落实得更扎实、有效。在教学活动的准备与实施过程中立足于使“教”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2.教学案一体化的优点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一体化教学案有导学的功能,学生通过积极的自主学习,解决了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实现先学后教;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一体化教学案有笔记的功能,节省了学生记录课堂笔记的时间,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上,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把知识充分“消化吸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一体化教学案使教师真正起到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发挥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作用。

二、如何设计出优化的一体化教学案

教学案一体化是直接面向学生的学习资源,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载体,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学案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效益的高低,因此要科学、精心地设计。

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要求教师必须做到研究教材及课程标准,研透考试大纲,体现新课标要求、考纲要求。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要求教师要从教材出发,高于教材,善于设计一些针对性问题或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使知识得到延伸与拓展。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要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法,体现出学法、教法。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既重视教的过程,又重视学的过程,将可以解决的基础知识交由学生自主解决,而将课堂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能力上。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对新课来说,主要偏重于科学素养的培养,兼顾高考的要求。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要体现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手段,合理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幻灯投影、实物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三、教学案一体化的设计流程栏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教材)的自学,参照教学案,采用填充的形式将自学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进行梳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是课堂主干知识的学习环节,是建立“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多向交流教学活动的体现,内容包括概念解析、问题讨论、实验演示、规律总结、学法指导等,要通过设计一些针对性问题或学习情境来实现。问题的设计要讲究实效,适合学生积极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也就是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性,要从易到难,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要求。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启发性,使之有思考的余地,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考点示例】学生要学好物理,须跨过基础知识与知识应用两个台阶。对于前者,学生是不难掌握的;对于后者,要通过例题教学来达成教学目标,因此课堂例题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手段,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重视课堂例题教学,优化课堂例题教学,促进教与学质量的提升。设计例题要考虑到:题目不宜太难,以便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题目既能运用常规的、最基本的公式解决,又能充分发挥一题多解的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不拘常规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题目要有利于本节或本章主干知识的归纳总结,对解决大部分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巩固训练】物理习题有巩固、深化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作用;有活化物理知识,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作用;有教学效果信息反馈的作用。学习物理离不开物理习题的讲练,要使物理习题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就需要正确认识习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把握好习题讲练的时间、数量和难度,并不断改革物理习题的内容与形式,以使物理习题的讲练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程目标的需要。课堂反馈5题,选自课本习题和精选课外习题,这些题目涵盖主要教学目标,难度就会由小到大,中档题为主,便于学生当堂巩固。课外练习3题,主要是综合能力题,与高考题难度相当。高考复习课的习题8题,则主要偏重于能力的训练和高考的模拟。

【学后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学后反思对教师和学生都是重要的。学生反思:让学生记录通过课堂学习后的一些自我思考,也可提出学习疑问。总结学习反思,可以使学生通过积极独立的思考,使知识进一步概括化、系统化,实现知识学习的及时反馈,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牢固地记忆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反思:回顾、总结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反思能及时对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认真而全面的分析、总结、判别,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这样既可以起到备忘录的作用,又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参考文献:

[1]查有梁,等.物理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06.

教案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互动式案例教学 教学设计 记账凭证的填制

中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社会生产实践的初级会计人才,以满足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也为中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打下较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必须强调会计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传统会计专业课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的发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职教人士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必要,并开发出项目引导法、模拟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本文拟结合《基础会计》中记账凭证的填制的教学,谈谈如何进行互动式案例教学。

所谓互动式案例教学,实际上是将互动导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中,教师呈现精选案例,请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方案,通过师生互动勘校正误,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我认为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互动案例教学模式能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中,案例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或出现过具体事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可以针对案例中所反映的情况,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在《基础会计》(高教版)第四章教学中,我针对记账凭证的填制进行了互动式案例的教学设计。现对记账凭证的填制的教学设计做如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

记账凭证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准备用三课时完成。本教学设计为第二课时内容。凭证是登记账簿的基础,账簿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这三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只要有一张凭证错误,账簿、报表将随之出错。本课题是对上一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的延续和扩展,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为本节课确定以下目标:掌握不同经济业务记账凭证的填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务实的职业素养和与人协作的意识,并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发现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是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和填制记账凭证,教学难点是根据不同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正确选择记账凭证。

二、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

职高一年级学生,对专业课感到新鲜,但对专业知识缺乏直观的感受。因此,我课前带学生到财会部门的工作现场,参观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的工作过程,获取感性认识,为教学实施打好基础。课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提出问题、分组探讨、实例说明、启发总结的教学方法,利用投影、课件等媒体手段,把导、学、问、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动脑、动口、动情、动心。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学习,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从而体会学习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通过前后知识联系,自己分析、理清思路,提高了学习的能力,从而完成“学会”到“会学”的知识内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了设疑激趣,引入新课;任务驱动,展开新课;分组训练,强化技能;成果提交,师生共评;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等五个教学环节。

在引入新课环节中,我设计了“记账凭证的概念是什么?”“记账凭证的分类”这两问题,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相关内容,第二是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在展开新课的环节中,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根据不同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正确选择记账凭证,我做了这样的安排:首先把任务分配给各个学习小组,第一组学生归纳在什么情况下选用收款凭证,第二组学生归纳在何种情况下选用付款凭证,第三组学生归纳在何种情况下选用转账凭证,学生带着任务看书、讨论,并归纳讨论的结果。然后我用课件展示选择记账凭证的规律,与学生归纳的内容进行比较。这样做,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在解决了如何正确选择记账凭证这个问题后,本课进入主要内容――记账凭证的填制。这个环节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师生共同对新知识进行探讨和学习。利用课件展示一张中国工商银行的进账单,学生讨论:收款人公司发生了怎样的经济业务?让学生用文字进行描述,借此复习了原始凭证的相关内容。在学习本章以前,我对教材做了整合,将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调整到第四章会计凭证的前面进行学习,本节课就是对这个知识点在实务中的应用。学生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确定要填制的是一张收款凭证。这张凭证由我和学生共同完成(课件演示、学生实际操作)。

第二部分是小组活动,由学生利用已知知识,共同探讨,完成相关拓展任务,实现知识的迁移。

第三部分是对成果的评价,包括小组成员的自评和互评,教师的总评。这两个部分是穿行的。具体步骤有:

第一步:利用课件将一张借款单展示给学生,各学习小组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分析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分录;二是完成付款凭证的填制。第一个任务是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析完成,第二个任务则由小组成员独立完成。任务完成后,借助实物投影展示某一组学生的成果,由其他组学生从字迹是否工整、凭证选用是否正确等十个角度加以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当之处可及时得到纠正,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成功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步:通过上面环节的设计,学生对如何选择记账凭证,以及填制记账凭证的要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出示企业购买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签发的商业汇票,各学习小组的任务与第一步相同。所不同的是,这两个任务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记账凭证填制完毕后,小组成员之间交换各自所填的凭证,并对其他成员的成果作出评价,目的在于帮助组内成员查漏补缺。这一次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填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记账凭证,请其他学生指出凭证填制过程中有什么缺陷,应该如何解决。经过这样的设计,练习的难度逐渐加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点和难点。

教案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

平面设计课程不但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平面设计知识,还需要学生掌握计算机设计软件,具有强有力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如采用企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方式,但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把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中,通过仔细的前期准备,在教学中使用恰当的案例,再辅以计算机设计软件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快速地把设计知识变为设计能力,从而提高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1案例教学概述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案例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案例能够使学生进入学习内容的情境中,更好地体验知识的内容和实际运用,提高了学生在面对类似问题时的解决能力。案例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改变教学方法,利用设置情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课堂内良好的互动效果。因此,案例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的优点是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缩短课堂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差距,对于学生掌握理论有着良好的助力。案例教学因为其能够模拟工作环境,老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堂内容可以对于案例进行设计,具体做法有:一是精心选择案例。案例的难度要适宜,还必须要与课程内容共通,紧密贴和课堂、课程内容。二是教师通过仔细备课对案例有总体了解,在课堂上介绍案例时,语言要生动,内容要详略得当。三是案例要将理论内容和现实问题相结合,学生课上的讨论和互动,教师要积极地引导不能够偏离课堂的主题内容。四是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教师对于案例的详解,可以让学生在软件操作中尝试解决类似的问题。

2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规划

平面设计课程很有难度,因为一方面需要美术、美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计算机知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平衡设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使学生所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平面设计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平面设计课程存在的时间仅十多年左右,很多院校的此类课程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有些院校偏重于美术教学,有些院校偏重于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国内没有统一的课程内容定论。第二,平面设计类课程课堂内容随意性较大,很多院校经常根据教学效果改动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对学生连贯性的教育,使老师有些无法适从。平面设计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应该以社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让学生在学习中与实际设计工作相联系,更好地进行设计实践,这样学生毕业以后,才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应该在课程内容教授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而不是仅仅借鉴美术专业的相关内容。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了设计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适应设计工作的内容。

3案例教学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应用的优点。第一,案例教学方法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于该门课程更加认真和上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上平面设计课程时,就会更加钻研这门课程,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平面设计课程是需要设计理念和灵感的课程,如果只讲述枯燥的理论和计算机软件操作的知识,课程的趣味性不高,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此外,平面设计的灵感来源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老师也可以列举多方面的灵感例子,并对案例的设计方案、技术原理进行讲解,为学生解惑。第二,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平面设计知识。教师在进行平面设计课程讲授时,可以通过案例来解读计算机软件的功能,然后在互动阶段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更加了解这个案例的设计方案,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单个案例教学中,可以在实训室利用计算机的屏广功能在学生的计算机演示案例中的设计步骤,让学生能更加仔细地观察,之后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加强记忆。第三,案例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的环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向学生讲解案例,也可以在计算机实训室通过屏广功能来演示步骤,这些技术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平面设计。此外,通过计算机演示的案例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了网络学习环境,这个一方面指的是互联网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通过案例教学也形成了小型网络,从而在平面设计课程中实现案例教学的效果,还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互动式教学的效果。第四,案例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课程讲授时,一个优秀的案例可以引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案例的素材,让学生在实训室中自己动手做一个同样的,甚至是改良的平面设计,以此看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动手能力。任何的创作都是从模仿借鉴开始,之后才能够超越,故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这对于平面设计课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案例教学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教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应用,应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在课程开始前就要做出规划,研究出什么内容适合什么样的案例,并通过课题组进行仔细的研究才能够事半功倍。具体如下:第一,进行总体规划。任何一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也都是为人才培养方案来服务的,故应该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对于该门课程进行总体规划,在开学开课之前就应该准备好充分的案例,才能够在教学中一以贯之地进行案例的学习。这样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至少能够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解决一类问题,通过思维扩展便能够解决更多类似的问题。第二,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在课程讲授前选择的材料,教师要在平面设计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不断地修正,使材料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加符合,并根据案例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传授给学生用来学习。第三,教师的引导。平面设计课程必须要使用计算机软件作为辅助,大量的平面设计软件为设计者提供了很好的助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学会了软件都能够进行设计。所以培养出的学生要更加突出,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识,用案例来让学生获得设计灵感和艺术美感,从而设计出个性化的作品。

4结束语

平面设计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具有特殊性,既需要学生具有美术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可谓是要求颇高。案例教学对于平面设计课程来说是十分适合的,其能够创造出情景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并且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达到了互动式教学的效果。本文在案例教学的概念和平面设计规划下,研究了案例教学对于平面设计课程的促进作用和应用方法,希望能够为案例教学在平面设计课程的使用上提供浅显的建议。

参考文献:

教案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一)吉祥与长寿类。中国传统图案中,较多的是吉祥如意类。吉祥代表了美好的征兆,也象征着善良的事件,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的祝福与希望。在现代首饰设计中,通常会运用到一些花鸟、人物、走兽等形象化的、吉祥如意的图案造型,结合比喻、双关、象征等表现手法,展现出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图案有:“龙凤呈祥”,将龙、凤和祥云结合起来,是天下太平、美好的预兆;“喜上眉梢”,代表喜鹊枝头报喜,一对吉祥鸟的代表,寓意好事将近,喜形于色;“三阳开泰”,寓意去掉邪恶,好运吉祥。长寿多福类图案有“五福捧寿”、“三星高照”(福禄寿三星)、“鹤鹿同春”等。长寿类首饰设计图案中经常会采用寿桃、寿星等代表长寿的图案作为纹样来体现美好寓意,有时候也采用龟、鹤、松等来表现寓意,期望健康向上,长命福寿。

(二)家和与平和类。家和万事兴,家和也就寓意兴旺。一般代表夫妻和睦、家庭兴旺等寓意。在首饰设计中,一般会采用荷叶、鸳鸯、白头鸟等图案作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类图案的玉佩一般作为结婚礼物赠送,代表着夫妻和谐、家庭和睦。家和兴旺的图案有“百年好合”、“年年有余”、“白头富贵”等。这些都代表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年年生活富足。安宁和平一般是现代人对社会生活安定、和平的向往。一般会选取如意、宝瓶等图案设计在玉佩上,适用于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佩戴,以此寄托亲人、友人对他的平安祝福。代表这类寓意的图案有“竹报平安”、“富贵平安”(花瓶内插一枝牡丹花)等。

(三)事业与消灾类。代表着人们的事业发达类美好寓意的事物也比较多,一般是寄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见的是选取桂圆、核桃、竹节、鲤鱼等事物作为代表图案,来象征人们对于仕途前景的美好向往。较为常见的寓意图案有“鲤鱼跃龙门”、“连中三元”、“状元及第”、“节节高升”等图案纹理等。消灾驱邪类的传统寓意是向往着人们的生活顺利、万事如意、和谐幸福、一切顺心。一般在首饰设计中选用佛、观音等图案作为寓意代表,以期望生活和谐、驱除灾难等。将传统的图案与现代的首饰设计元素相结合,可以创新设计理念,打造符合现代人们需要的吉祥愿望。

二、传统图案应用在首饰设计中的方法

(一)临摹与仿照。纵观现阶段的首饰设计,将古代纹样借鉴进入首饰设计中的做法有很多,将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首饰设计有机融合,进行二次结合设计,其中对纹样进行临摹与仿照是常见的二次结合设计方法。具体思路是,选择造型较为简洁的、具有丰富寓意的纹样,依据其本身含有的寓意,直接将其作为设计元素,当作首饰设计的主要造型元素,再充分赋予首饰结构性与功能性,使得其设计成一款独具匠心而又具有传统意义的首饰。

(二)简化设计。简化设计理念,就是选取复杂的优秀传统图案,进行造型提取和元素简洁化操作,实现传统提取,再根据平衡、对比与对称的现代化美学设计元素,实施结构再次组合和二次设计,有效设计出符合现阶段人们审美品位而又保留传统文化寓意的首饰作品。例如,将传统的凤凰双飞的图案简化设计,设计出“凤凰双飞”项链,简单的展翅设计与纹理设计,使得凤凰的造型栩栩如生,也象征着吉祥如意,快乐和谐。

(三)运用深层寓意。主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第一,结合图案与图案载体造型。在现代的首饰设计中,往往大多只考虑图案设计本身,而没有结合图案的承载主体来进行分析。对此,可以将图案与图案的承载部分设计相融合,充分利用纹样与其载体本身,将这两者进行结合,设计理念综合考虑这两者,创新设计理念。例如,兰花戒指设计“自然”,将图案与造型这两者相结合,结合了兰花的纹样,也结合了兰花的自然形态特征,设计出造型新颖、形态生动的首饰作品。“门”吊坠设计中,将门的原有传统图案进行保留,这是外观的层面,其次,在造型设计方面,结合“门”的功能习惯,将平面的图案设计成立体化的“门”功能造型,有效打造出设计独特的主题吊坠。第二,结合历史背景的造型设计。一般的传统图案由于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也就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个朝代都有它独特的故事,朝代的历史背景赋予了纹样特有的艺术风格与特色,是设计首饰的首选主题。现代首饰设计中,比较善于运用传统图案的艺术理念,将主题中的故事展现出来,表现出图案的象征含义、隐喻等。结合乡土特色、生态文化、古典气息等不同种类的特点,结合现代的生活理念,在设计首饰作品时做出内涵的诠释。例如,战国时期粗犷、狂野的首饰纹样,适用于男性首饰;唐朝的柔美风格纹样,适用于设计出东方和古典风格的女性首饰。

三、传统图案应用在首饰设计教学中的体现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历史文化的发展与沉淀,带给我们优秀的文化资源,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在首饰设计教学中,选取首饰设计的主题,追溯其历史,还原历史高度,挖掘传统图案的含义,以此赋予首饰文化与历史内涵,从而使得优秀的历史文化能够传承与发展,回归到民族文化的历史画卷中。

(一)借鉴传统纹样。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优秀的历史文化却一直是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关键。在现代首饰设计中,借鉴传统纹样,要与时尚和民族特色这两者相结合,寻找现代设计元素中与传统元素相结合的契合点,将传统优秀元素应用到首饰设计中。传统纹样中有丰富的灵感来源,也给我们提供了简洁的造型、符号元素,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将回纹样、万字纹样这些简洁的几何纹样直接或者间接地运用到现代首饰设计中,以此设计出具有时尚气息而又独具民族特色的首饰作品。例如,“回”字纹样中,它以点作为整个图形的中心,结合方形的不断向外环绕构成的图案,由此形成简洁而又韵味十足的图案。清代家具中的“回”字纹样设计,具有整齐划一的画面感效果,能够产生不一样的装饰效果。“万”字纹样中,它比较类似于古代的符咒,象征着火与太阳,在梵语中也象征着“吉祥集合”。将其运用到现代首饰作品中,装饰性很强。

(二)借鉴吉祥图案。借鉴吉祥图案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首饰设计方法。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样普遍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图案作品中,例如,上文提到的福禄寿、吉祥如意等,象征着人们生活福气、富贵、长寿,而又吉祥顺心。吉祥图案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它标志着我国上下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运用吉祥图案于首饰设计中,能够体现出民族精神和民族志向,同时,也可以让我国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结合首饰的本土特色,打造具有民族风格的首饰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龙凤呈祥”首饰创新设计中,结合不同的应用场合与背景,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和主题寓意,借助龙凤恰当地衬托出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蕴。

(三)借鉴传统建筑。借鉴古代建筑图案进行首饰设计,包括了建筑的颜色、造型等各方面。现阶段,建筑的造型变化很大,与古代传统建筑相比更加适用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而古代建筑的独特颜色、造型等,独具特色。红色的墙体,碧绿的瓦片,建筑体本身雕龙画凤,独具匠心,而现代建筑中缺乏这些美的元素。借鉴传统建筑,在首饰设计中将亭台楼阁、屋檐屋顶等传统元素应用于首饰设计中,以此使得首饰更加灵动,也扩宽了现代首饰设计的来源。

四、结语